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做什么运动 游泳
糖尿病患者做什么运动 游泳
通过游泳的运动可以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从而提高了身体对消化吸收的能力,增强了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对于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长期坚持进行游泳可以让心肌变得更加的发达,有利于收缩,而且人们在冷水中身体会消耗大量的糖原,可以更好的燃烧脂肪,游泳同时对腿脚有一定的锻炼作用,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但是糖尿病患者在游泳之前,一定要对身体做必要的检查,排除心脑血管的疾患,如果已经患上了冠心病或者高血压的并发症不能进行游泳锻炼,不然会引起危险。游泳运动要在饭后60分钟之后进行,不能空腹游泳,不然会导致身体的低血糖,前两个小时也不能游泳会影响到睡眠质量。
怀孕期间如何运动
准妈妈巧运动给宝宝真健康
常见到很多怀孕的准妈妈,一知道自己怀孕了,马上进入全程“戒备”状态,推掉工作、娱乐和一切体力活动,坐在家里等着宝宝出生。其实,她们特想运动运动,可是又怕动大发了伤着宝宝,真是困惑。邢主任说,怀孕的时候做运动会消耗母体多余的血糖,降低得糖尿病的危险,而且能让宝宝发育更正常。但运动前要先向医生咨询,在专门的指导下,根据身体状况而做运动。
早期多做有氧运动
一般来说,怀孕期在16周之内,也就是4个月内的准妈妈要多做有氧运动。游泳就是首选项目,别以为孕妇游泳不安全。邢主任说,事实上,游泳对孕妇来说是相当好的有氧运动,根据身体而定,如果是怀孕前就一直坚持的人,而且怀孕期间身体状况良好,那么从孕早期到后期都可以继续进行。
最重要的是,游泳让全身肌肉都参加了活动,促进血液流通,能让宝宝更好地发育。同时,孕期经常游泳还可以改善情绪,减轻妊娠反应,对宝宝的神经系统有很好的影响。邢主任提醒道,游泳要选择卫生条件好、人少的游泳池,下水前先做一下热身,下水时戴上泳镜,还要防止别人踢到宝宝。孕期游泳可以增加心肺功能,而且水里浮力大,可以减轻关节的负荷,消除淤血、浮肿和静脉曲张等问题,不易受伤。
除了游泳,像快步走、慢跑、跳简单的韵律舞、爬爬楼梯等一些有节奏性的有氧运动可以每天定时做一两项。但是,像跳跃、扭曲或快速旋转的运动都不能进行,骑车更应当避免。
而日常的家务如擦桌子、扫地、洗衣服、买菜、做饭都可以,但如果反应严重,呕吐频繁,就要适当减少家务劳动。
有什么降低血糖的运动呢
适当的做运动可降低血糖,这是真的吗?专家介绍,适当的运动可增加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使血中葡萄糖被肌肉等组织的利用增加,使血糖降低。
对于轻度糖尿病患者来说,合理饮食加上适当运动就可以保持血糖稳定,不升高。即使中、重度糖尿病患者,只要恰当进行运动,也有利于病情的改善。肥胖者通过运动和控制饮食,可使体重减轻并逐渐接近标准体重,故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消瘦的病人,适当的运动配合有效的药物治疗,有利于患者体质的改善,对于抵抗疾病也颇有裨益。此外,运动还有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脂肪代谢和心肺功能,使患者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什么样运动可以达到降低血糖效果呢?专家介绍,糖尿病患者应根据病情、年龄和爱好,选择诸如散步、中速步行、慢跑、做广播操、打太极拳、骑自行车、游泳、跳健身舞等非剧烈或对抗性的运动。
做适当运动可以降低血糖,但是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运动不能过于激烈,要循序渐进的发展。重要的是还要有持久以恒的耐力,这样才能达到运动降糖的好效果。对于偶尔激烈运动会导致低血糖,令病情恶化。
糖尿病患者适合做哪些运动
1、散步。散步简单易行,只需一双合适的运动鞋,随时随地都可散步。如果之前一直没有参加锻炼,那么可以从每天散步10—15分钟开始,之后逐渐增加到每天散步30—45分钟。或者戴一个计步器,争取实现每天步行1万步的目标。
2、做家务。有些人不爱运动,其实做家务也是很好的锻炼,有助于消耗热量和降低血糖。养花种菜、打扫房间、洗车、遛狗、与孩子一起玩耍等都很好。
3、太极拳。练习太极拳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平衡能力和提高身体灵活性。糖友练太极还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近日一项新研究发现,糖友每周参加两次太极拳训练班,每次练习1小时,每周再在家练习三次,每次20分钟,可以使血糖水平明显降低,提高糖友生活质量。
4、平衡锻炼。平衡能力会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步降低,糖友脚部感觉通常会更加迟钝,因此平衡能力会受到很大影响,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者更容易走路失态。平衡能力训练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专家建议,选择桌椅附近,单脚着地,做做“金鸡独立”。能够单脚着地站立后,再练习“闭眼金鸡独立”,双脚可轮流练习。
5、举重。糖尿病患者练习哑铃等抗阻训练或力量训练,可锻炼肌肉,增加肌肉热量储存,降低血糖水平。开始锻炼时候,不妨使用小哑铃,或自制矿泉水瓶中装半瓶沙子,每周锻炼2—3次,每次15—20分钟。之后根据锻炼情况,再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哑铃重量,此时半瓶沙子可换成整瓶的。
6、水中运动。糖友参加游泳、水中健美操和水中漫步等强度较低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消耗热量和改善身体灵活性。水中锻炼尤其适合神经病变的糖友(手脚常出现无力、麻木、刺痛或疼痛等症状)。由于水中锻炼对关节冲击更小,因而也很适合同时患有关节炎的糖友。
7、间歇式运动。间歇式运动是指在正常运动过程中增加几次强度更高的运动,比如慢跑与快跑结合,散步与快走结合等。研究发现,间歇式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心血管健康和增强运动毅力。科尔伯格博士建议,插入高强度运动的时间一开始可以是15—30秒,之后逐渐增加到1—2分钟。
糖尿病患者可以游泳吗
糖尿病人游泳的好处
1、提高免疫力。游泳时,水的波浪不断拍打身体,可起到全身按摩的作用,从而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胰岛素抵抗、加快人体新陈代谢、促进消化和吸收能力、进而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2、减轻体重。人在游泳时,水的阻力是空气中的12 倍,克服这些阻力要靠消耗较大的能量,其中部分脂质及储存在肌肉和肝脏中的糖原被消耗,从而起到减肥的效果。
3、保护关节。当人在水中时,由于水的浮力,整个身体被水支撑着,身体的各个关节、肌肉和其他组织受到的压力就会减少,从而可以降低关节受损的危险。研究表明,当水没至腰部,身体只需承受体重的50%;若水没至颈部,则只需承受体重的10%。
4、陶冶情操。游泳既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锻炼意志,从而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与此同时,糖尿病人游泳应该注意的是什么呢?
糖尿病患者游泳注意事项
1、糖尿病患者症状明显时忌游泳。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运动量的控制,不宜过快、过猛。
2、夏天水温比气温低,游泳者入水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如果生理上准备不足,时适应不了水中环境,易引起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严重者会抽筋或拉伤肌肉等。
3、尽量不去户外。夏日的阳光海滩太有吸引力了,但糖友一定要避免暴晒,尤其是游泳后暴晒。如果在户外游泳时间不长,可以抹上防晒霜再去。
4、有伤口不要去。刚刚碰伤的糖友,为了避免感染最好不要游泳。即便伤口很小,也要经医生允许,使用防水绷带才能下水。
5、忌空腹游泳。如果我们在空腹时去游泳,会造成身体血糖过低,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危险性更大。如果游泳者因为空腹,血糖低,体能消耗大,特别容易在水中出现肌肉颤抖、头晕眼花、虚脱、昏迷甚至可能直接溺水而亡。因此,游泳者要在游泳之前,适当的补充一些水果、牛奶、糖果之类的食物,再下水游泳。
6、每次游泳半小时。游泳是一项非常好的有氧运动,但每次一定要坚持30分钟以上才能达到效果。根据自己的体能,从每游25米休息30秒开始,循序渐进,加大运动量。
7、带甜食和水。游泳时体能消耗很大,一定要准备点甜食放在泳池边上。一旦出现虚弱、头晕、出汗等低血糖症状,尽快让同伴拿点糖果或饼干过来。
8、游泳后立刻洗澡。否则,游泳池里的氯会使你的皮肤变干,甚至皲裂,会增加感染风险。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做运动的好处
第一,运动能降血糖
运动能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和受体的亲和力,并且能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以此有效地改善糖代谢,达到降糖目的。
第二和第三,运动能降血脂和血压
血液中的胆固醇里有一类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坏胆固醇”,它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好胆固醇”。
研究发现,运动能升高“好胆固醇”,有效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和高血脂。
第四,运动能提高药物疗效
运动能减少体内脂肪,研究发现,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体重减轻后,体内的胰岛素抵抗就随之减轻,从而提高降糖药物的疗效。
第五,运动强体
运动还能强壮肌肉,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第六,运动有助心理健康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近年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心情不好不但阻碍患者积极就医,且情绪本身就会引起血糖波动。糖尿病患者参加运动,能增加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机会,保持心情愉快,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由此可见,运动是糖尿病患者的一剂“良药”。只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就能花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
糖尿病患者游泳好处多
1、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游泳是一种锻炼血管的体操,慢速度的游泳可以使人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
2、糖尿病患者夏季游泳可以接受充足的紫外线,增强皮肤的抵抗力,防治皮肤病和某些慢性疾病。
3、糖尿病患者游泳可以促进全身运动,通过消耗脂质,达到减肥的效果。由于水阻力比空气阻力大,从而使肌肉得到很好的锻炼。
4、游泳时水对人的胸廓有一定的压力,水的密度比空气大,呼吸肌要额外克服这些阻力才能正常进行呼吸,长期坚持,呼吸肌会得到很好的锻炼,从而改善呼吸功能。
5、游泳时,身体的四肢都在运动,能促使人体新陈代谢,增强机体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抵御寒冷,预防疾病。
糖尿病患者适合做哪些运动
1、散步。散步简单易行,只需一双合适的运动鞋,随时随地都可散步。如果之前一直没有参加锻炼,那么可以从每天散步10—15分钟开始,之后逐渐增加到每天散步30—45分钟。或者戴一个计步器,争取实现每天步行1万步的目标。
2、做家务。有些人不爱运动,其实做家务也是很好的锻炼,有助于消耗热量和降低血糖。养花种菜、打扫房间、洗车、遛狗、与孩子一起玩耍等都很好。
3、太极拳。练习太极拳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平衡能力和提高身体灵活性。糖友练太极还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近日,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糖友每周参加两次太极拳训练班,每次练习1小时,每周再在家练习三次,每次20分钟,可以使血糖水平明显降低,提高糖友生活质量。
4、平衡锻炼。平衡能力会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步降低,糖友脚部感觉通常会更加迟钝,因此平衡能力会受到很大影响,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者更容易走路失态。平衡能力训练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专家建议,选择桌椅附近,单脚着地,做做“金鸡独立”。能够单脚着地站立后,再练习“闭眼金鸡独立”,双脚可轮流练习。
5、举重。糖尿病患者练习哑铃等抗阻训练或力量训练,可锻炼肌肉,增加肌肉热量储存,降低血糖水平。开始锻炼时候,不妨使用小哑铃,或自制矿泉水瓶中装半瓶沙子,每周锻炼2—3次,每次15—20分钟。之后根据锻炼情况,再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哑铃重量,此时半瓶沙子可换成整瓶的。
6、水中运动。糖友参加游泳、水中健美操和水中漫步等强度较低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消耗热量和改善身体灵活性。水中锻炼尤其适合神经病变的糖友(手脚常出现无力、麻木、刺痛或疼痛等症状)。由于水中锻炼对关节冲击更小,因而也很适合同时患有关节炎的糖友。
7、间歇式运动。间歇式运动是指在正常运动过程中增加几次强度更高的运动,比如慢跑与快跑结合,散步与快走结合等。研究发现,间歇式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心血管健康和增强运动毅力。科尔伯格博士建议,插入高强度运动的时间一开始可以是15—30秒,之后逐渐增加到1—2分钟。
春捂秋冻对糖尿病人有好处吗
糖尿病人尤其应注意秋季保健,具体做法有:
一、早睡早起
早睡早起规律的生活是糖尿病人养生,预防疾病的四大注意首项。秋天阳气逐渐收敛,阴气逐渐增长,人们应根据四时阴阳变化早睡早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说:“秋三月,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这是顺应秋季养生之道的起居方式。初秋天气变化无常,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最易感冒,特别是老年患者应及时增减衣服,谨防感冒。
二、适当运动
秋天即不像夏天那样火热,又不像冬天那样寒冷,是广大糖尿病患者做运动的最好时节。适当的运动可使人体上下之气贯通,脏腑功能增强,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糖尿病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可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脂质代谢,有利于控制血糖稳定。因此可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运动项目,如慢跑、气功、打太极拳、散步等。老年患者最好有人陪同,防止低血糖发生。
三、愉悦心情
保持心情的愉悦是糖尿病患者稳定血糖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要只看秋天树叶凋零的凄凉,而是要多看秋季硕果丰富的喜乐景象。《素问》曰:“秋三月,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也就是说,在情志方面要保持安宁,切忌暴躁易怒,注意收敛神气。患者可通过参加一些适合自己的活动,如品茗、下棋、练书法、吟诗颂词、赏花、绘画等怡情养性,保持心情愉悦,以利于血糖稳定。
四、滋润养阴
滋润养阴是广大糖尿病患者在秋天这个季节里特别需要注意的,因为秋节的干燥并不有利于糖尿病病情。中医里面“燥”也是一种损伤人体的邪气,最容易损伤肺。而糖尿病患者多为阴虚燥热的体质,对燥邪更为敏感,故应注意防燥。因此,秋季饮食应以甘淡滋润为主。梨、柑橘、荸荠、枇杷等秋令水果都有很好的滋阴润肺功效。萝卜、黄瓜、冬瓜、花菜、白菜等应时蔬菜性质寒凉,有生津润燥、清热通便之功,其所含的维生素C、B及无机盐、纤维素可改善燥气对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开水、牛奶、果汁饮料等流质少量多饮,可养阴润燥。秋季应少吃生冷、辛辣、油炸火烤的食物,如葱、姜、蒜、烤羊肉、炸鸡腿等,以免伤津耗液,加重秋燥的各种症候。所有上述饮食都要在每天热量摄入的总量之内合理选用。
肝炎注意事项是什么
1、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俗话说疾病三分治七分养,所以肝病患者要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合理的安排三餐的饮食,注意维生素、脂肪、蛋白质等各种营养的均衡摄入,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等。
2、保证睡眠充足,肝病患者往往伴随有失眠、睡眠质量差等发病的症状,患者应注意调整好日常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这样可以减轻肝脏的负担,对避免患者疾病的复发也是很有好处的。
3、合理的锻炼,合理的锻炼可以增强肝病患者的体质,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避免其他疾病的发生,还可以避免患者病情的恶化。不过肝病患者做运动要适量,避免做剧烈的运动,这样会加重肝脏的负担的,患者可以通过散步、慢跑、游泳、打太极拳等运动来锻炼身体。
糖尿病做什么运动最好 游泳
游泳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消化吸收能力,增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对糖尿病患者也是一种综合性,全身性的治疗,长期坚持可以使心肌发达,收缩有利,人在冷水中身体还会消耗大量储存的糖原与脂肪燃烧产生的热量来维持恒定的体温。而且游泳对腿脚有一定的锻炼作用,对于膝,足,踝关节或脊背有问题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是最好的运动方式,有助于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可以游泳吗
1、提高免疫力。游泳时,水的波浪不断拍打身体,可起到全身按摩的作用,从而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胰岛素抵抗、加快人体新陈代谢、促进消化和吸收能力、进而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2、减轻体重。人在游泳时,水的阻力是空气中的12 倍,克服这些阻力要靠消耗较大的能量,其中部分脂质及储存在肌肉和肝脏中的糖原被消耗,从而起到减肥的效果。
3、保护关节。当人在水中时,由于水的浮力,整个身体被水支撑着,身体的各个关节、肌肉和其他组织受到的压力就会减少,从而可以降低关节受损的危险。研究表明,当水没至腰部,身体只需承受体重的50%;若水没至颈部,则只需承受体重的10%。
4、陶冶情操。游泳既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锻炼意志,从而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糖尿病患者适合做哪些运动
1、散步。散步简单易行,只需一双合适的运动鞋,随时随地都可散步。如果之前一直没有参加锻炼,那么可以从每天散步10—15分钟开始,之后逐渐增加到每天散步30—45分钟。或者戴一个计步器,争取实现每天步行1万步的目标。
2、做家务。有些人不爱运动,其实做家务也是很好的锻炼,有助于消耗热量和降低血糖。养花种菜、打扫房间、洗车、遛狗、与孩子一起玩耍等都很好。
3、太极拳。练习太极拳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平衡能力和提高身体灵活性。糖友练太极还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近日,一项新研究发现,糖友每周参加两次太极拳训练班,每次练习1小时,每周再在家练习三次,每次20分钟,可以使血糖水平明显降低,提高糖友生活质量。
4、平衡锻炼。平衡能力会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步降低,糖友脚部感觉通常会更加迟钝,因此平衡能力会受到很大影响,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者更容易走路失态。平衡能力训练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专家建议,选择桌椅附近,单脚着地,做做“金鸡独立”。能够单脚着地站立后,再练习“闭眼金鸡独立”,双脚可轮流练习。
5、举重。糖尿病患者练习哑铃等抗阻训练或力量训练,可锻炼肌肉,增加肌肉热量储存,降低血糖水平。开始锻炼时候,不妨使用小哑铃,或自制矿泉水瓶中装半瓶沙子,每周锻炼2—3次,每次15—20分钟。之后根据锻炼情况,再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哑铃重量,此时半瓶沙子可换成整瓶的。
6、水中运动。糖友参加游泳、水中健美操和水中漫步等强度较低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消耗热量和改善身体灵活性。水中锻炼尤其适合神经病变的糖友(手脚常出现无力、麻木、刺痛或疼痛等症状)。由于水中锻炼对关节冲击更小,因而也很适合同时患有关节炎的糖友。
7、间歇式运动。间歇式运动是指在正常运动过程中增加几次强度更高的运动,比如慢跑与快跑结合,散步与快走结合等。研究发现,间歇式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心血管健康和增强运动毅力。科尔伯格博士建议,插入高强度运动的时间一开始可以是15—30秒,之后逐渐增加到1—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