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胖?假胖?和疾病有关吗?
真胖?假胖?和疾病有关吗?
真胖一样可能是病态
即使真的是胖了,就算你不在乎你的身材美观,也一样可能和疾病密切相关,而且,远不只是糖尿病、高血压那么简单。不过,如果是病态型的肥胖,往往会有一些伴随症状供你参考,千万不要错过。
1、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其实是一种黏液水肿,当事人不仅身体肥胖,而且脂肪最容易沉积在颈部,同时会出现“满月脸”,还容易出现畏惧寒冷、表情呆滞、容易疲倦、感情冷漠、皮肤干燥、声音低哑的情况。
2、库欣氏病这其实是一种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亢进,引发的一系列症候群,最常见的就是肥胖,同时还伴随面色发红、血压上升,男性容易出现阳痿,女性容易伴随闭经或月经紊乱的症状。当事人腹部和背部偏胖,但是四肢却胖得不明显,所以属于向心性肥胖。
3、下丘脑综合征这背后的问题就多了,可能是一系列的脑病变,也可能是先天因素造成,影响摄食调节功能,结果引起当事人的食欲异常。
4、多囊卵巢综合征如果你是女性、年纪不大、月经紊乱甚至闭经,并且爱长青春痘,那么就要考虑是不是多囊卵巢综合征了。这个问题和内分泌密切相关,也可以考虑妇科,可能影响到女孩子今后生育,千万别大意了。
5、水肿这严格说起来也不能算“真胖”,但起码看起来,整个人是胖了一圈不止,有的人体重也可能有变化。如果出现水肿,最要小心的是一些肾脏方面的疾病。此外一些营养性疾病,例如严重贫血,也可以引起全身性水肿。还有的女性在经期前也会出现水肿,但这种通常在经期后自行消失。
6、其他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失调很容易引起一系列问题,发胖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表现。这在女性身上表现尤为明显。
怎样才能辨别你的“真胖”是否要紧呢?对此,缪珩给出了一个实用建议:先看看你的发胖是不是有明确的理由,例如最近食欲大增、运动太少,或者压力很大……这都可能是导致你发胖的因素,如果找不到明确的因素,就比较可疑。其次,注意一下最近出了肥胖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伴随症状,一般来说,有伴随症状出现,那就绝对不只是发胖这么简单,一定要立刻去就医。第三,注意一下自己是不是有既往病史。通常说来,有过一些慢性病史的人,如果体重突然发生改变,一定要警惕。在这三条中,如果第二条、第三条成立,那么即使你可以找到明确的发胖原因(例如多吃多睡)也一定要及时去检查排除一下。
假胖背后往往是大病
比起“真胖”,只有腰围发生明显改变的“假胖”危险系数更高。“一般来说,如果发生腰围变化而体重改变不大,就要小心,是不是妇科或者消化科的毛病,而且要小心,往往是大病。”韦镕澄介绍。如果发现腰围变粗的人是一个女性,那么首先要考虑的,当然是妇科方面的问题。
常见的原因也很多:1、怀孕最常见的因素,即使怀孕才一个月,外人虽然看不出来,如果仔细测量的话,当事人的腰围也已经开始出现变化了。这个是生理现象,不用担心。2、妇科肿瘤这是妇科专家最担心的一种情况。韦镕澄告诉记者,“事实上,这类肿瘤、例如卵巢癌,容易发生在中年以后的女性身上,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女性因为许多人已经停经,又缺乏其他的症状提示,出现腰围增大,其实肿瘤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如果此时还当作发福忽略,最容易引发严重后果。”即使是良性的子宫肌瘤,在大小超过相当于妊娠3个月以后,也会引起腰围改变,而且常伴有月经过多和贫血。所以,除了建议中年以后的女性要定期接受妇检,如果出现腰围的突然改变,请别当发福简单处理。除了妇科以外,由消化道疾病引发的肿瘤或腹水也可以导致腰围的变化。最常见的就是肝脏方面疾病导致的肝腹水,早期除了食欲减退以外,有的病人并没有太明显的征兆,但却会出现腰围上的变化。而腹水背后的原因又极其之多,无论是常见的肝炎肝硬化、血吸虫病,或者其他的恶性肿瘤,都可能导致。
肥胖与疾病的关系
超重和肥胖的朋友都会有一些小烦恼,要么是买不到合适的衣服,要么是走上几步就气喘吁吁……除了这些小烦恼之外,肥胖还会对人体造成那些危害呢?
1肥胖与高血压
肥胖者高血压的发病率可高达46.3%这也是肥胖者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发病率随肥胖的增长而增长,肥胖者脂肪组织增多,耗氧量加大,心脏做功量大,使心肌肥厚,尤其左心室负担加重,易诱发高血压。临床统计表明,高血压发病率在20-30岁的人群中,肥胖者,一旦肥胖消除,高血压也就会得到缓解。
2 肥胖与糖尿病
肥胖是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特别是40岁以上的糖尿病人,其中70%-80%有病前肥胖史;反之,肥胖者的糖尿病发病率是非肥胖者的4倍;肥胖并发糖尿病的患者,不仅预后不如单发患者,而且其死亡率也高出2.5倍。为了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于发展,消除肥胖才是最有效的治疗和预防的措施。
3肥胖与高脂血症
大部分肥胖朋友会出现脂肪代谢紊乱的现象,出现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脂质异常症还能造成脑血管硬化,容易发生卒中。高胆固醇血症的原因包括遗传和饮食的作用,科学的体重管理可使血脂恢复正常。
4肥胖与心脑血管意外
肥胖可诱发冠心病。肥胖是体力活动减少,导致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削弱或不足。临床观察表明,中年男性肥胖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2倍;而肥胖者的猝死率,则比同龄的瘦人高4倍。肥胖使大脑出血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男性肥胖者脑出血的发生率是非肥胖者的3.6倍,女性肥胖者脑出血的发生率是非肥胖者的1.7倍。据统计,中年男性体重高于理想体重的30%后,脑血管意外的机会增加了7倍之多。国外研究表明,在肥胖程度相等的情况下,腹部型肥胖者脑梗塞的发生率比臀部性肥胖者高3-5倍。
5肥胖与胆结石、痛风、脂肪肝
有时吃多,有时饥饿并伴有肥胖现象,是胆石症、痛风的共同点。肥胖者与正常人相比,胆汁酸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多,超过了胆汁中的溶解度,因此肥胖者容易并发高比例的胆固醇结石,据统计,30%的肥胖者手术发现有胆结石,而非肥胖者只占5%。痛风患者大多都是习惯于高蛋白饮食的肥胖者。肥胖者往往同时患有脂肪肝。据统计,肥胖者中脂肪肝的患病率高达50%,远远高于非肥胖者脂肪肝的发病率。
6.肥胖对性功能的影响
对于肥胖男性而言,重度肥胖者体内的游离睾丸酮水平较正常人低,而且在做兴奋测试时的升高程度也远远不如普通人。另一方面,雌激素是在脂肪组织内产生的,脂肪组织越多,雌激素合成越多,所以肥胖男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比普通男性要高。所以总的来说,肥胖男性的性欲及性功能可能下降。肥胖女性的情况与男性有所不同,由于高胰岛素血症可以刺激卵巢产生过多的雄激素,所以体内的游离睾丸酮水平可能比普通女性高,导致女性出现多毛等男性化表现,还可引起月经紊乱,甚至闭经、不孕。肥胖女性的皮肤还容易长癣、长疖子,再加上男性化表现,影响妇女的容貌,对性生活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
7.肥胖与子宫癌
肥胖不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祸害,也是子宫癌的诱发因素。一项研究表明,肥胖已成为妇科肿瘤尤其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这是因为肥胖者大队患有高血压,内分泌激素常会紊乱,其中雌激素是诱发子宫内膜癌的主要因素。女性如性激素合成过多,会造成脂肪细胞中雌激素贮存量增多,子宫内膜在雌激素的长期作用下容易发生癌变,尤其是更年期妇女肥胖者,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是非肥胖妇女的24倍。
8.肥胖与乳腺癌
超重与肥胖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明显增高。特别是绝经期后危险性可增加4.15-12.38倍。女性以腹部为主的肥胖呈纺锤形,以臀部、大腿为主的肥胖呈梨形。美国学者对216名乳腺癌病人进行分析,发现腰围与臀围之比值大于0.77,乳腺癌相对危险比正常人高6倍。妇女的臀部和大腿脂肪不易消除,而相对而言对乳腺癌和心血管病的影响较小。腹部肥胖则相反,虽然容易消除,缺对心血管病和乳腺癌具有较大的潜在危害。调查表明,不运动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比爱好运动的高1.86倍。
9.肥胖与肺功能衰弱
肺功能的作用是向全身供应氧及排出及排出二氧化碳。肥胖者因体重增加需要更多的氧,但肺不能随之而增加功能,同时肥胖者腹部脂肪堆积又限制了肺的呼吸运动,故可造成缺氧和呼吸困难,最后导致心肺功能衰竭。
10.肥胖与智力下降
瑞典一项为期24年的医学研究报告指出,女星肥胖现象不容忽视,那些体重超出正常范围的女性,其智力会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对于超重60%的女性,他们将随着每增加1公斤脂肪而表现得智力下降。此外,报告还显示,肥胖还可引发老年妇女的痴呆症。研究人员还指出,肥胖者在体内将产生过量的荷尔蒙可体松,这种荷尔蒙可导致大脑组织损伤。
为什么有人喝水也会胖
答案就是基因。不久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们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新的研究成果:调控肥胖(主要是脂肪燃烧)的基因是IRX3 和IRX5。这两个基因能直接调节人体的“产热机制”,从而决定过多摄入的热量去向——消耗还是存储。每个人都有这两个基因,该研究有三个重要的新发现:
首先,组成这两个基因的众多核苷酸中,只要有一个核苷酸的差异就能决定“胖”或“瘦”。如果基因中含有胞嘧啶,就是胖基因,含有胸腺嘧啶,那就是瘦基因。科学家可以任意切换这两个基因中的任何一个核苷酸来人工定向干扰,制成“胖”或是“瘦”基因,从而得到胖或瘦的小鼠模型。换言之,含有胸腺嘧啶的瘦基因小鼠可以不忌口而不发胖,而含有胞嘧啶胖基因的小鼠“喂水”都长胖。
第二,在人体脂肪细胞的实验中发现,这两个基因直接作用于成人的“白色”脂肪细胞内的产热机制,以决定体内脂肪细胞的大小、多少和肥胖的程度。而早先的研究认为产热机制只存在于人类婴儿期或小鼠的“褐色”脂肪细胞,成人体内几乎没有褐色脂肪细胞。这就澄清了一种误导,认为一旦肥胖形成或白色细胞大量堆积后就很难消除。或者煞费苦心在“白与褐”之间的转换中做文章,结果当然都无济于事。
猪蹄前蹄大还是后蹄大
前蹄小,胖,筋少肉多,成直形,指甲较平,后脚较斜,前脚的关节距离较短,后边长点;后蹄大,瘦,筋多肉少,弯形,吃的话,当然前蹄比较好。
猪蹄是前蹄肉多,猪前蹄肉层较厚,后蹄筋多肉层薄且个大,猪的前蹄较后蹄小而短,一般前蹄为上,后蹄骨粗而肉少。
厌食症是怎么得的
至于该病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但可能与性心理发育不够成熟有关,对第二性征的发育和日渐丰腴的体形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因而产生恐惧与羞怯感,从而强烈希望自己能够“苗条”。社会上对“胖”、“瘦”的审美观点也可影响患者心理。另外,该病还可能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何谓病理性肥胖
病理性肥胖又称为继发性肥胖,是由于同时合并其他健康问题所发生的 肥胖,也就是说是有因可查的肥胖。病理性肥胖占肥胖的比例仅为3%~ 5%。根据引起肥胖的原因,又可将病理性肥胖分为下丘脑性肥胖、垂体性肥 胖、甲状腺功能低下性肥胖、库欣病导致的肥胖、性腺功能低下性肥胖、药物 性肥胖等,分别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疾病和药物而致。另 外,还有一些伴有肥胖的综合征。
女人不要等到胖得不可收拾了才减肥
经常会听到减肥的人士说,不管怎么减肥总是减不下来。其实,一直减不下去除了减肥方法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已经胖的不可收拾了”。
女人一定要关注自己的体重,预防在先。胖5斤,容易减下去,适当控制饮食就可以了,胖10斤,也是可以减下去的,但是不会那么容易,胖20斤,减肥就会比较困难了,如果是30斤,40斤呢,想要减下去会相当苦难。
等到体重已经控制不住的时候,身边的很多情况都发生了改变,丈夫心里开始有点小疙瘩,闺蜜也会觉得很震惊,那时候才开始减肥压力会很大,自信心也会受打击,老公可能会背后说你,“天天说减肥也控制不住”。
所以,时刻关注自己的体重,不要等到胖得不可收拾了才减肥。女人每周都要称一下自己的体重,如果连续两周体重都呈上升的趋势,那么就要注意你的体重了。
冬季手汗多生活注意
生活注意一!
手汗症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手段,当人心情紧张、感到有压力的时候,自然出汗会多一些,但如果出的汗超出了调节体温需要的量,就属于多汗了!
生活注意二:
另一种多汗症称为局部多汗症,这多半是精神抑压或情绪激动时发生。有这种症状的手掌,脚底,腋窝,额头,鼻尖等处,很容易出汗。例如乘搭飞机,开车时,手心出汗;在大众前说话,脸上汗水直流。
生活注意三:
一般健康的人,在运动或遇高温时,都会增加汗腺的分泌。这是为了让上升的体温下降的生理作用。因此,肥胖者往往较瘦者汗量多,这并非由于前者体表面积增加的缘故,只因肥胖者体重比例偏高,体温容易上升,为了降低过高的体温,必须以多排汗来调节。
生活注意四:
手出汗是由于手的汗腺功能异常抗敏所至,主要就是一些系统 疾病,比如说甲状腺功能抗 ,糖尿病还有一些肥 胖,另外中枢系统的一些疾病,也可以引起手出汗这么多,另外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控制手汗的交感神经它的功能抗 也可以引起手汗增多。
生活注意五:
手心出汗是体质虚寒的表现,如果你同时很怕冷,并且冬天手脚冰凉的话,多吃些温补的食物调理身体,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健康的人,即使全身大汗,手心也应该是干的。而手常出汗的人,往往是身上没有汗,手心却满是冷汗,感觉冰凉的,需要注意!
胖的人一定笨吗
“蠢猪”、“笨猪”这些不雅的绰号往往会被不懂事的孩子们用来取笑那些 胖胖的或比较迟钝的人,但是“胖”的人就一定笨吗?不尽然!胖的人,行动 可能相对迟钝,容易被人误解为“笨”。可是.这并不能说明智商高低。但是, 肥胖的孩子往往不爱运动,睡眠质量差,心、脑血管容易受影响,也有可能导 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速度减慢等。
有人说早产儿长大后不太容易发畔,正确吗
早产的宝宝因出生时营养储备明显不足,看上去总显得比同龄孩子矮小 和瘦弱,所以一些家长误认为孩子是不会长胖的,便违反喂养规律,试图让孩 子快点“追赶生长”。过度喂养造成营养过度,以至于宝宝出现“追赶性肥 胖”。因此早产儿喂养不适当长大以后也会发胖的。
腹部赘肉太多会影响记忆力
研究者发现,腹部脂肪较多的人相比腹部平坦的人出现记忆丧失及患上老年痴呆症的风险会增加3.5倍。研究人员建议,肥胖者应注意减肥,尤其是尽量避免饭后久坐不动,以防腹部脂肪堆积。
除此之外,酗酒、长期饮用高糖饮料、长期吸烟、睡眠不足、一心多用以及长期依赖电子设备都会对人的记忆力造成损伤。所以专家建议,要想减缓记忆力的衰退,就要尽量多到室外适量运动、控制饮食、多喝水以及科学选择食物。
三类运动越练越“胖”
某健身房教练就运动减肥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并介绍了3类不能减肥的运动及原因,大家来了解下。
大运动量
运动量过大,人体就处于无氧代谢的状态,不仅不能燃烧脂肪,而且会降低人体耐力。另外,短时间的大强度运动后会导致人食欲大振,不利于减肥。
运动时间过短
这是因为开始运动时,人体是通过代谢糖元来释放能量,三十分钟后才能转化成分解脂肪。在脂肪刚刚开始分解的时候,人们就停止了运动,其减肥效果自然不佳。
快速爆发力运动
如短跑、球类运动等。人体肌肉是由许多肌纤维组成的,主要分为白肌纤维和红肌纤维。如进行快速爆发力锻炼,得到锻炼的主要是白肌纤维,白肌纤维横断面较粗,因此肌群容易发达粗壮。用此方法会越练越“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