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剂肾病的治疗方法
镇痛剂肾病的治疗方法
人一辈子生病的地方可能有很多,都不希望自己得镇痛剂肾病,因为这很有可能是致命的。那么,要想保持健康,我们该怎么做呢?
一、治疗
本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停药,保护肾功能。
1、保持一定尿量:应保证患者的补液量,使尿量维持在2000ml/d以上,从而使药物排泄增加,降低药物在肾髓质的浓度,减轻肾损害。
2、预防和治疗感染:应注意预防感染的发生,以免加重肾损害,一旦发现感染应积极选用低毒性或无毒性抗生素。
3、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处理:对于已有慢性肾功能不全者应给予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采用非透析疗法,如包醛氧化淀粉、必需氨基酸静脉滴注、大黄制剂等,必要时进行透析治疗或肾移植。
4、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对于有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者应及时给予5%碳酸氢钠(SodiumBicarbonate)125~250ml/d,用1~3天,并注意补充血容量。
5、对症支持疗法:应积极抗高血压,选用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Captopril)25mg,3次/d,口服。依那普利(Enalapril),10mg,1次/d,口服;或贝那普利(洛汀新),5~10mg,1次/d,口服等,尽量避免或慎用利尿药。发生肾乳头坏死引起尿路梗阻时,应给予解痉、补液等处理,无效时需手术取出坏死组织。
6、尿路梗阻的处理:应及时去除梗阻原因,如由血块阻塞所致,可给予碱性药物治疗(5%碳酸氢钠250ml静脉滴注),由结石所致者,应行超声波碎石或外科手术治疗。在紧急情况下,应在梗阻以上行造瘘手术。梗阻合并感染时应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治疗。若尿路梗阻已造成肾功能衰竭甚至无尿时,可给予透析治疗,使患者情况好转后,再解除梗阻因素。
二、预后
本病如早期发现,及时停药,积极治疗预后较好。如已发生慢性肾功能不全则难以逆转。
很多时候,面对镇痛剂肾病,我们要认真了解相关知识,否则对身体一点好处都没有,反而会给身体带来负担,引发器官的病变,严重会危及生命。
尿毒症是怎么引起的 尿毒症是由什么引起的
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糖、脂肪代谢紊乱。高糖状态下,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引起肾内炎症反应,累及到肾小管、肾间质,使肾小球硬化,肾小管和肾间质纤维化,肾功能逐渐丧失,最终引起尿毒症。
高血压患者中的15%会直接转为尿毒症。长期高血压使肾小球的入球小动脉压力增大,肾小球内高压,导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启动肾脏纤维化的进程。而肾功能不全后,缺血缺氧的状态又会进一步加剧高血压。两者的恶性循环一旦启动,在一定时间即进入尿毒症。
泌尿系感染如治疗不当,不仅能引发结石,还能引起病菌逆行感染,同样可以影响到肾盂、肾小管、肾间质,进而使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损伤肾单位,影响肾功能的进行性下降而导致尿毒症。
药物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也能引起肾功能衰竭,最终发展为尿毒症。其中常见的为止痛剂肾病,指长期服用止痛剂(阿司匹林、对乙酰胺基酚等)而引起的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炎,特别是在原有肾病基础上再使用该类药物,可加重肾病的进展。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①感染性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等;
②慢性肾小球肾炎:如IgA肾病、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和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等;
③中毒性肾病:如重金属中毒性肾病、镇痛剂性肾病等;
④血管性肾病变:如肾血管性高血压、高血压病、肾小动脉硬化症等;
⑤遗传性肾病:如多囊肾、Alport综合征等;
⑥全身系统性疾病,如血管炎肾脏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狼疮性肾炎等;
⑦代谢异常所致的肾脏损害:如糖尿病肾病、淀粉样变性肾病及痛风性肾病等;
⑧梗阻性肾病:如输尿管梗阻、反流性肾病、尿路结石等等。
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的病因是什么
1、慢性肾小球肾炎类:如IGA肾病、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和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等。
2、代谢异常所致的肾脏损害,如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及淀粉样变性肾病等;
3、血管性肾病变,如高血压病、肾血管性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等;
4、遗传性肾病,如多囊肾、Alport综合征等;
5、感染性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等;
6、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狼疮性肾炎、血管炎肾脏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等;
7、中毒性肾病,如镇痛剂性肾病、重金属中毒性肾病等;
8、梗阻性肾病,如输尿管梗阻;反流性肾病、尿路结石等等。
肾病治疗费用
现在的身体是越来越虚弱了,经常是干点活就腰酸背痛的,感觉浑身乏力是一点力气都没有了,还好出虚汗的,整天的汗都不断的,这是严重的肾病的病症呢,这个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的,一定要对症治疗,彻底的治疗好才行。
1、肾病治疗往往采用口服激素、雷公藤、环磷酰胺等药物来控制肾脏的功能的,而且效果还特别的好。肾脏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所有的物质都是通过这个渠道进入身体里的,口服激素类额药物能有效的调理身体内部的激素的。
2、肾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的,一般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肾脏出现了问题就是要及时的修复肾小球病症了,这样才能有效的改变身体机能的,现在通过有效的修复肾小球低膜的方法效果很好的,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困难,降低了治疗的费用,能有效的改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这个病是不需要换肾的,治疗简单效率高的。
3、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激素治疗,中医药主要通过减少身体内部的病毒达到治疗的效果的,激素类的药物能有效的杀死体内的病毒,从而改善肾功能的作用,中医的治疗小姑很好的,治疗的比较彻底,对患者的伤害性也比较小的。
肾病的种类是很多的,具体是什么样的肾病还需要检查之后才能进行彻底的治疗,一般肾病的治疗方法很多的,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才更有效果的,一般中药的调理效果比较好的,尽量的采用,期间要多注意的,肾病的患者要多喝水的,多排尿就能带走一部分病毒的,能有效的恢复肾脏的正常功能能的。
治疗骨性关节炎有哪些药物
对早期或中期的骨性关节炎,药物治疗具有简便易行、疗效可靠及易于维持的优点,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镇痛剂,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如扶他林、西乐葆,这类药物具有抗炎、止痛和解热作用,是治疗骨性关节炎最常用的药物;还有曲马多、阿片类等中枢镇痛剂,阿片类镇痛药因其成瘾性,最新骨关节炎指南中不确定其治疗效果。
治冠心病别忘了护肾
在一般看来冠心病和肾病是两种类型的疾病,表面上看它们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两者会相互影响的。两种病情相互产生的话,不利于病情的发展,只会加重病情,所以我们要引起重视。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约8%的中老年人存在慢性肾脏功能减退,而在这个年龄段中,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也最常见。
在一项对近名急性冠脉疾病患者进行肾功能检测的统计,正常者仅为16%、轻度肾功能不全者占43%、中度占32%、重度占9%。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伴有慢性肾病,那么他的死亡率是普通人的10—30倍。
正是因为冠心病和肾病之间会相互影响,因此,在治冠心病时要保护肾脏。
冠心病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是介入治疗,也就是在冠状动脉中放支架。但肾功能不好的患者,必须在介入治疗时采取保护肾脏的措施。
判断肾功能好坏,常用的指标是血肌酐。冠心病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前应该检查这项指标。如果患者原已有肾功能损害,或造影前患者血肌酐超过1.5毫克/分升,或者患者有糖尿病史,都是造影剂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保护肾脏的措施,关键之一是尽量减少造影剂用量和选择适当的造影剂,否则可能造成造影剂肾病。此外,年龄在60岁以上、脱水、造影剂用量大及重复检查、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患有高血压、患有高尿酸血症及肝功能异常等,也都是危险因素。
对此,最简单有效的措施是充分补液,包括静脉输液和多喝水,这既重要又很方便。其目的是降低血中造影剂代谢产物的浓度,以减少肾脏的负担,保护肾功能。
以上的内容是专家对于冠心病治疗的解释,患者可以了解一下。其实疾病并不是很可怕的,只有我们懂得怎样预防,远离疾病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在平时我们还要多进行锻炼,一个好的身体才能有效的对抗病魔。
造影剂肾病的治疗
1.掌握用药适应症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作造影检查,如原有肾功能不全者、老年人、脱水、糖尿病、多发性骨髓瘤及高尿酸血症等患者。在用B超等检查后尚不能明确诊断而必须作造影检查时,严格掌握指征,则应在造影前补充盐水,纠正脱水、低血压、电解质紊乱后再作造影检查。
2.避免在短期内重复造影在第一次造影后3个月内不宜再次造影,避免造影剂引起的肾损害。
3.造影后水化治疗及碱化尿液在应用大剂量造影剂时,为避免或减轻其肾毒性,可用20%甘露醇250~500ml及呋塞米(速尿)40~100mg静脉滴注,于造影前1h开始应用,可增加肾组织的灌注,降低血黏度,增加肾血流量,加强利尿,促进造影剂的排泄。造影结束后鼓励患者多饮水,用5%碳酸氢钠(SodiumBicarbonas)250ml静脉滴注以碱化尿液,增加尿酸盐排泄。
4.改换造影剂种类对于有高危因素或碘过敏的患者应选用不含碘的造影剂(如碘普胺),或选用非离子性、低渗性造影剂,可降低其肾毒性。
5.积极治疗急性肾衰一旦发生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经扩容、利尿等仍无效者,应紧急透析治疗并按急性肾衰处理。
足疗按摩保健的好处
脚是人体经络循环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因此,祖国医学早就有“上病取下,百病治足”之说。即全身许多疾病可以从足而治愈。
人体各部的器官,都能在脚底找到一个固定的反射区(在左右脚底把各反射区的器官画出来,恰巧是一个缩小的人形)。
按摩反射区,刺激该器官、能促进血液循环,将体内的杂质藉尿液排出体外,达到健康、治病的效果。对癌症、糖尿病、头痛、中风、不孕症、脑性麻痹、妇女病、高血压等各类疾病,均有极大的疗效!
脚底反射按摩疗法,便是借着身体各器官之末梢神经的反复刺激传导,唤醒各器官本身的原动力,进而使它们更强壮,更可发挥抵御疾病的能力。
根据英国一位医学博士的研究,人体头部会自己产生一种“镇痛素”来治疗头疼。
然而某些头疼患者,由于大量服用上痛剂,以致于使他原本碰到头痛时该产生的“镇痛素”自愈力,遭受到外来止痛剂的阻力而反应迟钝,长时期压制下来,就完全丧失了它原有的“镇痛素”。
我们可以借着脚底反射神经传导,来唤醒及加强身体器官的自愈力,让人能够在吃药打针之外,得到一种更合乎自然,完全没有副作用的保健法。
镇痛剂肾病怎么治
概 述爸爸在去年体检时被检查出患上了镇痛剂肾病,可以说这是一种并发症,因为爸爸长期偏头痛而吃的止痛药太多造成的,这种病在后期有可能发展成为肾衰竭。还好爸爸发现的及时,经过治疗现在已经康复了。
步骤/方法:1到医院是医生给爸爸进行了尿液检查、肾小管功能检查和超声检查全面的了解了爸爸的病情,也为治疗做好准备。并吩咐爸爸以前头痛的止痛药不能吃了。
2通过静脉补水和口服饮水的方法,医生给爸爸补充了大量的水分,这么做是为了使爸爸每天的尿量维持在2000ml以上,从而使爸爸的排泄量增加,能把肾脏中过多的止痛药排泄出来,减轻对肾脏的伤害。
3治疗期间,医生会随时注意预防感染的发生,以免加重肾损害,一旦爸爸被发现出现感染现象,就会选用无毒性抗生素进行治疗。像是刚开始爸爸被发现体内有电解质紊乱的现象,医生马上给爸爸补充了碳酸氢钠,大概用药3天,这种现象就消失了。
高尿酸血症肾病的鉴别诊断
尿酸肾病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原发性肾小球病以下几点有助于鉴别诊断:
(1)尿酸肾病血清尿酸上升较尿素氮和肌酐显著,血尿酸/血肌酐>2.5(以mg/dl为单位)
(2)痛风肾病关节炎明显发作频繁原发性肾小球病即使有高尿酸血症也很少发生关节炎,可能是其对尿酸反应小
(3)尿酸肾病病史长,通常只有肾小管功能受损明显;而肾小球功能受损较轻,肾功能减退缓慢
(4)痛风石仅在原发性痛风者出现
(5)肾活检组织在偏光显微镜下可见到双折光尿酸结晶可确立尿酸肾病诊断。但由于尿酸盐沉积以肾组织深部为主穿刺肾组织往往深度不够不易取得病变组织
2.慢性肾功能不全本病即使有高尿酸血症,发生尿酸结晶沉积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时不复存在皮质-髓质梯度髓质内钠浓度下降。
3.其他引起肾功能衰竭和高尿酸血症的疾病以下病变如横纹肌裂解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胰腺炎严重失水致肾前性氮质血症铅中毒、多囊肾止痛剂肾病、梗阻性肾病引起双侧肾盂积水以及家族性肾病和髓质囊肿病等均可致肾功能衰竭及尿酸明显升高,这些病变是以肾小管间质为主的肾损害,应注意和尿酸肾病鉴别
这6种肾病竟会引发肾衰竭
1、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如IgA肾病、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和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等;
2、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血管炎肾脏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糖尿病肾病及淀粉样变性肾病等;
3、肾血管性疾病:如高血压病、肾小动脉硬化症等;
4、间质小管疾病:感染性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等,药物及毒物中毒如马兜铃酸性肾病、镇痛剂性肾病、重金属中毒性肾病等,其他如痛风等;
5、梗阻性肾病:如尿路结石、肿瘤、前列腺肥大等导致泌尿道梗阻。
6、遗传性肾病:如多囊肾、Alport综合症等。
肾衰竭的预防最好的时间段是在早期,由于早期肾衰竭的症状表现较轻,早期预防可防止病情的加重。如糖尿病、高血压病、难治性肾病等积极治疗,防止慢性肾衰的发生。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常见分类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常见分类
1.慢性肾小球肾炎类:如IGA肾病、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和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等。
2.代谢异常所致的肾脏损害:如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及淀粉样变性肾病等。
3.血管性肾病变:如高血压病、肾血管性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等。
4.感染性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等。
5.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狼疮性肾炎、血管炎肾脏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等。
6.中毒性肾病:如镇痛剂性肾病、重金属中毒性肾病等。
7.梗阻性肾病:如输尿管梗阻,反流性肾病、尿路结石等。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怎么引起的
西医病因:
指引起慢性肾衰的原发性疾病 1.原发或继发性肾脏疾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遗传性肾炎、多囊肾、肾小管酸中毒等原发性肾脏疾病;狼疮肾、糖尿病肾病、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痛风肾、肾淀粉样变、前列腺肥大、肿瘤等引起的尿路狭窄或梗阻等。在国外止痛剂肾病引起的慢性肾衰亦不少见。个别情况可由急性肾衰转化而来。 2.全身性疾病后期影响至肾脏 如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亚急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
中医病因:
本病的病因甚为复杂,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禀赋不足、脏腑失健 先天因素引起疾病。 2.久病失治,伤及脾肾患者素有水肿、淋证,腰痛诸疾,若误治、失治,久则湿热不去,损伤脾肾;或一味攻伐、泻下利水太甚,均可伤及阴阳。 3.饮食不节,起居失常劳倦过度。
肾衰的原因是什么呢
1.慢性肾小球肾炎:如IgA 肾病、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局灶阶段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和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
2.代谢异常所致的肾脏损害:如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及淀粉样变性肾病等;
3.血管性肾病变:如高血压病、肾血管性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等;
4.遗传性肾病:如多囊肾、Alport综合征等;
5. 感染性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等;
6.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狼疮性肾炎、血管炎肾脏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等;
7.中毒性肾病:如镇痛剂性肾病、重金属中毒性肾病等;
8.梗阻性肾病:如输尿管梗阻、反流性肾病、尿路结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