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糖尿病药二甲双胍减肥
吃糖尿病药二甲双胍减肥
有一种经济实惠的药能减肥,是医生不对外透露的"秘密"。但是,它不是减肥药,而是给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的降糖药:二甲双胍。
树兰(杭州)医院内分泌科代谢病科主任、医学博士徐明智医生给大家科普一下,二甲双胍的“庐山真面目”究竟如何?
徐明智医生介绍,二甲双胍的适用范围目前仅局限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并不是说明书批准的减肥药。它虽有减重效果,但效果也有限,并且通常只能减少内脏的脂肪,对减少皮下脂肪效果不显著。再者,二甲双胍是处方药,要凭医生开具的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并不能在药店随意购得。
关键是,二甲双胍作为药品,不可避免存在副作用。一来,服药后胃肠道反应比较大,会引起腹泻、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二来,长期使用可能会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对神经系统有所损伤;三,可能会引起乳酸酸中毒,这种情况虽不多见,可是一旦发生则十分严重;四,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出现红斑、荨麻疹等皮肤病;五,可能引起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降低,甚至出现贫血。综上,二甲双胍有一定的减重效果,但这种效果很有限,而且主要是对内脏器官起作用。所以,对于有脂肪肝的人士,可以在医生评估后开处方来服用。
徐明智医生强调,有六类情况的人是要需慎吃二甲双胍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或做过胃切除手术的;肝肾功能不全的;过敏体质的;贫血患者;缺氧患者;维生素B12缺乏者。
对于单纯肥胖的人,徐医生建议,合理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才是最好的减肥办法。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可见,盲目服用二甲双胍来减肥是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的。因此,徐明智医生建议:没有糖尿病、非肥胖的正常人士千万不要乱服用二甲双胍来减肥,否则不但减不了肥,还会折磨自己,甚至导致疾病。
对长期吃减肥药的亲们,小记我要再补一刀:长期吃减肥药居然会变“黑心肠”。近两年来,临床发现结肠黑变病的患者激增,原先的患者基本上都是老年人,但现在的患者基本上都是年轻人,尤其以30岁左右的女性患者居多。而这些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点:长期服用减肥药。
即便是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也是有讲究的,二甲双胍在糖尿病界已有50多年的时间了,是为数不多的扮演着常青树角色的药物。”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信中说,“但二甲双胍更适合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
有研究显示,大部分2型糖尿病口服药会使体重增加1~5公斤,但二甲双胍不增加体重。不仅如此,二甲双胍还能够改善体脂分布,另外,二甲双胍有降低内脏脂肪的作用,这对改善中心性肥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二甲双胍对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效果也更好一些。
此外,二甲双胍除能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外,还有一些降糖外的效应。它可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胰岛素水平,减轻体重,轻度改善血脂谱和血压等。
糖尿病患者用药避免误区
1、看见别人吃什么药自己就吃什么药
糖尿病与其它普通疾病不一样的,是需要根据糖尿病类型、患者体型、高血糖类型、有无其他疾病以及患者的年龄等来选药。如,根据糖尿病类型选药,1型糖尿病可以用胰岛素、二甲双胍、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2型糖尿病可用二甲双胍、胰岛素促泌剂、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等;妊娠糖尿病应用胰岛素;而其他类型的糖尿病要先治疗原发病再加上口服降糖药或用胰岛素。
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在吃药时还要看自身的体型,如果是肥胖型患者,可用二甲双胍;瘦型患者可用磺脲类降糖药。
还有,我们知道每个患者的血糖高出现的时间不一样,如果餐前不高、餐后高,可用糖苷酶抑制剂加其他口服降糖药;如果餐前高、餐后更高,则要用磺脲类、非磺脲类、二甲双胍、 a-糖苷酶抑制剂。
另外,还要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年龄进行选药。儿童糖尿病患者多为1型,可用胰岛素、二甲双胍;老年人由于自我管理能力等下降,常出现重复用药、遗漏用药和低血糖等问题,可用一日一次的缓控释制剂。
为了防低血糖,老人还要慎用作用太强的降糖药。
2、迷信进口药、贵药、新药
市场上层出不穷的糖降新药,总是会受到很多糖友的追捧,觉得新出的药物就会对症,就是好药。其实,评价药物的好坏,要看其有效性(疗效如何)、安全性(副作用的大小)、经济性(价格是否合理)、适用性(是否适合自己,是否方便),而不能以是否为新药、进口药、贵药为标准,更不能盲目排斥国产药、便宜药、老药。
3、担心二甲双胍伤胃不敢吃
吃过二甲双胍的糖友都知道服用这个药初期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但如果餐中或餐后服用,会大大减轻不良反应,用一段时间可慢慢耐受。二甲双胍不经肝脏代谢,所以没有肝毒性,也不损伤肾脏。二甲双胍是临床首选的降糖药物,原因之一就是其安全性好。二甲双胍除了具有降糖作用之外,还可以持续控制体重、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控制心血管风险。
4、不按时服降糖药
降糖药的服药时间很有讲究,如磺脲类和非磺脲类药物要在餐前30分钟服,双胍药要在餐中或餐后服,糖苷酶抑制剂要在吃第一口钣时服,格列酮类在餐前、餐后均可服用。
5、忘记吃药后补服
忘记吃药是常有的事,虽说当时觉得没什么大事,但是漏服药可引起血糖波动,或让血糖居高不下,所以,漏服药该如何补、什么时间补,都很有讲究。如果漏服的是磺脲类药物,且已接近下一顿饭,就不用补了;如果是双胍类药,想起来就要及时补;如果是糖苷酶抑制剂,饭中、饭后可以补上,饭后过很长时间就不用补了;如果是一天一次的药,中午想起来可以补,晚上才想起来就不用补了,要出门或运动前不用补。为了防止漏服药物,老年人可以备一个特制的药盒,或者设计一个服药日历。
6、服用降糖药物时只遵医嘱不看说明书
现在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就是在就医时频繁问医生如何用药,吃几片,什么时间吃,其实药品说明书都有着很详细的信息,如不良反应、禁忌证的介绍,有与其他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药物如何保存等内容,这些信息在吃药前都应该了解。
糖尿病新药
糖尿病新药
默沙东(在美国和加拿大被称为默克)今天宣布,经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片剂捷诺达(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正式在中国上市。
捷诺达是捷诺维(西格列汀)和二甲双胍的固定复方制剂,配合饮食和运动治疗,用于经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仍控制不佳或正在接受两者联合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捷诺维是首个DPP-4抑制剂。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邹大进教授介绍,捷诺达?可以直击2型糖尿病的3大缺陷——胰岛受损导致的胰岛素缺乏、胰岛素抵抗和肝糖过度输出,为患者提供了一个优化的治疗选择。与传统治疗方案相比,捷诺达可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实现强效降糖、持久控制血糖,同时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轻一定的疾病经济负担,开拓了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趋势。
双剑合璧,捷诺达成2型糖尿病治疗新利器
"作为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和二甲双胍的单片复方制剂,捷诺达(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的上市无疑为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个强效、全面的血糖管理方案。"邹大进教授指出,"相比于两种单药同时服用,单片复方制剂的捷诺达具有四大治疗优势:强效降糖、安全性良好、服用方便、性价比高。"
捷诺达针对糖尿病的三个病理原因多管齐下,具有强效的血糖控制力,帮助患者提高血糖达标率,同时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临床试验均显示,使用捷诺达?的患者与接受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的患者相比,血糖达标率高出两倍以上。除此之外,捷诺达?耐受性良好,降低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心衰、水肿、胃肠道反应、体重增加等风险小。
邹大进教授强调,在治疗的便捷性、患者的依从性以及经济成本方面,捷诺达?同样优于两种单药同时服用。捷诺达?每日只需服用两次,可减少患者的用药次数、服药的复杂性,提高治疗依从性,进而促进良好的血糖控制,改善长期预后。此外,治疗费用也会相应降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据悉,捷诺达提供了两种不同规格的方便剂型,可根据患者的现有治疗方案进行选择,使更多2型糖尿病患者受益。
血糖高吃什么药
1、二甲双胍。二甲双胍是一种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二甲双胍通过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而增加外周葡萄糖的利用,以及抑制肝、肾过度的糖原异生,不降低非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2、格列齐特。格列齐特的主要适用症是降血糖,对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均有降血糖作用。
3、促胰岛素分泌剂。促胰岛素分泌剂可以促进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温馨提示:长期服用降血糖药物的副作用一般都比较大,一旦形成了依赖性就很难真正降低血糖了。降低血糖最重要的是食用低糖食物,忌烟酒,忌辛辣刺激油腻食物。
初患糖尿病老人的日常护理
1、合理的饮食治疗。这是各种治疗的基础,要终身如日。
饮食治疗的原则就是:“总量控制,营养平衡”,避免高糖、高脂、高盐食物。饮食疗法看似复杂,其实也很简单,糖尿病患者先用身高(厘米)减去105,得出标准体重(千克),然后以标准体重乘以5,就得出每天的主食量(克)了。每天的副食量大多是固定的:鸡蛋1个,牛奶250克,瘦肉100克(或鱼150克),豆腐100克,蔬菜500克,植物油15克。
2、恰当的运动治疗。这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保证,要持之以恒。
糖尿病患者最好的运动是步行,步行是一种最简单、最安全、最宜于坚持的运动疗法。有报导午餐后休息1小时,然后户外快步行走1小时,可迅速有效地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坚持药物疗法。这是获得成功的后盾,要治必达标。
药物治疗可以采取美国糖尿病学会提出的“一种方案三步走”的方法,即在生活干预的配合下,早用药、早联合、早用胰岛素。
第一步:生活干预加二甲双胍。3个月血糖不达标,过度到下一步。
第二步:有三种组合——二甲双胍加磺脲药,二甲双胍加基础胰岛素,二甲双胍加罗格列酮。3个月后血糖仍不理想,过度到第三步。
第三步: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把基础胰岛素治疗改为强化治疗。
4、科学的病情监测。这是调整治疗措施的关键,要合理调治。
主要是经常监测血糖,特别是同一天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可以了解病情,为调整药物剂量提供依据。
另外每个月还要测一次血压、体重和尿常规。每个季度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每年测一次血脂、血黏度和眼底,还要检查一下心、肝、肾功能。
5、增加对糖尿病的认识。这是获得健康的法宝,可助已成医。
代谢综合征怎么治疗
1.减轻体重
任何肥胖伴糖尿病的患者均需减肥。主要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必要的药物。研究表明,要使肥胖者体重长期降至正常的可能性较小。减肥的目标是至少使体重持久降低5%~15%。
(1)饮食调节
控制总热卡量,减低脂肪摄入。对于25≤BMI≤30mg/m2者,给予每日kcal(5021千焦)低热量饮食,使体重控制在合适范围。
(2)运动锻炼
提倡每日进行轻至中等强度体力活动30分钟,如骑自行车、擦地板、散步、跳舞等。
(3)减肥药物
如西布曲明(sibutramine),可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再摄取,减少摄食,减轻体重。常规用药量是每日~15mg。奥利司他(orlistat),可通过抑制胃肠道胰脂肪酶,减少脂肪的吸收,每次mg,每日3次。
2.减轻胰岛素抵抗
在减肥和运动外,二甲双胍和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即噻唑烷二酮类物(TZDS)都是临床常用的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但是两者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作有机制存在很大差异。
(1)作有机制不同
TZDS对代谢综合征的作用部位是脂肪组织,它通过逆转肥胖体内游离脂肪含量下降近50%。二甲双胍主要作用于肝脏和肌肉。二甲双胍可以显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和糖异生。
(2)对体重的影响有很大差别
荟萃分析显示,TZD使用后体重增加4%~6%,而二甲双胍却使体重明显下降。而且二甲双胍引起的体重减轻更大程度上是内脏脂肪的减少。有研究显示,二甲双胍治疗后,总体脂减少约9%,皮下脂肪减少7%,而内脏脂肪减少高达15%。
对新发糖尿病和心血管事件的预防作用也不同:大型临床研究的资料证实,二甲双胍干预治疗可以预防新发糖尿病(DPP研究)和心血管事件(UKPDS研究)的发生,而TZDS目前缺乏临床研究结果以证实其具有相似的作用。
3.改善血脂紊乱
调脂治疗在代谢综合症中的作用也很重要,常见药物有贝特类和他汀类(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1)贝特类
降低TG,同时轻至中度降低TC及LDL-C,升高HDL-C。常用药物有:非诺贝特、苯扎贝特、吉非罗齐。
(2)他汀类
降低胆固醇作用较强,轻度降低TG及增加HDL-C作用。常用药物有:阿妥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和氟伐他汀等。
4.降低血压
(1)根据高血压预防、监测、评估和治疗的全民委员会的报告(JNC7),对于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的患者必须接受治疗。
(2)如果患者合并糖尿病,当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0mmHg时必须开始降压治疗。
降糖药饭后可不可以吃呢
1、磺脲类:必须饭前服
磺脲类药物是传统的口服降糖药,属于内源性胰岛素促泌剂,降糖作用快,能降低正常的血糖,因此易发生低血糖不良反应。使用这类降糖药,必须在饭前服用,剂量必须合适,患者外出需要随身携带糖果。不过,新一代的磺脲类降糖药有了缓释、控释剂型,一天仅空腹服用1次即可。磺脲类的代表药物有优降糖、达美康缓释片、瑞易宁、亚莫利、消渴丸(含优降糖)等。
2、二甲双胍:进食时或餐后服都可以
二甲双胍是肥胖或超重糖尿病患者的首选用药,它除了降糖,还有一定减肥作用。单用不会产生低血糖。二甲双胍降空腹血糖效果好,降餐后血糖力量稍弱。《美国糖尿病指南》建议二甲双胍作为全程治疗用药,即确诊后就开始使用,即使在加用其他降糖药甚至打胰岛素时,也一直使用。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刺激,为了减轻胃肠道反应,市面上已有肠溶型二甲双胍。二甲双胍不损害肾功能,但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心衰、缺氧患者慎用。
降糖药的副作用 双胍类
包括二甲双胍和苯乙双胍。主要副作用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反酸等消化道反应,其他少见的副作用有“乳酸酸中毒”及“营养不良性贫血”。
“乳酸酸中毒”虽然罕见但后果严重,其症状表现为乏力、呼吸深快、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多见于服用苯乙双胍且合并心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而二甲双胍则极少引起乳酸酸中毒,目前苯乙双胍在临床上基本不使用。
儿童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法
口服药首选二甲双胍:用于治疗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药物非常有限,二甲双胍是第一个获得美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儿童青少年2 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临床使用多年,是对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的降糖药,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全世界医疗领域和患者的公认,是治疗 2型儿童青少年糖尿病首选的口服降糖药物,尤其在治疗肥胖型糖尿病患者中疗效显着。
二甲双胍在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中是按剂量计算使用的,这和通常儿童用药按体重计算用量有所不同。儿童青少年2型患者使用的合适剂量是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逐渐增加剂量。开始的剂量是每次250毫克,每日2次服用,持续一周,观察病情,若没有好转,可加大剂量,至500-850毫克/次;对于体重50kg以上的儿童患者,刚开始的剂量也可使用成人推荐剂量500毫克/次,每日2次。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若伴有高血糖(血糖值>13.9mmol/l)或有酮症,应考虑胰岛素治疗,待血糖稳定后,再换用口服降糖药。
胰岛素:胰岛素是治疗1型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首选药物,特别是在急性糖代谢失调,长期高血糖产生高糖毒性,导致周围组织胰岛素抵抗或患儿糖尿病分型有困难时,宜选用胰岛素,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磺脲类药物:这类药物并非治疗儿童糖尿病的首选。磺脲类药物最严重的副作用是会产生低血糖,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低血糖对大脑发育有显着的影响,目前建议空腹血糖控制在4-6mmol/L,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控制在6.5%-7.0%,对于5岁以下的儿童,这个标准可适当放宽,以防低血糖的发生。
糖苷酶抑制剂:这类药物对糖尿病能起到一定预防作用,而且服用后此类药物不会对儿童肠胃道造成明显不良反应。但这类药物使用较少,但研究显示此类药物安全性较好,可以放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