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的药物治疗
脑脓肿的药物治疗
1脑脓肿是因为感染病菌导致,所以病人常常有感染史,出现中毒症状等,比如发热、畏寒、头痛恶心以及呕吐乏力等症状。感染的治疗需要抗生素治疗,可以控制感染灶,缓解中毒症状。
2通过相关的检查可以确诊脑脓肿,比如血常规,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加。检查脓液和细菌培养实验可以帮助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治疗。腰椎穿刺检查测定颅内压的变化。还有X线检查,以及颅脑CT和颅脑MRI检查。
3关于脑脓肿的治疗有选择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降低颅内压的脱水药物和利尿药物,比如甘露醇,呋塞米,依他尼酸,使用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减轻脑水肿,常用的,静脉注射或者肌肉内注射地塞米松。
注意事项:要注意的是,当身体出现感染灶的时候,比如皮肤表面有疖肿,慢性的鼻窦炎,中耳炎等疾病的时候,出现脑脓肿症状要提高警惕,避免感染加重,坚持抗生素治疗。
脑脓肿的治疗原则
脓肿是急性感染后,组织或器官内病变组织坏死、液化后,形成局限性脓液积聚,并有一完整脓壁者,称作脓肿。致病菌多为金葡菌。常继发于各种化脓性感染,也可发生在局部的血肿或异物存留处。此外,还可以从远处感染灶经血流转移而形成的脓肿。
治疗原则如下:
1.及时切开引流,切口应选在波动明显处并与皮纹平行,切口应够长,并选择低位,以利引流。深部脓肿,应先行穿刺定位,然后逐层切开。
2.术后及时更换数料。
3.全身应选用抗菌消炎药物治疗。伤口长期不愈者,应查明原因。
用药原则如下:
1.浅表,经切开引流后可选用肌注或静滴应用抗生素“A”+“B”。
2.深部伴有全身中毒症状者,可选用“C”类广谱高效抗生素和支援疗法。
脑脓肿是怎么回事
1.邻近感染灶的扩散所致的
脑脓肿 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颅骨骨髓炎及颅内静脉窦炎等化脓性感染病灶可直接向脑内蔓延,形成脑脓肿。其中以慢性中耳炎、乳突炎导致的脑脓肿最为多见,称为耳源性脑脓肿,约占全部脑脓肿的50%~66%。但由于近年来不少中耳炎、乳突炎得到及时的根治,耳源性脑脓肿的比例已明显减少。耳源性脑脓肿多为慢性中耳炎、乳突炎并胆脂瘤急性发作导致脑脓肿,其感染途径多经鼓室盖或鼓窦波及颅内颞叶的中后部,约占耳源性脑脓肿的2/5。另一部分经乳突内侧硬脑膜板波及小脑外侧上部,尤其儿童乳突骨质较薄,感染易经Trautman三角区(即岩上窦下方、面神经管上方、乙状窦前方,三者形成的三角)累及小脑。但小儿鼓室及乳突尚未发育良好,故小儿耳源性脑脓肿少见。小脑脓肿约占耳源性脑脓肿的1/3。耳源性脑脓肿亦可经静脉逆行转移到远隔部位,如额、顶、枕叶,甚至偶有转移至对侧脑部。耳源性脑脓肿多为单发。常见致病菌以变形杆菌及厌氧菌为主,厌氧菌以链球菌居多,其次为杆菌,亦可为混合性感染。
由鼻窦炎引起的脑脓肿称为鼻源性脑脓肿,较少见。多发生于额叶底部,亦多为单发。偶有多发或多房性。多为混合菌感染。头皮痈疖、颅内静脉窦炎及颅骨骨髓炎所致的脑脓肿均发生在原发病灶的邻近,可发生脑脓肿及硬脑膜外、硬脑膜下或混合性脓肿,亦多为混合菌感染,也可能为真菌感染。
2.血源性脑脓肿
主要是由于来自远隔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流经动脉的炎性栓子传入而形成的,亦可逆行经胸腔、腹腔及盆腔的器官如肝、胆、膈下及泌尿生殖系统等的感染,由脊柱周围的无瓣静脉丛与椎管内相吻合的静脉进入椎管内静脉转移到颅内。面部三角区的感染灶由静脉回流至颅内也可能形成颅内感染。感染来源为胸部各种化脓性感染,如肺炎、肺脓肿、脓胸、支气管扩张等的脑脓肿,称为胸源性脑脓肿;因细菌性心内膜炎、先天性心脏病,特别是发绀型心脏病等引起的脑脓肿,称为心源性脑脓肿。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绀型,往往有红细胞增多症和血凝功能亢进,由于病儿有动静脉血沟通,周围静脉血一旦有化脓性细菌感染即可直接传入脑内形成脓肿。经动脉播散的脓肿常位于大脑中动脉分布的脑白质或白质与皮质交界处,故好发于额、顶、颞叶;而位于面部的感染灶好发于额叶。致病菌以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他多为混合菌。
3.外伤性脑脓肿
为化脓性细菌直接由外界侵入脑内所致。清创不彻底,不及时,有异物或碎骨片存留于脑内,可在数周内形成脓肿,少数可在伤后数月或数年甚至数十年才形成脓肿。一般3个月内引起的脓肿称为早期脓肿,3个月以上称为晚期脓肿。脓肿多位于外伤部位或其邻近部位,病原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混合菌。
4.隐源性脑脓肿
指病因不明,临床上无法确定其感染源。可能原发感染灶和脑内继发病灶均较轻微或机体抵抗力强,炎症得到控制,未被发现,但细菌仍潜伏于脑内,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即可发病。因此,这类脑脓肿实质上为血源性脑脓肿,此类脑脓肿在全部脑脓肿中所占的比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在无CT检查之前诊断困难,常易误诊。
脑脓肿除细菌感染外还有真菌、原虫、寄生虫等引起的脑脓肿。近年来因免疫功能损害引起的脑脓肿的报道日渐增多。
皮下脓肿怎么办
肛周脓肿药物和传统疗法与微创肛周脓肿手术的区别在肛周脓肿的治疗上,目前许多患者往往不知如何应对,盲目使用药物或者到一些小诊所治疗,结果往往导致肛瘘、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并发症的发生。
药物治疗法许多肛周脓肿的患者认为这只是一种小病,服些药物就能治好。于是外用药物、内服药物用了不少,可还是不见效果。肛周脓肿是一种必须经过手术才能治愈的疾病,通过手术的方式,导出脓液才可痊愈。药物治疗不仅无效,还可能掩盖病情,甚至造成病灶重复感染,导致并发脓毒败血症。
脑脓肿的内外科治疗方法
内科治疗
(1)抗感染治疗:理想的药物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但脑脓肿成熟期细菌培养阳性率不高,只能针对常见感染菌种选择药物;此外药物的血脑屏障(BBB)通透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神经外科常用的药物有头孢菌素、氯霉素或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氨苄西林等,针对厌氧菌有时应用灭滴灵。
(2)抗脑水肿治疗:脑脓肿形成的各个时期,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或颅内压增高,后者是危及生命的直接原因,需采取对症治疗措施。抗脑水肿治疗的内容包括,应用脱水药物如20%甘露醇静脉滴注,肌肉或静脉注射速尿;与此同时需限制液体入量,成人每天摄入量一般维持在1 500~2 500ml之间。 2、外科治疗
成熟期脑脓肿以外科治疗为主,方法包括穿刺、引流和手术切除。
(1)脓腔穿刺法:简单、易行、且较为安全,常用作急诊抢救措施。这种方法特别适合用于部位深在及语言、运动等重要功能区脓肿的治疗;此外,老年体弱或病情危重不能耐受开颅手术者,可采用这种治疗方法。脓腔穿刺需借助于CT、MRI等影像检查定位,采用徒手操作或立体定向方法引导,穿刺成功后尽量设法排净脓液,然后注入抗生素和造影剂,术毕立即拍头颅平片以备追踪观察时脓腔造影对比。穿刺疗法经常需要多次重复,潜在造成多房脓肿的危险,最终可能导致治疗失败。
(2)脓肿引流法:通过钻颅或锥颅穿刺排脓之后,于脓腔内留置引流管投药和反复冲洗的通道。这种方法同样简易、安全,没有手术禁忌证,只是应选择脓肿包膜已完整的病例,以免在冲洗过程中造成扩散。施行冲洗前应确保引流管端(侧孔)完全进入脓腔,一般在穿刺见到脓液后继续深入1~2cm即可;冲洗液使用含抗生素的生理盐水,每次注入数量不超过排出脓液的体积,用注射器反复抽吸多次,然后换液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冲洗液不再浑浊为止。脓腔冲洗每日重复一次,期间引流管在无菌条件下保持开放。冲洗次数或引流期限依据CT检查结果和临床状况决定,通常约需要4~6次。
(3)脓肿切除法:通过开颅手术切除脓肿是神经外科经常采用的治疗方法,优越性在于病灶清除彻底,复发率相对低,但需要对适应证加以选择。脑脓肿切除手术的最佳适应证是,已形成完整的包膜,炎症已基本得到控制,且部位不在重要功能区。开颅后首先用棉片覆盖周围术野,再切开表面的脑组织以接近病变。分离过程尽量勿使脓肿包膜破损,必要时先行细针头穿刺抽脓使张力降低,以便完整剔除脓肿。分离过程中一旦发生破溃,首先迅速吸净脓液,确认周围术野的保护无渗漏后再行冲洗。尽管成熟期脓肿周围的炎症可能已得到控制,术前和术后仍需要抗感染治疗;术中冲洗液亦需加进抗生素。
脑脓肿外科治疗期间除常规行全身抗感染外,还需对症实施脱水疗法;重笃病例尤应同时注意有无水、电解质平衡问题。
哪类癫痫患者需要考虑手术
1、药物难治性癫痫,如果患者在三种正规药物联合治疗的情况下,或者接受两种正规药物治疗已经2年,仍然有每月1次以上的发作,应该视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可以采用手术治疗。
2、继发性癫痫,指的是通过CT、磁共振或脑电检测等检查,可以明确找到引起癫痫发作的责任病灶的癫痫,可以手术治疗。这种病灶常由于脑外伤、脑炎、脑脓肿、脑寄生虫、脑肿瘤、脑血管畸形、脑发育异常及结节性硬化等疾病造成。
3、特殊类型的癫痫综合征。某些癫痫综合征,考虑用药效果不好或者无效的,或者明显影响脑发育的,可以考虑直接采用手术治疗。如脑穿通畸形、一侧弥漫性皮质发育不良等。
脑脓肿形成要多少时间
脑脓肿形成的时间根据脑脓肿患者致病原因的不同,形成的时间也是有很大的差异的。一般来说脑脓肿刚刚开始出现的时候,患者会有发热,头痛呕吐等等症状。这个症状一般会维持数天,根据脑脓肿患者的严重程度来决定。在这个时期过后,大概会有一个10天到数周的一个脑脓肿潜伏期。在这个潜伏期内脑脓肿患者不会有什么太大的不适,只会出现嗜睡和轻微的头痛的情况。最后就是脑脓肿的形成时期,根据患者的致病原因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
脑脓肿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来治疗的,简单点说脑脓肿就像是我们外部皮肤的脓肿一样,如果没有及时的采取措施的话,细菌侵入的范围会越来越大。脑部是我们人体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器官,脑部如果让病毒和细菌大范围的占领的话,那么脑脓肿患者就有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了。
最后建议脑脓肿患者根据自己脑脓肿的程度积极配合医生来做治疗,另外还要注意在饮食上要清淡,一定不能吃辛辣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有可能会让脑脓肿加重。注意日常的生活调节,早睡早起不要用脑过度。最好在脑脓肿治疗过程中让自己的大脑好好的做一个放松,不要想太多,积极配合治疗是最关键的。
肺脓肿治疗药物
1.治疗应首选青霉素静脉滴注,同时可加用链霉素肌肉注射,也可加用氨S青霉素。当炎症病源基本吸收,脓腔明显缩小,体温恢复正常时,均可用肌注。疗程不少于8周,过早停药会留下支气管扩张并发症或导致慢性肺脓肿,应予注意。
2.对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林可霉素静滴。疗程8-2周。
3.灭滴灵对厌氧菌有较好的疗效,故常与有效抗生素联合使用。
4.血源性肺脓肿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先选用苯唑青霉素及头孢菌素。
5.在全身用药的基础上亦可局部给药,如庆大酶素8万u,经环甲膜穿刺,鼻导管或纤维支气管镜滴入气管,宜取适当体位。
6.解热、止咳、祛痰等。痰浓稠者可用气道湿化,如蒸气吸入,超声雾化吸入等。此外,需供给足够热量和维生素,必需氨基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