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菁的形态特征
蔓菁的形态特征
中文名是蔓菁(mánjīng,山西太原称之为mánjī),又名芜菁又称葑(feng),俗称大头菜,又叫九英菘、合掌菜、结头菜、芣蓝、芥蓝、擘蓝,茄连、撤蓝、玉蔓青等。英文学名rassica campestris (命名者:Matzgsyn.B.rapa.L.)。原产欧洲,现欧洲、亚洲和美洲均有栽培。分类为十字花科( Cruciferae)、芸苔属、芸苔种、芜菁亚种。
形态特征
编辑
蔓菁 外型酷似萝卜,株高约20~50公分,地下有圆形或椭圆形直根,小型品种只有几十公克,大型品种重达10公斤以上。叶有羽状复叶或匙状裂叶,具粗毛,花顶生,花冠黄色,根皮有白、淡绿或紫色。
橘子 形态特征
橘子树分枝较多,枝扩展或略下垂,刺较少。
叶片
单身复叶.翼叶通常狭窄, 或仅有痕迹,叶片披针形。椭圆形或阔卵形,大小变异较大。顶端常有凹口,中脉由基部至凹口附近成叉状分枝,叶缘至少上半段通常有钝或圆裂齿,很少全缘。
花
花单生或2-3朵簇生,花曹不规则5-3浅裂,花瓣通常长1.5厘米以内,雄蕊20-25枚,花柱细长,柱头头状。柑橘的花是混合花,萌发后具有枝、叶和花等器官,花有单花和花序两种:红桔、温州蜜柑等为单花,甜橙、柠檬、葡萄柚等除单花外还有花序,柚以花序为主。柑橘通常需授粉受精后才结果,但温州蜜柑、脐橙等不受精也能结果,此为单性结果,也称单性结实。
果实
果形种种,通常扁圆形至近圆球形,果皮甚薄而光滑,或厚而粗糙,淡黄色、朱红色或深红色,甚易或稍易剥离,橘络甚多或较少,呈网状,易分离,通常柔嫩,中心柱大而常空.稀充实,飘囊7-14瓣。稀较多。囊壁薄或略厚,柔嫩或颇韧,果肉酸或甜,或另有特异气味,种子或多或少数。通常卵形,顶部狭尖,基部浑圆,子叶深绿、淡绿或间有近于乳白色,多胚,少有单胚。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形态特征
马兰头根状茎有匍枝,有时具直根。茎直立,高30-70厘米,上部有短毛,上部或从下部起有分枝
基部叶在花期枯萎;茎部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3-6稀达10厘米,宽0.8-2稀达5厘米,顶端钝或尖,基部渐狭成具翅的长柄,边缘从中部以上具有小尖头的钝或尖齿或有羽状裂片,上部叶小,全缘,基部急狭无柄,全部叶稍薄质,两面或上面有疏微毛或近无毛,边缘及下面沿脉有短粗毛,中脉在下面凸起。
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并排列成疏伞房状。总苞半球形,径6-9毫米,长4-5毫米;总苞片2-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倒披针形,长2毫米,内层倒披针状矩圆形,长达4 毫米,顶端钝或稍尖,上部草质,有疏短毛,边缘膜质,有缘毛。花托圆锥形。舌状花1层,15-20个,管部长1.5-1.7毫米;舌片浅紫色,长达10毫米,宽1.5-2毫米;管状花长3.5毫米,管部长1.5毫米,被短密毛。
瘦果倒卵状矩圆形,极扁,长1.5-2毫米,宽1毫米,褐色,边缘浅色而有厚肋,上部被腺及短柔毛。冠毛长0.1-0.8毫米,弱而易脱落,不等长。花期5-9月,果期8-11月。[1]
百合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70~150厘米。鳞茎球形,淡白色,先端常开放如莲座状,由多数肉质肥厚、卵匙形的鳞片聚合而成。根分为肉质根和纤维状根两类。肉质根称为“下盘根”,多达几十条,分布在45~50厘米深的土层中,吸收水分能力强,
隔年不枯死。纤维状根称“上盘根”,“不定根”,发生较迟,在地上茎抽生15天左右、苗高10厘米以上时开始发生。形状纤细,数目多达180条,分布在土壤表层,有固定和支持地上茎的作用,亦有吸收养分的作用。每年与茎干同时枯死。有鳞茎和地上茎之分。茎直立,圆柱形,常有紫色斑点,无毛,绿色。有的品种(如卷丹、沙紫百合)在地上茎的腋叶间能产生“珠芽”;有的在茎入土部分,茎节上可长出“籽球”。
珠芽和籽球均可用来繁殖。叶片总数可多于100张,互生,无柄,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全缘,叶脉弧形。有些品种的叶片直接插在土中,少数还会形成小鳞茎,并发育成新个体。花大、多白色、漏斗形,单生于茎顶。蒴果长卵圆形,具钝棱。种子多数,卵形,扁平。6月上旬现蕾,7月上旬始花,7月中旬盛花,7月下旬终花,果期7~10月。[1]
西瓜 形态特征
一年生蔓生藤本;茎、枝粗壮,具明显的棱沟,被长而密色或淡黄褐色长柔毛。卷须较粗壮,具短柔毛,2歧,叶柄粗,长3-12厘米,粗0.2-0.4厘米,具不明显的沟纹,密被柔毛;叶片纸质,轮廓三角状卵形,带白绿色,长8-20厘米,宽5-15厘米,两面具短硬毛,脉上和背面较多,3深裂,中裂片较长,倒卵形、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顶端急尖或渐尖,裂片又羽状或二重羽状浅裂或深裂,边缘波状或有疏齿,末次裂片通常有少数浅锯齿,先端钝圆,叶片基部心形,有时形成半圆形的弯缺,弯缺宽1-2厘米,深0.5-0.8厘米。
雌雄同株。雌、雄花均单生于叶腋。雄花:花梗长3-4厘米,密被黄褐色长柔毛;花萼筒宽钟形,密被长柔毛,花萼裂片狭披针形,与花萼筒近等长,长2-3毫米;花冠淡黄色,径2.5-3厘米,外面带绿色,被长柔毛,裂片卵状长圆形,长1-1.5厘米,宽0.5-0.8厘米,顶端钝或稍尖,脉黄褐色,被毛;雄蕊3,近离生,1枚1室,2枚2室,花丝短,药室折曲。雌花:花萼和花冠与雄花同;子房卵形,长0.5-0.8厘米,宽0.4厘米,密被长柔毛,花柱长4-5毫米,柱头3,肾形。
果实大型,近于球形或椭圆形,肉质,多汁,果皮光滑,色泽及纹饰各式。种子多数,卵形,黑色、红色,有时为白色、黄色、淡绿色或有斑纹,两面平滑,基部钝圆,通常边缘稍拱起,长1-1.5厘米,宽0.5-0.8厘米,厚1-2毫米,花果期夏季。
蔓菁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有臭味。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软毛。茎下部叶互生;稍有柄;叶片广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0~15厘米,宽5~8厘米,先端尖或钝,全缘,或有不规则的锯齿,上面绿色较深,光滑,下面有细软毛和腺点;茎上部叶近于无柄;长椭圆形,向上逐渐变小。
头状花序多数,腋生,近乎无柄,有时下垂;总苞钟形或稍带圆形,外层苞片稍短,卵圆形,中层和内层苞片长椭圆形;花序中全为管状花,黄色;花序外围为雌花,花冠先端3~5齿裂,花后柱头外露;中央数层为两性花,花冠先端4~5齿裂,花后雌雄蕊均外露,花药基部箭形,柱头2深裂,裂片线形。瘦果长约3~5毫米,有纵沟多条,顶端有线形短喙,无冠毛。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长于山野草丛中。分布河南、湖南、湖北、四川、云南,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江西、贵州、陕西等地。
蔓菁的药用价值
唐朝诗人刘禹锡在《嘉话录》一书中记述蔓菁所具有的几大特点:“诸葛亮所止,令兵士独种蔓菁者,取其才出甲,可生啖,一也;叶舒可煮食,二也;久居则随以滋长,三也;弃不令惜,四也;回则易寻而采,五也;冬有根可食,六也。比诸蔬其利甚博。”蔓菁根叶兼有,盐腌具有芳香与美味;其肉质根有特殊辛香,生吃脆甜可口,比萝卜有风味,炒煮味亦佳。蔓菁含糖和淀粉比萝卜多,含维生素非常丰富。在欧洲,有的地区专门栽种小蔓菁,采收叶子食用。蔓菁榨的汁是保健饮料,有治疗咳嗽的功效。
西瓜 形态特征
一年生蔓生藤本;茎、枝粗壮,具明显的棱沟,被长而密的色或淡黄褐色长柔毛。卷须较粗壮,具短柔毛,2歧,叶柄粗,长3-12厘米,粗0.2-0.4厘米,具不明显的沟纹,密被柔毛;叶片纸质,轮廓三角状卵形,带白绿色,长8-20厘米,宽5-15厘米,两面具短硬毛,脉上和背面较多,3深裂,中裂片较长,倒卵形、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顶端急尖或渐尖,裂片又羽状或二重羽状浅裂或深裂,边缘波状或有疏齿,末次裂片通常有少数浅锯齿,先端钝圆,叶片基部心形,有时形成半圆形的弯缺,弯缺宽1-2厘米,深0.5-0.8厘米。
雌雄同株。雌、雄花均单生于叶腋。雄花:花梗长3-4厘米,密被黄褐色长柔毛;花萼筒宽钟形,密被长柔毛,花萼裂片狭披针形,与花萼筒近等长,长2-3毫米;花冠淡黄色,径2.5-3厘米,外面带绿色,被长柔毛,裂片卵状长圆形,长1-1.5厘米,宽0.5-0.8厘米,顶端钝或稍尖,脉黄褐色,被毛;雄蕊3,近离生,1枚1室,2枚2室,花丝短,药室折曲。雌花:花萼和花冠与雄花同;子房卵形,长0.5-0.8厘米,宽0.4厘米,密被长柔毛,花柱长4-5毫米,柱头3,肾形。
果实大型,近于球形或椭圆形,肉质,多汁,果皮光滑,色泽及纹饰各式。种子多数,卵形,黑色、红色,有时为白色、黄色、淡绿色或有斑纹,两面平滑,基部钝圆,通常边缘稍拱起,长1-1.5厘米,宽0.5-0.8厘米,厚1-2毫米,花果期夏季。
雪菊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达50厘米,茎平卧或斜升多少被毛;叶菱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2-2.5厘米,全缘,少有具齿,两面被疏贴短毛。头状花序单生于茎、枝顶端,径约1厘米;总苞片被毛,叶对生,基部 生叶2一3回羽状深裂,裂片呈披针形,上部叶片无叶柄而有翅,基部叶片有长 柄。头状花序着 生在纤细的枝条顶部,有总梗,常数个花序组成聚伞花丛,花序直2~4cm。舌状花单轮,花瓣 6~8枚,黄色,基部或中下部红褐色,管状花紫褐色。总苞片2层,内层长于外层。瘦果纺锤形, 千粒重0.259,种子寿命3~4年。花期8~9月。同属作一年生栽培的有金鸡菊外层总苞片基部软骨质,雌花约10-12个,舌状,黄色或橙黄色,顶端具3齿,两性花暗紫色,顶端5齿裂;托片膜质,长圆状披针形,麦秆黄色;雌花瘦果扁压,三棱形,顶端具3芒刺;两性花瘦果三棱形至扁,暗褐色,顶端有2刺芒或无刺芒,边缘有狭翅,外面有白色瘤状突起或无小瘤而成细纵肋。
蔓菁是什么
蔓菁又名芜菁,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蔓菁按根形分为长圆两种,有多种颜色,性似萝卜、喜清凉,皮色光洁者为贵。史书有记载: “蔓菁南北皆有,四时常见,春食苗,夏食心(苔),秋食茎,冬食根”。
古书云:蔓菁在“诸菜之中,有益无损,与世有功。收子为油,燃灯甚明。”我国栽培蔓菁的历史久远,地方品种有浙江温州的盘菜,湖北的土苤蓝,江西的碟子萝卜及西藏的园根等。曾流传有诸葛亮发动军民广种蔓菁的故事,西蜀对曹军作战,几出祁山,都因军粮接济困难而失败,后来实行屯垦政策,军民广种蔓菁,为战争出了大力,至今西南地区还称蔓菁为“诸葛菜”。
唐朝诗人刘禹锡在《嘉话录》一书中记述蔓菁所具有的几大特点:“诸葛亮所止,令兵士独种蔓菁者,取其才出甲,可生啖,一也;叶舒可煮食,二也;久居则随以滋长,三也;弃不令惜,四也;回则易寻而采,五也;冬有根可食,六也。比诸蔬其利甚博。”蔓菁根叶兼有,盐腌具有芳香与美味;其肉质根有特殊辛香,生吃脆甜可口,比萝卜有风味,炒煮味亦佳。
蔓菁含糖和淀粉比萝卜多,含维生素非常丰富。在欧洲,有的地区专门栽种小蔓菁,采收叶子食用。蔓菁榨的汁是保健饮料,有治疗咳嗽的功效。
中医称蔓菁利五脏,轻身益气,令人肥健,有下气治嗽,止消渴,明目,利小便之功。用以治肿毒,可用生蔓菁根一把,加盐少许,捣烂敷患处,每天换3次。乳痛寒热,取蔓菁根叶、去土,不用水洗,和盐捣烂涂患处,药热即换,在冬季只需用根即可。蔓菁子(水淘过)1 斤,黄精2斤和匀,九蒸九晒后研为末,空腹每服2钱,米汤送下,有补肝明目之功。
急性黄疸,大便秘结不通者,将蔓菁子捣为末,加水绞汁服,如服后打嚏,鼻中出黄水及泻下即愈;以蔓菁子榨油,每次服一杯效果更好。二便不通,胀闷欲死,用蔓菁子油一小杯,空腹服下即通。治男子阴囊肿痛,可用蔓菁根捣烂敷之;治鼻中出血,可用生蔓菁捣汁饮。
形态特征
梨果的功效: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效,适用于热病伤津烦渴、消渴症、热咳、痰热惊狂、噎膈、口渴失音、眼赤肿痛、消化不良。
梨果皮的功效:清心、润肺、降火、生津、滋肾、补阴功效。根、枝叶、花可以润肺、消痰清热、解毒。
梨籽的功效:含有木质素,是一种不可溶纤维,能在肠子中溶解,形成像胶质的薄膜,能在肠子中与胆固醇结合而排除。梨子含有硼可以预防妇女骨质疏松症。硼充足时,记忆力、注意力、心智敏锐度会提高。
知道了梨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建议您春季不妨多吃些梨子来滋阴养肺
苦瓜形态特征
一年生攀援状柔弱草本,多分枝;茎、枝被柔毛。卷苦瓜须纤细,长达20厘米,具微柔毛,不分歧。叶柄细,初时被白色柔毛,后变近无毛,长4-6厘米;叶片轮廓卵状肾形或近圆形,膜质,长、宽均为4-12厘米,上面绿色,背面淡绿色,脉上密被明显的微柔毛,其余毛较稀疏,5-7深裂,裂片卵状长圆形,边缘具粗齿或有不规则小裂片,先端多半钝圆形稀急尖,基部弯缺半圆形,叶脉掌状。雌雄同株。
雄花:单生叶腋,花梗纤细,被微柔毛,长3-7厘米,中部或下部具1苞片;苞片绿色,肾形或圆形,全缘,稍有缘毛,两面被疏柔毛,长、宽均5-15毫米;花萼裂片卵状披针形,被白色柔毛,长4-6毫米,宽2-3毫米,急尖;花冠黄色,裂片倒卵形,先端钝,急尖或微凹,长1.5-2厘米,宽0.8-1.2厘米,被柔毛;雄蕊3,离生,药室2回折曲。
雌花:单生,花梗被微柔毛,长10-12厘米,基部常具1苞片;子房纺锤形,密生瘤状突起,柱头3,膨大,2裂。果实纺锤形或圆柱形,多瘤皱,长10-20厘米,成熟后橙黄色,由顶端3瓣裂。种子多数,长圆形,具红色假种皮,两端各具3小齿,两面有刻纹,长1.5-2厘米,宽1-1.5厘米。花、果期5-10月
木瓜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10米,树皮成片状脱落;小枝无刺,圆柱形,幼时被柔毛,不久即脱落,紫红色,二年生枝无毛,紫褐色;冬芽半圆形,先端圆钝,无毛,紫褐色。叶片椭圆卵形或椭圆长圆形,稀倒卵形,长5-8厘米,宽3.5-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有刺芒状尖锐锯齿,齿尖有腺,幼时下面密被黄白色绒毛,不久即脱落无毛;叶柄长5-10毫米,微被柔毛,有腺齿;
托叶膜质,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具腺齿,长约7毫米。花单生于叶腋,花梗短粗,长5-10毫米,无毛;花直径2.5-3厘米;萼筒钟状外面无毛;萼片三角披针形,长6-10毫米,先端渐尖,边缘有腺齿,外面无毛,内面密被浅褐色绒毛,反折;花瓣倒卵形,淡粉红色;雄蕊多数,长不及花瓣之半;花柱基部合生,被柔毛,柱头头状,有不显明分裂,约与雄蕊等长或稍长。
木瓜花
木瓜果实横切面果实长椭圆形,长10-15厘米,暗黄色,木质,味芳香,果梗短。花期4月,果期9-10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