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承浆的定位和主治 按摩承浆的正确方法

承浆的定位和主治 按摩承浆的正确方法

端坐坐位,用食指指腹按压该穴位,或用食指或中指指腹点揉穴位,力度轻柔而渗透,不可过度用力,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双手交替操作。


承浆的作用与功效 承浆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口轮匝肌-降下唇肌-颏肌。布有下牙槽神经的终支颏神经和颏动,静脉。


承浆的位置及作用 承浆的位置

科学定位:在面部,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快速取穴法:

1.正坐或仰卧位,在面部口唇下0.5寸处,按压有痛感。

2.坐位,仰面,颏部正中线颏唇沟交界处,按压有痛感。


承山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承山的正确按摩方法

1.正坐,翘足,将要按摩的脚抬起,放置在另外一只脚的膝盖上方。

2.用对侧的手掌握住脚踝,大拇指的指腹沿着脚后跟正坐直上。

3.在小腿肚下,人字形的中点就是该穴。

4.用四指轻轻握住小腿,用大拇指的指腹按揉穴位,每次左右穴位各按揉1-3分钟,也可以两侧穴位同时按揉。

注意:承山按揉的时候会非常酸痛,所以按摩手法一定要轻柔,以感觉到微酸胀痛为宜,慢慢的加重手法。


小儿承浆的准确位置图 小儿承浆特效推拿

用拇指指端在承浆上用力向下按压,力度要由轻至重,有一定压迫感后,持续一段时间,持续一段时间,再慢慢放松,如此重复30次,长期推拿,可缓解小儿齿痛,龈肿等病症。


淋巴排毒按摩手法 淋巴排毒穴位按摩

点按承泣穴:承泣位于瞳孔正下方,下眼眶边缘上方。

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同时点按两侧承泣穴30-5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每天3-5次。常按摩该穴位对于眼睛周围的淋巴循环又很好的促进作用,能加速排毒。

点按太渊穴:太渊在腕横纹上,绕动脉搏动处。

按摩者用右手托住被按摩者前臂,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点按被按摩者太渊穴约2分钟,到感觉酸胀位为止,左右手交替进行。常按摩该穴位能够促进淋巴循环,排出淋巴毒素。

按揉廉泉穴:廉泉在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

用拇指的螺纹面按揉廉泉穴2分钟,手法用力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常按摩此穴能有效排出淋巴毒素,促进淋巴循环。

推揉承浆穴:承浆在下唇缘下方的正中凹陷处。

用中指尖按于承浆穴,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然后再从承浆想口角推至患侧地仓穴,略按揉后再从地仓沿上唇抹至人中,重复15-20次。嘴唇周围淋巴分布密集,常按摩此穴对于淋巴循环有很好的作用,能够促进淋巴排毒。

按揉极泉穴:举臂开腋,在腋窝中取穴。

取坐位,上肢略外展,用左手或右手中指螺纹面按于对面极泉穴,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向指端放射为佳。

腋窝处分布有密集的淋巴腺体,而极泉正处腋窝正中,经常按摩此穴可促进淋巴循环,帮助机体排出毒素。

按揉颧髎穴:颧髎在眼外角直下方,颧骨下缘凹陷处。

取仰卧位或坐位,用中指或食指点按两侧颧髎穴半分钟,再顺时针方向按揉,以局部感到酸胀并向整个面部放散为好,经常按摩此穴可增强面部血液循环,促进淋巴系统的排毒,刺激面部肌肉组织。


承浆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承浆的准确位置

简便取穴:在面部,口唇下颏唇沟的正口凹陷处取穴。

标准定位:在面部,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按摩瘦脸的正确步骤 按摩承浆穴消除面部水肿

按摩承浆穴可以舒经活络,生津敛液,此穴为面神经及颏神经分支交会处,通过按摩能使脸部肌肤变紧实,消除面部水肿。

按摩取穴:人体的正面,下唇和下颚的正中间凹陷处。

按摩手法:1、牙齿对齐,用中指指腹用力点按此穴,每次30秒,重复5次。2、取一个小钢勺,在勺心和勺背涂抹一些橄榄油或精油,然后反复按压脸部轮廓处;待脸部边缘轮廓感觉温热后,将勺子移到额头正上方的发际线上,沿着发际线轻轻向太阳穴移动,温暖头部和脸部肌肤分界线,可以提高整个脸部的弹性,预防脸部肌肤松弛引起的脸部胀大;鼓起腮帮,用勺子由下往上轻轻敲击脸颊直到眼眶下方,左右手交替,节奏轻快,能让脸部血液和淋巴更加流畅。


痛经按哪个部位能止痛 痛经按承浆穴

承浆穴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承浆穴近于口,该穴有镇静镇痛作用。在痛经的时候可以,使用拇指按摩承浆穴5-10分钟,非常方便快捷。


穴位按摩方法让你拥有迷人身材

1、攒竹穴

攒竹穴在人脸部,位于眉头的两侧,也就是在眉毛内侧边缘位置的凹陷处,常按压这个穴位有缓解头痛的功效,同时还可以去除脸部的水肿问题,达到瘦脸功效。按摩的时候要遵循眼保健操的要求来进行,用两手拇指抵住太阳穴的位置,然后食指则按住攒竹穴,轻轻用力旋转,八拍为一组,做八组即可。

2、承浆穴

承浆穴的位置在面部下唇和下颏之间,颏唇沟的正中凹陷的位置上。承浆穴是足阳明任脉之会,经常按摩承浆穴可调节身体荷尔蒙的分泌,能使胸部以上水肿消除,令肌肤变得有张力。演员伊娃·朗格利亚表示她自己在还念书的时候就喜欢用笔顶着嘴唇下凹陷处来听课,利用中医承浆穴的理论功效来瘦脸。按摩这个穴位只需用拇指每秒按压1次,按20次即可。

3、肾俞穴

日常生活中如果吃东西的口味比较重,这样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使得身体内的水分无法正常排出,这样就会致使身体出现水肿的现象。肾俞穴在腰部的第二腰椎棘突下面,左右各两指宽的位置上。常按摩肾俞穴能促进肾脏的健康,调节新陈代谢的功能,促进身体水分的排出,消除身体水肿。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用手指的关节,每秒钟按摩一下,按3到5次之后休息10秒钟再重复。

下嘴唇中间是什么穴位

下嘴唇中间是什么穴位

1、下嘴唇中间是什么穴位

下嘴唇中间是承浆穴,承浆穴的位置: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承浆穴归属任脉,有缓解治疗口眼歪斜、面肿、龈肿、齿痛、口腔溃疡、三叉神经痛、小便不禁、癫狂等作用。

2、下嘴唇的穴位为什么叫承浆穴

承浆。承,承受也。浆,水与土的混和物也。该穴名意指任脉的冷降水湿及胃经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胃经地仓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以及任脉廉泉穴冷降的地部水液,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本穴如同地部经水的承托之地,故名。

3、下嘴唇承浆穴的作用

“金津玉液”这个词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吧,很多人都简单地认为它就是我们的口水,这可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金津”和“玉液”是我们舌头下面的两个穴位,把舌头卷起来,大家会看到两根粗粗的静脉血管,这两个穴位就在舌系下两旁静脉上。由于这两个穴位里盛载的都是对身体非常有好处的液体,所以古人才用“金津”和“玉液”来形容它们。“金津”“玉液”这两个穴位里的营养物质接下来会走到哪儿呢?就是输送到我前面讲的承浆穴里了。所以我说,承浆穴是个聚宝盆!

人体养生穴位有那些

明目醒脑穴:风池

中医讲“头目风池主”,就是因为风池穴能治疗大部分风病。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处,与耳垂齐平,常与攒竹穴、太阳穴、睛明穴、四白穴等配合,治疗眼部疾病,缓解眼部症状。按揉以上穴位,同时配合颈椎矫治,对治疗近视眼有很好的疗效。此外,按揉风池穴和周围肌肉,可以有效地缓解颈椎病、外感风寒、内外风邪引发的头痛,以及长时间低头工作导致的颈部疲劳。工作间隙,轻叩风池穴,可起到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作用。

养胃穴:中脘

中脘穴在腹部正中线上,胸骨下端与肚脐连接线中点处,按压时会有酸痛感。胃不好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急性胃刺痛患者可点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压10秒,松开,再压,如此反复,三五分钟就可缓解症状;慢性胃不适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轻揉,可促进消化;急性胃肠炎患者在按揉中脘穴的同时,还可以按揉天枢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大巨穴(位于脐下2寸旁开2寸)配合治疗。

补肾固元穴:关元

肚脐以下3寸(约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就是关元穴。按揉关元穴可补充肾气,延缓衰老。对男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缓解肾虚、腰酸、掉发等问题。对女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治疗和缓解很多妇科病。按揉关元穴前,要先搓热手掌,将掌心对准腹部的关元穴做搓揉的动作,由轻到重,直到感觉发热。

养护心脏穴:内关

伸开手臂,掌心向上,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内关穴就在离手腕距离两个手指宽的两条筋之间。按揉内关穴有助于血气畅通,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钟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除了保护心脏,内关穴还是个救急的穴位,在病人突发心脏病时,先让病人平躺,在等待急救期间,配合按揉内关穴可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此外,按揉内关穴还能缓解头疼、口干、嗓子疼、颈椎病、肩周炎、腰部疼痛等病症。

怎样确认身体的穴位

穴位书上说的“寸”都是“同身寸”。比如说:三寸,就是四指并拢的宽度,拇指的宽度为1寸。一般情况下,如果找准了穴位,在穴位处用力按压,有酸、麻、胀、痛的感觉。即使穴位找不准,在穴位的周围按压揉,只要有酸、麻、胀、痛的感觉,也有效果,当然还是尽量找准穴位好,这需要一定的经验。有人主张:离穴不离经。就是穴位找不准没有关系,只要沿着经络运行的方向多敲打敲打,和按摩的效果几乎相等。针对一些比较深的穴位,敲打的作用比按摩还要好。

相关推荐

针灸治疗面瘫需要多久

以针灸治疗,并以手法为主,治疗过程中不加用药物或电针。法则:祛风通络。处方:合谷、太冲、牵正、颊车透地仓,地仓透颊车,风池,下关,迎香,承浆或颊承浆。每次选三或四穴。加减法:眼睑不能下合、露睛流泪者,加攒竹、鱼腰、丝竹空,阳白透鱼腰。耳后痛者,加翳风。味觉减退者,加廉泉。手法:平补平泻,抽针法。操作:合谷,太冲,风池针用泻法,下关,牵正,迎香,平刺,采用平补平泻法,阳白向下平刺透鱼腰,地仓向颊车平

承山的定位在哪里

承山的准确位置承山属足太阳膀胱经经脉之穴道,在人体的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就是这个穴位。主治疾病承山在小腿肚子下方正中,肌肉分成“人”字形,它就在人字中间,中医认为,脾主肌肉,四肢,所以承山穴可以帮助治疗肌肉的问题,如小腿抽筋,腰腿痛等;体内有寒湿之气的人,按摩承山能振奋膀胱经的阳气,排出湿气;刺激承山还能舒筋活血,帮助治疗坐骨神经痛,

改善孕妇水肿的按摩方法

按摩选穴:委中穴、太阳穴、攒竹穴、承浆穴、天突穴。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太阳穴位于颖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攒竹穴位于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承浆穴位于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天突穴位于颈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按摩步骤步骤一:孕妇仰卧在床上,双腿屈曲,按摩者将双手中指叠放按压于孕妇左腿的委中穴,每间隔2秒钟按摩1次,直到穴位稍有

承光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承光的作用主治

按摩承光具有清热明目,祛风通窍的作用,对头痛,目眩,鼻塞,热病具有特殊的疗效,能使疾患的症状得到改善;长期坚持按压还能够对面部神经麻痹,角膜白斑,鼻息肉,鼻炎,内耳眩晕等疾病具有明显的治疗和调理作用。

承筋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承筋穴保健按摩方法

用拇指指腹按揉承筋穴,每次1-3分钟,长期坚持按摩,可以缓解腓肠肌痉挛,拘急,疼痛,还可以治疗痔疮,便秘。

按摩3个穴位轻松瘦脸

穴位按摩瘦脸是通过疏通人体经络,打通人体经脉,刺激人体相关穴位,将脂肪分解排出,达到瘦脸的效果!按摩3个穴位,可以达到效果。瘦脸穴位:肾俞穴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按摩肾俞穴有助于维护肾脏的健康,有助调节新陈代谢,排走体内多余水分,远离浮肿!方法:以指关节轻压穴道,每秒一次,每按压3-5次就休息10 秒,重复以上动作3次。瘦脸穴位:攒竹穴位于面部眉头两侧,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的穴位,按摩这个穴

承浆的作用与功效 承浆穴对症配伍

1.承浆+后溪:承浆为任脉经腧穴,有祛风,通络,消肿之功,后溪宣通阳气,宁心安神,清利湿热,通络止痛。承浆以调阴和阳为主,后溪以通督脉为要。二穴配伍,疏调项背经气,调和气血,通络止痛,主治头项强痛,脐周疼痛。2.承浆+风府:承浆能疏口齿面目风邪,调阴阳气机乘逆,风府为督脉腧穴,有祛风邪,利窍络,泄气火,清神志,醒脑开窍,安神定志之效,二穴配伍,一任一督, 一前一后,两面夹击,调和任督,通经活络,舒

承扶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承扶主治疾病

不少人在腰痛的时候,常伴随大腿部后侧正中的疼痛或麻木,这时除了按揉腰痛的局部以缓解疼痛之外,点按承扶也可有效缓解腰痛,该穴位于大腿后侧正中上部,两侧臀横纹中点,其深层是人体最粗大的神经-坐骨神经通过的地方,时常点揉,可以刺激坐骨神经,使之兴奋,以减轻腿部疼痛,麻木等不适感,对于大腿保健是个重要穴位。本穴有调理肛肠,清热化瘀之功,用以治疗痔疮,生殖器官疼痛,尿潴留等症。配伍次髎,长强,会阳,承山,二

承满的准确位置图 承满特效按摩疗法

用中指指腹按压本穴,每次3-5分钟,每天坚持按摩,可以调节脾胃,缓解胃部不适,预防胃肠疾病的发生。

承山准确位置图作用 按摩承山的好处

承山穴有理气止痛,舒筋活络,消痔的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肩周炎,落枕,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膝盖劳累,便秘,痔疮,脱岗,痛经,腰背痛,腰腿痛,小腿肚抽筋,下肢瘫痪,腓肠肌痉挛,腓肠肌劳损,足部劳累,小儿惊风等症。承山穴配合条口穴,用于治疗肩周炎,条口属足阳明胃经,承山穴属足太阴膀胱经,二者经气上行,同时相交于肩部,所以能有效治疗肩周炎。经常刺激承山穴和条口穴,还可以清除 腿部激素,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