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孩骨折多久复查一次 骨折后的注意事项

小孩骨折多久复查一次 骨折后的注意事项

1、服用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伤口的修复。

2、适当补充营养。适量补充一些蛋白质和维生素,能够促进细胞的代谢,加快伤口的愈合。

3、避免过度运动。在骨折后,应尽量避免过度的运动,以免对骨折部位造成二次伤害。

4、少喝水。尽量减少饮水量,如果过量摄入水分,容易增加身体的排泄,从而导致大小便频繁,这对于骨折患者的行动是十分不便的。

5、切忌盲目补钙。在骨折初期,切勿盲目补钙,如果盲目补钙,容易造成骨质内的有机质比例失调,从而影响骨骼的恢复。

婴儿骨折的症状有哪些

小孩骨折的症状

1.孩子身体局部有疼痛和压痛感,活动后疼痛有所加重。

2.孩子受伤局部有肿胀,淤斑。

3.孩子受伤部位出现部分或全部的功能丧失。

4.孩子受伤严重时肢体出现畸形,如短缩、扭曲、旋转等。

5.孩子身体活动反常,不该活动的地方产生活动。

6.孩子移动受伤部位可听到骨断端的摩擦声。

什么是小孩骨折

小孩在玩耍、学走路、受到重物撞击、跌倒时都很容易发生骨折,骨折断端与外界相通者,称为开放性骨折,与外界不直接相通者,称为闭合性骨折。

小孩常见的骨折称为“青枝骨折”,即骨折时骨质折而不断,主要因为孩子骨中的胶质较多,石灰质较少,骨质软而韧性大。

骨折复查做什么检查 骨折后多久拍片复查

骨折早期应该注意观察骨折部位指端血运及活动,如果有情况随时来复查;

如果在一周后肿胀消退后,可以复查一次有无骨折移位;

通常来说骨折的愈合时间为5周左右,这个时候可以复查检查骨折的愈合情况。

骨折后多久拍片复查 为什么骨折要定期复查

1、有些骨折早期表现(包括自己的感觉、X线表现)可能不明显。骨折数日以后,随着骨折端的吸收,骨折线才逐渐清晰。

2、骨折经过石膏、夹板等固定,几天后,随着骨折部位肿胀的逐渐消退,外固定相对来说变得松弛,骨折可能就会发生移位。及时复查就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3、骨折以及各种治疗都有其固有的各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定期复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

4、任何检查手段都要经过机器操作、图像获得、人员判读等众多环节,完全避免误差是不可能的,也就是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一次检查就下有无骨折的结论有时不够客观和准确。

小孩骨折多久复查一次

因为小孩子的骨头恢复得比成年人快,因此,一般在打完石膏后,每隔1~2周进行一次复查,在骨折部位恢复良好的情况下,每隔一个月进行一次复查即可。

骨折一共复查几次

一般需要复查三次。

1、骨折后的石膏固定需要进行第一次拍片复查;

2、在打完石膏的第一周进行第二次复查,需要检查石膏是否移位、伤势恢复是否正常;

3、等到半个月以后,再进行第三次复查,如果骨头的恢复状况良好,基本上不用再进行复查。

小孩锁骨骨折怎么办

医生会给宝宝进行检查,以确定骨折没有造成神经或血管损伤。他会让宝宝拍一个X光片检查骨折的损伤程度,并确定具体位置。

很多锁骨骨折不用手术也可以自己痊愈,不过有时候需要把骨折一侧的胳膊固定住好让伤口痊愈。医生可能会把宝宝的胳膊用吊带吊起来,或者用可以把肩膀向后拉、把所有骨骼都固定到正常位置的8字形绷带。这种绷带的好处是宝宝仍能使用他的胳膊和手。

医生可能会建议给宝宝服用儿童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来缓解疼痛,并在头48小时使用冰袋冷敷(全天每2~3小时使用一次,每次15~20分钟)来缓解肿胀。

为了巩固患处,医生可能会教你在宝宝一旦不觉得疼时,让他做一些简单的活动。而你要尽量防止宝宝在骨骼痊愈之前活动过于剧烈。

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髌骨骨折复查查什么

髌骨骨折复查首先要复查X线片, 来判断骨折愈合的情况,骨折线是否消失,骨折周围是否有骨痂形成。其次要看膝关节屈伸活动的情况,膝关节伸屈髌骨起到了很大作用,所以髌骨骨折时候,要看膝关节的伸屈活动是否达到正常的范围,另外还要看膝关节是否有肿胀。

骨折一共复查几次 骨折三个月还用复查吗

建议复查。

因为不同的骨折部位需要的恢复时间不一样,并且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相同,病情的恢复状况也不一样,在骨折后,部分人群可能在三个月的时候,骨头的恢复情况并不理想,因此,建议在骨折后的三个月进行一次复查,以确定伤势的恢复情况,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骨折复查做什么检查 骨折复查的标准

1、骨折部无压痛及沿肢体纵轴无叩击痛。

2、用适当力量扭转患肢,骨折处无反常活动。

3、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

4、外固定解除后伤肢能满足以下要求上肢能向前平举1kg重量达1分钟

骨折康复

第一期,也称愈合期

骨折或脱位等急性损伤经骨科处理后2一3天,损伤反应开始消退,肿胀和疼痛减轻,无其他不宜活动的情况,一般情况即应开始康复治疗。

(一)第一期康复治疗的基本作用

1.骨折经过复位、固定等处理后达到临床愈合一般需时一月至数月,这期间肢体被迫制动,缺少应力刺激。而一定的应力刺激能活跃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是维持组织正常代谢所必需的。一定的应力刺激所产生的生物电,能帮助钙离子沉积于骨骼,防止骨质脱钙,促进骨折愈合。应力刺激包括对肌腿与韧带的牵拉作用和重力作用。

2.维持一定的肌肉收缩是促进肌肉生理作用的最佳方法,能有效地预防因肢体被迫制动而引起的肌张力降低和肌肉萎缩。故必须尽早使伤区肌肉开始适当的训练。

3.维持伤区邻近关节的适当运动,关节运动能牵伸关节囊及韧带,防止关节挛缩。关节运动并能改善关节的血液循环,促进关节内滑液分泌与循环,从而预防和减轻因长期制动所引起的废用性关节挛缩、关节软骨萎缩变性、关节腔变窄、滑液量减少与关节内粘连。在运动间歇期,要注意保持各关节的功能位。

4.骨折与脱位往往同时损伤肌肉、韧带、关节、血管、神经、淋巴、结缔组织和皮肤等软组织,产生局部血肿,局部血肿压迫使肌肉收缩受到影响,甚至会发生肌肉反射性痉挛;局部血肿压迫使静脉与淋巴回流障碍,静脉淤血,液体大量渗出,形成粘连。若肌被膜与肌纤维粘连,会严重影响肌肉收缩与伸展功能。局部血肿压力继续增高时,会影响动脉血供,使骨折愈合迟缓。康复治疗促进血肿及渗液的吸收,维持邻近肌肉或肌肉的活动幅度,预防和减轻粘连。

5.活跃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全身各系统器官的生理功能与新陈代谢,保持良好心理状态,从而防止肺炎、褥疮、尿路感染或结石,静脉血栓形成、便秘等并发症,改善病人情绪,维持全身健康。

老人驼背脊椎骨折的预警

脊椎骨折50%患者并未诊断治疗

很多人都知道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髋骨骨折将会危及生命,但是,对脊椎骨折却认识不足,不少患者并未就医。实际上,脊椎骨折在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中最为常见,约占所有骨折的45%,它会引起脊椎变形,使病人身高变矮。有研究表明,脊椎骨折带来的死亡率甚至高于髋部骨折。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虽然诊断脊椎骨折只需拍X光片即可,但是大约50%的脊椎骨折患者没有得到过诊断、治疗,有的患者是在多次骨折后才被查出。在没有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的是因为患者自认为疼痛是风湿病等引起,只要贴膏药止痛,或躺几天就行了;有的患者因疼痛就诊时,如果医生问诊不够细,就不会发现。

一次脊椎骨折会导致另一次骨折

骨质疏松症患者存在随时发生骨折的危险,最常见的是脊椎骨折,其次是手腕骨折,最严重的是髋部骨折。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骨折时,往往很难愈合,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对于脊椎骨折,很多人认为是用力不当造成的。其实在骨折之前,其脊柱的骨量已逐渐丢失,疏松的椎体就像被白蚂蚁蛀空的房梁,稍有外力,如在提东西或弯腰抱起小孩的那一刻,脊椎骨一下子塌陷。问题是,只要发生第一次骨折,就还会骨折第二次。而且,很可能两次骨折会相距较近。而且患有骨质疏松症的绝经后的女人,在已经发生一次脊椎骨折的情况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很可能还会发生第二次脊椎骨折。

脊椎骨折预警现象

腰背部疼痛

如果是一个轻微、局部的微小骨折,就会导致局部骨疼痛。而人体为了缓解或不刺激疼痛部位,会改变姿势、肌肉用力,久而久之会产生肌肉疼痛,特别是背部,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身高减低和驼背畸形

身高缩减、腹部突出以及驼背等都是老年妇女脊骨破裂的表征,身高的降低多因骨折的原因,但也不是惟一原因,腰间盘的蜕变也会出现身高降低的现象,如果一年内身高降低两厘米以上,就应该去医院检查,年岁大的人应该每半年量一次身高。

其他现象 :有腹部突出、呼吸困难、胃肠道反流及其他消化系统症状,如抑郁等。

相关推荐

闭合性骨折骨折一样吗

闭合性骨折属于骨折里的一种。闭合性骨折的软组织损伤较轻,骨折愈合也较快。闭合性骨折即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闭合性骨折可由创伤和骨骼病所致,后者如骨髓炎,骨肿瘤所致骨质破坏,受轻微外力即发生的骨折,成为病理性骨折。 以创伤性骨折占多数。

引起骨折复发的因素有哪些

X线片显示有连接骨痂、表明骨折已经愈合,但这并不能说明骨的内在结构已经恢复。专家介绍,骨的正常结构的形成与强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通过逐步承受应力的过程中完成的,在医学上称之为骨的塑型。骨折发生后,人的骨折区在损伤组织的刺激下细胞增生,在骨折端形成骨痂。 骨折发生后,受伤的肢体由于长期固定、不负重,逐渐出现骨质疏松、骨强度降低,使肢体一时间难以支撑人的体重,这就是为什么一些患者朋友在负重行走时虽然未受到明确外伤却也会骨折的原因。 骨折24小时内,骨折端附近的骨外膜增生肥厚,新生血管长入,开始在膜内形成

老年人体检哪些项目比较重要 骨质疏松检测

老年人容易骨折多半是由于骨质疏松引起,因此每年体检做一次骨密度检测,通过检测来评估骨折风险是很有必要的,发现有类似症状可以及时调节得到改善。

小儿骨折最好看小儿骨科

不恰当治疗增加畸形几率 李旭介绍,由于肱骨部位是儿童的薄弱点,因而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最常见的儿童骨折之一,成人发生这种骨折的几率很小。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在孩子运动、玩耍不小心摔倒时。跌倒时肘关节在半屈曲或伸直位,手心触地,暴力经前臂传达至肱骨下端,将肱骨髁推向后方。由于重力将肱骨干推向前方,就造成肱骨髁上骨折。 一年前,5岁的瑶瑶在和小朋友玩游戏的时候不小心摔伤,到当地医院拍片后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当地医生建议,由于没有完全移位,没有必要做复位,只做石膏固定即可。最近,瑶瑶家人发现孩子的肘关节有些变形,肘

跖骨骨折检查方法

跖骨、趾骨骨折的检查方法X线检查对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凡疑为骨折者应常规进行X线拍片检查,可显临床上难以发现的不完全性骨折,深部的骨折,关节内骨折和小的撕脱性骨折等,即使临床上已表现为明显骨折者,X线拍片检查也是必要的,可以帮助了解骨折的类型和具体情况,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X线摄片应包括正,侧位,井须包括邻近关节,有时须加摄斜位,切线位或健侧相应部位的x光片,仔细阅读x光片后应辨明以下几点: (1)骨折是损伤性或病理性。 (2)骨折是否移位,如何移位。 (3)骨折对位对线是否满意,是否需要整复

骨折复位标准 骨折缩短复位标准

成人上肢骨折缩短移位较多时,对肢体功能影响不大,下肢骨折缩短移位则不允许超过2厘米。

造成骨折复发的诱因是什么

对于骨折复发的原因,专家提到应力的作用下,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共同对骨痂进行改建,破骨细胞“拆除”不受力的多余部分,成骨细胞重新搭建、加强受力大的部分。经过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才能完成骨痂的塑型。只有完成骨痂塑型,骨强度才会逐渐恢复正常。否则,患肢一旦受到外力作用就很容易再次骨折。 X线片显示有连接骨痂、表明骨折已经愈合,但这并不能说明骨的内在结构已经恢复。专家介绍,骨的正常结构的形成与强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通过逐步承受应力的过程中完成的,在医学上称之为骨的塑型。骨折发生后,人的骨折区在损伤组织的刺激

小儿骨折如何急救

1、家长不要惊慌失措,保持冷静的头脑,判断孩子发生骨折后,应避免搬动受伤的肢体,以免加重骨折的程度,进一步发生错位,避免骨折处的骨刺损伤血管、神经。千万不能乱揉,有人习惯用手给小孩揉捏伤部,这样可能会给正常治疗带来困难,直接关系到康复。 2、如果是小孩的颈部或背部遭到损伤后出现了骨折,要先检查看孩子是否出现苍白、呼吸加快、出汗、口渴等症状,如果有这些症状,要立刻就诊,而不要搬动、扭转被折断或脱臼的部位。 3、如果是四肢受伤骨折,则可用小木条、树枝、铁条、铝条等进行简易的固定,再搬动受伤的肢体,固定时支撑物

肱骨上段骨折的治疗方法

一.复位 骨折早期复位 可使骨折修复顺利进行。复位的方法有手法复位和手术复位两类。如果过长地拖延复位时间,就会造成骨折复位的困难。骨拆复位是治疗骨折的首要步骤,所以,对每一个骨折,原则上应争取解剖学对位,而对某些骨折,复位时有一定困难,虽未完全恢复到解剖位置,但骨折愈合后,不影响该伤肢的功能,称功能对位。在治疗骨折时,要重视伤肢功能恢复,而不能片面地、机械地强求解剖学的复位。 二.固定 合适有效的固定,是骨折愈合的关键之一。它可继续维持骨折复位后的对位对线,又可以防止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剪力旋转力和成角的活动

新生儿颅骨凹陷手术步骤

有两种整复方法:①游离骨瓣整复;②撬起凹陷骨折片整复。 1.游离骨瓣整复 ①绕凹陷骨折边缘做一马蹄形皮瓣。②在凹陷骨折的周边钻4个骨孔,在各骨孔之间锯断,保留骨瓣表面的骨膜。③在硬脑膜外与颅骨内板之间进行剥离,将整个骨瓣取下。④用手或其他手术器械将凹陷骨折整复。⑤检查硬脑膜是否完整,硬脑膜下是否有血肿或脑挫裂伤。如硬脑膜已被撕破,骨折片已刺入脑内,骨片小者应予摘除,清除其下方的积血和挫碎的脑组织,严密止血后缝合硬脑膜。⑥将整复后的游离骨瓣复位,切开的骨膜予以缝合,最后按层缝合头皮各层。 2.撬起凹陷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