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参的鉴别方法
白参的鉴别方法
白参又称南沙参,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杏叶沙参或其他几种同属植物的根。南沙参性凉,味甘微苦,入肺、肝经,具有养阴青肺、祛痰止咳的功效,用于治疗肺热燥咳、虚痨久咳、阴伤咽干喉痛等症。《玉楸药解》载:南沙参“清肺气,生肾水,涤心胸烦热,凉头目郁蒸,治瘰疬斑疹,鼻疮喉痹,疡疮热痛,胸膈燥渴,溲便红涩,膀胱癃闭。”市场上有以石竹科植物丝石竹的根冒充南沙参,使用时注意鉴别。
真品南沙参
干燥的根呈长纺锤形或圆柱形,上粗下细,有时稍弯曲或扭曲,偶有分歧;全长15~25厘米,上部直径1~3厘米,顶端有芦头,偶有两个芦头关生,上有显著横纹;带皮者表面黄白色至淡棕色,有纵皱;体轻,质松泡,断面黄白色,不平坦,有多数裂隙;闻之气微,味甘微苦。
伪品丝石竹
干燥的根呈圆柱形或圆锥形,长10~15厘米,直径2~5厘米,外皮为棕色,多已刮去,但纵皱的凹陷处有残余而形成棕白色相间的纹理;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有2~4个黄白色与淡棕黄色相排列的同心环纹(异型维管束),皮部可见裂隙.木部有放射状纹理;闻之气微,口尝有较强的苦涩味。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南沙参有祛痰作用,其水浸剂对奧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伪品丝石竹既不与南沙参为同科植物,又不具备南沙参的各项功效,故不可代替南沙参药用。
人参的真伪鉴别
商品人参主要有生晒参、红参和白参(糖参)三种。生晒参:取洗净的鲜参,除去支根,晒干。红参:取洗净的鲜 参,除去根茎部的不定根及支根,或仅除去细支根及须根, 蒸小时左右,取出晒干或烘干,剪下的支根及须根,用此 法加工者,称“红直须”。白参:取洗净的鲜参,置沸水中 烫3—7分钟,取出用针扎刺小孔,再浸于浓糖水2~3次, 每次10—12小时,取出干燥。人参通常呈长圆锥形,顶端 有芦头。主根下常有分枝,须根多者,可见须根上有瘤状突 起。去须根后,红参主根长约3-10厘米,外皮颜色棕红色 或红棕色;白参3~15厘米,白色或黄白色;生晒山参主根 粗短,多具2个支根而呈人字形或圆柱形,长2~10厘米, 表面灰黄色。人参质硬而脆,呈半透明,断面有圆心形纹 理。生晒参、红参、生晒山参均以条粗、质硬。完整者佳。白参以条粗、完整、皮较细、淡黄色为佳。易与人参混 淆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野豇豆 呈圆柱形,顶端没有芦头,有残留的茎,主根 下分枝较多。外皮呈红棕色,布满斑点。质地坚韧而且不透 明,断面纤维有豆腥味。
白龙头 呈纺锤形,顶端有残留的茎,主根下常有分 枝。外皮呈红褐色,有较多的皱折。质地坚硬,微微透明, 断面平滑,中有白点。
土人参 呈圆锥形,顶端没有芦头,有残留的茎。主根下有时分枝较多。外皮呈黄棕色,有纵形分布的纹理。质地坚实,不透明,断面呈乳白色,微甘。
商陆 呈圆锥形,顶端残留有茎,主根下部粗壮且多分枝。外皮呈淡黄棕色。横断面呈明显的“罗盘纹”,味苦微甜,有麻舌感。
华山参 呈圆柱形,顶端常常带有残留的茎痕,主根上粗下细,有分枝。外皮呈棕褐色,有明显的横纹。质地坚硬, 呈半透明,断面黄白色。
桔梗 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或略呈形,较干瘪。芦头较长,表皮粉白色或浅黄白色。常伪充生晒参。味先甜而后略苦。
据一位从事人参销售多年的业内人士介绍,人参主根一般呈长圆柱形,顶端有芦头,上有芦碗数个。主根下多有支根2~3条,支根下部尚有须状根,上面可见到凸起。去掉须根后,长一般为5~15cm。人参的断面平坦,呈白色,有放射状裂隙。白参的颜色一般是灰黄或灰棕的,红参的颜色为棕红色,主根及支根上有纵向皱纹,近根头部有细横纹。高丽参常被加工成四棱形。此外,人参气香,味微苦而回甜。凡是无芦头或芦头较长,断面中央无髓或可见数层同心环,没有人参的特殊香气,用嘴舔一下没有黏滑、麻辣感的都是假冒人参。
苦参的鉴别方法
苦参的鉴别方法:性状鉴别
根长圆柱形,下部常分枝,长10~30cm,直径l~2.5cm。表面棕黄色至灰棕色,具纵皱纹及横生皮孔。栓皮薄,常破裂反卷,易剥落,露出黄色内皮。质硬,不易折断,折断面纤维性。切片厚3-6mm,切面黄白色,具放射状纹理。气微,味苦。以条匀、断面黄白、味极苦者为佳。
苦参的鉴别方法: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8~12列细胞,有时栓皮剥落。韧皮部有多数纤维常数个至数十个成束。束间形成层有的不明显。木质部自中央向外分叉为2~4束,木质部束导管l-2列,直径至72μm,木纤维常沿切向排列。射线宽5~15列细胞,中央有少数细小导管及纤维束散在。薄壁细胞中含众多淀粉粒及草酸钙方晶。
粉末特征:淡黄色。①纤维众多成束,非木化,平直或稍弯曲,直径11~27μm,纤维周围的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②导管主为具缘纹孔导管,淡黄色或黄色,直径27~126μm,具缘纹孔椭圆形,排列紧密,有的数个纹孔口连成线状。③木栓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多层重叠,平周壁表面有不规则细裂纹。④薄壁细胞类圆形或类长方形,有的垂周壁呈不均匀连珠状,胸腔内含细小草酸钙针晶,长达11μm。此外,有众多淀粉粒及少数石细胞。
怎么鉴别人参
1. 高丽参
高丽红参,形状性状为参体较为饱满,长约5~10厘米,直径1~2厘米,顶端平宽,上面衔接两叉状的双马蹄芦头或单芦头,单芦头的称“独碗芦”。参体因加工包装,压成方形,与芦头衔接处不凹陷,下端呈扁形,稀有条显着的纵棱,外表为棕赤色或黄棕色,质地坚实,断面平滑亮光,气味浓香,味微苦而回甜。高丽白参外表呈黄白色或浅棕色,质地较高丽红参显得松软,断面有圆心,香气略淡,味微酸。
2. 国产园参
其形状性状体现为主根呈圆柱形,外表淡黄色,上部有断续的横纹。根茎长2~6厘米,直径为0.5~1.5厘米,有稀少的碗状茎痕及一至数条不定根。支根2~6条,结尾多有分歧,且有很多细长的须状根,其上生有细微疣状突起,俗称珍珠点。园参通过加工编造,才能应用于临床。常用的国产产品园参,详细鉴别办法大致如下:
(1) 红参:主根多呈纺锤形或圆柱形,长度在5~20厘米摆布,直径0.7~2厘米。外表为棕赤色,半通明,偶有不通明的暗褐色斑块,有纵皱纹,环纹不很显着,有支根的痕迹,顶端有根茎(芦头),长1~4厘米,呈土黄色,上有碗状茎突痕4~6个。质硬而脆,断面平整,角质,棕赤色,中有淡色圆心。气香,品味时初起微苦,继而回甜
(2) 边条参:性状与红参类似,通常以身长径圆,根茎和支根较长为特点。
(3) 糖参:主根长3.5~12厘米,直径0.6~2厘米。外表为淡黄色,上端有较多的断续环纹,遍体有点状表皮脱落及细根痕迹。断面平整,粉质,黄白色,有时韧皮部邻近有淡黄色圈,中心部常有放射状裂隙。气微香,口感味甜美而微苦。
(4) 白人参:性状与糖参相仿,形体较好,和野山参类似,但多为顺直体,根茎较红参长,须根涣散,短并且脆。
(5) 生晒参:主根长3~10厘米,直径0.3~2厘米。外表灰黄色,有黑棕色横纹及纵纹,细支根及须根均已除尽,而仅留有痕迹。质脆,体轻,断面平整,白色,有放射状裂隙。气幽香,味苦而甘。有完好的根茎及须根者,称为“全须生晒参”。
(6) 白干参:主根的表皮都已被除掉,体表呈淡黄色,或许类似白色,上端横纹不显着,但可以看见浅纵纹及支根的痕迹。其它性状和生晒参近似。
(7) 掐皮参:主根长5~12厘米,直径为1.2~2.5厘米,外表呈淡黄色,上端环纹不很显着,但能看到很多加工所造成的的凹点。支根浅棕色,支根与须根用细线扎成牛尾巴形状。断面为白色。气香,味甘微苦。
(8) 大力参:主根长5~15厘米,外表为淡黄色,呈半通明状。有显着的纵纹,上端有棕色横纹。细支根及须根均已除掉。质地硬而脆,断面平整,通明角质状。气香而味苦。
3. 野山参
野山参亦称山参(见右图)。它的主根既粗又短,与根茎长度相仿,多具有两个首要支根,形状颇似人体,上面有细而深的横环纹。根茎细长,通常长度为3~9厘米,上部歪曲,习惯上叫做“雁脖芦”,芦碗密布,下部无芦碗而较润滑,俗称“圆芦”。须根稀少,长度是主根的1~2倍,柔韧不易折断,有较为显着的疣状突起。
通过加工后的野山参产品有生晒参、糖参和掐皮参三种。其性状除全形外,都和相应的园参产品大致类似。而以支大、浆足、纹细、芦长、碗密,有圆芦及珍珠点者为上乘佳品。
4
4. 移山参
身形最初类似于野山参,首要区别在于主根下部常较肥壮,纹路粗而浅,多延续到主根中部,须根珍珠点较少。加工产品有生晒参、糖参和掐皮参三种。
言而总之,在这些名目繁多、形状各异的产品人参中,不论编造加工的办法怎么,总以身长、支大、芦长者为佳品,相反,那些支条瘦弱、芦短或许糖分过重的,质量次之
海参的鉴别
望:刺粗壮而挺拔者为好参。海参的体色主要与栖息环境有关,一般呈褐色,但生活在岩礁附近的海参与生活在泥沙、碎石底的海参相比较,前者的颜色往往较深。生活在海藻间者,常带有绿色,有时变成赤褐色或紫褐色。所以,颜色决定不出海参的好坏。“好的海参刺粗壮而挺拔,也就是俗称的短、粗、胖,而劣质海参的刺长、尖、细。”,野生海参要3年以后才能长成,而只有达到3年以上的海参才会有粗壮的刺,才会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鉴别野生海参闻:有鲜美味道者为好参。不同海域里的海参的味道也有不同。好的海参闻起来有股鲜美的味道,劣质海参则有股怪味、腥味。如果闻着海参有药品的味道,那就更不能买了,里面可能掺有添加剂。
切:海参弹性很重要。用手感知海参是最直接准确的挑选方法。“用手摸,首先要判断海参潮湿不潮湿,有的海参水分严重超标,用手一摸就能感觉到。”摸的最大学问在于手感。好的海参手感特别好,有弹性,而那些质量不高的海参摸起来发软,缺乏弹性。”
生晒白参药理药效
药物鉴别
红参和白参其实没有哪个效果好,只是哪一种更适合自己,红参是白参的熟用品,红参具有火大,劲足之特点。是阴胜阳虚者的首选补品,而白参是日常保健常用的补品。人参具有双向调节高血压的作用,可以把过高或过低的血压调到血压正常值的范围内,所以无论是高或低血压的人都可以用人参来保健。同时也可以搭配鹿茸片来食用,也有很好的效果。
药理药效
1、大补元气:适于元气虚脱、面色苍白、心悸不安、虚汗不止,兼有冷汗淋漓、四肢不温脉微欲绝者。
2、补脾益肺:可治脾、肺气虚。脾胃虚弱、倦怠无力、呕吐泄泻;肺气不足、咳喘乏力、易感风寒。
3、生津止渴:用于津伤口渴、身热烦渴、汗出体倦、脉数无力,属内热而气阴不足者。
4、安神增智:主治气血不足引起的心神不安,失眠健忘。
药理作用人参能治男女一切虚症,自汗眩晕、头痛反胃,阂症、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痹瘘、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近代中医常用人参补气救脱,益血复脉、养心安神、生津止渴、补肺定喘健脾止泻、托毒合疮等。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参不仅含有人参皂甙,而且还含有脂肪、糖类、多种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具有滋补强壮、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能力,降低疲劳,提高血液中血红素的含量、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对于治疗心血管疾病,胃和肝脏疾病、糖尿病,不同类型的神经衰弱症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全须生晒参的鉴别将带须的整支鲜人参干燥后制得,体部与生晒参相同,带有完整的支根及与其相连的须根,须根上偶尔可见细小的疣状突起。商品有“绑尾生晒参”和“非绑尾生晒参”两种。
在药房里,生晒参就是白参。
几岁可以吃人参
1、白参比较适合妇女和小孩子服用,对小孩盗汗,神经衰弱,头昏耳鸣等有很好的功效红参以外的各种加工,如生晒参、白糖参、白干参等,一般统称为白参。白参性味甘平,微苦稍寒。具有补气生津、宁神益智的功用。《本草正义》称白参“富有养液,而为补阴之最”,“用之阴虚有火,及吐衄失血后宜于清养,或汗家,失精家,阴液耗损,虚阳偏炽者”。因此,白参的功用,主要是能生津、养阴而清虚热。在临床上,凡是温热病后、津枯液少或肺燥干咳少痰、胃枯内燥口渴、高年肠燥便秘,以及经常遗精、脱血者,或欲健身延年,都应该选用白参。白参,以辽参、吉林参最佳。
2、有比较才有鉴别,通晓药性才能灵活应用。红参与白参皆为人参,都有补虚、扶正、益气、强身、延年的功用。但两者功用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简而言之,红参为温补之药,气味浓厚,微苦而甘,性温,功能偏于温养,主要用于脾肾虚寒、真阳衰微的证候;白参为清补之品,性味甘平,微苦稍寒,补气且能养阴,主要用于气阴两虚的证候。
3、中医认为,治病必须因人、因时、因地、因证制宜。就人体素质而言,有寒体和热体的不同,就病变性质而言,有属寒、属热、属阴、属阳的区别。不加选择,不能因人、因地、因时、因证而盲目施用人参,则与体无益,与病有害。古代医家在总结前世经验,阐述滥用人参的害处时指出:“若治虚热而误用丽参(系指红参),无异抱薪救火,则欲苏涸辙之鲋,而灼其垂竭之脂膏;若治虚寒而误投辽参(系指白参),几于落井下石,则欲回黍谷之春,而适以陷绝于冰窖。”用现代语言来解释这一段话,就是说,用红参治疗虚热证,好像抱薪救火,本想解救干涸在车辙里的鱼,结果是微少的一点鱼油也被烧灼了;用白参治疗虚寒证,好像落井下石,明明是黍谷需要温暖,相反却把它投入冰窖,这段恰如其分的比喻,可供我们区别寒热病证,选用人参进补的鉴诫。
简单明白地说,红参和白参均适用于气虚的疾病。但是,气虚而兼有寒象的病证,应当选用红参;而气虚兼有热象的病证,则必须选用白参。
怎么鉴别南沙参
性状鉴别
1、沙参 根圆柱形或圆锥形,有的弯曲或扭曲,少数2-3分枝,长8-27cm,直径 1-4.3cm。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贡色,较粗糙,有不规则扭曲的皱纹,上部有细密横纹,凹陷处常有殖留棕褐色栓皮。顶端芦头(根茎)单个,稀多个,长 2-7cm,四周具多数半月形茎痕,呈盘节状。质硬脆,易折断,折断面不平坦,类白色,多裂隙,较松泡。气微,味微甘、苦。
2、杏叶沙参 根圆锥形,下部分枝极少,长9-17cm,直径0.7-2cm。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无环纹,有纵皱。顶端芦头长1.4-8.8cm,盘节明显或不明显。折断面不平坦,类白色,较结实。
3、轮叶沙参 根圆柱形,少2-分枝,长5.5-14cm,直径0.5-2cm。表面无纵皱,上部具环纹。折断面不平坦,白色,中空。
4、云南沙参 根偶有分枝,长5-25cm,直径1-3.5cm,上部多横纹,下部具弯曲纵纹或深沟纹。芦头长0.5-4cm。折断面白色,多裂隙。
5、泡沙参 根圆柱形,少2分枝,长8-14cm,直径0.9-3cm,表面矍环纹。芦头长3-6.5cm,盘节密。折断面不平坦,淡黄白色,松泡,中空。
均以粗细均匀、肥壮、色白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
1、沙参(未去皮) 落皮层由木栓石细胞和木栓层组成。木栓石细胞1-3环,每环1列细胞,细胞长亠菜,外壁增厚4-45μm,侧壁常增厚成倒“U”字形,有的外壁呈脊状增厚突入胞腔内:木栓细胞2-4环,每环3-7列细胞。皮层窄,可见狭长的乳汁管。中柱三生构造明显,次生构造略偏心;近中央的三生维管束与次生维管束相嵌排列;形成层和额外形成层呈断续的弧状;三生维管束的木质部束常短宽,单束成分叉;射线明显,常挤压破碎,本品乳汁和常与筛管群伴生;菊糖仅见在少数导管或导和附近薄壁细胞中。
2、杏叶沙参 无木栓石细胞。木栓层厚4-25列细胞,木栓细胞壁平直工微波状弯曲。三生维管束密集。乳汁管存在于韧皮部、栓皮层。菊糖结晶少,存在于导管中,极少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见封闭组织。
3、轮叶沙参 木栓石细胞1-8环,每环厚1-2列细胞。木栓细胞厚3-7列细胞。乳汁管稀少,多聚集在筛管群附近。菊糖结晶多,存在于韧皮部。
4、泡沙参 木栓石细胞1-6环,每环厚1-5裂细胞;木栓石细胞壁均匀增厚,纹孔、孔沟明显。木栓细胞环2-15列细胞。三生维管束多,排列零乱;韧皮部外侧乳汁管群成环。菊糖结晶无或偶见。
粉末特征:
1、沙参
① 网纹、螺纹导管直径18-70μm,网纹导管网孔多狭缝状。
② 木栓石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长条形、类椭圆形、类多边形,长18-155μm,宽18-61μm,壁厚1-5μm,有的垂周壁连珠状增厚;侧面观长方形,外壁增厚5-7μm。
③ 木栓细胸表面观类长方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垂周壁直或弯曲;断面观类长方表,壁略波状弯曲,有的可见条状纹理。
④ 有节乳管常连接成网状。
⑤ 菊糖结晶扇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
2、杏叶沙参
① 网纹、梯纹导管直径14-71μm;梯纹导管纹孔多呈长方形。
② 木栓细胞表面观类多边形、类长方形,长35-2233μm,宽12-53μm。此外,有菊糖、乳汁管,偶见木栓石细胞(根茎)。
3、轮叶沙参
① 网纹、孔网纹及梯纹导管直径12-88μm。
② 木栓石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长93-240μm,宽21-59μm,壁厚1-27μm,可见细必裂纹及纹孔;断面观长方形,外壁厚,侧壁稍厚,呈马蹄形。此外,有木栓细胞、乳汁管及菊糖。
4、泡沙参
① 网纹、梯纹导管直径12-75μm。
② 木栓石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类多边形,长35-107μm,宽19-46μm,壁厚5-14μm,纺也稀,细孔状,孔沟明显。
③ 木栓细胞表面观长条形、类长方形或类多边形,垂周壁平直或波状弯曲;断面观类长方形,壁略弯曲,有的可见条状纹理。此外,有乳汁管、菊糖。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粗粉身碎骨2g,加水20ml,置水浴中加热10min,滤过。取液液2ml,加5%α-萘酚乙醇液2-3滴,摇匀,沿试和壁缓缓加入硫酸 0.5ml,两液接界处即显紫红色环。(检查糖类) 另取滤液2ml,加碱性酒石酸铜试液4-5滴,置水浴中加热5min,生成红棕色氧化亚铜沉淀。(检查糖类)
2、薄层色谱 取药材粉末2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氯仿60ml,回流提取4h,回收氯仿后,残渣以1ml氯仿溶解作为供试液。另取 β-谷甾醇及β-谷甾醇棕榈酸酯各1mg,加氯仿1ml溶解作为对照液。分别吸取上述供试液和和对照液各10μm,点于同一硅胶G薄板上。以氯仿-苯(9:1)展开至1/2处,吹干,再以氯仿-苯(7:3)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液,110℃加热5min。样品液色谱在与对照液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丹参的鉴别
植物学特性鉴别丹参为多年生草本,根砖红色,茎高40~80cm,多分枝,被长柔毛。叶常为奇数羽状复叶。叶柄长1~7cm,小叶3~7cm,顶端小叶较大。小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1.5~8cm,宽0.8~5cm,先端钝,边缘具圆锯齿,两面被柔毛,下面较密,花序顶生或腋生轮伞花序有花6至多花,组成假总状花序,密被腺毛及长柔毛;小苞片披针形;花萼钟状,长1~1.3cm,先端二唇形,萼筒喉部密被白色柔毛;花冠蓝紫色,二唇形,长2~2.7cm,花冠筒外伸,弯曲,上长达2cm,筒内有毛环;雄蕊2,药隔长,花丝短,上臂药室发育,2下臂的药室不育且联合;小坚果4,椭圆形,花期5~8月,果期8~9月。
根据丹参的植物学特征可以将丹参与混用的药材进行区分。
丹参药材根部性状鉴别丹参根的特征为:丹参多为带根茎的根,根茎粗短,有茎基残余,下着生多数细长的根。根呈圆柱形,稍弯曲,表面呈砖红色,粗糙,具多数纵沟或皱纹,有须根痕,外部栓皮常鳞片状剥落,皮层有时开裂,长8~22cm,直径5~12mm,质坚脆,易折断,断面不平,疏松有裂隙,皮部棕渴色或砖红色,韧皮部狭。形成层明显,淡棕色,木质部导管束灰黄色或黄白色,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涩,以条粗壮、色紫红者为佳。
水试鉴别法用水浸泡丹参根的方法对丹参进行鉴别,正品丹参根浸泡后的溶液无色,药材稍膨胀,颜色稍微变浅。伪品丹参溶液显红色药材变为淡红色。根据水浸后续断会被染成红色,粉末中有草酸钙簇晶;丹参水浸不染成红色,粉末中无草酸钙簇晶,但有石细胞及红棕色物为丹参。从而将两者进行区分。
理化鉴别1.取该品粉末5g,加水50ml,煎煮15~20分钟, 放冷,滤过, 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黏稠状,放冷后, 加乙醇3~5ml使溶解,滤过,取滤液数滴,点于滤纸条上,干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 显亮蓝灰色荧光.将滤纸条悬挂在浓氨溶液瓶中(不接触液面),20分钟后取出, 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淡亮蓝绿色荧光。2.取上述滤液0.5ml,加三氯化铁试液1~2滴, 显污绿色。3.薄层层析:样 品 液: 取粉末1g,加乙醚5ml置具塞试管, 振摇放置1小时,滤过, 滤液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对照品液:取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加醋酸乙酯制成2mg/ml的溶液。展开: 硅胶预制板,点样5ml.以苯-醋酸乙酯(19:1)为展开剂。显色:在日光下检视,可见丹参酮ⅡA紫红色与隐丹参酮橙红色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