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高血压并发脑出血
怎样防高血压并发脑出血
1、专家表示,要想有效的预防脑出血就应该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专家指出,注意减肥,通过运动增强血管的收缩力和张力,对预防脑出血多有益处。
2、专家提醒,临床上虽然认为脑出血多发生于50岁到60多岁的中老年人身上,但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对此,年轻人也应注意血压变化。
3、高血压患者应坚持服药,注意保持血压的稳定,尤其是天气突然转冷时,要多测量血压,如发现有头晕、头痛、精神不振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高血压喝酒的危害有哪些
高血压是需要严格禁酒的,因为喝酒明确可以导致血压显著升高,造成血压的明显波动,所以高血压是不可以喝酒的。高血压患者应该平稳控制血压水平,避免血压的显著波动,因为血压波动容易造成脑血管破裂出血,导致严重的高血压并发症,高血压患者喝酒越少越好!
虽然少量饮酒可能减少冠心病发病的危险, 但饮酒和高血压有关, 因为酒含有大量的热量, 并能加重某些降压药的副作用, 所以仍提倡高血压患者应戒酒. 建议每日饮酒应为少量, 男性饮酒精不超过30克, 即葡萄酒小于100-120毫升( 2-3两), 或啤酒小于250-500毫升(0.5-1斤); 女性则减半量. 不应饮高度烈性酒, 少量喝些葡萄酒可改善血液循环.
高血压还可导致心、脑、肾和血管多种病变,发生左心室肥厚、充血性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威胁生命与健康的并发症。
喝酒很容易导致血压的升高,引起疼痛和呼吸困难,严重的会引起脑出血的症状。特别是早上喝酒是危害是中午或晚上喝酒的4-5倍。因此,高血压者千万不能早上喝酒。
相信大家通过本文了解了关于高血压饮酒的常见危害,这些危害对于患者来说都是非常致命的,我们在日常最好要避免饮酒。对于高血压这类心脑血管疾病还应该通过食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和缓解,改善身体体质预防高血压带来的危害。
脑出血二次复发的病因有哪些
脑出血二次复发的病因如下:
脑出血患者极易复发,脑出血患者注意生活调节,治疗多次潜在现为疾病,采取预防措施,可降低发病率和复发率。很多患者由于术后疏忽,导致脑出血的发作,进而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后果,所以希望大家通过本文学习脑出血复发的根本原因,避免重复错误的道路。
1、高血压诱发脑出血二次复发
80%以上的脑出血患者有高血压病史。由于长期的高血压,脑内小动脉形成粟粒样大小的疤体扩张,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就会使小动脉瘤破裂而发生脑出血。长期的高血压,还可使脑小动脉内膜受损,管壁脆性增强,更易破裂出血。
2、情绪激动诱发脑出血二次复发
情绪激动是脑出血的又一重要诱因。在一组病人中,有近25%的病人是因生气、情绪激动导致脑出血。这主要是由于情绪激动时心跳加快、血压突然升高所致。
3、酗酒诱发脑出血二次复发
饮酒是引起脑出血的另一危险因素。尤其酗酒,可引起血压增高或凝血机制改变和脑血流加速而促发脑出血。许多人往往并不是酗酒,就是逢年过节或遇高兴事,比平时多饮一些,可能就此危及性命或留下终身残疾。在一组脑出血病人中,就有近55%的是因不同程度饮酒而引起的。
4、吸烟诱发脑出血二次复发
长期吸烟可促发动脉硬化,使血管脆性增加。在特殊情况下,大量吸烟可引起心血管和神经等系统的变化,从而引发脑出血。
如何预防高血压并发尿毒症
第一,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
中国是高血压病大国,但是中国的高血压病存在很危险的三低现象,即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普查发现,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的病人还不到一半;有高血压而服药治疗的人不到12.5%;能够服药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的仅为2.9%。所以,在全社会开展高血压病的宣传,提高大家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迫在眉睫。
第二,严密监测肾功能。
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是防止肾功能损害的前提条件。同时要严密监测高血压患者的肾功能。具体措施为:
1.定期检查肾功能,包括内生肌酐清除率、血肌酐、尿素氮,最好每2个月检查1次。
2.严密观察是否有尿毒症的早期症状,如疲乏无力、腰酸腿软等虚弱症状,食欲不振或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以及面色萎黄、舌质淡、口唇、眼睑苍白等贫血表现。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检查肾功能,以确认有无异常。
3.凡是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升高的患者,均应按照尿毒症早期治疗方案及时进行治疗。
第三,合理选用药物和治疗方案。
降压药物品种繁多,适应症各不相同。选用降压药的基本原则是无肾毒性,或者还有保护肾脏作用。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在降压的同时都有保护肾脏作用。就高血压的治疗而言,如在选用西药降压的同时,配合调节升降、补益肝肾的中药,对保持血压的稳定和保护肾功能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患上高血压会有哪些危害呢
1、肾脏,高血压的危害体现在肾脏:长期持续的高血压使肾小球内囊压力升高,肾小球纤维化、萎缩,以及肾动脉硬化,因肾实质缺血和肾单位不断减少,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肾脏的表面呈颗粒状,皮层变薄,由于肾单位的不断破坏,肾脏出现萎缩,继而发生肾功能不全并发展为尿毒症。
2、心脏
(1)高血压的危害表现在对心脏的损害方面。高血压累及心脏时,往往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增加了左心室的负担,使其长期受累,左心室因代偿而逐渐肥厚、扩张,形成了高血压性心脏病,最终可导致心力衰竭。
(2)高血压的危害表现在对心脏血管的损害方面。高血压对心脏血管的损害主要是冠状动脉血管,长期的高血压使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狭窄,使供应心肌的血液减少,称之为冠心病,或称缺血性心脏病。
3、脑,脑部也是高血压的危害部位。长期的高血压使脑血管发生缺血与变性,容易形成脑动脉瘤,从而发生脑出血。高血压促使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并发脑血栓的形成。脑出血是晚期高血压病的最常见并发症。一般病死率较高,即使是幸存者也遗留偏瘫或失语等后遗症。所以防治脑出血的关键是平时有效地控制血压。
高血压病人能不能喝酒
患高血压的病人不宜喝酒,因为不利于血压的控制,还可导致血压波动过大引起高血压急症或脑出血等并发症发生。
酒不节制,大量饮酒能使你的血压升高到不健康的水平,如果一次饮酒超过3drinks(1drink等于12盎司即355ml啤酒,也等于5盎司即148ml白酒,也等于1。5盎司即44ml80度的蒸馏酒精)可能一过性升高你的血压,但是反复大量饮酒就能导致你长期的高血压状态。
高血压患者平时应注意生活规律,清淡饮食,忌过于油腻食物,可适当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等,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波动过大。降压药物要规律服用,在监测血压的基础上根据需要调整药物用量,使血压维持平稳很重要,避免突然停药,以防血压波动过大。长期坚持以上综合治疗方案,使血压平稳控制在理想水平,有助于预防高血压并发症发生,保证生活质量。
高血压的危害到底有哪些
一:心脏
1、高血压的危害表现在对心脏血管的损害方面。高血压对心脏血管的损害主要是冠状动脉血管,长期的高血压使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狭窄,使供应心肌的血液减少,称之为冠心病,或称缺血性心脏病。
2、高血压的危害表现在对心脏的损害方面。高血压累及心脏时,往往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增加了左心室的负担,使其长期受累,左心室因代偿而逐渐肥厚、扩张,形成了高血压性心脏病,最终可导致心力衰竭。
二:脑
脑部也是高血压的危害部位。长期的高血压使脑血管发生缺血与变性,容易形成脑动脉瘤,从而发生脑出血。高血压促使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并发脑血栓的形成。脑出血是晚期高血压病的最常见并发症。一般病死率较高,即使是幸存者也遗留偏瘫或失语等后遗症。所以防治脑出血的关键是平时有效地控制血压。
三:肾脏
高血压的危害还体现在肾脏:长期持续的高血压使肾小球内囊压力升高,肾小球纤维化、萎缩,以及肾动脉硬化,因肾实质缺血和肾单位不断减少,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肾脏的表面呈颗粒状,皮层变薄,由于肾单位的不断破坏,肾脏出现萎缩,继而发生肾功能不全并发展为尿毒症。
高血压并发症
高血压并发症,是指由高血压所引起的并发症。患了高血压,没有感觉并不代表没有损害。高血压病初期,一些身体的症状不易被发现,如全身细小动脉痉挛,随着病情的发展,细小动脉渐渐发生硬化。中等及大动脉出现内膜脂质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
这种变化,多发于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所以说高血压没有症状,不代表没危害,它会慢慢破坏患者的心、脑、肾器官,堪称健康“隐形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