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发烧度数指标

宝宝发烧度数指标

每个宝宝都会有发烧的情况,但因为宝宝的体质不同,宝宝发烧的情况也不同。

正常小儿的腋下体温为36度~37度之间,超过37.4度即可认为是发热。在正常情况下,小儿的体温可以波动于一定范围。体温在37℃以上就算是发烧。37.5度~38.4度是低烧,38.5度以上就是高烧了。

如果是按直肠温度来算,正常宝宝的基础体温为36.9度~37.5度。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度以上时,可认为发热。其中,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度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度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

一般来说,口腔温度较直肠温度低0.3度~0.5度,腋下温度又较口腔温度低0.3度~0.5度。

遇到宝宝发烧的情况时,首先要用物理方法降温,如果体温超过38.5℃,才选用药物降温。平时也应注意给宝宝提供全面的营养,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一岁宝宝发育指标

1.身体运动与控制

宝宝走路时看到地上有喜欢的玩具,会蹲下来玩一会,再起来接着走

2.探索与操作

宝宝能把空饮料瓶盖盖上。

3.语言

见到爸爸、妈妈时,宝宝能主动叫“爸爸”和“妈妈”。

病毒性发烧与细菌性发烧有何区别

事实上,孩子发烧总不好,不是你所用的退烧方法不管用,而是你没搞清楚宝宝发烧的类型。

通常,宝宝发烧分两种,一种是病毒性发烧;另一种是细菌性发烧。只是,对于大多数新妈而言,对于什么是病毒性发烧,什么是细菌性发烧,病毒性发烧和细菌性发烧的区别总是傻傻分不清。

今天,就病毒性发烧与细菌性发烧,小编为你做个详细介绍:

1、细菌性发烧:由细菌偷袭所引起的体温升高,医学上也称之为感染性发烧——先有畏寒,持续约15分钟到半小时后体温上升。

2、病毒性发烧:由病毒入侵所引起的体温升高——无寒战。

提示:一般来说,宝宝感冒发烧90%是病毒感染所引起,但后期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哦。

处理要领不同!

细菌性发烧和病毒性发烧的处理要领不同:

细菌性发烧必须送医院、吃消炎药,甚至挂水才行;

而病毒性发烧只需多喝水、多休息,自然就能痊愈。

化验单上,2个指标最重要!

通过验血单,医生就能立即分辨出宝宝到底是细菌性发烧,还是病毒性发烧了。简直就是火眼金睛,很厉害是不是?

其实,你也可以做到——验血单上一长串的指标,你只需要看清楚以下2个指标:白细胞总数 和中性粒细胞

●所检验项目结果后面没有向上或向下的箭头指示,表示数值在正常范围内。

●箭头向上 ↑ :表示两位“细胞君”升高——说明是细菌性发烧——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箭头向下 ↓:表示两位“细胞君”正常甚至降低——说明是病毒性发烧——无需使用抗生素。

宝宝发烧度怎么办

减少穿衣服为孩子散热。作为父母的在孩子发烧时,通常都会让宝宝多穿衣服或者用袜子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认为把汗“逼”出来就会好了。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正确。减少衣服来散热是一种物理降温法,当然,前提是不要让孩子着凉了。

各种针对性物理降温法。

1、用冷水浸湿,并且把毛巾当中的水拧干,把毛巾折好置于宝宝的前额。每5分钟更换一次。

2、头部枕冷水袋。用水袋装满冷水,并且置于宝宝的头部下方以降温。

3、用温水擦拭宝宝的腋下、四肢、颈部等皮肤以达到降温的效果。

4、当宝宝处于发高烧时,可以用酒精擦拭四肢和背部等部位。

补充大量的水分不可少,切记不可乱吃药。孩子发烧时呼吸快,出汗多,使得身体的水分大量丧失。为宝宝补充足够的水分增加尿量,既可降温也可以促进排出体内毒素。

注意事项:当孩子在发烧期间出现抽风现象,应把宝宝的头向后仰以保持呼吸通畅。情况严重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高烧不退怎么办 ?

一般来说,当宝宝腋下体温37.5℃以上或肛温、耳温38℃以上时,就可以确定为宝宝发烧。而宝宝发烧度数不同,处理方法也有所差异。

当体温<38.5℃

推荐处理方法:适当饮水、物理降温、适当少穿衣服

当宝宝的体温是低于38.5℃,而精神状态较好,食欲正常,生活作息规律,爸妈们就不必太过着急。因为发烧是一种抵抗病原入侵的自然现象,所以如果爸爸妈妈硬要给宝宝退烧,反而削弱了宝宝的抵抗力。通常来说,如果宝宝体温在38.5℃以下,且没有特别不舒服,就不必着急地送宝宝就医,或是使用退烧药。最好也不要“捂汗”,这样热量反而不容易散发。

低烧一般会持续数日,应时刻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及食欲等,并于就医前记录发烧的天数(需精准计算发烧满几日)、间隔时间、温度变化及其他不适症状,以供医师参考。

当38.5℃≤体温<39℃

推荐处理方法:物理降温、适度使用退烧药、考虑去医院

如果孩子发烧没有好转,度数继续上升到38.5℃-39℃之间,家长应该现在家里采取冰敷、温湿敷等物理降温的办法,在利用物理降温帮宝宝散热的同时,可以适当使用退烧药或退热栓帮助退烧。

退烧药或退热栓:

宝宝发烧度数在38.5℃-39℃之间,可适度服用退烧药,以一次用一种药为原则,以减轻宝宝的不舒服,并防止宝宝高热惊厥的发生。退烧药最好是实现经过医生允可、保证小儿安全食用的药物;如果宝宝拒绝口服药物,退热栓就是最好的选择。这个栓剂是从肛门塞入的,主要由直肠吸,效果比较快速。但要注意的是,使用退热栓其退热作用强,容易退烧过度,导致体温陡降,而且药物反复刺激肛门后,还易造成宝宝腹泻,家长需与医生沟通后才能让宝宝使用。

小孩高烧不退怎么办?

小儿发烧是很常见的事情,但如果孩子发烧度数高达39℃,并且度数一直高居不下、不见好转,妈妈肯定会非常着急和担忧。这个时候,妈妈们需要冷静下来,按照正确的方法对宝宝进行护理,让宝宝尽快退烧。

当39℃≤体温≤40℃

推荐方法:物理降温(温水澡和温水擦浴)、去医院

对于体温在39℃以上、烦躁的宝宝,泡温水澡与温水擦浴是最合适的降温方法。此外,煲姜水泡脚和用姜擦脚心穴位也是不错的降温方法,如果宝宝发烧度数还是不退,需要马上到医院治疗。

如果医生给宝宝开了退烧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给发热宝宝用药不可操之过急,如果服用一次后,热度不退,再次服药需间隔4~6小时。而且,给宝宝服用的退热药用量不可太大。

物理降温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宝宝发烧一般不宜采用药物降温,最好先采用适当的物理降温措施。物理降温方法被视为“小儿最安全的降温方法”,常见的方法有环境降温、冰袋冷敷、电扇吹风、酒精擦浴、热水泡脚等方法,下面为妈妈们具体介绍下这些方法的降温步骤。

物理降温方法一:环境降温

环境降温方法很简单,也最安全。在高温季节,当室内温度高时,可以在地面上泼凉水,用凉水拖地板,或启动空调机,加速室内通风,使室温下降,可利于高热小儿散热。小婴儿还可以采取解开放服或打开包被散热的方法。

物理降温方法二:冷敷或冰敷

冷敷是针对新生儿发热常见的物理降温方法。通过致冷的方法使全身或某一局部的体温下降。开始时局部血管收缩,继之扩张,热量经传导散发,可达到降温的目的。一般以头部冷敷为最常见。

具体方法:妈妈们可以去商店购买化学冰袋,使用时放冰箱冷冻,由凝胶状态变成固体后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宝宝头顶、前额、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可以反复使用。也可以家庭自制冰袋:用一次性医用硅胶手套装水打结放冷冻柜,冻成固体后取用。如果觉得冰块太冰的话,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状态就取出,包上毛巾给宝宝冷敷。你还可能制作成帽状冰袋戴在小儿头上,做成枕头样放在小儿枕部,或用毛巾在冷水中浸湿后挤干放在额头上冷敷,注意冰袋局部冷敷时,不宜持续时间过长,否则可引起局部缺血、缺氧以致冻伤。

注意事项: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的小孩,不宜采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温,以免刺激皮肤,影响皮疹透发。

物理降温方法三:温湿敷

这也是一种好方法,即用温湿半干的大毛巾敷在宝宝的胸腹部,但要注意室温以免着凉。另外,也可用几块稍凉的湿毛巾(约25℃)拧成半干,放在宝宝的额部、颈部、腋下及大腿根部进行冷敷,每5~7分钟更换一次,宝宝也会感到很舒服。

物理降温方法四:电扇吹风

一般家庭都有电扇,妈妈们不妨利用电扇吹风给新生儿降温。电扇吹风能加速体温的散发,但不能对准小儿的某一部位吹风,否则会使小儿的某一局部受风。

具体方法:可以用电扇吹偏风或用摇头电扇吹风,风力不可太大,时间不可过长,适用于夏季,体质较好、体温过高的小儿。

物理降温方法五:温水澡、温水擦浴

温水澡的水温要在36℃-37℃之间,泡浴时让宝宝身体全部(头部除外)浸泡在略低于体温2℃的水里,同时用温湿毛巾(37℃)在四肢和前胸后背上下均匀地搓揉,使皮肤表面的血管扩张以促进热的散发。四肢及背部各擦浴3-5分钟,擦至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稍长些。每次泡澡约10-15分钟,约4-6小时1次。

物理降温方法六:姜水泡脚、用姜擦脚心穴位

煲姜水泡脚,边加水边泡,一直到出汗,时间越长越好,估计要30分钟以上才能出汗。用姜擦脚心的“涌泉”、后背的“大椎”,这两种方法是民间流传较为广泛的降温方法,可以一试。

物理降温方法七:少穿衣服散热

很多妈妈发现宝宝发烧生病后,就生怕宝宝着凉,不断给宝宝添衣、盖厚厚的被子,但把汗“逼”出来的观点,其实这是不对的。小孩在发热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孩子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要适当给孩子少穿点衣服,让身体的余热散去。

物理降温方法八:热水泡脚

我们都知道泡脚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与不适,但我们很少了解到,原来热水泡脚还能帮助降体温。具体做法是:泡脚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温要略高于平时,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以宝宝能适应为标准。泡脚时妈妈抚搓宝宝的两小脚丫,既使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值得注意的是,35%的酒精擦浴也是常见的物理降方法,但对于孩子来说,并不适用。这是因为婴儿的皮肤很薄,酒精渗透性很强,可能通过皮肤吸收入血的。而且酒精擦浴也会刺激皮肤,引起毛细血管收缩,阻碍散热,体温会更高,所以此方法已经被摒弃了。

小孩发烧不退吃什么药?

小孩发烧不退的时候,医生建议首先使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果高烧不退,才考虑药物退烧。这是因为,药物缓解发烧痛苦的同时,还会带来一些副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在一般情况下,药物退热治疗应该只用于高烧的孩子。

药物推荐: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对于高烧不退的孩子,父母最好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泰诺林等)、布洛芬(美林等)这两款儿科医生使用最广,临床安全性较高的药物。这两种药物的作用都是解热镇痛。

服用时,需注意两者剂型的差别:对乙酰氨基酚类的百服宁、泰诺林等有滴剂、口服液、咀嚼片3种剂型;布洛芬类的美林,对儿童只有滴剂和口服液两种剂型。1岁之前的婴儿,最好用滴剂,因为滴剂药物浓度小、刺激性小。再大一点的孩子可用片剂,这种像饼干一样的水果味咀嚼片,孩子不会拒绝服用。

用药原则:不乱换药、按医生指导用药

1、不乱换药、不要增加剂量

对于性子急、爱子心切的父母,如果吃药后没有好转,很可能会自己给宝宝添剂量、或者换药。但各种药物的持久性不同,乱换要混用可能使药效重叠。结果烧退得太猛太急,使得体温速降至36摄氏度以下,又产生新的问题。家长可以选定一种退烧药,熟悉它的使用剂量和间隔时间,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2、一切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市面上针对小儿退烧的药物多而繁杂,并不是每一种都适合孩子用的。因此,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开不同功效、不同剂量的药物,更加安全可靠。

宝宝发育指标

1、发育指标

各个年龄段的宝宝都有对应的发育指标。比如六个月大的宝宝,这个时期的宝宝体格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育,神经系统也比较完善了,而且,宝宝已经开始长乳牙,这个时期的宝宝可以添加辅食。比如一岁大的宝宝,这个时期的宝宝基本已经断奶了,而且进入了幼儿期,在体格、神经系统、心理、智力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育,而且,牙齿也差不多长齐了。

2、发育不良

如果宝宝发育不良的话,应该查明原因。如果是遗传引起的骨骼发育不良,那么宝宝的身高多半只能由遗传来决定了。如果是饮食不当引起的发育不良,应该改善宝宝的饮食,改正宝宝挑食厌食的毛病,这样才能促进宝宝生长发育。如果是疾病引起的发育不良,就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病。此外,应该让宝宝进行适当的锻炼,让宝宝睡眠充足,这样才能改善宝宝发育不良的情况。

宝宝发育指标是大多数宝宝的发育平均值,如果宝宝体检时,发现宝宝的发育情况不达标,爸妈也不要太过于担心,应该详细咨询医生,这样才能制定出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千万不能因为宝宝的发育情况不达标,而去盲目的给宝宝补充营养,这样做的话,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宝宝发育指标

1、男孩身高为73.7-85.1厘米、体重值为8.7-13.2千克。女孩身高为71.9-83.7厘米、体重值为8-12.4千克。

2、头围——男婴为47.29厘米,女婴为46.00厘米。胸围——男婴为47.34厘米,女婴为46.15厘米。

3、大多数宝宝长出6-8颗乳牙。

4、摔倒时能自己爬起来、能站直、能站着弯腰捡东西。牵着孩子的小手,拥抱、亲吻和游戏与孩子进行充分的接触。每天与孩子进行亲切交谈,和他一起唱歌和阅读。

5、宝宝能够独立迈小步,走稳2米左右,并能迈门槛。

6、宝宝能对指令做正确反应,可以指着图片回答问题,会模仿成人,可以识图识字。能够听大人的话指出自己认识的东西,例如指出自己认识的动物、物品、交通工具等。

发烧度数不同护理法也不同

由于发烧是一种抵抗病原入侵的自然现象,所以如果爸爸妈妈硬要替宝宝退烧,反而削弱了宝宝的抵抗力。通常来说,如果宝宝体温在3838.5℃左右,且没有特别不舒服、精神状态良好,也就是说照样吃、照样睡及照样玩,就不必着急地送宝宝就医,或是使用退烧药。可以采用适当饮水、物理降温的办法。宝宝发烧我们不主张“捂汗”,这样热量反而不容易散发,对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采取“开包”打开衣被、少穿衣服就可能有逐渐降温的效果,一般来说发高烧的宝宝应该不要盖厚被子,衣服也要少穿。

不过,为了减少宝宝的不舒服感,爸爸妈妈在照顾上要特别留心。应该让宝宝充分休息,除非可能因发烧导致抽筋,否则不宜在半夜叫醒宝宝服用退烧药;注意水分及电解质的补充,以免小便过黄。

低烧一般会持续数日,应时刻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及食欲等,并于就医前记录发烧的天数(需精准计算发烧满几日)、间隔时间、温度变化及其他不适症状,以供医师参考。

体温在38.5℃到39℃

发烧在38.5℃39℃左右时,在家中可首先采取以下物理降温的办法。可适度地使用退烧药以一次用一种药为原则,以减轻宝宝的不舒服,并防止宝宝热痉挛发生。

冰敷或用冰枕。当宝宝体温38.5℃时,用冰袋放在额头、两侧颈部,也可放在腋下及双侧腹股沟的部位,自制冰袋可把碎冰块装入塑料袋,可加上适量冷水,压出空气,把袋口扎好。或者让宝宝睡冰枕,都有助于宝宝的局部散热退烧。但一定要注意在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冻伤宝宝的皮肤。一般冰敷、冰枕只适合稍大的宝宝使用,而对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使用市面上的退热贴,舒缓一些高烧所带来的不适。

温湿敷也是一种好方法,即用温湿半干的大毛巾敷在宝宝的胸腹部,但要注意室温以免着凉。另外,也可用几块稍凉的湿毛巾(约25℃)拧成半干,放在宝宝的额部、颈部、腋下及大腿根部进行冷敷,每57分钟更换一次,宝宝也会感到很舒服。

当宝宝的体温升到38.5℃以上时,利用物理降温帮宝宝散热的同时,也要适当辅以退烧药物。如果宝宝拒绝口服药物,退热栓就是最好的选择。这个栓剂是从肛门塞入的,主要由直肠吸收,效果比较快速。但要注意的是,使用退热栓其退热作用强,容易退烧过度,导致体温陡降,而且药物反复刺激肛门后,还易造成宝宝腹泻。

体温在39℃到40℃

对于体温过高(约39℃以上)、烦躁的宝宝,泡温水澡(水温约36℃~37℃)与温水擦浴是最合适的降温方法。泡浴时让宝宝身体全部(头部除外)浸泡在略低于体温2℃的水里,同时用温湿毛巾(37℃)在四肢和前胸后背上下均匀地搓揉,使皮肤表面的血管扩张以促进热的散发。四肢及背部各擦浴 3~5分钟,擦至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稍长些。每次泡澡约10~15分钟,约4~6小时1次。

也可以选用酒精擦浴,消毒用的酒精是75%浓度,用于酒精擦浴需加上1倍的水,使之成为30%左右的浓度。以软布蘸上配好的溶液轻轻地擦腋窝、颈下、两侧大腿根,擦至皮肤微红,要注意保护眼部、外阴以免流入溶液造成刺激与不适。擦浴后应多给宝宝喝些温开水补充水分。若体温下降太快可出现四肢凉、发抖、寒战,就应当改用保暖的措施,立即停止降温的措施才是。

体温超过40℃

由于发烧是一种症状,不是一种疾病,因此找出产生发烧的原因,才是首要的目的,造成宝宝发烧的原因非常多,通常是受到了病毒或细菌的感染。最常见的就是上呼吸道感染,另外,其他部位的感染如玫瑰疹也有可能引起发烧症状,而在进行预防接种的时候,也有些小朋友会出现轻微的发烧症状。

如果宝宝发烧超过40℃(尤其是3岁以下宝宝),不是由于接种疫苗引起发烧;小便有烧灼感;烧退超过24小时后,又反复烧起来;且发烧超过72小时,则建议立刻就医,以确保宝宝的安全。

根据统计,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烧,体温很少超过41℃,如果超过这个温度应立即就医。

宝宝高烧不退的方法

当体温<38.5℃

推荐处理方法:适当饮水、物理降温、适当少穿衣服

当宝宝的体温是低于38.5℃,而精神状态较好,食欲正常,生活作息规律,爸妈们就不必太过着急。因为发烧是一种抵抗病原入侵的自然现象,所以如果爸爸妈妈硬要给宝宝退烧,反而削弱了宝宝的抵抗力。通常来说,如果宝宝体温在38.5℃以下,且没有特别不舒服,就不必着急地送宝宝就医,或是使用退烧药。最好也不要“捂汗”,这样热量反而不容易散发。

低烧一般会持续数日,应时刻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及食欲等,并于就医前记录发烧的天数(需精准计算发烧满几日)、间隔时间、温度变化及其他不适症状,以供医师参考。

当38.5℃≤体温<39℃

推荐处理方法:物理降温、适度使用退烧药、考虑去医院

如果孩子发烧没有好转,度数继续上升到38.5℃-39℃之间,家长应该现在家里采取冰敷、温湿敷等物理降温的办法,在利用物理降温帮宝宝散热的同时,可以适当使用退烧药或退热栓帮助退烧。

退烧药或退热栓:

宝宝发烧度数在38.5℃-39℃之间,可适度服用退烧药,以一次用一种药为原则,以减轻宝宝的不舒服,并防止宝宝高热惊厥的发生。退烧药最好是实现经过医生允可、保证小儿安全食用的药物;如果宝宝拒绝口服药物,退热栓就是最好的选择。这个栓剂是从肛门塞入的,主要由直肠吸,效果比较快速。但要注意的是,使用退热栓其退热作用强,容易退烧过度,导致体温陡降,而且药物反复刺激肛门后,还易造成宝宝腹泻,家长需与医生沟通后才能让宝宝使用。

宝宝视力发育指标

1个月:出生一周,宝宝的视力趋向于近视,可以把视力集中于8至15厘米远的物体上,还能够用眼追随移动的物体。到1个多月时,宝宝已经能看清眼前15—30厘米内的物体,并能开始注视物体了。

2个月:宝宝视觉集中的现象就越来越明显,喜欢看活动的物体和熟悉的大人的脸。能协调的注视物体,能区分颜色,但不能分辨深浅,在90度范围内眼球能随着物体运动,当有物体很快地靠近眼前时,会出现眨眼等保护性反射,注视小手5秒以上。

3—4个月:能固定视线,看清大约75cm远的物体,视力约为0.1。注视的时间明延长了,视线还能跟随移动的物体而移动。对颜色很敏感,宝宝对色彩有偏爱,喜欢看明亮鲜艳的颜色,尤其是红色,不喜欢看暗淡的颜色。他们偏爱的颜色依次为红、黄、绿、橙、蓝等,最喜欢的颜色是红色。

5—6个月:眨眼次数增多,可以准确看到面前的物品,还会将其抓起,在眼前玩弄。将手摇铃挂在摇篮或婴儿床旁边,当宝宝不小心碰到手摇铃时,观察宝宝是否会因声音注意到某处有个东西。6个多月时,宝宝的目光可向上向下跟随移动物体转动90度。这时候宝宝的视力可达0.1,能注视较远距离的物体,如街上行人、车辆等。

7—8个月:能辨别物体的远近和空间,喜欢寻找那些突然不见的玩具。跟宝宝玩“躲猫猫”的游戏,观察宝宝的兴奋程度和反应及时与否。

9—10个月:视线能随移动的物体上下左右地移动,能追随落下的物体,寻找掉下的玩具,并能辨别物体大小、形状及移动的速度。能看到小物体,能开始区别简单的几何图形,观察物体的不同形状。

11—12个月:开始出现视深度感觉,实际上这是一种立体知觉。12个月时视力可达0.2。

1—2岁:1岁后,喜欢看图书,能区别物体,会模仿动作。在外界环境光线的不断刺激下,宝宝的视力逐渐在发展,到1岁半时,他的视力可达0.4,能看见细小的东西如爬行的小虫、蚊子,能注视3米远的小玩具。还能区别简单的形状,例如圆形、三角形、方形。

2—5岁:能判断出物体大小、上下、内外、前后、远近等空间概念。双眼视觉发育最为旺盛。2—3时,视力大约达到0.5—0.6,已经快接近成人视力,但此时极易使视力丧失。四五岁时,视力大约为1.0,各种眼部生理反射已形成并趋于稳固,此时已不易丧失视力。

6岁:六七岁时进入成人的视觉。而立体视功能到9岁才可达到正常。

如何处理宝宝发烧

妈妈最怕宝宝生病了。宝宝的身体很敏感,抵抗力不够强,稍稍不注意都会引起感冒发烧。如何应对宝宝发烧,妈妈们一定要备上几招,不能乱了阵脚。

宝宝的正常体温是36.5度和37.5度之间,如果觉得宝宝发烧了,首先要赶紧给宝宝量体温!

宝宝发烧时很容易哭闹,使用安抚奶嘴的温度计是测量宝宝体温最简便的方法,也是宝贝最舒服的方法。把安抚奶嘴放入宝宝嘴里,大约3分钟,让温度计变暖。按下开关按钮打开温度计,让安抚奶嘴一直留在宝宝嘴里,直至发出提示音,此时屏幕上显示的就是宝宝的体温啦。

如果宝宝之前刚喝了热饮或冷饮,安抚奶嘴温度计可能就会不准确,这时候,可以结合数字温度计测温。

根据宝宝的状态,妈妈们可以选择使用直肠式测温法,更加精确。打开温度计,用水溶性浆润滑温度计尖端,用一只手分开宝宝的臀部。用另一只手轻轻地将温度计的尖端滑入直肠不超过12毫米的地方,温度计发出提示音表示插入到位。然后取出温度计,读取度数就可以了。

相关推荐

4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能力指标 当你跟宝宝说话时,他会试图用不同的声音回应你。 身体外观和生长:孩子到第4个月末时,后囱门将闭合;头看起来仍然较大,这是因为头部的生长速度比身体其他部位快,这十分正常;他的身体很快可以赶上。这个时期宝宝的增长速度开始稍缓于前3个月。 到满四个月时: 男婴体重4.7-8.5千克,身长58.3-69.1厘米; 女婴体重4.5-7.7千克,身长56.9-67.1厘米。 运动:这个月时,当他用肘部支撑时就可以抬起头部和胸部。这是一个重要的成就,让他获得自由,并根据自己的意愿向四周观看。你会察觉到孩子自主

二岁宝宝发育指标 体重身高指标

男生 身高:78.3-99.5 cm,平均88.5cm; 体重:9.06-17.54kg,平均12.54kg; 头围:44.6-52.5cm,平均48.4cm。 女生 身高:77.3-98.0cm,平均87.2cm; 体重:8.70-16.77kg,平均11.92kg; 头围:43.6-51.4cm,平均47.3cm。 牙齿:长出18颗乳牙。

七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视觉: 能辨别物体的远近和空间;喜欢寻找那些突然不见的玩具;跟宝宝玩“躲猫猫”的游戏,观察宝宝的兴奋程度和反应及时与否。 听觉: 倾听自己发出的声音和别人发出的声音,能把声音和声音的内容建立联系。在宝宝面前呼唤“爸爸”,观察宝宝是否会把头转爸爸。 触觉: 看到东西伸手就去抓,不管什么都会往口里放;手的动作从被动到主动,由不准确到准确。给宝宝准备一些能拿着、摇着、转着玩的玩具,如皮球、不倒翁、塑料娃娃、喇叭、铃铛等等,观察宝宝是否流畅地抓握玩耍。 数理逻辑能力: 这时的宝宝初步有了逻辑智能,能够意识并且会比

如何处理宝宝发烧

妈妈最怕宝宝生病了。宝宝的身体很敏感,抵抗力不够强,稍稍不注意都会引起感冒发烧。如何应对宝宝发烧,妈妈们一定要备上几招,不能乱了阵脚。 如何处理宝宝发烧 宝宝的正常体温是36.5度和37.5度之间,如果觉得宝宝发烧了,首先要赶紧给宝宝量体温! 宝宝发烧时很容易哭闹,使用安抚奶嘴的温度计是测量宝宝体温最简便的方法,也是宝贝最舒服的方法。把安抚奶嘴放入宝宝嘴里,大约3分钟,让温度计变暖。按下开关按钮打开温度计,让安抚奶嘴一直留在宝宝嘴里,直至发出提示音,此时屏幕上显示的就是宝宝的体温啦。 如果宝宝之前刚喝了热

8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1.身体运动与控制 宝宝能双手扶物,站起来。此时孩子可以在没有支撑的情况下坐起,坐得很稳,可独坐几分钟,还可以一边坐一边玩,还会左右自若地转动上身,也不会使自己倾倒。 8个月大的宝宝已经可以爬行了,这是宝宝成长的一个关键点,渐渐的宝宝还会学会前后爬行,甚至还能学会翻滚和匍匐前进。 等宝宝的四肢协调的非常好以后,他就可以立起来手膝爬了,头颈抬起,胸腹部离开床面。可在床上爬来爬去。 此时他也许非常喜欢听“唰唰″的翻书声和撕纸声,不论有没有出牙,都会吃小饼干,有咀嚼动作。 2.探索与操作能力 宝宝能够用拇指和食

十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1、可以不扶任何物体,独自站立一小会儿。 2、大人牵着宝宝的一只手,宝宝能够双脚交替走。心智发育1、能够自己把小球扔出去然后再捡回来。 2、会用简单表达自己的意愿。如,能边用手指边发出“拿-拿”的声音。 3、能按大人指令拿东西,或放东西,如把3块积木放入杯中。 感官与反射 1、喜欢重复玩一个东西,例如宝宝会反复按电灯开关玩。 2、会用双手捧杯喝水或大人稍加帮助,就能用杯子喝水。 3、帮宝宝穿衣时会伸出臂膀及腿配合。 4、会翻书页,会扯掉鞋子和袜子。 社会性发展 1、可以把物品放在大人的手中,也可以从大人手

一岁宝宝发育指标

一岁宝宝身高体重:12个月孩子身长达到:男婴平均76.5厘米(70.9-82.1厘米),大于81.5厘米为过高,小于70.7厘米为过矮。女婴平均75.1厘米(69.7-80.5厘米)。大于80.0厘米为过高,小于68.6厘米为过矮。12个月孩子体重:男婴平均9.9千克(7.8-12.0千克),女婴平均9.2千克(7.2-11.3千克)。

2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一、身体标准 ①男婴 男宝宝身长在52.2到65.7公分,体重在3.9到7.9公斤,头围在35.2到42.9公分。 ②女婴 女宝宝身长在51.1到64.1公分,体重在3.7到7.7公斤,头围在34.5到41.8公分。 1、宝宝的能力发展主要是指 大运动、精细动作、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和语言、情绪、社交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只是每个宝宝各个月龄重点稍有不同,这也和宝宝的自身发育特点有关系。 2个月宝宝的基本能力表现包括 ①应该掌握的能力 2个月大的宝宝能够发育咯咯以及咕咕的声音了,他们的眼睛可以注视一些

9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男婴:身高65.2-80.5cm;体重6.67-12.99kg;头围41.5-49.4cm。 女婴:身高63.7-78.9cm;体重6.34-12.18kg;头围40.5-48.2cm。

宝宝发育指标是什么

宝宝发育指标是指宝宝在各阶段应该达到的正常的发育标准,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人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有一定的发育标准,宝宝的发育也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如果宝宝发育迟缓,那么就会对将来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时刻注意宝宝的发育,宝宝发育指标可以更好地判断宝宝的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