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月经失调护理有4个注意事项
产后月经失调护理有4个注意事项
运动对调理月经最有效
首先,妈妈们请养成运动习惯,运动可以增强体力,促进血液循环。
月经不调可能会影响到女性的正常生活,还有可能会致使其腰酸背痛。许多女性一直误解月经不调,或经期有不适情况是不可以进行运动的。其实,刚好相反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月经不调症状,调整经期节律。
那么,做运动有什么好处?
1、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可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改善人体的机能,对月经周期的顺利度过是有裨益的。
2、体育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盆腔生殖器的应,增强人的抵抗力血液供,缓解精神压力。
3、运动对腹肌、盆腔肌交替收缩和舒张有作用,可对子宫起到轻柔的按摩作用,有利于经血的排出。
产后妈妈不幸在产后出现了月经不调的症状,妈妈们也不必太过苦恼,妈妈们可以用调经贴来调理月经。
调经贴可以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等等,还有一些智力经期紊乱的药物也可以进行调理,但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药物,最好是根据医生的药方,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
很多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导致月经不调的病因,作息时间不规律和贪凉,经常吃补品,蹦迪和快餐,过度节食和嗜好烟酒,情绪异常,压力很大滥用药等。因此,产后妈妈们千万不要熬夜,以免影响生理节律及内分泌协调性。
经期受寒冷刺激,会使盆腔内的血管过分收缩,可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因此,妈妈们日常生活应有规律,避免劳累过度,尤其是经期要防寒避湿。
另外,有些妈妈们过度节食,由于机体能量摄入不足,造成体内大量脂肪和蛋白质被耗用,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碍而明显缺乏,影响月经来潮,甚至经量稀少或闭经,因此,追求身材苗条的女性,切不可盲目节食。
所以,产后的妈妈们要在月经期间做好以下工作:经期要防寒避湿,避免淋雨、涉水、游泳、喝冷饮等,尤其要防止下半身受凉,注意保暖。
只要在日常生活多留心多注意,按时定期做妇科检查,月经不调等疾病就不会侵袭。关注自己的健康让生活更有质量。
情绪也能影响你的月经
情绪保持平和,紧张焦虑也会使卵巢功能紊乱。心情抑郁或沮丧常常使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而情绪紧张可使月经量增多,月经提前。
长期的精神压抑、生闷气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创伤,都可导致月经失调或痛经、闭经。
妈妈们的月经来潮,月经的紊乱,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下丘脑又与中枢神经系统联系,接受外来的刺激,经过整合,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这些环节中的任何一部分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卵巢功能而发生月经紊乱。
精神因素如情绪过度波动、紧张,环境或外周温度的较大变化,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与下丘脑-垂体间的功能失调,使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卵泡成熟和排卵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月经紊乱,直至发生闭经。
这是因为月经是卵巢分泌的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后形成的,卵巢分泌激素又受脑下垂体和下丘脑释放激素的控制,所以无论是卵巢、脑下垂体,还是下丘脑的功能发生异常,都会影响到月经。
要保持好心情,心情抑郁和紧张都会导致月经不调。多参加活动,但也不能过度劳累。总之呢,月经要顺利就要在药物治理的同时也要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
学会自我按摩缓解
月经方面的病在治疗上应以调理脾胃、补益冲任为主,这样月经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平时多自己按摩,可以缓解月经不调的症状。
先取仰卧位,以右手鱼际先揉按腹部的气海穴(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约1分钟,再以右手拇指指腹罗纹面依次点按双侧下肢的三阴交穴,每穴点按一分钟,最后以一手手掌按摩小腹部约1分钟。
再改取俯卧位,先以两手手掌在腰骶部上下往返反复按摩2分钟,再以双手拇指指端依次点按肾俞、命门、八髎等穴各30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最后再以双手五指同时提拿双侧肾俞穴各3次。
另外,还可以通过按摩血海穴来帮助调理月经。血海穴是脾经上活血化淤、通络止痛的要穴。血海穴在大腿的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进行按摩时,可以将双手掌心放在同侧血海穴上,适当用力揉按1分钟左右,双下肢可交替进行按摩。最好在月经前后几天睡觉前和起床时各做1次,但在月经期间应停止按摩。
注意,自我按摩如在经期前后进行,效果尤佳。
月经失调病因
1、情绪异常引起月经失调:情绪异常长期的精神压抑,生闷气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创伤,都可导致月经失调或痛经,闭经,这是因为月经是卵巢分泌的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后形成的,卵巢分泌激素又受脑下垂体和下丘脑释放激素的控制,所以无论是卵巢,脑下垂体,还是下丘脑的功能发生异常,都会影响到月经。
寒冷刺激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中医所说的“不通则痛”。
2、起居无度据研究:妇女经期受寒冷刺激,会使盆腔内的血管过分收缩,可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因此,妇女日常生活应有规律,避免劳累过度,尤其是经期要防寒避湿。
3、节食引起月经不调:过度节食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少女的脂肪至少占体重的17%,方可发生月经初潮,体内脂肪至少达到体重22%,才能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过度节食,由于机体能量摄入不足,造成体内大量脂肪和蛋白质被耗用,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碍而明显缺乏,影响月经来潮,甚至经量稀少或闭经,因此,追求身材苗条的女性,切不可盲目节食。
4、嗜烟酒引起月经不调:嗜好酒烟烟雾中的某些成分和酒精可以干扰与月经有关的生理过程,引起月经不调,在吸烟和过量饮酒的女性中,有25%-32%的人因月经不调而到医院诊治,每天吸烟1包以上或饮高度白酒100毫克以上的女性中,月经不调者是不吸烟喝酒妇女的3倍,故妇女应不吸烟,少饮酒。
引起月经不调的病理原因有两大类:
1、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主要是下后脑--生茶杯 -卵巢轴的功能不稳定或是有缺陷,就是说产生月经的功能出现了病变从而产生月经病。
2、器质病变或药物等引起: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营养不良,其他内分泌功能失调如甲状腺,肾上腺皮持功能异常,糖尿病,血液疾患等,使用治疗精神病的药物,内分泌制剂或采取宫内节育器避孕者等等均可能发生月经不调,某些职业如长跑运动员容易出现闭经。
3、此外,某些妊娠期异常出血也往往被误认为是月经不调。
月经失调月经期间护理方法
月经失调疾病的发作给我们的女性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经期卫生,我们就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月经失调的发生。那么,月经失调月经期间护理方法有哪些?
一、严禁洗头,主要是因为月经期间女性抵抗力较弱,易感染风邪(感冒),现代吹风机发明后,只要洗头完及时吹干,而且等头发全干后再上床睡觉即可。
二、避免游泳及盆浴,也要避免涉水、淋雨,否则可能造成寒湿滞留及血液循环障碍。避免房事(对于此点目前仍有争议)。
三、身体要保温,勿食生冷(包括凉拌生菜、西瓜、椰子汁,及冰箱刚拿出来的食品或冷饮),勿食酸醋,以及螃蟹、田螺等寒凉食物,以免引起月经骤止或淋漓不净、疼痛加剧。
四、勿提重物,造成经血过多或延长,但做适度温和的运动,可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阻止水份滞留,更可以促使大脑分泌脑内啡(这是一种使人全身舒畅的天然鸦片)。
五、勿抽烟,勿食用含酒精、咖啡因的饮料。酒精会加重情绪低潮、头痛及疲倦,并引发吃甜食的冲动;咖啡因则会促进乳房胀痛、焦虑及烦躁。限盐(防止水份滞留体内)、红肉(动物性脂肪会提升动情激素的量,可能促成经前症候群)、减少乳品摄取(乳糖会阻碍体内吸收镁)、减少任何糖(甜食促使焦虑及情绪不稳,使水份滞留,更重要的是使你变胖)、加工食品、垃圾食物及速食。
六、吃大量鲜果、蔬菜,多吃纤维(帮助清除体内过量的动情激素)、全麦榖类(大麦不仅纤维丰富,且含有大量的镁)、豆类、烘鸡、烘鱼,两餐间吃蛋白点心可能有帮助。
患有月经失调的人在月经期间一定要遵循以上的护理方法,在月经期间一定要保持身体温暖和及时的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和大量蛋白质,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月经失调的发生,我们才不会受月经疾病的侵害。
内分泌失调会不会导致月经不调
情绪异常引起月经不调:情绪异常长期的精神压抑、生闷气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创伤,都可导致月经不调或痛经、闭经。
寒冷刺激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起居无度据研究,妇女经期受寒冷刺激,会使盆腔内的血管过分收缩,可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
节食引起月经不调:有关医生研究表明,体内脂肪至少达到体重22%,才能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所以过度节食,由于机体能量摄入不足,造成体内大量脂肪和蛋白质被耗用,会引起月经不调。
嗜烟酒引起月经不调:嗜好酒烟烟雾中的某些成分和酒精可以干扰与月经有关的生理过程,引起月经不调。
经期是女性的一个特殊时期,由于经期护理不当导致月经失调的女性很多,而且很容易导致感染或是疾病,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女性月经不调的主要原因都与经期护理不当有关。但是经期做好护理,可以防止月经不调的发生。因此,女性的经期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正确护理能远离疾病,错误的护理的却可能导致月经不调,因此,女性要避免经期一些不良的习惯。经期护理是预防月经失调的关键。
经期护理是预防月经失调的关键。女性在月经来潮的期间,不仅需要注意个人卫生,还要保持乐观的心情,这些都可以很好的为女性朋友做好自我调理的,及时的注意月经期间的护理,也可以预防各种妇科疾病。
4个方法调理月经量少
1、充足的睡眠。
“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养肝血对女人来说至关重要。肝血不足,月经量容易变少,皮肤容易粗糙、发暗、长斑、长痘痘。很多女性都想知道吃什么最养肝血,其实最养肝血的不是食物,而是睡眠。最迟也要在晚上11点以前入睡,才能使肝血得到滋养。
2、调整心态。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有些时候,心理上的压力会导致月经异常。精神上受挫折、压力大等负面情绪,均会造成月经异常,所以女性朋友必需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必要。
3、多吃含有铁和滋补性的食物。
多吃含有铁和滋补性的食物。补充足够的铁质,以免发生缺铁性贫血。多吃乌骨鸡、羊肉、鱼子、青虾、对虾、猪羊肾脏、淡菜、黑豆、海参、胡桃仁等滋补性的食物。
4、不要太劳累。
月经来最好不要让自己太劳累了。身体过度劳累,会影响身体器官的功能,同时会影响新陈代谢。女性朋友月经期间,最好保持休闲的生活,放松身心上的劳累。
月经失调症状
一、基本症状:
1、经期提前,月经提前指月经周期缩短,短于21天,而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属于排卵型功血基础体月经失调温双相,卵泡期短,仅7~8天,或黄体期短于10天,或体温上升不足0.5℃。
2、经期延迟,月经错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有排卵者,基础体温双相,但卵泡期长,高温相偏低;无排卵者,基础体温单相。
3、经期延长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净。有炎症者平时小腹疼痛,经期加重,平时白带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稠、有味。黄体萎缩不全者同时伴有月经量多;子宫内膜修复延长者在正常月经期后,仍有少量持续性阴道出血。
4、月经失调还有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提前或延迟,周期或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
二、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紊乱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不规则子宫出血。包括:月经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月经过少,经量及经期均少。月经频发即月经间隔少于25天。月经周期延长即月经间隔长于35天。不规则出血,可由各种原因引起,出血全无规律性。以上几种情况可由局部原因、内分泌原因或情志性疾病引起。
2、功能性子宫出血。指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由内分泌调节系统失调所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是月经失调中最常见的一种,常见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约85%病例属无排卵性功血。
3、绝经后阴道出血。指月经停止6个月后的出血,常由恶性肿瘤、炎症等引起。
4、闭经。指从未来过月经或月经周期已建立后又停止3个周期以上,前者为原发性闭经,后者为继发性闭经。
中医分类
中医辩证认为月经不调有以下几种情况,月经后期和月经过少,常由久病失血或产后耗伤精血,或脾虚营血虚少;或先天不足、多产房劳耗伤肾精,肾虚冲任未充;或月经过食生冷或感受寒冷,血为寒凝;精神抑郁,情志不畅,气滞血郁等引起。
1、血虚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清稀,伴有眩晕,失眠,心悸,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无力。
2、肾虚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初潮较迟,经期延后,量少,色正常或暗淡,质薄,伴有腰酸背痛,舌正常或偏淡,脉沉。
3、血寒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或色淡质稀,伴有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沉紧或沉迟无力。
4、气郁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排出不畅,伴有少腹胀痛,乳胀胁痛,精神抑郁,舌正常或稍暗,脉弦涩。
月经失调月经期间护理方法
一、严禁洗头,主要是因为月经期间女性抵抗力较弱,易感染风邪(感冒),现代吹风机发明后,只要洗头完及时吹干,而且等头发全干后再上床睡觉即可。
二、避免游泳及盆浴,也要避免涉水、淋雨,否则可能造成寒湿滞留及血液循环障碍。避免房事(对于此点目前仍有争议)。
三、身体要保温,勿食生冷(包括凉拌生菜、西瓜、椰子汁,及冰箱刚拿出来的食品或冷饮),勿食酸醋,以及螃蟹、田螺等寒凉食物,以免引起月经骤止或淋漓不净、疼痛加剧。
四、勿提重物,造成经血过多或延长,但做适度温和的运动,可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阻止水份滞留,更可以促使大脑分泌脑内啡(这是一种使人全身舒畅的天然鸦片)。
五、勿抽烟,勿食用含酒精、咖啡因的饮料。酒精会加重情绪低潮、头痛及疲倦,并引发吃甜食的冲动;咖啡因则会促进乳房胀痛、焦虑及烦躁。限盐(防止水份滞留体内)、红肉(动物性脂肪会提升动情激素的量,可能促成经前症候群)、减少乳品摄取(乳糖会阻碍体内吸收镁)、减少任何糖(甜食促使焦虑及情绪不稳,使水份滞留,更重要的是使你变胖)、加工食品、垃圾食物及速食。
六、吃大量鲜果、蔬菜,多吃纤维(帮助清除体内过量的动情激素)、全麦榖类(大麦不仅纤维丰富,且含有大量的镁)、豆类、烘鸡、烘鱼,两餐间吃蛋白点心可能有帮助。
月经失调痛经4阶段饮食调理
每个月小红顺不顺「肾、肝、脾」3脏腑影响最大
蔡光前中医师指出,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女性的月经与肾气、天癸、冲任、脏腑、气血有关,尤其跟「肾、肝、脾」3个脏腑关系最为密切。
1.「肾气」为指挥官:如果肾气充盛,透过冲脉和任脉两条经络,使血液聚集到子宫产生月经。
2.「脾」提供原料:也就是提供血液的来源,因为脾负责消化食物,进而提供制造血液的能量。
3.「肝」藏血、疏泄:「肝」有两个功能首先是「藏血」,也就是调控血液分布,控管适量的血液分布到子宫;第二是「疏泄」,可使确保月经排出的路径顺畅,不会受到阻碍。
月经失调又经痛这2原因导致
蔡光前中医师指出,月经若失调往往会伴随经痛的状况,因为两者的病因类似。如果脏腑、气血及冲任的协同作用发生障碍,经血排出受阻就会造成月经失 调,在子宫造成气血循环障碍,导致痛经。另一方面,先天气血不足,或大病之后体力无法恢复,多产、房劳造成肝肾虚损,也会造成月经失调,同时容易造成子宫 气血不足,也会导致痛经。
月经失调又经痛的女性,建议平时应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有利于体内的气血运行。月经期间忌吃酸涩食物如醋、酸菜、泡菜、石榴、杨桃等;还要随时保持 外阴清洁卫生,禁止性生活、泡澡和游泳;不宜吹风、淋雨、涉水或洗冷水澡。此外,行经期切记避免搬重和剧烈运动。月经失调、经痛的女性,可参考以下月经周期4阶段饮食调理保养子宫:
【月经周期4阶段饮食调理】
月经要顺畅就要调理好「肾、肝、脾」,月经周期可分行经期、经后期、排卵期、经前期等四个阶段,各阶段生理特点不同,调养方式也不一样。除了就医治疗外,也可以依照月经周期4阶段,搭配适当的食物活血、暖宫、补脾肾,吃对了,月经自然愈越来越顺。
★「行经期」:注重养血活血,并避免受寒
行经期为从阳转阴的转化期,此阶段主要以活血、养血为主,最重要的是要将经血排干净。如果碰到寒冷,容易使血液凝滞体内,所以应避受寒感冒、洗冷水 澡或淋雨以及吹冷气。饮食上避免生冷寒凉食物,如冰品、白萝卜、瓜类、梨子等蔬果。可以适量吃些红豆汤、黑糖水、樱桃、红凤菜等活血养血的食物。
★「经后期」:着重补脾肾养血
月经排干净后,是卵巢滤泡发育的阶段,子宫内膜渐渐增生,需补脾肾养血,应摄取富含铁质、钙质及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例如葡萄、樱桃、红豆、藻类等食材。
★「排卵期」:注重养血益肾、助阳通络
排卵期是由阴转阳的转化时期,为使转化平顺,卵子顺利排出,需养血益肾、助阳通络,此时适合多吃山药、黑豆、黑芝麻、桑葚等食物。
★「经前期」:首重于暖宫,助阳行气
经前期是月经来潮前约一周左右的时期,阳气渐盛的阶段,所以尽量选择暖性食物以「助阳行气」,例如坚果类、豆类、芝麻、菠菜、甘蓝菜、花椰菜、牛蒡、海带等。
月经失调病因
1、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主要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不稳定或是有缺陷,即月经病。
2、卵巢问题引起:育龄期女性月经不调一般多是因为卵巢黄体功能不好,常表现为有周期,但是周期缩短,或者月经出血比较多。
3、器质病变或药物等引起: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肿瘤及发育异常、营养不良;颅内疾患;其他内分泌功能失调,如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糖尿病、席汉氏病等;肝脏疾患;血液疾患等。使用治疗精神病的药物;内分泌制剂或采取宫内节育器避孕者均可能发生月经不调。某些职业如长跑运动员容易出现闭经。此外,某些妊娠期异常出血也往往被误认为是月经不调。
临床上诊断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性的月经病,必须要排除上述的各种器质性原因。
4、肥胖也可引起月经失调:肥胖是由于摄人的热量多于人体所消耗的热量引起的,女性长期肥胖的结果将导致机体内分泌与新陈代谢失常而引起月经失调、月经稀发、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医学临床中时常发现肥胖病人卵巢的组织学变化很象多囊性卵巢综合征。当体重下降后,月经恢复卵巢变化消失。当代医学已经证实肥胖可以造成月经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