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如何应付儿童出疹
春季如何应付儿童出疹
发现患儿 立即隔离 由于从发病前一天到全部皮疹结痂期间均有传染性,人群对水痘普遍易感,所以孩子患了水痘,应在家隔离至全身皮疹结痂脱落为止。
加强护理 勿滥用药 要让患儿减少活动;发烧时应禁服阿司匹林等退烧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以防并发肺炎甚至脑炎。原来使用激素的其他疾病患者若发生水痘,应迅速减至最小剂量或停用。
接种疫苗 建立屏障 给健康儿童接种减毒活水痘疫苗可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接触水痘的易感儿,若于3天内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也有预防或减轻症状的作用。
流行性腮腺炎
3岁的雯雯开始发烧,不想吃东西,左耳垂处疼痛并有红肿。到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
医生点评 流行性腮腺炎好发于春季,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5~9岁的儿童最为多见,男孩比女孩多3~5倍。多数患儿无前驱症状而突然发病,2周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约半数患儿可在腮腺肿大后一周并发脑炎(腮脑),其特点为:持续发热、头痛、呕吐,几乎没有脑膜刺激征。验血报告以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增高为主,脑脊液检查有异常改变。只要及时治疗,预后基本良好。防治措施与水痘相同。
幼儿急疹
翔翔连续高烧3天,在医院接受输液和抗炎治疗。第三天热退时,胸背上长出许多淡红色疹子。医生诊断他得的是幼儿急疹。
医生点评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或烧疹子,多持续高烧3~4天;退烧时出玫瑰色斑丘疹,1~2天全部出齐,但仅局限于躯干部位,四肢极少。热退疹出是其特点,因此容易识别。在防治上可参考水痘。
川崎病
2岁的晨晨到公园游玩着凉了,流清鼻涕,连续5天高烧不退。到医院按感冒治疗后未能退烧。后全身皮肤出疹,手足背轻度水肿。经儿科专家会诊和进行心脏彩超等项检查后,诊断他患有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
医生点评 川崎病是一种小儿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最严重的并发症为冠状动脉瘤,可引起血栓性梗死和心肌梗死。患儿如有以下表现,应高度警惕:突然发热;2~3天出现向心性红或深红色斑丘疹,按之可退色,无水疱或结痂;手足广泛发生硬性水肿,并有疼痛、强直、弥漫性红斑和脱皮;单侧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
防治措施为: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诊治。早期应用阿司匹林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可迅速控制病情。在恢复期和慢性期,患儿需要长期复诊。
起疹子并非都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疫情让很多家长成了惊弓之鸟,一旦发现孩子身上起疹子了就慌张失措。首都儿科研究所专家邓莉主任医师提醒家长,春季很多儿童常见病都会引起疹子,没有必要过度恐慌。
据介绍,春季常见的麻疹、水痘、猩红热、 风疹、 青少年春季疹、过敏性紫癜等疾病的患儿都可能起疹子。家长可以从皮疹的特点和疾病的其它症状来鉴别孩子是否得了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皮疹多见于手足部位及口腔内溃疡,有的有发热情况,皮疹可以是斑丘疹,也可以是疱疹。有的患儿皮疹也可见于臀部、双膝等部位,疹间可见正常皮肤。
以下疾病也会出现疹子,各自的症状特征如下:
麻疹:婴幼儿较多见,初期有打喷嚏、咳嗽、头疼、发热、流泪等感冒症状,之后会在颊黏膜出现麻疹斑。麻疹的潜伏期在两周左右,患者是唯一的传播源。
湿疹:患儿多是5岁以下孩子。患儿皮肤有明显渗出,局部或全身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脱屑、色素沉着,有的还会感觉到剧烈瘙痒。
水痘:由传染性很强的水痘病毒引起,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最为多见。主要表现是发烧,发烧同时或第二天即可出现皮疹。皮疹为米粒大小的红色豆疹,几小时后变成明亮如水珠的疱疹。皮疹主要出现在前后胸、腹背及头面、头皮、脚底,手指、手掌也可出现。出疹后孩子会感觉皮肤发痒。
猩红热:高发年龄是1到10岁,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主要表现是发烧、嗓子疼。发烧一两天后全身会出现皮疹,先出现在颈部、胸部,然后很快遍及全身。皮疹常常持续三五天后逐渐减轻消退,体温随之正常。出皮疹比较重的孩子,在皮疹渐渐消退的恢复期身上皮肤会脱屑、脱皮,尤其是手指和脚趾会大片脱皮。
风疹:常见于学龄儿童和学龄前儿童,轻至中度发热,皮疹在一两天内就会遍布全身,以躯干及四肢多见。
过敏性紫癜:小儿的常见病,好发于冬、春季。患儿年龄多在3岁以上,学龄儿童较为常见,多数患儿发病前1到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患儿的臀部及四肢尤其是双下肢会出现对称的红色皮疹,有时会觉得痒。之后这些皮疹颜色逐渐加深成为各种形态的红斑,可融合成片。有的还有水疱,同时患儿还可能有消化道症状,如反复发作的腹绞痛、呕吐、大便带血。
青少年春季疹:主要发生在10岁左右的男孩身上。在阳光照射后耳轮迅速出现红斑,十几个小时后红斑上出现密集的水肿性丘疹,大多数丘疹顶端有针尖大小的晶莹小水疱,几天甚至几个星期后自行消退。
起疹子并非都是手足口病
据介绍,春季常见的麻疹、水痘、猩红热、 风疹、 青少年春季疹、过敏性紫癜等疾病的患儿都可能起疹子。家长可以从皮疹的特点和疾病的其它症状来鉴别孩子是否得了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皮疹多见于手足部位及口腔内溃疡,有的有发热情况,皮疹可以是斑丘疹,也可以是疱疹。有的患儿皮疹也可见于臀部、双膝等部位,疹间可见正常皮肤。
以下疾病也会出现疹子,各自的症状特征如下:
麻疹:婴幼儿较多见,初期有打喷嚏、咳嗽、头疼、发热、流泪等感冒症状,之后会在颊黏膜出现麻疹斑。麻疹的潜伏期在两周左右,患者是唯一的传播源。
湿疹:患儿多是5岁以下孩子。患儿皮肤有明显渗出,局部或全身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脱屑、色素沉着,有的还会感觉到剧烈瘙痒。
水痘:由传染性很强的水痘病毒引起,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最为多见。主要表现是发烧,发烧同时或第二天即可出现皮疹。皮疹为米粒大小的红色豆疹,几小时后变成明亮如水珠的疱疹。皮疹主要出现在前后胸、腹背及头面、头皮、脚底,手指、手掌也可出现。出疹后孩子会感觉皮肤发痒。
猩红热:高发年龄是1到10岁,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主要表现是发烧、嗓子疼。发烧一两天后全身会出现皮疹,先出现在颈部、胸部,然后很快遍及全身。皮疹常常持续三五天后逐渐减轻消退,体温随之正常。出皮疹比较重的孩子,在皮疹渐渐消退的恢复期身上皮肤会脱屑、脱皮,尤其是手指和脚趾会大片脱皮。
风疹:常见于学龄儿童和学龄前儿童,轻至中度发热,皮疹在一两天内就会遍布全身,以躯干及四肢多见。
过敏性紫癜:小儿的常见病,好发于冬、春季。患儿年龄多在3岁以上,学龄儿童较为常见,多数患儿发病前1到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患儿的臀部及四肢尤其是双下肢会出现对称的红色皮疹,有时会觉得痒。之后这些皮疹颜色逐渐加深成为各种形态的红斑,可融合成片。有的还有水疱,同时患儿还可能有消化道症状,如反复发作的腹绞痛、呕吐、大便带血。
青少年春季疹:主要发生在10岁左右的男孩身上。在阳光照射后耳轮迅速出现红斑,十几个小时后红斑上出现密集的水肿性丘疹,大多数丘疹顶端有针尖大小的晶莹小水疱,几天甚至几个星期后自行消退。
诊断患者是否患上水痘的依据是什么
对冬春季有轻度发热及呼吸道症状的学龄前儿童,应注意仔 细查体,询问有无与水痘患者的接触史。根据皮疹的特点:呈向 心性分布,分批出现,各种疹型同时存在,出现粘膜疹,全身症 状轻微或无;多能确立诊断。
夏季儿童发烧警惕哪些原因
以下几类发烧应该及时就诊:首先是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病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因水源污染而引起局部流行。伤寒病主要表现有持续高热、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还有肝脾肿大、皮肤出现玫瑰疹、腹胀腹泻等表现。夏秋季如发烧持续1周以上的儿童应请医生详细检查是否伤寒所致。
其次是:流行性乙型脑炎。夏季最为凶险的传染病之一,病原体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通过蚊虫叮咬吸血来传播的,多为10岁以下儿童。
最后是:急性中毒型菌痢。细菌性痢疾是夏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是痢疾杆菌,主要表现有发烧、腹痛腹泻和解脓血便的症状。在细菌性痢疾中有一种称为中毒型菌痢,多见2-7岁的小儿。
不过,儿童夏季发烧最常见的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会出现打喷嚏、怕冷、咳嗽、头痛等症状,如果热度不高,在39℃以下,家里就可以对付。
春天适合吃什么粥 芹菜粥
春天阳气上升,更容易肝火旺盛,人很容上火,出现便秘,而芹菜含有非常丰富的纤维素,对降低血压、改善便秘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春季喝芹菜粥降火。同时儿童有一种疾病称作小儿单板机疹,也很容易在春季发作,如果煮芹菜粥给小儿食用,就可以达到解表透疹的目的,因此,芹菜粥是在是老少皆宜的养生粥。
春季儿童外出踏青警惕丘疹性荨麻疹
4岁的强强周末和父母去郊外摘樱桃,回家后身上突然长出不少红疙瘩,经重庆儿童医院医生检查,才得知原来强强患了丘疹性荨麻疹。而在重庆市儿童院里,每年春季都会收治近200名此类病例患儿。
“周末重庆天气晴好,我们就带着强强去郊外摘樱桃,好久没外出游玩的的强强边吃边摘,高兴的在草丛里打滚。”强强妈妈张林介绍,当晚睡觉时强强突然吵着脚痒,检查后张林发现强强小腿上竟长出不少红色疙瘩,强强痒得使劲抓。4月1日,张林带着强强来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就诊。
在检查了强强的病情后,重庆儿童医院皮肤科副主任罗晓燕告诉张林,强强患上了丘疹性荨麻疹。罗晓燕告诉记者,每年三、四月是儿童患丘疹性荨麻疹的高峰期,这期间每天皮肤科门诊病人一半左右都是丘疹性荨麻疹患者,整个春季该皮肤科会接诊约200名此病患儿。
据介绍,丘疹性荨麻疹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奇痒难忍,丘疹性荨麻疹主要症状为儿童腰部以下,如腹部、臀部、大腿等处皮肤长出花生米大小的红疙瘩,少则三五个、多则数十个,严重的甚至成片,有时疙瘩中心还有水泡。
“引起丘疹性荨麻疹的罪魁祸首是过敏源,最主要的预防措施就是远离过敏源。”罗晓燕说,丘疹性荨麻疹的主要是由花草中的昆虫叮咬引起,过敏体质的小孩特别容易患此病。有种属于螨类的小昆虫,生活在灰尘、花草等地方,肉眼不易看见,儿童外出玩耍时,喜欢摘花草或在地上打滚,这些行为都会接触到藏在花粉、草丛里的小昆虫。儿童的皮肤娇嫩,且机体免疫能力低下,因此被叮咬后很容易患丘疹性荨麻疹。
罗晓燕向家长建议,外出踏青时最好别让小孩太接近花草,同时不要去尘土大的地方。此外,一旦小孩患上了丘疹性荨麻疹也不用担心,治疗丘疹性荨麻疹并不复杂,只要坚持用药,并且不再接触过敏源,一般一周左右就能康复。康复后,家长应有意识的让小孩避开过敏源,不然丘疹性荨麻疹会再次复发。
春季皮肤哪些常见问题
春天爱在脸上、身上作祟的是风疹,而风疹是传染性疾病。医学专家为此提醒:春季各种病毒开始滋生,容易发生各种传染性疾病。免疫力低的人群、尤其是少年儿童更须提防风疹、麻疹等传染性病毒疾病。
专家提醒,在病毒大量滋生的春季,少年儿童等人群由于免疫力比较低,特别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而出现发烧或者出疹子的症状,但是,遇上出“痘痘”、“疹子”也不能一概认为是麻疹或风疹,事实上,出疹子也有很多不同的情况,身上出疹子的症状会因为不同的疾病而有所不同,所以,应该根据出疹子的具体症状来判断不同的疾病。
诊断
风疹伴有感冒症状
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郑志忠教授介绍,传染性病毒疹是包括风疹、麻疹等受病毒侵袭的疾病统称,在春季病毒滋生较多情况下,容易通过呼吸道传染,在病人、老人以及青少年儿童等免疫力低的人群中传染性增强,发病率高。本市近年采取有效措施已控制该病流行,临床上已少见此病例。但春季仍是重点预防季节,发现症状患者,须及时送医院治疗,并防止传染给他人。
专家介绍,传染性病毒疹临床上较多的是风疹,这种病表现为头、面部到躯干的大量皮疹,见风呈块,看上去像皮肤病,但它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的传染病。患者发烧、咽痛、眼结膜充血(红眼)、流涕等症状类似感冒,也很容易误认为是麻疹。学生、幼儿在与外界接触中,容易受传染,特别是在人多场合学习、生活,会导致互相传染。
怎样在春季里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及时接种疫苗。预防麻疹等呼吸道疾病
除麻疹外,水痘也是春季高发的呼吸道传染病。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接触或飞沫的方式传染。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起病较急,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迅即变为米粒至绿豆大的圆形水疱,周围明显红晕。如继发感染,则成脓疱。
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水痘最有效的方法,麻疹疫苗已纳入国家免疫规划,适龄儿童享受免费接种服务,儿童在出生后第8个月龄和第18个月龄时需分别接种一次麻疹疫苗。水痘疫苗目前仍属于第二类疫苗,居民可自费自愿选择接种。
以上便是专家议事为大家提的几点有效的建议。像手足口病、腮腺炎、水痘、麻疹以及H7N9等等这些都属于春季里的高发病。一些老年人、儿童和抵抗力相对较弱一些的朋友们要特别注意,一定要在春季里做好预防和保护的工作,避免这些病菌的来袭。与此同时,还要做好定期的身体检查,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更具体的了解,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传染病危机到自己的健康。
家长注意区别孩子的麻疹和风疹
最近儿童门诊来了很多特殊的病人,很多家长带着孩子过来看麻疹,医生却告知孩子所患为风疹,到底怎么回事呢?
春秋季是传染性疾病的好发季节,很多学龄期儿童会突然全身皮肤出现米粒样大小的红色血疹,家长多以为是“麻疹”而急着送往医院。经医生检查,患儿大多是患上了风疹,而不是麻疹。风疹是因风疹病毒感染而引发的传染性疾病,麻疹和风疹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好发于儿童。风疹病程短,一般为3~5天,伴有轻度鼻塞......
麻疹和风疹春季是传染性疾病的好发季节,很多学龄期儿童会突然全身皮肤出现米粒样大小的红色血疹,家长多以为是“麻疹”而急着送往医院。经医生检查,患儿是患上了风疹,而不是麻疹。风疹是因风疹病毒感染而引发的传染性疾病,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好发于儿童。风疹病程短。
原来麻疹和风疹这么容易混淆,家长们可要注意别因为自己的判断失误耽误了孩子的治疗。
夏季宝宝发烧的原因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病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因水源污染而引起局部流行。伤寒病主要表现有持续高热、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还有肝脾肿大、皮肤出现玫瑰疹、腹胀腹泻等表现。夏秋季如发烧持续1周以上的儿童应请医生详细检查是否伤寒所致。
流行性乙型脑炎:夏季最为凶险的传染病之一,病原体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通过蚊虫叮咬吸血来传播的,多为10岁以下儿童。
急性中毒型菌痢:细菌性痢疾是夏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是痢疾杆菌,主要表现有发烧、腹痛腹泻和解脓血便的症状。在细菌性痢疾中有一种称为中毒型菌痢,多见2-7岁的小儿。
上呼吸道感染:儿童夏季发烧最常见的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会出现打喷嚏、怕冷、咳嗽、头痛等症状,如果热度不高,在39℃以下,家里就可以对付。
春季水痘高发要注意什么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学龄前儿童多见。临床以皮肤黏膜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和结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
春季水痘高发要注意什么
1、水痘的传染性很强,孩子患病后,应尽量不要与其他儿童发生接触,避免传染给其他儿童,直至疱疹全部结痂脱落后。
2、谨防病儿用手抓破痘疹,特别是面部的痘疹,以免化脓感染,而留下疤痕。要避免病儿用手揉眼,从而感染眼睛,形成角膜炎,以致留下疤痕,影响视力。故要剪短孩子的指甲,保持手的清洁并戴上手套。
3、病儿的被褥要勤晒,衣服要清洁宽大,防止因穿过紧的衣服和盖过厚的被子,而造成过热引起疹子发痒。
4、温水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减少感染危险。
如何防治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先天性风疹的患儿,病人鼻咽部分泌物(如鼻涕、痰等)、血及尿中均带有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传染得病,以冬春季为多。风疹病毒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本病,可导致胎儿畸形。
主要症状: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布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若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畸形。
易感人群:好发于1-5岁儿童,育龄妇女;成人偶见感染。
预防措施:风疹的预防与麻疹、水痘等出疹性传染病不同,其对象不仅仅是儿童,同时还应当包括育龄妇女。预防风疹最可靠的手段是接种风疹疫苗。在春季风疹高发期,尽量少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商场、影院等地,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孕妇尤要当心,以免感染而殃及胎儿。保持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通,增加户外活动,加强体育锻炼,讲究个人卫生。
炎炎夏日宝宝发烧怎么办
如何对付夏季儿童发烧
夏季儿童容易发烧,父母决不可掉以轻心。由于天气很热,许多儿童常常是满头大汗,满脸通红,别以为都是暑热造成的。
只要孩子不想吃饭,懒得动弹,就要怀疑是否发烧,用体温计测一测,一旦发烧就应引起注意,及时查找原因。
临床表明,夏季儿童突然高烧应特别注意传染病的发生,并及时上医院诊断。
最常见的传染病有以下三种:
①流行性乙型脑炎。夏季最为凶险的传染病之一,病原体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通过蚊虫叮咬吸血来传播的,多为10岁以下儿童。
②急性中毒型菌痢。细菌性痢疾是夏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是痢疾杆菌,主要表现有发烧、腹痛腹泻和解脓血便的症状。在细菌性痢疾中有一种称为中毒型菌痢,多见2-7岁的小儿。
③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病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因水源污染而引起局部流行。伤寒病主要表现有持续高热、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还有肝脾肿大、皮肤出现玫瑰疹、腹胀腹泻等表现。夏秋季如发烧持续1周以上的儿童应请医生详细检查是否伤寒所致。
在39℃以下,家里就可以对付
不过,儿童夏季发烧最常见的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会出现打喷嚏、怕冷、咳嗽、头痛等症状,如果热度不高,在39℃以下,家里就可以对付。
一旦发现小儿发热,只要明确了属外感发热,就没有必要频繁去医院。因为医院病人集中,很可能造成交叉感染, 使病情加重。在家中护理好发烧的孩子对疾病的康复既重要也十分必要。
家中护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发热的小儿热量消耗大,水分丢失多,所以要适当休息,多饮水;出汗过多时,还要在水中加少许盐以补充电解质。要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居室室温、湿度要适宜。
2。降体温:应用退烧药,四小时一次,服药后要喝温水。外感发热以发汗为主,尽量少用冰袋冷敷。
3。中药治疗: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一般夏季外感应用辛凉解表或清暑解表的中药,疗效甚佳。
4。食疗:中医历来注重饮食疗法,适当的饮食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