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脉拔罐多久一次 带脉可以每天走罐吗
带脉拔罐多久一次 带脉可以每天走罐吗
一般情况下不建议每天走罐。
走罐术是中医传统拔罐疗法中的一种操作方法,是在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瘀血时,将罐起下,通常用于疏通带脉的话,在第一次走罐后,视病情和局部罐痕吸收情况,间隔3天左右施走罐术一次,3~5天为一疗程,休息两周后 可继续施行走罐术。
感冒拔罐拔哪个位置图 感冒拔罐拔哪个位置
方法一:
取穴:大椎,风门,肺俞,曲池,印堂,太阳,合谷穴。
操作方法:1.闪火法,对穴位实行连续闪罐,以皮肤潮红为度,1日一次每次10-15分钟。2.对穴位留罐,或配合药罐,贮水罐留罐,药罐可用羌活,防风,川芎各9克,白芷,苍术,黄芩,生地黄各6克,细辛,甘草各4.5克,以水煎煮后留罐,1日一次,每次10-20分钟。
疗程:3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再进行下一疗程。
方法2:
取背部督脉或膀胱经循行部位,用走罐法,将润滑液或温水 涂抹于背部及罐口,沿督脉或膀胱经循行部位连续走罐,以皮肤潮红为度,1日1次,每次15-20分钟。
疗程:3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一天,再进行下一疗程。
取穴:大椎,风池,太阳,肺俞穴。
操作:刺络拔罐法:用消毒的三棱针在穴位上点刺出血,然后将罐迅速吸拔到点刺的穴位上,1日1次,每次5-10分钟。
疗程:3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一天,再进行下一疗程。
取穴:大椎,曲池,委中,足三里。
操作方法:用三棱针在大椎,委中穴位点刺出血,然后将罐迅速吸拔到点刺的穴位5-10分钟,起罐后患者仰卧,取委中,阴陵泉,足三里留罐5-10分钟,1日1次。
疗程:3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一天,再进行下一疗程。
带脉拔罐多久一次
根据自身情况决定。
拔罐可以很好的疏通带脉,一般带脉不通症状不大严重的情况下,通常一周拔罐1—2次为宜,不可过多,以免损耗精气,增加皮肤感染的风险,但若是带脉不通症状严重的情况下,作为治疗手段使用拔罐操作时,通常需要在短期内天天拔罐,但长期调理带脉经络是不能这样做的。
中医拔火罐治疗颈椎病的妙方
中医经络理论将人体分为经脉、络脉、经筋、皮部等部分,拔罐法即利用皮部治疗疾病,通过刺激皮部,改善经脉、络脉、经筋的气血运行,从而起到活血化瘀,解痉止痛的作用。看中医拔罐治疗颈椎病的妙方。
对于办公室一族来说,很容易患颈椎病。这是因为这些人在工作中较长时间地保持一种姿势或坐姿不良,造成颈部肌肉的过度疲劳、紧张或劳损,时间长了就会得颈椎病。那么该怎么办呢?下面就介绍中医的拔罐疗法,帮你驱走疼痛:
中医教你拔罐巧治颈椎病
中医经络理论将人体分为经脉、络脉、经筋、皮部等部分,拔罐法即利用皮部治疗疾病,通过刺激皮部,改善经脉、络脉、经筋的气血运行,从而起到活血化瘀,解痉止痛的作用。
拔竹罐法:
取风池、大杼、风门、肩井、天宗、曲池等穴位。用加工过的不同口径的竹罐放在煮沸的热水锅内2~3分钟后取出,迅速放在体表部位上,留罐7~8分钟,使局部皮肤出现瘀血或充血,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拔火罐法:
用罐口直径为8cm左右的玻璃或陶瓷火罐在背部的肩井、大椎、天宗、厥阴俞等部位,以酒精闪罐法扣罐、留罐20分钟,2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带脉拔罐有什么危害吗
准确的来说,在正规拔罐技师的操作下,带脉拔罐对身体而言是没有什么害处的,但:
1、拔罐过度
急切的追求拔罐效果,在带脉拔罐次数过多或停留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患者皮损严重,有水泡,或者淤青较深等危害。
2、拔罐位置错误
并非是专业拔罐技师操作,可能出现拔罐带脉位置不对或其他错误操作的情况,容易有加重带脉不通的病症,甚至出现其他身体不适的症状。
通带脉的最快方法
在平常空闲的时候,还可以适当的敲打带脉,这样能够恢复带脉的约束能力,减除腰部脂肪,帮助通带脉,一般坚持一个月左右就能看到效果。
敲打方法:双手轻轻握拳,从后背腰中部开始,向两侧沿着带脉横向敲击,至肚脐为一圈。每晚睡觉前敲击30到50圈,并重点在腰部两侧的带脉穴上敲击50到100下。
刮痧、拔罐,或局部走罐也是非常好的通带脉疗法。病人刮痧或者走罐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减轻体重,还可以治疗便秘,有一部分病人血糖、血压、血脂的指数都会下降。
嘴唇发紫拔罐怎么治疗
肝火旺盛导致的嘴唇发紫,可在背部走罐:先用润滑油或食用油涂在身体上,只要罐挨罐,沿着后背的膀胱经和督脉从上而下拔就可以了。
根据上火情况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做到皮肤潮红,或有红色的痧点即可停止。拔罐可以在家里做,每次只要花5~10分钟。
带脉通了会拉肚子吗 带脉不通怎么调理
带脉不通,和寒凉侵蚀、湿热困扰等原因有关,因此疏通带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先刮痧,再艾灸,能够起到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功效。
带脉位置:在侧腹部,第11肋骨游离端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腋中线与平脐横线之间交点即是本穴,按压时有酸胀感。
在带脉这一圈拔罐或者局部进行走罐,能够疏通经脉、促进气血循环、驱除寒湿。
正坐或仰卧位,双手握拳分别置于两侧侧腹部,以双手的大拇指指腹按揉两侧的带脉穴。按揉时指腹紧贴皮肤,力度要均匀,柔和,渗透,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不可用蛮力,以免引起损伤,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5分钟,双侧带脉同时按揉。可疏通带脉,缓解痛经、调理月经,还能够起到减肥、排毒的作用。
双手轻轻握拳,从后背腰中部开始,向两侧沿着带脉横向敲击,至肚脐为一圈。每晚睡觉前敲击30到50圈,并重点在腰部两侧的带脉穴上敲击50到100下,对于恢复带脉的约束能力,减除腰部脂肪,有非常好的作用,坚持一个月左右就能看到效果。
同时还要注意腰腹部的保暖,避免寒湿入侵,加重带脉瘀堵,特别是要少穿露脐装、低腰裤等。
常见疾病拔罐疗法
1、感冒取背部督脉和膀胱经穴位为主,采用走罐或留罐法,在大椎、风门、肺腧等穴位上用闪火法拔罐。拔住后,又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住。如此反复多次,待皮肤潮红,将火罐停于大椎、风门、肺腧等穴,留罐10分钟后起罐。专家提醒,操作时应注意轻吸,勿刺激过强,皮肤潮红即可。拔罐后最好盖住背部,免得受寒。
2、背腰痛背腰痛与感受外邪、跌倒损伤或劳欲过度等有关。在腰背部疼痛部位用走罐法,先在腰背部均匀涂抹万花油,将中号玻璃罐放在疼痛部位上,缓慢沿疼痛部位周围推进或拉回,如此往返推拉10-15次,反复操作,直至皮肤变深红或紫色为度。
3、肥胖拔火罐有一定的减肥功效,可以作为减肥的一种手段,配合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效果会更佳。拔罐减肥是通过刺激腧穴、调整经络达到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取得减肥效果的。取穴为:脾俞、胃俞、大肠俞、肺俞、天枢、水分、滑肉门、中脘、气海、带脉、足三里、丰隆、曲池,可用抽气罐或火罐拔以上穴位。
敲打带脉的最佳时间 通带脉的最快方法
1、正坐或仰卧位,双手握拳分别置于两侧侧腹部,以双手的大拇指指腹按揉两侧的带脉穴。
2、按揉时指腹紧贴皮肤,力度要均匀,柔和,渗透,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不可用蛮力,以免引起损伤。
3、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5分钟,双侧带脉同时按揉。
功效:可疏通带脉,缓解痛经、调理月经,还能够起到减肥、排毒的作用。
用隔物灸仪艾灸30-50分钟,温度40-50°;或用艾条悬灸带脉穴10-20分钟。
功效:经常艾灸对于治疗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妇科疾病,还可配合环俞、阴陵泉、三阴交主治带下病。
使用玻璃罐或抽气罐拔罐3~ 5分钟,以局部发红为度,或采用闪罐法拔罐10~15下,以皮肤发红为度。
功效:经常拔罐带脉,可有效改善腰痛,调理肾虚症状。
1、取站姿,双手握拳,拳成空心。
2、从后背腰中部开始,沿着带脉的巡行路线敲击,至肚脐眼为一圈。
3、力度以不疼痛为宜,每天敲击3次,重点敲击腰部两侧,大约敲击100下。
注意
1、月经期间应停止敲击。
2、敲带脉下手不可太重,微微感觉酸痛即可,需要长期坚持。
拔罐疗法配合针灸可有效治疗带下
带下症,古有五色带之名,尤以白带为多见。 多因脾虚湿热,或寒湿困脾而致冲任不固,带脉失约所致。 临床表现以阴道分泌物量多为主,带下色白、质稀、味腥,或色黄、质稠如涕如脓,且连绵不断。
治疗方法一
肾俞、白环俞、次髎、带脉、归来。湿热型配阴陵泉、三阴交、行间;寒湿型配关元、足三里、气海、阳陵泉。
方法:湿热型用刺络拔罐法,或针刺后拔罐法;寒湿型用单纯拔罐法,或留针拔罐法、姜汁罐法,罐后加温灸。均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治疗方法二
带脉、三阴交。白带配关元、阴陵泉、隐白、丘骨;黄带配阴谷、隐白、大赫、气海;赤白带配气海、关元、上髎。
方法:除隐白外,均用针刺后拔罐法,先针刺(白带用补法,黄带用泻法,赤白带用平补平泻法),刺后拔罐15-20分钟。如为白带,罐后加灸。隐白只针刺不拔罐。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治疗方法三
小肠俞、次髎、带脉、关元。湿热型配三阴交、阴陵泉;寒湿型配肾俞、命门;阴痒配蠡沟。
方法:采用留针拔罐法,留罐20分钟。寒湿型者罐后加温灸3-5壮。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盆腔炎可以拔罐治疗吗 盆腔炎拔罐操作方法
带脉,中极,曲骨,三阴交:用留罐法10分钟左右。中极,曲骨可用大罐,一罐2穴。
秩边,次髎,先用走罐法五分钟,再留罐五分钟,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盆腔炎可以拔罐治疗吗
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经络有“行气血,营阴阳,儒筋骨,利关节”的生理功能,如经络不通则经气不畅,经血滞行,过拔罐对经络、穴位的吸拔作用,可以鼓动经脉气血,儒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虚衰的脏腑机能振奋,经络通畅,机体阴阳平衡,气血得以调整,对于盆腔炎患者来说拔罐可以配合传统的药物治疗一起进行。盆腔炎拔罐主要可以选择以下穴位:
带脉穴:属胆经与带脉的交会穴,可调冲任,理下焦,除湿热。
位置:侧腹部第11肋骨游离端直下与肚脐水平线的交点。
中极,曲骨:为任脉经穴,通于胞宫,具有调理冲任,理气活血,清除湿热的作用。
中极位置:腹部正中线脐下4寸。曲骨:中极穴下1寸。
秩边,次髎:位于腰骶部,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为止痛效穴。
位置:秩边位于腰骶部臀沟旁开3寸,次髎位于骶部第2骶骨孔。
三阴交:为足三阴交会穴,有健脾胃,益肝肾,理气血,祛湿热之功效。
位置:足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后缘。
拔罐操作方法
带脉,中极,曲骨,三阴交:用留罐法10分钟左右。中极,曲骨可用大罐,一罐2穴。
秩边,次髎,先用走罐法五分钟,再留罐五分钟,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中医拔罐治疗颈椎病的妙方
得了脊椎病该如何是好呀?下面就介绍中医的拔罐疗法,帮你赶走疼痛。中医拔罐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可是很多哦,最常见的就是拔竹罐和拔火罐。
中医教你拔罐巧治颈椎病
中医经络理论将人体分为经脉、络脉、经筋、皮部等部分,拔罐法即利用皮部治疗疾病,通过刺激皮部,改善经脉、络脉、经筋的气血运行,从而起到活血化瘀,解痉止痛的作用。
拔竹罐法:
取风池、大杼、风门、肩井、天宗、曲池等穴位。用加工过的不同口径的竹罐放在煮沸的热水锅内2~3分钟后取出,迅速放在体表部位上,留罐7~8分钟,使局部皮肤出现瘀血或充血,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拔火罐法:
用罐口直径为8cm左右的玻璃或陶瓷火罐在背部的肩井、大椎、天宗、厥阴俞等部位,以酒精闪罐法扣罐、留罐20分钟,2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对于办公室一族来说,很容易患颈椎病。这是因为这些人在工作中较长时间地保持一种姿势或坐姿不良,造成颈部肌肉的过度疲劳、紧张或劳损,时间长了就会得颈椎病。那您赶紧试试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中医拔罐治疗颈椎病的妙方。
带脉拔罐的害处多 带脉拔罐一次多久
10—15分钟。
带脉带脉起于季胁,绕腰一周,一般正常情况留罐时间是10—15分钟,时间太长容易造成瘀血严重,还会引起水泡,时间太短则起不到疏通经络的效果,如果拔罐过程中出现不适,可以适当缩短留罐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