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面瘫诊断的三大要点

面瘫诊断的三大要点

诊断面瘫专家告诉你有三大要点?治疗面瘫不简单,我们在治疗面瘫之前,首先就要先来诊断面瘫,这样才能确认面瘫的症状。而诊断面瘫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方法。然而面瘫的种类是非常多的,因此诊断面瘫的时候也非常不容易。下面大家一起来看一下,我们是如何来诊断面瘫的。

1、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脑炎、进行性球麻痹、先天性面神经核形成不全,可以引起面神经核病变出现周围性面瘫,要诊断面瘫我们应该去神经科进行仔细检查。

2、脑血管病(出血、梗塞)、肿瘤、炎症、多发性硬化症可以引起面神经髓内根段的病变,出现周围性面瘫,其要点是伴有病侧外展神经瘫,眼球运动障碍,或对侧偏瘫。

3、如属周围性面瘫,也不能简单地称为面神经炎,亦当由神经科查体,及其它光、电、化、CT、MRI检查。这些诊断面瘫的方法都可以有效的查出周围性面瘫。

诊断面瘫专家告诉你有三大要点?以上就是诊断面瘫时我们应该如何来做,而通过一些诊断面瘫的方法,我们可以确定自身的症状,这样我们就可以来选择方法进行治疗了。

面瘫的鉴别诊断

(一)病史及局部查体

完整的病史及详细的局部查体对于一个疾病来说是做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基础。如是否看头面部外伤史,因为颅底骨折或颞骨骨折延续至颅中窝可造成面神经损伤;出现面瘫的同时或之前是否有同侧耳鸣、耳聋及前庭神经症状,因为上述症状的出现往往提示小脑桥脑角肿瘤的可能;如有同侧耳流脓史,同时检查发现鼓膜松弛部穿孔并伴有胆脂瘤碎片,则面瘫由慢性中耳炎性胆脂瘤压迫引起的可能性最大;如面瘫伴耳痛,查体发现鼓膜及耳部有疱疹,则为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如双侧面瘫并伴有面部肿胀,则为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

(二)听力学检查

对所有面瘫的患者进行气骨导铈音涮听、声阻抗、脑干诱发电位及耳声发射测试都是非常必要的。如患者同时伴有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应考虑到小脑桥脑角肿瘤的可能;若同时伴有同侧传导性耳聋,则中耳疾患引起的面瘫的可能性较大。

(三)前庭功能检查

对于面瘫的患者进行前庭功能检杳也非常必要。因为面神经与前庭蜗神经(前庭一耳蜗神经)均进入内耳道,而起自内耳道与小脑桥脑角的听神经瘤绝大部分起源于前庭神经,前庭症状往往也是最敏感和最早出现的。这种肿瘤在内耳道及小脑桥脑角均容易导致面神经受压,从而发生面瘫。另外,耳带状疱疹引起的面瘫,亦常伴有前庭神经症状。

(四)头颅X线、CT及MRI检查

头颅X线可发现颞骨骨折、颅底骨折及可能存在的内耳道扩大、乳突骨质破坏等。头颅CT或MRI检查不但可显示出小脑桥脑角及内听道听神经瘤和其他肿瘤,还可清晰地显示出内听道的扩大、骨质破坏等改变,对于面瘫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周围性面瘫诊断方法有哪些

1、 贝尔面瘫:诊断主要是排除诊断,目前的诊断标准为:(1)面部表情肌的完全或不完全瘫痪;(2)突发性;(3)排除中枢神经系统、后颅窝、耳、腮腺等疾病。

2、 Ramsay Hunt综合征: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病变,表现为突发性周围性面瘫;患耳疼痛,鼓膜、外耳道、耳廓疱疹;可能有听力下降、听觉过敏、耳鸣、眩晕等。其他全身表现有发热、口唇疱疹、淋巴结肿大、Horner综合征、颈部皮肤感觉迟钝等。其中“面瘫、耳痛、疱疹”被视为Ramsay Hunt综合征的三联征。与贝尔面瘫比较,Ramsay Hunt综合征面瘫严重、预后较差。值得注意的是,当Ramsay Hunt综合征疱疹出现较面瘫晚时容易与贝尔面瘫混淆。

3、 急慢性中耳乳突炎:其中2~5%的患者可出现面瘫,是由于炎症对神经的侵犯以及胆脂瘤或肉芽对神经的压迫所致,这类面瘫起病急缓不一。根据病史、体检、听力学与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4、 外伤性面瘫(包括手术所致):根据损伤程度和部位可能表现为即刻或延迟、完全或非完全性面神经麻痹,通过病史及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5、 桥小脑角、颞骨、侧颅底、腮腺的良恶性肿瘤可以造成面神经麻痹,面瘫表现为以下特征要高度怀疑肿瘤:(1)超过3周的进展性面神经麻痹;(2)6月内面神经功能没有恢复迹象;(3)出现面肌痉挛;(4)长时间的耳、面疼痛;(5)伴随其他颅神经功能障碍;(6)同侧的复发性面瘫;(7)个别面神经分支功能正常。面神经肿瘤主要为神经鞘膜瘤和神经纤维瘤,二者比例为10:1,75%的患者出现面瘫,大多表现为进行性面神经麻痹,少数为突发性,此外可能伴有耳聋、耳鸣、眩晕、面肌痉挛等。听神经瘤除造成耳聋、耳鸣、眩晕外,少数患者也会出现面神经麻痹。良性腮腺肿瘤很少发生面瘫,恶性腮腺肿瘤可引起面瘫,面瘫多为缓慢进展。先天性胆脂瘤、颈静脉球体瘤也会造成面瘫。以上肿瘤所致面神经麻痹通过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6、 Lyme病:是蜱媒传播的多系统受累的传染性疾病,病原体为伯氏包柔螺旋体(Borrelia Bargdorferi),主要表现为游走性皮肤红斑、心脏传导阻滞、关节肿胀、脑膜炎等,10%的患者出现面神经麻痹,其中1/4为双侧麻痹。通过接触史、血清病原体检测以及抗伯氏包柔螺旋体抗体检测可以明确诊断。

7、 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多为散发病例,也有家族性报道。主要表现为口唇肿胀、舌皱褶和面神经麻痹,表现为突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可为单侧或双侧,常反复发作。

8、 格林巴利综合症:可出现周围性面瘫,多为双侧性,对称性肢体瘫痪和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是其特征性表现。

怎么诊断面瘫

1、面瘫患者会出现眼裂的大小,两侧是否对称、变小或变大,上眼睑是否下垂,下眼睑是否外翻,眼睑是否抽搐、肿胀,眼结膜是否充血溃疡,是否有流泪、干涩、酸、胀等面瘫的症状。另外,中枢性面瘫,此类面瘫的症状主要是表现在颜面上部肌肉并不瘫痪,面瘫患者的闭眼扬眉皱眉均正常,面下部肌肉出现瘫痪,面瘫的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动作时口角歪向健侧。

2、面瘫患者的病灶同侧全部颜面肌肉瘫痪、眼睑不能充分闭合、口角下垂、抬眉受限、额纹变浅或消失、眉毛较健侧低、睑裂变大、眼泪时有外溢、示齿或笑时口角向健侧牵引、口呈斜卵圆形、说话发音不清楚,吃饭挟食。双侧周围性面瘫的症状有时表现为面部无表情,双侧额纹消失,双眼不能闭严、双侧鼻唇沟变浅、口唇不能闭严、口角漏水、言语略含混不清。

3、在诊断面瘫的症状可以看出额部皮肤皱纹是否相同、变浅或消失,眉目外侧是否对称、下垂。检查皱眉肌是否能运动,两侧眉运动幅度是否一致。这也可以判断出自己是否患有面瘫。闭眼时应注意面瘫的患侧的口角有无提口角运动,患侧能否闭严,及闭合的程度。

诊断面瘫的检查方法

1、肌电图:通过使用针电极插入到面部肌肉里,并且记录动作的电位,例如当神经切断以后,肌肉丧失了收缩的能力,动作电位就会马上消失,在轴索彻底阻断以后的第十二天,电流活动完全消失了,这时会出现自发的持续的纤维颤动的电位,那么就说明神经已经出现了退行性变的情况。如果纤颤与运动的单位的电位都消失了以后,那么就说明肌肉已经完全的纤维化了,已经没有手术的适应症了。

2、神经电图:通过使用双极电刺来激茎乳孔处的面神经支,与最大刺激的试验非常的雷同,主要是记录下引发总合电位,从而来进行将两边的差别进行对比,也就是神经变性的百分率。而当在两个星期里,变性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候,就是没有完全恢复的数值。由于这种试验不能够鉴别其损害的程度是否是轴索崩解或者是神经崩解,因此只能够用来评估神经没有没恢复的可能。

得了面瘫怎么诊断

疗面瘫不简单,我们在治疗面瘫之前,首先就要先来诊断面瘫,这样才能确认面瘫的症状。而诊断面瘫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方法。然而面瘫的种类是非常多的,因此诊断面瘫的时候也非常不容易。下面大家一起来看一下,我们是如何来诊断面瘫的。

1、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脑炎、进行性球麻痹、先天性面神经核形成不全,可以引起面神经核病变出现周围性面瘫,要诊断面瘫我们应该去神经科进行仔细检查。

2、脑血管病(出血、梗塞)、肿瘤、炎症、多发性硬化症可以引起面神经髓内根段的病变,出现周围性面瘫,其要点是伴有病侧外展神经瘫,眼球运动障碍,或对侧偏瘫。

3、如属周围性面瘫,也不能简单地称为面神经炎,亦当由神经科查体,及其它光、电、化、ct、mri检查。这些诊断面瘫的方法都可以有效的查出周围性面瘫。

小儿脑瘫怎么诊断

1、小儿出生不久经常少哭、少动、哭声低弱,过分安静。或多哭、易激惹、易惊吓或反复出现尺跳的小儿脑瘫诊断症状。

2、动作不协调、不对称、随意运动很少,这是小儿脑瘫诊断依据。

3、生后喂哺困难,小儿脑瘫诊断会出现如吸吮无力,吞咽困难,口腔闭合不佳等情况。

4、小儿脑瘫诊断会经常出现异常肌张力和异常的姿势和动作模式。

经过上述小儿脑瘫诊断的介绍,相信您应该有所了解了,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从出生就开始干预,可减少3/4小儿脑瘫发生,已发生小儿脑瘫程度也大大减轻。因此对对高危儿要从出生开始每月进行一次神经发育状况检查,一直到6、7个月,发现异常及早加强干预。高危儿管理是预防小儿脑瘫易操作的有效方法。

截瘫诊断鉴别

截瘫是指胸腰段脊髓损伤后,受伤平面以下双侧肢体感觉、运动、反射等消失和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丧失的一种病症。

颈椎脊髓损伤往往引起四肢瘫。

其中,上述功能完全丧失者,称完全性截瘫,还有部分功能存在的,称不完全性截瘫。

早期为弛缓性瘫痪,约3~4周后,逐渐转为痉挛性瘫痪。

截瘫病因与脊髓外伤或本身病变有关。

面瘫诊断的三大要点

1、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脑炎、进行性球麻痹、先天性面神经核形成不全,可以引起面神经核病变出现周围性面瘫,要诊断面瘫我们应该去神经科进行仔细检查。

2、脑血管病(出血、梗塞)、肿瘤、炎症、多发性硬化症可以引起面神经髓内根段的病变,出现周围性面瘫,其要点是伴有病侧外展神经瘫,眼球运动障碍,或对侧偏瘫。

3、如属周围性面瘫,也不能简单地称为面神经炎,亦当由神经科查体,及其它光、电、化、CT、MRI检查。这些诊断面瘫的方法都可以有效的查出周围性面瘫。

诊断面瘫专家告诉你有三大要点?以上就是诊断面瘫时我们应该如何来做,而通过一些诊断面瘫的方法,我们可以确定自身的症状,这样我们就可以来选择方法进行治疗了。

面瘫如何鉴别诊断呢

生活中面瘫的多发,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该病严重的危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小心谨慎应对,了解相关知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该病的鉴别诊断方法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1.病变部位鉴别

1中枢性面瘫:系对侧皮质-脑桥束受损所致,因上组面肌未受累,仅表现为病变对侧下组面肌的瘫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嘴被牵向病灶对侧、鼓腮时病侧嘴角漏气。常伴有该侧的舌瘫和肢体瘫。

2周围性面瘫:病侧上、下组面肌同时瘫痪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病侧外耳道和或耳后乳突区疼痛和或压痛。上组面肌瘫痪导致病侧额纹消失,不能抬额、蹙眉,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因眼轮匝肌瘫痪,下眼睑外翻,泪液不易流入鼻泪管而渗出眼外。下组面肌瘫痪表现为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嘴被牵向病灶对侧,不能撅嘴和吹口哨,鼓腮时病侧嘴角漏气。

2.少见病因鉴别 面神经麻痹的鉴别诊断有时可能是复杂的,但是要尽最大努力确定病因,在病因确定后可以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详细的询问病史及全面的查体,在诊断与鉴别诊断过程中非常重要。在排除面神经麻痹的其他病因后,可诊断为Bell麻痹。并应继续随访患者,至病情恢复或出现其他病因的新线索。

1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在诊断复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中,一定要考虑罕见的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这种疾病的病因不明,包括感染病毒或细菌、神经营养、过敏、免疫和遗传。此综合征的特点包括一侧或双侧面部麻痹、慢性面部肿胀特别是唇部和舌有皱褶阴囊样舌。患者中有家族性报道,但多数为散发病例。症状有明显的多样性。仅有一部分患者出现典型的面神经麻痹、口面水肿和皱襞舌plicata 1ingua or fissured tongue三联征。由于出现的症状不同,诊断有时很困难。

许多学者都认为本征系一遗传性疾病,但至今未得到最后证实。因此,目前人们对本征的病因有许多假说。

①细菌感染:认为本征是细菌感染的一种继发表现,但未得到一致的公认。另外又发现在被昆虫咬伤时,可因昆虫的毒液引起症状。因此强调了生物感染或外来的致病因素。

②结核学说:虽从病理组织变化上寻找到一些线索,但未获得证明。

③结节病的部分症状学说:本征的病理组织学所见有与结节病相类似之处,因此推测本征可能是结节病的一部分。但据结节病的全身症状和淋巴结所见,可知二者并非一种疾病。

④变态反应:认为本征为龋齿、扁桃体炎等局部感染所致变态反应,但也未得到最后证实。

⑤义齿、龋齿等的机械刺激:认为义齿和龋齿的慢性刺激,可引起本征,但也未最后得到肯定。

2一侧面肌抽搐和运动亢进性疾病:面部运动功能亢进包括一侧面肌抽搐、眼睑痉挛和面部多发性纤维性肌阵挛。其中一侧面肌抽搐是这些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严重的一侧面肌抽搐,患者可以出现眼睑及上唇方肌挛缩及连带运动,面部表情肌向患侧偏斜。应与面神经麻痹后遗症及面神经麻痹相鉴别。

3恶性外耳道炎:某些情况下,难治性外耳道感染可能合并一种其他全身性疾病,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以出现一般常规治疗方法疗效不好的一种感染。这种疾病首先由Chandler报道,称为恶性外耳道炎,一般由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引起。

①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及葡萄球菌等。

面神经麻痹可能是中耳炎的一种并发症,因中耳炎症水肿,压迫面神经或影响供应面神经管内的血管使血液淤滞,或有毒物质通过骨裂被面神经吸收,引起面神经麻痹。由于儿童中耳炎的发病率高,所以急性中耳炎是儿童面神经麻痹最常见的原因。

②急性乳突炎:急性乳突炎是乳突气房黏-骨膜、特别是乳突骨质的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儿童,但2~3岁以下婴幼儿乳突才开始发育,故不发生本病。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不仅鼓膜,而且咽鼓管、鼓窦和乳突气房的黏-骨膜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改变。就乳突而言,此时也存在急性炎症,但是,耳科学专家们并未将其称为“急性乳突炎”,亦未将其作为一单独的疾病进行诊治。因为乳突的急性炎症只是作为中耳炎症的一部分,随着中耳炎症的吸收,乳突局部的黏-骨膜亦渐恢复正常,临床上无需特殊处理。临床上所称的急性乳突炎多为部分重症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发展扩散所致,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并发症。

3.病情及预后鉴别 在面神经麻痹的鉴别诊断中,仔细地采集病史,详细地进行临床检查和必要的电诊断及实验室检查是非常关键的,有助于明确诊断及判断面神经损伤的程度。

1麻痹的发病时间及程度:面神经麻痹的发病时间和完全性面神经麻痹本身不具有诊断意义。但是,发病时间和完全性麻痹有预后意义,有助于指导诊断过程。例如,麻痹在出生时出现,可以是发育性的,也可以是创伤性的。如是发育性的,常伴有其他的先天性异常,出生后麻痹没有改善;如是创伤性的,常存在其他创伤性症状,麻痹可改善。

2同侧面神经麻痹:同侧面神经麻痹复发具有特发性Bell麻痹的特点,常见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但也见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提示Bell麻痹复发初期可能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的面神经麻痹亦可复发,但是典型的是在对侧复发。一侧面部麻痹在同侧复发,可能由Bell麻痹引起,但一定要考虑肿瘤的可能性。有报道在164例有同侧面神经麻痹复发史的患者中,16例10%患面神经肿瘤。在1455例患者中69例5%有同侧面神经麻痹复发。在部分患者第2次发病轻微,除非仔细、全面的检查,否则易于忽视,但是也有第2次发病,症状逐渐加重者。

3交替或两侧面神经麻痹:虽然交替反复性面神经麻痹伴有某些罕见的疾病,但是与同侧相反,有对侧复发的面神经麻痹也常见于Bell麻痹。而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最常见是交替或两侧面神经麻痹,该综合征有嘴唇、面部、眼睑复发性水肿,唇炎和裂纹舌的特征,可以与Bell麻痹区别。此外,可能有遗传倾向,推测为类肉瘤病的一种类型。

两侧同时出现面神经麻痹少见,如出现两侧同时面神经麻痹,可能有威胁生命的疾病存在或全身抵抗力低下。有报道在2856例患者中,2%出现两侧麻痹,49例是急性发病。其病因13例为发育性,其中10例为Mobius综合征;10例因切除两侧听神经瘤所致;9例为颞骨骨折;Bell麻痹、Guillain-Barr综合征各6例;1例患急性白血病;1例狂犬疫预苗免疫引起的延髓性麻痹球麻痹;1例中耳炎;1例类肉瘤病;l例Epstein-Barr病毒检测阳性。

4复发性面神经麻痹recurrent facial palsy;RFP:可见于Bell麻痹或与Bell麻痹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疾病。已知其他疾病引起复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有肉瘤样病、糖尿病、白血病及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在诊断过程中必须考虑累及面神经的肿瘤,肿瘤引起复发性面神经麻痹是Bell麻痹的2倍。May注意到在895例Bell麻痹的患者中,复发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生率为4%;91例由肿瘤引起的面神经麻痹患者中,复发性面神经麻痹为9%。

通过以上内容了解,相信大家都已经很清楚的知道了面瘫的鉴别诊断方法有哪些了,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多多了解相关知识,该病的危害特别的大,我们一定要了解相关知识,才能轻松应对疾病出现,还要注意放松心情。

详解面瘫的诊断

面瘫对于人们来说是个不小的困扰,人们往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患上了面瘫,现在我们来聊一聊面瘫都有哪些诊断方法。

面瘫的诊断方法如下:

1、轻度面瘫的症状还有斜卵园口征:嘱患者张大口轻度面神经麻痹时患侧口角下垂呈斜的卵园型口与此三叉神经运动支麻痹的斜卵园形口之不同点在于无下颌偏斜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时此征不明显

2、眼睑震颤现象:强力闭合双眼也是轻度面瘫的症状之一,检查者用力扳其闭合的上睑此时感到一侧上睑有细微的肌肉挛缩性颤动现象另一侧则没有这种现象存在说明有轻度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多见。

3、睫毛征:嘱患者强力闭眼正常人在强力闭眼时睫毛多埋在上下眼睑之中当面神经麻痹时则睫毛外露尤其是在轻度麻痹的情况下用力闭双眼开始睫毛不对称现象并不明显但经过短暂时间之后轻度麻痹侧的睫毛便慢慢显露出来称为睫毛征阳性。

4、瞬目运动:仔细观察患者瞬目情况可见双侧瞬目运动不对称这种现象意义较大如嘱患者做瞬目运动则轻度麻痹侧瞬目运动缓慢且不完全是面瘫的诊断方法。

以上就是面瘫的一些诊断方法了,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提早预防,远离面瘫。

儿童面瘫检查诊断

1、静止检查

茎乳突:检查茎乳突是否疼痛或一侧颞部、面部是否疼痛。

额部:检查额部皮肤皱纹是否相同、变浅或消失,眉目外侧是否对称、下垂。

眼:检查眼裂的大小,两侧是否对称、变小或变大,上眼睑是否下垂,下眼睑是否外翻,眼睑是否抽搐、肿胀,眼结膜是否充血溃疡,是否有流泪、干涩、酸、胀的症状。

耳:检查是否有耳鸣、耳闷、听力下降。

面颊:检查鼻唇沟是否变浅、消失或加深。面颊部是否对称、平坦、增厚或抽搐。面部是否感觉发紧、僵硬、麻木或萎缩。

口:检查口角是否对称、下垂、上提或抽搐;口唇是否肿胀,人中是否偏斜。

舌:检查味觉是否受累。

2、运动检查

抬眉运动:检查额枕肌额腹的运动功能。重度患者额部平坦,皱纹一般消失或明显变浅,眉目外侧明显下垂。

皱眉:检查皱眉肌是否能运动,两侧眉运动幅度是否一致。

闭眼:闭眼时应注意患侧的口角有无提口角运动,患侧能否闭严,及闭合的程度。

耸鼻:观察压鼻肌是否有皱纹,两侧上唇运动幅度是否相同。

示齿:注意观察两侧口角运动幅度,口裂是否变形,上下牙齿暴露的数目及高度。

努嘴:注意观察口角两侧至人中的距离是否相同,努嘴的形状是否对称。

鼓腮:主要检查口轮匝肌的运动功能。

相关推荐

小儿脑瘫诊断确诊方法

1、脑电图检测 因为脑瘫患儿一般主要发生合并癫痫者较多,常规进行脑电图检测的目的是为了排除该合并症。合并癫痫主要包括背景活动减慢、限局性慢波灶或发作性痫样放电等症状。 2、肌电图检测 儿童脑瘫会造成合并肌萎缩,做该项检测主要是为了了解肌肉和神经的功能状态。 3、脑CT、MRT检测 CT检测主要是为了让探讨脑瘫的病发原因,如先天性脑发育畸形、宫内感染等症状。比如儿童脑瘫、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灶、多发性脑软化灶及多囊性软化这些明确器质性病变及病变部位的检测。 4、引发电位检测 主要针对儿童脑瘫造成小孩视力情况的检

面神经瘤引起的面瘫需手术治疗

面神经瘤引起的面瘫在治疗上唯一方法就是手术切除,不能使用保守治疗。 这是由于面神经瘤原发于神经干边缘鞘膜者,因血运丰富,肿瘤生长快,体积较大而软,呈淡黄色,破坏面神经管较早,影响神经传导较迟,临床上发生面瘫较晚或不发生面瘫;同时,此种病变临床上尚兼有单侧不同程度传导性耳聋、耳鸣和不同程度前庭症状,这是由于肿瘤突向鼓室所致。 手术治疗时,无论肿瘤原发于面神经的任何一段,若发生在神经干中部者,应切断神经,取出肿瘤,再做神经移植术恢复功能;若肿瘤发生于神经干边缘鞘膜者,应切开被膜分碎块取出瘤组织,保留神经纤维,

小儿脑瘫主要的诊断方法

小儿脑瘫主要的诊断方法一、肢体 瘫侧肢体肌张力显著增高,肢体运动明显减弱,部分患者可完全不能运动或前臂内收,表现为上肢伸肌群,下肢屈肌群的瘫痪,且手与足严重,上肢重于下肢。 小儿脑瘫主要的诊断方法二、面部 脑瘫综合征患儿眼裂以上通常没有麻痹或只有轻微的麻痹,闭目欠紧,睫毛征阳性,用力闭嘴可发现偏瘫侧力弱,自然位时瘫痪侧口角偏向下外方,张口时口呈斜椭圆形。 小儿脑瘫主要的诊断方法三、特有姿势 可见脑瘫综合征患儿肩高耸,前臂内收、肘、腕关节屈曲。手旋前手指屈向掌侧,拇指高度内收。瘫侧下肢过伸,髋关节内收,膝关

小儿脑瘫的诊断

1、抓握反射:诊断者在小儿下肢方向,叫小儿握诊断者两侧拇指。脑瘫患儿抓住拇指不放,抬起上身。正常儿则在上体抬起前放松拇指。 2、坐位:同龄儿能做到稳稳坐或稍帮助能坐,而脑瘫患儿不稳定和两上肢不随意运动明显。如轻轻推头倒向后方,正常儿则呈弓背取防御姿势,脑瘫患儿则会“叭哒”倒下。 3、立位:诊断者提两下肢倒悬,放开一手时,正常儿髋、膝关节屈曲下落,而脑瘫患儿为原位。 4、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诊断者两手持小儿侧头部左右回旋头。如为脑瘫患儿则会出现颜面侧上肢伸展,反对侧上肢屈曲姿势。 5、俯卧位:正常儿俯卧位

面瘫诊断方法有哪些

一、静止检查:即自己对着镜子检查,具体查看颜面各部位的异常表现: 1、额部:检查额部皮肤皱纹是否相同、变浅或消失,眉目外侧是否对称、下垂。 2、眼:检查眼裂的大小,两侧是否对称、变小或变大,上眼睑是否下垂,下眼睑是否外翻,眼睑睑是否抽搐、肿胀,眼结膜是否充血溃疡,是否有流泪、干涩、酸、胀的症状。 3、耳:检查是否有耳鸣、耳闷、听力过敏。 4、面颊:检查鼻唇沟是否变浅、消失或加深。面颊部是否对称、平坦、增厚或抽搐。面部是否感觉发紧、僵硬、麻木或萎缩。 5、口:检查口角是否对称、下垂、上提或抽搐;口唇是否肿胀

小儿脑瘫的诊断

脑瘫的表现由于病因及分型的不同而各种各样,但早期多见:脑瘫婴儿(6个月以内)的早期症状。 1.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 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2.身体发硬 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 3.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 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4.头围异常 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5.

脑瘫常见的诊断方法有几种

脑瘫常见的诊断方法一、智力低下 脑瘫患儿常有运动发育落后,动作不协调,原始反射、vojta姿势反射、调正反应和平衡反应异常,在婴儿早期易被误诊为脑瘫,但其智力落后的症状较为突出,肌张力基本正常,无姿势异常。 脑瘫常见的诊断方法二、体格检查 重点查神经系统运动部分,注意安静及活动时的姿势、步态。小婴儿要注意左右是否对称。了解肌力、肌张力有无异常。体格检查的另一个重点是查神经反射,了解原始反射在该消失的月龄是否消失,如持续存在支持脑瘫诊断。还要查腱反射,鉴别是否为上神经单位损伤,如腱反射引不出或极弱,不支持脑

六步诊断儿童是否患上面瘫

诊断儿童面瘫的方法 第一步:耸鼻。做这个动作时,观察压鼻肌皱纹是否正常,上唇两侧运动是否协调一致。 第二步:示齿。做这个动作时,观察嘴角两侧运动幅度及嘴裂是否正常,上下两排牙齿露出数目及高度是否异常。 第三步:努嘴。做这个动作时,观察嘴角两侧和人中部位的距离是否相同,还有努嘴的形状是否对称。 第四步:抬眉。做这个动作时,观察额头部位是否出现皱纹,眉目外侧有无明显下垂。无皱纹并明显下垂的则要注意。 第五步:皱眉。做这个动作时,观察皱眉肌是否运动,两侧的形状是否一致。 第六步:闭眼。做这个动作时,观察眼睛是否

婴儿脑瘫诊断方法

一,运动发育迟缓 有些小儿的运动发育稍比正常同龄儿落后,特别是早产儿。但其不伴异常的肌张力和姿势反射,无异常的运动模式,无其他神经系统异常反射。运动发育落后的症状随小儿年龄增长和着重运动训练后,症状可在短期内消失。 二,先天性肌弛缓 患儿生后即有明显的肌张力低下,肌无力,深腱反射低下或消失。平时常易并发呼吸道感染。本病有时被误诊为张力低下型脑瘫,但后者腱反射一般能引出。 三,智力低下 本病常有运动发育落后,动作不协调,原始反射、vojta姿势反射、调正反应和平衡反应异常,在婴儿早期易被误诊为脑瘫,但其智力

瘫痪诊断的方法

一、病 史 对于瘫痪在询问病史时应注意。 (一)发病时情况 发病时情况是急性发病,还是慢性发病,是逐渐进展,还是迅速发展,有无生气、着急、劳累。 (二)既往史 1、外伤史及受伤的部位和受伤时的情况:如有无骨折、昏迷、抽搐等。 2、感染史:是否患过传染性疾病如脊髓灰质炎等。 3、中毒史:有无铅、汞、苯、砷、锰、等重金属及二硫化碳、有机氟、有机磷、有机氯等毒物的接或中毒史。 4、脑血管疾病史及有无高血压病、心脏病、周围血管栓塞的病史。 5、有无恶性肿瘤或性质未明确的肿瘤病史。 6、家族史:特殊的遗传性疾病,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