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
复杂手术后常需延长辅助呼吸时间,少数病例需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可减少呼吸道无效腔,增加有效通气量,便于吸痰等。气管切开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对挽救病人的生命起到了重要作用。掌握其特点,有重要临床意义。护理上首先要注意气管切开时及切开后的体位,尤其对气管造口较低的患者,经常调整体位,保持气管套管在正中位置,当侧卧位或给患者翻身时,其头、颈、躯干处于同一轴线。对于烦躁剧烈者,适当给予镇静剂。要采取正确的吸痰方法,不可忽视套管的选择及气囊充气问题,因金属套管气囊的特点是充气不均匀,会对某处气管壁施加的压力过大,长期压迫可使该处气管缺血、溃疡、出血。所以要避免套管过大,且气囊充气应遵守“最低密闭容积”的原则,即充气刚能密闭气管不漏气为度,并严格按要求放气。
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除大出血原因外,下列情况也会发生:
1干痂脱落: 术后病人呼吸需经过气管套管,减少了呼吸道对空气的过滤及湿化作用,导致分泌物粘稠结痂并附着在套管内壁,一旦脱落会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故气管套管必须每日进行清洗煮沸消毒2次。
2吸痰时间过长: 较长时间的吸痰导致负压吸引可引起缺氧、呼吸困难,因此吸痰时每次持续时间不应超过15秒。
如果气管内发生出血时,应当立刻进行处理。因在无名动脉瘘发生前,往往有少量气管内出血,排除肺部原因后,除给予相应处理外,还应做好大出血的抢救准备工作。术后的并发症比较严重,和可能会大出血,如果真这样的话一定要及时进行救治,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治疗新生儿喉喘鸣六种方式
如何治疗新生儿喉喘鸣:
1、一般治疗加强护理,预防感冒、腹泻等诱发因素,多晒太阳,预防并发症发生。先天性单纯性喉喘鸣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只需加强护理,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至18~24个月后随着喉腔增大,喉组织渐变正常,喉鸣即渐消失。嘱其家长平时注意预防受凉及受惊,以免发生呼吸道感染和喉痉挛,加剧喉阻塞。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同时给予足量钙剂,及时添加辅食等辅助治疗,如发作较重,吸气困难,可调整婴儿体位,取侧卧位可减轻症状,并对症治疗。
2、喉头水肿者严重者,使用地塞米松及10%葡萄糖酸钙消除水肿;个别患儿可使用解痉平喘药物。偶有严重喉阻塞者,可行气管切开术。
3、神经性喉喘鸣对于神经性喉喘鸣可试用东莨菪碱,剂量从小剂量开始,每次0.02mg/kg静脉滴注,1次/d,若无效可逐渐加量至每次0.04~0.06~0.08mg/(kg·d),用至喉喘鸣症状消失。
4、有呼吸道感染时有肺炎者,给予抗生素治疗,并发呼吸衰竭患儿可使用机械通气;肺部听诊有痰鸣,给予超声雾化吸痰以及经常拍背、做好呼吸道护理等。
5、低钙性喉喘鸣婴儿性手足搐搦症中所见的喉痉挛至喉喘鸣,应用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
6、手术治疗先天性喉、气管发育异常,大血管异常及先天性喉囊肿、肿瘤等引起呼吸困难者均须及早手术治疗。声门下狭窄的治疗须根据梗阻程度而定,轻者不需特殊治疗,俟喉腔增大后症状自然消失,重者须作气管切开术。
小儿喉咙灼伤该如何急救
一、咽部灼伤急性期应首先进行中和治疗,服强碱者,可用食醋、橘子汁、柠檬汁、牛乳、蛋清等中和;对酸类用氢氧化铝凝胶、肥皂水或稀氧化镁乳剂等中和,但忌用小苏打、碳酸钙中和,防止其产生的二氧化碳使受伤的食管和胃发生破裂。
二、并发喉水肿及喉阻塞者,将危及病人生命,应密切观察,以免延误病情。广泛的头、面、颈部三度咽部灼伤,呼吸道有明显的灼伤,应在呼吸道梗阻症状出现以前,先行气管切开术;二度以内灼伤,无呼吸道阻塞表现者可暂时观察。呼吸困难出现在烫伤12小时以内的病例,应早期施行气管切开术,呼吸困难发生在12小时以上者可暂时严密观察。
三、咽部灼伤护理应用足量广谱的抗生素,以预防和控制感染。
四、激素具有抗休克、消水肿,避免气管切开以及抑制肉芽及结缔组织生长的作用,能减少瘢痕形成;其缺点则为易致食管穿孔及使感染扩散。咽部灼伤宜早期使用,量要足,如口服有困难可静脉应用。
五、应给予咽部灼伤患者保暖、输血、输液以抗休克、纠正电解质紊乱等;给予镇静止痛药物、维生素等。
气管切开术的指征
气管切开术的手术指征
1. 持续昏迷短时间内难以清醒者( 昏迷时间大于6 小时,估计24小时不能清醒)。
2. 伴有后组颅神经麻痹,颅底骨折出血较多CSF漏明显者。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贾云峰
3. 慢性呼吸道疾病,痰多不易咳出或有误吸者。
4. 合并有严重胸部损伤,特别是多根多处骨折和反常呼吸。
5. 因呼吸道不畅不能维持正常血氧饱和度。
小儿喉喘鸣怎么治
1、一般治疗加强护理,预防感冒、腹泻等诱发因素,多晒太阳,预防并发症发生。先天性单纯性喉喘鸣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只需加强护理,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至18~24个月后随着喉腔增大,喉组织渐变正常,喉鸣即渐消失。嘱其家长平时注意预防受凉及受惊,以免发生呼吸道感染和喉痉挛,加剧喉阻塞。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同时给予足量钙剂,及时添加辅食等辅助治疗,如发作较重,吸气困难,可调整婴儿体位,取侧卧位可减轻症状,并对症治疗。
2、喉头水肿者严重者,使用地塞米松及10%葡萄糖酸钙消除水肿;个别患儿可使用解痉平喘药物。偶有严重喉阻塞者,可行气管切开术。
3、神经性喉喘鸣对于神经性喉喘鸣可试用东莨菪碱,剂量从小剂量开始,每次0.02mg/kg静脉滴注,1次/d,若无效可逐渐加量至每次0.04~0.06~0.08mg/(kg·d),用至喉喘鸣症状消失。
4、有呼吸道感染时有肺炎者,给予抗生素治疗,并发呼吸衰竭患儿可使用机械通气;肺部听诊有痰鸣,给予超声雾化吸痰以及经常拍背、做好呼吸道护理等。
5、低钙性喉喘鸣婴儿性手足搐搦症中所见的喉痉挛至喉喘鸣,应用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
6、手术治疗先天性喉、气管发育异常,大血管异常及先天性喉囊肿、肿瘤等引起呼吸困难者均须及早手术治疗。声门下狭窄的治疗须根据梗阻程度而定,轻者不需特殊治疗,俟喉腔增大后症状自然消失,重者须作气管切开术。
气管切开适应症有哪些
(一)喉阻塞:由喉部炎症、肿瘤、外伤、异物等引起的严重喉阻塞,呼吸困难较明显,而病因又不能很快解除时,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术。喉邻近组织的病变,使咽腔、喉腔变窄发生呼吸困难者,根据具体情况亦可考虑气管切开术。
(二)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为了吸痰,保持气道通畅,可考虑气管切开,如重度颅脑损伤,呼吸道烧伤严重胸部外伤,颅脑肿瘤,昏迷,神经系病变等。上述疾病时,由于咳嗽反射消失或因疼痛而不愿咳嗽,分泌物潴留于下呼吸道,妨碍肺泡气体交换,使血氧含量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气管切开后,吸净分泌物,改善了肺泡之气体交换。同时,术后吸入的空气不再经过咽、喉部,减少了呼吸道死腔,改善了肺部气体交换,也有利于肺功能的恢复。此外,气管切开后也为使用人工辅助器提供了方便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三)预防性气管切开:对于某些口腔、鼻咽、颌面、咽、喉部大手术,为了进行全麻,防止血液流入下呼吸道,保持术后呼吸道通畅,可施行气管切开(目前由于气管插管术的广泛应用,预防性气管切开已较以前减少)。
有些破伤风病人容易发生喉痉挛,也须考虑预防性气管切开,以防发生窒息。
(四)取气管异物:气管异物经内诊镜下钳取未成功,估计再取有窒息危险,或无施行气管镜检查设备和技术者,可经气管切开途径取出异物。
(五)颈部外伤伴有咽喉或气管、颈段食管损伤者,对于损伤后立即出现呼吸困难者,应及时施行气管切开;无明显呼吸困难者,应严密观察,仔细检查,作好气管切开手术的一切准备。一旦需要即行气管切开。
结核性脑膜炎的日常护理
意识变化
是评估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病变部位、性质、轻重的重要指标,也是辨别颅压高的重要依据。如原意识清醒者,后逐渐转入嗜睡状态;或原有嗜睡状态由易唤醒变为不易唤醒,烦躁后突然转入安静昏睡;这些都是病情恶化现象。
瞳孔观察
注意双侧瞳孔大小、形状、对光反应是否敏感,是及时发现有无脑疝的主要体征。瞳孔一侧散大多示脑水肿,瞳孔双侧散大且对光反应消失常示脑干下移,双侧瞳孔不等大提示脑疝可能。
其他表现
头痛是颅压高的早期症状,初期为间歇性,随病情发展呈持续性并逐渐加剧。呕吐是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表现,也是颅压高、脑膜受刺激的常见症状。昏迷病人的呕吐物、分泌物、
食物残渣可造成气道堵塞,加重脑水肿升高颅压,并发吸入性肺炎,因此必须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勤翻身勤吸痰,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术后病人按气管切开后常规护理[1]
顺产一定要侧切吗 质疑会阴侧切的声音
20世纪90年代,循证医学兴起以及“友好产科”观念提出,常规会阴切开术开始遭到质疑。有研究表明经阴道分娩常规行会阴切开术并未显示出对会阴严重裂伤的保护性及对产程、新生儿评分的优越性,反而侧切较自然裂伤的产后出血更多、切口疼痛更重、伤口缝合更多、产后恢复的时间更长、产后愈合过程中的并发症更多。实践也证明未采取会阴切开的产妇产后愈合情况、产后3~6个月性生活满意度都更好。
喉烧灼伤
1、轻型者采用雾化法,将抗炎、消肿药液吸入喉部与呼吸道,保持口腔清洁,及时吸出咽部分泌物,适当补液,加用抗生素,控制继发性感染。
2、较重型除冲洗咽喉,中和药物雾化吸入外,当出现喉水肿时,及时行气管切开术,以解除呼吸困难。
3、重型的喉部与下呼吸道有烧伤,除作气管切开术,加强引流外,全身使用大剂量有效抗生素,控制肺部感染、肺水肿,纠正脱水、休克,保护心脏功能。
宝宝舌系带短一定要剪吗 舌系带过短的手术问题
解决舌系带过短需要手术,手术的最佳时间也一直存在争议。普遍认为的是影响吃奶一般在6月龄内手术,影响发音一般在4周岁左右手术。
目前常见的手术方式有两种:“舌系带切开术”和“舌系带成形术”。
“舌系带切开术”大致就是简单地“剪开”舌系带,主要用于吃母乳困难的孩子。手术很少造成明显出血,按压几分钟就可止血,然后孩子就可以吃奶了。小婴儿的舌系带切开术甚至连局麻都不需要。手术并发症很少,但也有出血、感染、溃疡、疼痛、损伤舌头及舌下腺和复发等并发症。
“舌系带成形术”主要用于简单地“剪开”舌系带后依然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或者舌系带太厚等问题,较“舌系带切开术”复杂,术后建议进行舌部训练来提高舌头活动能力和减少疤痕产生问题。
颅脑损伤的护理要点
1、卧位
脑外伤伴休克或术后麻醉未清醒者应取平卧位。重症脑损伤如无休克,应取头高卧位,将床头抬高15~30cm,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深昏迷者取侧卧或侧俯卧位。注意定时翻身。
2、呼吸道护理
主要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除口腔及气管内分泌物,防止呼吸道阻塞。其方法是吸痰、舌根后坠可用舌钳将舌牵出或放置口咽腔通气管或气管内插管;必要时早期行气管切开术,并按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护理。
3、维持营养及体液平衡
呕吐频繁或昏迷者禁食,由静脉输液维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在急性期应限制液体及钠盐入量,每日输入量不超过1500~2000ml,以10%葡萄糖溶液为主,输入速度要慢而均匀,15~20滴/分钟,以防脑水肿加重。对昏迷时间较长者可用鼻饲。
对于一些经常在危险环境下工作的人们来说,需要对自己的安全进行全方位的保护,防止工作中的意外造成颅脑损伤,即使在无法避免的受伤之后要及时对颅脑损伤进行治疗,之后要严格做好颅脑损伤的护理,请大家牢记以上的颅脑损伤的护理要点,为健康做好准备。
新生儿喉喘鸣怎么治疗呢
如何治疗新生儿喉喘鸣呢,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不过在治疗的过程中,家长也都是需要注意新生儿的变化,而且对他的护理,也都是需要很全面,这样利于他疾病的治疗。
如何治疗新生儿喉喘鸣:
1、一般治疗加强护理,预防感冒、腹泻等诱发因素,多晒太阳,预防并发症发生。先天性单纯性喉喘鸣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只需加强护理,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至18~24个月后随着喉腔增大,喉组织渐变正常,喉鸣即渐消失。嘱其家长平时注意预防受凉及受惊,以免发生呼吸道感染和喉痉挛,加剧喉阻塞。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同时给予足量钙剂,及时添加辅食等辅助治疗,如发作较重,吸气困难,可调整婴儿体位,取侧卧位可减轻症状,并对症治疗。
2、喉头水肿者严重者,使用地塞米松及10%葡萄糖酸钙消除水肿;个别患儿可使用解痉平喘药物。偶有严重喉阻塞者,可行气管切开术。
3、神经性喉喘鸣对于神经性喉喘鸣可试用东莨菪碱,剂量从小剂量开始,每次0.02mg/kg静脉滴注,1次/d,若无效可逐渐加量至每次0.04~0.06~0.08mg/(kg·d),用至喉喘鸣症状消失。
4、有呼吸道感染时有肺炎者,给予抗生素治疗,并发呼吸衰竭患儿可使用机械通气;肺部听诊有痰鸣,给予超声雾化吸痰以及经常拍背、做好呼吸道护理等。
5、低钙性喉喘鸣婴儿性手足搐搦症中所见的喉痉挛至喉喘鸣,应用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
6、手术治疗先天性喉、气管发育异常,大血管异常及先天性喉囊肿、肿瘤等引起呼吸困难者均须及早手术治疗。声门下狭窄的治疗须根据梗阻程度而定,轻者不需特殊治疗,俟喉腔增大后症状自然消失,重者须作气管切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