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血白蛋白是什么
人血白蛋白是什么
人血白蛋白是血液制品的一种,俗称"生命制品"、"救命药"。它是从健康人的血液中提炼加工而成,直接静脉注射到病人体内,其主要功能是增强人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市场价300到400元一瓶。临床上主要用于失血创伤和烧伤等引起的休克、脑水肿,以及肝硬化、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等危重病症的治疗,以及低蛋白血症病人。
人血白蛋白适用于:
1.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
2.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烦压升高。
3.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
4.低蛋白血症的防治。
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6.用于心肺分流术、烧伤的辅助治疗、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人血白蛋白的注意事项
1.药液呈现混浊、沉淀、异物或瓶子有裂纹、瓶盖松动、过期失效等情况不可使用。
2.本品开启后,应一次输注完毕,不得分次或给第二人输用。
3.输注过程中如发现病人有不适反应,应立即停止输用。
4.有明显脱水者应同时补液。
5.运输及贮存过程中严禁冻结。
人血白蛋白的用法介绍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人血白蛋白商品名称:AlbuRx英文名称:Human Albumin汉语拼音:Renxue Baidanbai
【成分】
人血白蛋白(g/100ml):20N-乙酰色氨酸钠:16mmol/L锌酸钠:16 mmol/L氯化钠:140 mmol/L注射用水:加到体积数人血白蛋白依据欧洲药典规定的铝含量的上限为不大于200μg/L
【性状】
本品为略粘稠,黄色或者绿色至棕色澄明液体,不应出现浑浊。
【适应症】
1、20%的人血白蛋白适用于治疗因严重失血、创伤合烧伤引起的低血容量休克以扩充危急情况下的血容量。2、低白蛋白血症及肾病接受类固醇或者利尿剂治疗的水肿病人和肝硬化引起的水肿等。
【规格】
50ml
【用法用量】
依据患者病情和临床治疗需要由医生决定并调整所使用的白蛋白浓度、剂量、输注速率。
【剂量】
20%
人血白蛋白使用剂量由医师酌情考虑。推荐剂量:质量低血容量病人时,成人首次给予12.5-25g,婴幼儿为0.6-1g/kg体重,可间隔30分钟在输
注一次;低白蛋白血症病人,视其白蛋白缺乏程度而定,每公斤体重每日补充不超过2g;烧伤病人烧伤24小时之后,首次剂量25g,一般严重烧伤或者失血性
休克,可直接输注本品5-20g直至血白蛋白恢复正常水平并水肿明显好转。所需剂量依据病人情况给予,如病人体型、外伤或者疾病的严重程度或依据体液和白
蛋白的丢失情况。所需剂量应取决于循环血容量水平的检测而不是血浆白蛋白的水平。使用人血白蛋白时,必须顶起检测血液动力学的情况,这包括:—动脉血压和
脉搏—中心静脉压—肺动脉楔压—尿量—电解质—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
【使用方法】
20%人血白蛋白可经静脉途径直接输入。也可先用等渗溶液稀释(如5%葡萄糖或0.9%氯化钠)。输入速率根据不同的病人情况及指征进行调节,但一般不超过1-2ml/分钟。
【不良反应】
潮红、风疹、发热。恶心等轻微反应较少见。这些反应在调低输注速率或者停止输注后一般会消失。严重的反应如休克是非常罕见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立即停止输注,同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有关病毒安全性的信息见(注意事项)。
【禁忌】
对白蛋白制品或任何辅料过敏者。
人血白蛋白为何一药难求
对于许多命悬一线的患者来说,能否保住性命,取决于一种装在小药瓶里的白色药水——人血白蛋白。如此重要的“救命药”,如今在市面却很难买到。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人血白蛋白如此难求?
A 老人为何去得那么快?
一天深夜10时许,刘大妈因直肠癌晚期,在山医大二院手术室抢救治疗。手术过程中,病情危急,急需人血白蛋白,但医院没有这种药,医生建议家属自己去买。于是,家人连夜四处寻找人血白蛋白,山医大一院、市中心医院、省人民医院等全市各大医院都没有这种药,各家药店也没有,有北京的亲戚说能高价买到人血白蛋白,连夜赶回太原送药。第二天一早,人血白蛋白送回来了,刘大妈却在家人的痛哭声中去世了。
每每回想起不久前老人离去的那一幕,家人都懊悔不已,要是当时能搞到人血白蛋白,老人也许就不会去得那么快。
对于许多命悬一线的患者来说,能否保住性命,取决于一种装在小药瓶里的白色药水——人血白蛋白。它主要用于治疗因失血创伤而引起的休克、脑水肿、肝硬化、肾水肿或腹水、低蛋白血症、新生儿高胆红素等病症,是癌症患者及危重病人的“救命药”。然而,如此重要的“救命药”,如今在我省各大医院、药店基本都很难买到。一些病人及其家属四处托关系、找门路,为的就是能获得这么一小瓶药水。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人血白蛋白如此难求?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B 医院到底有没有“救命药”?
医院到底有没有“救命药”?有。但库存极少。
市传染病医院药剂科负责人介绍,医院库存少量的人血白蛋白,只能满足极个别的危重病人,绝大多数有临床用药需要的患者只能靠自己解决。
山医大二院消化肝病科刘大夫说,人血白蛋白是临床用药中的一种常见药,但各家大医院急缺这种药品已有三年多的时间。此前,医院药房对临床用的人血白蛋白还是能满足供应。可现在,如果有病人需要用这种药,医生必须向医院打报告申请,但医院库存量很有限,即便是危重病人,也仅能满足极少的需要。绝大部分人的需要,医院根本无法满足,只能建议患者家属自己想办法解决。记者采访省人民医院、山医大一院、省肿瘤医院,得到的答复都是医院药房好几年都没有人血白蛋白了。
记者走访我市长城、万民、双鹤等多家正规连锁药店发现,各家药店均是好几年不经销人血白蛋白了。
C 供需矛盾与价格倒挂
对于人血白蛋白一药难求的情况,省药监局市场处负责人称:原因有多种,包括医疗界的用药习惯、对人血白蛋白功效的“神化”等等,另外,近几年国家对血液制品严格控制,导致原料紧张、产量减少,供需矛盾因之日渐突出。
2005年之前,由于采血不规范现象较为普遍,各家制药企业都能获得相对充裕的血源用以生产血液制品。然而,血液虽是生命源泉,但也是多种疾病的传播渠道。自2005年起,全国加强了对采血点的管理,限制了单采血浆站的数量,全面强化了血液制品安全监管,要求每个单采血浆站由血液制品生产厂家收购并严格监督采血过程。采血程序、制药生产流程以及药品检测合格的标准更加严格规范,这些措施使血液制品的使用更加安全,同时也使血液制品产量减少,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据了解,仅在2007年,国家发改委数次调整人血白蛋白的价格。以10g∶50ml规格的人血白蛋白为例,2007年1月26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价格为259元/瓶,同年2月上调为310元/瓶,9月28日再次上调至360元/瓶,此价格一直沿用至今。
D 亏本生意没法做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医药公司而言,实际批发成本已经高于国家限价。
多家医药公司证实了这说法。一家医药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人血白蛋白货源在全国都紧张,该公司到厂家进货,批发价就接近国家限价,厂家往往还要搭售其他药品,医药公司只能高价批发,否则就会亏本。该公司如果从厂家批发来的人血白蛋白每瓶要500多元,而发票上只能给写360元一瓶。如果要低于国家限价批发,厂家则要搭售500多元一瓶的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由于难以赢利,该公司目前已停购该药品。
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由于提供给医院、药店的批发价不能超过国家限价,不仅没钱赚反而会亏本,因此医药公司不愿将人血白蛋白销售给医院或药店;另一方面,由于人血白蛋白进价已经接近国家限价,赢利空间小,医院和药店对采购该药品不热心,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各医院人血白蛋白普遍紧缺。而市场需求的存在给一些违规高价销售人血白蛋白提供了空间。
E 哪里能买到“白蛋白”?
医院、药店,都买不到人血白蛋白。那么,急于拿药救命的病人该怎么办?
“你找大夫、护士想想办法,或许能找关系买到!”有经验的患者家属常常会给出这样的建议。
记者通过朋友介绍,与一位白蛋白经销商取得联系。这位姓窦的男子称,他那里有成都蓉生药业生产的人血白蛋白。每支的价格也要比限定价高出300元左右(10g∶50ml的650元,5g:25ml的350元),而且不讲价,不开票。若非要按实价开发票,名称一栏绝对不能填“人血白蛋白”,若非要以人血白蛋白开票,价格只能填360元。否则被物价部门检查发现,会受到严查重罚。
记者说:“国家定价10g∶50ml的才360元,你卖650元,也太贵了,能不能便宜点?”
姓窦的药商满脸无奈地说,人血白蛋白上货价就高,按照国家限价根本就进不到货,所以在一般药店和医院都很难见到这个药。
采访中记者发现,近两三年,我省乃至全国市场的正规渠道均难觅人血白蛋白的踪影,但因这种药品本身的市场需求量很大,所以,许多个体药商暗地里做着人血白蛋白的生意。由于高价销售人血白蛋白是违规的,所以他们要么不开发票,要么多收少开,以规避检查。消费者因用药救命心切,能买到就是幸运,明知挨宰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F 监管漏洞存隐患
据物价、药监部门介绍,人血白蛋白,在非正常渠道销售,较为隐蔽,一般不开票,所以监管这种违规销售的行为难度很大。
市药监人员介绍:真假人血白蛋白从外观上难以鉴别,非正规渠道购买到的人血白蛋白,存在很大风险。因其都不出具票据,为假冒伪劣药品带来市场。2007年,市药监局在我市查获几起贩卖假人血白蛋白的案件,其中有不法分子为牟求暴利,将仅几元钱的氨基酸,经改换包装,打着“人血白蛋白”的幌子,以五六百元的价格出售,还有用廉价的葡萄糖冒充。由于氨基酸、葡萄糖一般属于营养药,不会直接致人死亡,具有非常强的隐蔽性。
对于上述现象,省卫生厅有关负责人称,一般情况下,医院禁止使用患者从院外购买的药品。在货源无法保证的情况下,医疗机构应该从严使用人血白蛋白,把该药品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但是,现实与此距离太远,患者及家属病急求药的心理,无可厚非,也可以理解。关键是如何保证药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的正常。
尖草坪区政协委员范建新认为,国家加强血液制品的管理,控制血液制品的来源,设定人血白蛋白的最高限价,本是为了广大患者能够在规范的价格下,安全有效地用药。但现实中,真正需要用药的患者很少有人能按国家限定的价格购买到品质安全的人血白蛋白,不管是哪种渠道,人血白蛋白的销售价格一般都比国家限价高出很多,高出的这部分费用基本转嫁到广大患者身上,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建议类似人血白蛋白这种紧缺药品可以由政府定向采购,统一调配,专供医院使用,减少中间环节,以解决临床用药紧缺的问题。
人血白蛋白的作用
药理作用
1.增加血容量和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白蛋白占血浆胶体渗透压的80%,主要调节组织与血管之间水分的动态平衡。由于白蛋白分子量较高,与盐类及水分相比,透过膜内速度较慢,使白蛋白的胶体渗透压与毛细管的静力压抗衡,以此维持正常与恒定的血容量;同时在血循环中,1g白蛋白可保留18ml水,每5g白蛋白保留循环内水分的能力约相当于100ml血浆或200ml全血的功能,从而起到增加循环血容量和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
2.运输及解毒:白蛋白能结合阴离子也能结合阳离子,可以输送不同的物质,也可以将有毒物质输送到解毒器官。
3.营养供给:组织蛋白和血浆蛋白可互相转化,在氮代谢障碍时,白蛋白可作为氮源为组织提供营养。
人血白蛋白认识存在误区
寒冷的冬季,有人为预防感冒,远离甲流,到医院要求医生给自己打一针人血白蛋白,以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对此,医院药剂部副主任说,人血白蛋白主要用于治疗失血、创伤及烧伤等引起的休克、脑水肿、癌症、抵抗力低下等危重病人,对健康人群来说,并不是进补良药。相反,由于人血白蛋白是一种血液制品,随意使用有可能带来风险。她强调很多人把人血白蛋白看做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补药,其实是对人血白蛋白的认识存在误区,随便使用人血白蛋白不仅没有必要,还造成宝贵的医药资源的浪费。
副主任介绍,目前,白蛋白在临床应用上存在不少误区,应引起重视。首先,白蛋白不是提高机体免疫抵抗力的强身剂,白蛋白与免疫球蛋白分属不同种类的蛋白,球蛋白与机体的各种免疫功能息息相关,而白蛋白并不参与抗体的形成。并且在大剂量输注时,白蛋白制剂中的若干生理活性物质(如微量α-1酸性糖蛋白)有可能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此外,给白蛋白含量正常患者输注外源性白蛋白还可抑制机体自身白蛋白的合成,加速白蛋白的分解,并可使循环负荷过重、血钠增高等。其次把白蛋白作为营养制剂用于手术后患者、营养不良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等的认识也是错误的。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的低蛋白并非全是营养不良或蛋白质分解的结果。从营养角度看,它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热量和氮的摄入不足所致。因此,要改善外科病人术后高分解代谢、负氮平衡和低蛋白血症,应该从根本上解决营养不良的问题,提供合适的能量和营养底物。营养底物中,氮的供给应选择平衡型的氨基酸制剂,而非白蛋白。
专家指出,临床医生只会在遇到危重病人时才会选择使用人血白蛋白,因为危重病人血液中白蛋白含量很低,只有及时补充才能提高免疫力,抵抗病毒。医生给患者用药,都很慎重地使用人血白蛋白,一般只开给失血性创伤和烧伤等引起的休克、脑水肿,以及肝硬化、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等危重病症的患者治疗。
人血白蛋白一般的用途是什么
应该知道白蛋白是营养药,切莫把它看成是普通营养品,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要盲目要求输注。目前生产的白蛋白制剂,即人血白蛋白,是经过60摄氏度、10小时以上的加热消毒处理,一般来说使用比较安全,但也不能完全避免肝炎、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感染的可能。白蛋白制剂通常有两类:一种是高纯度95%以上的白蛋白低盐溶液,蛋白浓度分为25%、20%或5%。其中浓度为20%~25%的具有脱水作用;临床常用的5%溶液,除能提高血浆蛋白外,还可补充血容量。第二类主要用途是补充血容量的含白蛋白并含少量球蛋白的5%溶液。白蛋白制剂是医疗上针对某种疾病所需的一种补充制剂,是营养药不是营养品。若从营养角度来看,白蛋白的营养价值并不高,它所含的氨基酸组织中,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赖氨酸及精氨酸较多,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如色氨酸和异亮氨基酸等含量并不高。
★何时使用人血白蛋白:白蛋白有相应的适应症,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可考虑注射白蛋白:1.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2.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 3.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4.低蛋白血症的防治。 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6.用于心肺分流术、烧伤的辅助治疗、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例如,长期营养不良、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癌症以及创伤感染、肝病肾病、术后失血等,导致人体白蛋白严重缺乏,形成低蛋白血症,使机体的代谢平衡遭到破坏,引发水肿或休克直至危及人的生命。通常,医院对于这些低蛋白血症患者采用的救治方法,就是输注不同浓度的人血白蛋白,以求改善患者白蛋白状况并能收到速效之功。
★血浆白蛋白水平正常的人可不可以注射白蛋白?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在肝细胞内合成,合成后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到周身血液及体液中。正常人肝细胞对白蛋白的合成与分解受渗透压影响。当渗透压低时,促使白蛋白合成加速,分解减慢;渗透压高时,分解加快。所以,当肝功能正常时,哪怕有一时性的低蛋白血症,只要合理补充足量蛋白质的食物,即可使低蛋白质血症得到纠正,根本不用输注白蛋白。
白蛋白几天输一次比较好
那么人血白蛋白能天天输吗?
人血白蛋白在体内因为肝功能原因出现白蛋白不足的时候需要输,是否需要天天输要遵从医嘱进行。20%人血白蛋白可经静脉途径直接输入。也可先用等渗溶液稀释(如5%葡萄糖或0.9%氯化钠)。输入速率根据不同的病人情况及指征进行调节,但一般不超过1-2ml/分钟。
人血白蛋白哪些人适宜使用?
人血白蛋白1、20%的人血白蛋白适用于治疗因严重失血、创伤和烧伤引起的低血容量休克以扩充危急情况下的血容量。 2、低白蛋白血症及肾病接受类固醇和/或利尿剂治疗的水肿病人和肝硬化引起的水肿等。
人血白蛋白剂量20%人血白蛋白使用剂量由医师酌情考虑。推荐剂量:治疗低血容量病人时,成人首次给予12.5-25g,婴幼儿为0.6-1g/kg体重,可间隔30分钟在输注一次;低白蛋白血症病人,视其白蛋白缺乏程度而定,每公斤体重每日补充不超过2g;烧伤病人烧伤24小时之后,首次剂量25g,一般严重烧伤或者失血性休克,可直接输注人血白蛋白5-20g直至血白蛋白恢复正常水平并水肿明显好转。所需剂量依据病人情况给予,如病人体型、外伤或者疾病的严重程度或依据体液和白蛋白的丢失情况。所需剂量应取决于循环血容量水平的检测而不是血浆白蛋白的水平。 使用人血白蛋白时,必须顶起检测血液动力学的情况,这包括: -动脉血压和脉搏 -中心静脉压 -肺动脉楔压 -尿量 -电解质 -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
人血白蛋白是一个很不错的药物,如需购买建议去大药房购买正品,人血白蛋白答案如上所述。大家注意不要滥用药物,不仅浪费了药费,更重要的是会带来不良效果。同时也可以登陆康德乐大药房了解肝硬化的用药知识。建议在咨询下专业人士在使用人血白蛋白的药物!
请问癌症患者可不可以输白蛋白
白蛋白,这里所讲的是临床上常使用的人血白蛋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认为白蛋白制剂营养丰富,可以防病治病,能增强体质,提高肌体免疫力,稍觉得自己体质虚弱,精神不振或有其他不适时,便要求输注白蛋白,一时社会上滥用现象较为严重。到底怎样才能正确使用呢 本文就此谈谈白蛋白的一些基本知识。★应该知道白蛋白是营养药,切莫把它看成是普通营养品,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要盲目要求输注。目前生产的白蛋白制剂,即人血白蛋白,是经过60摄氏度、10小时以上的加热消毒处理,一般来说使用比较安全,但也不能完全避免肝炎、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感染的可能。白蛋白制剂通常有两类:一种是高纯度95%以上的白蛋白低盐溶液,蛋白浓度分为25%、20%或5%。其中浓度为20%~25%的具有脱水作用;临床常用的5%溶液,除能提高血浆蛋白外,还可补充血容量。第二类主要用途是补充血容量的含白蛋白并含少量球蛋白的5%溶液。白蛋白制剂是医疗上针对某种疾病所需的一种补充制剂,是营养药不是营养品。若从营养角度来看,白蛋白的营养价值并不高,它所含的氨基酸组织中,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赖氨酸及精氨酸较多,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如色氨酸和异亮氨基酸等含量并不高。
人血白蛋白的适应症
1.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
2.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烦压升高。
3.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
4.低蛋白血症的防治。
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6.用于心肺分流术、烧伤的辅助治疗、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