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习俗活动
处暑习俗活动
1、出游迎秋 祭祖、迎秋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2、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3、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2006年第九届中国开渔节,在9月6日浙江省象山县举行。因为;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因此,从这一时间开始,人们往往可以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
立冬有哪些风俗
吃羊肉、吃饺子、迎冬、酿黄酒等。
立冬是传统节日之一,在立冬这天也有很多的风俗活动,比如吃羊肉、吃饺子、迎冬、酿黄酒等,对于不同地区来说,也分别具有不同的风俗活动。
但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吃饺子,这是因为立冬属于“交子之时”,而“饺子”与“交子”同音,有新旧交替的意思,所以在立冬这天很多地方都有吃饺子的习俗。
谷雨有什么习俗活动
1、吃春
吃春实际上说的是“吃香椿”,因为谷雨前后,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含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和大量的维生素C,食用可有健胃理气,止泻润肤等多种功效,故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
2、走谷雨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现在乡下多是去附近周边菜菜香椿、野菜就回了,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
3、摘谷雨茶、喝谷雨茶
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南方谷雨摘茶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此茶与清明茶同为一年之中的佳品,一般雨前茶价格比较经济实惠,水中造型好、口感上也不比明前茶逊色,大多的茶客通常都更追捧谷雨茶。
4、祭海
谷雨节也叫做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谷雨时节海水回暖,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俗话说:“骑着谷雨上网场。”为了能够出海平安、满载而归,渔民们在谷雨这天要举行海祭,祈求海神保佑。旧时海边,村村都有海神庙或娘娘庙,祭祀时刻一到,渔民便抬着供品到庙前摆供祭祀,有的则将供品抬至海边,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面海祭祀,场面十分隆重。
5、禁杀五毒
谷雨以后气温升高,病虫害进入高繁衍期,为了减轻病虫害对作物及人的伤害,农家一边进田灭虫,一边张贴谷雨贴,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这一习俗在山东、山西、陕西一带十分流行。
谷雨贴,属于年画的一种,上面刻绘神鸡捉蝎、天师除五毒形象或道教神符,有的还附有诸如“太上老君如律令,谷雨三月中,蛇蝎永不生”、“谷雨三月中,老君下天空,手持七星剑,单斩蝎子精”等文字说明,寄托人们查杀害虫、盼望丰收、安宁的心理。
6、赏花
谷雨前后也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谷雨三朝看牡丹”,赏牡丹成为人们闲暇重要的娱乐活动。至今,山东、河南、四川等地还于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供人们游乐聚会。
7、洗澡
在西北地区,旧时,人们将谷雨的河水称为“桃花水”,传说以它洗浴,可消灾避祸。谷雨节人们以“桃花水”洗浴,举行射猎、跳舞等活动庆祝。
过年的由来 过年的习俗
吃年夜饭是过年的一个传统习俗,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压岁钱也是春节的习俗之一,压岁钱一般是由长辈派发给晚辈,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而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给压岁钱也寄托了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
贴春联、福字、门神、窗花等都被叫做是贴年红,因为这些都是红色喜庆元素,所以被统称为“贴年红”。这既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信仰,同时还增添了喜庆的节日氛围。
守岁,又叫做照虚耗、守岁火、照岁等,是民间春节的年俗活动之一。新年前夕夜晚守岁,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全家团聚,迎接新岁到来;并称之为“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2017年立冬是几月几日 立冬有什么民俗吗
立冬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民间常有有“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丰收节”等习俗活动。
清明节是寒食节吗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在清明节在公历04-06日,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节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节是传承信仰、家庭人伦的重要载体,清明祭祀是文化表达,是感恩先人、密切人情的重要方式。
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
很多人不知道清明节其实还有植树的习俗,清明节清明前后,春阳照临,这时候万物生长,这时候植树是比较好的。
春分的风俗活动和寓意
1、春分的风俗活动
春分节气时的风俗活动主要有春祭和竖蛋。
春分节气在古代时期是指导春耕的一个节气,因此,自古以来就有春分节气的时候进行春耕的传统习俗,现在在一些地区也还有这样的活动存在。
春分竖蛋也是一项传统的习俗,每年的春分节气时,人们会聚集在一起,将从家里拿到的鸡蛋一个个竖立起来,这也就是春分竖蛋的习俗。
2、春分的寓意
平分春季。
春分节气是春天的第四个节气,此时春天进行到了一半,春分节气时正好是处于一个中间的位置,可以起到平分季节的作用,也因此,到了春分节气后,就正式的进入到一个比较温暖的气候中去了,此时也是初夏的过渡时期,再过一段时间就要正式立夏了。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几个节气 立冬有哪些习俗
立冬习俗有的改了,也有沿袭至今的。
卜岁霞浦叫“问苗”,这天农民相率到龙首山的舍人宫田祖前卜问来年的丰歉,举行丰收联欢晚宴,有些乡村演戏谢神庆丰收。
“立冬”日杀鸡宰羊或以其他营养品进补称“补冬”。
畲族登山、巡田,到神庙卜岁称为“探宝。
有些地方还有“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丰收节”等习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