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的症状是什么
糖尿病前期的症状是什么
糖尿病的症状是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体重减轻,而且有些病人在餐前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的症状。
有些糖尿病患者,不同的人群也会出现不同的一些症状,如皮肤感染、尿路感染、四肢麻木、视力减弱、心脑血管意外等等。
糖尿病前期的症状是什么 糖尿病检查什么项目
糖尿病的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小便,看小便里面的尿常规,尿常规里面有一项是葡萄糖,如果尿葡萄糖明显增加,那么对诊断糖尿病有参考作用。第二个是静脉抽血测血糖,一般可以静脉抽空腹血糖或餐后两小时血糖,来诊断是否存在糖尿病,或者评价服用药物以后血糖控制如何。第三是检查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也是抽血检查,它是评价最近两到三个月之内患者的平均的血糖水平。第四个,就是比较少用的一些检查项目,比如空腹胰岛素,餐后两小时胰岛素,或者餐后C肽、空腹C肽等等。
了解什么是血糖高
1.高血糖不是一种疾病的诊断,只是一种血糖监测结果的判定,血糖监测是一时性的结果,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去除这些因素血糖有可能恢复正常。而疾病(如糖尿病)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糖尿病的诊断需要除外一些应激性因素的干扰,在单纯血糖增高的基础上需要重复测定或患者有明显的症状才能诊断。
2.高血糖包括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已经升高,但还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血糖介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的一种情况。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应低于6.1mmol/L,而诊断糖尿病的空腹血糖应等于或者高于7.0mmol/L,这两个数值之间有个差距。同样,正常人的餐后两小时血糖应低于7.8mmol/L,而诊断糖尿病的餐后两小时血糖应等于或者高于11.1mmol/L,两者之间也有个差距。如果一个人的血糖正好在这两个差距内,也就是说空腹血糖在6.1mmol/L~7.0mmol/L之间,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在7.8mmol/L~11.1mmol/L之间,这时的血糖既不正常,又没有达到糖尿病的程度,就称为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的5大征兆
1.体重下降:主要是因为患者的身体的葡萄糖不能够充分的被利用,使得脂肪和蛋白质加速的分解,消耗的也非常多,体重也会出现严重下降,所以会出现消瘦的情况。
2.饮水增多:因为患者的尿日益增多,使得水分丢失的非常多,细胞内脱水现象严重,高血糖指标加重,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而多饮,这是糖尿病的症状之一。
3.皮肤:患上糖尿病有何明显症状?糖尿病早期症状在患者的皮肤上的表现一般比较明显:下肢、足部溃疡可能长期得不到治愈;或者可能伴有反复的皮肤、外阴感染;皮肤擦伤或抓破后不容易得到愈合,或者出现龟头炎、外阴炎、阴道炎等反复发作。
4.饮食增多:因为多尿,导致尿中的糖份丢失了很多,使自己一直处于饥饿的状态下,能量也非常缺乏,引起食欲亢进,才会出现多食的现象。
5.出现乏力:因为人体不能充分的利用葡萄糖来有释放出自己的能量,从而使得自己感到非常的乏力。
糖尿病前期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前期是很隐匿的,一般没有明显的表现,不容易被发现。所以有 糖尿病倾向的高危小朋友应注意时常监测血糖,以便早发现血糖升高倾向, 早期预防和治疗。
糖尿病前期症状
1、起病较急。约有1/3有患儿于起病前有发热及上呼吸道、消化道、尿路或皮肤感染病史。
2、多饮、多尿、多食易饥,但体重减轻,消瘦明显,疲乏无力,精神萎靡。幼儿在自己能控制小便后又出现遗尿,常为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3、易患各种感染,尤其是呼吸道及皮肤感染,女婴可合并莓菌性外了且炎而以会阴部闯关为明显的症状。
4、长期血糖控制不满意的患儿,可于1~2年内发生白内障。晚期患儿因微血管病变导致视网膜病变及肾功能损害。
什么是佝偻病前期症状
佝偻病的前期骨骼发育异常不是那么明显,三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一些表现,像有容易哭闹,容易出汗,然后可能会出现频繁的摇头等现象,但是这些并不一定是佝偻病的特异性的症状。
一般这时候骨骼的发育是没有明显异常的,骨骼X线是正常的,主要看他的维生素水平,血清二十五羟维生素D是下降的,还有血钙血磷都是属于下降的水平,所以前期症状没有那么典型,小孩子建议定期去儿保科进行体检,评估发育的情况,必要时候行微量元素,还有维生素D水平的检查。
你是糖尿病前期患者吗
空腹血糖正常高值别忽视
小童大学毕业后,工作压力增加,生活不规律,经常吃夜宵,锻炼又少,眼看着体重不断上涨,成为了人们眼中的“胖子”。最近单位体检,空腹血糖5.9mmol/L,他看见在正常范围内还沾沾自喜,没想到,医生说“你的空腹血糖属于正常高值,需要进一步检查糖耐量,可能是糖尿病前期了”。
小童忙到内分泌科进一步检查,糖耐量试验中,餐后两小时血糖7.95mmol/L,超过了7.8mmol/L的标准值。
糖尿病称,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糖在7.8mmol/L~11.0mmol/L之间的,就称为糖尿病前期,也叫糖耐量异常,是糖尿病的后备军。如果超过11.0mol/L就可诊断为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治疗可推迟发病
研究发现,我国有1.48亿的糖尿病前期患者。朱教授介绍,之所以有这么多的糖尿病“后备军”,其原因与近些年糖尿病患病率迅速增长相同,与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西方化、久坐少运动、压力过大、精神紧张等因素均有关。
糖尿病前期患者就如同处在分岔口上,如果在这个时期进行有效干预,则可推迟和阻止糖尿病的发生。大量的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已经存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为代表的多种风险,因此早期干预意义重大。对糖尿病前期进行干预,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同时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有资料表明,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如果任其不管,每年会有10%左右进展为糖尿病,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仅有约30%可能自行恢复为正常;若对其使用药物,或控制其饮食、让其加强运动等,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可下降30%-75%,恢复为正常血糖状况的几率最高可升至70%。
全方位阻截糖尿病
专家认为,之所以会出现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是因为人体的阳气不足,因此干预糖尿病前期就应该注重扶阳。
日常生活要注意控制饮食,别暴饮暴食,少食多餐、规律进食;杜绝冷饮慎喝凉茶,朱教授认为,喝冷饮、凉茶都容易损伤脾阳,阳气不足就容易使得疾病进展,喝凉茶要特别慎重,确定是真的“上火”才可以饮用,但也要适量;节制房事,节欲有利于保护肾阳;适当运动,通过慢跑、爬山、游泳、骑自行车等轻中度有氧健身方式健身;如果体重超重或肥胖要积极减肥,因为肥胖者更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
通过这些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果仍无法有效地降低血糖,那么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降糖药或中医治疗。
八种人要做糖耐量试验
常规体检中,空腹血糖介于5.7mmol/L~6.1mmol/L者;
年龄超过45岁,尤其是脑力劳动者;
体重大于正常体重的115%或体重指数≥25者;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以往有糖耐量异常者;
有血脂异常、高血压、大血管病变者;
在妊娠妇女中,年龄超过30岁,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分娩大婴儿(出生时体重≥4公斤)者;
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