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线粒体肌病的用药治疗

线粒体肌病的用药治疗

对于线粒体疾病,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措施。一般可采用:

1.辅酶Q10,肌内注射或口服。

2.大剂量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l、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可改善症状。

3.能量制剂,如三磷腺苷(ATP)、辅酶A等。

4.二氯乙酸钠,12.5~100mg/(kg·d),口服。

5.呼吸链酶复合体Ⅱ+Ⅲ缺陷,可用维生素K3加维生素C治疗。

线粒体脑肌病的发病机制

已知在线粒体不同结构部位含有不同的酶系统,如外膜含有细胞色素C还原酶、脂肪酸辅酶A连接酶及单胺氧化酶;外室中含腺苷酸激酶和核苷二磷酸激酶;内膜含氧化磷酸化系统的酶类和呼吸链(即电子传递系统)。氧化磷酸化要有电子传递氧化磷酸化系统的酶类包括三磷腺苷合成酶、琥珀酸脱氢酶。呼吸链由黄素蛋白、铁硫蛋白、辅酶Q和细胞色素所组成。

此外,内膜还含有肉毒碱脂肪酸酰基转移酶在基质中含有柠檬酸循环酶、脂肪酸氧化酶谷氨酸脱氢酶以及合成DNA及RNA的蛋白质结构成分此外,人类基质中的线粒体DNA(mtDNA)也是一种遗传物质。

正是由于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非常复杂,所以线粒体疾病在发病机制方面的“异源性”和临床表现各异则不难理解Jackson等(1995)分析51例线粒体肌病和脑肌病健,其临床表现同为一种综合征或同属线粒体肌病的临床表现,但生化分析及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的研究揭示患者在线粒体上的缺陷可以不尽相同。

肌肉的病理改变为病变肌纤维在改良Gomori三色染色切片上出现RRF,琥珀酸脱氢酶(SDH)染色呈阳性深染,SDH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双染出现蓝纤维。SDH染色还可见到SDH染色强阳性血管(stronglySDH-reactivevesselSSV)后者反映了血管内皮细胞或平滑肌细胞内大量线粒体积聚COX染色可见酶活性部分或全部缺失。电镜下可见肌膜下或肌原纤维间大量线粒体积聚,线粒体的大小和形态明显异常,线粒体嵴内出现晶格状包涵体,排列成停车场样结构。此外,线粒体嵴可呈板层样或同心圆样排列,后者外观似“年轮”状。

脑的基本病理改变为脑组织呈海绵状神经元退行性变,脑组织出现灶性坏死,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继发性髓鞘脱失以及基底核铁质沉积等。

小儿脊髓性肌肉萎缩的疾病诊断

脊肌萎缩症应与其他以肌张力低下和运动发育迟缓为主的疾病相鉴别。需与先天性肌弛缓、进行性营养不良、进行性神经性肌萎缩等进行鉴别诊断。

1.与肌营养不良鉴别 脊肌萎缩症有肌萎缩等异常表现,肌营养不良腓肠肌有假性肥大表现加上实验室检查结果易于鉴别。

2.与肌弛缓型脑性瘫痪鉴别 肌弛缓型脑性瘫痪应与婴儿型SMA相鉴别,两者均表现肌张力低下,但前者腱反射存在,常伴智力低下。后者腱反射消失,智力正常,肌电图提示神经源性受损。

3.其他 此外,本病应与慢性炎症脱髓鞘多神经病(CIDP),先天性肌病,线粒体肌病等鉴别。除各自疾病临床特征外,肌电图及肌活检结果是重要诊断依据。

线粒体病可以治好吗

1. 一般治疗:感染或精神刺激均可以导致能量消耗增加而诱发疾病,所以应当防止感染和精神刺激的发生。药物可以导致线粒体或能量代谢的异常,特别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应当尽可能不要采用。有氧耐力锻炼可以提高组织毛细血管的密度、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及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相关酶的活性水平,提高患者的肌力。饮食成份中碳水化合物降低,脂肪含量升高。癫痫、血糖、酸中毒、心脏损害、胃肠症状和肺部感染的控制对于患者均可能是挽救生命的治疗。

2. 药物治疗:可以给予艾地苯醌、辅酶Q10、尼克酸、亚叶酸、肉碱、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维生素K等药物。

辅酶Q10能抑制脂质的过氧化、抗自由基和直接传递电子给复合酶Ⅲ,维持线粒体内腺苷酸浓度,增加ATP的合成和减少细胞的钙超载,可以提高患者运动耐力,降低血乳酸,使卒中样发作和癫痫停止。一般50-200mg tid,最高剂量可达1000mg/d。维生素C和维生素E为氧化还原剂,一般给予维生素C 10mg/kg /d或100-400mg/d。维生素E 为200-1200IU/d。维生素K是NADH向辅酶Q和细胞色素C传递电子的重要载体,维生素K1为 10mg/kg/d,治疗酶复合体Ⅰ或Ⅲ缺陷型的线粒体病,维生素K3为5-80 mg/d。左旋肉碱促进脂肪代谢,一般300-1000mg tid。维生素B2也让具有促进能量代谢作用,一般50-200mg/d。精氨酸,治疗患者的代谢性酸中毒。一般大剂量口服,一日3克。丙酮酸钠,0.5-1g/kg/d。

艾地苯醌(0.5mg/kg/日)治疗可提高患者肌力、运动耐力、协调性并减轻患者疲劳感,可以用到900毫克/d。与琥珀酸盐合用治疗mtDNA大片段缺失的患者可改善呼吸链功能。能够透过血脑屏障,更利于MELAS的治疗。

亚叶酸,对KSS患者可改善患者头颅MRI的白质病变,MELAS也可以采用。

EPI-743, 是维生素E的衍生物,作用更强,而且价格适中,可以用于各种线粒体的治疗。

中药可以用黄芪治疗,可能有效。

急性期可以给与糖皮质激素短期治疗

避免使用影响线粒体功能的药物。布比卡因、β受体阻滞剂可影响呼吸链功能,他汀类药物引起内源性CoQ10降低,丙戊酸盐引起肉碱耗竭,巴比妥及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影响线粒体蛋白合成及线粒体的大小,双胍类药物诱发乳酸升高。对于手术病人应尽量选择局部麻醉,需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应尽量避免过度镇静抑制呼吸以及使用加剧心脏传导阻滞的药物,尽量减少机体能耗,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3. 不同症状的控制

在线粒体病治疗的一般药物基础上需要注意:

酸中毒:用精氨酸、维生素B2以及丙酮酸钠治疗

癫痫症状:妥泰和左乙拉西坦为首先选择药物,拉莫三嗪和劳拉西泮配合也是最佳搭配,要足量用药。控制了癫痫,就可以控制大部分的疾病发作。一般不要用丙戊酸钠、卡马西平以及卡帕喷丁,这些药有线粒体毒性。

卒中症状:大剂量精氨酸和艾迪苯醌(300毫克),可以防止发作。

糖尿病:加胰岛素治疗

肌肉无力:硫辛酸加一水肌酸治疗,乳酸酸中毒严重的患者一般不要采用。烟酰胺每日50-200毫克有效。而肌酸要每天二次,一次5克,治疗2周,而后降低到2克。一日二次。要和辅酶Q10同时用。

4. 手术治疗:眼外肌瘫痪可以做整形手术,听力丧失可以做耳蜗植入术等。

5.增强线粒体自噬,线粒体自噬可以清楚突变的异常线粒体,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雷帕霉素可以试用。

线粒体脑肌病的症状表现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

(mitochondrialencephalomyopathywithlacticacidosisandstrokelikeepisodes,MELAS)是一组以卒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线粒体病呈母性遗传,80%以上的患者20岁以前发病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头痛和(或)呕吐皮质盲(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头痛表现为偏头痛或偏侧颅面痛,反复性呕吐可伴或不伴偏头痛皮质盲是本综合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症状,30岁以下枕叶卒中的患者中,14%为MELAS。局限性癫痫有时是MELAS卒中发作的先兆,为本综合征的特征之一。其他伴随症状有身材矮小智能低下、肌力减退感音性耳聋和癫痫发作。

酶复合体Ⅰ缺乏是MELAS最常见(50%)的生化缺陷,此外还可有复合体Ⅲ和Ⅳ缺乏80%的MELAS在mtDNA3243位点上有移位突变有些患者在3271、3252、3260、3291位点上也发现了移位突变MELAS主要的脑病理改变为大脑和小脑皮质、齿状核呈海绵状变性,大脑皮质基底核丘脑、小脑和脑干多灶性坏死大脑皮质假分层状坏死作为缺氧性脑病的病理特征也可见于MELAS,此外脑弥漫性钙化也很常见。由于在脑血管平滑肌、内皮细胞以及神经元细胞内均可见大量异常线粒体集聚因此目前还不清楚卒中样发作是由脑血管病变还是神经元功能障碍所致肌肉活检可见RRF和强琥珀酸脱氢酶反应性血管(stronglySDH-reactivevessel,SSV)。脑CT表现为脑白质尤其是脑皮质下白质内多发性低密度灶基底核对称性或全脑弥漫性钙化。

伴破碎红纤维的肌阵挛癫痫

线粒体脑肌病(myoclonuepilepsywithraggedredfiber,MERRF)为母性遗传方式40岁以前均可发病,10岁左右起病多见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小脑共济失调肌阵挛或肌阵挛癫痫,母系亲属可呈现部分表现型如仅有耳聋或癫痫(包括失神发作失张力发作和强制阵挛发作)。伴随症状可有身材矮小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神经性耳聋、视神经萎缩、眼肌麻痹、颈部脂肪瘤、周围神经病、心脏病和糖尿病。

MERRF的生化缺陷多数为酶复合体Ⅳ缺乏,其次为酶复合体Ⅰ和Ⅳ缺乏80%的MERRF患者在mtDNA8344位点上有移位突变脑病理改变主要累及小脑齿状核红核、壳核和Luys体。肌肉的主要病理改变为:RRF和SSV,后者反映线粒体在血管内皮和平滑肌细胞内聚集血或脑脊液乳酸水平可升高颅脑CT可见脑萎缩。

甲亢做什么检查确诊 肌肉活检

肌肉活检慢性甲亢性肌病患者的肌肉超微结构改变主要是线粒体失去正常形态,可见到巨大线粒体,内含不平行排列的嵴,横管扩张,肌纤维内微管积聚等。

线粒体肌病的检查

1.电生理检查

肌电图为常用首选检查之一,临床有肌无力、肌萎缩等肌病表现时肌电图检查尤其重要。多数为肌源性改变,少数病例也可见神经源改变或两者兼有,偶见线粒体脑病患者肌电图正常。一些以脑病为主要表现的患者,肌电图亦可见到神经源或肌源性改变。此为肌电图在线粒体疾病的特征性所见。各种诱发电位检查,对各种脑病综合征的病变部位也具有辅助诊断作用。脑电图在伴有抽搐、癫痫样发作的线粒体脑病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以皮层损害为主的MELAS、MERRF、Alpers病不仅具有弥散全脑性脑电失律,亦可有局灶性改变,特别可见癫痫脑电图特有的棘慢波综合、尖波慢波综合。而 Leigh病、KSS和Menke病的脑电图改变则相对较轻,局灶或特征性改变较少。有些患者发病之初,虽有发作性头痛,尚未出现脑损害,脑电图不仅可见弥散性全脑失律,亦可见明显局灶性病变,而线粒体肌病CPEO的脑电图却较少有阳性所见。心电图检查对KSS具有重要诊断意义。对母系遗传线粒体肌病合并心脏病变也具有重要辅助诊断意义。

2.血清乳酸检查

线粒体疾病血清乳酸值的升高也是重要诊断筛选指标。安静状态乳酸值若大于1.8nm~2.0nm,即为异常。特别是运动后乳酸值升高更有意义。血清乳酸与丙酮酸的比值异常被认为是细胞内氧化还原代谢的指标。此比值小于20为正常,在呼吸链缺陷时升高。通常情况下脑脊液乳酸值低于血清值,病理状态下可升高,仅见于MELAS等脑组织损害明显疾病,其他类型线粒体疾病可见血清乳酸升高而脑脊液乳酸值无明显升高。

3.影像学(CT、MRI)检查

影像学(CT、MRI)的某些特征所见对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辅助作用。MELAS可见两侧半球后部即颞、顶、枕叶皮层多发卒中样异常信号,但其特点不按解剖血管分布,累及皮层和皮层下白质,可见皮层的层状异常信号,Alpers病亦常见到上述征象。 Leigh病的CT和MRI特征性所见为对称性双侧基底节、丘脑、脑干等灰质核团损伤的异常信号;而KSS则见散在的既见于灰质又见于白质的异常信号。

4.分子生物学进展和基因检测方法

近年随着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对线粒体脑肌病发病机制的探索取得了显著进展。

如何确诊线粒体病

(一)实验室检查

1.血生化检查

(1)血乳酸、丙酮酸最小运动量试验:约80%的病人运动后10分钟血乳酸和丙酮酸仍不能恢复正常,为阳性;线粒体脑肌病患者CSF乳酸含量也增高;

(2)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活性降低。

2.mtDNA分析

(1)CPEO和KSS为mtDNA片段缺失,可能发生在卵子或胚胎形成期;

(2)80%的MELAS病人为mtDNA、tRNA基因3243点突变;MERRF综合征是tRNA基因位点8344点突变。

(二)其它辅助检查

1.肌肉冰冻切片Gomori染色活检 可见肌细胞内线粒体堆积,RRF和糖原脂肪增多。

2.CT或MRI检查 线粒体脑肌病患者可见白质脑病、基底核钙化、脑软化、脑萎缩和脑室扩大等。

3.肌电图 可表现为肌源性损害或神经源性损害。

【温馨提示】:线粒体病虽然很难察觉,但是,患上此病之后,孩子经常会出现肌阵挛性癫痫、偏头痛和呕吐等不良症状,家长可以根据这些征兆来做简单的判断。如果担心孩子患有线粒体病的话,还可以到医院做系统的检查,这样就可以更精准的为孩子做鉴别。

脊肌萎缩症遗传吗

肌肉萎缩有很多原因,肌营养不良症引起的萎缩就是一种原发于肌肉的遗传性变性疾病,又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性连隐性遗传性。

引起萎缩的还有如:线粒体肌病,脑肌病和强直性肌病等。所以您还是应该叫您的朋友去明确他患病的病因,再去咨询一下专科医生看遗传的问题。 肌肉萎缩有很多原因,肌营养不良症引起的萎缩就是一种原发于肌肉的遗传性变性疾病,又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性连隐性遗传性.

诊断重症肌无力应与其他疾病鉴别

1.肌无力危象的鉴别

诊断重症肌无力患者可发生两种危象,即肌无力危象及胆碱能危象,两种危象的临床表现十分相似,均表现有严重的肌无力和呼吸衰竭,前者常有感染,创伤,精神打击或用药不规则病史;后者可能伴有胆碱能神经功能亢进的表现,如苍白,多汗,腹泻,肌颤,瞳孔缩小,皮肤湿冷等,鉴别困难时可行腾喜龙试验,若用药后症状改善则为肌无力危象,反之则考虑为胆碱能危象。

2.MG急性肌无力应与其他急性瘫痪疾病鉴别

(1)周期性瘫痪 常在夜间发病,醒来时发现四肢无力,发病时血钾低,心电图出现U波,每次发病持续数天,补钾治疗有效。

(2)急性炎症性脱髓鞘多发神经根病 病初有发热或腹泻,除肢体瘫痪外,尚有神经根牵拉痛,脑脊液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3)脊髓炎 有发热及脊髓损害的三大症状和体征(包括上运动神经元型瘫痪,横截型感觉障碍及排尿障碍)。

3.慢性肌无力需要和以下疾病鉴别

(1)动眼神经麻痹 麻痹侧除上睑下垂外,还可见瞳孔散大,眼球向上,下及内收运动受限,见于神经炎或颅内动脉瘤。

(2)多发性肌炎 四肢近端肌无力,肌痛,肌酶升高,肌活体组织检查有炎症细胞浸润。

(3)肌营养不良 缓慢进行性肢体无力,肌萎缩,儿童患者翼状肩胛,腓肠肌假肥大,血肌酶升高,有家族史。

(4)线粒体肌病 骨骼肌极度不能耐受疲劳,症状复杂多样,血乳酸升高,肌活体组织检查可见不整红边纤维,电镜示异常线粒体。

(5)糖原贮积病其中尤其以Ⅱ型患者,酸性麦芽糖酶缺乏引起肢带肌无力,可出现呼吸肌麻痹,易误诊,肌活体组织检PAS染色可见糖原积累,有家族史。

(6)癌性肌无力 主要多见于年老患者小细胞肺癌,肢体无力,活动后缓解,高频反复电刺激神经肌电图示肌电位递增。

(7)运动神经元病 早期仅表现舌及肢体肌无力,体征不明显,鉴别不易,若出现肌萎缩,肌纤维颤动或锥体束征则鉴别不难。

相关推荐

肠胃胀气有助预防癌症

科学家们发现,肠胃气胀时人体释放的气味有秘密的健康益处,它可以帮助防止癌症、中风、心脏病和痴呆症。硫化氢是一种有强烈臭味的气体,是由细菌分解肠道内食物时释放。 埃克塞特大学专家称,大剂量的硫化氢是有毒的,但微量的硫化氢能有助保护细胞和对抗疾病。当细胞因疾病而承受压力时,他们试图吸引酶来产生微量的硫化氢。 这种化学物质可以帮助保护线粒体,推动血管细胞中能源生产,并能调节炎症,并且没有了硫化氢它细胞自动结束程序并死亡。现在,研究人员已经提出了一种新的化合物AP39,能帮助身体产生适量的硫化氢。 他们认为这将有

自由基跟怀孕有什么关系

卵子在女性体内有两种存在方式——未成熟卵子和等待被释放卵子,如果女性体内自由基累积含量过高,会伤害未成熟卵子,并且损伤线粒体、端粒酶甚至导致DNA突变,影响卵子质量和存活数量,使受孕能力受到影响。 精子的活动能力来源于精子尾部线粒体提供的能量,而自由基含量增高会伤害精子尾部的线粒体,进而降低精子的活动力,使受孕机率降低,若是精子中自由基含量高于一万五千个,精虫品质就会受到影响,不但受孕能力降低,怀孕后流产机率也增加。

铁粒幼细胞贫血的原因

一:铁粒幼细胞贫血的发病原因是血红素合成障碍,主要是有关酶的缺乏。有核红细胞膜结合的铁,被输送到细胞浆及线粒体内。在线粒体中经—系列酶的作用,铁与原卟琳以自合成血红素。在血红素合成过程中任何 个步骤发生障碍时,铁不能与原叶附整合而聚积在线粒体内。由于线粒体在幼红细胞内围绕核排列,故形成环形铁粒幼细胞。充满了铁的线粒体最后破裂。 二:性联遗传的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血红素合成障碍缺陷有数种。最常见的一种是氨基果糠酸(ALA)合成酶活性缺乏,使用磷酸吡哆醛或吡哆醇治疗后,此酶的活性显著增加。吡哆醇(维生素B6)

心肌缺血的早期超微结构改变

糖原 缺血15分钟即可见糖原颗粒减少,缺血40分钟后,细胞内糖原完全消失。正常情况下,心肌氧贮备量甚微,故心肌对缺氧极为敏感。当心肌缺血缺氧时,即通过加速糖原的无氧酵解来供应能量,而很快导致糖原减少。 线粒体 缺血10~20分钟,线粒体肿胀增大,甚至密度减低,部分线粒体内出现絮状致密颗粒。缺血60分钟后,线粒体明显肿胀,嵴断裂溶解,呈空泡状,多数线粒体膜破裂,致密颗粒增多,且体积增大。 心肌细胞 缺血15分钟,心肌细胞核染色质聚集成块状,且边集靠近核膜,粗面内质网扩张呈囊状。 肌原纤维 缺血15分钟,肌原

酒精性心肌病的病因

细胞器功能失调(35%): 损害心肌细胞膜的完整性,系通过酒精脂溶性的生物学特性,侵袭细胞膜引起液化作用及改变细胞膜脂肪成分和分子构型,使膜表面离子分布和膜电位失控,影响细胞间信息传递和离子交换。影响细胞器功能,包括线粒体,肌浆网等细胞器功能失调,以致心肌能源供应减少。 心肌收缩力降低(25%): 影响心肌细胞离子的通透性,从而使钾,磷酸盐或镁从心肌中丢失,而心肌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可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是引起酒精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 长期饮酒(15%): 长期饮酒可变更调节蛋白(原宁蛋白和原肌凝

脊髓小脑变性症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Friedreich共济失调是脊髓共济失调的原型.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相关的基因定位于第9号染色体.在5~15岁之间出现步态不稳,继而出现上肢共济失调与呐吃.智力往往也有减退.震颤如有出现是属于次要症状.腱反射消失,并有大纤维传导的感觉(振动觉与位置觉)丧失.常见弓形足,脊柱侧凸和进行性心肌病变.血β-脂蛋白缺乏症(Bassen-Kornzweig综合征,维生素E缺乏症)和Refsum病都具有Friedreich共济失调的某些临床表现,但后者的代谢障碍基础目前不明. 小脑共济失调一般起病于30~50岁之

线粒体病的日常护理

一、护理 1、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2、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

谷丙转氨酶的鉴别诊断

这两种酶在肝细胞内的分布是不同的。AL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AS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和肝细胞的线粒体中。因此,不同类型的肝炎患者的ALT和AST升高的程度及其 AST/ALT的比值是不一样的。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的轻型,虽有肝细胞的损伤,肝细胞的线粒体仍保持完整,故释放入血的只有存在于肝细胞浆内的ALT,所以,肝功能主要表现为ALT的升高,则AST/ALT的比值1,甚至>2。酒精性肝病的患者,AST的活性也常常大于 ALT。但是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由于肝细胞大量坏死,正常肝细胞数量少,转氨酶的生成、释放少,而

酗酒会损害肌肉再生能力

医学界将酗酒定义为:一次喝5瓶或5瓶以上啤酒,或者,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或高于0.08。由于大量酒精会杀死大脑神经细胞,长此以往,会导致记忆力减退。还可能引起脂肪肝、肝硬化等肝脏疾病,情况严重者必须进行肝脏移植才能保全性命。 长期酗酒会导致肌肉无力,美国研究人员21日在《细胞生物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从分子水平上破解了酗酒伤身的秘密。长期酗酒会影响一种关键的线粒体蛋白,从而导致线粒体无法自我修复,并损害肌肉的再生能力。 线粒体主要为人体细胞提供能量。在多个组织的细胞中,受损的线粒体会通过与其他线粒体融合交

肝硬化是什么引起的 酒精中毒

长期大量酗酒,是引起肝硬化的因素之一。目前认为酒精对肝脏似有直接毒性作用,它能使肝细胞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排列不整,甚至出现乙醇透明小体,是肝细胞严重损伤及坏死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