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夏季何时晒太阳最好

夏季何时晒太阳最好

“学会晒太阳,胜过吃补药”。阳光是最好的维生素D“活化剂”,常晒太阳可以减少许多疾病。但中国人晒太阳的时间远远不够。

有调查显示,在2625名被调查者中,只有25.9%的人经常晒太阳,43.8%的人偶尔晒太阳,27.7%的人很少晒,2.6%的人从来没晒过太阳。

在写字楼工作的王小姐告诉记者:“初春的时候还会偶尔出去晒晒,但现在阳光强烈了,防晒还来不及呢,当然不会出去晒太阳了!”对此,专家表示:晒太阳是一年四季都应该坚持的,偶尔晒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不仅中国人晒太阳少,整个亚洲人晒太阳的时间都比欧美人短得多。对此,专家指出,中国人太紧张自己了,他们不是怕晒黑就是怕晒出皮肤癌。但实际上,无论从人种,还是晒太阳时间上来说,中国人得皮肤癌的几率都比国外低很多,而缺少阳光给中国人的危害则远比晒太阳大得多。

晒太阳还要防晒吗?这是很多人存在的疑问。在“你晒太阳时会采取哪些防护措施?”一问中,50.6%的人表示从来不防晒,16.8%的人抹防晒霜,此外还有戴帽子和墨镜。晒太阳也要注意防晒。夏天阳光比较强,紫外线会对皮肤造成一定伤害,因此晒太阳的时候也要防晒,以上几种方式可以综合使用。

那么,什么时间晒太阳最好呢?45.6%的人认为是早晨6点—10点,24.7%认为是10点—13点,还有很多人表示不清楚。专家指出,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日光的承受能力、所需维生素D的量及新陈代谢状况不同,因此时间各不相同。夏天阳光比较强,人们最好选择在上午9点前外出晒太阳,每次15 —30分钟左右。

晒太阳有哪些注意事项 把握好晒太阳的时间

冬季晒太阳最好不要超过两小时,并且要避开正午的阳光(上午11点到下午三点),这个阶段太阳的紫外线较强,容易晒伤皮肤。而晒太阳的时间太久,身体温度升高,代谢功能和心脏的供血都会加快,大脑容易缺氧引起头晕脑胀。

宝宝出牙晚怎么办

1.1、做到合理喂养,及时给宝宝添加辅食,如饼干、馒头、蔬菜、水果等,既补充营养,又有助于乳牙的发育。

1.2、多晒太阳,冬季出生的宝宝,2个月即可抱出户外活动,晒太阳的时间夏季宜在早晨,冬春季可以在午后。应尽量暴露皮肤让阳光直晒,寒冷季节可只露出面部和双手。晒太阳时要注意保护眼睛,可用纱巾或帽子等物遮挡一下。夏季晒太阳应注意防止皮肤灼伤,可以在阳台或树荫下活动;冬季要避免着凉而感冒;屋内晒太阳应打开窗户,因为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

1.3、锻炼宝宝牙齿的咀嚼能力,可以使宝宝牙齿长得更结实、更整齐,为恒齿的萌出做好准备。

冬天什么时候晒太阳好 冬天晒太阳注意事项

1、注意把握好晒太阳的时间

冬季晒太阳最好不要超过两小时,并且要避开正午的阳光(上午11点到下午三点),这个阶段太阳的紫外线较强,容易晒伤皮肤。而晒太阳的时间太久,身体温度升高,代谢功能和心脏的供血都会加快,大脑容易缺氧引起头晕脑胀。

晒太阳的时候身体温度会升高,出汗会增多,人会干渴缺水,如果不事先喝点水,人很快就会感觉到口渴难受,这样自然会影响到我们晒太阳的舒适度。所以晒太阳前可以先喝杯水,也可以带杯水去晒太阳,感觉渴了就喝一口。

3、注意防阳光直射眼睛

虽然冬季的阳光不如夏季来的暴力,但是让眼睛直视太阳还是会对眼睛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晒太阳的时候别忘了配个墨镜或者带个遮阳帽,挡挡眼睛部位的光线。

4、注意穿浅色或者红色衣服

如果你想晒太阳的时间长一点,舒服一点,千万别穿深色的衣服,深色衣服吸热快,很快你就会感觉热的难受,不想晒了。穿红色衣服可以过滤掉部分阳光中的辐射长波红外线,红外线是阳光让人体温度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你想晒得久点,自然不能让体温迅速暴涨。

5、注意做好皮肤保养工作

冬季晒太阳前也要给脸部拍点水,再抹些乳液和防晒霜,虽然冬天的阳光不像夏天那么火辣辣的,但是紫外线还是在的,不想晒完变黑的美眉还是要注意防晒哦。

6、注意晒后不要立即洗澡

冬季晒晒太阳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晒完立即洗澡,会将皮肤中合成活性维生素D的材料7脱氢胆固醇洗掉,降低它促进钙物质吸收的作用。

晒天阳为什么会头晕头痛 怎么晒天阳防止出现头晕头疼

1、不长时间暴晒。

暴晒既伤皮肤,又容易引起中暑,一般建议夏季晒天阳不超过15分钟,冬季不超过30分钟。

2、选择合适的时间段晒太阳。

正午是紫外线最强的时候,此时晒太阳最容易引起中暑。一般是建议选择早上8:00—10:00晒太阳。

3、晒前补水。

晒太阳前既需要给皮肤补水,涂抹保湿护肤品,又要给身体补水。

宝宝缺钙怎么晒太阳 宝宝缺钙什么时候晒太阳

春秋季晒太阳的最佳时间:一般在上午10点-11点。

夏季晒太阳的最佳时间:上午9点-10点。

冬季晒太阳的最佳时间:冬季一般在中午11—12点左右。

每次从3-5分钟,逐渐增加到8-10分钟,一般每天3-4次。晒太阳后要给宝宝喂些果汁或白开水等。

宝宝出牙晚怎么办

1、做到合理喂养,及时给宝宝添加辅食,如饼干、馒头、蔬菜、水果等,既补充营养,又有助于乳牙的发育。

2、多晒太阳,冬季出生的宝宝,2个月即可抱出户外活动,晒太阳的时间夏季宜在早晨,冬春季可以在午后。应尽量暴露皮肤让阳光直晒,寒冷季节可只露出面部和双手。晒太阳时要注意保护眼睛,可用纱巾或帽子等物遮挡一下。夏季晒太阳应注意防止皮肤灼伤,可以在阳台或树荫下活动;冬季要避免着凉而感冒;屋内晒太阳应打开窗户,因为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

3、锻炼宝宝牙齿的咀嚼能力,可以使宝宝牙齿长得更结实、更整齐,为恒齿的萌出做好准备。

夏季晒太阳最佳时间

上午7时至9时和下午5时至7时,是夏季晒太阳养生的最佳时间。此时日光以有益的紫外线A光束为主,可使人体产生维生素D,从而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抗痨和防止骨质疏松的能力,并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病率。

1、早上6点至10点这段时间适合晒太阳。此时阳光中的红外线强,紫外线偏弱,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2、上午10点到11点这一时段阳光中的紫外线偏低,能使人感到温暖柔和,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又避免伤害皮肤,不过夏天阳光比较强,人们最好把晒太阳的时间提前一些。

3、下午4点至5点也是晒太阳的好时间,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但夏季日照时间较长,下午4-5点又正是热浪滚滚的时候,晒太阳的时间可以稍稍推后一点。

春季晒太阳有助孩子长高

1、春季生长激素分泌增多

传统医学理论强调“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体也不例外。春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加快,呼吸消化功能加强,内分泌激素尤其是生长激素分泌增多,为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创造了“黄金条件”。

2、春季阳光中的紫外线含量充足

春季阳光中的紫外线含量是所有季节中最高的。紫外线对于骨骼的生长发育同样有益,因为无论是食物中的维生素D,还是人体皮肤组织中的维生素D,只有经过紫外线的照射转化成维生素D3,才能被人体吸收,进而在肝肾内转化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羟化维生素D,后者能促进胃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减少它们经肾小管的排泄,为骨骼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钙、磷。

二、晒太阳补钙有技巧

1、掌握正确的晒太阳时间

冬季一般在中午11-12点左右;春、秋季节一般在10点-11点;夏季一般在9点-10点。每次晒太阳时间不宜太长,时长可从5~10分钟起逐渐增加,每次日光浴尽量不要超过30分钟。

2、要选择适宜的穿着

晒太阳最好不要让孩子在太阳下接受阳光的直射,更不能让宝宝在太阳下暴晒,给宝宝戴一顶带帽沿的小帽子是必要的。在冬季,也注意要在穿着保暖的情况下晒太阳。

3、要选择适宜的环境

最好到有草坪、有灌木植被的小区或公园内,因为这样的环境比较安静,空气也较清新。不管是大人还是小朋友都能轻松拥有好心情,因此晒太阳最好是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4、注意晒太阳前的饮食

晒太阳有时会引起日光性皮炎。食用一些食物如芥菜、马齿苋、马兰头、无花果后晒太阳时,易引起光敏性,药疹或日光性皮炎,所以晒太阳补钙前最好不要吃这些食物。

5、空腹及早餐后1小时内不宜晒太阳。有佝偻病症状或从未服过鱼肝油、钙片的宝宝也不适宜晒太阳。

晒太阳抓住两个最佳晒点

上午十点和下午四点晒太阳最好。卫计委首席健康顾问洪昭光说,上午10点到11点晒太阳最好。因为这一时段阳光 中的紫外线偏低,能使人感到温暖柔和,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又避免伤害皮肤,不过夏天阳光比较强,人们最好把晒太阳的时间提前一些;下午4~5点紫外线中的 X光束成分多,可促进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也是不错的“晒点”。

每次晒15~20分钟。杨力建议,上午晒太阳时,站在环境较好、视野开阔的地方,面朝东方,闭上眼睛,张开双 臂,掌心朝向太阳,手指微微收拢,同时配合深呼吸,多次重复这个动作,晒15~20分钟较好。晒完后可以搓热双手,按摩脸部,有清心安神、舒缓疲劳的效 果。下午晒太阳时,可以让身体背对阳光,也可以边晒边拍打,帮助调理五脏气血。

夏季避开午后晒。夏季紫外线强烈,晒太阳一定要避开午后,时间可缩短至15分钟以内,以身体舒适为原则,不可强求。秋冬季晒太阳要注意保暖。大风天应少晒,以免受寒。

相关推荐

婴儿晒太阳时间要选好

婴儿晒太阳最佳时间段 婴儿晒太阳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发育,晒太阳时间以上午6-10时及下午4-6时为宜。上午6-10时阳光中的红外线强,紫外线偏弱,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下午4-5时紫外线中的X光束成分多,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中午到下午4时这段时间,最忌长时间晒太阳,这个时段阳光中的紫外线最强,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婴儿晒太阳要注意方法 不少新手妈妈都知道,给宝宝多晒晒太阳,不但可以补钙,还能增强体质。但有关专家指出,宝宝晒太阳也有讲究,如果不讲方法和时间,往往事与愿违。

新生儿晒太阳怎么晒才最好

新生儿晒太阳的好处 都说有阳光的冬季是美好的,的确晒晒太阳不仅能让全身上下暖洋洋的,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血气运行促进身体健康。从某一方面来说冬季晒太阳就是一种最为廉价但是养生效果最好的保健方法了。而说到晒太阳,很多新手妈妈则认为新生儿不宜晒太阳,比如怕晒黑了,被风吹了等等。其实新生儿适当的做做日光浴对身体发育也是会有很大的好处的。 促进生长发育,特别是有利于钙、磷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起到预防佝偻病的作用。除此之外多晒太阳还有利于刺激骷髅制造红细胞,预防贫血,提高新生儿皮肤的抵抗力,因而总得来说新生儿是可以

宝宝十个月还没出牙该怎么办

宝宝出牙的时间和速度是反映宝宝生长发状况的标志之一。虽然由于气候、生活水平、体质等方面的差异,婴儿出牙的时间略有不同,但如果超过1周岁仍未有牙萌出的,则应请医生诊治,以排除疾病情况。 若宝宝出牙迟要注意 第一、做到合理喂养。及时给宝宝添加辅食,如饼干、馒头、蔬菜、水果等,既补充营养,又有助于乳牙的发育。 第二、多晒太阳。冬季出生的宝宝,2个月即可抱出户外活动,晒太阳的时间夏季宜在早晨,冬春季可以在午后。应尽量暴露皮肤让阳光直晒,寒冷季节可只露出面部和双手。晒太阳时要注意保护眼睛,可用纱巾或帽子等物遮挡一下

晒太阳多久合适 在室内晒太阳能补钙吗

不能。 因为人体晒太阳最主要的作用是皮肤透过紫外线的照射来合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是人体无法自己合成的,需要通过从外源补充,维生素D可以维持骨骼的强壮,也能促进钙离子的吸收,同时还能预防佝偻病和软骨病等等。 而在室内晒太阳的效果是不佳的,因为玻璃会吸收一部分紫外线,这样起不到晒太阳的作用,建议最好是在户外晒太阳

晒太阳前准备的重要性

冬日的太阳虽然不如夏季强烈,但是因为季节变换,气压变高空气会变得稀薄。空气稀薄对紫外线的遮挡作用就减弱了,如果晒太阳时没有做好护肤措施,照样会晒伤皮肤,让皮肤红肿过敏(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之为日光性皮炎或者紫外线过敏)。 1、补水 晒太阳前先洗个脸,拍点保湿水和乳液,另外还要抹上防晒霜,如果你是男士不介意皮肤变黑可以不涂防晒霜,但是补水乳液这个不能少,水分是保持肌肤光泽有弹性的基本,缺水会产生紧绷、皮肤拉扯的不舒适感觉。 除了脸上补水,身体补水也是必不可少的,晒久了人因为温度升高代谢会加快,排汗增加,身体的水

宝宝晒太阳时间到底要多长

其实在月子里就可以给宝宝晒晒太阳,有助于黄疸的消退,出了月子更要给宝宝晒太阳了,不然宝宝很容易缺钙的,每天给宝宝晒晒后脑勺和小手,不要让阳光直射宝宝的眼睛,一般每天至少半小时-1小时,祝宝宝健康成长。 看季节吧,冬季晒太阳的时间长一些,大约30分钟;夏季短一些,大约10-15分钟;春季和秋季,大约20分钟即可。还要看地区,北方晒太阳的时间比南方晒太阳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春冬季可以在早上10点前,下午4点后。夏秋季在上午九点前,下午五点后。先从宝宝四肢开始,然后是臀部、后背、前胸。最好就是脱衣裸晒。但是要

秋季宝宝皮肤护理当心3个误区

宝宝皮肤护理误区一:洗澡频率不对 入秋以后天气转凉,有些爸爸妈妈担心宝宝着凉,就缩减了给宝宝洗澡的次数,更有甚者,家中开着暖风空调还将孩子裹得严严实实。这样的做法不仅不能让宝宝保持干净,还可能让孩子在凉爽或寒冷的季节捂出皮肤问题。 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做法:有些妈妈为求“干净”,每天给未满月的宝宝洗两次澡,沐浴露要用两遍。结果孩子的皮肤变得越来越干燥,宝宝忍不住就经常用手抓挠皮肤并哭闹。 其实,婴幼儿在秋季,保持每天洗澡一次的频率即可,并且尽量使用清水帮宝宝洗澡,沐浴露等清洁用品可一周使用一次。 干燥秋季

提高免疫力的方法 勤晒太阳

冬天晒太阳可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控制动脉压力波动,调节中枢神经,增强人体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 冬季晒太阳也要讲方法,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晒太阳的时间宜安排在气温上升的中午,每次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选择避风处,并做好保暖工作。

宝宝牙齿出的晚怎么办

第一、做到合理喂养,及时给宝宝添加辅食,如饼干、馒头、蔬菜、水果等,既补充营养,又有助于乳牙的发育。 第二、多晒太阳,冬季出生的宝宝,2个月即可抱出户外活动,晒太阳的时间夏季宜在早晨,冬春季可以在午后。应尽量暴露皮肤让阳光直晒,寒冷季节可只露出面部和双手。晒太阳时要注意保护眼睛,可用纱巾或帽子等物遮挡一下。夏季晒太阳应注意防止皮肤灼伤,可以在阳台或树荫下活动;冬季要避免着凉而感冒;屋内晒太阳应打开窗户,因为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 牙齿发育时期需多种矿物盐,如钙、磷、镁、氟和维生素类,若孕妇从饮食中摄取的矿物

老年人晒太阳要注意什么

时间:成人每天半小时以上。 春季、秋季、冬季的阳光不像夏天般强烈,上午10点~下午4点适合晒太阳,而夏季晒太阳最好避开酷热的正午时段,以上午10点前、下午4点后为宜,防止晒伤。成年人每天日晒时间以30分钟~1小时为宜,婴幼儿和儿童由于皮肤娇嫩,日晒时间可适当缩短至15~30分钟。 地点:走到户外。 研究表明,隔着玻璃晒太阳,紫外线透过率不足,不利于身体合成维生素D,起不到实际作用。因此,晒太阳最好到绿化较好、空气清新的户外环境。遇上恶劣天气,可在家里靠近玻璃的地方晒太阳,虽然效果打了折扣,但还是比不晒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