适合青年人拔罐的方法有多少
适合青年人拔罐的方法有多少
拔罐是古老的养生的一种方式,比吃药更安全。拔罐的适合人群比较广,但其方法也很多,但在选择时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这样才能保证拔罐的效果。
青壮年应是机体发育成熟、筋骨强健、肌庄实实、气血旺盛、精力充沛的时期,然而,在青壮年人群中有不少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者,男子出现阳痿、早泄、不育、女子出现月经不调、不孕等病证;有些因房事不节,滥耗精髓,或因手淫频繁、生育过多出现气血双亏;有些因工作劳累,思虑过度,营养失调,养生无方,造成肝肾亏损,过早衰老。凡此症状皆可用保健拔罐疗法进行调理和改善。
【穴位选配】
(1)生殖系统保健:肾俞、关元、气海、命门、八麛、、八、秩边;
(2)消化系统保健:神阙、中脘、下脘、脾俞、足三里;
(3)循环系统保健:身柱旭中、曲池、内关、阳陵泉、足三里、二阴交;
(4)呼吸系统保健:大椎、风门、肺俞、尺泽、孔最;
(5)月经失调保健:归来、血海、三阴交、气海、肝俞、胃俞。
【拔罐方法】单纯拔罐法。根据保健的侧重点,每次选用3~4个穴位。用抽气罐或火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1嗽为l疗程,2个疗程间隔5天。
【主治】青壮年保健。
温馨提示:由于现在年轻人都忙碌的工作,而忽视了让自己的身体得到一定的适合度,所以有的时候容易让自己的身体上火,这个时候大家就要适当的让自己的身体得到放松了,拔罐就是最好的选择,可能让自己的身体得到一定的放松。
中医拔火罐注意事项
中医在治疗很多疾病上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这些方法能起到很好的功效,中医拔火罐就是很受人们追捧的一种方法,正确的拔火罐确实对治病有益,但专家提醒也不能滥用,否则有害无益。
正确的拔罐次数应在于一周不能多于两次,其实,很多人往往在一周一次就可以,有时候一个月,一周就足以将身体内湿祛除,如果求精经常拔罐会导致冷气逼进的威胁。
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平衡阴阳,但不是什么病都能治;并且,不管是湿气入侵体内还是风寒入侵经络,拔罐都只能是缓解症状,并不能解除病根。
首先得分清楚体内的湿气是内湿还是外湿:夏季长期在空调环境中易造成外湿,对这种情况,拔罐是有一定疗效的;如果是吃多了生冷瓜果,就易造成内湿,此时拔罐就作用甚微。拔罐用途非常广泛,基本不受季节的影响,但秋冬两季天气寒冷,拔罐时脱衣服容易着凉,要注意保暖。
秋季偏燥,一周拔两次罐就够了,拔罐后3小时内不宜洗澡。另外,血小板水平低的人拔罐时容易出现皮肤淤血,不适宜拔火罐;儿童也可以拔罐,但次数和数量要比大人少。
看了上述专家介绍的内容,我们对中医拔火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知道了其实拔火罐并不是说越多越好的,在秋季,一般一个星期不能多于两次,而且还要注意,身体虚弱的人或患有皮肤病的人不适合拔火罐,如果正在怀孕中,也不能拔火罐。
拔罐时如何预防起水泡
正常起泡不可避免患者体内风寒湿湿毒较盛,以湿气最为突出。起泡也是一种邪气外出的表现。有时会在罐壁上出现小水滴,也是湿邪的表现。
避免留罐时间过长这一点因人而异,也是和体质有关系的。有人留罐20-30分钟也不会有起泡的现象。也有人5-10分钟就会起泡。所以一般第一次拔罐时间需要短一些,等对患者情况了解了,就可以适当放宽时间。
避免罐子温度较高罐子温度较高的可能性较小。有时做闪罐,如果造成罐体温度过高,这时留罐的话,会增加起泡的可能。
避免同一个部位多次拔罐同一个人拔罐,有的部位没问题,有的部位起泡。总的规律是背部、两胁、臀部容易起泡。
拔火罐拔出水泡什么原因
1、患者体内风寒湿湿毒较盛,以湿气最为突出。起泡也是一种邪气外出的表现。有时会在罐壁上出现小水滴,也是湿邪的表现。
2、留罐时间有点长。这一点因人而异,也是和体质有关系的。有人留罐20-30分钟也不会有起泡的现象,也有人5-10分钟就会起泡。所以一般第一次拔罐时间需要短一些,等对患者情况了解了,就可以适当放宽时间。
3、罐子温度较高,这一点只有很小的可能性。有时做闪罐,如果造成罐体温度过高,这时留罐的话,会增加起泡的可能。
4、部位的差异,同一个人拔罐,有的部位没问题,有的部位起泡。总的规律是背部、两胁、臀部容易起泡。
5、拔罐过重,超出了承受能力。
孕妇腰酸无力能拔气罐吗
1、皮肤过敏、皮肤损伤者拔火罐有可能加重过敏症状。而且皮肤溃疡的地方也不能拔,容易引发感染、水泡,加重溃疡。皮肤上如果有溃破,就绝对不能在破损处进行拔火罐治疗,拔罐后也不能着急洗澡,避免皮肤破损、发炎,一般人每周拔罐一次是比较适合的频率,拔罐过程中,还要注意“火候”,时间不要太长。一旦出现起水泡、烧伤等意外情况,则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2、孕妇、女性月经期尤其是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不宜拔罐。孕妇如果进行不适当的拔火罐可引起先兆流产等。月经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在经期拔小腹或者是拔腰骶部,会引起月经过多。
3、身体弱的人拔火罐、刮痧消暑虽然见效快、无副作用,但有些人也不宜接受此种治疗。有心脏病、血液病、皮肤病、皮肤损伤、结核病、骨质疏松、晚期癌症及各种传染病、体质弱、老年人等最好慎用此法。而更重要的是,拔火罐和刮痧时千万不能对着空调或风扇风口,以防风邪入侵。
拔火罐拔出了水泡什么原因呢
拔罐后有时局部皮肤除了出现出血点、瘀血等现象之外,有些患者会出现水泡,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患者体内风寒湿湿毒较盛,以湿气最为突出
起泡也是一种邪气外出的表现,有时会在罐壁上出现小水滴,也是湿邪的表现。
2、留罐时间长
这一点因人而异,也是和体质有关系的。有人留罐20-30分钟也不会有起泡的现象,也有人5-10分钟就会起泡,所以一般第一次拔罐时间需要短一些,等对患者情况了解了,就可以适当放宽时间。
3、罐子温度较高
这一点只有很小的可能性。有时做闪罐,如果造成罐体温度过高,这时留罐的话,会增加起泡的可能。
4、部位的差异
同一个人拔罐,有的部位没问题,有的部位起泡。一般来说,拔罐出现水泡比较多的地方是背部、两胁、臀部容易起泡。
5、拔罐过重,超出了承受能力。
拔罐可以去湿气吗
拔罐有一定的祛湿作用。
拔罐通常有驱寒除湿,活血通络,祛除瘀滞,消肿止痛,解毒邪热的作用,但是湿气重的人拔罐时要注意分清体质是外湿还是内湿,并不是每个湿气重的人都可以通过拔罐来祛湿的。
拔罐是通过排气引起罐内产生负压,牵引住皮肤内的肌肉,血管,从而产生一些反应,来达到改善血液循环和排出体内湿气的目的。
拔罐水泡刺破还是不刺破好的快 拔罐时如何预防起水泡
患者体内风寒湿湿毒较盛,以湿气最为突出。起泡也是一种邪气外出的表现。有时会在罐壁上出现小水滴,也是湿邪的表现。
这一点因人而异,也是和体质有关系的。有人留罐20-30分钟也不会有起泡的现象。也有人5-10分钟就会起泡。所以一般第一次拔罐时间需要短一些,等对患者情况了解了,就可以适当放宽时间。
罐子温度较高的可能性较小。有时做闪罐,如果造成罐体温度过高,这时留罐的话,会增加起泡的可能。
同一个人拔罐,有的部位没问题,有的部位起泡。总的规律是背部、两胁、臀部容易起泡。
拔罐出现水泡的5大原因
拔罐后有时局部皮肤除了出现出血点、瘀血等现象之外,有些患者会出现水泡等症状。那么拔罐出现水泡的原因是什么?水泡该如何处理?怎样防止在拔罐时起水泡?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拔罐出现水泡的原因
1、患者体内风寒湿湿毒较盛,以湿气最为突出。起泡也是一种邪气外出的表现。有时会在罐壁上出现小水滴,也是湿邪的表现。
2、留罐时间有点长。这一点因人而异,也是和体质有关系的。有人留罐20--30分钟也不会有起泡的现象。也有人5-10分钟就会起泡。所以一般第一次拔罐时间需要短一些,等对患者情况了解了,就可以适当放宽时间。
3、罐子温度较高,这一点只有很小的可能性。有时做闪罐,如果造成罐体温度过高,这时留罐的话,会增加起泡的可能。
4、部位的差异,同一个人拔罐,有的部位没问题,有的部位起泡。总的规律是背部、两胁、臀部容易起泡。
5、拔罐过重,超出了承受能力。
拔罐后起水泡是怎么回事
1、患者体内风寒湿湿毒较盛,以湿气最为突出。起泡也是一种邪气外出的表现。有时会在罐壁上出现小水滴,也是湿邪的表现。
2、留罐时间有点长。这一点因人而异,也是和体质有关系的。有人留罐20-30分钟也不会有起泡的现象。也有人5-10分钟就会起泡。所以一般第一次拔罐时间需要短一些,等对患者情况了解了,就可以适当放宽时间。
3、罐子温度较高,这一点只有很小的可能性。有时做闪罐,如果造成罐体温度过高,这时留罐的话,会增加起泡的可能。
4、部位的差异,同一个人拔罐,有的部位没问题,有的部位起泡。总的规律是背部、两胁、臀部容易起泡。
5、拔罐过重,超出了承受能力。
水泡的大小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机体内痰饮水湿的情况。水泡比较明显,数量较多,色白,周围皮肤温度不高则为寒湿证;水泡不太明显,数量较少,色微黄,或者浑浊,周围皮肤温度较高则为湿热证。
老年人拔罐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拔罐非常的简单,有基本的工具都可以拔罐,但是有很多的事项是需要注意的,很多的家庭都会选择拔罐,部分老年人也是很喜欢拔罐。
老年人的动作协调性较差,甚至有帕金森、心脑血管后遗症的手抖症状,镊子夹东西时需要手部一直用力,稍一松劲便会脱落。而具有特殊咬合构造的止血钳夹酒精棉球时,只需稍微用一下力就可将棉球夹紧并持续保持这一状态。
为了缓解腰痛症状,马大爷在家里拔罐,考虑到既然拔上了,就多待一会儿,效果不是更明显嘛。30分钟后,老伴给他取下罐子时,老人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已经不能下床活动,而且因为长时间拔罐,走路的幅度稍微一大,拔罐的部位就疼痛得厉害。可见,拔火罐时间越久,不利于身体健康及养生。
因为老人耐受度差,拔罐时间不宜太长,以10~15分钟为宜。起罐时,不能直上直下拔,正确的方法是左手拿着罐子,右手拇指、食指向下按压罐口皮肤,当罐子的负压消失时,罐子不拔自掉。
拔火罐养生并不是简单的拔罐就可以的,对于拔罐的工具也是有很多的要求的,蘸酒精的棉球应选择圆形的,毛刺太多、形状不规则的棉球是不允许使用的,如果有毛刺的话在进行拔罐的时候就会烧到患者。
酒精应选择95%的,有些人用止血钳蘸酒精的时候,总是将棉球与酒精充分结合。这样做并不好,万一引燃后的酒精棉球向下滴酒精,有可能伤到接受拔罐的人或引起火灾,如果酒精顺着止血钳向下流的话,也有可能伤到施罐者。
目前市场上罐的种类很多,有火罐、气罐等;拔罐的方法也很多,有闪罐、走罐等。从火罐不易坏、闪罐较易操作的角度考虑,老年人更适合拔火罐,而且用闪罐要好于走罐。
相信大家通过以上的了解就能够清楚的知道老年人拔罐需要注意什么了吧。建议大家需要拔罐的还是应该去比较资深的中医医师那里去进行操作,因为老年人群体有痛觉不敏感、基础性疾病多的特殊性,专家提醒说,拔火罐时比年轻人更要注意细节。所以为了自己的健康还是应该去专业的医师哪里,希望我所讲的能够帮到您。
拔火罐拔出水泡什么原因
拔火罐后有时局部皮肤除了出现出血点、瘀血等现象之外,有些患者会出现水泡,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患者体内风寒湿湿毒较盛,以湿气最为突出。起泡也是一种邪气外出的表现。有时会在罐壁上出现小水滴,也是湿邪的表现。
2、留罐时间有点长。这一点因人而异,也是和体质有关系的。有人留罐20-30分钟也不会有起泡的现象,也有人5-10分钟就会起泡。所以一般第一次拔罐时间需要短一些,等对患者情况了解了,就可以适当放宽时间。
3、罐子温度较高,这一点只有很小的可能性。有时做闪罐,如果造成罐体温度过高,这时留罐的话,会增加起泡的可能。
4、部位的差异,同一个人拔罐,有的部位没问题,有的部位起泡。总的规律是背部、两胁、臀部容易起泡。
5、拔罐过重,超出了承受能力。
阳虚拔罐有用吗 阳虚拔罐会更虚吗
不会。
一般阳虚是以手脚冰凉、胃寒怕冷、腰膝酸软、全身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而阳虚体质的人拔罐是不会更虚的,因为拔罐有很好的疏通经脉、活血化瘀、祛风祛湿、消肿止痛的功效,长期做还能促进血液循环,进而加速机体代谢,对改善阳虚的症状也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