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鼻窦炎刮痧刮哪里最好 鼻窦炎刮痧部位五:背部经脉

鼻窦炎刮痧刮哪里最好 鼻窦炎刮痧部位五:背部经脉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背部正中的督脉15次,重点刮拭颈部,或以局部出痧为度。督脉位于脊柱正中,故刮拭力量要适中,不可过大,以免刮破皮肤。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的膀胱经两条侧线30次,重点刮拭肺俞穴、肝俞穴,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刮拭两经可提升人体阳气,刮拭肺俞穴、肝俞穴可促进对应脏腑功能增强。


鼻窦炎如何治疗比较好 刮痧治疗

鼻窦炎从中医来看,属于体质虚弱,外感风寒所致,采用刮痧能起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刮痧部位:鼻腔局部、背部、四肢。

具体步骤:

1.刮鼻腔局部,包括印堂、上迎香、迎香,以皮肤潮红为佳。

2.刮颈背部脊柱两侧的膀胱经,由风门刮至肺俞穴处,以皮肤出痧为佳。

3.刮四肢,先刮上肢的手阳明大肠经,由曲池经手三里、偏历等穴位至合谷穴出,以皮肤出痧为佳;下肢从足阳明胃经由足三里刮至丰隆穴处,以皮肤出痧为佳。


中医治疗鼻炎

1、臀部贴墙法:躺在床上,臀部贴墙,不是背靠墙,而是面朝天花板。脚没地方放了,只好放到墙上去,墙与床成90度直角,那我们的身体下肢与躯干也是90度直角。脚跟紧贴墙,脚心朝天,脚板与脑要平行。这是开始时的姿势,其后两脚同时全脚掌贴墙,腰臀部会自然地抬起来,然后脚板再重新与胸部平行,脚心朝天,如此反复,每天抽空做上5分钟,对鼻炎有很好的疗效。

2、 按揉穴位法:天府穴和手太阳点都是专治鼻炎的穴位。它们每天按揉3次,每次200下。

3、 刮痧法:先在头顶上星穴和后脑天柱穴刮痧,然后刮鼻子四周、后背大椎穴到肺俞穴、腰部肾俞、志室穴和手上合谷穴、腿上飞扬穴,各3-5分钟,每周1次。

4、 拔罐法:在前胸华盖穴、中府穴,腹部的中脘穴到神阙穴,背部的大椎穴、神道穴、秉风穴、膈关穴、魂门穴和命门穴拔罐,每周一次,不必全部拔到,只选其中几个穴位即可,每次留罐10-15分钟。

5、 按摩脚上反射区法;每天晚上泡脚后,按摩脚上的鼻、额窦、三叉神经、肺、支气管、上身淋巴结、肾、膀胱、腹腔神经丛反射区各3-5分钟。

提示:以上5种方法可以组成若干套调理方案,臀部贴墙、按揉穴位和按摩脚上反射区是每天都要做的,刮痧、拔罐可每周做一次。所以,你要安排好自己的时间,灵活使用几种方法,再搭配下面的辅助方案,任何类型的鼻炎都能得到缓解。

鼻炎刮痧图解 鼻窦炎刮痧部位二:足部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足拇趾内侧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双足十趾尖端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平刮法反复横向刮拭前脚掌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刮痧预防感冒

刮痧可以通过良性刺激,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驱风散寒、增强免疫机能的作用,对预防及治疗感冒,特别是发热、鼻塞、咽喉疼痛、头痛的症状改善明显。在显示生活中,当你出现项背强直,浑身酸困、头昏或者乏力时,在还没有出现发热、鼻塞、咽喉疼痛、头痛等一系列感冒症状时,是可以通过刮痧达到自愈的目的的,这样久可以未病先防,不至于最后还要吃药甚至输液治疗。即经济实惠有简单易行,不懂医的人也可以轻而易举的学会。

1备好工具:刮痧板,没有的话桃木梳、水牛角梳、一元硬币(这个刺激性大)也可以。 雪花膏、甘油、精油、凡士林(其中的任何一个)起润滑作用,防止皮肤刮破。

2先选择其中一种润滑剂涂擦在脊柱两侧(膀胱经)、后背部正中线(督脉)和肩部,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肩部应从颈部分别向两侧肩峰处刮拭。用全息刮痧法时,先对穴区内督脉及两侧膀胱经附近的敏感压痛点采用局部按揉法,再从上向下刮拭穴区内的经脉。 也可以在头部进行刮痧,起到清利头目的作用,注意不用润滑剂。

3刮痧时力度要适中,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太轻没作用,太重容易弄伤皮肤,以感觉刮痧的部位稍有疼痛感为宜。一般来说,每次刮1个部位,可反复刮2~3分钟,一般刮到皮肤看上去偏红并略微发紫就差不多了

注意事项:刮痧后,应多饮热水,不要吹风受寒,以助发汗退热。应注意,糖尿病患者伤口不易愈合,慎用刮痧法;皮肤有开放性伤口,不宜刮痧;孕妇禁用。

慢性支气管炎刮痧图解

慢性支气管炎刮痧方法一

一、刮痧部位

脊柱两侧(从颈7至骶4),肩上区,胸锁骨上下区胸骨柄区,肘弯区,并重点在颈7至胸1~3或胸8至腰2及其两侧和异常反应点。

二、刮痧方法

用 刮痧法。先刮脊柱两侧(从颈7至骶4)正中线(督脉),再刮脊柱旁开0.5寸,共3行,自上到下,刮至皮肤微红为度,然后刮肩上区,从内到外,刮至皮肤微 红为止,再重点刮治。急性咳嗽在颈7至胸3及其两侧和异常反应部位;慢性咳嗽在胸8至腰2及其两侧和异常反应部位。在上述3行脊柱旁1.5寸,共5行,自 上到下,自内到外,从左到右,均刮至皮肤出现痧痕为止。

急性用泻法,慢性用平泻平补法,由轻到重进行操作,急性重刮,慢性适中。最后刮胸骨柄区、胸锁骨上下区、肘弯区,以出现痧痕为止。

三、适应症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

多年使用,效果甚佳,一般急性1次见效,最多5次即愈或显效;慢性1~3次见效,最多10次,均有较好的疗效。治疗期间忌食辛辣油炸、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宜清淡,避风寒。

慢性支气管炎刮痧方法二

一、刮痧部位

分2组,一为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

二为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尺泽、太渊、肾俞。

二、刮痧方法

用刮痧法。急性取第1组穴,慢性取第2组穴。

第1组穴以大椎用挤痧法或刮痧法至出现痧痕为止,再刮风门、肺俞、身柱,然后刮膻中、中府,用泻法均以皮肤出现痧痕为止。

第2组穴先刮大椎、风门、肺俞、身柱,再刮膻中、中府、尺泽、太渊,然后刮肾俞,初用平补、平泻法,后用补法,均以出现痧痕为止。

三、适应症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

屡用效佳。急性期治疗期间应戒烟,忌食辛辣;慢性期及缓解期,应注意保暖,心情舒畅,防感冒及劳逸适度,并且戒烟。

慢性支气管炎刮痧方法三

一、刮痧部位

大椎、大杼、膏肓俞、神堂。配穴:一般均配风池、身柱、曲池、天突、定喘、列缺;外感或发热者配合谷,胸闷配内关,痰多配丰隆、足三里。

二、刮痧方法

用刮痧法。先刮主穴,用泻法刮至出现密集紫红色疙瘩为止。再刮配穴(可分次交叉配用),次日再刮未刮或已刮配穴,每日1次,至愈为度。

三、适应症

主治支气管炎。

屡用效佳,多1次病情大减,3次即愈。

慢性支气管炎刮痧方法四

一、刮痧部位

胸1~7及其两侧(正中线、旁开0.5寸、旁开1.5寸、旁开3寸,共7行)及中府、天突、膻中。胸闷配内关;痰多配丰隆;外感或发热配大椎、尺泽。

二、刮痧方法

用刮痧法。先刮胸1~7及其两侧7行,自上到下,从内到外,刮至皮肤出现痧痕为止,再刮中府、天突、膻中,再刮配穴。热甚者在刮后以三棱针在大椎、尺泽穴上点刺放血各1或2滴。急性用泻法,慢性用平泻法或补法。

三、适应症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

临床屡用均有较好的疗效。

慢性支气管炎刮痧方法五

一、刮痧部位

脊柱两侧(重点为颈4~7及其两侧和胸1~5及其两侧),颈前区,胸骨柄区,前后第2、3肋间及肘弯区。

二、刮痧方法

用 刮痧法和撮痧法。按规定要求先在脊柱两侧作常规治疗,刮3行至微红为止,再重点在颈4至胸5及其两侧,刮7行(急性用泻法,慢性用平泻法,后改为补法), 至皮肤出现痧痕为度,再在余区作局部刺激,颈前区用扯痧法,再刮胸骨柄区(自上到下),前后第2、3肋间由内向外、左右、前后各刮1次,肘弯区双侧各刮1 次。

三、适应症

主治急、慢性咳嗽。

多年应用,确有较好的疗效。禁忌同上。若配以药物外敷,效果尤佳。

慢性支气管炎刮痧方法六

一、刮痧部位

分2组:1为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配穴:肺俞、太冲。

2为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肾俞。

二、刮痧方法

用刮痧法。第1组先刮颈部的大椎,再刮背部的风门、肺俞、身柱,然后刮胸部的中府、膻中,最后刮足背部的太冲。再点刺肺俞,太冲穴放血少许,用泻法,以刮至出现痧斑为度。每日1次。

第2组可先刮颈部大椎,再刮背部的风门、肺俞、身柱、肾俞,最后刮胸部的中府、膻中穴,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隔日1次。

三、适应症

主治支气管炎(咳嗽)。

第1组适用于急性咳嗽,第2组适用于慢性咳嗽。临床应用,多获良效。

鼻炎刮痧刮哪里 鼻窦炎刮痧疗法

1.刮鼻腔局部印堂,上迎香,迎香,以皮肤潮红为度。

2.刮颈背部脊柱两侧膀胱经,由风门刮至肺俞穴处,以皮肤出痧为度。

3.刮上肢手阳明大肠经,由曲池经手三里,偏历等穴刮至合谷穴处,以皮肤出痧为度。

4.刮下肢足阳明胃经,由足三里刮至丰隆穴处,以皮肤出痧为度。

取双侧胆俞至脾俞,项丛刮(从耳后刮到脖子),肩胛环(在肩胛部,以膏肓穴为核心,包括两肩胛骨在内之椭圆形皮区),患者取正坐位,刮拭胆俞至脾俞,项丛刮,肩胛环,直至挂出痧点,隔5日1次,最多3次。

鼻窦炎刮痧取穴原理:项丛刮位于项部,通过刮痧可调节大脑功能,有利于睡眠;肩胛环有足太阳膀胱经之心俞分布,刮痧可益气养神,通阳安神;刮痧胆俞至脾俞,既可除肝胆上炎之火,又可清脾胃之湿热。


鼻窦炎刮痧刮哪里最好

鼻窦炎刮痧部位一:头颈部

1.刮拭头顶部

从前头部神庭穴至后头部后顶穴,经头顶百会穴沿着头部正中线,以竖刮法反复刮拭30次,或以头皮部发热为度。

2.刮拭侧头部

从侧头部的太阳穴至后头部风池穴,沿着耳郭弧线以平刮法反复刮拭30次,或以头皮部发热为度。可以配合角刮法重点刮拭风池穴。

3.刮拭后颈部

从后颈部发际正中的哑门穴至大椎穴,沿着脊柱正中线以竖刮法反复刮拭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可以配合角刮法重点刮拭大椎穴。

操作原理:

刮拭头部各区域,可缓解鼻窦炎引起的头痛等症状。

鼻窦炎刮痧部位二:足部反射区

1.刮拭鼻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足拇趾内侧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2.刮拭额窦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双足十趾尖端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3.刮拭肺、支气管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平刮法反复横向刮拭前脚掌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鼻窦炎刮痧部位三:手部反射区

1.刮拭鼻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拇指指甲桡侧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2.刮拭额窦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十指顶端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3.刮拭肺、支气管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平刮法反复横向刮拭双手掌指根下方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4.刮拭头颈淋巴结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各手指根部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鼻窦炎刮痧部位四:四肢经穴

1.刮拭合谷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拇指示、指之间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2.刮拭列缺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前臂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的列缺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3.刮拭丰隆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外踝上8寸的丰隆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4.刮拭太冲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足背第一、第二跖骨间太冲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操作原理:

合谷穴、列缺穴能够治疗头面部病症,疏通鼻窍,清热祛火;丰隆穴能够化痰祛湿,祛瘀通窍;太冲穴能够疏肝利气,缓解局部气机郁滞。

鼻窦炎刮痧部位五:背部经脉

1.刮拭督脉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背部正中的督脉15次,重点刮拭颈部,或以局部出痧为度。督脉位于脊柱正中,故刮拭力量要适中,不可过大,以免刮破皮肤。

2.刮拭足太阳膀胱经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的膀胱经两条侧线30次,重点刮拭肺俞穴、肝俞穴,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操作原理:

刮拭两经可提升人体阳气,刮拭肺俞穴、肝俞穴可促进对应脏腑功能增强。

刮痧:不是你想刮就能刮

“刮痧是一种泄法,不能想刮就刮,泄得过度伤真气。”福建省人民医院传统中医科李学麟如是说。

那么,刮痧适合用于哪些疾病呢?翁主任介绍,刮痧适用的疾病范围比较广,但效果是因人而异的。如咳嗽、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腹泻、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痛经、小叶增生、头痛、食欲不振、牙痛、鼻窦炎等,都可以采用刮痧疗法。但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患以上疾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建议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方法,而不能单纯依靠刮痧。

同时,翁主任说,患有以下疾病也不适合刮痧,如白血病等出血性疾病、经期、孕妇、皮肤病、心衰、腹水、严重糖尿病、动脉硬化者等。

翁主任说,刮痧的部位是根据疾病本身而定的,但常用的部位有大椎、肩颈、喉咙两侧、脊椎、脊椎两侧的肌肉、肘窝、腘窝等部位。对于普通人来说,不了解经络,可以采用“哪儿痛,刮哪儿”的方法,如腹泻,可以刮肚脐周围的穴位。

翁主任提醒,刮痧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不建议在骨头部位进行刮痧,如脊椎,脊椎上都是骨头,如果力度掌握不好,易受伤,太阳穴周围血管分布密集,也不建议自行刮;小孩子皮肤比较嫩,不建议上小学之前的孩子刮痧;过饥、过饱、过渴、过分疲劳、醉酒等情况下也不要刮痧,可在饭后1小时刮痧;刮痧过程中要注意保温;刮痧后半个小时不洗冷水澡;刮痧后要注意水分的补充,可饮用1-2杯温水;痧没退,不能再次进行刮痧,以免伤皮肤。

刮痧美容的功效 背部刮痧美容

取坐位或俯卧位,由他人用刮痧板刮痧背部华佗夹脊穴和膀胱经,由大椎至腰骶通刮,重复20次。

功效:背部的督脉善补阳气,膀胱经和华佗夹脊穴分布着众多穴位,连接着全身各脏腑,所以,背部刮痧可以起到全身保健的作用,而且对调理五脏,祛除邪毒,疏通瘀滞效果显著。

背部刮痧缓解问题:刮上背部区域,可调节心肺功能,清肺活血,解毒,适合治疗热盛引起的痤疮;刮中下背部区域,可调解脾胃功能,清热利湿,净化肌肤,治疗酒糟鼻。


鼻窦炎刮痧刮哪里最好 鼻窦炎刮痧部位一:头颈部

从前头部神庭穴至后头部后顶穴,经头顶百会穴沿着头部正中线,以竖刮法反复刮拭30次,或以头皮部发热为度。

从侧头部的太阳穴至后头部风池穴,沿着耳郭弧线以平刮法反复刮拭30次,或以头皮部发热为度。可以配合角刮法重点刮拭风池穴。

从后颈部发际正中的哑门穴至大椎穴,沿着脊柱正中线以竖刮法反复刮拭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可以配合角刮法重点刮拭大椎穴。

刮拭头部各区域,可缓解鼻窦炎引起的头痛等症状。


精油刮痧有哪些美容功效?

精油刮痧美容疗法是配合使用中式刮痧器具(由玉石或水牛角材料制成)和西方香薰植物精油,沿人体特定的经络穴位走向,运用特殊技法,使全身或局部经络穴位在刮痧刺激下血脉循行畅通,从而达到活血化瘀,舒通经络,排出痧气,调整阴阳平衡,同时芳香精油有效成分在刮试的热效应下可迅速渗入细胞,激活细胞再生修复功能,加速代谢,从而达到排毒养颜、舒缓皱纹、治血除疮、抗氧美白、行气消斑的美肤保健效果。

精油刮痧所能解决的皮肤问题

●黄褐斑皮肤黄褐斑皮肤多见于妊娠妇女及肝病患者,主要分布于额头、两颊、鼻翼等处。刮痧的排毒功效能加速色素分解,因而能起到美白淡斑效果。

主要刮痧部位:背部、腹部、下肢。

●粉刺皮肤多发于面部或背部,因毛孔严重阻塞、细菌感染、毛囊发炎引起,通过精油刮痧,排出毒素,激活细胞修复功能,消炎去印。

需刮部位:头颈部、背部、上肢、下肢。

除以上问题皮肤外,雀斑、毛孔粗大、黑黄皮肤皆适合精油刮痧疗程。

人体胸部可以刮痧吗

1.拿刮板法:用手掌握着刮板治疗时刮板厚面对手掌保健时刮板薄面对手掌

2.刮试方向:颈、背、腹、上肢、下肢部从上向下刮试胸部从内向外刮试;

3.补刮泻刮:般来讲顺着经络走行进行刮即补刮;逆着经络走行进行刮试即泻刮;

4.刮痧时间:用泻刮或平补平泻手法进行刮痧每部位般要刮3-5分钟;用补刮手法每部位刮试时间5-10分钟对于保健刮痧无严格时间限制自我感觉满意、舒服原则

刮痧疗法适应症

内科病症:感受外邪引起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呕吐、腹泻及高温暑等急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哮喘、心脑血管疾病 、风遗症、泌尿系感染、遗尿症、急慢性胃炎、肠炎、便秘、腹泻、高血压、眩晕、糖尿病、胆囊炎、肝炎、水肿各种神经痛 、脏腑痉挛性疼痛等诸: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胆绞痛、胃肠痉挛和失眠、多梦、神经官能症等病症除慎用 症和禁忌症外各种病症包括些疑难杂症均用全息经络刮痧法治疗

外科病症:疼痛主要症状各种外科病症急性扭伤感受风寒湿邪导致各种软组织疼痛各种骨关节疾病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落枕慢性腰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 节炎颈椎、腰椎、膝关节骨质增生股骨头坏死外科痔疮、皮肤搔痒症、荨麻疹、痤疮、湿疹、脱发等病症

儿科病症:营养良、食欲振、生长发育迟缓、小儿感冒发热、腹泻、遗尿等病症 五官科病症:牙痛、鼻炎、鼻窦炎、咽喉肿痛、视力减退 、弱视、青少年假性近视、急性结膜炎、耳聋、耳鸣等病症 妇科病症:痛经、闭经、月经调、乳腺增生、产病等

胸部可以刮痧吗的问题,上面介绍的已经很清楚了。刮痧的治疗方法虽然是非常好的,但是也要特别的注意,一定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这样才能让身体得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如果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来使用的话,那么是不会有很好治疗效果的。

相关推荐

感冒了可以

感冒是可以的,而且更适合风寒感冒。主要起到通经络、散风寒的功效,对风寒感冒疗效更佳,而对于风热感冒,可能会适得其反。特别是体虚者,如果,容易使气外脱,引起多汗、心慌、气短、无力、出血等症状。感冒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特征。本病包括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多种感染性疾病,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病毒及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1).拭顺序:(1)

背后怎么

身体健康是非常受到大家重视的,所以各种养生治疗方法有很多,比如说拔火罐,等等。其中,就越来越流行了。的方法不知是否大家都了解过了,如果是为了通过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治疗疾病,那就一定要知道哪些是的正确方法,背后怎么?背部法,背部由上向下拭。一般先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两侧的膀胱经脉和夹脊穴。背部正中线拭时手法应轻柔,用补法,不可用力过大,以免伤及脊椎。可用板棱

鼻渊的疗法

临床分为肺经风热和胆经郁热2型。一、肺经风热(一)症状表现为鼻塞,涕多白黏或微黄,或多见于发病初期或慢性鼻渊因外感而急性发作,伴头痛咳嗽。(二)治法(1)选穴尺泽、合谷、迎香、印堂、风池、上迎香(2)定位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问,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O.5寸,当鼻唇沟中。印堂:在额部,当两眉头之中间。风池:位于项部,当枕骨

中医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

中医认为脂溢性皮炎的发病与肾阴不足,相火妄动,或肺胃血热上冲,热毒不得疏通,而致局部新陈代谢与血液微循环发生障碍所致。脂溢性皮炎的发生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比较认可的发病诱因主要是与遗传、皮脂代谢改变、微生物寄生、神经功能障碍以及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通过中医治疗脂溢性皮炎,可使局部汗孔开泄,促进邪气外排,改善微循环,清洁经脉,消除隐患;同时又可以疏通经络,调理脏腑,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改变

感冒喉咙痛流鼻涕怎么办速效办法 疗法

取穴部位:大椎(背部后正中线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合谷(第一、二掌骨间);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外关(在前臂背侧,在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风池(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做法:1、涂抹油于部位;从风池穴往下直3寸,不要停顿,力度适中为宜。2、颈后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以板棱角边缘拭,出痧即可。3、再拭上肢内侧2穴,由上向下,尺泽穴可重

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的好处:给生命带来活力--有效改善亚健康状态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民间疗法广为人知,但是很多人只知道疗法对头痛、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心脑血管病、肠胃病、哮喘、糖尿病、乳腺增生等常见病疗效显著,却不知道正确的方法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给细胞补氧祛瘀,增加活力,是改善亚健康状态既简便,又有效的好方法。改善亚健康状态的机理通过活血化瘀、降低血液粘度的方法,可以改善微循环障碍,避免

面部的好处 面部要点

脸部保健一定要涂用美容乳来保护皮肤,不要用液体的润滑剂以防润滑液注入眼睛、耳朵或口腔里。用美容板时应该顺应肌肉纹理和骨骼形态,以平发按以上顺序拭,手法应该缓慢柔和,速度要均匀。为避免影响美观,不要出痧,至皮肤微热或潮红即可。对于保健穴位和全息穴区用平面按揉法拭,睛明穴用垂直按揉法拭。脸部的正确顺序是:额头、眼周、面颊、口唇、鼻部、下颚的顺序拭。鼻部自上向下拭,其余部

能治什么病

1、感冒感冒是呼吸道常见疾病,四季均可发生。主要由于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卫外功能减弱而导致风寒、风热、暑湿外感。常见有头痛、四肢酸痛、发热、畏寒、乏力、鼻塞、流涕、咳嗽。部分患者还伴有食欲差、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部位:头部:以头顶(督脉:百会穴)为中心,分别向前(至前额神庭穴)、后至枕骨凹处(胆经:风池穴)、左、右拭(至太阳穴);胸部:(咳嗽)--由内而外(任脉:天突至中府穴);腹部:(呕

正确的方法

正确的方法1.头部:头部有头发覆盖,须在头发上面用面利法拭。不必涂润滑剂。为增强拭效果可使用板薄面边缘或板角部拭,每个部位30次左右,至头皮有发热感为、。太阳穴:太阳穴用板角部从前向后或从上向下拭。头部两侧:板竖放在头维穴至下鬓角处,沿耳上发际向后下方至后发际处。头顶部:头顶部以百会穴为界,向前额发际处或从前额发际处向百会穴处,由左至右依次拭。后头部:后头部从百会穴

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的好处1、促进代谢 排出毒素人体每天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新陈代谢的活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要及时排泄出去。能够及时地将体内代谢的“垃圾”试到体表,沉积到皮下的毛孔,使体内的血流畅通,恢复自然的代射活力。2、舒筋通络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受到颈椎病,肩周炎、腰背痛的因扰。这是因为人体的“软组织”(关节囊、韧带、筋膜、)受损伤时,肌肉会处于紧张、收缩甚至痉挛状态,出现疼痛的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