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麻痹恢复的表现
面神经麻痹恢复的表现
面瘫的主要特征就是眼睛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如果眼睛闭合的较原来比较好,嘴巴歪斜没那么重,那肯定是面神经麻痹在恢复。一般来说,往往恢复最早的就是由眼睑闭合不全,到能够闭合越来越好,这个就是恢复的征象,随着他逐渐地恢复,口角歪斜这些都能慢慢的变得正常,就是恢复得越来越好。
面神经麻痹会自愈吗 面神经麻痹吃什么西药
面神经麻痹一般急性期吃的药主要有激素,营养神经的药,抗病毒的药,改善循环的药。 在恢复期往往是以营养神经和改善神经循环为主的药,两者基本上才能尽快地促进面神经的恢复。所以大家一定不要耽误面神经麻痹的治疗,虽然是一种常见病,但是不用到处就医,一般来说坚持治疗,恢复的效果都是很可观的。
面神经麻痹的症状
1、口角歪斜、漏水
面神经麻痹多在晨起洗漱时发现口角歪斜、漏水,或被他人发现。检查可见病侧额纹消失,眼裂增宽,不能皱额、蹙眉。病侧眼睑闭合不全,试闭目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为贝尔现象。
2、角膜反射减退或消失
瘫痪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不能鼓腮或吹口哨,露齿或发笑时口角歪向健侧。
3、因颊肌瘫痪
患者在进食的时候,则食物的残渣常常会滞留在病侧齿颊之间。如果面神经在茎乳突孔以上受损而累及鼓索神经的时候,则患者可在病侧舌前出现2/3的味觉的障。
面神经麻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年多见。常为一侧面神经周围性麻痹,双侧受累极少见。急性起病,在数小时至2天内症状达到高峰。部分病人在起病前数天有同侧耳后、耳内或乳突区的轻微疼痛。
大多数病人在起病后1~2周开始恢复,数月内明显好转而痊愈。及时合理的治疗有利于病情早日康复。如半年以后尚未开始恢复,则完全恢复正常的希望不大,病人可能后遗患侧永久性面神经麻痹或面肌痉挛。
4、眼睑震颤现象
强力闭合双眼,检查者用力扳其闭合的上睑,此时感到一侧上睑有细微的肌肉挛缩性颤动现象,另一侧则没有。这种面瘫的症状存在,说明有轻度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多见。
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面神经麻痹治疗
1.非手术治疗
原则
主要是促进局部炎症以及水肿和消退,并且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1)对于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如为病毒感染可用抗病毒、营养神经、糖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等药物。
(2)保护暴露的角膜及预防结膜炎,可用眼罩,滴眼药水、眼药膏等;
(3)按摩,患者自己对镜子用手按摩面瘫面肌,每日数次,每次5~10分钟。
(4)物理疗法,常用的有超短波、低中频电疗、激光、药物导入等。
(5)针灸治疗。
2.手术治疗
在保守治疗3个月后面神经麻痹仍未恢复,测定面神经传导速度及面肌肌电图检查均无反应即电位活动者,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面神经麻痹护理
1.眼部护理
急性期少出户外活动,保持眼部清洁;可用眼罩盖住患眼或涂抹眼药膏,预防结膜及角膜感染;尽量减少用眼
贝尔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区别
贝尔麻痹 系指临床上不能肯定病因的不伴有其他体征或症状的单纯性周围面神经麻痹。一般认为是经过面神经管的面神经部分发生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所以贝尔麻痹是一种周围面神经麻痹
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及疾病很多,归纳有以下几方面:
⑴、面神经穿出脑桥后,在颅底处可由各种类型的脑膜炎、颅底骨折、基底动脉瘤及硬膜外脓肿的侵犯而发生麻痹;听神经瘤患者常伴有面神经受损,其他小脑脑桥角及颅底肿瘤(脑膜瘤、脊索瘤及转移性肿瘤等)也可损害面神经;颈静脉球肿瘤常很早侵犯面神经。
⑵、脑桥内面神经核性损害的最常见病因为血管性、肿瘤及炎症,其次为多发性硬化、延髓空洞症、进行性延髓麻痹、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伴有外直肌麻痹者,称Moebius氏综合征)。
⑶、在面神经管内,也可由多种病变引起面神经损害,膝状神经节的炎症,如带状疱疹病毒,可以引起膝状神经节综合征(即Ramsay hunt氏综合征),很多没有疱疹的面神经麻痹,可能系由于嗜神经病毒感染;在很多感染性病变(如腮腺炎、猩红热、疟疾、多发性颅神经炎、局部感染等)、中毒和代谢障碍(如糖尿病、酒精中毒及维生素缺乏等),以及血管机能不全等,都可损害面神经。由于面神经管与中耳及乳突等密切相邻,因此,面神经麻痹是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及颞骨化脓性炎症的并发症,统称为耳源性面神经麻痹。
⑷面神经出茎乳后的分支麻痹,可以由于腮腺的疾病,或肿瘤以及面部外伤等引起。
临床上不能肯定病因的不伴有其他体征或症状的单纯性周围面神经麻痹是贝尔麻痹
为什么会得面瘫
1.颈椎骨骼错位,面瘫的根源在于颈椎骨骼错位歪斜压迫神经引起神经痉挛而形成面部神经痉挛麻痹,导致面部肌肉完全瘫痪者。
2.心理因素易引发面瘫,调查显示,心理因素是引发面神经麻痹的重要因素之一,面神经麻痹发生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存在身体疲劳,睡眠不足,精神紧张及身体不适等情况。
3.感染,感染是面神经麻痹的最常见的病因。常见的感染原因有病毒、螺旋体及细菌等。
4.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麻痹的主要类型是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常称为Bell麻痹,占所有面神经麻痹病例的60%~75%。最常见的是单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麻痹的程度可以是完全性或不完全性麻痹,在排除其他病因后考虑此诊断。
5.肿瘤,肿瘤是仅次于感染的常见病因,约5%的面神经麻痹患者由肿瘤引起。这些肿瘤包括听神经瘤、腮腺瘤、原发性胆脂瘤及颈静脉球肿瘤。在异常情况下,肿瘤本身及外科切除肿瘤均可以引起面神经麻痹。
6.神经源性,研究结果表明,神经源性病因引起的面神经麻痹占全部面神经麻痹的5%。有许多颅内,非创伤性神经源性面神经麻痹以及脑血管病,都是面神经麻痹的病因。
面神经麻痹的有哪些分型和临床表现
面神经炎时,由于面神经受损,并无法控制支配面部功能。因此就不由自主地出现多种怪异表形。面神经麻痹有周围性和中枢性两型。前者病变于面神经或面神经核,后者位于面神经核以上的皮质延髓束。
(1)中枢性面神经麻痹:
中枢性神经麻痹是由脑血管病变所引起,一般会伴发肢体瘫痪。此种面神经麻痹的治疗除针对面部神经修复的同时,应以活血化瘀治疗原发病。引起中枢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变部位在面神经运动核上,如肿瘤、脑血管栓塞或出血外伤,多发性硬化,脑脓肿,脑炎,脑动脉瘤等。
(2)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由于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面神经麻痹,不会伴发肢体瘫痪。97%以上的面神经麻痹属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有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结核性中耳炎,耳带状疱疹,外耳道和面神经先天性畸形,腮腺炎或肿瘤、外伤或手术,各种传染性或中毒性面神经炎,如白喉,铅中毒、梅毒等。以一侧受损常见,主要症状是病侧面部所有表情肌瘫痪,表情动作丧失,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坠,并被牵向健侧。不能作皱额皱眉闭眼鼓颊露齿和吹哨动作。闭眼时眼睑不能闭合,眼球转向上方,露出白眼,见风流泪。进食咀嚼时食物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有流涎。
面神经麻痹热敷有效果吗 面神经麻痹应注意什么
面神经麻痹也叫面神经损伤,或面神经炎、面瘫,一般来说也是个比较常见的疾病,注意尽早治疗,而且面神经麻痹的患者一般来说就要避风,避光的刺激,然后饮食方面注意忌辛辣,多吃青菜、水果,含维生素丰富的东西,还有就要注意自行锻炼,比方说抬眉、吹气、鼓嘴巴,还有吹口哨,锻炼面部表情肌功能,帮助面神经尽快地恢复。
用什么药物治疗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麻痹要多久能好
面神经麻痹的恢复和面神经损伤的阶段是有关系的, 一般来说,通常百分之八十左右的面神经麻痹在三周之内都能恢复得很好。 三周到三个月之内,面神经麻痹的患者症状还能逐渐的恢复,但是三个月之后面神经麻痹的恢复进展,基本上很缓慢了。如果面神经麻痹的患者三个月之后,还没有完全恢复,往往会有一些后遗症。
面瘫如何鉴别诊断呢
生活中面瘫的多发,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该病严重的危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小心谨慎应对,了解相关知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该病的鉴别诊断方法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1.病变部位鉴别
1中枢性面瘫:系对侧皮质-脑桥束受损所致,因上组面肌未受累,仅表现为病变对侧下组面肌的瘫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嘴被牵向病灶对侧、鼓腮时病侧嘴角漏气。常伴有该侧的舌瘫和肢体瘫。
2周围性面瘫:病侧上、下组面肌同时瘫痪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病侧外耳道和或耳后乳突区疼痛和或压痛。上组面肌瘫痪导致病侧额纹消失,不能抬额、蹙眉,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因眼轮匝肌瘫痪,下眼睑外翻,泪液不易流入鼻泪管而渗出眼外。下组面肌瘫痪表现为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嘴被牵向病灶对侧,不能撅嘴和吹口哨,鼓腮时病侧嘴角漏气。
2.少见病因鉴别 面神经麻痹的鉴别诊断有时可能是复杂的,但是要尽最大努力确定病因,在病因确定后可以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详细的询问病史及全面的查体,在诊断与鉴别诊断过程中非常重要。在排除面神经麻痹的其他病因后,可诊断为Bell麻痹。并应继续随访患者,至病情恢复或出现其他病因的新线索。
1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在诊断复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中,一定要考虑罕见的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这种疾病的病因不明,包括感染病毒或细菌、神经营养、过敏、免疫和遗传。此综合征的特点包括一侧或双侧面部麻痹、慢性面部肿胀特别是唇部和舌有皱褶阴囊样舌。患者中有家族性报道,但多数为散发病例。症状有明显的多样性。仅有一部分患者出现典型的面神经麻痹、口面水肿和皱襞舌plicata 1ingua or fissured tongue三联征。由于出现的症状不同,诊断有时很困难。
许多学者都认为本征系一遗传性疾病,但至今未得到最后证实。因此,目前人们对本征的病因有许多假说。
①细菌感染:认为本征是细菌感染的一种继发表现,但未得到一致的公认。另外又发现在被昆虫咬伤时,可因昆虫的毒液引起症状。因此强调了生物感染或外来的致病因素。
②结核学说:虽从病理组织变化上寻找到一些线索,但未获得证明。
③结节病的部分症状学说:本征的病理组织学所见有与结节病相类似之处,因此推测本征可能是结节病的一部分。但据结节病的全身症状和淋巴结所见,可知二者并非一种疾病。
④变态反应:认为本征为龋齿、扁桃体炎等局部感染所致变态反应,但也未得到最后证实。
⑤义齿、龋齿等的机械刺激:认为义齿和龋齿的慢性刺激,可引起本征,但也未最后得到肯定。
2一侧面肌抽搐和运动亢进性疾病:面部运动功能亢进包括一侧面肌抽搐、眼睑痉挛和面部多发性纤维性肌阵挛。其中一侧面肌抽搐是这些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严重的一侧面肌抽搐,患者可以出现眼睑及上唇方肌挛缩及连带运动,面部表情肌向患侧偏斜。应与面神经麻痹后遗症及面神经麻痹相鉴别。
3恶性外耳道炎:某些情况下,难治性外耳道感染可能合并一种其他全身性疾病,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以出现一般常规治疗方法疗效不好的一种感染。这种疾病首先由Chandler报道,称为恶性外耳道炎,一般由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引起。
①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及葡萄球菌等。
面神经麻痹可能是中耳炎的一种并发症,因中耳炎症水肿,压迫面神经或影响供应面神经管内的血管使血液淤滞,或有毒物质通过骨裂被面神经吸收,引起面神经麻痹。由于儿童中耳炎的发病率高,所以急性中耳炎是儿童面神经麻痹最常见的原因。
②急性乳突炎:急性乳突炎是乳突气房黏-骨膜、特别是乳突骨质的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儿童,但2~3岁以下婴幼儿乳突才开始发育,故不发生本病。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不仅鼓膜,而且咽鼓管、鼓窦和乳突气房的黏-骨膜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改变。就乳突而言,此时也存在急性炎症,但是,耳科学专家们并未将其称为“急性乳突炎”,亦未将其作为一单独的疾病进行诊治。因为乳突的急性炎症只是作为中耳炎症的一部分,随着中耳炎症的吸收,乳突局部的黏-骨膜亦渐恢复正常,临床上无需特殊处理。临床上所称的急性乳突炎多为部分重症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发展扩散所致,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并发症。
3.病情及预后鉴别 在面神经麻痹的鉴别诊断中,仔细地采集病史,详细地进行临床检查和必要的电诊断及实验室检查是非常关键的,有助于明确诊断及判断面神经损伤的程度。
1麻痹的发病时间及程度:面神经麻痹的发病时间和完全性面神经麻痹本身不具有诊断意义。但是,发病时间和完全性麻痹有预后意义,有助于指导诊断过程。例如,麻痹在出生时出现,可以是发育性的,也可以是创伤性的。如是发育性的,常伴有其他的先天性异常,出生后麻痹没有改善;如是创伤性的,常存在其他创伤性症状,麻痹可改善。
2同侧面神经麻痹:同侧面神经麻痹复发具有特发性Bell麻痹的特点,常见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但也见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提示Bell麻痹复发初期可能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的面神经麻痹亦可复发,但是典型的是在对侧复发。一侧面部麻痹在同侧复发,可能由Bell麻痹引起,但一定要考虑肿瘤的可能性。有报道在164例有同侧面神经麻痹复发史的患者中,16例10%患面神经肿瘤。在1455例患者中69例5%有同侧面神经麻痹复发。在部分患者第2次发病轻微,除非仔细、全面的检查,否则易于忽视,但是也有第2次发病,症状逐渐加重者。
3交替或两侧面神经麻痹:虽然交替反复性面神经麻痹伴有某些罕见的疾病,但是与同侧相反,有对侧复发的面神经麻痹也常见于Bell麻痹。而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最常见是交替或两侧面神经麻痹,该综合征有嘴唇、面部、眼睑复发性水肿,唇炎和裂纹舌的特征,可以与Bell麻痹区别。此外,可能有遗传倾向,推测为类肉瘤病的一种类型。
两侧同时出现面神经麻痹少见,如出现两侧同时面神经麻痹,可能有威胁生命的疾病存在或全身抵抗力低下。有报道在2856例患者中,2%出现两侧麻痹,49例是急性发病。其病因13例为发育性,其中10例为Mobius综合征;10例因切除两侧听神经瘤所致;9例为颞骨骨折;Bell麻痹、Guillain-Barr综合征各6例;1例患急性白血病;1例狂犬疫预苗免疫引起的延髓性麻痹球麻痹;1例中耳炎;1例类肉瘤病;l例Epstein-Barr病毒检测阳性。
4复发性面神经麻痹recurrent facial palsy;RFP:可见于Bell麻痹或与Bell麻痹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疾病。已知其他疾病引起复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有肉瘤样病、糖尿病、白血病及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在诊断过程中必须考虑累及面神经的肿瘤,肿瘤引起复发性面神经麻痹是Bell麻痹的2倍。May注意到在895例Bell麻痹的患者中,复发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生率为4%;91例由肿瘤引起的面神经麻痹患者中,复发性面神经麻痹为9%。
通过以上内容了解,相信大家都已经很清楚的知道了面瘫的鉴别诊断方法有哪些了,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多多了解相关知识,该病的危害特别的大,我们一定要了解相关知识,才能轻松应对疾病出现,还要注意放松心情。
早晨起来嘴怎么歪了
是面神经麻痹,也就是我们生活中说的“面瘫”、“吊线风”。
面神经麻痹时,由于面神经受损无法控制支配面部功能,因此就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多种奇怪表情。面神经麻痹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型。前者病变于面神经或面神经核,后者位于面神经核以上的皮质延髓束。像小王的这种情况是属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一般面神经麻痹是由于主要致病原因为疲劳及面部、耳部、耳后受凉。如乘车受冷风吹或睡眠后耳部受冷风或电风扇吹等。所以人们往往在一觉睡醒后出现症状。现在认为病毒引起的神经病变或是一种单纯性疱疹型神经炎。流感病毒、水痘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和柯克斯病毒等均可引起。人的抵抗力下降是引起面神经麻痹的主要原因。
一般面瘫在1-3周开始恢复,1-2个月可以痊愈。年轻人预后较好。但由于现在是急性期,所以给小王开了皮质类激素用于缓解病情和B族维生素促进神经恢复。并让小王在面肌活动开始恢复时尽早做功能锻炼,例如:要每天练习皱眉,举额,闭眼,鼓腮和吹口哨。每次数分钟,每天做几次。
建议做理疗,一般急性期可以使用超短波透热疗法,红外线照射等改善血循环,恢复期可以行针刺或电针疗法。
面神经麻痹患者有哪些表现
面神经麻痹的症状:
1、面神经麻痹多在晨起洗漱时发现口角歪斜、漏水,或被他人发现。检查可见病侧额纹消失,眼裂增宽,不能皱额、蹙眉。病侧眼睑闭合不全,试闭目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为贝尔现象。
2、角膜反射减退或消失。瘫痪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不能鼓腮或吹口哨,露齿或发笑时口角歪向健侧。
3、因颊肌瘫痪,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在病侧齿颊之间。如面神经在茎乳突孔以上受损而累及鼓索神经时,患者可有病侧舌前2/3味觉障碍。
面神经麻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年多见。常为一侧面神经周围性麻痹,双侧受累极少见。急性起病,在数小时至2天内症状达到高峰。部分病人在起病前数天有同侧耳后、耳内或乳突区的轻微疼痛。大多数病人在起病后1~2周开始恢复,数月内明显好转而痊愈。及时合理的治疗有利于病情早日康复。如半年以后尚未开始恢复,则完全恢复正常的希望不大,病人可能后遗患侧永久性面神经麻痹或面肌痉挛。
4、眼睑震颤现象:强力闭合双眼,检查者用力扳其闭合的上睑,此时感到一侧上睑有细微的肌肉挛缩性颤动现象,另一侧则没有。这种面瘫的症状存在,说明有轻度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多见。
面神经麻痹的并发症:
一般预后良好,通常于起病1~2周后开始恢复,2~3月内痊愈。约85%病例可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但6个月以上未见恢复者则预后较差,有的可遗有面肌痉挛或面肌抽搐。前者表现为病侧鼻唇沟的加深,口角被拉向病侧,眼裂变小,易将健侧误为病侧;后者病侧面肌不自主抽动,紧张时症状更明显,严重时可影响正常工作。
少数病侧还可出现“鳄泪征”即进食时病侧眼流泪,可能为面神经修复过程中神经纤维再生时,误入邻近功能不同的神经鞘通路中所致。肌电图检查及面神经传导功能测定对判断面神经受损的程度及其可能恢复的程度,有相当价值,可在起病两周后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