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吃什么好
老年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吃什么好
1、供给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食物,在康复期间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应该多吃一些如牛奶、鸡蛋、鱼类、豆制品等,以提高机体抗癌力,其中牛奶和鸡蛋可改善化疗后蛋白质紊乱。
2、多吃含维生素A和C食物,应该多吃一些含维生素A和C食物有阻止细胞恶变和扩散,以增加上皮细胞稳定性的作用,维生素C还可防止化疗损伤的一般症状,并可使白细胞水平上升;此时患者宜多吃富含上述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芝麻油、谷类、豆类以及动物内脏等。
3、进食适量糖类,在化疗期间补充葡萄糖的效果较好,另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应该多吃蜂蜜、米、面、马铃薯等含糖丰富的食物以补充热量。
4、有规律饮食,有咀嚼、吞咽、消化吸收困难及特殊营养素缺乏患者,可根据情况给予不同饮食及补充所缺乏的营养素,必要时给予复方营养要素饮食,这样就以增加患者抵抗力,促进机体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怎样防止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误诊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与巨幼细胞性贫血十分相似,如何防止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误诊呢?请注意以下两点?
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骨髓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相当一部分病人可出现细胞遗传学改变,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具有诊断价值。若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核型均正常,未出现非随机染色体改变,故可除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对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表明对于存在有类病态造血的病人,其遗传学检查尤为重要。
②巨幼细胞性贫血(表现的多样性日益明显,已不能单凭血红蛋白下降、大细胞形态改变等指标变化来诊断,而应从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测定、染色体检查等多方面综合诊断,方不至于出现误漏诊而延误治疗时机。
正确的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基础,熟悉每种疾病的检查特征,对疾病的鉴别有很大的帮助。
白血病分几种类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异质性后天性克隆性疾患,其基本病变是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发育异常,导致无效造血以及恶性转化危险性增高。
症状: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表现无特殊性,最常见的为缓慢进行性贫血症状。包括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老年人贫血常使原有的慢性心、肺疾病加重。严重的粒细胞缺乏可降低患者的抵抗力,表现为反复发生的感染及发热。严重的血小板降低可致皮肤淤斑、鼻出血、牙龈出血及内脏出血。少数患者可有关节肿痛,发热、皮肤血管炎等症状,多伴有自身抗体,类似风湿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明显症状有哪些
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症状如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表现无特殊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通常起病缓慢,少数起病急剧,一般从发病开始转化为白血病,在一年之内约由50%以上,贫血患者占90%,包括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老年贫血常使原有的慢性心,肺疾病加重,发热占50%,其中原因不明性发热占10%~15%,表现为反复发生的感染及发热,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肛门周围和泌尿系为多,严重的粒细胞缺乏可降低患者的抵抗力,出血占20%,常见于呼吸道,消化道,也由颅内出血者,早期的出血症状较轻,多为皮肤粘膜出血,牙龈出血或鼻衄,女性患者可有月经过多,晚期出血趋势加重,脑出血成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的血小板降低可致皮肤淤斑,鼻出血,牙龈出血及内脏出血,少数患者可有关节肿痛,发热,皮肤血管炎等症状,多伴有自身抗体,类似风湿病。
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特殊类型临床表现如下:
1、5q-综合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第5号染色体长臂缺失而不伴有其他染色体畸变,多发生在老年女性,临床表现为难治性巨细胞贫血,除偶需输血外临床病情长期稳定,很少转变为急性白血病,50%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可有脾大,血小板正常或偶尔增加,骨髓中最突出的表现为有低分叶或无分叶的巨核细胞,常合并中等程度病态造血,但粒系造血正常。
第5号染色体长臂有5种重要造血生长因子基因,即IL-3,IL-4,IL-5,GM-CSF,G-CSF,同时还有GM-CSF受体基因,5q-综合征如何影响造血生长因子对造血的调控尚不十分清楚。
2、单体7综合征:第7号染色体呈单体样改变,多发生在以前接受过化疗的患者,单体7很少单独出现,常合并其他染色体畸变,孤立的单体7染色体畸变常见于儿童,可出现在FAB分型各亚型,大多数有肝脾肿大,贫血及不同程度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2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合并有单核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表面主要糖蛋白减少,粒,单核细胞趋化功能减弱,常易发生感染,单体7为一个预后不良指标,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急性白血病。
老年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一般治疗
一、治疗
由于MDS具有较高向AML转化的风险,治疗难度较大。目前尽管治疗方法很多,但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本病治疗应根据FAB分型有区别地进行。
1.支持治疗
成分输血和抗生素的应用,防治感染和出血,并使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维持在一定水平,同时注意防治继发性血色病。
2.诱导分化治疗
主要适用于MDS-RA及RAS患者。
(1)维A酸(维甲酸):
已成功应用于AML-M3的诱导分化,治疗MDS也取得一定疗效,剂量20~100mg/(m2?d),持续3个月以上。
(2)1,25(OH)2D3及其衍生物:
该类药物与靶细胞核上维生素D受体结合,调节DNA的复制和翻译,促进细胞分化。剂量2µg/d,连用4~20周,部分患者有效。新近合成的1,25(OH)2D3的衍生物1,25(OH)2-16烯-23烯-D3的促分化作用更强,而高血钙反应减弱,其疗效可能更好。
(3)干扰素:
主要用于RAEB、RAEB-T,但临床应用疗效不满意。
(4)5氮杂-2-脱氧胞核苷(5-Aza-c)及六甲撑双乙酰胺(六亚甲双乙酰胺):
将肿瘤前体细胞的诱导分化剂应用于MDS是一个很吸引人的治疗策略,六甲撑双乙酰胺(HMBA)20~24g(m2?d)静滴,10天为1个疗程,可使部分患者获得CR,但由于其非选择性地抑制前体细胞生长而产生很强的骨髓抑制;5-Aza-c在低浓度时抑制DNA甲基酶活性,导致胞嘧啶残基的低甲基化,从而导致原先静止的基因激活,诱导异常细胞向正常分化,临床试验75mg/(m2?d),皮下注射,连用7天,可获得较高的血象改善率(66%),降低或延缓MDS转化为AML,改善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期。
(5)诱导分化剂联合应用:
体外实验表明诱导分化剂与小剂量DNA合成抑制剂,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能明显提高抗细胞增生及促其分化的作用,但临床应用效果并不甚理想。
3.化疗
主要适用于MDS-RAEB及RAEB-T之患者。
(1)单一小剂量化疗:
既往认为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可细胞诱导分化,但目前认为其治疗机制仍为细胞毒作用,10~20g/(m2?d),连用21天,部分有效。阿柔比星(阿克拉霉素)3~14g/(m2?d),7~10天1个疗程,和三尖杉碱0.5~1.0mg/d,10~15天为1个疗程,但完全缓解率均不高。
(2)联合化疗:
由于老年MDS患者难以度过联合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期,易发生治疗相关死亡和多药物耐药,因此一般认为联合化疗对老年MDS患者并不适宜。
4.造血生长因子
造血生长治疗MDS的机制是刺激残存的正常造血祖细胞;诱导分化转化中的造血祖细胞;增加转化的造血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加速化疗后的造血细胞再生。目前用于MDS治疗的有G-CSF、莫拉司亭(GM-CSF)、IL-1、IL-3、IL-6和EPO等。对MDS主要作用是提高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水平,减少感染、出血及输血量。
关于治疗后是否促进白血病的问题目前尚无发定论。多种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将产生治疗上的协同作用。
5.维生素和激素类
(1)维生素 B12和叶酸:
对大多数MDS患者无效,大剂量维生素 B6(100~600mg/d)对部分RAS型患者有效。
(2)雄激素:
达那唑600mg/d,连用3个月,可使近半数患者血象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症状好转。
(3)糖皮质激素:
对部分MDS患者可能有效、可以改善贫血,但不良反应较大,易致感染,对高危MDS患者一般无疗效。
二、预后
20%~30%MDS患者转变为急性白血病(多为AML),20%~40%直接死于感染和出血。MDS各亚型中,RA、RAS、CMML、RAEB-T的白血病转变率分别为12%,8%,4%,44%,60%,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0,51,11,11和5个月。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有:Hb<70g/L,ALIP阳性,血小板<50?109/L,体重下降和发热等。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首发症状是什么
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所有表现中,大多数患者是以贫血为最早表现,且贫血难以控制。
应该注意的是,贫血不仅仅见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不具有特异性,还见于很多其他疾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如何预防比较好
(一)生活调理。
非特异性的预防有增强体质的作用,饮食起居的合理安排,适当的运动如太极拳之类锻炼,散步,可以自我调节身体的失衡,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情绪密切相关,情绪乐观,精神愉快对防病极有意义。
(二)饮食调理。
饮食得宜,可以养生,延年益寿,且可防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通过饮食调理可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或复发,而有利于身体康复。
(三)精神调理。
肝气郁结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发病关系密切,有资料提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前有长达半年以上的较严重的精神刺激,因此提倡虚怀若谷,胸襟开阔,提高修养,在疾病调治过程中亦非常关键。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注意事项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特点是髓系细胞分化及发育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造血功能衰竭,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MDS治疗主要解决两大问题:骨髓衰竭及并发症、AML转化。就患者群体而言,MDS患者自然病程和预后的差异性很大,治疗宜个体化。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注意事项:
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忌口多,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虚实夹杂,邪毒内壅,助火动风之品宜忌,特别是阴虚火旺,出血,痰湿交阻者尤要注意。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注意事项还有,注意营养,合理调配饮食,对肉类、蛋类、新鲜蔬菜的摄取要全面,不要偏食。
3.肝气郁结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发病关系密切,有资料提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前有长达半年以上的较严重的精神刺激。因此提倡虚怀若谷,胸襟开阔,提高修养,在疾病调治过程中亦非常关键。
老年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饮食原则
1、老年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食疗方
冬虫夏草炖鸭:冬虫夏草5g,鸭75g,生姜3片,黄酒5g,水200ml,适加盐油调味,文火炖两小时,饮汤食肉。治疗MDS气阴不足,神疲乏力,舌淡红,脉细者。
2、老年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注意营养:合理调配饮食,对肉类,蛋类,新鲜蔬菜的摄取要全面,不要偏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宜吃补血食物
l)乌骨鸡肉:
乌骨鸡肉为雉科动物乌骨鸡的肉,即乌鸡肉。乌鸡肉味甘,性平,具有补血益阴,退热除烦的功效。适用于虚劳骨蒸、赢弱盗汗,身倦食少,消渴咽干、五心烦热及肌肉消瘦等阴亏血少、内热郁生之证。乌鸡入血调经,是妇科良药。可专治妇女虚劳所致的月经不调、腰膝酸软等疾病。
2)龙眼肉:
龙眼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成熟果肉,即桂圆肉。龙眼肉性味甘平,无毒,自古被视为滋补佳品。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龙眼肉补益心脾之效适用于心脾二虚所致的食少体倦、头晕目眩、身体虚弱等诸证。养血安神之功适用于心慌忡怔、夜寐不安、脑力衰退及健忘失眠等。
3)桑塔:
桑棋有乌、白两种,以黑紫色者入药为佳。具有补肝益肾、滋阴养血之功效。桑塔适用于阴亏血水、眩晕耳鸣、津液缺乏、须发早白、神经衰弱及消渴便秘等证。桑植在应用时常与黑芝麻配伍,两药功效相似,合用对乌发美颜效果尤佳。
4)红糖:
红糖是禾本科植物甘蔗茎之汁,经炼制而成的赤色结晶体。红糖味甘,具有养血活血,补中暖胃的功效。适用于妇女产后恶露不尽、口干呕秽、月经不调及宫寒痛经等证。
5)黑木耳:
黑木耳是生长在朽木上的一种食用真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黑木耳性味甘平,具有益气不饥、润肺补脑、轻身强志及和血养荣的功能,适用于痔疮出血、高血压、脑血管硬化及便秘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饮食注意什么:
①供给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豆制品等,可提高机体抗癌力。其中牛奶和鸡蛋可改善化疗后蛋白质紊乱。
②进行化疗的患者,宜少量多餐,可进食凉食、冷饮,但有寒战的患者,则宜食用热性食物。鼓励进食易消化和清淡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禁烟酒。特别是化疗期间嘱患者须多饮水,以稀释尿液,防止高浓度尿酸析出而发生结石。
③多吃有抗癌作用的食物,如蘑菇、大蒜、海藻、芥菜及蜂皇浆等食物。
④饮食多样化,注意色、香、味、形,以促进患者食欲;烹调食物多采用蒸、煮、炖的方法,忌食难消化的食品。
⑤有咀嚼、吞咽、消化吸收困难及特殊营养素缺乏者,可根据情况给予不同饮食及补充所缺乏的营养素,必要时给予复方营养要素饮食,以增加患者抵抗力,促进机体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多喝茶及白开水
多喝白开水或茶。每日饮水(含汤)至少6碗(杯),每碗以250ml计算。喝饮料不要加糖,充足的水分可以促进和改善便秘。当然,水分也可促进体内废物排泄, 对肾脏和泌尿道结石的预防和治疗有帮助。
由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对食物的反应各不相同,饮食也应“因人而异”,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选择地进行营养摄取。
3、老年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勿暴饮暴食
老年人代谢减慢,各器官随年龄和体内自由基伤害的增加而衰退,免疫功能下降,对外界和体内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减低,体力下降。每餐只能吃八分饱,不可吃得太撑。在食物方面,五谷主食不可少。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促进胃肠蠕动,加快体内有害物质的排泄过程。
重质不重量
新鲜食物虽营养,但每次最好只煮一餐分量,而且要注意卫生安全。慎防病从口入。因此剩菜应用保鲜膜包好,放置在冰箱内冷藏。此外,厨房最好准备两套案板和刀具,熟食、生食分开处理,以免交叉污染。
烹调有玄机
少油、少糖、少盐分,永葆身体健康。太多脂肪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产生。因此,烹调方法用蒸、煮、炖、卤、凉拌等,减少油脂的吸收。此外,鸡汤、高汤至于水箱,可以除汤上凝结的浮油。烹调最好不加味精,以防麸酸钠超量。同时,防止含糖食物使人体发胖,对血脂也有不利的影响。太多的钠(在盐、酱油、味精、腌制品中)则会使水分滞留在体内,引起水中毒,血压上升。
零食应节制
拒绝零食陷阱。 麻佬、糖果、瓜子、花生等食物热量不低,别边看电视边吃这些东西,不知不觉中吃了过多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