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最有效的风热咳嗽偏方 桑菊杏仁饮

最有效的风热咳嗽偏方 桑菊杏仁饮

可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适用风热咳嗽。

桑叶10g ,苦杏仁10g,菊花10g,白糖20g。

将前3味入沙锅内,加水80ml,煮沸20分钟,去渣取汁,再加人白糖煮沸。每日1剂,分次代茶饮。


鸡蛋治咳嗽的偏方 止咳最快的偏方

(1)风寒咳嗽

症状表现:咳嗽声重,气急,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恶寒、或有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咳嗽

症状表现:咳嗽气粗,咳痰不爽,痰黏白或黄,咽痛或咳声嘶哑,或有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舌尖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或浮滑。

(3)风燥咳嗽

症状表现: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千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4)内伤咳嗽

症状表现: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色白,晨起为甚,胸闷脘痞,食少,舌苔白腻,脉滑。

(1)偏方1

组成:苦杏仁6~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

功效:散寒化痰止咳。适用于风寒咳嗽。

制法:上药打碎后加水4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可加少量白糖调味。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服完。

疗程:7日为1个疗程。

(2)风寒咳嗽偏方2

组成:桑叶25克,杏仁15克,冰糖15克。

功效:散寒止咳,适用于风寒咳嗽。

制法:用水2碗,煎成1碗。

服法:趁热温服,出汗即愈。

疗程:7日为1个疗程。

(3)风热咳嗽偏方1

组成:杏仁、桑叶、牛蒡子各9克,桔梗、薄荷叶各5克。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适用于风热咳嗽。

制法:水煎。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服。

疗程:7日为1个疗程。

(4)风热咳嗽偏方2

组成:罗汉果20克,绿茶2克。

功效:止咳化痰。适用于风热咳嗽不止者以及百日咳。

制法:罗汉果加水300毫升,煮沸5分钟后加入绿茶即可。

服法:分3—5次饮服,每日1剂。

疗程:7日为1个疗程。

(5)风燥咳嗽偏方1

组成:桑叶3克,杏仁5克,沙参6克,象贝母3克,香豆豉3克,栀子皮3克,梨皮3克。

功效:疏风清肺,润燥止咳。适用于风燥咳嗽。

制法:将上药加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

服法:每日1剂,1次顿服。

疗程:7日为1个疗程。

(6)风燥咳嗽偏方2

组成:嫩桑叶60克。

功效:清热润肺止咳。适用于燥热咳嗽。

制法:水煎。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

疗程:7日为1个疗程。

(7)内伤咳嗽偏方1

组成:炒苏子9克,炒萝卜子9克,白芥子6克。

功效:降气快膈,化痰消食。适用于内伤咳嗽、肺气上逆者。

制法:将上3昧药共捣研,用生绢小袋包之,水煎。

服法:代茶饮。

疗程:7日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若大便素来实硬者,临服加熟蜜少许;若冬寒加生姜3片。

(8)内伤咳嗽偏方2

组成:半夏15克,橘红15克,白茯苓9克,甘草6克,生姜7片,乌梅1个。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止咳。适用于内伤咳嗽。

制法:将上药浸泡半小时,再用水煎。取汁去渣。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

疗程:7日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趁热服用。

备注:上述止咳偏方需在专业的医师指导下对症服用。


小儿支气管炎的中医疗法

1、风寒咳嗽:

症状:以突然咳嗽,声咳急频为主,痰稀薄、鼻塞、流清涕、咽痒或伴头痛、恶寒或不发热、苔微白,脉浮。

治则:辛温解表,散寒止咳。

常用杏苏散加减。

处方举例:杏仁6g,苏叶3g,牛蒡子6g,半复6g,前胡9g,生姜3片。

2、实热喘:

症状咳嗽不爽,痰黄且粘稠,咽红口干,鼻塞流黄涕,或伴发热有汗,舌苔身微黄白,脉浮数。发热较高,伴有顺喘憋。

治则:宣肺化痰,降逆平喘。

常用麻杏石甘汤加减。

外方举例:麻黄3g,杏仁6g,生石膏15g,甘草3g,青黛3g,苏子6g,莱菔子9g

①热重时加黄芩6g,银花9g,连翘9g。

②表邪重时加菊花9g,鲜芦根15g。

③喘重时选加郁金6g,银杏9g或生赭石15g。

④痰多时加葶苈子9g,蒌仁9g。

⑤咳嗽重时加前胡9g或百部9g。

3、风热咳嗽:

咳嗽不爽,痰以黄粘稠为主,咽红口干,鼻塞流黄涕,或伴发热有汗,舌苔身微黄白,脉浮数。

治则:辛凉解表,宣肺止咳。

常用桑菊饮加减。

桑菊饮:桑叶7.5g,菊花3g,连翘5g,薄荷2.5g,杏仁6g,甘草2.5g,芦根6g,桔梗6g。

支气管炎用中药怎么调理

风寒犯肺型支气管炎

症状:咳嗽气急,痰稀色白量多,恶寒无汗,或兼头痛胸闷,鼻寒流涕,舌苔薄白,脉浮紧。此为外感风寒,肺失宣降所致。治当发散风寒,宣肺化痰止咳。方用止嗽散。

常用药:麻黄,杏仁,生姜,细辛,紫苑,桔梗,枳壳,甘草。

方中以麻黄,细辛,生姜祛风散寒,并宣通鼻窍;麻黄合杏仁宣肺止咳;紫苑,桔梗,枳壳祛痰,宣肺宽胸;甘草和胃。头痛,身痛者,加川芎,羌活,独活;鼻塞流涕者,加辛夷,苍耳子。

风热犯肺型支气管炎

症状:咳嗽气促,痰液粘稠,或兼身热,咽痛,鼻流浊涕,头目不清,舌苔薄微黄,脉浮数,此为风热犯肺,肺失宣降所致。治当疏散风热,宣肺化痰止咳。方用桑菊饮加减。

常用药:桑叶,菊花,连翘,桔梗,杏仁,薄荷,牛蒡子,前胡,百部,荆芥,甘草。

方中以荆芥,薄荷,桑叶,连翘疏散风热之邪,并通鼻窍;桔梗,前胡,牛蒡子宣肺化痰;杏仁,百部止咳;菊花清头目;甘草和胃;咽痛者,加金银花,板蓝根;身热者,加生石膏;口干欲饮者,加芦根。

燥邪犯肺型支气管炎

症状:干咳或呛咳,甚至胸痛,无痰或痰少不利,甚至痰中带血丝,头痛鼻塞,喉痒咽痛,身热微寒,舌干少苔,脉浮或浮数,治当疏风清热,润肺止咳,方用杏苏散或桑杏汤加减。

常用药:杏仁,紫苏叶,橘皮,半夏,桔梗,茯苓,甘草,大枣配杏苏散;桑叶,杏仁,南沙参,浙贝母,豆豉,栀子,梨皮配桑杏汤。

方中以紫苏叶,桑叶,生姜疏风解表;前胡,浙贝母,橘皮,半夏化痰;杏仁,南沙参,梨皮润肺止咳。

肝火犯肺型支气管炎

症状:咳呛气逆阵作,咽干,常感痰滞咽喉,咳痰难出,量少质黏,痰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口干苦;舌红,苔薄黄,少津,脉浮数。治当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方用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

常用药:桑白皮,地骨皮,粳米,甘草,枇杷叶,青黛,蛤壳。

方中以桑白皮,地骨皮清肺热;青黛,蛤壳化痰热;枇杷叶降逆枳壳;粳米,甘草和胃。

杏仁治疗咳嗽的偏方

杏仁治疗咳嗽的偏方

偏方1

甜杏仁15克,去皮尖,加水研细滤汁,粳米50克,同煮粥食用,每日1次,连用7~10天。

偏方2

甜杏仁10克,猪肺1具,挤去肺组织泡沫,洗净,白萝卜1个(约500克),切成小块,共炖烂,饮汤食肺,连用数天,对久咳不愈者甚佳。

偏方3

甜杏仁10克(炒黄去皮),加水适量煮20分钟左右,冲蜂蜜15克内服,每日1次,连用数日。

偏方4

甜杏仁、桃仁、蜂蜜各15克,共置于锅中蒸煮,每日服1次,服前加入少许老姜汁,适合咳嗽痰多者,10~14天为1疗程。

偏方5

杏仁、沙参备5克,梨皮15克,川贝母3克,冰糖10克,水煎代茶饮,坚持连用数天。

偏方6

杏仁适量,去皮尖,轧碎,加菊花6克,开水沏泡当茶饮,坚持连用一定时间。

偏方7

杏仁6克,研成细末,雪梨1个,去皮,将杏仁末放入其中,隔水炖半小时后服,每日1次,10~14天为1疗程。

甜、苦杏仁功效各不同

杏仁分为南杏仁和北杏仁,从味觉上来说,南杏仁偏甜,也被称为甜杏仁,多用来当做坚果零食、配合甜点制作等,而北杏仁偏苦,也被称为苦杏仁,多用来入药。但无论是南杏仁还是北杏仁都有润肺止咳的功效,但性味功效略有不同。甜杏仁性味甘、辛,苦杏仁性味苦、温,有小毒。南杏仁对干咳无痰、肺虚久咳等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北杏仁具有润肺、平喘的功效,对于因伤风感冒引起的多痰、咳嗽、气喘等症状疗效显着。

由于杏仁主要入肺经,具有疏利开通之性,因此可搭配多种中药材以适应不同的肺咳哮喘病症,如风寒咳喘,配伍麻黄、甘草,以散风寒,宣肺平喘,即三拗汤。风热咳嗽,配伍桑叶,菊花,以散风热,宣肺止咳,如桑菊饮。燥热咳嗽,配伍桑叶、贝母、沙参,以清肺润燥止咳,如桑杏汤等。

杏仁是营养丰富坚果,但不可摄入过多

杏仁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P以及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其中胡萝卜素的含量在果品中仅次于芒果,人们将杏仁称为抗癌之果。杏仁含有丰富的脂肪油,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因此,杏仁对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有良好的作用。

中国膳食指南中指出,人应当每天摄入大豆及坚果类30-50克,也就是说,人每天摄入一小把坚果对健康是有利无害的。但一旦超过这个量,坚果中富含的大量脂肪就会进入人体堆积,造成肥胖隐患。而坚果的摄入量放到杏仁的身上,又要更打折扣。

杏仁中含有毒物质氢氰酸,100克苦杏仁分解释放氢氰酸100~250毫克,氢氰酸致死剂量为60毫克,甜杏仁的氢氰酸含量约为苦杏仁的三分之一,原则上,每天吃苦杏仁应当不超过9克,在制作的时候也应当注意在水中浸泡,并加热煮沸,以减少或消除其中含有的毒性。在食用杏仁时要特别注意控制摄入量。

秋季咳嗽切勿滥用止咳药

许多人认为咽喉痒、咳嗽就是咽炎。其实,秋季咳嗽和咽炎有区别。慢性咽炎的病因较复杂,治疗上还是要对症下药,通过长期的消炎、抗菌来治疗,效果会更好。在急性期应及时选用抗病毒、抗菌药物治疗,勿使它转为慢性。而在慢性期抗菌药物一般不主张服用抗菌素,主要是加强预防与保护,避免各种诱因。

由于咽喉成天痒痒疼痛难受,多数人便吃润喉片来缓解咽部疼痛。润喉片可清热解毒、消炎杀菌、润喉止痛,用来治疗咽喉炎、扁桃体炎等咽喉疾病,可以起到应急作用。但有些人将喉片当作糖果吃却很不可取。因为薄荷喉片具有收缩口腔黏膜血管、减轻炎症水肿和疼痛的作用,但在口腔无炎症时经常含服却会使因黏膜血管收缩、黏膜干燥破损,导致口腔溃疡的发生。

燥咳,有温燥咳嗽与凉燥咳嗽之分。一般以中秋节为界线,中秋以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中秋之后,秋风渐紧,寒凉渐重,故多出现凉燥。当然,秋燥温与凉的变化,还与人的体质和机体反应有关。温燥咳嗽是燥而偏热的类型,常见症状有干咳无痰,或者有少量粘痰,不易咯出,甚至可见痰中带血,兼有咽喉肿痛,皮肤和口鼻干燥,口渴心烦,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初发病时,还可有发热和轻微怕冷的感觉。凉燥咳嗽是燥而偏寒的类型,病发时怕冷,发热很轻,头痛鼻塞,咽喉发痒或干痛,咳嗽,咯痰不爽,口干唇燥,舌苔薄白而干。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偏方

加减桑菊饮方药组成:桑叶10g,菊花10g,杏仁10g,连翘15g,薄荷5g,蝉蜕5 g,前胡12g,桔梗15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 7天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疏散上焦风热,止咳化痰。主治风热犯肺急性支气管炎,见咳嗽频剧气粗、咽痛干燥、咯痰不爽、痰粘稠或稠黄,同时伴有恶风、身热、鼻流黄涕等。

方解:加减桑菊饮是根据《温病条辨》治疗风温初起,但身热不甚之桑菊饮加减化裁而来。方中桑叶味苦寒而味兼甘润,善清肺络之热;菊花质轻可散上焦风热,并作君药。配以辛凉的薄荷助桑、菊散上焦风热;蝉蜕疏风热,开宣肺气,杏仁、桔梗一升一降,肃肺止咳,共为臣药。连翘清透膈上之热;前胡清肺热、化痰热、散风邪,用作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根据临床观察表明,加减桑菊饮对于风热咳嗽疗效与急支糖浆相当,在症状缓解上要优于它,有较强的临床实用价值。

咳嗽有痰吃什么好得快偏方

食疗偏方

1、滋阴止咳百合雪梨膏

功效:咳嗽,肺阴亏耗型。症见干咳,痰中挟血,声音嘶哑,口干。

食材:百合250g、雪梨4个、蜂蜜250g。

用法:百合用水浸泡1夜,次日连水以小火煮至极烂;梨榨汁,同蜂蜜一起放锅中,与百合共熬成浓液,以瓦罐盛。早晚各用1汤匙,以开水冲开,温饮。

2、润肺止咳花生甜杏泥

功效:咳嗽,肺阴不足型。症见久咳气短,干咳少痰。

食材:花生、甜杏仁各15g、蜂蜜适量。

用法:花生、甜杏仁捣烂成泥状。每次取10g,加蜂蜜,开水冲服。早饭前、晚饭后服用。

3、清热止咳竹叶芦梨膏

功效:咳嗽,肺阴亏耗型。症见阴虚劳嗽,痰多色黄,潮热等。

食材:黄梨10个、鲜竹叶30g、鲜芦根30g、老树橘红30g、荸荠20个、竹沥15mL。

用法:黄梨、荸荠、芦根分别煎煮取汁;待竹叶、橘红加水煎汁后对入,并入竹沥;小火浓缩至稀流膏状。每服10~0mL,1日2~3次。

说明:大便溏泻者不宜。

4、疏风止咳桑菊杏仁茶

功效:咳嗽,风热型。症见发热恶风,咽痛喉燥,咳急音哑,咳痰不爽,痰黏稠黄,或咳时汗出,常伴流涕色黄。

食材:桑叶、菊花、杏仁各10g、白砂糖适量。

用法:将前3味共煎取汁,调入白砂糖,代茶饮。

说明:方中桑叶以霜降以后采得为佳,能疏风清热,清肝明目。“治劳热菊花用黄菊花,功如桑叶,能解毒。杏仁味苦微温,入肺大肠经。白砂糖甘寒凉润,共奏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

风热咳嗽吃什么好的快

天气热起来,风热咳嗽的人开始增多。那么风热咳嗽吃什么好的快?风热咳嗽的治疗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主,具体风热咳嗽吃什么好的快?小编为您介绍。

风热咳嗽吃什么好的快?

风热咳嗽是常见的咳嗽症状,表现为咳嗽声音重,吐黄色黏稠痰、咽喉干痛、流黄浊涕,咽干痛痒,口渴喜饮,扁桃体红肿等,需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患者可选用鲜藕汁、梨汁、萝卜冰糖汁、葱白梨汁等进行食疗。此外,患者宜食辛凉清淡食品,以疏散风邪、清热解毒止咳,如菊花、茶叶、白菜、白萝卜、甜梨、甜橙等。风热咳嗽吃什么好的快?小编教你食疗方。

1、川贝炖雪梨:川贝可清肺热,和雪梨一起,有清肺、止咳化痰的效果,一般需炖煮半小时左右,还可食用冰糖银耳炖雪梨。

2、薄荷罗汉果水:薄荷3~6克,罗汉果半个到一个,胖大海一两粒,用500毫升沸水冲泡,15~20分钟后即可饮用。经常胃滞、胃胀的人,罗汉果放半个即可。

3、梨汁粥:鲜鸭梨1个,连皮切碎,置于砂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后与淘洗干净的粳米50克同煮成粥,即可温服。

4、橄榄萝卜饮:橄榄400克,萝卜500~1000克,煎汤代茶饮。

5、青橄榄北杏猪肺汤:青橄榄8个、北杏9克、猪肺适量炖汤。有清热利咽,宣肺止咳作用。

6、梨子汁:梨子100克(洗净去核,切片),川贝母5克(捣烂),桔梗8克,一起入锅,水煎约20~30分钟,再加入菊花10克,再煮5分钟,去渣取汁,加入冰糖适量,即可温服。

7、荸荠水:荸荠性寒,荸荠水能化痰、清热。取2~3只荸荠去皮,切成薄片,放入锅中,加一碗水,在火上烧5分钟即可。此方对热性咳嗽吐脓痰者效果好。

8、菊杏代茶饮:菊花、杏仁、桑叶各6克,甘草3克。开水沏,代茶饮。适用于风热型急性支气管炎。

9、银花杏仁饮:金银花15克,杏仁、桑叶各6克,桔梗、甘草各3克,开水沏,代饮。

10、桑杏冰糖饮:桑叶(于品)5克,杏仁3克,冰糖5克。将桑叶、杏仁同人锅,加水1碗,旺火煮沸,改文火煎至半碗,去渣留汁,加入冰糖即可。温服,每日1剂。疏散风热,宣肺理气。适用于小儿外感风热,咳嗽,痰黄或痰白色而黏,鼻塞。

11、冰糖杏仁梨:鸭梨1只,甜杏仁3—5粒,冰糖5克。鸭梨洗净,自靠近蒂部2厘米处横切一刀,切下部分留作盖用,挖出梨核;甜杏仁去皮砸碎,连冰糖一起装入梨肚中,加盖梨盖,口朝上放入碗中,隔水蒸熟。每晚1剂,温热服之,连服3日,见效后再连服2天。清热止咳。用于小儿外感风热,咳嗽,痰稠不爽,口干,全身燥热。

12、萝卜水:白萝卜4~5片。把白萝卜洗净,切薄片,放入小锅内,加大半碗水,放火上烧开后,再改用小火煮5分钟即可。此方治疗风热咳嗽、鼻干咽燥、干咳少痰的效果是不错的,2岁以内的孩子止咳效果尤为好。

风热咳嗽吃什么好的快?风热咳嗽饮食上宜吃梨、无花果、西瓜、青橄榄、薄荷、胖大海、金银花,忌吃辛热补益之品,如龙眼肉、当归、胡椒、狗肉、牛肉、羊肉、驴肉、马肉等。

杏仁的疗效

杏仁可润肺止咳,肺热肺寒咳嗽均有疗效

杏仁分为南杏仁和北杏仁,从味觉上来说,南杏仁偏甜,也被称为甜杏仁,多用来当做坚果零食、配合甜点制作等,而北杏仁偏苦,也被称为苦杏仁,多用来入药。但无论是南杏仁还是北杏仁都有润肺止咳的功效,但性味功效略有不同。甜杏仁性味甘、辛,苦杏仁性味苦、温,有小毒。南杏仁对干咳无痰、肺虚久咳等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北杏仁具有润肺、平喘的功效,对于因伤风感冒引起的多痰、咳嗽、气喘等症状疗效显著。

由于杏仁主要入肺经,具有疏利开通之性,因此可搭配多种中药材以适应不同的肺咳哮喘病症,如风寒咳喘,配伍麻黄、甘草,以散风寒,宣肺平喘,即三拗汤。风热咳嗽,配伍桑叶,菊花,以散风热,宣肺止咳,如桑菊饮。燥热咳嗽,配伍桑叶、贝母、沙参,以清肺润燥止咳,如桑杏汤等。

感冒鼻塞咳嗽有痰吃什么药好得快 感冒止咳偏方吃什么

食材:百合250g、雪梨4个、蜂蜜250g。

功效:咳嗽,肺阴亏耗型。症见干咳,痰中挟血,声音嘶哑,口干。

用法:百合用水浸泡1夜,次日连水以小火煮至极烂;梨榨汁,同蜂蜜一起放锅中,与百合共熬成浓液,以瓦罐盛。早晚各用1汤匙,以开水冲开,温饮。

食材:花生、甜杏仁各15g、蜂蜜适量。

功效:咳嗽,肺阴不足型。症见久咳气短,干咳少痰。

用法:花生、甜杏仁捣烂成泥状。每次取10g,加蜂蜜,开水冲服。早饭前、晚饭后服用。

食材:黄梨10个、鲜竹叶30g、鲜芦根30g、老树橘红30g、荸荠20个、竹沥15mL。

功效:咳嗽,肺阴亏耗型。症见阴虚劳嗽,痰多色黄,潮热等。

用法:黄梨、荸荠、芦根分别煎煮取汁;待竹叶、橘红加水煎汁后对入,并入竹沥;小火浓缩至稀流膏状。每服10~0mL,1日2~3次。

说明:大便溏泻者不宜。

食材:桑叶、菊花、杏仁各10g、白砂糖适量。

功效:咳嗽,风热型。症见发热恶风,咽痛喉燥,咳急音哑,咳痰不爽,痰黏稠黄,或咳时汗出,常伴流涕色黄。

用法:将前3味共煎取汁,调入白砂糖,代茶饮。

说明:方中桑叶以霜降以后采得为佳,能疏风清热,清肝明目。“治劳热菊花用黄菊花,功如桑叶,能解毒。杏仁味苦微温,入肺大肠经。白砂糖甘寒凉润,共奏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


相关推荐

有肺炎怎么办

1、邪袭肺卫。【治法】:疏风解表,宣肺化痰。【方药】:三拗汤或桑菊饮加减。三拗汤用于外感风寒之邪。方中麻黄、杏仁、甘草可宣肺散寒。如寒邪化热,证见发热汗出、咳嗽、痰黄,则可用麻杏石甘汤,用以解表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用于外感风热之邪,方中桑叶、菊花、薄荷、连翘辛凉解表,桔梗、杏仁、甘草、芦根宣肺止咳、清热生津。内热盛加黄芩、鱼腥草清肺泄热;口渴咽干者,可加沙参、花粉清热生津。2、痰热壅肺。【治法】

香油鸡蛋能止咳的原理 止咳偏方简单有效

症状表现:咳嗽声重,气急,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恶寒、或有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偏方1组成:苦杏仁6~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功效:散寒化痰止咳。适用于风寒咳嗽。制法:上药打碎后加水4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可加少量白糖调味。服法:每日1剂,分2次服完。疗程:7日为1个疗程。偏方2组成:桑叶25克,杏仁15克,冰糖15克。功效:散寒止咳,适用于风寒咳嗽。制法:用水

夏季感冒如何治疗

夏季感冒用药一般以祛风为主,证型不同,症状表现就不同,用药也有区别。风寒感冒型主要发于秋、冬季节或天气突变而受凉者,不过夏季发生风寒感冒者也并不少见。本型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热、怕冷、头痛、咽喉发痒、全身不适、咳嗽、多稀白痰、鼻塞或流清涕、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如果具有上述症状,抗感冒中药首选通宣理肺丸,它由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黄芩等药物

治疗咽痒咳嗽小方法

配方:薄荷、茶叶各2~ 3克。制法:薄荷、茶叶人杯中,用沸水冲泡。用法代茶频饮。功效:疏风散热,利咽驱邪。适用于流行性感冒。功效:咳嗽,风热型。症见发热恶风,咽痛喉燥,咳急音哑,咳痰不爽,痰黏稠黄,或咳时汗出,常伴流涕色黄。食材:桑叶、菊花、杏仁各10g、白砂糖适量。用法:将前3味共煎取汁,调入白砂糖,代茶饮。说明:方中桑叶以霜降以后采得为佳,能疏风清热,清肝明目。“治劳热菊花用黄菊花,功如桑叶,

中医治疗小儿咳嗽效果好吗

中医疗法对急性咳嗽或反复咳嗽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家长容易接受。专家特意根据三种类型分别开出药方,帮助父母对付小儿咳嗽。咳嗽,有外感和内伤之别,在临床中,多以外感咳嗽常见。外感咳嗽因季节和体质的不同,分为风热、风寒、暑热、秋燥咳嗽等。如果小宝宝平日的饮食中多以高蛋白、油腻、烘烤、生冷等食物为主,一般都体质多热、多痰,即使外感风寒,也易化热。因此,临床上又以风热咳嗽多见,并兼夹有痰、有湿。风

肺炎杆菌肺炎怎么办

1、邪袭肺卫治法:疏风解表,宣肺化痰。方药:三拗汤或桑菊饮加减。三拗汤用于外感风寒之邪。方中麻黄、杏仁、甘草可宣肺散寒。如寒邪化热,证见发热汗出、咳嗽、痰黄,则可用麻杏石甘汤,用以解表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用于外感风热之邪,方中桑叶、菊花、薄荷、连翘辛凉解表,桔梗、杏仁、甘草、芦根宣肺止咳、清热生津。内热盛加黄芩、鱼腥草清肺泄热;口渴咽干者,可加沙参、花粉清热生津。2、痰热壅肺治法:清热化痰止咳;

宝宝咳嗽吃什么药好

宝宝咳嗽可以吃药吗咳嗽咳嗽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之分,而外感咳嗽又分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不同类型的咳嗽在用药上是完全不同的,一般都说是药三分毒,所以采用食疗的方法也是很好的,但是不同类型咳嗽方法也是不同的。内伤咳嗽多为久咳、反复发作的咳嗽。如何分辨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在这里有一个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观察孩子的舌苔。如果舌苔是白的,则是风寒咳嗽,说明孩子寒重,咳嗽的痰也较稀、白黏,并兼有鼻塞流涕,这时应

有肺炎能泡澡吗

可以洗澡。肺炎中医治疗:1、邪袭肺卫。【治法】:疏风解表,宣肺化痰。【方药】:三拗汤或桑菊饮加减。三拗汤用于外感风寒之邪。方中麻黄、杏仁、甘草可宣肺散寒。如寒邪化热,证见发热汗出、咳嗽、痰黄,则可用麻杏石甘汤,用以解表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用于外感风热之邪,方中桑叶、菊花、薄荷、连翘辛凉解表,桔梗、杏仁、甘草、芦根宣肺止咳、清热生津。内热盛加黄芩、鱼腥草清肺泄热;口渴咽干者,可加沙参、花粉清热生津

食用杏仁的功效

1、镇咳、平喘作用用于咳嗽气喘。本品主入肺经。味苦能降,且兼疏利开通之性,降肺气之中兼有宣肺之功而达止咳平喘,为治咳喘之要药。随证配伍可用于多种咳喘病证。如风寒咳喘,配伍麻黄、甘草,以散风寒,宣肺平喘,即三拗汤。风热咳嗽,配伍桑叶,菊花,以散风热,宣肺止咳,如桑菊饮。燥热咳嗽,配伍桑叶、贝母、沙参,以清肺润燥止咳,如桑杏汤。肺热咳喘,配伍石膏等以清肺泄热,宣肺平喘,如麻杏石甘汤。2、对消化系统的作

急性支气管炎严重吗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西医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1)房间注意清洁、安静,保持光线充足、通风。但避免对流风直接吹患儿。(2)高热时卧床休息。婴儿须经常调换卧位,使呼吸道分泌物易于排出。(3)咳嗽频繁时可给镇咳药,但避免给药过量以致抑制分泌物的咳出。(4)给予易消化物,供给足够水份。(5)注意口腔、鼻及眼的局部清洁。并注意呼吸道隔离。(6)发生痉挛而致呼吸困难时,轻者参考以下中医疗法“实热喘”处理,重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