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最诊断呢
风湿热最诊断呢
临 床 表 现
1.1 症状与体征
1.1.1 前驱症状
在典型症状出现前1-6周,常有咽喉炎或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表现,如发热、咽痛、颌下淋巴结肿大、咳嗽等症状。50%-70%的患者有不规则发热,轻、中度发热较常见,亦可有高热。脉率加快,大量出汗,往往与体温不成比例。但发热无诊断特异性,并且临床上超过半数患者因前驱症状轻微或短暂而未能主诉此现病史。
1.1.2 典型表现
风湿热有5个主要表现:游走性多关节炎、心脏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舞蹈病,这些表现可以单独出现或合并出现,并可产生许多临床亚型。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表现不常见,通常只发生在已有关节炎、舞蹈病或心脏炎的患者中。
1.2.1 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呈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以膝、踝、肘、腕、肩等大关节受累为主,局部可有红、肿、灼热、疼痛和压痛,有时有渗出,但无化脓。关节疼痛很少持续1个月以上,通常在2周内消退。关节炎发作之后无变形遗留。
1.2.2 心脏炎:患者常有运动后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主诉。二尖瓣炎时可有心尖区高调、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或短促低调舒张中期杂音。主动脉瓣炎时在心底部可听到舒张中期柔和吹风样杂音。窦性心动过速(入睡后心率仍>100次/min)常是心脏炎的早期表现,心率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水杨酸类药物可使体温下降,但心率未必恢复正常。风湿热的心包炎多为轻度。
以上就是小编带来的风湿热的诊断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很多疾病复发都与患者的生活习惯,以及治疗方式不正规有关系,除此之外,患者一定要对自身的感染源有足够的明确,所以大家要未雨绸缪,及时了解一下该病的病因,及时做好预防。如果发现自己有上述这些症状的话请及时就医。
脾胃湿热诊断
一、诊断:
胃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渴不欲饮,口甜粘浊,食甜食则冒酸水,纳呆恶心,身重肢倦,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的共同点
1 病因相同: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偏嗜肥甘厚腻,酿湿生热所致。
2 都有纳呆,呕恶,腹胀等脾胃症状。
3 二者可有黄疸的症状。黄疸是由湿热熏蒸,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肌肤所致。二证如出现黄疸,皆为阳黄。
4、望舌苔均为舌红苔黄腻湿热之象。
二者的不同可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1 湿热偏重不同。虽然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之病因均为湿热,但湿热偏重不同。脾胃湿热湿重于热,湿的表现如肢体困重,纳呆,腹胀,大便溏泻表现明显。热的表现相对较轻。肝胆湿热热重于湿。热的表现如身热,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的表现明显,而湿的表现相对较轻。
2 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都有脾胃功能失调的症状,如腹胀,纳呆,呕恶。肝胆湿热产生上述症状是因为肝气横逆犯胃。脾胃受病,运化失健则腹胀,纳呆,呕恶。故脾胃症状相对较轻。而脾胃湿热是因湿热之邪蕴结脾胃,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常,致腹胀,纳呆,呕恶。故脾胃症状相对明显。肝胆湿热多兼有脾胃症状。而脾胃湿热则不兼胁痛,口苦等肝胆症状。
3 肝胆湿热因湿热郁结肝胆,疏泄失职,肝气郁滞,不通则痛,故胁肋部胀痛不适,而脾胃湿热为脘闷腹痛症状,无胁肋胀痛的症状。且肝胆湿热有湿热下注的症状,如阴囊湿疹, 潮湿,睾丸肿胀,坠痛。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症状。脾胃湿热则无这些湿热下注的症状。
4 从治疗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的疗程来看,脾胃湿热的疗程较长。愈后较少复发。肝胆湿热虽疗程较短,但屡有发作。因脾胃湿热湿大于热,湿邪致病的特点是病程较长,故缠绵难愈。
风热感冒诊断
1.主症
(1)发热,微恶风寒,有汗或少汗,头痛身楚;
(2)鼻塞,流黄浊涕,咳嗽,咽红干痛。
2.次症
微汗,口干渴,咳痰黄稠。
3.舌脉象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具备主症(1)及次证,或主症(2)及次症,并见典型舌脉象者,即可诊断为风热感冒。
诊断风湿热后注意哪些
一、春季退换棉衣宜迟不宜早、宜徐不宜骤,不因天气突然变暖中午温度升高而为了一时轻松任意更换衣服。
二、每晚收听次日天气预告,若有变天风云,应高度重视,注意起居,调宜于风寒波动之先。
三、平素注意全身性防护,并对所患肢体应当特殊照顾,加强保暖;上班外出必戴手套、备衣物,以防不测之寒。
四、生活能够自理或尚可忍耐坚持工作的勤奋者必须注意休息,以免疲劳过度,抵抗力下降,弱不禁风,连续反复出现外感。
风湿热认识误区
误区之一:风湿病只包括风湿热(含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
新的认识:风湿病是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等的一大类疾病;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包括结缔组织病、脊柱关节病、退行性或代谢性骨关节病及感染性关节炎等十大类百余种疾病。
误区之二:老年人才会患风湿病。新的认识:不单是老年人,所有不同年龄的人包括儿童都会患风湿病,而严重的风湿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在青壮年中更常见。
误区之三:风湿病是因为在潮湿环境中生活、工作所致。新的认识:风湿病可发生在各种气候环境中,主要是与免疫相关.
误区之四:关节肿痛加上抗“0”增高即可诊断风湿热(含风湿性关节炎)新的认识:风湿热目前是个少见病,不要轻率地滥下风湿热的诊断。抗“0”增高只是链球菌感染的证据之一,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也常见抗“0”增高,不能仅凭此诊断风湿热,一定要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和排除其它的风湿病才能诊断。因为风湿热要应用青霉素治疗和预防,而其它各种风湿病皆不用。
免疫风湿热怎么诊断
多数病人发病前1~5周先有咽炎或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史。起病时周身疲乏,食欲减退,烦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关节炎,心脏炎,皮下小结,环形红斑及舞蹈病等。
(一)发热 大部分病人有不规则的轻度或中度发热,但亦有呈弛张热或持续低热者。脉率加愉,大量出汗,往往与体温不成比例。
(二)关节炎 典型的表现是游走性多关节炎,常对称累及膝、踝、肩、腕、肘、髋等大关节;局部呈红、肿、热、痛的炎症表现,但不化脓。部分病人几个关节同时发病,手、足小关节或脊柱关节等也可累及。通常在链球菌感染后一个月内发作,抗链球菌抗体滴度常可增高。急性炎症消退后,关节功能完全恢复,不遗留关节强直和畸形,但常反复发作。典型者近年少见。关节局部炎症的程度与有无心脏炎或心瓣膜病变无明显关系。
(三)心脏炎 为临床上最重要的表现,儿童病人中65%~80%有心脏病变。急性风湿性心脏炎是儿童期充血性心衰竭的最常见的原因。
风湿热诊断标准
迄今风湿热尚无特异生的诊断方法,临床上沿用修订Jones诊断标准,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辅以实验室检查。如具有两项主要表现,或一项主要表现加两项次要表现,并有先前链球菌感染的证据,可诊断为风湿热。
1、典型的急性风湿热 传统上采用1992年修订的Jones标准,其内容包括:
(1)主要表现:心脏炎,多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皮下结节。]
(2)次要表现:关节痛,发热,急性期反应物(ESR、CRP)增高,P-R间期延长。
(3)有前驱的链球菌感染证据:即咽拭子培养或快速链球菌抗原试验阳性,链球菌抗体效价升高。
如有前驱的链球菌感染证据,并有两项主要表现或一项主要表现加两项次要表现者,高度提示可能为急性风湿热。但对以下三种情况,又找不到其他病因者,可不必严格遵循上述诊断标准,即:(1) 以舞蹈病为唯一临床表现者;(2) 隐匿发病或缓慢发生的心脏炎;(3)有风湿热史或现患风湿性心脏病,当再感染A组链球菌时,有风湿热复发高度危险者。2、不典型或轻症风湿热 常不能达到Jones(1992年)修订标准,可按以下步骤作出诊断:(1)细心问诊及检查以确定有无主要或次要表现。如轻症的心脏炎常表现为无任何原因而出现逐渐加重心悸、气短。低热需作定期体温测量才能发现,临床上可仅有头晕、疲乏主诉。(2)有条件医院可作特异性免疫指标检查。如抗心脏抗体,只需荧光显微镜即可实施,ASP和PCA阳性高度提示风湿性心脏炎存在。(3)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和心肌核素检查可发现轻症及亚临床型心脏炎(有时对临床表现单纯关节炎的病例也可测出阳性结果)。(4) 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①类风湿关节炎:与本病的区别是关节炎呈持续性,伴晨僵,类风湿因子效价升高,骨及关节损害明显;②系统性红斑狼疮:有特殊的皮疹,如蝶形红斑,高效价的抗核抗体、抗ds-DNA及抗Sm抗体阳性,可有肾及血液系统的损害。③强直性脊柱炎:有明显骶髂关节炎和肌腱端炎表现,HLA-B27阳性,有家族发病倾向;④其它反应性关节炎:有肠道或泌尿道感染史,以下肢关节炎为主。伴肌腱端炎、腰痛,HLA-B27阳性;⑤结核感染过敏性关节炎(Poncet 病):有结核感染史,结核菌素皮试阳性,非甾体抗炎药疗效不佳,抗结核治疗有效;⑥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有进行性贫血、瘀斑,脾肿大、栓塞,血培养阳性;⑦病毒性心脏炎:有鼻塞、流涕、流泪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病毒中和试验、抗体效价明显增高,有明显及顽固的心律失常。上述疾病的早期与风湿性关节炎或心脏炎常易混淆,容易造成误诊,排除性诊断是确诊风湿热的一个不可少的诊断步骤。
儿童风湿热的诊断准则是什么
儿童风湿热由于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方法,诊断主要依靠综合的临床表现,目前多参照1992年修订的琼斯(Jones)风湿热诊断标准:主要表现包括心脏炎、多发性关节炎、舞蹈病、皮下结节及环形红斑。其中心脏炎的诊断应具备以下四点之一:①新出现有意义的杂音,如心尖部,收缩全期杂音或舒张中期杂音;②心脏增大;③心包炎;④心力衰竭。次要表现包括发热,关节痛,心电图P-R间期延长,血沉增快,反应蛋白阳性或白细胞增多,既往有风湿热史或有风湿性心瓣膜病。具备两项主要表现或一项主要表现加两项次要表现,同时有链球菌感染的证据,高度提示风湿热的可能。诊断时还要注意:主要表现中的心脏炎与次要表现中的心电图改变只能算作一个表现,同样若多发性关节炎作为主要表现,那么关节痛就不能再作为一条次要表现。
风湿热怎么诊断
1、诊断标准。有下列三种情况,又无其他病因可寻者,可不必严格执行该诊断标准。即:①以舞蹈病为惟一临床表现者;②隐匿发病或缓慢发生的心脏炎;③有风湿热史或现患风湿性心脏病,当再感染A组链球菌时,有风湿热复发的高度危险者。特别适用于初发风湿热和一些特殊情况的风湿热患者,但对近年流行的不典型初发性风湿热和复发性病例,尚存在较高的漏诊和误诊率,据统计可高达38%~70%。应该强调的是在应用上述标准时,必须结合临床情况,尤其是病人的具体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并对有可疑的疾病作出鉴别诊断后才可作出风湿热的诊断。
2、“可能风湿热”的判断方案。上述内容对近年来某些不典型、轻症和较难确定诊断的复发性风湿热病例,尚没有提出进一步的诊断指标。“可能风湿热”标准:主要针对不典型、轻症和复发性病例。凡具有以下表现之一并能排除其他疾病(尤其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结核病等)可作出“可能风湿热”的诊断。
反应性关节炎的病因
反应性关节炎的发病与感染、遗传标记(HLA-B27)和免疫失调有关。患者亲属中骶髂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银屑病发病数均高于正常人群。引起反应性关节炎的常见病原微生物包括肠道、泌尿生殖道、咽部及呼吸道感染菌群,甚至病毒、衣原体及原虫等。这些微生物大多数为革兰染色阴性,具有粘附黏膜表面侵入宿主细胞的特性。研究发现,许多反应性关节炎患者的滑膜和滑膜白细胞内可检测到沙眼衣原体的DNA和RNA,及志贺杆菌的抗原成分。而衣原体热休克蛋白(HSP)、耶尔森菌热休克蛋白-60及其多肽片段均可诱导反应性关节炎患者T细胞增殖。这些发现提示,患者外周血中的 T细胞可能受到上述细菌的抗原成分的诱导而导致发病。与此同时,近期大量研究证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与反应性关节炎的发病也密切相关,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反应性关节炎的另一个常见原因。Kocak等将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关节炎/关节痛,但不符合修订的Jones风湿热诊断标准者诊断为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PSReA)。
反应性关节炎的发病还与HLA-B27有密切的相关性,肠道及泌尿生殖道感染引起的反应性关节炎多与易感基因HLA-B27有关,而链球菌、病毒、螺旋体导致的反应性关节炎一般无HLA-B27因素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