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痉挛的最佳治疗方法
面肌痉挛的最佳治疗方法
面肌痉挛的最佳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麻醉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1)体位: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2)切口与骨窗:基本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但骨窗略偏下和偏大。除显露乙状窦始段外,还应更接近颅后窝底。
(3)面神经显露:经腰穿放脑脊液或20%甘露醇脱水后,剪开硬脑膜。应从小脑外下侧入路暴露面神经根部,不应采用小脑外上侧入路(即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入路)。用后者仅暴露面听神经小脑脑桥角段,而且易牵拉损伤听神经。用脑压板把小脑外下部轻轻抬起,把双极电凝镊电凝后切断 1~2支桥静脉。
打开小脑延髓池侧角,吸去脑脊液,探查小脑脑桥角有无异常。然后辨认副神经、迷走神经和舌咽神经,进一步抬起小脑,将小脑与后组脑神经之间的蛛网膜束带用双极电凝镊电凝后切断。显露第四脑室侧隐窝脉络丛,抬起小脑绒球,即见脑干和面听神经。安放自动牵开器。
(4)面神经减压:通常面神经位前内侧,听神经位后外侧,前者灰色,后者为淡黄色。几乎所有动脉压迫发生在面神经出脑干5mm之内,大多为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小脑前下动脉或其分支,少数为静脉。多为单根血管压迫,少数为多根血管压迫。
由于侧卧可使脑和血管的关系发生变化,因此距面神经根1~2mm的血管均视为对神经有压迫。典型面肌痉挛者常为面神经的前下面受压,非典型者则为后或上面受压。用微型剥离子把血管与神经分开,并用吸收性明胶海绵(明胶海绵片)嵌于血管和神经之间,用涤纶片将面神经出脑段包绕。
如静脉压迫难以分离,可用双极电凝镊电凝后切断。应小心不要损伤进入脑干的血管穿通支。妥善止血,严密缝合硬脑膜,分层缝合肌层、皮下组织和皮肤。
(5)术后处理: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术后面肌痉挛的消失是逐步的。如术后30天面肌痉挛仍同术前,往往需要再次手术探查。
面肌痉挛患者的护理工作怎么做
面肌痉挛患者的护理工作一:一般护理
术后24h面肌痉挛患者应去枕平卧,密切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以及生命体征、瞳孔、肢体活动语言的改变,术后护士要详细了解术中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术后24h面肌痉挛患者要持续低流量吸氧,以预防切口周围脑组织水肿。注意有无脑干受损的症状,观察有无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脉搏缓慢、血压升高等颅内压增高症状,警惕颅内继发性出血的发生。术后24h面肌痉挛患者禁食水果,之后由流食过渡为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若出现短暂性面目麻木,食物不宜过硬、过冷或过热,以免损伤口腔黏膜。
面肌痉挛患者的护理工作二:心理护理
面肌痉挛虽无生命危险,但不自主的面容严重妨碍患者的社交生活和心理健康,甚至对一些年轻的面肌痉挛患者的婚姻、就业等带来不利影响。加上病程迁延,辗转求医,经受了反复的药物治疗甚至肉毒素注射治疗,使部分患者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和情绪烦躁状态,对手术效果存在疑虑,渴望诉说、被理解和关心。因此,面肌痉挛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在详细了解病史的同时耐心听取其倾诉,对面肌痉挛患者所述痛苦及因疾病所引起的生活不顺心给予理解、同情和安慰,并引导其宣泄。同时详细解释手术目的、方法、效果以及术后注意事项,使患者增强信心,处于治疗的最佳状态。
面肌痉挛患者的护理工作三:手术后疗效的观察
面肌痉挛患者清醒后,及时评估面肌痉挛的频率、强度及持续时间,并记录面肌痉挛停止抽搐的时间。面肌痉挛严重的患者,术后即可见到患侧眼裂较术前增大,此乃病因解除后原先紧张的面肌松弛所致,而非面神经损伤所致,是手术成功的第一征兆。但术后即刻无效并不意味着治疗无效。MVD术虽然解除了血管压迫,但面神经根髓鞘的再生修复和面神经运动核兴奋性趋于平稳需要一段时间来完成,术后疗效的观察应持续随访6个月以上。
面肌痉挛症状是什么
1、多从眼轮匝开始,呈间歇性不自主阵挛或抽搐,逐渐向下部护展,波及口轮匝肌和其他面肌,尤以口角部肌痉挛最易为人注意,持续数秒至数分钟。
2、严重者面肌痉挛的症状包括面部缩小,眼裂变小,鼻唇沟加深,口歪向病侧。可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疲劳、自主运动而加剧,不能自行控制。
3、安静时减轻,睡眠后消失。也有患者发作时伴有疼痛或头痛、耳鸣,心烦意乱影响工作。
4、部分存在面肌痉挛的症状患者,整天不停地发作,影响视物及说话,时间久之可引起面肌萎缩。
治疗面肌痉挛的四大误区
误区1:面肌痉挛不是病
面肌痉挛除了被误以为是天冷造成的之外,还由于其发病人群集中在中年以后,不少患者也会误以为这是机体老化的一种反应,从而任其发展。据李世亭教授介绍,临床上很多患者即使到了疾病的晚期仍不知道自己患的是面肌痉挛,更不用说付诸治疗了。
其实,面肌痉挛的症状较为典型,患者只要根据以下特征即可自行判断。
1、以一侧眼睑开始的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随着时间延长可扩展至同侧面部的其他面肌,伴有口角肌肉抽搐最为常见。
2、抽搐反复发作,自己不能控制,多在精神紧张和与人交谈时加重。
3、严重者会致使眼睛不能睁开,口角歪斜,无法正常地工作或学习。
当然,面肌痉挛还需要与面瘫后遗症、特发性眼睑痉挛、习惯性面肌痉挛、手足徐动症以及舞蹈病等疾病相互鉴别开,因此,如果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应及早去正规医院接受检查,获得准确的诊断后才能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误区2:迷信偏方秘方
眼下许多不实广告,虚假宣传铺天盖地,这也让不少患者误信了那些秘方偏方,这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还会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甚至留下了严重后遗症。李世亭教授特别举例了一名患者坎坷的求医历程:"曾经有一位贵州籍面肌痉挛患者,在患病的开始阶段,当地的一位算命先生说患者是由于已经过世多年的邻居鬼魂附体,要他在家花钱作法,否则将有不祥之灾,结果病症而愈发严重。后来他又听说山西有治疗偏方,马上前去求治,在面部又是扎针、又是敷药,可是症状依然不见好转,绝望的他几乎放弃了治疗的信心。直到2006年,经当地在上海打工的一位邻居介绍才来到上海接受了手术治疗,从而摆脱了疾病困扰。其实,他患的就是最普通的面肌痉挛,正是因为缺乏应有的疾病认知,才在治疗上走了弯路。"
误区3:盲目选择治疗方案
目前临床上治疗面肌痉挛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针灸、中医中药、注射肉毒素、封闭、微血管减压等,许多患者也由此陷入了如何选择治疗方案的迷茫之中。
其实,不同的方法治疗效果以及适应症也大相径庭,比如药物治疗可以暂时减轻抽搐的程度,但不能将抽搐根治,因此药物治疗适应于疾病早期或者全身情况较差不能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注射肉毒素可以通过药物对神经的毒性作用来阻断神经传导,优点是操作简单,但需要反复注射;而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唯一一种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其缺点是需要通过手术来实现治疗,但其优点是可以根治面肌痉挛,并可能保留面神经的正常功能。
因此,李世亭教授建议患者应该先接受详细的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最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误区4:万不得已才做手术
谈到手术,人们通常都会选择避退三舍,许多患者只有当症状严重到万不得已时,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导致病情一拖再拖,最后反而延误了治疗。对此李世亭教授表示:"这种因噎废食的观点并不可取,当你充分了解面肌痉挛发生的原理和各种治疗方法的利弊后,如果手术是最合适的治疗方案的话,就应当采用。"
面肌痉挛包括原发性面肌痉挛和继发性面肌痉挛两种。其中,继发性面肌痉挛是指由于胆脂瘤、听神经瘤、脑膜瘤、脑血管畸形等颅内疾病引起的面肌抽搐,应该选择治疗那些原发疾病为主。而原发性面肌痉挛是指由于颅内血管压迫面神经导致神经脱髓鞘的结果,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检查及病理学检查检测出来,对于这类面肌痉挛只有将压迫血管移位才能实现面神经减压。
目前来看,微血管减压术是面肌痉挛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当您出现面肌痉挛,应及时到医院诊疗,以免因为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落下遗憾。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虽然“眼皮跳”不能预示吉凶,但却能预示着我们的身体可能存在健康隐患。大部分眼皮跳都是因为情绪紧张、焦虑或者视疲劳引起的,所以平时出现眼皮跳的症状,也不必过分担心。但是,面肌痉挛最初很明显的一个症状就是眼皮跳,但是眼皮跳通常又是很多人会遇到的普通问题,所以常常被忽略。
生理性眼皮跳经过休息或者轻轻地眼部按摩,或者调整下自己紧张、焦虑的情绪,症状就会消失。如果按摩、休息等方法都不会改善症状,跳持续三个月以上应警惕面肌痉挛。面肌痉挛极少有双侧眼皮同时跳,如果一侧眼皮跳持续跳动或两侧眼皮交替跳动并且发作较频繁,经过一段时间,数周或数月,发展到同侧嘴角、上下唇及面颊部肌肉跟着一起眼皮抽动,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高度怀疑是面肌痉挛的早期表现,这需要到医院找专科医生当面诊断。
面肌痉挛最好治疗方法介绍
一、封闭治疗
对于面肌痉挛的病情,我们大家了解的不够充分,而且这种病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貌,导致患者的肌肉出现萎缩,影响患者的面部表情,很多患者都会感到十分的痛苦,其实这种患者可以采取封闭治疗的方法,采取的药物一般是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直接注射到面肌痉挛患者的身体体内,这些药物能够改善患者面肌痉挛的状况,但是尽量一定要适量,不能够过量,否则会对患者造成非常大的伤害。
二、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面肌痉挛的患者还应该及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b,因为足够的维生素能够促进血液的循环来缓解面肌痉挛的症状,维生素可以防止神经损伤,而且维生素d可以补充足够的钙质,食物当中的蛋类鱼类,豆类以及蔬菜等等会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对于身体的康复十分有利。
三、药物治疗
在临床上面肌痉挛,患者常常可以用到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药物,使用的药物过程当中常常会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变态反应所引起的药疹非常常见的,如果出现较为严重的状况就要停止用药,同时面肌痉挛患者,一定要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做好生活的护理工作,改善自己面肌痉挛的病情。
面肌痉挛和面瘫是一回事吗
面瘫和面肌痉挛都是面神经的问题,但二者是完全不同的疾病,治疗方式也是不同的。面瘫是指面肌瘫痪,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面神经受损而引起的病灶,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肌运动障碍,如嘴歪、做表情时眉头抬不起来、没有额纹、眼睑闭合不全、患侧鼻唇沟变浅、嘴歪向健全的一侧、不能鼓气、喝水漏等症状。而面肌痉挛是一种阵发性不自主的面肌肌肉抽动和跳动,通常先出现眼睑的不自主跳动,进而发展到口角,严重时可扩展到整个半侧脸部。如果症状持续三个月,便可被诊断为面肌痉挛。总之,面瘫是面部肌肉运动功能障碍,面部痉挛时肌肉阵发性的抽动。
面肌痉挛如何防治
面肌痉挛多是特发性的,和遗传没关系,主要是由于血管的动脉硬化、神经病变,造成了在神经脑干的区域,神经发生短路,造成单侧眼睑、面部的表情肌阵发生不自主的跳动,患者应该到正规医院接受微创手术,千万不要盲目治疗,局部肉毒素治疗都是有可能造成周围性面瘫的损害治疗,治标不治本。目前的最佳治疗就是微血管减压术。
微血管减压术
该手术需在全麻下完成。于患侧耳后、发际内纵行4cm的直切口,颅骨开孔,直径约2cm,沿面神经下方打开外侧延髓小脑池,进一步放出脑脊液。充分显露所要探查的颅神经全段及脑神经入脑干段,仔细游离与颅神经关系密切的血管,寻找压迫脑神经入脑干段的责任血管及用Teflon棉垫开,不仅要使责任血管移开脑神经,更要注意与脑神经入脑干段处的脑干面隔离开。术毕严密缝合硬脑膜,难以严密缝合时取外科生物补片修补,做到滴水不漏;骨窗缺损部分予以骨水泥或钛网修补一期成形,并以耳脑胶粘合;逐层缝合皮肤。
微血管减压术可彻底的解除面肌痉挛抽搐的现象,同时对面部感觉不会造成破坏。治疗彻底,不易复发,治愈率高,目前是唯一可以根治的方法。
面部痉挛怎么有效按摩
面肌痉挛民间说法通常是“脸抽抽”“眼皮跳”等等,多数患者早期并不以为然,并且发病通常都眼睑不自主跳动或者面部抽动,之后范围逐步扩大,多在数月后依次波及到面部其他肌肉、口角、直至颈阔肌。患者面肌抽搐绝大多数限于一侧,面肌痉挛发病后对患者的美观造成严重影响,有的患者甚至不愿意出门,不愿意接触人群,给心理生理都造成不良影响。
当出现上述症状后,许多患者都认为进行面部按摩以及针灸等能否改善面部不自主抽动的情况,那么面部痉挛怎么有效按摩?面肌痉挛能自愈吗?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王学廉教授就这个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
患者疑问一:面肌痉挛可以进行面部按摩吗?
王学廉教授:其实面部按摩治疗面肌痉挛起不到根本治疗的目的,如果不正确或者过度面部按摩反而会加重面部刺激,导致不自主抽动加重的情况。由于面肌痉挛最主要是由于面部神经和血管之间的粘结和压迫所致出现异常放电,导致面部不自主的抽动症状,根本原因是在颅内,而不是单纯的采用针灸、按摩、揉、捏、搓等方式就可以缓解治疗的。
患者疑问二:面肌痉挛不治疗能否自愈?
王学廉教授:面肌痉挛目前是不会自愈的,并且需要早期确诊,及时治疗,否则任其发展只会加重面部抽动的发展,当患者出现眼睑跳动或者单侧面部不自主抽动的行为,应该及时去三甲医院神经内科在专科医生的评估下确诊疾病,初期面肌痉挛患者除了正规服药(多为西药以卡马西平为主)还需要多注意日常养护,避免直接性的面部刺激以及饮食需要规则、清淡、易咀嚼为主,同时保持心情顺畅,积极面对疾病,正确治疗。针对用药效果不佳或者病情反复发作想要彻底根治疾病的面肌痉挛患者则可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做根治性治疗,术后有效率在96%以上,并不会造成面部神经的损伤,是目前唯一可以根治面肌痉挛的首选方式。
治疗面肌痉挛的方法有哪几种
一、中医针灸治疗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最好不要针灸,因为此病本身就怕刺激,有时针灸反而会加重病情,有的人当时见效,日后复发起来反而会厉害。
二、按摩治疗面肌痉挛
1、下唇方肌
可以选择用拇指指腹从嘴角向上进行脸部的按摩治疗、推拉,有助于面肌痉挛患者的下唇方肌、颏肌、三角肌功能的恢复。
2、眼轮匝肌
大部分面肌痉挛患者表现为闭眼功能障碍及流泪,主要原因是眼轮匝肌不能有效地收缩,将眼轮匝肌从凸出的眼球上方拉下闭合。按摩眼轮匝肌时先让患者闭眼后,再用指腹沿着上下眼睑或眶下缘间的凹陷处按摩,在上、下眼睑上从内向外,再从外向内轻轻地推拉,有助于面肌痉挛患者的上眼睑功能恢复。
三、药物治疗面肌痉挛
除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等药物对一些轻型面肌痉挛患者的康复有效果外,一般中枢镇静药、抑制剂和激素治疗面肌痉挛没有显著效果。服用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这些抗镇定抗癫痫药物只控制,而且长期服用副作用也很大,依赖性也比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