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性哮喘的鉴别诊断方法
咳嗽性哮喘的鉴别诊断方法
咳嗽性哮喘的诊断需在给患者作详细病史询问和全面的体格检查之后,与慢性支气管炎与鼻后滴漏综合征相鉴别,这两种疾病与咳嗽性哮喘有着相似的症状,临床诊断时极易发生混淆,因此要注意鉴别。
1、慢性支气管炎
多见于中年以上,有吸烟史,每于冬春季加剧,夏季减轻或缓解,最突出的症状是慢性咳嗽、咳白色泡沫痰,或脓性痰,可伴有发热。咳嗽至少每年3个月,病程持续2年以上,并除外其它原因所致的慢性咳嗽。听诊双肺可闻及干湿性罗音,后期往往并发肺气肿。 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粗和肺气肿征象。
抗生素治疗有效,单用支气管扩张剂则效果不好。部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也有气道反应性增高,其增高程度与气道阻塞程度有关,一般来说COPD气道高反应性程度明显低于CAV。COPD缓解期的最大呼气流量(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D)、 FEV/FVC均有明显下降,而缓解期CAV呼气流量指标基本接近正常。
2、鼻后滴漏综合征
常由急慢性鼻窦炎、变应性或非变应性鼻炎、药物性鼻炎、鼻息肉等引起。原因可能是明显或潜在的鼻腔和鼻窦分泌物流入咽喉部或呼吸道,刺激咳嗽感受器或通过神经反射机制引起咳嗽。在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时,注意患者鼻后孔是否有异物感和俄需经常清喉。检查咽部是否有鹅卵石样改变,咽喉壁是否有粘液样物附着。
小儿咳嗽诊断鉴别
诊断
由于咳嗽是许多疾病的一种非特异性症状,临床上进行确诊时必须详细询问病史、全面查体、胸部X线或CT、气道反应性测定、肺功能、心电图、纤维支气管镜及一些特殊检查以排除一些可以引起慢性、顽固性咳嗽的其它疾病。
鉴别诊断
许多疾病伴有咳嗽症状,需要与咳嗽变异性哮喘鉴别的疾病包括肺炎、毛细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RRTI)、儿童哮喘、胃食道返流诱发的咳嗽、后鼻孔滴漏综合征(PNDS)、支气管内膜结核等诱发的咳嗽等。这些疾病是慢性咳嗽常见病因,在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时需要仔细排除这些疾病。
支气管炎要怎么诊断鉴别?
目前来看,患有支气管炎的人在不断的增加,给很多患者的身体带来了一定影响,然而对于支气管炎的诊断鉴别很多人都不怎么清楚的认识,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支气管炎要怎么诊断鉴别。
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
1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3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者。
2每年发病不足3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呼吸功能测定等者亦可诊断。
3能排除其他心、肺疾病如肺结核、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等者。
慢性支气管炎与其他疾病鉴别
1 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应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哮喘常于幼年或青年突然起病,一般无慢性咳嗽、咳痰史,以发作性哮喘为特征。发作时两肺布满哮鸣音,缓解后可无症状,常有个人或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多见于中、老年,一般以咳嗽、咳痰伴发喘息及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感染控制后症状多可缓解,但肺部可听到哮鸣音。典型病例不难区别,但哮喘并发慢支和或肺气肿则难予区别。
2支气管扩张:具有咳嗽、咳痰反复发作的特点,合并感染时有大量脓痰,或有反复和多、少不等的咯血史。肺部以湿口罗音为主,多位于一侧且固定在下肺。可有杵状指趾。X线检查常见下肺纹理粗乱或呈卷发状。支气管造影或CT检查可以鉴别。
3肺结核:肺结核患者多有结核中毒症状或局部症状如发热、乏力、盗汗、消瘦、咯血等。经X线检查和痰结核菌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4 肺癌:患者年龄常在40岁以上,特别是有多年吸烟史,发生刺激性咳嗽,常有反复发生或持续的血痰,或者慢性咳嗽性质发生改变。X线检查可发现有块状阴影或结节状阴影,或阻塞性肺炎,经抗生素治疗,未能完全消散,应考虑肺癌的可能。查痰脱落细胞及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一般可明确诊断。
5矽肺及其他尘肺:有粉尘和职业病接触史。X线检查有矽结节、肺门阴影扩大、肺纹理增多。
毛细支气管炎诊断依据
①2岁以内发病,多发生于6个月以内。
②急性发病,突然发作性喘憋为本病的特点,发病前常先有感冒。
③发作时烦躁不安,呼吸、心率增快,有鼻扇、三凹征,发绀明显。
④可有高热,但多在38℃以下或不发热。
⑤两肺听诊有广泛哮鸣音,不喘时可听到中细湿罗音或捻发音。
以上的内容就是对支气管炎要怎么诊断鉴别的介绍,大家都应该有所了解了。因此我们只要结合以上支气管炎的诊断鉴别,就可以及早发现病情,及早的接受治疗,进而及时的控制病情。最后祝您身体健康!
咳嗽性哮喘患者发病时会出现哪些明显表现
1、咳嗽性哮喘临床表现主要为长期顽固性干咳,常常在运动,吸入冷空气,上呼吸道感染后诱发,在夜间或凌晨加剧,体检时无哮鸣音,肺功能损害介于正常人与典型哮喘之间,皮肤过敏原试验可以阳性。
2、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当咳嗽性哮喘患者出现阳性反应时,可以出现类似发病时的刺激性咳嗽,提示气道高反应性的存在。气道阻塞的可逆性试验阳性。
3、一般的止咳化痰药和抗生素治疗咳嗽性哮喘无效,而用抗组胺药,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或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缓解。
4、在表现为咳嗽性哮喘的成人中,发病年龄较典型哮喘为高,约有13%咳嗽性哮喘患者年龄大于50岁,中年女性较多见,而在儿童时期,咳嗽可能是哮喘的唯一症状,甚至是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的一个先兆。
5、咳嗽性哮喘患者多有较明确的家族过敏史或有其他部位的过敏性疾病史,如过敏性鼻炎,湿疹等。
6、咳嗽性哮喘发作大多有一定的季节性,以春秋为多。
7、呼吸衰竭:严重发作通气不足、感染、治疗和用荮不当、并发气胸、肺不张和肺水肿等,均是咳嗽性哮喘并发呼吸衰竭的常见诱因。一旦出现呼吸衰竭,由于严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酸中毒,咳嗽性哮喘治疗加困难。
8、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据统计,约有半数以上的咳嗽性哮喘患者因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而诱发。由此呼吸道的免疫功能受到干扰,容易继发下呼吸道和肺部感染。
支气管炎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1)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3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者。
(2)每年发病不足3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呼吸功能测定等)者亦可诊断。
(3)能排除其他心、肺疾病(如肺结核、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等)者。
鉴别诊断
(1)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应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哮喘常于幼年或青年突然起病,一般无慢性咳嗽、咳痰史,以发作性哮喘为特征。发作时两肺布满哮鸣音,缓解后可无症状,常有个人或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多见于中、老年,一般以咳嗽、咳痰伴发喘息及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感染控制后症状多可缓解,但肺部可听到哮鸣音。典型病例不难区别,但哮喘并发慢支和(或)肺气肿则难予区别。
(2)支气管扩张:具有咳嗽、咳痰反复发作的特点,合并感染时有大量脓痰,或有反复和多、少不等的咯血史。肺部以湿口罗音为主,多位于一侧且固定在下肺,可有杵状指(趾)。X线检查常见下肺纹理粗乱或呈卷发状。支气管造影或CT检查可以鉴别。
(3)肺结核:肺结核患者多有结核中毒症状或局部症状(如发热、乏力、盗汗、消瘦、咯血等)。经X线检查和痰结核菌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4)肺癌:患者年龄常在40岁以上,特别是有多年吸烟史,发生刺激性咳嗽,常有反复发生或持续的血痰,或者慢性咳嗽性质发生改变。X线检查可发现有块状阴影或结节状阴影,或阻塞性肺炎,经抗生素治疗,未能完全消散,应考虑肺癌的可能。查痰脱落细胞及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一般可明确诊断。
(5)矽肺及其他尘肺:有粉尘和职业病接触史。X线检查有矽结节、肺门阴影扩大、肺纹理增多。
诊断咳嗽性哮喘的依据有哪些
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咳嗽性哮喘必要检查之一,对于早期检出肺、气道病变,评估咳嗽性哮喘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定药物或其它治疗方法的疗效,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诊断病变部位、评估肺功能对手术的耐受力或劳动强度耐受力及对危重病人的监护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心电图: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生物电的变化,通过心电描记器从体表引出多种形式的电位变化的图形(简称ECG)。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及恢复过程的客观指标。心电图是咳嗽性哮喘诊断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诊断方法。
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即是采用不同的激发物去引发支气管不正常的收缩。通过刺激物的量化测量及与其相应的反应程度,还可判断气道高反应性的程度。吸入性支气管激发试验是临床及实验中采用最为普遍的方法,包括各种吸入非特异性激发物,如组织胺、乙酰甲胆碱、乙酰胆碱、腺苷、白三烯E4、高渗盐水、低渗盐水、冷空气吸入,以及尘螨、花粉、动物皮毛等特异性抗原刺激物。
胸部透视:透视是咳嗽性哮喘病人置于X线管与荧光屏之间的直接检查。可做全面动态的直接观察,如心脏搏动、横隔活动、胃肠蠕动、关节活动等。也可在X线造影检查中用以定位观察、胃肠造影检查、指示诊疗操作,如心导管插管、骨折复位、异物摘除等。X线透视应用最多的部位是胸部,检查肺部、胸膜、纵隔及心脏、大血管病变。也可用于四肢骨、软组织、体腔内异物及气体、结石、避孕环等的检查。
生活中咳嗽性哮喘患者正确合理的饮食很关键
1、咳嗽性哮喘的食物宜清淡,新鲜蔬菜,如白菜、菠菜、油菜、萝卜、胡萝卜、西红柿、黄瓜、冬瓜等,不仅能补充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供给,而且具有清痰、去火、通便等功能。黄豆及豆制品含人体需要的优质蛋白,可补充咳嗽性哮喘对机体造成的营养损耗,又无聚痰化火之弊端。
2、饮食宜温热,忌过冷、过热。咳嗽性哮喘病人,尤其是小儿、老年患者,身体已虚,脾胃功能较弱,食生冷和过冷食物后,会引起胃肠蠕动减慢,可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使病人体质下降,对咳嗽性哮喘康复不利。避免过热(或烫)的饮食,特别是患者狼吞虚咽地进食,可引起阵发性咳嗽,从而诱发咳嗽性哮喘,尢应引起注意。
3、咳嗽性哮喘病人饮食忌慎忌食海腥油腻,如虾(尤其是海虾)、蟹(梭子海蟹)、桂鱼、黄鱼、鲫鱼及肥肉、猪油。动物内脏亦应少食。慎食雪里蕻、芹菜、酒酿等发物。平时饮食甜咸冷热均要适度,辛辣之品刺激咽部,引发剧咳、呛咳、咳嗽性哮喘,应慎服。香烟、饮酒等嗜好应戒除。
4、咳嗽性哮喘患者在饮食上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萝卜、刀豆、丝瓜、及梨子、苹果、橘子、枇杷、葡萄、核桃等。蜂蜜、麦芽糖亦佳。
对于咳嗽性哮喘这种病情,大家比较关注的就是咳嗽性哮喘的饮食问题,很多时候大家都对自己的饮食不是很了解,尤其是对于一些很难治疗的咳嗽性哮喘疾病来说,饮食的调理对咳嗽性哮喘疾病的治疗是很关键的,咳嗽性哮喘患者宜进食具有平喘止咳、祛痰作用的食物。忌吃干燥、油炸和过敏原物含量高的食物。
咳嗽性哮喘的鉴别诊断方法
1、慢性支气管炎
多见于中年以上,有吸烟史,每于冬春季加剧,夏季减轻或缓解,最突出的症状是慢性咳嗽、咳白色泡沫痰,或脓性痰,可伴有发热。咳嗽至少每年3个月,病程持续2年以上,并除外其它原因所致的慢性咳嗽。听诊双肺可闻及干湿性罗音,后期往往并发肺气肿。 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粗和肺气肿征象。
抗生素治疗有效,单用支气管扩张剂则效果不好。部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也有气道反应性增高,其增高程度与气道阻塞程度有关,一般来说COPD气道高反应性程度明显低于CAV。COPD缓解期的最大呼气流量(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D)、 FEV/FVC均有明显下降,而缓解期CAV呼气流量指标基本接近正常。
2、鼻后滴漏综合征
常由急慢性鼻窦炎、变应性或非变应性鼻炎、药物性鼻炎、鼻息肉等引起。原因可能是明显或潜在的鼻腔和鼻窦分泌物流入咽喉部或呼吸道,刺激咳嗽感受器或通过神经反射机制引起咳嗽。在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时,注意患者鼻后孔是否有异物感和俄需经常清喉。检查咽部是否有鹅卵石样改变,咽喉壁是否有粘液样物附着。
哮喘鉴别诊断的疾病有哪些
1、心源性哮喘:常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老年患者发生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时。发作时的症状与哮喘发作类似,需与哮喘鉴别诊断。心脏病科包括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咳出粉红色泡沫状痰液。胸部X线检查和心脏超声检查科发现心脏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等。
2、大气道肿瘤或异物:气管或主支气管内发生肿瘤病变时,由于大气道梗阻,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喘鸣音等,但是对支气管扩张剂的反应差,胸部CT、肺功能检查、气管镜检查等可提供相关诊断依据。曾见到类似病例,之前被误诊为哮喘很久,使用治疗哮喘药物无效,延误了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因此需注重与哮喘鉴别诊断。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该疾病多见于具有长期吸烟史及或环境职业污染接触史者,中老年男性居多。常见症状为长期咳嗽、咳痰,喘息、胸闷,活动后呼吸困难,疾病急性发作时或疾病进入晚期、严重阶段,患者静息状态下即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在疾病的临床过程中,特别在较重患者,可能会发生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全身性症状。合并感染时可咳血痰或咯血。其特征为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不同于哮喘,哮喘是可逆性气流受限,呈进行发展。确诊需要肺功能检查,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
4、其他少见疾病:如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嗜酸粒细胞性肺浸润等,症状与哮喘类似,但按照哮喘治疗效果很差,因此需需与哮喘鉴别诊断。这时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如经气管镜检查进行分泌物细胞分类及肺活检、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血清总IGE及霉菌特异性IgE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胸部CT及鼻窦CT、肺功能检查等,甚至必要时需要进行开胸肺活检、肾活检、肌电图等检查。明确诊断才能得到正确的治疗。
生活中预防咳嗽性哮喘的方法是什么
哮喘与药物:有些药物可引起咳嗽性哮喘发作,如普萘洛尔等因阻断β-肾上腺素能受体而引起哮喘。2.3%~20%哮喘患者因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而诱发哮喘,称为阿司匹林哮喘。咳嗽性哮喘患者因伴有鼻息肉和对阿司匹林耐受低下,因而又将其称为阿司匹林三联症。咳嗽性哮喘患者对其他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可能有交叉反应。老年为治疗心脑血管病需服用阿司匹林、β2受体阻断药,为避免咳嗽性哮喘发作应权衡利弊,选择性用药。
避免呼吸道感染:咳嗽性哮喘的形成和发作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咳嗽性哮喘患者中,可存在有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的特异性IgE,如果吸入相应的抗原,则可诱发咳嗽性哮喘。病毒感染后可直接损害呼吸道上皮,致使呼吸道反应性增高。有学者认为病毒感染所产生的干扰素、IL-1使嗜碱粒细胞释放的组胺增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在易感期内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合。增强自身抵抗力,及时添加衣物,在寒冷季节戴口罩。
社区干预:鼓励咳嗽性哮喘患者与医护人员建立伙伴关系,通过规律的肺功能检测客观评价咳嗽性哮喘发作程度,避免和控制哮喘诱发因素,减少咳嗽性哮喘复发,制定哮喘长期管理用药计划,制定发作期处理方案,长期定期随访保健。
吸烟:老年咳嗽性哮喘患者中有吸烟史者占60%左右,多数咳嗽性哮喘患者在多年吸烟的基础上才形成哮喘。正是由于常年吸烟导致了气道高反应性,老年应避免吸烟,尽早戒烟。
注意这4点让你远离咳嗽性哮喘
哮喘与药物:有些药物可引起咳嗽性哮喘发作,如普萘洛尔等因阻断β-肾上腺素能受体而引起哮喘。2.3%~20%哮喘患者因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而诱发哮喘,称为阿司匹林哮喘。咳嗽性哮喘患者因伴有鼻息肉和对阿司匹林耐受低下,因而又将其称为阿司匹林三联症。咳嗽性哮喘患者对其他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可能有交叉反应。老年为治疗心脑血管病需服用阿司匹林、β2受体阻断药,为避免咳嗽性哮喘发作应权衡利弊,选择性用药。
吸烟:老年咳嗽性哮喘患者中有吸烟史者占60%左右,多数咳嗽性哮喘患者在多年吸烟的基础上才形成哮喘。正是由于常年吸烟导致了气道高反应性,老年应避免吸烟,尽早戒烟。
避免呼吸道感染:咳嗽性哮喘的形成和发作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咳嗽性哮喘患者中,可存在有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的特异性IgE,如果吸入相应的抗原,则可诱发咳嗽性哮喘。病毒感染后可直接损害呼吸道上皮,致使呼吸道反应性增高。有学者认为病毒感染所产生的干扰素、IL-1使嗜碱粒细胞释放的组胺增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在易感期内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合。增强自身抵抗力,及时添加衣物,在寒冷季节戴口罩。
社区干预:鼓励咳嗽性哮喘患者与医护人员建立伙伴关系,通过规律的肺功能检测客观评价咳嗽性哮喘发作程度,避免和控制哮喘诱发因素,减少咳嗽性哮喘复发,制定哮喘长期管理用药计划,制定发作期处理方案,长期定期随访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