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浴的时间多长比较合适
热水浴的时间多长比较合适
注意水温
沐浴时水温高低要根据各人的体质情况而定,一般热水浴的水温宜控制在38~42℃之间。如水温过高,会使体内热量不易散发而导致大汗淋漓,汗出过多易伤津气,倘若浴后又遭寒风侵袭,极易致病。如水温过凉,使身体突遭寒冷刺激,也是致病的根源。故《干金要方》云:沐浴“不得大热,亦不得大冷,皆生百病。”
控制时间
休浴时间不宜过长,在浴室内停留时间太长会使体力消耗过大,供氧不足,从而诱发心绞痛或使血压升高。对患有冠心病、高血压或脑血管硬化者更应注意,盆浴时间不要太长,最好采用淋浴,以免引起脑血管意外或心肌梗死
过饥过饱时沐浴
常言道:“腹内空空,心慌气短。”人在饥饿时,体内热量减少,血糖降低,而沐浴本身要消耗许多热量,所消耗的热量主要靠血中葡萄糖氧化补充。因此,饥饿时沐浴容易发生因血糖过低所致的头昏眼花,甚至晕厥昏倒,俗称“晕溏”。反之,饭后饱腹沐浴,全身体表血管被热水刺激而扩张,胃肠等内脏血液就会被动员而分布到身体表层,胃肠等消化器官供血不足,功能受到影响,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洗澡用冷水好还是热水好
健美强身冷水浴
冷水浴是指用10~20℃之间的冷水洗澡,可以促进皮肤新陈代谢,使皮肤的营养得到增强。长期坚持冷水浴的人,皮肤嫩滑、红润、富有弹性,显示出健康之美。
冷水浴时,血管还会把血液大量推入内脏血管,稍停后皮肤血管再扩张,大量血液又从内脏血管流向体表,这样一张一缩,就提高了血管的承受能力,使血管弹性增强,有助于预防血管硬化。
此外,冷水浴还能增强呼吸器官、消化器官的功能,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风湿病、关节炎等病症的发生,均有积极作用。
洗冷水浴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不要一下子就用很凉的水,水温可逐渐降到不低于10℃,这样使身体有个适应的过程;可先从夏天开始,一直坚持到冬季,终年不断。最好选择在早晨,有助于消除睡眠后的抑制状态,使人精神焕发。也可以选择在中午,但晚上一般不太适宜。洗的时间不宜过长,短者几十秒,长则数分钟即可。可采取从局部到全身,即先脸头浴、足浴,然后再作全身的擦浴、淋浴,体质好者还可进行冬泳。
冷水浴并非对每个人都适合。有些人的皮肤对冷水敏感,遇到冷水会产生荨麻疹、血红素尿和紫斑;患有严重高血压、冠心病、急性肝炎、空洞性肺结核、活动性风湿病、坐骨神经痛、关节疼痛及高热的病人,都不适合洗冷水浴。
镇静止痒热水澡
热水浴的水温在38~40℃之间,可引起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痉挛,并具有镇静作用。失眠者睡前进行热水浴,对睡眠有帮助,还可减轻皮肤痒感。热水浴可清除皮肤上的污垢,使毛孔、汗腺通畅,提高皮肤的代谢能力和抗病能力。
实验表明,把伤寒杆菌分别种在清洁的皮肤和肮脏的皮肤上,10分钟后采样化验,清洁的皮肤上细菌已死亡,而肮脏的皮肤上细菌依然存在。在医疗中,热水浴可用来治疗慢性关节炎、骨折愈合和其他一些慢性疾患。
健肺愈伤温水浴
温水浴指介于冷水浴和热水浴之间,水温在34℃左右的洗浴。正常人的体温是36。5℃~37℃之间,皮肤的温度在32℃~33℃之间。34℃的温水比皮肤温度略高,但比体温低,用手摸有点微温,泡进去后,体温不会改变,不会觉得冷,也不会觉得热。
若希望有水疗的效果,但又不希望像冷水浴和热水浴那样刺激大时,就可以选择温水疗法。譬如心肺功能不好的病人、烫伤的病人就应选择温水浴。
强身健体的冷热交替浴
冷热交替浴是从热水浴开始,热水的温度约在38℃~44℃之间,洗的时间约为4~6分钟;再进行冷水浴,冷水的温水在10~16℃之间,时间约为1~2分钟,最后仍是热水浴。
至于交替几次并没有限制,一般可两三次。冷热交替浴能消除体弱者或怕冷者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视自己的体质情况决定冷水浴时间的长短和次数,随时可转入热水浴使身体迅速回暖,而且锻炼价值比单纯冷水浴更大。
运动疲劳的恢复方法 运动后沐浴注意事项
每个人对水的温度适应能力不同。一般来说,能忍受温度高些的热水浴,则更能降低血液中的乳酸浓度,但如果沐浴时间过长,水的温度过高,反而容易因为消耗大而造成疲劳,因此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适当控制。
孕妇沐浴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注意水的温度。
据近代医学研究表明,过高的温度会损害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据临床测定,孕妇体温较正常上升2℃时,就会使胎儿的脑细胞发育停滞;如果上升3℃,则有杀死脑细胞的可能,而且因此形成的脑细胞损害,多为不可逆的永久性的损害,胎儿出生后可出现智力障碍,甚至可形成胎儿畸形,如小眼球、唇裂、外耳畸形等,有的还可导致癫病发作。一般来讲,水的温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损害越重。所以,孕妇沐浴时水的温度应掌握在38℃以下,并最好不去温水池或盆堂沐浴,避免热水浸没腹部。
其次,沐浴时间不宜过长。
在浴室或浴罩内沐浴,孕妇很快会出现头昏、眼花、乏力、胸闷等症状。这是由于浴室或浴罩内的空气逐渐减少,温度又较高,氧气供应相对不足所致,加之热水浴的刺激,会引起全身体表的毛细血管扩张,使孕妇脑部的供血不足。同时胎儿也会出现缺氧、胎心率加快,严重者还可使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孕妇在进行热水浴时,每次的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以内为佳。
其三,孕妇沐浴时应该采取立位,不要坐在盆子里洗澡。
因为,妇女怀孕后机体的内分泌功能发生了多方面的改变,阴道内具有灭菌作用的酸性分泌物减少,体内的自然防御机能降低,此时如果坐浴,水中的细菌、病毒极易随之进入阴道、子宫,导致阴道炎、输卵管炎等,或引起尿路感染,使孕妇出现畏寒、高热、腹痛等症状,这样势必增加孕期用药的机会,也给畸胎、早产创造了条件。
孕妈妈洗澡时应注意的安全细节有哪些
妇女怀孕以后,由于机体内分泌的改变,新陈代谢逐渐增强,汗腺及皮脂腺分泌也会随之旺盛。因此,孕妇比常人更需要沐浴,以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皮肤、尿路感染。首先,要注意水的温度。
一般来讲,水的温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损害越重。所以,孕妇沐浴时水的温度应掌握在38℃以下,并最好不去温水池或盆堂沐浴,避免热水浸没腹部。
其次,沐浴时间不宜过长。
在浴室或浴罩内沐浴,孕妇很快会出现头昏、眼花、乏力、胸闷等症状。这是由于浴室或浴罩内的空气逐渐减少,温度又较高,氧气供应相对不足所致,加之热水浴的刺激,会引起全身体表的毛细血管扩张,使孕妇脑部的供血不足。同时胎儿也会出现缺氧、胎心率加快,严重者还可使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孕妇在进行热水浴时,每次的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以内为佳。
其三,孕妇沐浴时应该采取立位,不要坐在盆子里洗澡。
因为,妇女怀孕后机体的内分泌功能发生了多方面的改变,阴道内具有灭菌作用的酸性分泌物减少,体内的自然防御机能降低,此时如果坐浴,水中的细菌、病毒极易随之进入阴道、子宫,导致阴道炎、输卵管炎等,或引起尿路感染,使孕妇出现畏寒、高热、腹痛等症状,这样势必增加孕期用药的机会,也给畸胎、早产创造了条件。
据近代医学研究表明,过高的温度会损害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据临床测定,孕妇体温较正常上升2℃时,就会使胎儿的脑细胞发育停滞;如果上升3℃,则有杀死脑细胞的可能,而且因此形成的脑细胞损害,多为不可逆的永久性的损害,胎儿出生后可出现智力障碍,甚至可形成胎儿畸形,如小眼球、唇裂、外耳畸形等,有的还可导致癫病发作。
老年人怎么沐浴养生
老年人养生沐浴通常有三种方式:
老年人养生沐浴一。日光浴,即“晒太阳”,就是使人的皮肤在太阳下直接暴晒,主要依靠红外线和紫外线。红外线可用于人体皮下组织加快产热,使人体温度升高、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紫外线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保证钙、磷的吸收,防治老年人骨质疏松和骨软化症。紫外线有很强的杀菌消毒作用,能直接杀死皮肤和衣服上的许多细菌,预防疖肿、毛囊炎等皮肤病,促进创伤愈合,它还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日光浴最好选在江湖海滨、游泳场进行,也可以在家庭院内、阳台上锻炼。日照时问长短,可视个人体质和病情而定。如第一次可照5分钟,如无不良反应,可逐渐增至半小时,最长不超过1小时,中间宜在阴凉处休息1~2次。进行日光浴最适宜时间要据季节而定。夏季上午8~9点,下午4~6点。冬季气温不低于18 度,较适宜的时间中午11时~下午2时。温度低于18度时,老人不宜进行日光浴,可在晴天穿着衣服到室外晒太阳或散步。进行日光浴时不可过度,长期暴晒可损伤皮肤。照射时不要看书或睡觉,不要隔着玻璃进行,以免降低锻炼效果。日照中如出现皮肤烧灼感、头痛、心慌、恶心等现象应立即停止。慢性病患者做日光浴时,宜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锻炼。
老年人养生沐浴二。空气浴,就是尽量使身体与空气接触,用空气浴身的一种锻炼方法。空气浴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专门进行空气浴锻炼,宜在早晨进行。练习者穿短衣短裤,在空气新鲜的地方接受空气浴,也可配合一些其他项目如体操、跑步、散步、跳老年迪斯科等进行。每次进行15~20分钟,适应后可增加至1~2小时。另一种是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进行锻炼。如:开窗睡觉,到户外打太极拳,种菜栽花等轻微劳动,劳动时,可少穿一些衣服或半裸体等。冬天宜在经过通风换气的室内进行,以皮肤不起“鸡皮疙瘩”,身上不发抖为准。浴后以干擦皮肤至红为止。开展空气浴锻炼同样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气候变坏时如大风沙、大雾或寒流,应暂停锻炼。
老年人养生沐浴三。水浴,就是用水洗澡。水浴分热水浴、冷水浴两种。热水浴能使体温调节中枢得到锻炼,并能影响心脏功能,增加心脏脉搏输出量,加快血液循环和淋巴液的活动,使呼吸加深,肺换气量增大。但老年人不能经常洗热水浴。洗热水浴会使人感到疲劳、软弱发困、出汗很多。如果汗出过多,也容易造成虚脱,患心脏病的老人进行热水浴时宜慎重。
养生沐浴虽然好,但是老人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当选择。
孕妈妈洗澡时应注意的安全细节
首先,要注意水的温度。
一般来讲,水的温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损害越重。所以,孕妇沐浴时水的温度应掌握在38℃以下,并最好不去温水池或盆堂沐浴,避免热水浸没腹部。
其次,沐浴时间不宜过长。
在浴室或浴罩内沐浴,孕妇很快会出现头昏、眼花、乏力、胸闷等症状。这是由于浴室或浴罩内的空气逐渐减少,温度又较高,氧气供应相对不足所致,加之热水浴的刺激,会引起全身体表的毛细血管扩张,使孕妇脑部的供血不足。同时胎儿也会出现缺氧、胎心率加快,严重者还可使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孕妇在进行热水浴时,每次的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以内为佳。
其三,孕妇沐浴时应该采取立位,不要坐在盆子里洗澡。
因为,妇女怀孕后机体的内分泌功能发生了多方面的改变,阴道内具有灭菌作用的酸性分泌物减少,体内的自然防御机能降低,此时如果坐浴,水中的细菌、病毒极易随之进入阴道、子宫,导致阴道炎、输卵管炎等,或引起尿路感染,使孕妇出现畏寒、高热、腹痛等症状,这样势必增加孕期用药的机会,也给畸胎、早产创造了条件。
据近代医学研究表明,过高的温度会损害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据临床测定,孕妇体温较正常上升2℃时,就会使胎儿的脑细胞发育停滞;如果上升3℃,则有杀死脑细胞的可能,而且因此形成的脑细胞损害,多为不可逆的永久性的损害,胎儿出生后可出现智力障碍,甚至可形成胎儿畸形,如小眼球、唇裂、外耳畸形等,有的还可导致癫病发作。
盆腔积液可以泡澡吗 泡澡的注意事项
1.初浴时,水位宜在心脏以下,约3~5分钟身体适应后,再慢慢泡至肩位;洗浴时间不可太长,尤其是全身热水浴。
2.饭前、饭后半小内不宜进行全身药浴。饭前药浴,由于肠胃空虚,洗浴时出汗过多,易造成虚脱。
3.严重心衰、严重肺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冠心病、主动脉瘤、动脉硬化、高血压患者、有出血倾向者以及老年人、儿童慎用水温39℃以上的药浴。
4.全身泡热药浴易发生晕厥,故浴后要慢慢地从浴盆中起身;泡药浴时出现轻度胸闷、口干等不适,可适当饮水或饮料;若有严重不适,应立即停止药浴。
孕早期洗澡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
孕吐反应通常会使准妈妈妈的身体比较虚弱。如果洗浴时间太长,容易身体过于疲倦,引起头晕,虚脱在卫生间里;或是因身体受冷而染上伤风感冒。特别是坐浴时间过久,会造成子宫充血,刺激子宫肌肉引起收缩,引发流产。
在浴室内沐浴,准妈妈妈容易出现头昏、眼花、乏力、胸闷等症状。这是由于浴室内的空气逐渐减少,温度又较高,氧气供应相对不足所致。加之热水的刺激,会引起全身体表的毛细血管扩张,使准妈妈妈脑部的供血不足。同时胎儿也会出现缺氧、胎心率加快,严重者还可使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受到不良影响。
因此,准妈妈妈在进行热水浴时,每次的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以内为佳。
孩子反复湿疹怎么办
湿疹不仅会给儿童带来身体上的不适,频繁的发作还会给儿童的心理发育带来显著影响。家长需要教育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皮肤护理习惯,比如温水浴、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和减轻湿疹的复发。
1、皮肤干燥是湿疹频发的重要原因(这与皮损区渗出并不矛盾),湿疹并不是皮肤真的湿,湿主要是指受影响区的皮肤渗出。热水浴容易导致皮肤干燥,特别是在冬季,应避免频繁的热水浴。过热的水和较长的洗浴时间会导致皮肤水分流失、皮脂成分丢失,对环境中的过敏原更敏感。洗浴时应尽量用温水浴,水温以不感觉到冷即可,并且洗浴时间不宜过长。
2、应选择刺激性小的洗浴液,不宜使用芳香型香皂。有皮损的区域应避免沾水,防止感染。在洗浴结束后,尽量用毛巾拍干皮肤上的水分,切忌用毛巾过度的擦拭皮肤。洗浴后可使用皮肤保湿剂(如凡士林),均匀涂抹皮肤。即使在使用激素类药膏时,也可以同时使用皮肤保湿剂。选择常规的温和型保湿剂即可,应避免使用含有酒精的保湿剂,因为酒精往往会加重皮肤干燥。
3、衣着应宽松、柔软,尽量不给孩子穿易刺激皮肤的衣服,如羊毛或粗糙的编织材料,尽量穿柔软的棉质布料。床上被褥也应选择棉质布料,避免毛料和丝质制品。
4、在皮疹区,可以使用毛巾进行湿敷,防止瘙痒,预防皮肤损伤。应常给孩子剪指甲,减少因搔抓引起的皮损。避免出汗和过热,也能减少湿疹的复发。任何已知的过敏原如某些食物、灰尘、动物皮毛,也应该尽量远离,尤其是在家庭生活环境中,应保持居室清洁卫生。
洗澡水温不同保健功效也不同
健美强身冷水浴
冷水浴是指用10~20℃之间的冷水洗澡,可以促进皮肤新陈代谢,使皮肤的营养得到增强。长期坚持冷水浴的人,皮肤嫩滑、红润、富有弹性,显示出健康之美。
冷水浴时,血管还会把血液大量推入内脏血管,稍停后皮肤血管再扩张,大量血液又从内脏血管流向体表,这样一张一缩,就提高了血管的承受能力,使血管弹性增 强,有助于预防血管硬化。此外,冷水浴还能增强呼吸器官、消化器官的功能,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风湿病、关节炎等病症的发生,均有积极作用。
健肺愈伤温水浴
温水浴指介于冷水浴和热水浴之间,水温在34℃左右的洗浴。正常人的体温是36。5℃~37℃之间,皮肤的温度在32℃~33℃之间。34℃的温水比皮肤温度略高,但比体温低,用手摸有点微温,泡进去后,体温不会改变,不会觉得冷,也不会觉得热。
若希望有水疗的效果,但又不希望像冷水浴和热水浴那样刺激大时,就可以选择温水疗法。譬如心肺功能不好的病人、烫伤的病人就应选择温水浴。
强身健体的冷热交替浴
冷热交替浴是从热水浴开始,热水的温度约在38℃~44℃之间,洗的时间约为4~6分钟;再进行冷水浴,冷水的温水在10~16℃之间,时间约为1~2分钟,最后仍是热水浴。
镇静止痒热水澡
热水浴的水温在38~40℃之间,可引起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痉挛,并具有镇静作用。失眠者睡前进行热水浴,对睡眠有帮助,还可减轻皮肤痒感。热水浴可清除皮肤上的污垢,使毛孔、汗腺通畅,提高皮肤的代谢能力和抗病能力。
实验表明,把伤寒杆菌分别种在清洁的皮肤和肮脏的皮肤上,10分钟后采样化验,清洁的皮肤上细菌已死亡,而肮脏的皮肤上细菌依然存在。在医疗中,热水浴可用来治疗慢性关节炎、骨折愈合和其他一些慢性疾患。
木耳泡开后可以直接吃吗 木耳泡多长时间合适
视情况而定。
木耳用不同的泡发方式,泡发的时间就会不同,比如木耳用冷水泡,可能要3-4个小时左右,用热水泡,则可能只要半个小时左右,如果用微波炉泡发,甚至只需要4分钟左右的时间,因此木耳泡多长时间合适,主要与自身选择的泡发方式相关。
用高锰酸钾坐浴的时间 高锰酸钾坐浴用冷水合适热水
高门酸钾在水中会慢慢的释放出氧活性物质,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冷水释放慢,杀菌起效慢,而高温又会促使氧活性物质快速释放,也会影响其杀菌消毒效果,因此,高锰酸钾坐浴最好是用40度的温水。
足疗的禁忌
一、足浴时要注意温度适中(最佳温度在40-45℃),同时凉水对血管有收缩作用而有利健康。最好能让水温按足部适应逐步变热。
二、在做足疗的时候水温最好保持在三十到四十度之间,尤其进行足浴治疗时,只有温度合适时间合适,这样才能保证药物效力的有效果。
三、饭前、饭后30分钟内不宜进行足浴,饭前足药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不利,饭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
四、足药浴治疗时,有些药物外用可起泡,或局部皮肤发红、瘙痒。有的病人属特异体质,用药后可出现过敏反应。
五、足药浴所用外治药物,剂量较大,有些药物尚有毒性,故一般不宜入口。同时,足药浴治疗完毕后,应洗净患处,拭干。
六、在进行足浴时,由于足部及下肢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可引起头部急性贫血,出现头晕、目眩。
七、有出血等症状患者,不宜足浴。有心脏病及身体虚弱者,洗脚泡脚时间不宜过长,按摩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
八、按摩后30分钟内须饮温开水(肾脏和心脏病患者可酌量少饮一些),以利于血液循环,并有一定的排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