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数脉搏
怎样数脉搏
人们在心慌或发烧时,总要数一数自己的脉搏。那么脉搏多快为正常呢?各个年龄段脉搏的标准是不同的。1岁的孩子,每分钟120~140次;2~4 岁,每分钟100~120次;5~1o岁,每分钟90~100次;11~14岁,每分钟80~9 0次;成年人每分钟70~80次。
成年人脉搏每分钟少于60次是心动过缓(运动员脉搏有时也在60次以下,那是心脏健康有力的表现)。如果超过100次是心动过速。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脉搏可暂时增快。
数脉搏以前,要先让病人安静一会儿,避免过度兴奋和活动影响脉搏的节律、弹性和强弱。正常人的脉搏有力而富有弹性,很容易在手腕掌面外侧跳动的挠动脉上摸到。如果病人有大出血或病情严重时,脉搏就会很微弱,甚至摸不到。而有些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脉搏就强而硬,而且没有弹性。
正常人的脉搏节律是规律的,如果脉搏节律忽快忽慢,或者时有时无,就是心律不齐,应加以诊治。
风热感冒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中医辨证检查:舌苔带点黄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体通常比较红。脉像通常为数脉或洪脉,脉搏比正常的为快,为大。
2、辅助检查:体温测量,可有发烧现象;胸部X线检查可正常,或肺纹理增粗;血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淋巴细胞增高或减少。肺部听诊有呼吸音增粗。
如何自我判断心律不齐呢
1、静状态下,自己数数脉搏如果超过100次/分,叫心 动过速,就是心跳频率过快。健康人或急性心梗、心肌炎、心 衰等都可以出现较快的心率,心动过速又分为窦性心动过速和 室上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病情较轻,室上性心动过速较 严重。
2、脉搏跳动极不规律,快慢没准、强弱不一,摸着心 跳全乱了,感觉心烦意乱,有可能是房颤,这也是较常见的心 律不齐之一,房颤在老年心血管病人中较为常见,有快慢之分 房颤的最大特点是 三个不一致,即心跳强弱不一致、快慢 不一致,脉搏与心跳不一致,就是心脏的跳动有时不能传达到 脉搏上,房颤最大的危害是容易诱发脑梗塞。
风热感冒症状
(1)喉咙痛
在感冒之前喉咙就会发痛,而且伴有痰黄。
(2)流浓涕
通常黄色。
(3)舌苔带点黄色
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体通常比较红。
(4)便秘
(5)身热
口渴和心烦等先前症状。
(6)脉像
通常为数脉或洪脉
就是脉搏比正常为快。
(7)发热
微恶风寒,有汗或少汗,头痛身楚;
(8)鼻塞
流黄浊涕,咳嗽,咽红干痛。
(9)微汗
口干微汗,通常伴有身体发虚症状。
肾虚的脉象是怎样的
肾虚的脉象:
沉脉
肾虚的脉象总体来说是沉脉,特别是尺部的脉沉。沉脉的脉象是: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沉细数
脉搏在沉的同时,脉体细,脉搏快(一呼一吸超过5次),为沉细数脉。脉沉细数为肾阴虚的典型脉象。沉迟脉搏在沉的同时,脉搏跳动慢(一呼一吸不到4次),为沉迟脉。脉沉迟为肾阳虚的典型脉象。
沉微
脉搏在沉的同时,脉搏跳动微弱无力,甚至似有似无,这种脉象叫沉微,重的叫脉微欲绝,是肾阳虚脱的脉象。
脉诊的方法:
中医的诊脉方法共有三种,即遍诊法、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现在最常用的是寸口诊法。
寸口脉即桡动脉,在手掌掌横纹后的桡侧(拇指侧)的桡动脉搏动处。切脉部位以掌后高骨(即桡骨茎突)为标志,正当高骨的部位是关脉,关脉的前部(即靠手掌部)为寸脉,关脉的后部(即靠肘部)为尺脉。因为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切脉的指力分为浮(即轻取)、中(即中等指力)、沉(即重按)三候,所以也将这种诊脉方法称为“三部九候”脉法。寸口诊法的脏腑定位是:左手的寸脉——心与膻中;左手的关脉——肝、胆与膈;左手的尺脉——肾与小腹;右手的寸脉——肺与胸中;右手的关脉——脾与胃;右手的尺脉——肾与小腹。
风热感冒的八大具体症状
1、流浓鼻涕,并且鼻涕的颜色还呈现黄色;
2、身体发热,出现发烧的情况。另外还会伴随有口干舌燥以及心烦意乱的症状;
3、喉咙肿痛,并且在即将患有风热感冒的情况就会患有;
4、痰多,并且痰液的颜色通常都是黄色或者是黑色的;
5、舌苔薄白,舌头的颜色则是比较红;
6、脉象则是出现数脉或者是洪脉的情况,也就是说脉搏的速度比正常时候要快;
7、便秘;
8、小便发黄。
心律失常患者测定脉搏如何掌握时间
正常人的脉搏
正常人脉搏的快慢与年龄相关,新生儿在安静状态下平均脉搏频率为140次/分;1-12个月为120次/分;1-2岁为110次/分;3-4岁为105次/分;5-6岁为95次/分;7-8岁为85次/分;9-15岁为75次/分。
测脉搏应掌握时间
测定脉搏时应用右手食指和中指并紧,然后轻压在左手腕表浅动脉上,压力大小以能清楚地感到搏动为宜,除患重病、心脏病及心率过快或过慢的患者应数足1分钟外,通常数脉搏半分钟即可,脉搏数乘以2即为1分钟的脉搏次数。脉搏短绌的病人,应由两人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两人同时开始,由听心率者发出口令,测1分钟。
冠心病患者要数着脉搏运动
1、运动前先查体
冠心病患者在开始运动锻炼之前要进行正规查体,然后由医生开出运动处方。通过查体能知道你的冠状动脉究竟狭窄到什么程度,心肌缺血的程度如何,目前能耐受什么样的运动强度。
请医生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开出适合你的运动处方。不要怕麻烦,更不要讳疾忌医,把你的全部情况都如实地告诉医生,接受各项必要的检测,这样才能让处方开得更合理。
2、运动要循序渐进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一定要从强度低、轻微柔和的运动开始。如果你是个重症冠心病患者(心梗后或经常发作心绞痛),只能从在室内走动开始了。症状并不十分严重的,可以从户外散步开始。
开始运动前数一下脉搏,步行10分钟后,再数脉搏。如果脉搏增加20次,或超过100次/分,或出现脉搏不规整,表示运动超量,下次只能步行5分钟,再测脉搏。摸索到不超过上述标准的合适步行时间,坚持每天步行2次。1周后,每次增加1分钟;如无不适,以后每周每次再增加1分钟,直到每次可步行20分钟,没有任何不适。坚持数周后,考虑增加太极拳项目,即每次先步行5~10分钟,再接着学打简易太极拳。
第一周学5式,打两遍为止,查脉搏有没有超标,没超标可以每天2次,维持1周。
第2周每次增加1式,以后每周每次增加1式,直到打完24式。
这其中每次都要测查脉搏,如有超标现象或有其他不适,应适当减轻运动量。如果一年内能坚持打完24式没有任何反应,第二年再开始以前面的速度学42式,并将每次运动时间逐渐加长到30分钟。
3、运动要少量多次
定期复查每次可以只运动5分钟,每3~4小时1次,一天4~5次,加起来也接近半小时。即使你逐渐适应了一定的运动量,每次也不要时间太长。保持在10分钟,每天3~4次,同样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美国一项对7307名平均66岁男子的研究显示,假定总运动量相同,多次短时间运动与一次长时间运动获益相同。另外,冠心病患者要不断复查,最初应每周1次,1个月后半月1次,3个月后改为1月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