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游泳安全知识

游泳安全知识

一、游泳安全要点

1.下水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2.下水前试试水温,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

3.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则必须有伴相陪,不可单独游泳;

4.下水前观察游泳处的环境,若有危险警告,则不能在此游泳;

5.不要在地理环境不清楚的峡谷游泳。这些地方的水深浅不一,而且凉,水中可能有伤人的障碍物,很不安全;

6.跳水前一定要确保此处水深至少有3米,并且水下没有杂草、岩石或其他障碍物。以脚先入水较为安全;

7.在海中游泳,要沿着海岸线平行方向而游,游泳技术不精良或体力不充沛者,不要涉水至深处。在海岸做一标记,留意自己是否被冲出太远,及时调整方向,确保安全。

二、游泳16忌

游泳是磨炼人的意志、锻炼身体的良好方法,但游泳也有禁忌。

1、忌饭前饭后游泳。空腹游泳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也会在游泳中发生头昏乏力等意外情况;饱腹游泳亦会影响消化功能,还会产生胃痉挛,甚至呕吐、腹痛现象。

2、忌剧烈运动后游泳。剧烈运动后马上游泳,会使心脏加重负担;体温的急剧下降,会抵抗力减弱,引起感冒、咽喉炎等。

3、忌月经期游泳。月经期间游泳,病菌易进入子宫、输卵管等处,引起感染,导致月经不调、经量过多、经期延长。

4、忌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在天然水域游泳时,切忌贸然下水。凡水域周围和水下情况复杂的都不宜下水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5、忌长时间曝晒游泳。长时间曝晒会产生晒斑,或引起急性皮炎,亦称日光灼伤。为防止晒斑的发生,上岸后最好用伞遮阳,或到有树荫的地方休息,或用浴巾在身上保护皮肤,或在身体裸露处涂防晒霜。

6、忌不做准备活动即游泳。水温通常总比体温低,因此,下水前必须做准备活动,否则易导致身体不适感。

7、忌游泳后马上进食。游泳后宜休息片刻再进食,否则会突然增加胃肠的负担,久之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

8、忌游时过久。皮肤对寒冷刺激一般有三个反应期。第一期:入水后,受冷的刺激,皮肤血管收缩,肤色呈苍白。第二期:在水中停留一定时间后,体表血流扩张,皮肤由苍白转呈浅红色,肤体由冷转暖。第三期:停留过久,体温热散大于热发,皮肤出现鸡皮疙瘩和寒颤现象。这是夏游的禁忌期,应及时出水。游泳持续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5——2小时。

9、忌有癫痫史游泳。无论是大发作型或小发作型,在发作时有一瞬间意识失控,如果在游泳中突然诱发,就难免“灭顶之灾”。

游泳安全知识

1、游泳需要经过体格检查。

2、慎重选择游泳场所。

3、下水前要做准备运动。

4、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

5、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跳水。

6、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来相助。

游泳过程中要注意几点安全小常识

游泳过程中要注意几点安全小常识

1、下水前不能吃太饱,也不能太饿了,一般情况下建议饭后一个小时后才能下水游泳,以免引起抽筋,或者体力不支等情况。

2、下水前一定要试水温,如果觉得水温过低则一定不要下水游泳。

3、最好有会游泳的人相伴一起游泳,尽可能不要单独游泳。特别是对新手游泳者,体体较差者,都建议尽可能的到人较多的地方进行游泳。

4、下水前,一定要注意查看周边的环境是否适合游泳,要特别注意危险警告,深水区警告等方面的细节,在进入游泳池前一定要注意查看安全标识,尽可能的多掌握一些安全知识。

5、如果选择野外游泳,或者海中游泳的话,一定要注意尽可能的沿着海岸线平行方向游,游至深水区时一定要 注意确保自身的安全。

6、在下水前,一定要注意先做暖身运动,切记猛的一下潜入水中,可适当的的用水浇浇身体,从而让身体适应水的温度。

7、在水中一定不能打闹,嬉戏,以免引起呛水或者溺水等安全事故。游泳前还要特别注意准备的安保措施,如游泳圈、眼镜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8、游泳一定要控制时间,建议控制在30分钟到50分钟之间,因为游泳本身就是一种很消耗体力的运动,且水热传的能力要比空气快上许多,加之体热经水的传导而流失,长时间可能会出现皮肤发冷,嘴唇发紫、甚至抽筋等问题。在控制游泳时间的同时,如果感觉身体有什么不适感的话,则建议应尽快上岸,擦干身子,避免感冒。

9、在游泳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从慢到快,逐步提高游泳速度,游泳过程中也一定要注意量力而行。

10、游泳后,要适当的补充些养份。

总得来说,日常在游泳前,游泳中,游泳后都有许多需要注意的,而对于广大的喜欢游泳的人而言,在利用游泳健身前,一定要先确保安全,其次要特别注意预防感冒,量力而行。另外在游泳后,还要注意及时擦干身子,补充养份等等。当然了在具体的游泳过程中还有许多细节是需要游泳者自身加强警惕的。

游泳过程中要注意几点安全小常识

1、下水前不能吃太饱,也不能太饿了,一般情况下建议饭后一个小时后才能下水游泳,以免引起抽筋,或者体力不支等情况。

2、下水前一定要试水温,如果觉得水温过低则一定不要下水游泳。

3、最好有会游泳的人相伴一起游泳,尽可能不要单独游泳。特别是对新手游泳者,体体较差者,都建议尽可能的到人较多的地方进行游泳。

4、下水前,一定要注意查看周边的环境是否适合游泳,要特别注意危险警告,深水区警告等方面的细节,在进入游泳池前一定要注意查看安全标识,尽可能的多掌握一些安全知识。

5、如果选择野外游泳,或者海中游泳的话,一定要注意尽可能的沿着海岸线平行方向游,游至深水区时一定要 注意确保自身的安全。

冬泳比夏天游泳更减肥吗 冬泳是在室内还是室外好

各有各的好处。

室外空气流通性好,空气更加清新自然、并且还有阳光,在这种环境下游泳身心会更加舒畅,并且水质也更加自然。只是室外游泳安全隐患比较大,如果要去室外游泳的话一定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水域。

而室内游泳安全措施更有保障,另外室内游泳馆不会受天气影响,任何时间都可以游泳,水质也会定期进行消毒。这两者都是不错的选择,建议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

游泳安全要点

游泳安全要点

1、下水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2、下水前试试水温,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

3、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则必须有伴相陪,不可单独游泳;

4、下水前观察游泳处的环境,若有危险警告,则不能在此游泳;

5、不要在地理环境不清楚的峡谷游泳。这些地方的水深浅不一,而且凉,水中可能有伤人的障碍物,很不安全;

6、跳水前一定要确保此处水深至少有3米,并且水下没有杂草、岩石或其他障碍物。以脚先入水较为安全;

7、在海中游泳,要沿着海岸线平行方向而游,游泳技术不精良或体力不充沛者,不要涉水至深处。在海岸做一标记,留意自己是否被冲出太远,及时调整方向,确保安全。

游泳16忌

游泳是磨炼人的意志、锻炼身体的良好方法,但游泳也有禁忌。

1、忌饭前饭后游泳。空腹游泳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也会在游泳中发生头昏乏力等意外情况;饱腹游泳亦会影响消化功能,还会产生胃痉挛,甚至呕吐、腹痛现象。

2、忌剧烈运动后游泳。剧烈运动后马上游泳,会使心脏加重负担;体温的急剧下降,会抵抗力减弱,引起感冒、咽喉炎等。

3、忌月经期游泳。月经期间游泳,病菌易进入子宫、输卵管等处,引起感染,导致月经不调、经量过多、经期延长。

4、忌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在天然水域游泳时,切忌贸然下水。凡水域周围和水下情况复杂的都不宜下水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5、忌长时间曝晒游泳。长时间曝晒会产生晒斑,或引起急性皮炎,亦称日光灼伤。为防止晒斑的发生,上岸后最好用伞遮阳,或到有树荫的地方休息,或用浴巾在身上保护皮肤,或在身体裸露处涂防晒霜。

6、忌不做准备活动即游泳。水温通常总比体温低,因此,下水前必须做准备活动,否则易导致身体不适感。

7、忌游泳后马上进食。游泳后宜休息片刻再进食,否则会突然增加胃肠的负担,久之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

8、忌游时过久。皮肤对寒冷刺激一般有三个反应期。第一期:入水后,受冷的刺激,皮肤血管收缩,肤色呈苍白。第二期:在水中停留一定时间后,体表血流扩张,皮肤由苍白转呈浅红色,肤体由冷转暖。第三期:停留过久,体温热散大于热发,皮肤出现鸡皮疙瘩和寒颤现象。这是夏游的禁忌期,应及时出水。游泳持续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5——2小时。

9、忌有癫痫史游泳。无论是大发作型或小发作型,在发作时有一瞬间意识失控,如果在游泳中突然诱发,就难免“灭顶之灾”。

10、忌高血压患者游泳。特别是顽固性的高血压,药物难于控制,游泳有诱发中风的潜在危险,应绝对避免。[

11、忌心脏病者游泳。如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冠心病、风湿性瓣膜病、较严重心律失常等患者,对游泳应“敬而远之”。

12、忌患中耳炎游泳。不论是慢性还是急性中耳炎,因水进入发炎的中耳,等于“雪上加霜”,使病情加重,甚至可使颅内感染等。

13、忌患急性眼结膜炎游泳。该病病毒,特别是在游泳池里传染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令人吃惊。在该病流行季节即使是健康人,也应避免到游泳池内游泳。

14、忌某些皮肤病游泳。如各个类型的癣,过敏性的皮肤病等,不仅诱发荨麻疹、接触皮炎,而且易加重病情。

15、忌酒后游泳。酒后游泳体内储备的葡萄糖大量消耗会出现低血糖。另外,酒精能抑制肝脏正常生理功能,妨碍体内葡萄糖转化及储备,从而发生意外。

16、忌忽视泳后卫生。泳后,应即用软质干巾擦去身上水垢,滴上氯霉或硼酸眼药水,擤出鼻腔分泌物。如若耳部进水,可采用“同侧跳”将水排出。之后,再做几节放松体操及肢体按摩或在日光下小憩15——20分钟,以避免肌群僵化和疲劳。

什么情况下不宜游泳

1、单身一个人不能外出游泳。没有同伴,单身一个人去游泳,最容易出问题。学生游泳应该有家长或成年人陪同,否则,禁止外出游泳。

2、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中耳炎、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发热、精神疲倦、身体无力者都不能去游泳。

3、参加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或意外。

4、被污染了的河流、水库、有急流处、两条河流汇合处以及落差较大的河流湖泊,均不宜游泳,一般来说,凡是水况不明的江河湖泊、山塘水库都不宜游泳。

5、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不宜游泳。

溺水安全知识

一、预防溺水的措施:

1、应在成人带领下游泳,学会游泳;

2、不要独自在河边、山塘边玩耍;

3、不去非游泳区游泳;

4、不会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区,即使带着救生圈也不安全;

5、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

二、如何预防游泳时下肢抽筋

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暖身运动。

游泳前应考虑身体状况,如果太饱、太饿或过度疲劳时,不要游泳。

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后再跳入水中。不要立刻跳入水中。

游泳时如胸痛,可用力压胸口,等到稍好时再上岸,

腹部疼痛时,应上岸,最好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

游泳入门 温馨提示

对于不会游泳的“旱鸭子们”来说,以上两点是最最基础的也是最最重要的泳池游泳安全要点,希望初学者们可以牢记,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大胆学习,早日成为游泳健将。

宝宝游泳安全防护常识

儿童在12岁以下,即使会游泳,家长也应陪同。当儿童在海边或河边走时,建议给儿童穿上浮生物。

儿童游泳的时候,更要随时注意,防止儿童身体紧张抽筋,发现情况,赶快带离泳池。进行救护按摩。如果儿童口鼻呛水,应让儿童赶快上岸后,用手指压中脘、内关穴,如果有仁丹,也可以含上一粒。

游泳时,如儿童出现胸痛,可用力压胸口,等到稍好时再上岸。腹部疼痛时,应让儿童立即上岸,最好让其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原因可能是慢性鼻炎、呛水或身体寒冷、暂时性脑血管痉挛所引起。

耳朵里灌水或鼻子呛水,排水方法有:将头歪向耳朵进水的一侧,用力拉住耳垂,用同侧腿进行单足跳;手心对准耳道,用手把耳朵堵严压紧,左耳进水就把头歪向左边,然后迅速将手挪开,水即会被吸出;用消毒棉签送入耳道内将水吸出。

对于游泳不利的情况很多,都要避免,如:饭后不宜游泳,有开放性伤口、皮肤病、眼疾不宜游泳,感冒、生病、身体不适或虚弱不宜游泳;雷雨天气不宜游泳,温度太低、水太凉不宜游泳;游泳时禁止与同伴过分开玩笑,不要随意下水,特别是野外,不明水域不要游泳、跳水,水浅、人多不可跳水;要在有救生员及合格场所游泳。

游泳安全常识

1.池边不可奔跑或追逐,以免滑倒受伤。

2.池边不可任意推人下水,以免撞到他人或撞到池边受伤。

3.池边严禁跳水,常因水浅,造成颈椎受伤而终生瘫痪。

4.戏水时,不可将他人压入水中不放,以免因呛水而窒息。

5.水中活动时,已感有寒意时,或将有抽筋现象时,应登岸休息。

6.若发现有人溺水时,即刻发出「有人溺水」呼救或打110请求支持,如果自己没有学过水上救生,不可冒然下水施救。

7.若在水中发现自己体力不足,无法游回池边时,应立即举手求救,或大声喊叫「救命」等待救援。

在海滩游泳安全常识

1.应在设有救生人员值勤的海域游泳,并听从指导及勿超越警戒线。

2.海边戏水,不要依赖充气式浮具(如游泳圈、浮床等)来助泳,万一泄气,无所依*,容易造成溺水。

3.海中游泳,因为是动水,有海流、有波浪,与游泳池不同,故需要加倍的耐力及体力才能达到同等距离,所以不可高估自己的游泳能力,才不会造成不幸。

4.严禁单独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5.在海中,若有皮肤受伤出血时,应立即上岸,

6.在遇有人溺水时,应大声喊叫或打110请求协助,未学过水上救生,不可冒然下水施救,以免造成溺水事件。

相关推荐

宝宝夏季游泳安全指南

夏天将至,天气越来越热,游泳的吸引力也逐渐超越了跑步。然而,相比于跑道,泳池或是公开水域,却暗藏了很多危险。 近日,社交网络上的一篇题为《小男孩游泳回来一周之后离奇死亡,“干性溺死”这现象,家长们不能掉以轻心》的文章,吓坏了不少家长以及那些跃跃欲试跳入泳池的孩子们。 在文章中,一位4岁的美国小男孩因为在戏水过程中误吸了水,几天后就上吐下泻,并且肩膀痛,最终不幸离世,而在救治得出的结论是,这也为小朋友死于“干性溺死”。 在网络百科中,确实有不少关于“干性溺死”也叫作“二次溺水”的科学解释,然而专业医生从医学

游泳安全七不教育是什么 游泳安全“七不”教育

有孩子的父母一定要注意给孩子科普,以下有关孩子游泳的七件不能做的事: 1.孩子不要自己一个人私自下水游泳; 2.孩子不要私自与同学去结伴游泳; 3.在没有家长或监护人看管的情况下,孩子不要去游泳; 4.孩子不要到安全设施差、没有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5.孩子不要到不熟悉的水域里游泳; 6.上下学途中,孩子路过江河、湖泊、水库等危险水域时,不要下去游泳嬉水; 7.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不盲目伸手拉人下水施救,要大声呼救,寻求成年人的帮助。

跳水要注意什么 注意不要去危险河域

游泳安全事故往往容易出现在野外河流,如果在河、湖、水库跳水,这些地方水下情况复杂,水草石块较多,贸然跳水容易造成伤亡。

婴儿游泳是否安全

婴儿游泳本来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不遵守游泳的注意的话,那么就会产生一些危险的事情发生,所以为了更好的保证婴儿的健康,孩子一定在健康的氛围内进行游泳。 (1)教孩子不要用鼻子吸气。 游泳时用鼻子吸气,最容易引起呛水。孩子下水前,家长要向孩子讲清楚这一问题:如果呛了水,首先要张大嘴,做深呼吸,哪怕喝上几口水,也一定要张大嘴,而不能用鼻子喘气。 (2)告诉孩子不要在游泳池四周打闹。 (3)防止孩子在游泳池跳水。 (4)防止孩子腿抽筋。 有效地防止抽筋的方法之一是在游泳前做好准备工作,准备活动包括头

儿童乘车安全知识

私家车越来越多,有关儿童乘车引发各种安全事故也经常发生。沈阳一名男孩不慎被电动车窗卡住伤势过重不幸身亡,这起事故再度为家长敲起警钟。警方表示,除了“电动车窗”、“儿童安全座椅”等常见问题,儿童乘车安全存在的其他诸多细节,也都需要车主格外留意,以防各种“隐形杀手”威胁孩子的生命安全。 “孩子在好奇心驱使下发动汽车或触动汽车开关而闯下事故的案例不在少数。比如,行驶时,孩子无意中打开车门被甩出;在驻车状态下,孩子松开手刹,致使车辆溜车造成事故;孩子误操作点烟器而被点烟器烫伤……”交警部门表示,这些都是被家长忽视

宝宝游泳要注意的问题 注意检查脖圈

游泳前,应检查脖圈。注意脖圈的型号和宝宝是否匹配,保险按扣是否扣牢,以及是否漏气。给宝宝套圈时,动作要轻柔。注意检查婴儿的双耳、和下颌是否露于颈圈上,纽带是否扣紧粘牢;以确保婴儿游泳安全。

关于游泳安全的标语

关于游泳安全的标语(一) 1 请各儿童监护人看管好自己的小孩。 2 场内不得追逐打闹,否则后果自负。 3 严禁在池内跳水、潜水、嬉戏打闹。 4 贵重物品请自行保管,否则后果自负。 5 物品只供存放,不作保管。 6 小心池壁,请勿碰撞。 7 地面湿滑,注意安全。 8 身高1米3以下的儿童不得到大游泳游泳,初学者不得到深水区游泳。 9 请当面点清泳票,泳牌和现金,离场后概不负责。 10 雷雨天气,暂停开放。 11 地下室电房重地,危险!请勿靠近! 12 浅水区1.1米←→深水区1.6米 13 设备已坏,请注

游泳池的安全问题有哪些

1.游泳池开放时间由会所管理,非开放时间禁止进入泳池。 2.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确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向每个游泳健身者宣传游泳安全卫生常识。 3.如会所发现患有肝炎、心脏病、皮肤病、性病、严重沙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等病患者,会所有权禁止此会员的游泳活动。 4.设置安全标志和救生器材。进入游泳池要遵守以下规定: 1) 听从教练和救生员的指挥 2) 安全第一,严禁跳水和在池中、岸边追逐打闹。 3) 初学者在无管理人员的看护下禁止下水。 4) 泳前认真做好准备活动,禁止在池中做可能产生伤

防溺水安全知识有哪些

一、预防溺水的措施: 1、应在成人带领下游泳,学会游泳; 2、不要独自在河边、山塘边玩耍; 3、不去非游泳游泳; 4、不会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区,即使带着救生圈也不安全; 5、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 二、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

游泳要注意哪些安全

1、游泳时间:一般在饭后半小时后游泳,保证体力及食物适度消化,不能在空腹饥饿状态下去游泳,容易导致体力不支及抽筋等;并且游泳时间不要过长,在一个小时以内比较合适,长时间泡在水里容易导致身体不适。 2、游泳物品:泳镜有利于保护眼睛,防止眼睛进水及感染,不会游泳者记得携带好游泳圈,能在关键时刻起作用,注意游泳的时候保护耳朵,防止水流入耳朵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并且在游泳的时候注意防止呛水而发生意外。 3、游泳准备工作:游泳前做一些准备活动,如伸展四肢、活动关节等,同时用水浇浇头部及胸部,使身体适应水温,避免抽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