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眩晕艾灸哪里 肝阳上亢致眩晕艾灸疗法

眩晕艾灸哪里 肝阳上亢致眩晕艾灸疗法

症状:眩晕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增剧,面色潮红,气燥易怒,少寐多梦,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细数。

施灸方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补泻兼施。

施灸穴位:风池,肝俞,肾俞,行间,侠溪。

实用常见病艾灸疗法 艾灸治疗头痛

外感头痛起病较急,常伴随恶寒,发热,鼻塞,流鼻涕等表证;内伤头痛起病缓慢,时发时止,主要有肝阳头痛,表现为面红口苦,舌苔薄黄;肾虚头痛,男性有遗精,女性有带下,舌红,少苔等表现;血虚头痛表现为头痛,心慌,舌质淡。

百会穴:将耳郭折叠向前,找到耳尖,经过耳尖连成一线,与正中线的交点处,即为百会穴。艾灸这个穴位,可以镇痛止晕,清热开窍,健脑宁神,主治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目不能视,鼻塞,鼻出血等症状。

涌泉穴:在足底,屈足卷趾的时足心最凹陷处就是此穴,艾灸此穴可开窍苏厥,回阳救逆,镇痉定眩,益肾清心,主治头痛目眩,小儿惊风,癫痫,失眠等症。

行间穴:在足部,第1,2趾间,皮肤颜色深浅交界处,艾灸该穴位可以清肝明目,熄风定惊,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中风,癫痫,失眠等症。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跖骨间隙后方凹陷处,在拇长伸肌腱外缘,艾灸该穴位有燥湿生风功效,主治失眠,头痛,腰痛,全身胀痛等症。

艾条温和灸:取百会,列缺,涌泉等穴位用艾条 隔开头发悬灸10-20分钟,每日1次,5-7次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进行下一个疗程,这种灸法适合治疗外感头痛。

艾炷隔姜灸:取列缺穴,选用新鲜的老姜,切成0.3厘米厚的薄片,扎上小孔,小心施灸10-15分钟,每日一次,5-7次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以进行下一个疗程。

艾熏灸:取列缺,涌泉,行间,太冲等穴位,按照先灸背部再灸四肢的顺序施灸,将 艾绒或艾条放入温灸盒内,小心绑在穴位上施灸20-30分钟,每日一次,5-7日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以进行下一个疗程。

头晕的治疗方法

头晕的治疗方法一:

家庭物理治疗

家庭物理治疗是以磁场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磁场影响人体电流分布、电荷微粒的运动、肌膜系统的通透性和生物高分子的磁矩取向等,使组织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改变,产生镇痛、消肿、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等作用。临床通过磁疗作用来进行头晕、头痛的治疗。

中药液体疗法

现在一般都采用片剂。丸剂和一些西药 治疗.而恰恰最利于吸收的是合剂.基于中老年人不利于吸收.采用合剂治疗是最好的。如:丹参止晕汤.

饮食疗法

(1)天麻炖猪脑:天麻10克,猪脑1个洗净,同放炖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服食。用于治肝阳上亢眩晕。

(2)五月艾煮鸡蛋:五月艾生用45克,黑豆30克,鸡蛋2个,加水共煲熟服食。用于治血虚眩晕。

(3)羊头黄芪汤:羊头1个(包括羊脑),黄芪20克,水煎服食。用于治肾精不足眩晕。

针灸治疗

(1)体针

肝阳眩晕急性发作可针刺太冲穴,泻法。气血虚眩晕,可选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等穴,取补法或灸之。肝阳上亢者,可选用风池、行间、侠溪等穴,取泻法。兼肝肾阴亏者,加刺肝俞、肾俞用补法。痰浊中阻者,可选内关、丰隆、解溪等穴,用泻法。各种虚证眩晕急性发作均可艾灸百会穴。

(2)耳针

选用肾、神门、枕、内耳、皮质下。每次取2。3穴,中、强刺激,留针30分钟,间歇捻针。每日1次,5—7日为1个疗程。

(3)头针

选双侧晕听区,每日1次,5~10日为1个疗程。

头晕的治疗方法二:

一: 鸡蛋红糖治头晕豆油适量放锅内烧热,将2个鸡蛋、30克红糖(放一点水搅拌)倒入锅内煎熟,空腹服用,连服10天。

二: 豆类 铁质是产生人体能量的主要介质,它担负着向人体器官和肌肉输送氧气的重要任务。因此,如果人体内缺乏铁质,就会导致贫血,使人感到头晕,乏力。虽然猪肝和瘦肉是铁质的最佳来源,但经常吃一些赤豆、黑豆或黄豆,也能起到补充铁质的作用,并能有效地改善疲惫、无力的状况。

三:菠菜 菠菜中含有女性比较容易缺乏的矿物质——镁。女性每日摄入的镁如果少于280毫克,人就会感到疲乏。镁在人体内的作用是将肌肉中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可利用的能量。

四: 运动治头晕,持续进行一些简单、轻松的运动,情况便可获得极大的改善。 其实,一些简单的运动,例如眼部、头部、身体运动是可以治疗头晕,而且不需要任何设备,人人都可做到。

头疼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肝阳上亢型头疼艾灸部位

症状:胁肋胀满,头疼眩晕,心烦易怒,面赤目红,舌红苔黄,脉弦有力。

施灸方法:宜选用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穴进行治疗。

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皮肤2-3厘米处施灸,使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每穴灸5分钟左右,若皮肤产生小泡,任其自然吸收,但不要产生较大瘢痕,刺激以能忍受为度。

施灸穴位:风池,太冲,中封,阳辅。

头痛怎么艾灸 肝阳上亢型头痛

主证:头痛眩晕,心烦易怒,胁肋胀满,面赤目红,舌红苔黄,脉弦有力。

施灸穴位:风池,太冲,中封,阳辅。

施灸方法:选用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进行治疗。

用低按绕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离皮肤3-5厘米,反复回旋灸10-15分钟。

眩晕艾灸哪里 气血不足型眩晕艾灸疗法

症状:头晕目眩,面色恍白,唇白不华,心悸少寐,神疲乏力,劳累即发,舌质淡,脉细弱。

施灸方法:补益心脾。用补法,可灸。

施灸穴位:心俞,脾俞,足三里,气海。

眩晕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眩晕症可采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也可辅助中药治疗、穴位注射等方法,可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对急慢性患者均有疗效。

(1)体针:肝阳眩晕急性发作可针刺太冲穴,泻法。气血虚眩晕,可选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等穴,取补法或灸之。肝阳上亢者,可选用风池、行间、侠溪等穴,取泻法。兼肝肾阴亏者,加刺肝俞、肾俞用补法。痰浊中阻者,可选内关、丰隆、解溪等穴,用泻法。各种虚证眩晕急性发作均可艾灸百会穴。

(2)耳针:选用肾、神门、枕、内耳、皮质下。每次取2。3穴,中、强刺激,留针30分钟,间歇捻针。每日1次,5—7日为1个疗程。

(3)头针:选双侧晕听区,每日1次,5~10日为1个疗程。

中药疗法一般都采用片剂、丸剂治疗,而恰恰最利于吸收的是合剂,基于中老年不利于吸收.采用合剂治疗是最好的。如:天麻眩晕宁合剂

穴位注射法一般选穴同针灸选穴,方法为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注射,隔日1次。

失眠中医针灸如何治疗

腹泻灸法5

取穴:申脉穴。

灸法:采用艾条雀啄灸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点燃艾条对穴位处施行雀啄灸,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次10分钟,每日1次。

腹泻灸法6

取穴:天枢、中脘、足三里、阳陵泉穴。

配穴:里急后重者加上巨虚、下巨虚穴;食积者加梁门穴;胃脘胀者加内关穴;发热者加大椎穴。

灸法:采用灯火灸法,每穴灸1壮,每日1次,3~5日为1个疗程。本法用于急性腹泻。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以患者自觉头晕、目眩为主要表现的运动错觉症状,而非一个独立的疾病

眩晕针灸法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以患者自觉头晕、目眩为主要表现的运动错觉症状,而非一个独立的疾病。

轻者可以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汗出,甚至昏倒等。可分为旋转性眩晕和一般性眩晕,旋转性眩晕多因前庭神经系统及小脑的功能障碍所致,以感到自身晃动或景物旋转的倾倒感觉为主。

一般性眩晕多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以头昏感觉为主,多见于西医的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内耳迷路病(如眩晕综合征,迷路炎)、脑性眩晕、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等疾病。

中医学历代文献对眩晕论述较多,如《内经·至真要大论》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多属肝的疾病。《河间六书》认为眩晕是因风火为患,有“风火皆阳,阳多兼化,阳主平动,两阳相搏,则为之旋转”的论述。

《丹溪心法》提出“无痰不作眩”,主张辨治眩晕当以“治痰为先”。《景岳全书》强调“无虚不作眩”,当以治虚为主,等等。

失眠这种疾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一般来说跟个人的身体状况有着极大的关系,对于中医针灸能治疗失眠吗,效果是不错的同时,针灸可以刺激穴位的同时,又可以对各种疾病起到很好的疗效。

相关推荐

肝火旺盛八大表现及调理方法

肝火是肝阳的表现形式,“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气属于阳,肝气就是指肝的阳气,通俗地说就是功能的外在表现。它在正常状态下是维持肝脏各项功能的原动力。 肝火旺是指肝气亢盛之热象,多因七情过极、肝阳化火或肝经蕴热所。可表现为肝脏之热,又可表现为肝经之热。肝为“将军之官,罢极之本”,“体阴而用阳”,若肝火旺盛,可见头晕、面红、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舌边尖红、脉弦数,甚或昏厥、发狂、呕血等。 肝火旺的八种表现 1、肝火上炎:是指肝火病症中表现为上部有热象或具有上冲性特点者,如头晕、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舌边尖红

艾灸治阳痿

1、艾灸治阳痿之关元穴灸法 关元穴位置: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人体元阴元阳关闭潜藏之处,故名关元。艾灸治阳痿 关元穴功效:为全身三大强壮要穴(足三里、关元、气海)之一。本穴也是治疗肾虚所的男科病的要穴,以治疗肾气不足型的性功能障碍为主,尤以阳痿效果最显著。 关元穴灸法: 操作时,先将艾绒制成高约0.5厘米,炷底直径约0.5厘米中型艾炷。施灸时令患者仰卧在床上,暴露关元穴,在其皮肤表面上除以石蜡或凡士林少许,以防烫伤和艾炷倾倒。把艾炷置于关元穴,用火点燃,燃烧时患者稍觉烫就去掉,另换一炷。每燃烧1个艾炷,

艾灸后头晕怎么回事 艾灸后头晕怎么会回事

艾灸后头晕属于一种艾灸不良反应,通常部分患者初灸时有头晕症状,特别是初灸百会穴时头晕症状明显,主要是因为患者经络不通,瘀滞比较严重,初次艾灸时,火性炎上或集聚于上,引起头晕。 这时候需要减少艾灸次数和时间,其次可以适当继续灸2-3天后观察头晕症状,减轻或者好转,则可以继续施灸。 其次就是对于平时体质是肝胆火盛、胃阴虚、胃酸过多者来说,艾灸也可能会出现口苦、反酸,头晕等现象,主要是由于肝阳上亢引起的。

偏头痛艾灸灸哪里最好

率谷穴属足少阳胆经,是治疗偏头痛,头晕的特效穴,艾灸该穴位具有清热息风之功,可以起到缓解偏头痛的作用。 小海穴是手太阳小肠经上的 常用腧穴之一,为小肠经合穴,艾灸该穴位具有散风邪,通经络,定神志的功效,主治头痛,风眩头痛,耳鸣,齿龈疼痛,尺神经痛,肘关节炎等症。 百会穴为督脉与足太阳经交会穴,因头为诸阳之会,穴居颠顶,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同时本穴为百脉之争,是各经脉气会聚之处,连贯周身经脉,对于调节机体阴阳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艾灸该穴位有熄风醒脑,升阳固脱之功效,主治头痛目眩,头风等头部症状。 中渚穴是三

申脉在哪个位置图片 申脉的治疗用法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申脉穴5—20分钟,每天一次,可改善头痛、眩晕。一般艾炷直接灸3—5壮,艾条温和灸5—10分钟。 刮痧疗法:用角刮法从上向下刮拭申脉穴3—5分钟,隔天一次,可治疗下肢痿痹。 按摩手法:用大拇指按揉申脉穴100—200次,每天坚持,可缓解治疗目赤肿痛、失眠;也可以用手指去按压穴位,微微感到酸胀的感觉,同时尽量的深呼吸,维持几分钟,可以稍作放松。持续一段时间这种治疗方法,心情会有所改变,耐性也就回归心理。

艾灸用于降血压好使不 艾条降血压好使不

艾灸与高血压病相关的经络和穴位,可产生经络及穴位本身所具有的传导感应,以纠正阴阳失调或偏盛偏衰所的高血压病的虚实证候,可达到补虚泻实的作用,从而恢复人体的阴阳相对平衡,使增高的血压下降并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正确的艾灸疗法,具有平肝潜阳,滋养肝肾,宁心安神等作用,不但能较快改善头痛,眩晕等高血压病症,还能调节神经系统,改善心肌代谢,扩张小动脉,从而促使血压下降。

高血脂艾灸哪里降血脂

高血脂艾灸常用穴位 神阙穴 肚脐的正中部。温和灸。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灸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每日灸一次,每次灸3-5分钟。 功效:温经祛寒,平和阴阳,调理气血。 足三里 位于膝盖下方凹陷约横指宽的地方,左右各一。患者自执点燃的艾灸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cm,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每日灸一次,每次灸3-5分钟。 功效:抢庄和保健集体,改善集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增强免疫力。 悬钟穴 从脚踝外侧的中央最高处,往正上方横指宽,在小腿外侧的腓骨中央

引发头晕的原因

1.情志内伤素体阳盛,加之恼怒过度,肝阳上亢,阳升风动,发为眩晕;或因长期忧郁恼怒,气郁化火,使肝阴暗耗,肝阳上亢,阳升风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 2,饮食不当也会造成头晕,且损伤脾胃,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清窍失养而导眩晕。或者嗜酒肥甘,饥饱劳倦,伤于脾胃,健运失司,以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湿中阻,浊阴不降,从而引起眩晕,所以大家在这些方面需要当心一下。 3.外伤、手术头部外伤或手术后,气滞血瘀,痹阻清窍,发为眩晕。 4.体虚、久病、失血、劳倦过度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若先天不足,肾精不充,

月经量少用艾灸有用吗

艾灸属于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艾灸是通过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 月经量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血虚、肾虚、血瘀、气滞与痰阻。而艾灸有温阳补气、祛寒止痛、补虚固脱、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所以月经量少是可以通过熏艾灸来治疗和缓解的。艾灸应该如何灸呢? 其实,跟中医辨证论治一样,艾灸也是要辨证用穴的。 对于月经量少,在艾灸时是采用分型治疗的。

什么是艾灸

艾灸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尤其适用于慢性虚弱性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艾灸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作用。可用来治疗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及气血虚引起眩晕、盆血、乳少、闭经等证。有温补中气,回阳固脱的作用。可用治久泄、久痢、遗尿、崩漏、脱肛、阴挺及寒厥等。有消瘀散结的作用。对于乳痈初起、瘰疠、疗肿未化脓者,有一定疗效。隔姜灸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可用于外感表证、虚寒性呕吐、泡泻、腹痛等。隔蒜灸有清热、解毒、杀虫的作用。可用于疗肿疮疡、毒虫咬伤、对哮喘、脐风、肺痨、瘰疠等也有一定疗效。附子饼灸有温肾壮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