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太子参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生于林下富腐殖质的深厚土壤中。那么在医学上太子参有哪些具体的药用价值呢?又有哪些方剂需要用到它呢?下面三九养生堂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太子参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拼音名
Tài Zǐ Shēn.
别名
孩儿参(《饮片新参》),童参(《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大暑前后采挖。洗净泥土,入沸水中浸烫,约3~5分钟后取出曝晒,当须根干时,即将须根擦光,然后晒至全干。也可不经浸烫,摘除须根后直接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块根长纺锤形,茎下部紫色,近四方形,上部近圆形,绿色,有2列细毛,节略膨大。叶对生,略带内质,下部叶匙形或倒披针形。先端尖,基部渐狭,上部叶卵状披针形至长卵形,茎端的叶常4枚相集较大,成十字形排列,边缘略呈波状。花腋生,二型:闭锁花生茎下部叶腋,小形,花梗细,被柔毛;萼片4;无花瓣。普通花1~3朵顶生,白色;花梗长1~4)厘米,紫色;萼片5,披针形,背面有毛;花瓣5,倒卵形,顶端2齿裂;雄蕊10,花药紫色;雌蕊1,花柱3,柱头头状。蒴果近球形,熟时5瓣裂。种子扁圆形,有疣状突起。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布
生于林下富腐殖质的深厚土壤中。分布华东、华中、华北、东北和西北等地。主产于江苏、山东。此外,安徽等地亦产。
性状
干燥块根呈细长条形或长纺锤形,长约2~6厘米;直径约3~6毫米左右。表面黄白色,半透明,有细皱纹及凹下的须根痕,根头钝圆,其上常有残存的茎痕,下端渐细如鼠尾。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而亮,直接晒干的断面为白色,有粉性。气微,味微甘。以肥润、黄白色、无须根者为佳。
化学成份
根含果糖、淀粉、皂甙。
性味
甘苦,微温。
①《本草再新》:"味甘,性温,无毒。"
②《饮片新参》:"甘润,微苦平。"
③《中药志》:"甘苦,微寒。"
归经
《本草再新》:"入心、脾、肺三经。"
功能主治
补肺,健牌。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自汗,精神疲乏。
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用于脾虚体弱、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噪干咳。
①《本草从新》:"大补元气。"
②《本草再新》:"治气虚肺燥,补脾土,消水肿,化痰止渴。"
③《饮片新参》:"补脾肺元气,止汗生津,定虚悸。"
④《江苏植药志》:"治胃弱消化不良,神经衰弱。"
⑤《中药志》:"治肺虚咳嗽,脾虚泄泻。"
⑥《陕西中草药》:"补气益血,健脾生津。治病后体虚,肺虚咳嗽,脾虚腹泻,小儿虚汗,心悸,口干,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钱。
附方
治自汗:太子参三钱,浮小麦五钱,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备注
同属植物假繁缕(又名:棒棒草)的根在少数地区与本品同等使用。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详细的学习了关于太子参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了太子参具有活血补肺的功效,太子参针对脾虚食少,心悸自汗等症状也十分有效。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关于中药的相关知识,别忘了阅读下一篇文章哦。
太子参的副作用
太子参的干燥块根呈细长条形或长纺锤形,长约2~6厘米,直径约3~6毫米前后,表面黄白色,半透明,有细皱纹及凹下的须根痕,根头钝圆,其上常有残存的茎痕,下端渐细如鼠尾。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而亮,直接晒干的断面为白色,有粉性,气微,味微甘,以肥润,黄白色,无须根者为佳。
太子参具有气阴双补的作用,用于治疗少气懒言、精神疲惫、稍有活动就汗出较多,面色较红、夜间汗出较多,心烦、口干咽燥等症状。一般用量每天10-30g,大剂量用到60g即可。本品尚未见到明显的副作用,但没必要超过60g,避免浪费药材。
太子参药性
甘、微苦,平。归脾、肺经。
炖猪心汤的做法有哪些
一、莲子猪心汤
补心健脾,养心安神。心脾不足之精神衰疲,虚烦心悸,睡眠不足,健忘等。亦可用于神经衰弱而烦燥失眠、心悸属脾虚气弱者。
主料:猪心1个,莲子60克,太子参30克,圆肉15克。
做法
(1)猪心、莲子(去心)、太子参、圆肉洗净。
(2)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时(或以莲子煲绵为度),调味供用。,健忘等。亦可用于神经衰弱而烦燥失眠、心悸属脾虚气弱者。
二、猪心枸杞汤
食材:猪心,枸杞
做法
1.将整粒的猪心洗净,冲去乌血。
2.放入炖盅里,放入枸杞。
3.盖上盖子。放入有适量水的电炖锅中。
4.电炖锅自动挡,2小时即可。
小诀窍
猪心只有整粒炖的香味才会好。起锅后的猪心可以左手用筷子插着,右手用剪刀剪即可。这样不用砧板也可以完成这项工作。
三、参归猪心汤
用料:猪心1具,党参50克,当归10克,味精、精盐各适量。
做法
1、将猪心去油脂,洗净。
2、将净猪心对剖,去筋膜,洗净,沸水中焯过。
3、将党参、当归和猪心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炖至鸡心烂即成。食用对,放味精和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
补气补血,养心安神。适用于身体虚弱、气血双虚者。
炖猪心汤的做法有哪些?以上就是小编介绍的三种猪心汤的做法。关于猪心汤的做法还有很多。其实一般的猪心汤都是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的,因为和猪心一起炖汤的里面的食材,通常很多时候都是药材,这也是猪心汤的药用价值非常高的真正原因了。在了解了这一内容以后,我们还要自己亲身实践一下这些汤该怎么做,这样我们才能保证我们确实是学到了知识。
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
太子参又被叫做是孩儿参或者是童参,是一种可以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材。太子参味道味微苦,具有补气生津的作用。在太子参当中含有非常多的微量元素,比如说常见的铁、锌、钾、铜等微量元素在太子参当中的含量非常丰富。不但如此,太子参还含有非常丰富的氨基酸,比如说组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等等。太子参能够起到归脾经、归肺经的效果,还能够治疗脾虚食少以及肺虚咳嗽。
1太子参对于倦怠乏力以及心悸自汗有非常良好的效果。如果用太子参配上麦冬则能起到润肺养阴的功效,还可以治疗肺阴亏虚。太子配合配黄芪能够起到补益的作用。大病之后如果气血亏虚也可以通过使用太子参进行调理。
2有的人大病之后可能身体虚热,此时同样可以通过太子参调理身体。还有的人可能出现脾虚便溏或者是饮食减少等诸多现象,这个时候参与太子参调理身体最好不过了。夜间盗汗的人也可以服用太子参。
3太子参对于神经衰弱也有一定的作用。还有身体因为某些疾病而发生水肿也可以通过太子参调理身体。有的人可能经常心悸,这样的人吃一点太子参也有好处。太子参可以治气阴两虚以及心悸不眠。
注意事项:太子参质地脆弱容易被折断,而且容易折断的时候折断面平坦,折断面呈现出白色或者是微微偏黄的颜色,晒干之后是白色。这些都是太子参药材最主要的特点,购买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辨别,避免买到假药材。
太子参功效与作用 太子参药用价值
太子参性平、味甘、微苦,属补气药中的清补之品。冬天我们吃起火锅来容易暴食暴饮、肺燥上火,因此吃点太子参润润身子,去去火气很有必要。此外,冬天是进补的最好季节,然而大人补了,小孩却不能跟着随便大补,太子参药性十分平稳,用太子参给则大人孩子老人都能补,非常实用。
太子参什么时候喝最好 太子参可以经常吃吗
太子参有健脾润肺,补血补气,养心安神的作用。比较适合劳动强度大,疲劳无力,情绪压抑的工作者或者学生吃,有助于治疗脾胃虚弱,肝火盛,神经衰弱,食欲不振的情况。很多人认为太子参药性弱,长期吃不会有问题。但太子参是药材,不是五谷杂粮,能不能长期吃。这是个需要辩证的问题,能不能长期吃主要看自己的身体有没有需要,如果没有需要偶尔补一补身子也无妨,但是不能过量。所以建议想长期吃的朋友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吃。
太子参哪些人不能吃 太子参每天吃多少合适
建议9克即可。
太子参外形呈细长纺锤形或细长条形,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对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等症候的人群具有一定的调理改善作用,一般太子参药用的剂量在9-30克,而日常食用建议用最小量9克即可,约等于5根太子参的量。
太子参和什么炖汤最好 太子参什么时候吃最好
如果从一年的时间来看,秋冬时节是适合吃太子参的,秋冬进补宜平补为主,人参、西洋参等滋补药材药性过强,而太子参药性较温和,所以太子参比较适合秋冬食用。如果从一天的时间来看,饭后一个小时吃是比较好的,太子参性平,饭后吃的话人体对太子参的消化吸收是比较好的。
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太子参性温,味甘、苦,入肺、脾经,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适合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的人群食用。太子参也可以称为孩儿参、童参,是一种适合儿童滋补的参,药性也非常平稳,服用太子参能够令儿童脾胃强健、体质增强,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太子参性温,因此表实邪盛者不宜用;孕妇不宜随意服用太子参。
太子参功效,太子参日常用法 太子参的功效:
1.补虚药,补气药。
2.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
3.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食少体倦,口渴舌干;肺虚燥咳,咽干痰粘;气阴不足,心悸失眠。
材料:太子参40克、蜜枣3个、猪瘦肉400克、生姜3片。
做法:
1.太子参浸泡、蜜枣去核、猪瘦肉洗净。
2.把材料一起下瓦煲,加入清水2000毫升(约8碗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1个半小时,加少许食盐。小儿、大人可一起用,分量够3~4人食用。
这个汤吃起来清香甘润,养肺益胃,滋阴益气。
做法:
麦冬15g,太子参15g,剁碎一块瘦肉,再加一颗蜜枣一起煲汤。其中,麦冬清热,太子参补气但不燥,很适合冬天给孩子饮用下火,每周1~2次,不会寒凉。
很多人说太子参有泥味,孩子会不喜欢,如果提前浸泡一下,把泡药材的水倒掉,加蜜枣一起炖煮,口感就会比较好了。
有时候吃多了,可以制备帮助消化强胃口的山楂、桔梗、太子参茶。(以上材料各5克,两碗水小火煮成一碗就可以)
太子参药性平和,对小儿体虚多汗、消瘦无力较为适合。对消化功能差、食欲不振的人来说,太子参炖瘦肉是一款很不错的汤水。
抗流感强身
做法:
太子参5克,百合10克,竹荪10克煮水喝。可以清润肺燥,益肺生津,强壮肺部。适用于咳喘气短,口干渴饮,燥气咽干等情况。
这里取太子参的养阴生津,益气健肺功效。此外,百合清心安神,润肺止咳;竹荪益气补脑,宁神健体,补气养阴,清热利湿。
脾胃虚弱食积
上班族“特供”润肺养阴汤
上班族工作繁忙、压力又大,很容易上火燥热,这款润肺养阴汤,除了加有常见的银耳、鲜百合和冰糖,还特别加有太子参。
有别于人参和高丽红参,太子参性凉而补,具滋阴润燥的功效,对于下火很有帮助,无论凉食、热食一样好。
材料:
银耳50克、鲜百合250克、太子参25克、冰糖和水适量。
做法:
1.银耳用水浸发,沥干水后切开四瓣,切去硬蒂再剪成小朵备用。
2.百合折开一瓣瓣后,浸洗干净备用。
3.太子参洗净,备用。
4.将适量的水加入锅内,然后放入银耳、太子参、百合,用武火烧开,然后改用小火煮一小时。
5.最后,用冰糖调味即成。
太子参虽补力平和,但终为味甘之品,所以凡病有实邪者忌用,故邪实之证慎用。高血压及肾炎、胃炎患者不宜多食。
桂圆泡茶带皮还是去皮
都可以。桂圆泡茶喝可以去皮也可以不去皮,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喜好和饮食习惯。
桂圆具有药食同源的特性,在桂圆肉和桂圆皮里面都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很多人在吃桂圆的时候都会将桂圆皮去掉,其实,桂圆皮入药,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应用后有祛风解毒、敛疮生肌的作用,从营养价值来说,桂圆肉和桂圆皮一起泡茶营养价值会更高,但是有些人会觉得桂圆皮暴露在空气中,是不干净的,泡茶的时候去皮食用也可以。
推荐几款太子参药膳
1.太子参与浮小麦
采用太子参15g、浮小麦20g,一同煎水代茶饮。
功效:适合阴虚、大病初愈人群出现的自汗盗汗、口干等现象。
2.太子参陈皮茶
采用太子参15g、陈皮3g、红枣适量。洗净之后一同放进砂锅煎水,频繁饮用。
功效:具有理气和胃、改善食欲不振等作用。其中陈皮可开胃、暖胃和止吐。
3.黄芪太子参汤
太子参10g、黄芪15g、红枣5-7个。一同煎水30分钟,每天睡前或清晨饮用。
功效:具有补气、润肺、润燥、健脾等作用。适经常感冒、免疫力低下人群。
4.太子参炖鸡
太子参8-10g,鸡一只,好采用柴鸡,这样味道更鲜美。可采用生姜、葱、料酒等配料。
一般炖鸡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这样不仅可以保留鲜味,还可以避免更多营养物质的流失。
太子参泡水一次放几根
建议5根即可。
太子参是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其外形呈细长纺锤形或细长条形,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多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等症候,如果要用太子参泡水的话,一般药用的剂量是9-30克,而日常泡水用最小量即可,大约是5根太子参的重量。
丹参片对前列腺炎有作用吗 通经止痛
丹参药用价值比较高,其中含有大量的脂溶性的二萜类成分和水溶性的酚酸以及黄酮类物质,对于妇科病中的子宫出血、月经不调、血瘀腹痛、痛经经闭等不适症状,丹具有一定缓解作用。
太子参功效与作用 太子常备方
做法:
麦冬15g,太子参15g,剁碎一块瘦肉,再加一颗蜜枣一起煲汤。其中,麦冬清热,太子参补气但不燥,很适合冬天给孩子饮用下火,每周1~2次,不会寒凉。
很多人说太子参有泥味,孩子会不喜欢,如果提前浸泡一下,把泡药材的水倒掉,加蜜枣一起炖煮,口感就会比较好了
太子参茶
有时候吃多了,可以制备帮助消化强胃口的山楂、桔梗、太子参茶。(以上材料各5克,两碗水小火煮成一碗就可以)
太子参药性平和,对小儿体虚多汗、消瘦无力较为适合。对消化功能差、食欲不振的人来说,太子参炖瘦肉是一款很不错的汤水。
百合竹荪太子参汤
做法:
太子参5克,百合10克,竹荪10克煮水喝。可以清润肺燥,益肺生津,强壮肺部。适用于咳喘气短,口干渴饮,燥气咽干等情况。
这里取太子参的养阴生津,益气健肺功效。此外,百合清心安神,润肺止咳;竹荪益气补脑,宁神健体,补气养阴,清热利湿。
太子参鸡内金健胃汤
取太子参、淮山药、生山楂、炒麦芽、陈皮、鸡内金适量煮水喝,气味酸甜,健胃消食,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积,不思饮食,消化不良,肚胀等症状。每天喝两次,连喝三天。
上班族工作繁忙、压力又大,很容易上火燥热,这款润肺养阴汤,除了加有常见的银耳、鲜百合和冰糖,还特别加有太子参。
有别于人参和高丽红参,太子参性凉而补,具滋阴润燥的功效,对于下火很有帮助,无论凉食、热食一样好。
材料:
银耳50克、鲜百合250克、太子参25克、冰糖和水适量。
做法:
1.银耳用水浸发,沥干水后切开四瓣,切去硬蒂再剪成小朵备用。
2.百合折开一瓣瓣后,浸洗干净备用。
3.太子参洗净,备用。
4.将适量的水加入锅内,然后放入银耳、太子参、百合,用武火烧开,然后改用小火煮一小时。
5.最后,用冰糖调味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