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究竟怎样才能判断骨质疏松

究竟怎样才能判断骨质疏松

当我们面对骨质疏松这种疾病的时候,很多的老年都会摇头,因为这种疾病的出现,造成了很多老年在生活中出现了骨折的现象,对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负担,给儿女也会造成严重的负担,对于骨质疏松的出现,我们要认真判断才行 。

骨质疏松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很容易患有的一种疾病,骨质疏松对患者的生活影响很大,造成行动不便,长期站立或行走感到劳累,气喘。骨质疏松此类疾病很容易被忽视,因为长期症状不明显,患者不注意就会使病情恶化。最近,有一种诊断骨质疏松的好方法: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骨质疏松症风险1分钟测试题。

1、您的父母有没有轻微碰撞或跌倒就发生髋部骨折的情况?

2、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

3、您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超过3厘米)?

4、您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吗?

5、您经常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强的松、可的松”等激素类药品吗?

6、经常大量饮酒吗?

7、您经常患腹泻吗?

8、女士回答:您是否曾经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怀孕期间除外)?

9、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之前绝经?

10、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阳痿或者缺乏性欲这些症状?

其中有一道题回答结果为“是”,即是骨质疏松易患人群。而且,结果为“是”的题目越多,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越大。

究竟怎样才能判断骨质疏松这种疾病呢?我们都十分的清楚了吧,这种疾病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的负担,在生活中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有正确的饮食和睡眠,不要让疾病对健康造成威胁,生活中不要做太激烈的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怎样诊断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指的仅仅是一种病理状态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因此,在确立存在骨质疏松后,应认真查找引起骨质疏松的病因,必要时应行骨活检进行组织病理学和组织计量学检查。

骨质疏松可单独存在,亦可与骨质软化并存,此时应尤其注意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可能。只有在详尽调查,排除了继发性病因后才能作出原发性骨质疏松之诊断。

首先,骨质疏松应与骨质软化和纤维囊性骨炎相鉴别。

其次,骨质疏松应着重与多发性骨髓瘤,成骨不全,骨肿瘤等所致的继发性骨量减少鉴别。多发性骨髓瘤的典型X线表现是周边清晰的局限性脱钙灶,部分患者为弥漫性脱钙,需和骨质疏松鉴别。多发性骨髓瘤的生化改变为血钙升高或正常,血磷变化不定,ALP正常,尿本周蛋白阳性,血浆出现M球蛋白等。成骨不全时由于成骨细胞产生的骨基质减少,X线上表现的骨质疏松与多次骨折固定有关,骨皮质薄而毛糙,骨质有囊性变,常伴有蓝色巩膜和耳聋等先天性畸形。老年人骨质疏松应警惕骨转移性肿瘤之可能,临床上有原发肿瘤表现,患者血钙和尿钙升高,常伴尿路结石,X线上骨皮质多有侵蚀,甚至可发现转移性缺损灶。

最后,还应对原发性骨质疏松进行分型,特发性青壮年骨质疏松和绝经期骨质疏松在临床上较多见。

如何诊断骨质疏松

中医诊断骨质疏松,使用国际标准,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骨量丢失了-2.5个SD,也就是丢失了将近30%的骨量,这时候无论患者是否有明显的症状,都可以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主要有三大症状,第一个是腰背疼痛,这种疼痛以静息痛为主,越到晚上越痛,安静的时候痛,如果白天受寒也会出现腰背疼痛,甚至是全身骨痛。第二个是身高变矮,驼背畸形,在骨质疏松阶段,骨头慢慢被压扁,特别是腰椎、胸椎的每一个锥体, 变矮0.5公分、0.1公分,所有的锥体整体变矮,出现驼背畸形。第三个是容易发生骨折,现代医学叫做脆性骨折,所谓的脆性骨折是指没有暴力或者轻微的暴力就会发生骨折,比如下雪天,老人走在路上,稍微崴一下脚,脚滑一下就容易骨折。

中医把有症状的骨质疏松叫做骨痹,无症状型的叫做骨痿,通过中医辨证,骨质疏松可诊断为肾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两虚证、血瘀气滞证。

肾虚证,根据个人的情况不同,比如有些人腰背疼痛,还伴有腰膝酸软,而且遇冷疼痛加剧,小便清长,夜尿增多等等。舌象胖嫩,边有齿印,脉沉迟,有时候无力等等,这是以肾阳虚为主的骨质疏松。肾阴虚为主的骨质疏松,患者在更年期就会出现五心烦热,烦燥易怒,夜间出汗,脉细数,舌红少苔等症状。肾气虚或者肾阴阳两虚的患者多表现为五心烦热,夜间潮热,小便清长等症状。肝肾阴虚证,患者表现为烦燥易怒,心慌等等更年期一类的症状。脾肾两虚证,脾脏为人体的后天之本,有些人长期胃口不好,饮食差,水谷精微不能化成营养,不能濡养骨,导致骨质疏松。血瘀气滞证,患者常有腰背疼痛的症状,多由于血瘀导致疼痛发作。还有一些人会伴有痰湿比较重,苔是滑腻的等等。

测试是否骨质疏松

4. 骨质疏松的如何检测并确诊?

通常,确诊骨质疏松可以有以下两个步骤:

(1)自我测试:为帮助人们判断自己是否是骨质疏松的潜在患者,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设计了“一分钟风险测试”:

1.您的父母有没有轻微碰撞或跌倒时就会发生髋骨骨折的情况?

2.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

3.您经常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可的松、强的松”等激素类药品吗?

4.您的身高是否降低了3厘米?

5.您经常过度饮酒吗?(超过安全限度)

6.您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吗?

7.您经常患痢疾腹泻吗?(由于腹腔疾病或者肠炎而引起)

8.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之前就绝经了?

9.女士回答:您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吗?(除了怀孕期间)

10.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阳痿或者缺乏性欲这些症状?

如果您有任何一道问题的答案为“是”,表明就有患上骨质疏松的危险,应当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或治疗;如果您的答案有相当一部分或者全部为“是”,说明您有可能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症,有必要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2)专业诊断:骨密度检测。

检测仪器——骨密度仪具有高度的安全性,测试时间仅需10-20分钟,并且完全在体外操作,无任何伤害性。目前常用的有单光子、超声及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3种,以DXA为最佳测试手段,能快速、无创伤、精确地定量。目前通过体外分析骨骼中矿物质的含量多少以判断骨质疏松症的程度,可早期诊断及评估治疗疗效,预测骨折风险等。

退行性骨质疏松症约有30%-50%的患者无明显骨痛、肌痛或腰背痛等症状,生化指标变化又多不显著,因此,骨密度测量可与定期量血压预测脑卒中相媲美,骨密度测量能及时诊断骨质疏松,提示将来发生骨折的危险性。骨密度测试最好是定期进行,并有计划的定期回访,从而在比较中判断是否有骨质流失的情况发生。根据骨密度检测的结果来有的放矢的补钙,才能让“骨松”防治达到最佳效果。

孕妇患骨质疏松的危害大

孕妇骨质疏松的危害

1.疼痛。包括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

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由身高缩短和驼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孕妇如果发现自己在孕期身高下降了3厘米就要引起注意,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3.发生脆性骨折。如从站高或者小于站高跌倒或因其他日常活动而发生的骨折。妊娠期女性较严重的骨折多是脊椎骨折。

4.胎儿骨质疏松。除了母体的危害外,孕期缺钙的可能还会导致胎儿发生骨质疏松症。

孕妇骨质疏松的预防

1.多吃含丰富钙质的食物。例如小鱼干、海带、大骨汤、牛奶、豆类、深绿色蔬菜,如果还是摄取不到足够钙质,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片。

2.规律且良好的饮食作息。在养成好的饮食作息前,当然要先戒除不良的习惯,尽量抽空多运动、晒太阳,多吃蔬菜水果,最好能养成每天喝牛奶的习惯,并且不抽烟、不喝酒,才能让身体有储存鈣质的本钱!

3.定期做骨质密度检查。骨质密度是判断骨质疏松与否的依据,因此,早期诊断治疗非常重要,尤其对工作繁忙的现代女性来说,没空顾及运动和饮食均衡,更容易使骨质疏松提早报到。

骨质疏松的骨关节病新进展

1、结果为:总骨折患病率为26.6%,前臂骨折患病率为40%,脊椎骨折患病率为13.3%,髋部骨折患病率为1.9%。可见中老年人骨折率较高。

2、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223例北京地区无亲缘关系的健康妇女和49例男性研究结果表明,汉族妇女雌激素受体等位基因型频率分布与男性分布无明显差异,但有一定的种族差异。

3、将骨密度与骨强度测量技术相结合应用于骨质疏松的诊断。近几年,尽管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量人体投影骨密度已被医学界接受为诊断骨质疏松的最佳标准,但目前又提出用股骨颈能支撑体重的倍数即抗骨折能力诊断骨质疏松的测量技术和观点,以减少骨质疏松诊断漏诊与误诊。

4、骨质疏松OP和骨关节病OA的综合治疗和分层预防措施包括:中西医结合治疗OP和OA,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物理康复、磁疗和运动疗法,创建社区慢病综合防治包括OP和OA的新模式。

骨密度的介绍

骨密度全称是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克/每立方厘米表示,是一个绝对值。在临床使用骨密度值时由于不同的骨密度检测仪的绝对值不同,通常使用T值判断骨密度是否正常。

T值是一个相对值,正常参考值在-1和+1之间。当T值低于-2.5时为不正常。骨密度,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由于测量方法的日益改进和先进软件的开发,使该方法可用于不同部位,测量精度显著提高。除可诊断骨质疏松症之外,尚可用于临床药效观察和流行病学调查,在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方面有显著的优越性。

患有骨质疏松的遗传因素

骨质疏松的遗传因素一般有哪些呢?骨质疏松怎么治疗?骨质疏松的危害有哪些?这些问题大家都很关心,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骨质疏松的遗传因素主要有:

骨质疏松症,以白人尤其是北欧人种多见,其次为亚洲人而黑人少见,骨密度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指标。骨密度值主要决定于骨质疏松的遗传因素,其次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有报道青年双卵孪生子之间的骨密度差异是单卵孪生子之间差异的4倍;而在成年双卵孪生子之间骨密度差异是单卵孪生子的19倍。

经过对各种环境因素调整后,bb基因型者的骨密度可较BB基因型高出15%左右;在椎体骨折的发生率方面,bb基因型者可比BB型晚10年左右。初步显示,在各人种和各国家间,骨质疏松的遗传因素存在很大的差异。最终结果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他如胶原基因和雌激素受体基因等与骨质疏松的遗传的关系的研究也有报道,但目前尚无肯定结论。

骨质疏松发生的三大影响因素

一、免疫功能的因素:免疫功能是否正常直接影响骨骼的坚实程度,骨髓增生普遍减低,骨髓内脂肪组织增加,造血细胞减少,这也是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之一。

二、 遗传因素:骨密度为诊断骨质疏松的重要指标,骨密度值主要决定于遗传因素。骨质疏松与遗产因素有关。

三、物理或化学因素:是否经常运动,日光照射情况,重力负荷情况等因素,它们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关。缺少锻炼、经常伏案工作、极少参加户外活动的人群,容易患上骨质疏松。多点进行运动,吸收光照,增加体内的维生素,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

怎么判断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往往是在无声无息中发生发展,且致残率高。当出现骨折现象时,已是比较严重了。所以平时要提高警惕,注意一些前期症状,争取早发现。

首先是自我预测。自我预测的要点是:

1.1、平时起步走或身体移动时,腰部是否会感到疼痛。

1.2、是否背部或腰部常感觉无力、疼痛,并渐渐地成为慢性疼痛。

1.3、背部、腰部渐渐后突变弯变圆(驼背);④身高较年轻时降低,体形变矮了。以上要点中如果出现两项以上,可高度怀疑患了骨质疏松症。

第二是到医院检查。当怀疑患了骨质疏松症时,可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由医生来做出诊断。因为上述症状并不仅仅限于骨质疏松症,其他疾病也可以有类似症状,而且,诊断骨质疏松时,还要检查骨量是否减少(骨密度测定)、检查血液中钙、磷、碱性磷酸酶等的含量等。

女人绝经后易得三种病

一、冠心病。

绝经后,冠心病的发病率会呈直线上升趋势。医生说,绝经前,女性体内雌激素较高,而雌激素有增加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降低血黏度、降脂的作用,所以,女性在月经期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比男性低。绝经之后,女性的代谢出现紊乱,雌激素分泌急剧减少,血液内的脂肪就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使血管壁凹凸不平,并破裂形成血栓,堵塞心血管,继而发生心肌梗死。

冠心病的症状除了胸痛外,最常见的是呼吸困难,其他症状往往不明显,或容易被误认为是其他病,比如头晕、肩部不适、颈部、下颌疼痛等。另外,心肌梗死发作的女性中,70%的患者在一个月前有易感疲劳、失眠、呼吸急促等症状。所以,异常疲乏是女性发生冠心病的重要先兆,应高度警惕。

二、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绝经后女性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有促进降钙素分泌的功能,降钙素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将血液中的钙质沉积到骨头里,所以,雌激素缺乏时,骨头里容易缺钙,就容易出现骨质疏松。

女性朋友,一般在绝经5年后出现骨质疏松,判断骨质是否疏松的最简单方法,是看有无腰、背部的疼痛,服用消炎、止痛药效果不明显,且长时间固定一个姿势或久坐、久立时,疼痛症状加剧。医生判断骨质疏松的方法也很简单,只需做骨密度检测即可。

三、肥胖。

绝经后的女性还容易“发福”,特别是腹部肥胖。 雌激素参与糖和脂肪的代谢,当雌激素分泌减少,女性体内脂肪的分布会出现明显变化,腹部内脏的脂肪,增多明显。

骨质疏松需要做哪些检查

1、生化检查:测定血、尿的矿物质及某些生化指标有助于判断骨代谢状态及骨更新率的快慢,对骨质疏松症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1)骨形成指标。

(2)骨吸收指标:1)尿羟脯氨酸。2)尿羟赖氨酸糖甙。3)血浆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4)尿中胶原吡啶交联(PYr)或I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NTX)。

(3)血、尿骨矿成分的检测:1)血清总钙。2)血清无机磷。3)血清镁。4)尿钙、磷、镁的测定。

2、X线检查:X线仍不失为一种较易普及的检查骨质疏松症的方法。

3、骨矿密度测量:

(1)单光子吸收测定法(SPA)。

(2)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EXA)。

(3)定量CT(QCT)。

(4)超声波(USA)。

骨质疏松症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


骨质疏松症诊断需依靠临床表现、骨量测定、X 线片及骨转换生物化学的指标等综合分析判断。

(1)生化检查:包括:① 血清碱性磷酸酶,②骨钙素,③尿羟脯氨酸;④血钙、血磷等可评判骨吸收及形成能力;

(2)X 线检查。X 线照片是骨质疏松的较基本检查手段,但不敏感。通常要在骨密度下降 30% 以上才有较明显改变。 早期诊断上帮助不大,但在诊断骨质疏松的病因,排除其他疾病具有意义;

(3)骨密度测量。双能 X 线吸收法是目前测量骨矿密度 (BMD) 和骨矿含量 (BMC) 的最常用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放射线辐射量低,扫描时间短,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等优点。

怎样诊断骨质疏松

首先,骨质疏松应与骨质软化和纤维囊性骨炎相鉴别。

其次,骨质疏松应着重与多发性骨髓瘤,成骨不全,骨肿瘤等所致的继发性骨量减少鉴别。多发性骨髓瘤的典型X线表现是周边清晰的局限性脱钙灶,部分患者为弥漫性脱钙,需和骨质疏松鉴别。多发性骨髓瘤的生化改变为血钙升高或正常,血磷变化不定,ALP正常,尿本周蛋白阳性,血浆出现M球蛋白等。成骨不全时由于成骨细胞产生的骨基质减少,X线上表现的骨质疏松与多次骨折固定有关,骨皮质薄而毛糙,骨质有囊性变,常伴有蓝色巩膜和耳聋等先天性畸形。老年人骨质疏松应警惕骨转移性肿瘤之可能,临床上有原发肿瘤表现,患者血钙和尿钙升高,常伴尿路结石,X线上骨皮质多有侵蚀,甚至可发现转移性缺损灶。

最后,还应对原发性骨质疏松进行分型,特发性青壮年骨质疏松和绝经期骨质疏松在临床上较多见。

为何中年人体检要查骨密度

体检时医生有时会建议中年人检查下骨密度,为何中年人体检要查骨密度?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不良的生活习惯正不断侵扰都市人们的健康,骨质疏松也渐渐提早出现。

有不少人存在误区,骨质疏松是老年人才可能患的疾病。事实上可不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才会得,中年人也要注意定期做相关检查。男性从30到35岁开始,女性从30岁开始,骨量开始流失,骨密度开始下降,最终发展为骨质疏松症。这也就是为何中年人体检要查骨密度的原因。

骨质疏松常被人们称之为“隐性杀手”。丢失再多的骨量也不会被察觉,当出现腰背酸痛、身高变矮、驼背时已是晚期了。当骨骼强度不够也就是骨质疏松时,骨骼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就会断裂,也就是骨折。而骨密度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骨骼强度,于是测量骨密度成了监测骨质疏松程度的常用指标。

目前,骨密度检查被认定为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指标。并且,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测定时无任何痛苦,跟行CT、X线检查相似。测定结果由计算机进行统计处理。一般来说,骨密度检查是一个部位一个部位进行,并且检查结果也是反映某个部位的骨密度值,全身情况则需进行综合评估。

怎么看骨密度检查结果?

(1)T值是将检查所得到骨密度(BMD)与正常年轻人群的BMD相比,以得出高出(+)或低于(-)年轻人的标准差(SD)数,是诊断骨质疏松症最有意义的数值。

(2)Z值是将检查所测得的BMD与正常同龄人群的BMD比较而得出的值。虽然Z值对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意义不大,但是可以反映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

上述就是关于骨密度检查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预防骨质疏松能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骨质疏松的患病病因的深入分析

一般,常见的骨质疏松的病因有:1、遗传因素:骨质疏松症以白人尤其是北欧人种多见,其次为亚洲人,而黑人少见。骨密度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指标,骨密度值主要决定于遗传因素,其次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有报道青年双卵孪生子之间的骨密度差异是单卵孪生子之间差异的4倍;而在成年双卵孪生子之间骨密度差异是单卵孪生子的19倍。近期研究指出,骨密度与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的多态性密切相关。这是常见的骨质疏松的病因。2、吸烟

骨质疏松是否遗传

骨质疏松是否遗传?这个问题我想大家都很关心。随着骨质疏松这类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造成的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所以很多人就想预防这类疾病的产生,也就产生了上面出现的问题。下面就只关于骨质疏松的遗传因素对大家进行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骨质疏松症,以白人尤其是北欧人种多见,其次为亚洲人而黑人少见,骨密度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指标。骨密度值主要决定于骨质疏松的遗传因素,其次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有报道青年双

老年人骨密度检查怎么看

做骨密度检查会不会疼?现在大多数骨密度仪具有高度精确、操作简单、无损伤等优点。患者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测定时无任何痛苦,跟行CT、X线检查相似。测定结果由计算机进行统计处理。一般来说,骨密度检查是一个部位一个部位进行,并且检查结果也是反映某个部位的骨密度值,全身情况则需进行综合评估。做骨密度检查数据怎么看?1、T值是将检查所得到骨密度(BMD)与正常年轻人群的BMD相比,以得出高出(+)或低于(-

孕妇骨密度检测

1. 孕期及哺乳期,是需要做骨密度检测的特殊人群。超声骨密度检测对孕妇及胎儿均无任何影响,因此可用做分段多次观察孕期、哺乳期骨矿物质的动态变化。2. 孕前妇女及孕期妇女骨钙的储备(过高、过低),对胎儿的健康发育均至关重要,骨密度检测能帮助你了解孕期骨质状况,做好孕期保健,预防妊娠并发症(孕妇骨质疏松和妊娠高血压)。因我国成人普遍存在营养结构问题,定期检查、接受正确指导是非常重要的。3. 哺乳期骨钙

骨质疏松症有可能遗传吗

骨质疏松症,以白人尤其是北欧人种多见,其次为亚洲人而黑人少见,骨密度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指标。骨密度值主要决定于骨质疏松的遗传因素,其次受环 境因素的影响,有报道青年双卵孪生子之间的骨密度差异是单卵孪生子之间差异的4倍;而在成年双卵孪生子之间骨密度差异是单卵孪生子的19倍。经过对各种环境因素调整后,bb基因型者的骨密度可较BB基因型高出百分之十五左右;在椎体骨折的发生率方面,bb基因型者可比BB

骨质疏松要早期诊治

骨质疏松症是全身性的疾病,特点是骨量减少、骨组织的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头“变脆”,容易发生骨折。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多发病和常见病,它好发于绝经后妇女和60岁以上男性,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造成腰酸背痛、身高变矮和驼背等,影响生活质量;更严重的后果是导致骨折,骨折主要发生在脊柱、腕部和髋部等。如脊柱压缩性骨折,可出现剧烈腰背部疼痛,甚至翻身都困难,骨质疏松症最可怕的是发生髋部

诊断骨质疏松需要做哪些检查

1.生化检查:测定血、尿的矿物质及某些生化指标有助于判断骨代谢状态及骨更新率的快慢,对骨质疏松症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1)骨形成指标。(2)骨吸收指标:1)尿羟脯氨酸。2)尿羟赖氨酸糖甙。3)血浆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4)尿中胶原吡啶交联(pyr)或i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ntx)。(3)血、尿骨矿成分的检测:1)血清总钙。2)血清无机磷。3)血清镁。4)尿钙、磷、镁的测定。2.x线检查:骨量减少

是什么让老年人的骨头弱不禁风

说起骨折发生的诱因,很多老人觉得很冤。很多老年人骨折都是因为日常生活中一个简单的小动作。绝经后女性更易骨质疏松为什么老年人的骨头如此脆弱不堪?,这要从骨骼的生长规律来说。一般来说,人类的骨量在35岁达到最高值。在35岁之前,人体骨形成大于骨丢失,骨量一直呈上升趋势。而过了35岁,即便补钙,骨丢失都会大于骨形成,骨量一直呈下降趋势,年龄越大,丢失越多,所以,老年人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而老年人中,老

做骨密度检查会不会疼

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大量的钙营养被消耗,需从骨骼中将钙调入血液,造成骨密度下降,导致骨质疏松症。长期地将骨钙调入血液,可能导致血管、组织、细胞内的钙量增加。造成周身麻木、神经衰弱便秘、嗜睡、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肿瘤等多种老年性疾病。而骨密度检查是骨骼强度和身体内钙质含量的主要指标。骨密度检查是现代医学的一项先进技术,它通过扫描的方式,对受检查者骨矿物含量进行测定,提供有价值的可比性数据,诊断

骨质疏松症需做哪些检查

医学上将骨质疏松症分为三类。第1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此类又分为两型,即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这是伴随着年龄增长或妇女绝经后发生的一种退行性病变,是中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第2类: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当诱因消除后,骨质疏松症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即属于此类。第3类:特发性骨质疏松症,这类患者多伴有家族遗传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