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蔬菜养胃 白色蔬菜
什么蔬菜养胃 白色蔬菜
经过了炎炎酷暑,人体津液耗损较多,所以秋天不妨多吃点白萝卜、山药、花菜等白色蔬菜。它们可是能够帮助身体恢复津液的好蔬菜呢。秋季养胃可不能少了它们。
哪些蔬菜养胃
玉米
玉米是粗粮中的保健佳品,它的纤维含量很高,可以刺激肠蠕动、加速粪便排泄,是降低血脂、治疗便秘,养颜美容、防止肠癌的最佳食物。玉米有利尿降压作用。胡萝卜维生素A含量很高,能促进机体正常生长繁殖、防止呼吸道感染、保护视力、有防癌抗癌的作用。
南瓜
南瓜是健胃消食的高手,其所含果胶可以保护胃肠道黏膜免受粗糙食物的刺激,适合患有胃病的人食用。而且,南瓜所含成分还能帮助食物消化。
高丽菜
富含膳食纤维、矿物质、维他命C,营养价值高,更重要的是,高丽菜当中有维生素K1和维生素U,含有抗溃疡因子,可修复体内受伤组织,可保护胃肠黏膜,经常食用可减少胃部不适,打高丽菜汁饮用也是好方法。
地瓜
地瓜具有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的作用。宜于脾胃虚弱、形瘦乏力、纳少泄泻。多食易引起反酸烧心、胃肠道胀气。
马铃薯
马铃薯味甘、性平。具有补气、健脾的作用。宜于脾虚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芽的马铃薯芽与皮有毒,忌食。
山药
健脾胃、益肾气,可促进消化吸收,黏稠质地也有保护胃壁功效,还能促进食慾,胃部长期不适导致食慾不振的患者可多吃。
姜
促进血液循环,可缓解天气寒冷造成的胃痛;生姜在中药中也用以治疗噁心、呕吐,对胃病患者很有助益。
秋葵
含多种营养成分,果实间有果胶和糖类组成的黏液,可保护胃壁,还可促进肠胃蠕动、防止便秘,是健胃润肠食材。
产后宜吃什么蔬菜 杏色蔬菜
杏色蔬菜是以莲藕为主的一类浅色蔬菜。莲藕对于淤血、便血的人以及产妇非常合适。为藕有很好的消瘀作用。但由于藕性偏凉,故产妇不宜过早食用。一般产后1~2周后再吃藕可以逐淤。
产后宜吃什么蔬菜 紫色蔬菜
紫色蔬菜有紫茄子,紫菜等。紫色蔬菜可以调节产妇的神经和增加其肾上腺分泌,令孕妇心情愉快,预防产后抑郁。最近的研究还发现紫茄子维生素P含量高达0.72毫克,维生素P是人体必不可少的14种维生素之一。
它能保护血管防止出血,可以而降低脑血管栓塞的机率,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有着良好的作用,对高血压、咯血,皮肤紫斑患者有裨益。
绿色蔬菜巧养生
蔬菜中所含的诸多维生素都发现与防癌有关,例如绿色蔬菜中富含的维生素C可抑制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合成,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维生素A是维护上皮细胞正常分化,防止恶变的重要成分。维生素E及维生素B的大家族对维持机体的免疫功能和酶的代谢也发挥重要作用。
抗癌蔬菜的分类可有以下几种:
1.十字花科植物:
这类蔬菜多以其茎、叶食用,如大白菜、小白菜、卷心菜、花菜、油菜等。这类菜含吲哚类衍生物,可诱导多种酶的活性,起到抗癌作用,并且多含微量元素钼和锌。中医认为性味多偏凉,清热解毒作用明显。
2.根茎类蔬菜:
如胡萝卜、萝卜、竹笋、红薯等,有些也属于十字花科植物,但以地下根茎部分食用,多含胡萝卜素等,用以防癌。含纤维多,中医称有利膈宽肠、降逆理气功效。
3.海藻类植物:
如海带、紫菜、昆布等食品。从中可提取多糖类物质,提高免疫功能以防癌,并且含碘量高,维持甲状腺正常功能。中医认为性味多属咸寒,具有软坚散结,消瘿破积功能。
4.食用菌类:
如香菇、草菇、金针菇等以及黑木耳、银耳等,富含多糖类及核糖核酸,促进细胞免疫和干扰素的生成。中医认为多性平、味甘,有补气、化痰作用,常是扶正与祛邪兼而有之。
绿色蔬菜
在回归自然的今天,吃野菜也成了一种时尚。马齿苋既是野菜又是中药,吃起来既美味,还可以治病。马齿苋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脂肪酸,更兼有不受农药、化肥污染和病虫害侵袭等特点,是名副其实的绿色蔬菜。
马齿苋入药疗效高,作为一种治疗痢疾的良药,已明确载于中药大辞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之中。据说,这种治疗痢疾的野菜形似马的牙齿,又是一个名叫齿苋的人发现的,因而人们称之为马齿苋。
马齿苋除了可以用于治疗痢疾以外,还是一味消炎的良药。当人们缺乏睡眠,感到眼痛或视力模糊时,食用马齿苋还有明目之功效,把马齿苋炒干研成粉末调蜜外敷对溃疡、疖肿等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老年人要多吃的几类养生菜
预防感冒:莴笋和菜花
菜花含的维生素C比大白菜、黄豆芽菜要高3~4倍,比柑橘要高2倍。中医素来有“白色入肺”之说,洁白的菜花是适时的保健蔬菜,不但能预防感冒等呼吸道疾病,还是非常好的血管清理剂。
莴笋中的碘含量高,对人体的基础代谢和体格发育很有利。莴笋叶的营养远高于莴笋茎,秋季易咳嗽的人多吃莴笋叶可平咳。
避免消化不良:韭菜和香菜
韭菜富含胡萝卜素、蛋白质、硫化物和膳食粗纤维。食用韭菜,可以起到消食导滞、除积健脾、促进食欲的作用。
香菜香味独特,具有刺激食欲、增进消化等功能。中医认为,香菜有温中健胃的作用,适当吃点香菜可以缓解胃部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防止上火:菠菜和番茄
菠菜中丰富的核黄素是有效预防口角溃疡、唇炎、舌炎、皮炎的重要营养素。
番茄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作用,用于治疗口干舌燥、食欲不振、胃热口苦、牙龈出血、口疮、口苦等。
深绿色、棕红色蔬菜,天天吃一斤
秋天干燥,所以要多吃绿色叶菜,因为维生素含量高,多吃有好处。一个成年人,每天最少得吃一斤蔬菜。菠菜、青菜、芹菜、茼蒿、苋菜、胡萝卜等深色蔬菜,它们和棕红色蔬菜一样,不仅维生素含量多,胡萝卜素含量更高。而胡萝卜素是人体一宝,中医认为它可补中气、健胃消食、壮元阳、安五脏,治疗消化不良、久痢、咳嗽、夜盲症等有较好疗效,故被誉为“东方小人参”。用油炒熟后吃,在人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可提高机体免疫力,间接消灭癌细胞。特别提醒的是,辣椒等辛辣食物,要少吃。
长时间腌制的雪菜,助消化
推荐芥菜类。比如大头菜、榨菜、三叶青。因为芥菜里硫代葡萄糖苷很高,它的水解产物是抗癌的,多吃点能预防癌症。天气凉快了,腌菜泡菜不容易坏,也可以多吃一点。一般人以为,腌菜亚硝酸盐含量高,容易致癌,其实,这个观点并不完全对。
白色蔬菜,养阴生津
白色蔬菜可养阴生津,如萝卜、花菜、百合、山药等。夏天津液损耗严重,现在刚开始入秋,要多吃些养阴生津的蔬菜。而白色蔬菜一般津液比较浓。秋天茄子性凉,不利脾胃。初秋养生,还有一个讲究是“健脾化湿”。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秋天,人体必须先把脾胃养好了,才能为冬天做好准备。秋天的茄子性凉滑,脾胃虚寒不宜多吃。而吃南瓜就对脾胃很有好处。
藕是东方蔬菜之王,抗衰老
秋天可吃点莲藕,“藕是东方蔬菜之王,富含多酚类物质,可以提高免疫力,还可抗衰老”。
另外,把藕加工至熟后,其性由凉变温,虽然失去消淤、清热的性能,却变为对脾胃有益,有养胃滋阴、益血、止泻的功效。
多吃蔬菜深色蔬菜应过半
“多吃蔬菜,其中深色蔬菜量最好达到一半。”这一建议,是出自最近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哪些蔬菜是深色蔬菜?怎么吃蔬菜才健康?也许你想知道,那请关注吧!
▲何为深色蔬菜?
深色蔬菜指深绿色、红色、桔红色、紫红色蔬菜。常见的深绿色蔬菜有:菠菜、油菜、芹菜叶、空心菜、芥菜、西兰花、茼蒿、韭菜、萝卜缨。常见的红色、桔红色蔬菜有:西红柿、胡萝卜、南瓜、红辣椒等。常见的紫红色蔬菜有:红苋菜、紫甘蓝、蕺菜等。
▲深色蔬菜最好煮熟吃
吃蔬菜理想的方式是,颜色深的蔬菜大部分熟食,颜色浅而质地脆嫩的蔬菜生吃。温度不要过高,烹调方式应清淡少油。
熟吃蔬菜的益处是:
1、提高绿叶蔬菜和橙黄色蔬菜中维生素K和类胡萝卜素的利用率,因这两类物质只溶于油脂,热烹使细胞壁软化,促进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的溶出,提高吸收率。
2、提高蔬菜中钙、镁元素利用率,在烹调加工当中,只要经过焯烫,炒制或凉拌,即可除去大部分草酸。
3、大幅度地提高蔬菜的食用数量,生吃尽管营养素无损失,但总食用数量很难提高,如果要求每日吃500克蔬菜,那么全靠生吃蔬菜很难达到这个数量要求。假如有一半蔬菜熟吃,则完成这个数量轻而易举。
4、烹调可以软化纤维,对于肠胃虚弱、消化不良、胃肠胀气、慢性腹泻等类型的人有益。
5、熟吃蔬菜比较卫生。加热能杀灭病菌和虫卵,大肠杆菌之类也很难耐受沸水或热油的洗礼。一些抗营养因素和破坏维生素的氧化酶类,也能在加热的过程中被灭活。
▲深色蔬菜营养价值高
叶类蔬菜是我国膳食中钙、胡萝卜素、铁、核黄素、抗坏血酸及纤维素等的主要来源,几乎是人人每餐必备的菜肴。
一般来说,叶菜类的叶子颜色愈深,所含钙、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2及维生素C也愈多,如油菜(青菜)、乌菜(塌棵菜)、荠菜、雪里蕻(雪里红)等叶菜,它们每100克含钙在140~420毫克之间、铁在1.4~6.3毫克之间、胡萝卜素在3.05~3.20毫克之间、维生素B2在0.14~1.11毫克之间、维生素C在51~83毫克之间,远比浅色的大白菜(黄芽菜)多得多,大白菜每100克含钙仅41~61毫克、铁0.5~0.6毫克、胡萝卜素0.1~0.4毫克、维生素B2为0.04毫克及维生素C19~20毫克,比颜色居中的卷心菜(包心菜、洋白菜、莲花白)及鸡毛菜(白菜秧)等也多。其中钙和铁的含量深色菜叶比浅色者一般要多1~2倍到数十倍;胡萝卜素、维生素B2及维生素C要多5~10倍或10倍以上。叶菜类的叶片越薄营养成分也越高。
▲深色蔬菜烹饪示范
白灼芥蓝:芥蓝切段在水里焯熟,捞起蘸酱油、醋或辣椒酱,若从健康角度考虑,则越清淡越好。水豆豉Χ南瓜:日本锦绣南瓜,1500克左右,颜色黄得泛红,口感不很甜,粉粉的。南瓜切长条;用烧热的砂锅加少量油,姜末爆香,倒入南瓜条翻炒,加水豆豉及少量盐、酱油,再加入米酒半碗(无甜味),盖上锅盖,焖烧10分钟左右,等汤水收干、南瓜变软即可。
深色蔬菜的营养价值优于浅色蔬菜
新鲜的蔬菜水果是国际公认的防病保健食物。北京市人民政府《首都市民健康膳食指导》、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联合推荐,蔬菜——一般深色好于浅色,叶部营养高于根茎、叶菜高于瓜菜。
各国都强调增加蔬菜种类和数量
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水分多、能量低。富含蔬菜、水果和薯类的膳食,对保持身体健康,保持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近年来,各国膳食指南都强调,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种类和数量。 《首都市民健康膳食指导》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都推荐我国成年人每天要吃蔬菜300克-500克,最好深色蔬菜约占一半;水果200克-400克,并注意增加薯类的摄入。
莴笋叶、芹菜叶、萝卜缨营养比茎根高数倍
蔬菜是提供微量营养素膳食纤维和天然抗氧化物的重要来源。一般新鲜蔬菜含65%-95%的水分,多数蔬菜含水量都在90%以上。蔬菜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淀粉、碳水化合物等,大部分能量较低,是一类低能量食物。蔬菜还是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C、叶酸、钙、磷、钾、铁的良好来源。
嫩茎、叶、花菜类蔬菜如白菜、菠菜、西兰花等,是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B2、矿物质及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维生素C在蔬菜代谢旺盛的叶、花、茎内含量丰富,与叶绿素分布平行。一般深色蔬菜的胡萝卜素、核黄素和维生素C含量,较浅色蔬菜高,而且含有更多的植物化学物。
同一蔬菜中,叶部的维生素含量一般高于根茎部,如莴笋叶、芹菜叶、萝卜缨比相应茎根部高出数倍。叶菜的营养价值一般又高于瓜菜。根菜类蔬菜膳食纤维较叶菜低。十字花科蔬菜如甘蓝、菜花、卷心菜等,含有植物化学物质如芳香性异硫氰酸酯,它是主要的抑癌成分。菌藻类如口蘑、香菇、木耳、酵母和紫菜等,含有蛋白质、多糖、胡萝卜素、铁、锌和硒等矿物质,在海产菌藻类如紫菜、海带中,还富含碘。
深色蔬菜:色、香、味、养完美结合
深色蔬菜指深绿色、红色、桔红色、紫红色蔬菜,富含胡萝卜尤其β-胡萝卜素,是中国居民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此外,深色蔬菜还含有其他多种色素物质如叶绿素、叶黄素、番茄红素、花青素等,以及其中的芳香物质,赋予蔬菜特殊的色彩、风味和香气,有促进食欲的作用,并呈现一些特殊的生理活性。
常见的深绿色蔬菜:菠菜、油菜、冬寒菜、芹菜叶、蕹菜(空心菜)、莴笋叶、芥菜、西兰花、西洋菜、小葱、茼蒿、韭菜、萝卜缨等。
常见的红色、桔红色蔬菜:西红柿、胡萝卜、南瓜、红辣椒等。
常见的紫红色蔬菜:红苋菜、紫甘蓝、蕺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