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相关知识
肝癌的相关知识
肝癌是怎样形成
肝癌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主要与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黄曲霉素、饮水污染、某些微量元素缺乏、遗传因素、嗜酒等因素有关。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三者之间的关系,已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资料显示,我国肝硬化患者中20%%有既往肝炎病史;56%%可查出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的阳性指标;而肝硬化患者中,16.5%%—51.5%%可发展成肝癌;肝癌高发区有26%%的人群可能是乙型肝炎患者或长期乙肝、丙肝病毒携带者。由此可见,肝癌的发病与肝炎、肝硬化密切相关。
如何做到早发现
对于如何做到早期发现肝癌,解放军302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医师冯永毅指出,没有得乙肝的人,要注射疫苗;如果得了乙肝,要及早治疗。有乙肝病史或有癌症家族史、有5—8年以上的酗酒史并患有慢性肝病临床表现者、以及已经确诊的肝硬化患者均属高危人群。这类人群需定期的随访观察,建议至少每半年全面检查一下肝病的生化和影像学指标,包括做B超、查甲胎蛋白(AFP)。一旦发现可疑病变,就要做CT等进一步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如果患者AFP持续升高,B超和CT检测不能支持诊断,应进一步做肝动脉造影检查,这对早期小肝癌和肝癌子灶的发现有重要价值。
牙周炎的相关知识
牙周炎是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破坏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它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本病多因为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咬创伤等引起,牙龈发炎肿胀,同时使菌斑堆积加重,并由龈上向龈下扩延。
牙周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不仅在刷牙时出血,有时在说话或咬硬物时也要出血,偶也可有自发出血。牙龈颜色暗红,由于水肿显得比较光亮。健康的牙龈即使用力刷牙或轻探龈沟均不引起出血。而在初期和早期龈炎阶段,轻探龈沟即可出血。它比牙龈颜色的改变出现的早些,而且也较客观。故探诊出血可作为诊断牙龈有无炎症的重要指标。此外,还有牙周袋形成,在正常情况下,健康牙龈的龈沟深度不超过2mm,超过两毫米则为牙周袋。
牙周袋的形成说明炎症已从牙龈发展到牙周支持组织,使较深层的牙周组织感染,慢性破坏,脓性分泌物可以从牙周袋溢出。早期的牙周炎牙齿不松动,只有在慢性破坏性炎症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牙周组织支持力量大为减弱时,才可以导致牙齿松动。牙龈退缩也是牙周炎的症状之一,但患者常不易察觉。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炎,由于长时间受大量牙石的压迫,刺激牙龈,所以,龈缘外形出现水平式的退缩。至于老年性的牙周组织退缩,一般属于生理情况。一方面是因为牙周组织本身的退缩;另一方面是由于牙齿的磨耗而使牙齿继续萌出,形成牙根面暴露。由于牙根面的暴露,对冷、热、甜、酸食物或机械性刺激,都有敏感的表现。但也有的是生理和病理的因素同时存在。
孕囊的相关知识
孕囊与胎芽
无论胎儿是男是女,都是父母的宝贝。到生产的时候自见分晓,在怀孕时还是多关注胎儿的发育比较好。
孕囊
孕囊只在怀孕早期见到。月经28~30天规则来潮的妇女,停经35天,B超就可以在宫腔内看到孕囊。在怀孕6周时孕囊直径约2厘米,孕10周时约5厘米。
孕囊位置在子宫的宫底、前壁、后壁、上部、中部都属正常。胎囊形态圆形、椭圆形、清晰为正常,如孕囊为不规则形、模糊,且位置在下部,孕妇同时有腹痛或阴道流血时,可能要流产。
另一方面,4周时,孕囊体积很小,超声还看不清妊娠迹象。5周时,B超可看见小胎囊,胎囊约占宫腔不到1/4,或可见胎芽。6周时B超胎囊清晰可见,并见胎芽及胎心跳。7周时B超清楚看到胎芽及胎心跳,胎囊约占宫腔的l/3。
8周时B超可见胎囊约占官腔1/2,胎儿形态及胎动清楚可见,并可看见卵黄囊。9周时B超可见胎囊几乎占满宫腔,胎儿轮廓更清晰,胎盘开始出现。10周时B超可见胎囊开始消失,月芽形胎盘可见,胎儿活跃在羊水中。11周时B超可见胎囊完全消失,胎盘清晰可见。
早期肺癌的相关知识
早期的肺癌,医学上认为病变局限在胸腔内,局限在肺的原发病灶,有很少的淋巴结转移。但是这种病人的发现有一定的困难,临床上早期发现的手段在不断的进步,2011年的一大研究进展就是对肺癌高危人群使用低剂量螺旋CT筛查,最终降低肺癌20%的死亡率。高危人群,一般指45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有慢性肺病或者尘肺矽肺职业病的病史,都是属于高危人群。这种人群要定期做体检,能够发现早期的病变。
另外,我们要注意一些胸部的症状,尤其是是抽烟人群,如果咳嗽性质发生改变,或者偶尔发现痰中带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可以早期发现异常。早期诊断的目的是为了早期治疗,对于早期肺癌,我们无论用什么治疗手段,治疗目标都是治愈,研究显示筛查发现的I期肺癌病人的治愈率可高达90%以上。
根据肺癌病灶的大小、有没有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有没有肺外远处转移,我们把肺癌分成四期,分别是1A期、1B期、2A期、2B期、3A期、3B期和4期。
目前我们把1期肺癌列为早期肺癌。外科手术可以根治早期肺癌,即单纯通过外科手术就可以根治1a期肺癌。通过微创手术切除病灶,然后常规清扫肺门和纵隔淋巴结。
我们把肺癌分成两个大的类型,一类是小细胞肺癌,一类是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手术是早期肺癌的首选方法,指的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肺癌的手术方式首选是肺叶切除,针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如果通过术前分期检查没有淋巴结转移,肺内病灶小于3个厘米,我们首推胸腔镜肺叶切除,这是目前早期肺癌的标准手术方式,同时要常规做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清扫。
另外,随着肺癌筛查项目的开展,民众健康体检意识的增强,临床上可以见到很多病灶小于3个厘米,甚至小于2个厘米的早Ia期肺癌。这样的早Ia期肺癌能不能用肺段切除或肺楔形切除来代替肺叶切除术,目前临床多中心研究也正在进行中。
同时,针对早期肺癌我们推出了微创外科的手术观念,也叫做现代胸外科或微创胸外科技术。以往传统的肺癌手术都要切肋骨、断肌肉,手术切口在30乃至40厘米。近十五年来,全世界各国,包括我国胸外科领域开始应用电视胸腔镜进行肺叶切除的手术,只需要打两到三个1.5厘米的孔洞,通过电视屏幕用筷子夹肉的方式做肺切除手术。病人接受切肋骨、断肌肉的传统胸外科手术方式要术后两到三周才能出院,术后康复需要半年以上。
鼻咽癌复发的相关知识
有不少患者治疗后忽视了定期体检,导致复发后自己还不清楚。因此一定要对于鼻咽癌常识加以了解。鼻咽癌复发会给患者造成相当大的损害,而且会使治疗变得更难。复发的病人相当痛苦,生活质量很差,面部、舌部常会有剧烈疼痛,严重的甚至有痛不欲生的感觉,需要长期服用强效止痛药物。
鼻咽部紧邻颅底和颈内动脉,复发的鼻咽癌会侵犯颅底骨质进而扩散至颅内,引起强烈头痛及颅脑并发症,最后导致死亡。复发的鼻咽癌常侵犯颈内动脉,从而导致致命性的大出血。
如果出现了复发现象,应该怎么办呢?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方法。如果是局部复发的话,可以选择化疗或者伽玛刀治疗,效果都比较好;如果已经发生了远处转移,如转移到肝脏、肺、骨等,就主要是采用化疗+中医药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
鼻咽癌复发的相关知识通过本文的介绍你了解了吗?专家提醒:朋友们在患了此类疾病的时候要立即进行救治,以免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女性保养相关知识
20岁:作息要规律
古人常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说的正是顺应自然而生活。而这条规律针对二十几岁的女性来说正是有效保养的最佳参照。
爱玩的你一定要记住以下三个时段
胆排毒时间:晚上11时至凌晨1时。
肝排毒时间:凌晨1时至3时。
身体排毒的好时间:早上5时至7时。
这些时间内若是能小睡上半个至一小时,肯定比一直熬下去好。千万别小看规律作息的重要性,否则容易引起功能失调性月经紊乱。
30岁:精神要舒压
30岁的女性应该特别注意养气调神,要做好“收气”的工作。
女性的精神状态比较容易发生变化,因此很容易陷入到低落的情绪状况中。但是低落的情绪只会给女性的身体带来非常不良的影响,让女性的健康受到威胁。另外,不良的情绪还会影响到女性的生活状态,因此女性保养的重点之一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情。
可以尝试每天临睡前记录下一天里发生的开心事情,例如“我今天看了一场电影”,“我今天买了一个漂亮包包”,这些当时看来可能不起眼的小事,却能令你在烦恼时会心一笑,自然压力就能释放。
40岁:需适度运动
40岁的女性精力由盛转衰,家庭负担繁重,此时的养生不仅是调补,更应该是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生活方式。许多女性进入中年后往往不爱做剧烈运动,所以轻快的步行是不错的选择。
建议每天步行不少于1小时,如果你的办公地点离家不远的话,尝试放弃开车或乘坐公共工具,倘若实在抽不出时间,也可以每星期抽空步行3~4次或者在天气良好的时节登高。
因而,女人保养也要随着年龄调整。因为不同年龄段,生活状态和身体素质是很不同的,如果不根据年龄来调整养生方法,那么你的养生就不到位。了解了以上保养方法后,不妨按照自己的情况来实施保养吧!
保鲜袋的相关知识
PE、PVDC保鲜袋相对比较安全,PE主要用于水果、蔬菜等的包装,PVDC主要用于一些熟食、火腿等的包装。而PVC保鲜袋虽然被广泛用于食品、蔬菜等的外包装,但对人体有一定的潜在危害。
其危害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产品中氯乙烯单体残留量(氯乙烯对人体的安全限量标准为小于1mg/kg),二是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加工助剂的种类及含量。PVC中有两种物质具致癌可能性,一是VCM(氯乙烯单体),一是DEHA(增塑剂),如果VCM的成分在1PPM(百万分之一)的范围内是无毒的,如果超标就有致癌的可能性;,而增塑剂在高温下会释放出来并对人体有害。因此,国家质检总局2005年严禁生产PVC的企业使用增塑剂,并且禁止使用PVC保鲜袋包装肉类、熟食、豆腐等可以直接食用的食物。
乳腺癌转移的相关知识
与少数几种类别肿瘤,例如甲状腺癌相似,乳腺癌的自然病程通常很长,乳腺癌细胞的倍增时间平均为90天,从第一个细胞恶变开始计算,经过30多次倍增,瘤体才能达到直径为lcm的球体,这需时7-8年之久。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降低死亡率的最好方法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在肿瘤发生转移前,单用手术和放疗可以治愈绝大多数病例。一旦发生转移,积极治疗也仅能治愈小部分病人,因此了解乳腺癌的自然规律。有助于选择治疗乳腺癌的最好方案。
乳腺癌的扩展可直接向周围,可经淋巴道和血流。淋巴结按理应是防止癌细胞从原发肿瘤外逸的第一道屏障,癌细胞若能通过淋巴结屏障通常便累犯锁骨上淋巴结,进而侵入静脉入血。肿瘤除转移腋下淋巴结之外,还可累及胸骨旁淋巴结,多为第二和三、四肋间者,肿瘤位于乳房内半部和乳晕区时更易如此,从这里癌进而累犯纵隔淋巴结。乳腺癌细胞也可直接侵入血管引起远处转移。肋间旁支可通过胸廓内静脉进入同侧无名静脉后进入肺循环。乳腺深部组织、胸肌和胸壁的静脉汇入腋静脉,进入锁骨下静脉和无名静脉,是肺转移的重要途径,肋间静脉流向奇静脉和半奇静脉,最后经上腔静脉入肺,奇静脉系统可通过椎间静脉、椎外静脉丛后组与椎内静脉相连,椎静脉系与腔静脉的血流在腹内压改变时可互相流动,因此,有些患者在未出现腔静脉系(如肺)转移前,先出现颅骨、脊柱、盆骨等转移。
长期以来,人们便发现乳腺癌在就诊时便可已有远处转移,尽管临床上尚无法诊出,这构成了施行保守化疗的理论基础。今日已能根据肿瘤的大小、受累淋巴结的数目以及其他多种生物特征初步估计出远处微小转移灶存在的危险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