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燥湿药龙胆草
清热燥湿药龙胆草
龙胆草,性苦寒,归肝胆膀胱经,有清热燥湿,泻肝火的作用,可以治疗湿热黄疸,肝有湿热而引起的耳道流脓,还能够清脏腑热,主要在肝胆。
龙胆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药典当中,把这个草字删掉了,就两个字,药名就叫龙胆。药名的这个草字可以不要,可以把它删掉。前人的意思呢,龙就言其它比较贵重,比较好,其实龙胆草它并不贵重,是一般的,很廉价的一个草本植物。胆呢,就说它的滋味很苦,其味如胆,胆汁是很苦的。
龙胆这个清热燥湿药从理论上来讲,它也能够治疗多种湿热病证,能够治疗湿热病证,但是它主要是归肝胆的,所以用得最多的是肝胆的湿热病证。它可以用于湿热黄疸,或者就是因为肝有湿热而引起的耳道流脓,这些都能用。比如说龙胆泻肝汤,就是这样的一个应用。龙胆草是以肝胆的湿热为主的。但一定要注意为主不等于绝对,其他的湿热病证同样可以用,比如说湿热痢疾。用龙胆的也有湿热带下,或者湿热疮疹,这个用龙胆的也是取它的清热燥湿,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但是它以肝胆为主。
另外,如果它作为一个清热泻火药,它不能清气分热,能够清脏腑热。清脏腑热呢和清热燥湿一样,主要在肝胆,它主要能够清肝热,清胆热,就是泻肝胆火,所以不是湿热的,就是一般的肝胆火旺,比如说出现了头昏头痛,眩晕口苦,没有湿象,光是热象,这个龙胆也可以用。比如说龙胆泻肝汤,其实有没有湿的肝胆的实热用。肝胆的实火就是虚实的实,也是能够用的。另外这个清热燥湿药呢一般都清热解毒作用。龙胆有没有?严格的讲有一点清热解毒作用。在古代本草经常还提到它用于疮疡肿痛,能够解热毒。但是它相对来说不强,对于它,所以可以把它淡化,可以不要。
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
龙胆草有保肝、利胆、健胃之功效,对四氯化碳肝损害有保护作用,能减轻肝组织细胞变性和坏死,有效降低转氨酶;能够收缩胆囊和增加胆汁分泌,从而有利于肝胆。少量龙胆草可有效促进胃液和胃酸的分泌,使人食欲大增,有极好的健胃功能;但不可大量服用龙胆草,会抑制分泌,减少食欲,阻碍消化。
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二
龙胆草治疗脱发有显著疗效。内服加上外洗,治疗几个疗程,毛发就会慢慢长出,直至头发茂密,脱发痊愈。经试验证明,患者体会高速我们,脱发的治疗过程中应该当守虚中有实,祛邪扶正,是药才可为治疗所用。
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三
龙胆草性味苦涩,大寒无毒,主治骨间寒热、惊病邪气,继绝伤,定五脏,杀虫毒,在治疗清热燥湿、泻肝定惊、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肿阴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等病症上疗效较为显著。
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四
龙胆草有祛火定风、泻肝胆火之功效,可治疗发烧引起的惊风抽搐症状;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病毒性肝炎等引起的黄疸,口苦,目赤,耳聋,胁痛。还可利水消湿,主治目痛颈痛、两胁疼痛、湿热上亢等症。龙胆草可以驱虫消食,治疗小儿热泄下利等症,去肠中小虫,益肝胆气,止惊惕。
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五
龙胆草有镇静降压、利尿之功效,可降低血压;还有抗菌消炎作用,对于多种致病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注射液可有效促进炎症细胞的吞噬功能;龙胆草可抑制抗体生成,有抗过敏功效;有松弛骨骼肌的作用,龙胆草苦苷可抑杀疟原虫,龙胆草煎剂对猪蛔虫有较强的麻痹和致死作用。
龙胆草有什么副作用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疽、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1.清泻肝胆湿热 本品性大寒而能泻火,善泻肝经之实火,并能清除湿热,常用于属肝胆湿热的各种病证。如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胆道感染,处方如龙胆泻肝汤,有较好的疗效。
2.清泻肝火 治疗肝火上炎的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头晕头痛等,取本品泻肝火之功效。
龙胆草有什么副作用
用法及用量
3-6g,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
副作用与不良反应
1.用量过大 龙胆草对胃肠道有轻度刺激作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但大剂量服用则妨碍消化,并可出现头痛、面红、头晕、心率减慢。
2.药不对证 龙胆草为大寒之品,泻火力强,易伤阳气。使用不当即会出现不良反应。例如龙胆草有利胆作用,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胆石症。这种疾病疗程一般较长,用龙胆草长期清泻,常会出现头晕、乏力、神倦。此则为苦寒的龙胆草伤及正气的不良反应。
用药禁忌
脾胃虚弱作泄及无湿热实火者忌服,勿空腹服用。
可治疗宫颈糜烂的中药有哪些
黄柏
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之功效,善于清泻下焦湿热,为治下焦湿热诸症如带下、淋浊、外阴肿痛、阴部湿疹、湿疮等所常用,可配合其他清热除湿药物一起治疗宫颈糜烂。
龙胆草
龙胆草归肝胆二经,功善清热燥湿,泻肝火,用治阴肿阴痒、湿热带下、湿疹、肝火头痛等症。宫颈糜烂属湿热下注型可选用龙胆草进行治疗。
蛇床子
具有杀虫止痒、祛风燥湿,温肾助阳的功效,常外用治疗女子阴部湿痒、湿疹、赤白带下、阴道炎、湿痹腰痛等症。
白芷
祛风散寒,消肿排脓,燥湿止带、止痒,能用于治疗带下过多、阴痒、疮疡肿毒等症。《神农本草经》载:“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头风)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
鸡冠花
走肝经,既善收敛止血,又能清热凉血,可治多种出血证,尤以下焦出血多用。且能收涩止泻止带,可治疗宫颈糜烂引起的阴道出血、白带增多等症。
注意:患者不要擅自抓单味药治疗,应由专业中医师辨证施治,适当组方用药,疗效更佳。
怎样治疗腹股沟肉芽肿的湿热夹毒证
治疗腹股沟肉芽肿的湿热夹毒证宜清热利湿解毒。常用方药为二妙 散合五味消毒饮:黄柏10g,苍术10g,薏苡仁30g,车前子 10g,土茯苓30g,蒲公英30g,野菊花10g,天 葵子10g,地丁草10g。方中以黄柏、苍术为主药清热燥湿,薏苡 仁、车前子配合主药清热利湿,土茯苓、蒲公 英、野菊花、天葵子、地丁草清热解毒。湿热重 者,可加入龙胆草10g;毒热重者,可加入白花 蛇舌草30g;夹痰热者,加入川贝母10g。
龙胆草是什么药
龙胆草是什么药?龙胆草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胆、三药龙胆或东北龙胆的根,龙胆族生胡须状,根条细长色深黄,味苦难进能燥湿,清火泻肝止惊厥。多产在黑龙江、吉林、内蒙、江苏等地。秋季采挖根茎、洗净泥土,除去残茎杂质,晒干。
[药材形性] 根茎呈不规则块状,表面灰暗棕色或深棕色,上端有茎痕或残留茎基,周围和下端着生多数不规则马尾状须根,圆柱形,长10-20cm,直径0.2-0.5cm,表面淡黄或黄棕色,下部较细,有纵皱纹及支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黄白色或淡黄棕色,中心有数个筋脉点(维管束),气微,味极苦。以条粗长、黄色或黄棕色,无碎断者为佳。
[炮制] 原药清洗,捞起略晾干,拣去杂质,剪去茎梗,切0.15cm薄片,晒干,筛去灰屑。
酒炒龙胆草 龙胆草片喷酒(每100公斤,用酒15公斤)拌匀,用文火炒干入药。酒炒后缓其寒、避其滞,善上行而清头面火毒,肝胆实火而兼气滞者。
[成分] 含龙胆苦甙,龙胆碱、龙胆糖等。
[性味、归经] 甘寒、入肝、胆、膀胱经。
[功用] 清热燥湿、泻肝胆实火。用于湿热黄疸、带下、阴囊湿疹,热淋小便短赤涩痛;肝胆火上炎致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肋痛;小儿急惊,高热抽搐等症。
[处方名] 龙胆草 苦胆草
[用法、用量] 煎服2-6克,量大伤脾胃。
[保贮] 干足放缸甏或箱内,置干燥处,防霉。
白带发黄和上火有关系吗 肝火型白带发黄中药治疗
对于肝火旺引起的白带发黄宜采用清热泻肝之法治疗。
配方:龙胆草、山药、芡实、白果、黄柏、车前子
做法:将上药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龙胆草可以清热燥湿、泻肝定惊;黄柏可以清热燥湿,泻火除蒸。此方对于治疗白带发黄上火有一定的功效。
月经不调白带多怎么办 药浴疗法
处方:苦参40克,蛇床子、黄柏各30克,苍术、苡仁各15克。
用法:日1剂,水煎1小时,滤渣取液*洗溶外阴道及阴道,日3次。7天为1疗程。
疗效:用药1—3疗程,有效率达100%。
功效: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主要用于治疗用于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外治滴虫性阴道炎;蛇床子解毒杀虫清热解毒药;清热燥湿药燥湿祛风。用于外治外阴湿疹,妇人阴痒滴虫性阴道炎湿疹疥癣;寒湿带下;黄柏清热解毒药;清热燥湿药。主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梦遗、淋浊、带下;此方对于月经不调白带增多有很好的疗效。
阴毛虫中医如何辩治
中医治疗本病,以清热,燥湿,杀虫为主,可用苦参30g,黄柏15g,茯苓30g,白藓皮30g,水煎后洗外阴及冲洗阴道,再以蛇床子,苦参各9g制成栓剂置阴道内,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肝经郁热型
肝郁化热,蕴热成虫而致。临床表现:阴部瘙痒,带多如脓或挟血丝,有腥臭气味,日苦口干,苔黄,脉弦带数。治疗用药:泻肝清热,杀虫止痒。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生山栀、丹皮、柴胡、泽泻、黄芩、茵陈、百部、薏苡仁、白芍、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吞服。
脾虚湿热型
素体脾虚,脾虚生湿,湿郁化热,湿热蕴腐成虫而致。临床表现:外阴、阴道瘙痒,带多色黄如脓,或呈泡沫状,或挟赤带,神疲乏力,胸闷不舒,胃纳减少。苔薄腻,脉细弱。
治疗用药:健脾利湿,清热除虫。方药:萆粟渗湿汤加减。川萆粟、黄柏、薏苡仁、土茯苓、丹皮、泽泻、苍术、地肤子、蛇床子、白术、炙甘草、中成药:治带净片吞服。
龙胆草的功效
龙胆草是一味中药,为龙胆科植物龙胆、条叶龙胆、三花龙胆和滇龙胆、的根和根茎。下面介绍一下龙胆草的功效和作用。
功效与作用:
清热燥湿
治疗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湿疹瘙痒。
泻肝胆火
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病毒性肝炎等引起的黄疸,口苦,目赤,耳聋,胁痛。
祛火定风
治疗因发烧引起的惊风抽搐。
利水消湿
主治目痛颈痛,两胁疼痛,湿热上亢等症。
驱虫消食
治疗小儿疳积,胃中伏热,时气温热,热泄下利,去肠中小虫,益肝胆气,止惊惕。
肝胆湿热最好的中成药 龙胆草清热茶
材料:龙胆草10克,菊花,槐花,绿茶各5克。
做法:将以上几味药草茶放入杯中,加入沸水冲泡,即可饮用。
龙胆草性寒,味苦,归肝,胆经,具有清热燥湿,泻肝火等功效,可以用来治疗湿热黄疸,阴肿,湿热带下,湿疹瘙痒,肝胆实火等症;与菊花,槐花配伍有泻肝胆,清热,明目,凉血,主治肝经实火导致的眩晕,头痛,目赤肿痛,耳鸣,以及湿热下注引起的小便涩痛,白浊,阴囊湿痒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