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格综合征治疗护理
麦格综合征治疗护理
1、手术治疗
切除肿瘤,及单侧附件即可。若年龄大且疑有恶变者,可作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
术后胸腔积液、腹水随即消失,症状和体征亦减轻并消失。
2、对症治疗
胸腔积液、腹水过多产生压迫症状时,可使用利尿药或穿刺放液。
同时纠正蛋白质大量丢失和水、电解质紊乱。
石膏综合征治疗
胃肠减压,温盐水洗胃。去除病因,改变仰卧位,若病情允许可改为俯卧位,足抬高。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情不好转应积极手术治疗,行Treitz韧带松解术。必要时应拆除石膏或暂时解除牵引术,或减少矫正角度。
阿斯伯格综合征对孩子的影响
儿童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的社会化缺陷多在幼儿早期表现出来。母亲或养育者若仔细观察,早期就可从患儿身上发现一些可疑迹象。如与母亲分离缺乏焦虑、缺乏与母亲共 视(如随母亲眼光引导注视他处),目光较少跟随母亲的移动,对逗弄缺少反应,凝视墙壁上的挂钟图画,专注聆听音乐或歌声等。
医生指出,1-3岁儿童常规保健评估虽然可能发现语言发育落后的孩子,但那些语言发育尚属正常的轻度障碍儿童仍会被漏诊,有可能直到上学时才被发现有问题(如Asperger综合征),从而丧失接受早期干预训练的良机。
儿童孤独症障碍的干预矫治大多在2-5岁时进行最有效,因此幼儿时期的诊疗和早期干预就极为重要,治疗介入越早效果越好,否则反之。静进认为,我国
也应在儿童早期常规保健和回访中开展相应的心理行为问题诊疗与咨询,筛出可疑患病儿童,及早进行干预。
治疗仍无妙方只能行为矫治
对于儿童阿斯伯格综合征,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但采用以教育和训练为主、药物为辅的办法会有显著效果,相当一部分儿童治疗后可获得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尤其是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
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
血液透析治疗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治疗中该方法是最主要的,通过人工肾脏,排出病人体内的毒素。这项治疗一般都是一个星期进行1-2次。最大的弊端就是病人每次都要去医院,比较麻烦。
肾功能不全的治疗要去除诱发要素。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来说,各种感染都是诱发要素。急性呕吐腹泻、发热、电解质失衡等。还有就是曾经出现的内伤或手术等,都可能诱发肾功能不全。所以,针对诱发因素着手,是肾病综合征治疗非常重要的环节。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也可以治疗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治疗中,如果病人出现轻度的代谢性酸中毒的话,不必过于惊慌。我们可以利用药物改善纠水、电解质平衡,纠正失衡的状况,治疗该疾病了。
抗衰复肾。主要是通过纯天然的中草药,进行微化、凝炼、重组后,通过三大穴位进入患者的肾脏。药物有助于肾功能修复,调节免疫功能,控制免疫复合物生成,激活降解免疫复合物,阻隔肾脏萎缩。
腹肌缺如综合征治疗
内科治疗
主要是治疗呼吸道感染及泌尿道感染
外科治疗
1.重建腹壁可行腹部整形术但现多用腹带固定
2.经腹部手术同时行睾丸固定术个别需睾丸自体移植术
3.泌尿系畸形者手术矫治可改善肾功能肾不发育或严重尿毒症时可考虑肾移植
4.轻度上尿路改变而下尿路有明显便阻性病变如尿道瓣膜或尿道狭窄可单纯作解除病变的手术
5.泌尿系统重建术
6.巨大肾盂输尿管扩张输尿管和膀胱已完全丧失功能可采用肠代输管和腹壁开口术。
麦格综合征的症状体征
1.卵巢肿瘤左右侧发生率无明显差别,据统计卵巢纤维瘤患者中1%~40%可并发腹水。
2.胸腔积液可以发生在卵巢肿瘤的同侧,也可以发生在对侧,其中62%见于右侧胸腔,11%见于左侧,24%见于双侧胸腔。虽反复行胸腔及腹腔穿刺抽液,但液体仍迅速生长。肿瘤切除后,胸腔积液、腹水自行消失。
3.有腹水的患者,不一定同时并发胸腔积液,有部分病例仅有腹水而无胸腔积液,或者曾有过胸腔积液,但后来消失。
4.胸腔积液、腹水多为漏出液,也有少数可呈渗出液相对密度(比重)在0.010~1.017。液体量与肿瘤大小之间无任何关系。但是,合并胸腔积液、腹水的肿瘤都较大,一般直径超过10cm。胸腔积液、腹水量多少不等,多时可以引起压迫症状与体征,肿瘤出血时,腹水可呈血性。
5.可能出现腹痛、腹胀、咳嗽、胸闷、胸痛、气短、不能平卧、下肢水肿、尿失禁、体重减轻,亦可发生阴道流血。
6.体格检查肺部叩诊呈实音,呼吸音减弱,腹水征阳性,患者喜右侧卧位。双合诊时可触及质地坚硬如石为其特征的卵巢包块,中等大小,一般大于10cm,肿块表面光滑,活动度好,无压痛。
7.常可并发于卵巢的实质性肿瘤,如卵巢纤维瘤、平滑肌瘤、卵泡膜瘤、卵巢纤维上皮瘤。
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价格
医生提醒,格林巴利综合症病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不要寄希望于不治自愈。相信患者及家属都明白一点,格林巴利综合症危害大,可导致患者肢体感觉异常、麻木刺痛,呼吸困难,吞咽障碍等,如果没能尽早治疗,这些并发障碍只会越来越严重,到时治疗所花的金钱更多。因此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一旦明确诊断,就应该立即进行早期治疗,抓住最佳时期进行治疗,可以让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这样所花的治疗费用也是值得的。
从长远来看,选择高效科学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让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早日康复,同时也给家庭节省了治疗费用。
选择方法是关键,目前西医对格林巴利综合症暂时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而中医治疗根据病因病理进行辨证论治。
中医方法专业治疗格林巴利综合症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如劳倦过度,饮食不节,久病失治等因素损伤脾胃肝肾,致气血生化乏源或精血亏耗,则筋脉肌肉失之儒养,肌萎肉削,发为本病。
根据中医肾主骨骼、脾主肌肉、肝肾同源的理论,且该病的主要临临床表现为肢体感觉异常、麻木刺痛等,归属于中医“痿症”范畴,其病变主要在脾、肾、肝。
通过健脾可使脾胃受纳运化恢复正常,气血生化充足,四肢得禀水谷气而得用得故,故患者肢体麻木感逐渐恢消失;通过补肾气温煦脾阳,从而运化水谷精微以濡养肌肉筋脉,增强自身免疫,使机体症状得到进一步缓解;肾精充盈,肝阴旺盛,阴阳重新恢复平衡,则虚风可熄、麻痹症状逐渐减轻、刺痛得止,从而达到治疗格林巴利综合症病。
艾森曼格综合征的内科治疗
1.吸氧
睡眠过程中吸氧能延缓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红细胞增多症的进展;患者运动时氧需求量增加,而血液输送氧的能力不能相应增加,因此运动时吸氧对患者有益;右心衰患者安静时对氧需求也较大,也应给予吸氧治疗;另外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时吸氧能防止低氧血症进一步加重。
2.洋地黄类药物
尽管对右心衰患者是否应用强心药仍存在争议,但有报道表明对肺动脉高压合并右心衰患者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可增加心输出量。对缺氧患者联合应用洋地黄和利尿剂应特别注意维持电解质的平衡,因为电解质紊乱会增加洋地黄中毒的危险。
3.利尿剂
对艾森曼格综合征合并右心衰竭的患者应用利尿剂可缓解肝脏淤血,减少血容量。但要避免利尿过度,因为有些患者需要一定前负荷才能维持有效心输出量。对红细胞显着增多的患者应警惕利尿后血液粘滞度升高而增加中风或其他并发症的危险。
4.其他基础治疗
艾森曼格综合征由于严重缺氧可导致红细胞明显增多,并且活动受限导致血流不畅、右室扩大及肺血流缓慢等极易并发血栓栓塞,因而静脉切开放血术、抗凝剂治疗可提高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的生存率、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麦格综合征的病因
1.腹水的产生
目前认为肿瘤本身是产生腹水的主要来源。
(1)卵巢瘤蒂中的大静脉发生部分栓塞。
(2)卵巢纤维瘤可以形成囊肿,并且有间质水肿,多余的水分可混入腹腔。
(3)纤维瘤的蒂扭转可造成瘤体淋巴管或血管受压,引起血液或淋巴淤滞,液体自肿瘤漏向腹腔。
2.产生胸腔积液
腹水可以通过一定的渠道进入胸腔。
(1)右侧膈上的淋巴丰富,圆顶的位置较高,抽吸作用相对较强。
(2)膈存在有若干小孔,腹水直接通过小孔向胸腔移动。
闭锁综合征治疗
治疗概述
就诊科室:内科 神经内科治疗方式:康复治疗 支持性治疗治疗周期:3-6月治愈率:85%常用药品:吡拉西坦片 维生素E软胶囊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0—— 50000元)
闭锁综合征西医治疗
LS的治疗以病因治疗为主,但因患者常死于严重并发症。故一旦确诊为LS,应尽量明确病因,早期应注重原发病的治疗,重在恢复脑干功能,晚期主要是预防并发症,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及胃粘膜保护药,以预防肺部感染最为重要。另外,对假性球麻痹不能进食者,需通过胃管及静脉补充营养,以增强其抗病能力。本病及早诊断、及早降颅压、稳定生命体征、及早行气管切开术等治疗十分重要。
挤压综合征治疗方案
挤压综合征是外科急重症,应及时抢救,做到早期诊断、早期伤肢切开减张与防治肾衰。
1.现场急救处理
(1)抢救人员应迅速进入现场,力争及早解除重物压力,减少本病发生机会。
(2)伤肢制动,以减少组织分解毒素的吸收及减轻疼痛,尤其对尚能行动的伤员要说明活动的危险性。
(3)伤肢用凉水降温或暴露在凉爽的空气中。禁止按摩与热敷,以免加重组织缺氧。
(4)伤肢不应抬高,以免降低局部血压,影响血液循环。
(5)伤肢有开放伤口和活动出血者应止血,但避免应用加压包扎和止血压带。
(6)凡受压伤员一律饮用碱性饮料(每8g碳酸氢钠溶于1000~2000ml水中,再加适量糖及食盐),既可利尿,又可碱化尿液,避免肌红蛋白在肾小管中沉积。如不能进食者,可用5%碳酸氢钠150ml静脉点滴。
2.伤肢处理
(1)早期切开减张:使筋膜间隔区内组织压下降,防止或减轻挤压综合征的发生。即使肌肉已坏死,通过减张引流也可以防止有害物质侵入血流,减轻机体中毒症状。同时清除失去活力的组织,减少发生感染的机会。早期切开减张的适用证为:①有明显挤压伤史。②有1个以上筋膜间隔区受累,局部张力高,明显肿胀,有水泡及相应的运动感觉障碍者。③尿液肌红蛋白试验阳性(包括无血尿时潜血阳性)。
(2)截肢适应证:①患肢无血运或严重血运障碍,估计保留后无功能者。②全身中毒症状严重,经切开减张等处理,不见症状缓解,并危及病人生命者。③伤肢并发特异性感染,如气性坏疽等。
3.中医治疗 挤压综合征应根据其临床特点,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予以中药治疗。
(1)瘀阻下焦:治宜活血化瘀,通关开窍,清泄下焦。方用化瘀通淋汤,或桃仁四物汤加皂角通关散(皂角、知母、黄柏、小葱、路路通)。
(2)水湿潴留:治宜化湿利水,益气生津,兼以活血化瘀。方用大黄白茅根汤加味(大黄、黄芪、芒硝、白茅根、桃仁);或用经验方:黑白丑各15g、冬瓜皮60g、大腹皮15g、生黄芪30g、石斛30g、天花粉12g、桃仁12g。
(3)气阴两虚:治宜益气养阴固肾,方用:黄精12g、石斛15g、芡实12g、萸肉12g、覆盆子12g、五味子9g、生黄芪30g、党参30g、甘草6g、广木香9g。
(4)气血不足:治宜益气养血,通络活络。方用八珍汤加减,或用经验方:生黄芪30gg、党参30g、木瓜12g、当归9g、川芎9g、鸡血藤30g、桃仁12g、广木香9g。除此之外,肾阴虚者可用六味地黄汤、左归丸加减;肾阳虚者可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加减;治疗氮质血症,可用琥珀12g、白花蛇舌草30g、玄参30g,腰部肾区离子透入;或用生大黄、槐花各30g煎汤灌肠。
4.其他疗法 对挤压综合征患者,一旦有肾功能衰竭的证据,应及早进行透析疗法。本疗法可以明显降低由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高钾血症等造成的死亡,是一个很重要的治疗方法。有条件的医院可以作血透析(即人工肾)。腹膜透析操作简单,对大多数患者亦能收到良好效果。有关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详见本章第二节创伤性休克。
格林-巴利综合征日常护理
心理护理
病人意识清醒,常因呼吸、咳痰和翻身困难而心情烦躁、紧张、周身乏困不适。多安慰鼓励,帮助翻身咳痰,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患者必须认识到有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认真配合所长的治疗,与疾病作斗争,才能获得最终的康复。
2、本病发展比较急促,患者一般很难接受,必须认真给病人做好心理护理,正确认识本病。
3、鼓励病人加强功能锻炼,促进早日康复。
4、教病人如何放松身体。
生活护理
加强饮食、大小便等方面的生活护理:
1、因肢体瘫痪需喂食,喂食中注意速度及温度适中。
2、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保证足够营养和水份,又可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3、患者因不能行走或困难,故需主动加强大小便的护理。
4、在恢复期开始后,一般出汗较多,应定期给予擦澡
康复期护理
1.每天用温水擦洗感觉障碍的身体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感觉恢复。
2.保持床位整洁、干燥、无渣屑,防止感觉障碍的身体部分受损。
3.注意给病人肢体保暖,但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宜超过50℃,以防烫伤。
4.给予肢体按摩和被动运动。
5.协助翻身,每2小时1次,并做到勤按摩、勤更换、勤整理、勤擦洗,防止发生褥疮。
6.经常给病人做知觉训练,如用纸、毛线等刺激浅触觉、温水刺激温度觉、用针灸刺激痛觉等。
上腔静脉综合征治疗
上腔静脉梗阻的病因较多,治疗决策包括:①放射治疗:是最重要的基本治疗方法,因为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极大部分是手术无法切除的恶性肿瘤所引起。②内科综合治疗包括中西医和化疗;用于减小肿瘤体积或作为放疗的辅助手段。抬高头部卧床休息,抗凝和消融治疗减少血栓形成,皮质激素减轻喉头和脑水肿,应用利尿剂减轻全身水肿等症状。③外科手术:通过腔静脉移植或旁路移植术,有效地解除上腔静脉梗阻。④上腔静脉球囊扩张:加用不同种类的腔内支架,可以迅速地解除上腔静脉梗阻,近期效果较好,远期效果尚在评估中。
手术方式应根据病因、病变程度和范围加以选择:①根据手术入路可分为经胸手术和不经胸手术两种。经胸手术创伤大,破坏侧支循环较多,适用于年轻体质好,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能耐受开胸手术者,手术效果相对好一些;不经胸手术创伤小,对胸部侧支破坏少,适用于胸腔内有严重感染者,或开胸手术失败,或难以承受开胸手术的病人。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有上腔静脉旁肿瘤切除术、上腔静脉血栓摘除术、肿瘤切除+上腔静脉重建术、以及血管旁路移植术等。
1.病因治疗 良性疾病引起的上腔静脉阻塞,按病因作相应治疗,如为血栓形成,可应用抗凝剂及溶栓药物。恶性肿瘤所致者,可根据原发肿瘤的组织类型选择化学药物、放射治疗等。如小细胞肺癌并发SVCS 可用卡铂和依托泊苷(VP16)治疗,一般l 周内症状可全部缓解。放射治疗适用于不完全性上腔静脉阻塞。
(1)恶性疾病: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治疗取决于病因。恶性疾病引起的上腔静脉综合征,一旦病理学诊断明确,或即使没有病理学诊断但仍高度怀疑恶性疾病,就应开始内科治疗,如限盐、利尿、应用皮质激素减轻水肿等。大强度放疗(3~4Gy,共4d)在减轻症状和体征方面是安全有效的。随后以每次2Gy常规放疗,总量40~50Gy。化疗常用于小细胞未分化癌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外科治疗总的来说不适用于恶性上腔静脉综合征。上腔静脉切除重建术只限于少数恶性胸腺瘤和其他前纵隔恶性肿瘤。个别右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上腔静脉或被肿瘤直接侵犯,或被纵隔转移淋巴结压迫,只要原发和转移灶均能完全切除,也可考虑上腔静脉切除重建术。恶性疾病引起的上腔静脉综合征预后不好,只有10%~20%的患者能存活2年以上。
(2)良性疾病:良性疾病造成的上腔静脉综合征应考虑手术治疗。胸骨后甲状腺引起的上腔静脉阻塞应取颈部切口,因为其血供来源于颈部。一旦出现不能控制的出血,就转换成胸骨正中切口。血管瘤也应手术治疗,升主动脉瘤及大的无名动脉瘤、迷走左锁骨下动脉瘤的切除要在体外循环下完成。特发性和细菌性血栓性静脉炎,或医源性上腔静脉阻塞在应用抗凝、抗生素、纤溶药物治疗后仍无好转,就应手术去除血栓及存留的导管、起搏导线等。经皮球囊血管扩张或血管内支架可用于治疗由瘢痕引起的上腔静脉狭窄或阻塞。
慢性纤维性纵隔炎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因为该病常具有自限性,而且由于它是缓慢隐匿性发病,常能建立起丰富的静脉侧支循环。侧支循环的径路有:乳内静脉、奇静脉、侧胸壁静脉和椎静脉。通过它们,头、颈、上肢的静脉血液进入下腔静脉,最终回到右心房。手术会破坏这些侧支循环。只有症状非常严重才考虑旁路分流手术。
上腔静脉切除后重建上腔静脉的材料有自体静脉、自体管状心包、同种静脉或动脉以及人造血管。这些材料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近几年,很多学者认为膨体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简称e-PTFE,商品名为Gore-Tex)在重建上腔静脉时是最好的材料选择。这种人造血管的特点是:①使用前不需要消毒和预凝;②为惰性材料,生物反应轻,相容性好;③物理性能稳定;④人造血管带环,不会因为受压、局部纤维化等而形成狭窄;⑤血管有一缝合缘,与受者血管吻合非常方便,吻合口愈合良好,很少并发吻合口静脉瘤;⑥内壁十分光洁,不易形成血栓,远期通畅率高;⑦一旦有血栓形成,容易切开取出;⑧抗感染力强;⑨不易扩张、变形;⑩无致癌性。
2.对症治疗 对于肿瘤引起的SVCS,经常规治疗(化疗或放疗)不能使肿瘤缩小或腔静脉压迫减轻,则可行静脉腔内置放支撑器,以使血流再通,并能防止肿瘤和血栓重新闭塞血管腔。同时患者应限制钠盐及液体摄入,必要时吸氧,应用利尿剂等。
低颅压综合征治疗护理
1、严格掌握脱水剂、利尿剂的应用指征,最好应用颅内压监护仪指导应用的时间和剂量,一旦有所好转应及时减用和停用。
2、严格掌握腰穿指征。
3、对于多发性损伤休克的患者应及时纠正低血压休克,及时恢复灌注压和脑血流量。
4、长期脑脊液漏应及时行脑脊液漏修补术。本病一旦确诊,应使病人去枕平卧,对于较重的病人床尾抬高10°~30°,适当增加液体入量,必要时行鞘内注射生理盐水和过滤空气,促进脑脊液的分泌,提高颅内压。本病的预后较好,确诊后及时治疗均能痊愈。
治疗上除补液 ,激素 ,咖啡因外 ,硬膜外血斑 (EBP)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麦格综合征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癌性胸腔积液、腹水 多为血性渗出液,有原发灶及恶病质等。
2.肝硬化腹水 典型病史、蜘蛛痣、肝功能异常、盆腔无肿物等。
3.结核性腹水 为渗出性,有结核病史,或全身其他部位结核病灶及结核毒素症状等。
4.充血性心力衰竭 为漏出液,无心脏病其他症状及体征,盆腔无肿物。
5.肾病综合征。
6.晚期血吸虫病。
7.低蛋白血症。
8.严重卵巢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