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水肿是怎么回事 生理性水肿的原因
孕妇水肿是怎么回事 生理性水肿的原因
妊娠水肿是指怀孕中后期(平均约在怀孕20~24周后)很常发生的症状,且会随着怀孕周数的增加使得水肿症状更为明显;
一般说来,孕妈咪的脚掌、脚踝及小腿等处为最常见的水肿部位。
怀孕期间,由于体内荷尔蒙浓度发生变化,黄体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荷尔蒙分泌增加,促使肾脏对水钠的再吸收增加,以致水分滞留身体局部因而引发水肿。
其次,因为水份重新吸收增加,故使得血浆、血容量上升,白蛋白(注: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浓度亦相对降低,进而使血浆稀释,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液中的水分易渗透到组织间隙中导致水肿。
妇女怀孕以后,随着胎儿生长及羊水产生,子宫则逐渐增大,骨盆腔内的压力上升,会使得下肢微血管压力升高,滤过率增加。
同时也会对下腔静脉造成压迫,影响血液及淋巴液回流,致下肢部位循环不畅,促使腿部组织液堆积,进而发生水肿问题。
女性怀孕后,食欲变差,甚至呕吐,导致摄入蛋白质不足,影响血浆蛋白含量降低;或因怀孕饮食口味改变,嗜食重咸,摄取过多盐分,则导致钠钾离子不平衡等;
另外,现代女性多为职业妇女,工作时常常需要久坐或久站的准妈咪,常会受重力影响,以致下肢水液回流不佳,前述问题均可造成水肿的问题出现。
通常生理性的水肿现象,多发生在孕妇小腿以下的部位。但通常可藉由休息、减少久走、久站及适度抬高下肢,促进下肢水液回流,乃至降低饮食中盐分的摄取量等,常可因此获得缓解。
孕妇水肿的那些事
1、认识正常与不正常水肿
80%的孕妇在怀孕第8~9个月时会出现水肿这种生理现象,有些孕妇则会提早一点出现,轻者仅局限在小腿,先是足踝部,随之慢慢向上蔓延,严重的可引起大腿、腹壁或全身浮肿,甚至还会出现腹水及胸水。多数情况下经过休息或抬高下肢后,水肿能自行消退,不需特别处理,但如腹壁也浮肿,或经适当休息后仍不能消肿者,应到医院检查发生浮肿的原因,切不可麻痹大意。
2、为什么会出现生理性水肿
孕期轻度水肿多数是生理性水肿,主要是由于随着孕龄的增加子宫变大,下肢血管受到压迫,影响到下肢静脉回流所致。除此之外,内分泌功能发生变化,雌激素、醛固酮分泌增多,体内水、钠潴留较多,也是引起水肿的原因之一。
孕期血液稀释,血容量增加,但红细胞增加的幅度不如血浆增加幅度大,血液相对变稀,血浆蛋白却没有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移向组织间隙也会造成水肿。
每位孕妇都会出现或轻或重的浮肿。特别是在长时间站立工作,或持续同一姿势不变时,则更容易引起浮肿。这种生理性水肿多数只限于腿部浮肿,只需适当卧床休息,同时用枕头或坐垫将腿垫高,浮肿自然就会消退。
3、警惕病理性水肿
严重的水肿多数是因孕妇同时合并有妊娠并发症,或者是合并有内外科疾病,如心脏病、肝病、肾病、甲状腺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营养不良等。
怀孕后,严重水肿一般都是病理性的,需进行治疗才可能好转。孕妇在家应经常对自己进行观察,若水肿超过膝关节,应尽快到医院检查,以找出原因,进行处理。
4、产后也需防水肿
产后的新妈妈,一般通过大量排尿及流汗,就可将体内过多水分排掉,通常排水速率与水肿严重程度成正比。但是,假如产后水肿持续不消退,应考虑是否为病态。
通过以上的及时,对孕妇水肿怎么办,也都是知道该如何做,那在预防上,也都是有着一定的方法,如果孕妇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就可以到医院进行检查,这样医生就会对此,进行一些不错的建议,使得对改善这样问题,有着很大帮助。
肾炎性水肿和肾病性水肿的区别
肾病性水肿
肾脏是身体排出水分的主要器官,当肾脏患病时,致使水分不能排出体外,潴贸在体内时,称为肾性浮肿。水肿是肾脏疾病最常见的症状,轻者眼睑和面部水肿,重者全身水肿或并有胸水、腹水。水肿的程度可轻可重,轻者无可见的浮肿,仅有体重增加或在清晨眼睑稍许肿胀。重者可全身明显水肿,甚至有胸、腹腔积液,致体重增加数十公斤(重度浮肿)。最常见的应该是指凹性水肿,即用手指按下去你会看到出现凹陷。
肾性水肿原因一般分为两类:一是肾小球滤过下降,而肾小管对水钠重吸收尚好,从而导致水钠潴溜,此时常伴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因此组织间隙中水份潴溜,此种情况多见于肾炎。另一种原因是,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血浆蛋白过低所致。
因肾脏原发性疾病引起的全身性水肿,称为肾性水肿。肾性水肿既是肾脏疾病的主要表现又是诊断肾炎的重要线索,按其发生机制可分为肾炎水肿和肾病性水肿。
肾炎性水肿
肾脏水肿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也是肾脏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水肿可以由许多原因引起,不同的水肿有不同的特征。由心脏病引起的水肿叫心源性水肿或心性水肿;由肝脏病引起的水肿叫肝源性水肿或肝性水肿;同样,由肾脏疾病引起水肿就称为肾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是全身性水肿的一种,是肾小球疾病的常见症状,是由于肾脏疾病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引起组织疏松部分不同程度的水肿。
主要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本病多由循环血中的免疫复合物所引起。临床表现尿的变化(血尿、蛋白尿、红细胞管型、少尿等、高血压和水肿。急性期过后水肿可消退。
怀孕后外阴肿胀是怎么回事
1、外阴肿胀是生理性水肿
孕妇小便时感觉的外阴肿胀,也是由于静脉受压迫,外阴局部静脉肿胀引起得。由于排尿时腹压增加,血管受压加重,子宫下移,胎头压到盆壁,使外阴部静脉回流短暂障碍,引起外阴静脉充血,导致肿胀的感觉。
2、生理性的水肿对胎儿无影响
不少孕妈妈担心,生理性的水肿是静脉回流受阻引起的,那会不会对胎儿有什么影响呢?其实既然说它是生理性的,那么就是一种妊娠的自然现象,对胎儿没有影响。
3、怀孕晚期最容易发生水肿
在进入妊娠晚期(28周以后),子宫逐渐增大,压迫下腔静脉后会容易发生水肿。
4、孕妇水肿应怎么办
1)适当休息?适当的休息,减少站立、走动,会使下肢血液回流增加,水肿减轻或消失。
2)穿着合适的衣服?穿着紧身的衣服会导致你的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发身体浮肿。因此,孕妈妈在怀孕期间尽量穿着宽松的衣服。
3)抬高双腿?建议孕妈妈在睡前(或午休时)把双腿抬高15~20分钟,可以起到加速血液回流、减轻静脉内压的双重作用,不仅能缓解孕期水肿,还可以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的发生。
4)左侧卧位睡眠?孕妈妈卧床休息、睡眠时,建议面向左侧躺,这样可以避免压迫到下肢静脉,并减少血液回流的阻力,还可以减少对心脏的压迫。如果孕晚期孕妇平躺时间长,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过长,会导致回心脏的静脉血明显减少,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甚至休克,这在医学上叫做“仰卧位低血压”,会危及孕妇及胎儿的生命。
孕妇水肿的原因
1、下肢血液回流受阻
妊娠中后期,子宫及腹部逐渐增大,骨盆内压力增高,压迫从心脏经骨盆到双腿的血管,造成血液和淋巴液循环不畅,代谢不良,于是导致腿部组织体液淤积,血液回流受阻,出现水肿。 解决方法:孕妇下肢出现水肿时,避免久站、久坐,多卧床休息,适当抬高下肢,特别是左侧卧位,可改善胎盘血液供应,减轻浮肿。
2、内分泌变化所致
怀孕后,女性内分泌功能发生变化,胎盘分泌的激素及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增多,造成体内钠和水份滞留,体内水份积存,从而出现了水肿现象。 解决方法:利用台阶,双脚做上下运动,能锻炼小腿的肌肉,从而有助于预防浮肿。晚上睡觉前,家人最好能为孕妇进行腿部按摩,可减轻水肿。
3、孕期血液稀释所致
孕期血容量增加。但红细胞增加的幅度不如血浆增加幅度大,血液相对变稀,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移向组织间隙而水肿。 解决方法:孕妇小腿水肿,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注意少吃盐,适当做抬高下肢的动作,吃些冬瓜汤、红豆汤、荸荠汤,有利于去水肿。
4、妊娠疾病所致
妊娠疾病也会造成孕妇水肿,如妊娠毒血症、高血压、肾脏病、心脏病或其他肝脏方面的疾病等。病态性水肿的症状不仅呈现在下肢部位、双手、脸部、腹部等都有可能发生。如果用手轻按肌肤时,肌肤反应多会呈现下陷、没有弹性、肤色暗蓝等现象。 解决方法:孕妇如果出现病理性水肿,要及时就医,寻求医生帮助治疗。因为浮肿可能会导致神经受压,有时则会引起大腿外侧发麻、指尖刺痛,或感觉丧失。
5、孕妇注意区分生理性与病理性水肿
大部分孕妇水肿为生理性,在产后会自动消失,但有些孕妇的水肿却是疾病造成的,孕妇要加以区分。 生理性水肿 生理性水肿多发于脚踝或膝盖以下处,孕妇早晨起床时不会有明显的症状,但是经过长时间站立或者是活动减少时,在晚上睡觉前会发现水肿变得更加明显。属于正常现象,平时睡觉抬高下肢即可,不需特别治疗,生产后会自愈。 病理性水肿 病理性水肿则会发生在人体的多个部位,如下肢部位、双手、脸部、腹部等,用手轻按肌肤时,肌肤反应多会呈现下陷、没有弹性、肤色暗蓝等现象。病理性水肿容易导致神经受压,应及时治疗。
什么是孕早期浮肿
早期浮肿是怀孕期间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大多数孕妇都会有孕早期浮肿现象,通过表现为脸部和下肢浮肿。孕早期浮肿一般情况不会很严重,妈妈们只要注意休息,饮食营养均衡,有空的时间做做按摩,就能够解决水肿。但是有些孕早期水肿是由一些疾病引起的,孕妇怀孕期间也要多注意这些疾病。
孕早期浮肿的症状
1、生理性水肿
这是大多数准妈妈都会经历到的,一般是手脚肿胀。所谓生理性”水肿,主要是由于子宫压迫造成,增大的子宫会压迫从心脏经骨盆到双腿的血管。血液和淋巴液循环不畅,代谢不良,导致腿部组织体液淤积,一般多发生在脚踝或膝盖以下处,通常在早晨起床时并不会有明显症状,但在经过白天久站和夜间活动量减少后,大约在晚上睡觉前,水肿症状就会比较明显呈现,但生理性水肿大致是不会对造成不良影响,这种水肿产后会自愈,所以准妈妈不用担心。
2、病态性水肿
病态性水肿”则由疾病造成。例如:妊娠毒血症、肾脏病、心脏病或其他肝脏方面的疾病,这些疾病不仅会对准妈妈的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对的健康也会有危害。且病态性水肿的症状,不仅呈现在下肢部位、双手、脸部、腹部等都有可能发生。如果用手轻按肌肤时,肌肤反应多会呈现下陷、没有弹性、肤色暗蓝等现象。
孕早期浮肿分生理现象和病态现象两种。首先要看自己的血压高不高,是不是妊娠高血压症引起的。如果不是的话,就测一下血压和尿常规,看是不是妊高症,应及时的补钙。
引起水肿的原因是什么
1、凹陷性水肿和非凹陷性水肿。凹陷性水肿由体液积聚于皮下结缔组织间隙造成,而非凹陷性水肿则由慢性淋巴回流受阻(如丝虫病象皮肿)造成。
2、全身性水肿和局限性水肿。全身性水肿是全身皮下均有水肿,而局限性水肿是身体某一部分水肿。
3、炎症性与非炎症性水肿。炎症性水肿常伴局部红肿、灼热、疼痛,非炎症性水肿无上述表现。引起全身性水肿的原因有心源性、肾性、肝性、营养性、特发性;局限性水肿的原因有局部炎症、静脉血栓形成、丝虫病、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不同的水肿原因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全身性水肿中特发性水肿较为特殊,这种水肿几乎只见于女性,中年女性尤多。水肿部位以双下肿最明显,其特点是晨起无水肿或轻度水肿,此后逐渐加重,睡前最甚,平卧一夜后,水肿消失或减轻。
怀孕几个月腿会肿
1、怀孕几个月腿会肿
孕期水肿通常发生在孕28周以后,这个时候准妈妈的子宫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容易压迫到静脉回流。静脉回流不好的孕妇在此阶段容易出现水肿,主要出现在脚踝和腿部。一般来说,孕期水肿的准妈妈经过卧床休息之后能够消退,如果仍然不消退的则称为妊娠水肿,是不正常的现象。
2、孕妇水肿的症状
脚踝、小腿、胳膊或者是脸胀起来,用手指对肿起来的部位按压下去之后,皮肤出现明显的凹下去,而不会很快地恢复,这表示你遭遇了孕期水肿。
水肿最先出现的部位是在人体的最底部位——足踝部,休息后稍退。水肿可随体位而改变,半坐、卧位时腰骶部及阴唇明显,严重的还会引起全身的水肿。
生理性水肿与病理性水肿的症状也有所不同。
生理性水肿,多发于脚踝或膝盖以下处,孕妇早晨起床时不会有明显的症状,但是经过长时间站立或者是活动减少时,在晚上睡觉前会发现水肿变得更加明显;
病理性水肿,会发生在人体的多个部位,如下肢部位、双手、脸部、腹部等,用手轻按肌肤时,肌肤反应多会呈现下陷、没有弹性、肤色暗蓝等现象。病理性水肿容易导致神经受压,有时则会引起大腿外侧发麻、指尖刺痛,或感觉丧失。
3、孕妇水肿的异常情况
可如果通过休息和控制盐分的摄入后,水肿仍不消退,而且还有加重的迹象,准妈妈不能麻痹大意。就应该尽快到医院就诊。准妈妈要特别留意,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形,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检查:
水肿出现在早晨,手指肿胀,戒指难以脱下;
体重在1周内增加1斤以上;
感觉大腿外侧发麻、指尖刺痛或者没有感觉。
总之,孕妈妈要定期产检,做好血压、体重和尿蛋白的监测,注意有无贫血和营养不良。如果水肿现象严重,必要时得进行利尿治疗。
孕妇水肿怎么办
孕妇水肿常识:
不同原因引起的水肿表现各异,通常水肿多出现在人体最低部位的足踝部,休息后稍退,但可逐渐加重并向上蔓延。水肿部位可随体位变化而改变,半坐、卧位时腰骶部及外阴明显,严重者会引起全身水肿。有的为可凹性水肿,有的皮肤肿胀透亮而按之并无凹陷,站立时水肿多明显表现于身体的下半部分。
孕妇水肿怎么办
1、认识正常与不正常水肿
80%的孕妇在怀孕第8~9个月时会出现水肿这种生理现象,有些孕妇则会提早一点出现,轻者仅局限在小腿,先是足踝部,随之慢慢向上蔓延,严重的可引起大腿、腹壁或全身浮肿,甚至还会出现腹水及胸水。多数情况下经过休息或抬高下肢后,水肿能自行消退,不需特别处理,但如腹壁也浮肿,或经适当休息后仍不能消肿者,应到医院检查发生浮肿的原因,切不可麻痹大意。
2、为什么会出现生理性水肿
孕期轻度水肿多数是生理性水肿,主要是由于随着孕龄的增加子宫变大,下肢血管受到压迫,影响到下肢静脉回流所致。除此之外,内分泌功能发生变化,雌激素、醛固酮分泌增多,体内水、钠潴留较多,也是引起水肿的原因之一。
孕期血液稀释,血容量增加,但红细胞增加的幅度不如血浆增加幅度大,血液相对变稀,血浆蛋白却没有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移向组织间隙也会造成水肿。
每位孕妇都会出现或轻或重的浮肿。特别是在长时间站立工作,或持续同一姿势不变时,则更容易引起浮肿。这种生理性水肿多数只限于腿部浮肿,只需适当卧床休息,同时用枕头或坐垫将腿垫高,浮肿自然就会消退。
3、警惕病理性水肿
严重的水肿多数是因孕妇同时合并有妊娠并发症,或者是合并有内外科疾病,如心脏病、肝病、肾病、甲状腺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营养不良等。
怀孕后,严重水肿一般都是病理性的,需进行治疗才可能好转。孕妇在家应经常对自己进行观察,若水肿超过膝关节,应尽快到医院检查,以找出原因,进行处理。
4、产后也需防水肿
产后的新妈妈,一般通过大量排尿及流汗,就可将体内过多水分排掉,通常排水速率与水肿严重程度成正比。但是,假如产后水肿持续不消退,应考虑是否为病态。
通过以上的及时,对孕妇水肿怎么办,也都是知道该如何做,那在预防上,也都是有着一定的方法,如果孕妇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就可以到医院进行检查,这样医生就会对此,进行一些不错的建议,使得对改善这样问题,有着很大帮助。
水肿什么时候可以恢复正常
1、生理性水肿
孕期生理性水肿是大部分孕妇的水肿类型,主要是由于子宫压迫造成,增大的子宫会压迫从心脏经骨盆到双腿的血管。造成血液和淋巴液循环不畅,代谢不良,于是导致腿部组织体液淤积,一般多发生在脚踝或膝盖以下处。生理性的水肿通常在早上起床时不会有明显的症状,但是经过一天的活动后,晚上睡觉前,水肿的症状会比较明显。生理性水肿一般在产后会自愈,准妈妈们不必过于担心。
2、病态性水肿
病态性水肿是由多种疾病所造成的,比如妊娠毒血症、肾脏病、心脏病或其他肝脏方面的疾病等,这些疾病会造成准妈妈水肿,而水肿部位不仅仅呈现在下肢,双手、脸部、腹部等都有可能发生,用手轻按肌肤时,肌肤反应多会呈现下陷、没有弹性、肤色暗蓝等现象。准妈妈遭遇病理性水肿时要及时就医。若孕妇产后一段时间内仍存在水肿情况,应警惕是否疾病引起的水肿。
孕妇下肢浮肿怎么办
孕妇中,有很大一部分在怀孕后期小腿会出现浮肿现象,一般下午明显一些,夜里休息后会有消退。对大多数孕妇来说,下肢浮肿是一种生理性水肿,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1、下肢血液回流受阻。妊娠后期,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下半身的血液回流受阻,静脉压升高,引起下肢浮肿。
2、血液稀释:乳期血容量增加。但红细胞增加的幅度不如血浆增加幅度大,血浆蛋白则没什么增加,血液相对变稀,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移向组织间隙而水肿。
3、内分泌变化原因:怀孕后,内分泌功能发生变化,雌激素、醛固酮分泌增多,体内水、钠潴留较多,可引起水肿。
孕妇水肿可分为显性水肿与隐性水肿。显性水肿表现皮肤紧而亮,弹性降低,手指按压呈凹陷,由踝部开始,身上发展到小腿、大腿甚至腹部。隐性水浮躁表现为体表无明显水肿,水分潴留在器官间隙和深部结缔组织中,体重增长很快,每周超过0.5Kg。
如果孕妇仅有小腿浮肿一般不需要治疗。只要多加休息,避免站立时间过长,适当做些如抬高下肢的动作,少吃盐,水肿会减轻甚至消退。但不可滥用利尿药物,因为利尿药会排钾,可能会造成血钾过低。
如果水肿严重,漫至大腿以上部分,体重增加较快,血压升高,检查小便有蛋白,则应警惕是否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及时诊断治疗。
孕妇水肿有哪些危害
孕妇水肿分为生理性水肿和病理性水肿,生理性水肿对孕妇和胎儿没有太大的影响,病理性水肿就要及时治疗了。
1、有妊娠期水肿的孕妇会出现皮肤真皮层代谢营养不良,这会直接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而且婴儿的皮肤也会受到影响。
2、孕妇水肿可能是疾病造成的,首先就需要排除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因为水肿就是妊娠高血压最先出现的症状,其发病过程是由轻到重,严重时会出现高血压和蛋白尿,这些综合征会使母体各器官缺血、缺氧,对母亲和胎儿都有很大损伤,比如孕妇可能会出现力衰竭、肾功能衰竭、水肿、脑溢血、脑栓塞和凝血功能障碍等,而胎儿会在宫内发育迟缓、窘迫、死胎、早产,胎儿的死亡率会相对增加。
综上所述,孕妇水肿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发觉自己比较严重,还是要及时去做产检,谨防上述情况的发生。
小贴士:有生理性水肿的孕妈妈应该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少摄取含盐食物,平时多走动,也可以让老公按摩水肿部位,这些都能有效的预防水肿。
孕妇水肿什么样
一、孕妇水肿的症状
1.脚踝、小腿、胳膊或者是脸胀起来,用手指对肿起来的部位按压下去之后,皮肤出现明显的凹下去,而不会很快地恢复,这表示你遭遇了孕期水肿。
2.水肿最先出现的部位是在人体的最底部位——足踝部,休息后稍退。水肿可随体位而改变,半坐、卧位时腰骶部及阴唇明显,严重的还会引起全身的水肿。
3.生理性水肿与病理性水肿的症状也有所不同。生理性水肿多发于脚踝或膝盖以下处,孕妇早晨起床时不会有明显的症状,但是经过长时间站立或者是活动减少时,在晚上睡觉前会发现水肿变得更加明显;病理性水肿则会发生在人体的多个部位,如下肢部位、双手、脸部、腹部等,用手轻按肌肤时,肌肤反应多会呈现下陷、没有弹性、肤色暗蓝等现象。病理性水肿容易导致神经受压,有时则会引起大腿外侧发麻、指尖刺痛,或感觉丧失。
4.妊娠病理性水肿多肢体面目浮肿,少气懒言、食欲不振、腰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脉滑无力。可分为脾虚型及肾阳虚型。
(1)脾虚型。面目四肢浮肿或遍及全身,伴胸闷气短、口淡无味、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质胖嫩,苔薄白或腻、边有齿痕,脉缓滑无力。
(2)肾阳虚型。面浮肢肿,腰部以下最为明显,四肢较冷、腰膝无力,舌质淡或边有齿痕,舌苔白润,脉搏沉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