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动脉栓塞可以吃什么水果

动脉栓塞可以吃什么水果

1、苹果:苹果中的多酚能够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每天吃3~5个苹果或经常饮用浓度较高的苹果汁,可以提高前列腺的抗菌、杀菌能力,有助于预防、治疗前列腺炎。在保证果皮中农药残留安全的前提下,建议吃苹果时连皮一起吃,因为其抗氧化、抑癌功效远远高于果肉。

2、番茄:番茄具有止血、降压、利尿、健胃消食、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凉血平肝的功效。由于番茄中维生素A、维生素C的比例合适,所以常吃可增强小血管功能,预防血管老化。番茄中的类黄酮,既有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防止其破裂的作用,还有预防血管硬化的特殊功效。

3、桃:桃子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抗衰老水果。桃子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和维生素C,儿童多吃桃子可使身体健康成长,因为桃子含有的多种维生索可以直接强化他们的身体和智力。

4、梨:梨其性味甘酸而平、无毒,具有生津止渴、益脾止泻、利尿和胃降逆的功效。吃较多梨的人远比不吃或少吃梨的人感冒机率要低。生梨有生津止渴,润燥化痰,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能解除因上呼吸道感染所产生的咽喉干燥痒痛,干咳及烦渴,潮热等阴虚之症.熟梨则有滋阴润肺,平喘之功效。

动脉栓塞饮食

一、护理

1、在饮食上需要采取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吃过多的盐分、咸菜、肥肉、植物油脂和动物脂肪等食物。还需要注意避免熬夜,避免抽烟喝酒。

2、饮食上宜采取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注意每天适当的多摄入一些五色的蔬菜和水果,尤其是注意适当的多吃一些绿色的和黑色的蔬菜和水果为宜。

适宜食物

油菜,菜花,菠菜

忌吃食物

干腌菜,螺丝菜,韭菜,香菜,腊肉(烟肉)

一、饮食

1、急性动脉栓塞的食疗方法

(1)每天吃香蕉3~5投或饮香蕉茶,每次服用l小杯,日服3次。此法适用于伴有动脉硬化、冠心病者。

(2)大枣、芹菜根煎汤常服。适用于伴有胆固醇增高者。

2、急性动脉栓塞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宜饮食清淡、多食富有维生素C和富有植物蛋白的食物。

动脉栓塞的原因

造成动脉急性栓塞的栓子根据来源分为:1.心源性栓子约90%的栓子来源于心脏,心房颤动与栓塞关系密切,房颤造成的栓塞,大部分来源于左心房附壁血栓。2.非心源性栓子血管源性,比如动脉瘤或人工血管腔内的血栓脱落、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胆固醇栓子。3.来源不明的栓子。

1.心源性 周围动脉急性栓塞80%~90%来源于心脏病,2/3合并房颤。常见的心脏病有风心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充血性心衰以及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和心脏肿瘤(心房黏液瘤)等。

(1)器质性心脏病中以风心病和冠心病最为常见。前者病人多较年轻,男女比例为1:2;后者以老年病人居多,男女发病率相仿。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以前,风心病是动脉栓塞最主要的病因;而60年代以后,则以冠心病为主,目前冠心病占70%以上,风心病则不到20%。合并房颤是周围动脉栓塞的高危因素,周围动脉栓塞的患者约77%合并房颤。另据统计,慢性房颤并发急性动脉栓塞每年为3%~6%,而阵发性房颤,合并动脉栓塞发生率要低很多。陈旧性心梗也是动脉栓塞的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无论是否合并房颤,长期的抗凝治疗[主要是口服华法林和(或)阿司匹林]不但可以有效地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也明显地降低周围动脉栓塞率。

(2)急性心肌梗死也是动脉栓塞的常见原因,多半发生在心肌梗死6周之内。心梗后并发动脉栓塞的病死率高达50%,肝素抗凝可以降低动脉栓塞的发生率。心梗后合并室壁瘤,是动脉栓塞的又一来源,约有一半的室壁瘤有附壁血栓形成,5%并发动脉栓塞。

(3)在心律失常型心脏病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约16%,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约1.3%并发动脉栓塞。其他较少见的可并发动脉栓塞的心脏疾病有细菌性心内膜炎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等。细菌性心内膜炎(SBE)的栓子常栓塞末梢小动脉,如手掌、跖、趾动脉,除了造成动脉栓塞和组织缺血外,还使炎症播散,是细菌性心内膜炎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5%~35%;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将有25%的患者发生1次以上的动脉栓塞,而且80%栓塞在颅内,其中10%是致命的,多见于未能坚持终身抗凝治疗者。左心房黏液瘤瘤体部分脱落可导致周围动脉栓塞,但非常少见。

2.非心源性 非心源性动脉栓塞较少见。主要包括动脉瘤、动脉粥样硬化合并溃疡或狭窄、动脉移植物、血管损伤、肿瘤及静脉血栓形成等。

(1)动脉瘤的附壁血栓是仅次于心脏病的动脉栓塞的重要来源:合并动脉栓塞的动脉瘤有腹主动脉瘤、股动脉瘤、腘动脉瘤和锁骨下动脉瘤,其中以腘动脉瘤(25%)、锁骨下动脉瘤(33%)并发动脉栓塞最为多见。

(2)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合并血栓:常发生在主动脉或髂动脉,形成的血栓块较大,栓塞的动脉管径亦相应较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面溃疡,胆固醇晶体进入血液循环,也能导致动脉栓塞,栓塞管径为200~900μm的末梢动脉,特点是栓子小、数量多,栓塞后不仅堵塞末梢血管,而且胆固醇结晶溶入管壁后还成为炎性肉芽肿,诱发血管周围炎,加重组织缺血。粥样硬化胆固醇结晶栓塞,常在动脉造影或腔内治疗后发生,多累及肾动脉、视网膜动脉、下肢末梢动脉等。表现为持续性高血压、肾功能不全,以及“蓝趾”症或肢体青斑,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药物溶栓可能有效。

(3)血管损伤:尤其是医源性损伤因素有增高的趋势。多见于侵入性检查与治疗,导管表面的血栓,甚至折断的导丝、导管等,都能造成动脉栓塞。其他的血管外慢性损伤,如胸廓出口综合征,以及异常的颈肋或第1胸肋对锁骨下动脉的压迫,常能使之产生附壁血栓,而成为上肢动脉栓塞的栓子来源。长期扶拐行走亦能挫伤腋动脉而导致附壁血栓形成。

(4)肿瘤:多见于原发或转移性肺癌,预后极差。

(5)静脉血栓:较少见,也称“反常性动脉栓塞(paradoxical embolus)”,是静脉血栓脱落经未闭的卵圆孔或室间隔缺损进入动脉系统。多伴有肺栓塞和肺动脉高压。

动脉栓塞的原因

1、西医认为

(1)吸烟,烟碱引起血管收缩。

(2)寒冷刺激,造成血管痉挛。

(3)激素水平紊乱,引起血管舒缩失常。

(4)霉菌感染,另外经多年观察,许多病人发病前患足曾有外伤史,有些曾伤于数年前,甚至10余年前。故认为外伤引起血管内瘀血及慢性迁延性感染也是其病因之一。以上诸因素造成中小动静脉痉挛,非化脓性炎症,以及血液粘稠度增高,导致血栓形成,甚则闭塞血流,肢端血液供应障碍。

2、中医认为

(1)寒湿侵袭,凝滞脉络。

(2)外伤血瘀,阻滞脉络。

(3)情志失调,气滞血瘀。以上诸因素闭阻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不能到达肢端,肢端失去气血之温养,而造成疼痛、溃烂、甚至坏死是脱疽的主要病机。

房颤会引发什么疾病

1.脑动脉栓塞 是房颤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流行病学统计,心房纤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为2%~6%。房颤患者并发全身栓塞中75%为脑动脉栓塞。脑栓塞的栓子主要来自左心房和心耳部,75%的栓子来自左心房内附壁血栓,25%来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脱落。

2.周围动脉栓塞 周围动脉栓塞的患者80%有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心脏附壁血栓脱落后,随动脉血流向体循环远端造成急性动脉栓塞。

3.肺栓塞 房颤患者右心的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及其分支的栓塞发生肺栓塞。肺栓塞的病死率高达20%~40%。美国统计每年有5万~10万的肺栓塞患者,占美国死亡原因的第3位。

4.心功能不全 心房颤动的心室率与患者心功能的状态密切相关。当房颤并快速心室率时,尤其心脏功能基础较差时,引起心排血量显著地急剧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可并发急性心力衰竭。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较为常见。

5.心脏性猝死 快速房颤时,心室率加快,有效心输出量减少,冠状动脉灌注量减少,可导致心脏骤停。房颤导致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有:房颤伴有预激综合征;肺动脉栓塞;急性心功能不全;神经、精神因素等。

心房颤动的并发症

可出现脑动脉栓塞,周围动脉栓塞,肺栓塞,心功能不全,心脏性猝死等并发症。

1.脑动脉栓塞:是房颤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流行病学统计,心房纤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为2%~6%,房颤患者并发全身栓塞中75%为脑动脉栓塞,脑栓塞的栓子主要来自左心房和心耳部,75%的栓子来自左心房内附壁血栓,25%来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脱落。

2.周围动脉栓塞:周围动脉栓塞的患者80%有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心脏附壁血栓脱落后,随动脉血流向体循环远端造成急性动脉栓塞。

3.肺栓塞:房颤患者右心的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及其分支的栓塞发生肺栓塞,肺栓塞的病死率高达20%~40%,美国统计每年有5万~10万的肺栓塞患者,占美国死亡原因的第3位。

4.心功能不全:心房颤动的心室率与患者心功能的状态密切相关,当房颤并快速心室率时,尤其心脏功能基础较差时,引起心排血量显著地急剧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可并发急性心力衰竭,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较为常见。

5.心脏性猝死:快速房颤时,心室率加快,有效心输出量减少,冠状动脉灌注量减少,可导致心脏骤停,房颤导致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有:房颤伴有预激综合征;肺动脉栓塞;急性心功能不全;神经,精神因素等。

心房颤动会引发什么疾病

1.脑动脉栓塞:是房颤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流行病学统计,心房纤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为2%~6%,房颤患者并发全身栓塞中75%为脑动脉栓塞,脑栓塞的栓子主要来自左心房和心耳部,75%的栓子来自左心房内附壁血栓,25%来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脱落。

2.周围动脉栓塞:周围动脉栓塞的患者80%有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心脏附壁血栓脱落后,随动脉血流向体循环远端造成急性动脉栓塞。

3.肺栓塞:房颤患者右心的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及其分支的栓塞发生肺栓塞,肺栓塞的病死率高达20%~40%,美国统计每年有5万~10万的肺栓塞患者,占美国死亡原因的第3位。

4.心功能不全:心房颤动的心室率与患者心功能的状态密切相关,当房颤并快速心室率时,尤其心脏功能基础较差时,引起心排血量显着地急剧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可并发急性心力衰竭,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较为常见。

5.心脏性猝死:快速房颤时,心室率加快,有效心输出量减少,冠状动脉灌注量减少,可导致心脏骤停,房颤导致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有:房颤伴有预激综合征;肺动脉栓塞;急性心功能不全;神经,精神因素等。

心房颤动有哪些并发疾病

可出现脑动脉栓塞、周围动脉栓塞、肺栓塞、心功能不全、心脏性猝死等并发症。

1.脑动脉栓塞 是房颤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流行病学统计,心房纤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为2%~6%。房颤患者并发全身栓塞中75%为脑动脉栓塞。脑栓塞的栓子主要来自左心房和心耳部,75%的栓子来自左心房内附壁血栓,25%来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脱落。

2.周围动脉栓塞 周围动脉栓塞的患者80%有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心脏附壁血栓脱落后,随动脉血流向体循环远端造成急性动脉栓塞。

3.肺栓塞 房颤患者右心的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及其分支的栓塞发生肺栓塞。肺栓塞的病死率高达20%~40%。美国统计每年有5万~10万的肺栓塞患者,占美国死亡原因的第3位。

4.心功能不全 心房颤动的心室率与患者心功能的状态密切相关。当房颤并快速心室率时,尤其心脏功能基础较差时,引起心排血量显著地急剧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可并发急性心力衰竭。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较为常见。

5.心脏性猝死 快速房颤时,心室率加快,有效心输出量减少,冠状动脉灌注量减少,可导致心脏骤停。房颤导致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有:房颤伴有预激综合征;肺动脉栓塞;急性心功能不全;神经、精神因素等。

房颤的并发症

1、脑动脉栓塞

是房颤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流行病学统计,心房纤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为2%~6%。房颤患者并发全身栓塞中75%为脑动脉栓塞。脑栓塞的栓子主要来自左心房和心耳部,75%的栓子来自左心房内附壁血栓,25%来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脱落。

2、周围动脉栓塞

周围动脉栓塞的患者80%有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心脏附壁血栓脱落后,随动脉血流向体循环远端造成急性动脉栓塞。

3、肺栓塞

房颤患者右心的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及其分支的栓塞发生肺栓塞。肺栓塞的病死率高达20%~40%。美国统计每年有5万~10万的肺栓塞患者,占美国死亡原因的第3位。

4、心功能不全

心房颤动的心室率与患者心功能的状态密切相关。当房颤并快速心室率时,尤其心脏功能基础较差时,引起心排血量显着地急剧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可并发急性心力衰竭。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较为常见。

5、心脏性猝死

快速房颤时,心室率加快,有效心输出量减少,冠状动脉灌注量减少,可导致心脏骤停。房颤导致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有:房颤伴有预激综合征;肺动脉栓塞;急性心功能不全;神经、精神因素等。

动脉栓塞如何预防

(1)运动强度:通常以运动后的心率水平来衡量运动量的大小,适宜的运动强度一般是运动后的心率控制在个人最大心率的80%左右。运动形式以中速步行、慢跑、游泳、跳绳、做健身操、骑自行车等有氧活动为宜。

(2)运动持续时间:每次运动开始之前,应先进行5~10min的预备活动,使心率逐渐达到上述水平,然后维持20~30min。运动完后最好再进行5~10min的放松活动。每周至少活动3~4次。

(3)运动时应注意安全保护。

(4)戒烟:吸烟可升高血浆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降低HDL-胆固醇水平。停止吸烟1年,血浆HDL-胆固醇可上升至不吸烟者的水平,冠心病的危险程度可降低50%,甚至接近于不吸烟者。

心房颤动有哪些并发症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具有持续性发作的特点,房颤的发病率与冠心病、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疾病密切相关。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病率也会有过提高,根据统计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的发病率。房颤可以伴随着各种并发症,常见的有脑动脉栓塞、周围动脉栓塞、肺栓塞、心功能不全、心脏性猝死等。

脑动脉栓塞

脑动脉栓塞是房颤最常见的并发症,根据流行病学统计,心房纤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为2%-6%。房颤患者并发全身栓塞中75%为脑动脉栓塞。引起脑栓塞的栓子主要来左心房和心耳部位,75%的栓子来自左心房内附壁血栓,25%来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脱落。

周围动脉栓塞

周围动脉栓塞的患者大部分都会出现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脏附壁的血栓出现脱落之后,栓子会随着动脉血流流行各个部位,容易引起急性动脉栓塞。

肺栓塞

当房颤患者右心血栓出现脱落,就容易造成肺动脉和其分支出现栓塞,诱发肺栓塞。肺栓塞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死亡率高达20%-40%。在美国,肺栓塞致死是美国死亡原因第三位。

心功能不全

心房颤动的心室率与患者心功能的状态密切相关。房颤会加快心室率,如果患者本身心脏功能比较差,就会引起明显的心排血量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可并发急性心力衰竭。临床病例中最常见的是急性左心衰。

心脏性猝死

如果患者出现快速房颤,心室率加快,使心输出量减少,引起冠状动脉灌注量减少,导致心脏骤停。快速的房颤很容易导致心脏猝死,常见的病症有房颤伴有预激综合征;肺动脉栓塞;急性心功能不全;神经、精神因素等。

慢性肺动脉栓塞

大多数患者在发生肺栓塞后立即自动激活自体纤溶系统以迅速溶解肺血栓,实验研究发现栓塞后21天灌注缺损区完全恢复,说明血栓被纤溶系统完全溶解。临床应用肺扫描和肺动脉造影研究肺栓塞,在栓塞后8~14天开始溶解。有些患者表现出溶解的时间较晚。少数患者出现反复肺栓塞,或纤溶不适当,栓子未能被完全溶解,渐渐蓄积在肺动脉内,导致慢性肺动脉高压、低氧血症、右心功能衰竭。 这类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86%的患者有用力后呼吸困难,平均症状出现的时间2年;79%的患者有血栓性静脉炎,时间1~48年,平均9年;64%的患者有进行性呼吸困难,平均出现的时间14年;50%有咯血,26%有胸痛;21%感觉乏力。 胸片中有主肺动脉扩张,右心室增大,肺野透亮和胸腔渗出。血气的特点是动脉低氧血症和过度通气。心脏超声和右心导管显示慢性肺动脉高压。 当患者的平均肺动脉压高于30mmHg,5年存活率是30%,肺动脉压高于50mmHg,5年存活率仅用10%。 肺栓塞未能被溶解的原因是由于机体的纤溶系统不完全,缺乏凝固抑制因子,不能调节血管内血栓形成。抗凝血酶III(AT-III)是一种基本的凝血系统的蛋白。当患者AT-III缺乏时,临床表现出反复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高凝状态。激活蛋白C是抑制因子IV,V和蛋白S的蛋白这些共同作用于激活蛋白C,当激活蛋白C缺乏时,增加血栓栓塞的发生率。

不适当的纤溶,机化血栓引起的栓塞,不能被纤溶系统溶解。对肺血管内膜的研究发现正常血管内膜的蜕变,造成促凝环境,可在或大或小的肺血管上产生原位血栓形成。有的患者在最初肺栓塞的基础上产生近侧血栓形成,最终造成肺动脉高压。 在这种患者内科治疗的效果是不理想的。因此,对于怀疑慢性肺栓塞引起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应行肺动脉造影,肺扫描的灌注异常提供诊断的根据,解剖部位,肺动脉压力,选择适当的患者行血栓内膜切除术,能取得很好的结果。 这种手术的适应证包括严重呼吸功能不全、低氧血症、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造影肺栓塞在肺血管的近侧,支气管动脉造影有适当的栓塞远端的侧支循环,没有右心衰竭的患者。相反,患者是远侧肺动脉小分支的栓塞,严重右心功能衰竭和高度肥胖是手术禁忌证。当肺栓塞是在一侧,选择前外侧开胸,阻断肺动脉后,行血栓内膜切除术。当肺栓塞是在两侧或累及主肺动脉应采用正中开胸,体外循环。这种血栓是紧密地与血管壁粘连,行内膜剥脱术时应特别小心。所有的栓子均应取出,有时须在肺动脉的远侧再作切口,直到看到逆向血流。肺动脉切口的闭合最好用一条心包片,以防止狭窄。 术后并发症包括右心衰竭、肺出血。但手术的结果是非常令人满意的。这样的患者无论是否手术均应抗凝治疗,防止进一步的血栓栓塞。血管扩张剂在某些患者可能是有效的。

动脉栓塞临床表现

1.疼痛

急性动脉栓塞的患者大多主诉患肢剧烈疼痛,疼痛部位主要取决于栓塞的部位,一般是急性动脉栓塞以远平面的患肢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随着继发性血栓的形成及延伸,疼痛平面可向近端发展。

2.麻木、运动障碍

因为神经组织非常敏感,所以在动脉栓塞早期会出现患肢感觉及运动障碍,表现为患肢远端存在袜套形感觉丧失区,其近端有感觉减退区,再近端可有感觉过敏区,感觉减退区平面低于动脉栓塞平面。此外,患肢有肌力减退、麻痹及不同程度的手足下垂,当最终出现肌肉坏死而表现运动功能完全丧失时,提示患肢即将出现不可逆转的改变。

3.苍白、厥冷

可见苍白皮肤间散在的青紫斑块。肢体严重缺血,因此皮肤厥冷,肢端尤为明显。需要指出的是通常患肢皮色、皮温发生变化的平面要比栓塞部位低一掌宽至两个关节平面。

动脉栓塞如何预防

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和高密度脂蛋白低下等,是本病的易患因素,因此在预防上亦是重点。严格地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可以有效地达到预防的目的。

(1)运动强度 通常以运动后的心率水平来衡量运动量的大小,适宜的运动强度一般是运动后的心率控制在个人最大心率的80%左右。运动形式以中速步行、慢跑、游泳、跳绳、做健身操、骑自行车等有氧活动为宜。

(2)运动持续时间 每次运动开始之前,应先进行5~10min的预备活动,使心率逐渐达到上述水平,然后维持20~30min。运动完后最好再进行5~10min的放松活动。每周至少活动3~4次。

(3)运动时应注意安全保护。

戒烟

吸烟可升高血浆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降低HDL-胆固醇水平。停止吸烟1年,血浆HDL-胆固醇可上升至不吸烟者的水平,冠心病的危险程度可降低50%,甚至接近于不吸烟者。

相关推荐

脑栓塞它的症状表现

(1)大脑中动脉的栓塞 大脑中动脉的栓塞常见,主干闭塞时引起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优势半球主干栓塞可有失语、失写、失读。如梗死面积大时,病情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压增高、昏迷、脑疝、甚至死亡;大脑中动脉深穿支或豆纹动脉栓塞可引起病灶对侧偏瘫,一般无感觉障碍或同向偏盲,优势半球受损,可有失语。大脑中动脉各皮质支栓塞可引起病灶对侧偏瘫,以面部和上肢为重,优势半球可引起运动型失语、感觉性失语、失读、失写、失用;非优势半球可引起对侧偏身忽略症等体象障碍。少数半球栓塞可出现局灶性癫痫。 (2)大脑前动脉栓塞

动脉栓塞患者的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动脉栓塞患者血脂增高,应食用低胆固醇、低动物性脂肪食物,如各种禽类、瘦肉、鱼肉、蛋白及豆制品等。提倡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在可能的条件下,动脉栓塞患者尽量以豆油、菜油、麻油、玉米油、茶油及米糠油等为食用油。中医认为,菠萝性味甘、微酸、平。具有清热解渴、消食止泻、消肿祛湿的功效,可以用于消化不良、泄泻、低血压、水肿、小便不利、糖尿病。现代研究发现,菠萝含有蛋白质、糖类、淀粉、维生素B1、B2、C、胡萝卜素、尼克酸、矿物质有钙、磷、铁等和各种有机酸、菠萝酶等。 专家介绍到动脉栓塞患者的

​子宫动脉栓塞术的讨论

子宫肌瘤的动脉栓塞治疗最初用于子宫肌瘤患者行肌瘤剔除术前,可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3]。后来发现部分患者行术前栓塞后,症状消失,不再需要手术。1996年起,美国洛杉矶UCLA医疗中心和华盛顿乔治敦大学医疗中心首先用子宫动脉栓塞术作为单一独立的、直接的治疗手段来治疗子宫肌瘤。 栓塞治疗是介入治疗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主要用于局部出血、肿瘤和血管畸形的治疗。长期有效的栓塞治疗,必须使用彻底的、永久性的栓塞。当病灶周围存在重要正常组织时要求被栓塞动脉是高度选择性的,以保证不损伤病灶周围的正常组织。这对某些病灶而言

脑血栓有哪些常见的种类

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患者发病前多有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或大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史; 2一般发病无明显诱因,也很少有前驱症状,急性起病,症状常在数秒或数分钟之内达高峰,多为完全性卒中,偶尔病情在数小时内逐渐进展,症状加重,可能是脑栓塞后有逆行性的血栓形成; 3根据栓塞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完全相同: 3.1大脑中动脉的栓塞最常见,主干闭塞时引起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优势半球主干栓塞可有失语、失写、失读。如梗死面积大时,病情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压增高、昏迷、脑疝、甚至死亡;大脑中动脉深穿支或豆纹动脉栓

栓塞方法有3种术式

(1)子宫动脉栓塞术(UAE); (2)髂内动脉栓塞术(IIAE); (3)卵巢动脉栓塞术(DAE),较常见的是UAE。所有患者TUAE均月经干净后3~7 d进行。采用经皮右股动脉穿刺行双侧子宫动脉插管,将COBRA尖端先后分别插入双侧髂内动脉造影证实其为肌瘤,供血动脉后经导管注入超化碘油栓塞。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属于血管介入性手术。 介入手术(interventional operation)是利用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X射线、腹腔镜等现代医学影像导向技术,对病变所在

子宫肌瘤两种新的治疗方法

尽管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立竿见影的方法,但毕竟创伤较大,有些患者不能耐受手术,有没有可以替代手术的新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目前应用最成熟的方法有两种:子宫动脉栓塞和高能聚焦超声。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通过腹股沟的股动脉,在血管造影的指引下下,将特殊的漂浮导管选择性地插入到子宫动脉中,注入特殊物质,阻断子宫动脉的血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子宫动脉栓塞技术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已有近30多年的历史,最初主要用于妇产科急症出血和血管畸形的止血治疗。1995年法国学者Ravina首次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有月经

血管问题有哪些 血管阻塞

造成血管阻塞可能原因有:动脉硬化、动脉炎、动脉栓塞和动脉硬化基础上的局部急性血栓形成。 动脉阻塞可以造成其供血脏器或肢体缺血坏死或功能减退,如脑动脉栓塞,可以发生急性脑梗塞,如大面积脑梗塞可以造成偏瘫或昏迷等。 慢性脑供血不足,可以造成病人嗜睡、记忆力减退、精力不能集中等。

原发性肝癌的最佳的治疗方法

早期治疗是改善肝癌预后的最主要因素。早期肝癌应尽量采取手术治疗。 (一)手术治疗肝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首选, (二)姑息性外科治疗适于较大肿瘤或散在分布或靠近大血管区, (三)多模式的综合治疗是近年对中期大肝癌积极有效的治疗方。 (四)肝动脉栓塞化疗(TAE)这是80年代发展的一种非手术的肿瘤治疗方法,对肝癌有很好疗效,甚至被推荐为非手术疗法中的首选方案。多采用碘化油(lipiodol)混合化疗法药或131I或125I-lipiodol、或90钇微球栓塞肿瘤远端血供,再用明胶海棉栓塞肿瘤近端肝动脉,使之

上肢动脉栓塞危害性大吗

动脉栓塞是指来源于心脏、近端动脉壁或者其它栓子随动脉血流冲入并堵塞远端动脉,引起受累脏器或肢体缺血的一种疾病。 这种病人70%常伴有心脏疾病,并心房纤颤,常见的疾病有风心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室壁瘤、亚急性心内膜炎、心房粘液瘤;也有来自于动脉本身的疾病,如动脉瘤、动脉硬化、动脉壁炎症或创伤等,都可能造成血栓、菌栓、瘤栓及动脉硬化斑块脱落。 还有骨折、腹壁脂肪抽吸术可以引起肺动脉脂肪栓塞,分娩可以引起羊水栓塞。栓子堵塞的血管可在身体各个部位,可以在肢体动脉也可以在腹腔内动脉,下肢动脉的栓塞发生率比上肢高 由

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

(一)疼痛:大多数病人的主要症状是剧烈疼痛,部分病人可仅感酸痛,个别病人可无疼痛感觉。疼痛部位开始在栓塞处,以后渐向远处伸延。随栓子移动,疼痛部位可以转移,如腹主动脉骑跨栓塞开始常有剧烈腹痛,然后很快转为双下肢痛,而腹痛消失。患肢活动时疼痛常加剧。疼痛后来主要原因是组织缺血缺氧,而栓塞部的疼痛则与局部血管压力骤增和血管突然扩张有关。此种疼痛远较组织缺血引起的疼痛为轻,常不构成主诉。 (二)麻木、运动障碍:患肢远端呈袜套型感觉丧失区,由周围神经缺血所引起。其近端有感觉减退区,医学教育网搜集感觉减退平面低于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