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使用奶瓶好吗
一直使用奶瓶好吗
影响发育
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婴幼儿,长期吸吮橡皮奶头,可能引起婴幼儿口腔上颚变得拱起,使萌出的牙齿向前突出,这些牙齿和颌骨的畸形不但会影响孩子的容貌,还影响其咀嚼功能。
奶瓶龋齿
因为长期使用奶瓶的孩子,容易形成不好的饮食习惯。在宝宝喝配方奶、牛奶或果汁等带糖分的饮料时,他嘴里的天然细菌就会吃里面的糖,并在侵害宝宝的牙齿。如果宝宝用学饮杯,他喝东西的时间就不太可能会太长。但是如果使用奶瓶,每隔几分钟就嘬几口奶瓶的习惯,会让它口中一直充满糖分,从而导致蛀牙的发生。
宝宝用奶瓶的7大误区
误区一:刚出生就用奶瓶
有的妈妈可能刚生产完后奶水不足,担心宝宝营养不够,因此会早早给宝宝使用上奶瓶。
刚出生的宝宝用奶瓶容易把奶嘴与乳头混淆,这样更加不利于母乳喂养。一般等到妈妈要开始上班了,不得不使用奶瓶的时候再给ta用奶瓶喝奶比较好。
误区二:习惯含着奶瓶入睡
有的宝宝睡前哭闹严重,习惯吃着奶瓶入睡。
这样的习惯对宝宝牙齿的发育有比较大的危害,宝宝长时间含着装有奶汁的奶瓶,无疑等于把小牙长时间浸泡在酸液中,将来可能会诱发“奶瓶龋齿”。
如果宝宝已经形成这种不良习惯,妈妈一定要立刻设法帮宝宝戒除。可在睡前给宝宝一个干净、没有沾任何甜味的奶嘴或小玩具。
误区三:吸空奶瓶
有时候宝宝已经吃完奶了,还是习惯咬着奶瓶,这个时候妈妈要帮助拿掉。吸空奶瓶容易让宝宝吞入大量空气,从而引起阵发性肠痉挛和腹痛,在医学上叫做“吞气症”。
误区四:用完的奶瓶隔天洗
有些妈妈可能实在是很累了,宝宝晚上吃完奶后,奶瓶直接就放在了一边,不做清洗。
要知道,宝宝的免疫力比较弱,对付不了滋生在奶瓶上的细菌,所以用一个就要洗一个,积累在一起消毒是可以的。
小提示:
◆清洗奶瓶不需要另外用清洁剂,可以把奶嘴翻过来,再用奶嘴刷清洗。
◆如果有奶渍的话,先用热水泡一会,等奶渍变软以后再用奶嘴刷清洗干净。
误区五:只在使用后消毒
有的妈妈习惯在宝宝吃完奶后立刻清洗奶瓶和消毒,但是吃奶前就简单的过一过。
其实,消毒好的奶瓶在下一次使用之前的这段时间里也会滋生细菌,所以使用前也要对奶瓶进行消毒。
误区六:一个奶瓶长久使用
有的妈妈可能为了省事,只更换奶嘴而不换奶瓶,只要奶瓶不坏就一直使用。其实,奶瓶也是有使用期限的,在更换奶嘴的同时留意一下奶嘴的使用期限。
小提示:多备1-2个多余应急的奶瓶很有必要。奶瓶建议半年换一次,奶嘴3个月换一次。
误区七:只看奶瓶的外观
很多年轻的妈妈们都是颜控,但要注意,在宝宝物品的选择方面,只重视“颜色”是不行的。
市面上的奶瓶种类有许多,一些五颜六色的奶瓶看上去更吸引人,但是,这一类奶瓶可能含铅的涂料,对宝宝有害。所以,还是选择朴素一点点的奶瓶吧!
使用什么牌子奶瓶好
1、贝亲奶瓶
日本品牌,种类很多,质量不错,好洗耐用又经煮,不会因长期使用而出现刻度模糊。贝亲玻璃奶瓶比一般的厚很多,尤其是奶嘴接近母乳实感。而且贝亲的奶嘴不易破损,很经用,只要型号符合、使用正确,基本不会因质量问题而更换。贝亲的玻璃瓶也不错,瓶身无缝,内壁非常光滑,清洗更加容易。而且贝亲有单独的玻璃瓶身卖,玻璃瓶很容易打碎,单独买一个瓶身要比重新买一个瓶要便宜很多。只是常有用户质疑贝亲奶瓶的刻度问题,如:发现贝亲奶瓶的标识容量并不真实。
2、NUK
德国的品牌,NUK奶瓶配的都是仿真奶嘴,NUK奶瓶不但分大小,分材质,还分花色,挺有特点的。NUK奶瓶分清色和彩色,清色就是一般的瓶,瓶身只有刻度,而彩色瓶则是非常漂亮,上面印有各种卡通图案,宝宝们都非常喜欢。彩色瓶比清色瓶的价格要高一些。NUK奶瓶是原装进口的,质量不错,口碑一直很好,宽口玻璃的最热卖,价格属中等偏上。NUK的奶嘴不管是在质地还是在型号选择上,还是挺有优势的,虽然价格高一些,但确实是物有所值。
用奶瓶喂养小心喝成小胖子
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孩子24个月的时候仍然定期使用奶瓶,那当他们5.5岁时,30%更可能肥胖。
他们分析的数据来自美国各地的近7000名儿童。专家说,使用奶瓶喂养会让宝宝消耗过多的热量。
研究发现,22%的2岁孩子学习把瓶子作为他们的主要饮料容器,或者把一个充满热量的饮料放在床上。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5岁时超重,而2岁时不用奶瓶的孩子肥胖发生率仅为16.1%。
这项研究的作者,来自俄亥俄州和费城的大学,计算出24个月用奶瓶的儿童肥胖率高于不使用奶瓶儿童的1.33倍。
他们建议,当孩子1岁生日的时候,应该鼓励孩子停止使用奶瓶,因为过度喂养有危险。
“长期使用奶瓶可能会导致孩子消耗多余的热量,尤其是父母使用奶瓶安慰孩子而不是解决孩子饥饿或营养需求的时候。”该研究的论文上写道。
研究的合著者雷切尔,来自费城坦普尔大学肥胖研究和教育中心,解释说:“一个正常体重和身高的2岁小女孩,如果每天睡觉时在床上放8盎司的全脂牛奶,那她每天12%的热量将从这个瓶子里获得。
父母的慈善NCT(国家生育信托)建议,婴儿12个月前应立即停止使用奶瓶,改成杯子。
皇家助产士学院同意这个说法。他们的专业政策顾问Janet Fyle 说,家庭营养行为决定孩子两岁时是否依然使用奶瓶。“如果孩子继续用奶瓶,他们的妈妈可能用别的东西诱惑他们,像含糖饮料或牛奶面包干。那么孩子的饮食中就习惯甜食。”她说,“婴儿6个月大的时候就应该开始使用杯子,1岁时完全不用奶瓶。”
奶瓶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一般而言,大部分的妈妈都是亲自哺喂母乳为佳,因故不能亲自哺乳时,就只能依赖婴儿奶粉来喂食,除了将哺乳用具准备周全之外,还必须保持用具的消毒与清洁度,以维持小宝贝的健康。市面贩售的婴儿奶嘴种类众多,有分成奶瓶专用奶嘴及安抚奶嘴,而奶瓶专用奶嘴又可分为圆型、S型、十字型及Y字型等多种不同的设计功能。由于宝宝刚出生,所以奶瓶奶嘴在妈妈哺喂新生儿的过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在整体的造型及弹性上,最好能与母亲的乳头、乳房相符合。目前市面上贩售许多不同功能的奶瓶奶嘴,提供家长多样化的选择,例如,易于便携式、利于宝宝吸食设计、独特透气孔设计等,家长不妨参考亲朋好友的使用意见,或至各家婴童用品贩卖店询问,再依宝宝需求来选购,此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奶嘴大小也会随着宝宝的年龄而有大、小之分,家长别忘了适时帮宝宝更换。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奶瓶好比是婴儿的唯一“餐具”,喂完一次就要清洁、消毒一次,一天算下来可是很费时的。或许有些新手妈妈会偷懒,觉得奶瓶洗干净了就不用消毒。实际上,这可是个很大的健康隐患。奶瓶即使洗净,多少会有残留的奶渍,营养丰富的奶渍最容易滋生细菌,导致宝宝肠道问题,因此一定要消毒!
两岁宝宝仍用奶瓶容易发胖
发表在最近出版的《儿科学期刊》上的这项研究报告称,通过对美国近7000名儿童所进行的研究发现,两岁时仍在使用奶瓶的婴幼儿,在5岁时出现肥胖的机率,要比其他儿童高出1/3。
儿科医生建议父母们,在孩子12到14个月大或甚至更早时,就让孩子停止使用奶瓶,改用方便婴幼儿使用的杯子,主要是因为使用奶瓶的时间过长,尤其是彻夜使用,被认为是导致蛀牙风险增加的因素,也可能会造成铁质缺乏。
研究人员指出,如果避免使用奶瓶时间过长,可能有助于预防童年早期肥胖。尽管仍不能确定长期使用奶瓶是否是直接导致肥胖的原因,不过,该研究发现,婴幼儿在年满1岁前后断奶,可能有助于避免体重增加。
奶瓶夹怎么消毒
妈妈们都知道宝宝的奶瓶需要每天去消毒来确保宝宝喝奶时不会因为奶瓶被污染而威胁到宝宝的健康。可是在奶瓶消毒过程中用到的奶瓶夹往往被妈妈们忽略而没有消毒就直接使用,奶瓶夹是在奶瓶消毒过程中所要使用的工具,奶瓶消毒后一般会用夹奶瓶夹夹起来。妈妈们使用奶瓶夹就是为了防止被蒸汽烫伤和避免奶瓶的二次污染。如果奶瓶夹不消毒而直接接触到奶瓶,很容易把奶瓶夹上的细菌留在消毒后的奶瓶上。
奶瓶夹的消毒必须要引起重视,那么奶瓶夹该怎么消毒呢?奶瓶夹的消毒其实很简单,一般直接用传统的沸水消毒法就可以了。奶瓶夹消毒前必须把奶瓶夹用清水冲洗干净。在普通锅里放清水煮沸后放入奶瓶夹,将奶瓶夹置于沸水中煮5-10分钟左右就可以。使用奶瓶夹时尽量不要触碰夹奶瓶的地方,避免受到污染。
每次使用奶瓶夹前都应该先将奶瓶夹消毒干净,奶瓶夹使用后应该用温水清洗干净,并放置在阴凉干燥处。妈妈们要养成消毒奶瓶夹的好习惯哦!
塑料奶瓶还是玻璃奶瓶好
塑料奶瓶是继玻璃奶瓶之后出现的第二种新材质的奶瓶,它质地比较轻盈,抗摔,塑料奶瓶包括PP奶瓶、PC奶瓶、PPSU奶瓶以及PES奶瓶四种。下面我们从塑料奶瓶和玻璃奶瓶的性能对比中看看哪种奶瓶更好:
耐热性(抗变形程度):玻璃>塑料(PES = PC> PP)越耐热越不容易变形
刻度的抗磨损度:玻璃>塑料(PES>PC> PP)刻度磨损,不好掌握哺乳量
易洗度:玻璃=PES>塑料( PC > PP)内壁光滑,则容易清洗
强度:塑料>玻璃比重大,不容易携带
比重:玻璃>塑料越透明,越容易肉眼看清清洁情况
透明度:玻璃=PC>PES> PP
可见,玻璃奶瓶除了强度不够,易碎之外,其他品质都优于塑料奶瓶。但塑料奶瓶有个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其轻巧不易碎,可以让宝宝自己拿,可以出门时携带。所以塑料奶瓶好还是玻璃了奶瓶好,并不能明确指出,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1岁后不戒奶瓶竟有这些危害? 易发胖
长期无法戒掉奶瓶的宝宝,通常会不自觉摄入更多的奶,从而引起肥胖。研究显示,1岁后仍使用奶瓶的孩子,到5岁半时的肥胖发生率是22.9%,而不用奶瓶的孩子肥胖发生率仅为16.1%。
小奶瓶大学问新生宝宝不要急于用奶瓶
你知道吗,错误地使用奶瓶会影响宝宝健康。宝宝出生后,有的新妈妈奶水不多,就马上用奶瓶给宝宝喂奶或水。还有的新妈妈为了图省事,宝宝长到两三岁时,还继续使用奶瓶。你会想到吗,这些错误会对宝宝的健康非常不利。
如何正确使用奶瓶?怎样用奶瓶喂养出健康宝宝?应该在什么时候放弃奶瓶?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宝宝,“奶瓶”可是宝宝顶顶重要的生存工具。
妈妈们可不能忽视了小奶瓶里面的大学问:
新生宝宝:不要先用奶瓶
宝宝嗷嗷待哺,但新妈妈却暂时还没有奶,这时候,有的父母怕宝宝饿着,就开始用奶瓶给宝宝喂食了。但其实,宝宝刚从妈妈的体内分离出来,身体里还储蓄着一些可以维持生存的营养,并不是特别急于进食的。若在炎热的夏天,宝宝出汗多时,可用小匙给他少喂点水。但绝对不要用奶瓶,更不能用奶瓶喂奶粉。
因为通常情况下,宝宝吸吮橡皮奶嘴要比吸吮母乳省力,如果宝宝出生后,就用奶瓶喂奶粉,然后再改为母乳喂养时,宝宝就容易出现乳头错觉,特别容易出现拒奶、烦躁等现象,造成母乳困难,不但使宝宝得不到产妇初乳中含有的营养物质,还会使新妈妈奶胀而诱发乳腺炎。宝宝长时间不吮吸母亲的乳头,还可会导致新妈妈乳汁减少。
正确的做法是宝宝出生后,就开始人为地挤压新妈妈的乳头,并开始让宝宝吮吸妈妈的乳头,这时可见有较清的奶水溢出,此奶称为初乳。初乳中不仅含有易于宝宝消化、吸收的蛋白质、脂肪和糖,而且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一IgA和具有杀菌作用的溶菌酶。这些物质可以保护宝宝不易患病,还可预防过敏反应,增强宝宝的抗病能力,是宝宝最理想的天然食品。
初乳可使宝宝获得强大的被动免疫,吸吮了初乳的宝宝,生理性黄疸的发生率明显偏低,而未吸母亲初乳的婴儿易患腹泻、上呼吸道感染,甚至肺炎。所以,即使母乳不足,也要让宝宝抱着妈妈的乳头不断地尝试吮吸,以宝宝的吸吮力刺激乳房,促使母乳分泌,并促使新妈妈子宫复旧,减少产后出血。
是用奶瓶喂好还是亲喂好
两者并用!
母乳用奶瓶好还是亲喂好?建议妈妈们两者都用,一来是亲喂次数多,才能刺激胸部把奶量建立起来,二来,刚开始胸部非常容易塞住有硬块,宝宝有连吸奶器都自叹不如的超强吸力,让妈妈胸部不会有硬块痛痛。
白天时,妈妈可以亲喂,晚上两餐则是拿预先挤好的母乳给宝宝喂,让自己好好休息。亲喂确实非常方便,不用温奶,不用怕奶坏掉,外出也不用带瓶瓶罐罐,随时都可以。
当心断奶!
当宝宝大一些后,喝奶就会溜号,这时可以改用奶瓶喂母乳,让宝宝喝饱一点。不过瓶喂很容易断奶,毕竟吸乳器无法完全模拟宝宝的吸吮动作,没有刺激,身体就以为不需要喂奶而自行断奶,很多妈妈就是这样无法喂满六个月纯母乳。所以记得就算瓶喂宝宝,每天还是得至少一次的亲喂。
玻璃奶瓶好还是塑料奶瓶好
玻璃奶瓶好还是塑料奶瓶好呢?答案不是绝对的,它们各有优缺,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来选。总体而言,玻璃奶瓶除了强度不够、易碎之外,其他品质都优于塑料奶瓶。
玻璃奶瓶主要还是适合小婴儿,父母在家亲自喂养时可以用。当宝宝长大些,想自己拿奶瓶时,就要换耐摔的塑料奶瓶了。
宝宝五官长大会变吗 长期不戒奶瓶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孩子1周岁时就要开始停止使用奶瓶,而到了18个月大时一定要完全戒除奶瓶。然而我们国家的宝宝,但凡只要还没断配方奶,绝大部分都会继续用奶瓶喝奶。不少宝宝,甚至两三岁了还在用奶瓶。
不要觉得这是个正常现象,没必要纠正。宝宝一岁后还坚持长期使用奶瓶,会让上颚和舌头受到挤压,牙齿发育时也会被挤向后方,久而久之会造成牙齿和嘴唇变形,形成地包天、马脸等不正常现象。
给宝宝戒奶瓶,记住“中午→早上→晚上”的原则,一天当中,宝宝在晚上对奶瓶的依赖是最大的,其次是早上,此时奶瓶对宝宝来说,已经不仅仅是喝奶的工具,更是一个安抚物。
给宝宝戒奶瓶,最好从中午这顿奶开始。一段时间后,早上那顿奶也可以试着用杯子喝了,最后再戒掉宝宝晚上使用奶瓶的习惯。
此外,妈妈在帮助宝宝戒奶瓶的过程中,不能与宝宝发生正面的冲突,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的“迂回战术”,多鼓励宝宝。可以和宝宝玩“用杯子给布娃娃喂水”的小游戏等,及时表扬宝宝,给宝宝足够的时间来过度,绝大多数的宝宝都是可以成功戒掉奶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