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症临床表现
老年抑郁症临床表现
典型抑郁发作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及言语活动减少等。老年抑郁发作的临床症状常不太典型,与青壮年期患者存在一些差别,认知功能损害和躯体不适的主诉较为多见。
1.情感低落
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主要表现为持久的情绪低落,患者常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度日如年;既往有的兴趣爱好也变得没意思,觉得生活变得枯燥乏味,生活没有意思;提不起精神,高兴不起来,甚至会感到绝望,对前途无比的失望,无助与无用感明显,自责自罪。
半数以上的老年抑郁症患者还可有焦虑和激越,紧张担心、坐立不安,有时躯体性焦虑会完全掩盖抑郁症状。
2.思维迟缓
抑郁症患者思维联想缓慢,反应迟钝。自觉“脑子比以前明显的不好使了”。
老年抑郁症患者大多存在一定程度认知功能(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和判断能力等)损害的表现,比较明显的为记忆力下降,需与老年期痴呆相鉴别。痴呆多为不可逆的,而抑郁则可随着情感症状的改善会有所改善,预后较好。
3.意志活动减退
患者可表现行动缓慢,生活懒散,不想说话(言语少、语调低、语速慢),不想做事,不愿与周围人交往。总是感到精力不够,全身乏力,甚至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不但既往对生活的热情、乐趣减退或丧失,越来越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甚至闭门独居、疏远亲友。
4.自杀观念和行为
严重抑郁发作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观念和行为。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危险性比其他年龄组患者大得多,尤其抑郁与躯体疾病共病的情况下,自杀的成功率较高。因此患者家属需加强关注,严密防备。
5.躯体症状
此类症状很常见,主要表现为:疼痛综合征,如头痛、颈部痛、腰酸背痛、腹痛和全身的慢性疼痛;消化系统症状,如腹胀腹痛、恶心、嗳气、腹泻或便秘等;类心血管系统疾病症状,如胸闷和心悸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如面红、潮热出汗、手抖等。
此外大多数人还会表现为睡眠障碍,入睡困难,睡眠浅且易醒,早醒等。体重明显变化、性欲减退等。
6.疑病症状
患者往往过度关注自身健康,以躯体不适症状为主诉(消化系统最常见,便秘、胃肠不适是主要的症状),主动要求治疗,但往往否认或忽视情绪症状,只认为是躯体不适引起的心情不好。
其对躯体疾病的关注和感受远远超过了实际得病的严重程度,因此表现出明显的紧张不安、过分的担心。辗转于各大医院,遍寻名医,进行各项检查的结果是阴性或者问题不大、程度不严重时,会拒绝相信检查的结果。要求再到其他大医院、其他科室检查,也会埋怨医生检查不仔细、不认真、不负责任等等。
老年抑郁与痴呆的区别
1、老年人中抑郁症,多过痴呆症
“抑郁症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方亚明告诉记者,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社会老龄化的加快、老年性疾病发病率的逐渐增高,老年人抑郁症会变得更加常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老年人口中,抑郁症老人约占7%—10%;在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中,有一半伴有抑郁症。而世界各地老年人精神疾病调查显示,在老年人群体中,抑郁症是发病率最高的,其次是老年痴呆症。
方亚明指出,如果家中的老人经常情绪低落,失眠、健忘、吃饭没胃口,同时不愿参与各种活动,那么他有可能患上了老年抑郁症。老年抑郁症的高危人群包括孤处的老人、退休后感到失落的老人或者刚遭遇了生活中的哀伤事件的老人等。此外,在中风或心脏病患者中,有20%的人也会陷入抑郁的心理状态,而女性患抑郁症的比例是男性的两倍。
2、关注前期征兆以免误诊
方亚明告诉记者,老年抑郁症会给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但由于种种原因,抑郁症常被误诊,临床上常见一些老人在综合医院求诊了多次才来到精神科治疗,所以对老年抑郁症前期征兆的关注尤为重要。
方亚明指出,头痛、头昏,是老年抑郁症的常见征兆。如头痛可以表现为胀痛、钝痛或跳痛,但一般还能忍受;大多为紧张性头痛和非偏头痛性血管头痛,而且疼痛的部位没有特殊固定位置,因此这样的老人常感到头部这疼那疼。头昏则常表现为早晨起床后觉得头脑发涨或者头重脚轻,到了午间头昏的感受加重。方亚明说,约有一半以上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会出现这种症状。
此外,出现睡眠问题:约有48%的抑郁症患者是以失眠为首见症状。
老年抑郁症的前期征兆还包括:多汗,遇到情绪激动或稍事活动便容易出汗,尤其是头部、躯干、手足部位多汗,甚至在热闹的场合多说些话也易出汗;心慌气短,患者表现得焦躁不安、情绪紧张、心悸心慌、胸闷气短,感觉呼吸不畅,常怀疑自己得了冠心病,平时周身倦怠无力,语气声调也低微无力;食欲减退,胃部感到饱、闷、打嗝,食而无味,饭后胃脘部胀痛,自觉腹中有气上冲,嘴里发腻,甚至感到恶心欲呕;周身疼痛,四肢、肩部、膝关节、背部、腰部疼痛酸楚,检查发现不到异常,然而总觉得浑身不适,双脚和小腿发凉,采取保暖措施和药物处理后仍不见效;眼花耳鸣,感到视物模糊,看书看报觉得两行字在相互移位或颤动,但眼科检查却又正常,休息或睡觉前、或者在一阵紧张嘈杂之后耳朵内会出现各种声音,患者因此烦躁不安,久治难愈。
方亚明说,如果出现以上这些征兆,就要警惕老人家可能患上了抑郁症。
3与老年痴呆症相区别
家人一度怀疑70岁的王阿婆得了老年痴呆症。去年丈夫过世后,她就一直陷入悲伤,沉默寡言,也很少出门,总是感到不开心。她还变得特别健忘,出门不是忘带钱包就是忘带钥匙,还怪保姆偷了,因此跟保姆大发脾气,并把自己的房间加了锁,但她对外人则很讲礼貌。送去综合医院后,王阿婆被诊断为老年痴呆,但治疗了大半年,效果却不明显。后来被精神专科医生诊断为老年抑郁症,治疗仅两周后,病情就出现明显好转。
“老年人面临突然出现的重大精神刺激,在一段时间内出现情绪抑郁,这是正常现象,并非病态。但如果出现持久的抑郁症状、并且向严重的程度发展时,就要考虑到是否得了抑郁症。这时要特别注意与老年痴呆症相区别,以免贻误病情、影响康复。”方亚明说。
他解释,有些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时,思维和动作都会受到抑制(尤其是思维抑制),会出现与老年痴呆症相类似的一些临床表现。老年抑郁症与老年痴呆症的鉴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是起病与病程不同:相较而言,老年抑郁症起病较快、发展迅速,而老年痴呆的起病、发展都较为缓慢。
从症状的持续性上: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情绪变化多、不稳定,像年幼的孩子,不像老年抑郁症的抑郁状态会持续较久。
从智能角度上:老年抑郁症患者有时似乎会表现出智能上的障碍,但这种障碍是暂时性、部分性的,每次的智能检查结果都不相同;而老年痴呆患者的智能损害是全面性的,而且呈进行性的恶化。
是否有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老年抑郁症患者不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脑CT检查结果也没有阳性发现;而老年痴呆患者的情况则相反,他们会有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与体征,不少患者还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或者“小中风”的病史,脑部CT检查会发现不同程度的脑萎缩或(和)脑梗塞的表现。
抗抑郁药物效果不同:使用了抗抑郁药物后,老年抑郁症患者会开始康复,恢复到病前自如的神态;而抗抑郁药物对老年痴呆症患者起不到任何作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一部分老年痴呆症患者在病程的早期也会出现一些抑郁症状,很像患了老年抑郁症,只是到了疾病的中晚期,老年痴呆症的真正面目才会充分表现出来。
老年妇女更要注意
防治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患者大多性格内向,发病前就不爱交际,在发病后如果得不到家人、同事、朋友的理解或遭到误解,则可能难以摆脱抑郁的阴影,不利康复。因此,和睦温暖的家庭、适当的社会交往本身就是一帖良药,有助于老年抑郁症患者度过灰色的抑郁期。”方亚明说。
由于老年妇女患上抑郁症的比例可达25%,比老年男性要高出许多,因此方亚明强调:老年妇女防治抑郁症更为重要。他解释说,这是因为女性要经历哺乳期、怀孕期、绝经期等,在一生中比男性更容易受到激素分泌的影响,她们比男性更容易患上抑郁症,“而绝经期妇女如果患有更年期综合征,则她们中的绝大多数会出现程度不等的抑郁症状,倘若当时没有接受正确、彻底的治疗,往往又会拖成慢性抑郁症,到了老年时会反复发作,大大影响晚年的生活质量”。
老年抑郁症的表现是怎样的呢
老年抑郁症的表现与年轻人的表现还是有所不同,具体的表现就来看看专家的分析吧。
老年抑郁症表现如下:
1、情感低落
这不仅是老年抑郁症的表现,同样是抑郁症较为普遍的表现了。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对于什么事都很悲观、生活没有兴趣,很多的老年抑郁症患者还可能有焦虑,表情总是显得很紧张,有的还经常的抱怨别人对其不好。
2、思维迟缓
老年抑郁症患者经常反映迟钝、话语也较少,发病初期或许还能进行交流、随着病情的加重就会觉得交流都很困难了。
3、躯体表现
主要表现为睡眠有障碍、没有食欲、体重慢慢下降,身体的某些部位会出现疼痛、身体乏力等。有的患者还很有可能有出现一些与自身身份不符合的行为。
以上就是老年抑郁症患者症状的表现了,那出现了这种情况很多便是采取一些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点呢?
1、对于老年人来说,肾脏的排泄功能是有明显的减退的,因此药物在肝脏部位的代谢效率也会降低,因此老年抑郁症患者在用药的时候要比一般年轻人的少一半或者更低。
2、由于老年人对药物的带来的不良反应耐力低,因此在选取药物时要选择一些反应较小的药物。
3、老年抑郁症患者常常还有一些其他疾病,因此在采用药物治疗时,要考虑到各种药物之间是否有相克的。
对于老年抑郁症患者,我们要耐心的去对待,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尽早的帮助患者走出抑郁症。对于没有患病的,家属也应多加的关心普及一些心理的知识,有效地预防。
产后抑郁症临床表现
情绪变化
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啼。患者主诉郁郁寡欢、凄凉感、沉闷、空虚、孤独等词来描述自己的心情。患者经常心情压抑、郁闷,常因一点小事大发脾气。在大多数时间,患者情绪是低落的,即使其间有过几天或1~2周情绪好转,但很快又陷入抑郁。尽管如此,但患者抑郁程度一般并不严重,情绪反应依然存在,讲笑话或者搞笑的表演能够使患者破涕为笑,愉快的谈话等可使患者情绪好转,患者本身能够察觉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将之归咎于他人或环境。
认知改变
患者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对各种娱乐或令人愉快的事情感受不到愉快,常常自卑、自责、内疚,常感到脑子反应迟钝,思考问题困难。遇事总忘坏处想,对生活失去信心,自认为前途暗淡,毫无希望,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甚至企图自杀。
意志与行为改变
患者意志活动减低,很难专心致志地工作,尽管他们可能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很少脚踏实地的去做。患者想参与社交活动,但又缺乏信心和勇气,处处表现被动和过分依赖,心理上的症结在于不愿负责任。一般来说,抑郁神经症患者很少出现自杀,但也有部分患者感觉活着空虚,人生乏味,声称想死。
躯体症状
约80%的患者以失眠、头晕、眼花、耳鸣等躯体症状为主,这些症状往往长期存在,但无明显加重或缓解。患者躯体症状大多可随着抑郁症的治愈而消失。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抑郁症临床具体可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抑郁悲观,与现实环境不相称。程度较轻的患者感到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凡事缺乏兴趣,感到“心里有压抑感”、“高兴不起来”;程度重的可悲观绝望,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患者常诉说“活着没有意思”、“心里难受”等。
更年期和老年抑郁症患者可伴有烦躁不安、心神不宁、浑身燥热、潮红多汗等,而儿童和少年可以表现为易激惹,如不耐烦、为一点小事发怒。典型的抑郁心境还具有晨重夜轻节律的特点,即情绪低落在早晨较为严重,而傍晚时可有所减轻。
抑郁症临床表现还有就是很多患者没有节食时会伴有食欲下降或者亢进、体重减轻或者增加例如,一个月内体重变化超过百分之五,几乎每天都有失眠或睡眠过多,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性欲减退,女性患者会出现月经的紊乱。
以上就是抑郁症的一些临床表现。一些抑郁症患者的情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突出的会表现为各种身体的不适,以消化道症状较为常见,如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还会有头痛、胸闷等症状,患者常常会纠缠于某一躯体主诉,并容易产生疑病观念,进而发展为疑病、虚无和罪恶妄想,但内科检查却发现没有大的问题,相应的治疗效果也不明显。
抑郁症都有哪些表现
抑郁症临床症状典型的表现包括三个维度活动的降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另外一些患者会以躯体症状表现出为主。
具体可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抑郁悲观,与现实环境不相称。程度较轻的患者感到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凡事缺乏兴趣,感到“心里有压抑感”、“高兴不起来”;程度重的可悲观绝望,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患者常诉说“活着没有意思”、“心里难受”等。更年期和老年抑郁症患者可伴有烦躁不安、心神不宁、浑身燥热、潮红多汗等,而儿童和少年可以表现为易激惹(如不耐烦、为一点小事发怒)。典型的抑郁心境还具有晨......
老年抑郁症有什么症状
心理症状
1、老年人经常健忘,患者虽然也可能出现与老年痴呆症相似的健忘问题,但它们最大的分别在于痴呆症患者是真的忘记一切,而抑郁症患者只是坚信自己已忘记。
2、抑郁症是指一种不寻常、持续的严重抑郁情绪,加上收入骤减(或完全没收入)、体力渐渐不支、健康出现问题及老友一个个去世。
3、在抑郁情绪支配下,老人往往自我贬低、自我谴责,认为自己什么都没做好。这是最明显的老年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子女们一定要重视,多加注意。
躯体表现
1、原本睡眠良好的老人会突然变得难以入眠,可虽入睡但醒得过早,或入睡了却又自感未入睡,此时服用抗神经衰弱症的药物往往毫无效果。
2、原本排便正常的老人会变得难以排便,严重可闭结一周,同时还会伴以种种消化障碍,如食欲大减甚至完全不思饮食,有的还出现腹胀、口臭等症状。
情绪表现
据统计,在55岁以上老年中罹患抑郁症的比例可高达10%~15%,其中有的病人症状十分严重,甚至走向轻生,因而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死亡率竟可高至30%。与年轻抑郁症患者一样,老年抑郁症患者发病时即出现原因不明且持续二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和沮丧。其中最典型的症状是是万念俱灰,并对生活、工作和以前的业余爱好均失去兴趣。
老人为什么爱生气
1、甲亢
甲亢患者会有代谢增加及交感神经高度兴奋的表现。患者身体各系统的功能均可能亢进,出现心慌,心率增快等症状,对外界的反映会过分紧张,也就容易出现暴躁的情绪。服用甲亢平等药物,可有效控制甲亢症状。
2、抑郁症、老年痴呆症
一些精神方面的疾病也是导致情绪暴躁、易怒的直接原因。例如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症。
抑郁症临床症状典型的表现包括三个维度活动的降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具体可表现为显着而持久的抑郁悲观。老年抑郁症患者可伴有烦躁不安、心神不宁、浑身燥热、潮红多汗等症状。
老年期抑郁
1.概述:为较常见的精神障碍,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5%。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在自杀的老年人中50%-80%患有重症抑郁。
2.病因:为“多因素”,但目前脑影像学研究,提示在老年抑郁患者中存在额颞叶的萎缩及额叶白质的病变。“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皮层”通路受损导致与情绪控制有关的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功能失调,导致抑郁。
3.老年抑郁症临床相的特点:神经科病变及躯体疾病所占比重大,认知损害多,主诉躯体不适多,疑病观念强烈;体重变化、早醒、性欲减退、精力缺乏等因年龄因素变得不突出了;部分老年抑郁患者会以易激惹、攻击、敌意为主要表现;失眠、食欲减退明显;情感脆弱、情绪波动性大,忧伤的情绪往往不能被很好地表达;自杀观念常常不会清楚地表露。继发性抑郁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4.老年抑郁症的转归:Post曾提出1/3原则:1/3会改善,1/3不变,1/3越来越差;
老年抑郁症转归:97%康复;32%康复后复发;14%处于持续病态中;31%在随访中死亡或出现痴呆。
5.老年抑郁症的治疗:
急性期治疗:在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时,要考虑到以下因素:老年人药代学特点;药物的相互作用;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使其对药物的认知功能损害更为敏感;老年人心理社会因素复杂。
维持治疗:发病年龄越大,复发次数越多,再次复发的危险性也就越高。大部分研究者主张,60岁以上第一次发病的抑郁症患者,达到临床痊愈后至少应维持治疗12个月。若出现复发,则需服药2年以上,再次复发应终身服药。
八、老年性精神障碍的处理
宜采取以下综合措施:①良好的家庭照顾;②舒适的休养环境;③支持性心理治疗;④鼓励参加文娱治疗活动;⑤保证足够的营养;⑥预防感染等躯体合并症和走失等意外;⑦合理的药物治疗。
九、痴呆的预防:
1.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人们对痴呆的认识,减少危险因素,保护易感人群,防止痴呆的发生;
2.指导、帮助患有或可能患有痴呆的老年患者积极就医,及时得到医疗帮助;
3.建立切实可行的社会支持系统。帮助并指导患者的生活照料者对痴呆患者进行科学的料理和看护,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生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十、关心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针对老年性精神障碍,专家指出,老年性精神病的治疗除合理的服用药物与生活调理外,更重要的是子女亲属的交流与关怀,需要身边的亲人给予心理上的耐心呵护。所以,为人子女的我们,无论是在如何忙碌的情况下,都需要、更应该抽出适当时间关怀一下我们年老的父母或长辈,让他们在温馨关爱的氛围中度过晚年,享受天伦之乐!
老年抑郁症的症状
抑郁症是指以持续的情绪低落为特征的一种情感性的心理障碍 ,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病 患之一。抑郁症大都在60岁以后发病,有的人 虽然会在青壮年时发病,但进入老年期后常加重或发作次数增多。
老年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情绪压抑 、沮丧 、痛苦、悲观 、厌世、自责、甚至出现自杀倾向或自杀行为,食欲下降,失眠早醒等。
老年抑郁症在症状上有其特殊性,具体来说有以下九个方面:
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精力减退、精神不振、疲乏 无力;
3、言行减少,好独处,不愿与人交往;
4、自我评价 下降,自责自罪,有内疚感;
5、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倾向,据研究,患抑郁症的老人有10%以上会采取自杀行为;
6、对前途悲观失望,有厌世心理;
7、自觉病情严重,有疑病倾向,据调查,60%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会出现疑病症 状;
8、睡眠 欠佳,失眠早醒;
9、食欲不振 或体重明显减轻。此外,也会有记忆力明显下降、反应迟钝的症状,80%左右 的老年患者会出现记忆力衰退。
10、思维迟缓。这一抑郁症的症状主要表现就是患者在患病后思维联想过程受抑制,反应迟钝,自觉脑子不转了,表现为主动性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思维问题费力。反应慢,需等待很久,在情绪低落影响下,自我评价低,自卑,有无用感和无价值感,觉得活着无意义,有悲观厌世和自杀打算,有自责自罪,认为活着成为累赘,犯了大罪,在躯体不适基础上出现疑病观念,认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
11、意志活动减退:该抑郁症的症状狐妖表现就是患者在患病后的一些主动性活动明显减少,生活被动,不愿参加外界和平素感兴趣的活动,常独处。生活懒散,发展为不语不动,可达木僵程度。最危险的是反复出现自杀企图和行为。
痴呆与老年抑郁
老年痴呆患者除了有典型的认知功能损害,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外,90%的病患合并有精神和行为障碍,其中30%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
老年抑郁症的重症患者受病情影响,思维和动作会受到抑制,可能出现类似老年痴呆症状。因此很多人都将老年抑郁症误认作老年痴呆症并进行治疗,由此不仅会造成误诊,同时也可能给老人造成新的问题。因为痴呆与老年抑郁均可出现抑郁症状,故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别。
1、老年性痴呆起病缓慢发展也缓慢病程可长达数年之久,而老年抑郁症起病较快,发展迅速。
2、老年性痴呆症患者的情绪变化多,不稳定,变幻莫测,犹如幼童;老年期抑郁症的抑郁症状则相对持续较久。
3、老年性痴呆病人中可有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体征。不少病人还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或“小中风”的病史,脑CT检查可发现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或(和)脑梗塞的表现。而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并无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脑CT检查一般也无阳性发现。
4、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智能损害是全面性的,而且呈进行性的恶化;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智能障碍为暂时性的、部分性的,每次检查的结果均不相同。
5、对于老年性痴呆症患者来讲,抗抑郁药物就不起任何作用了;而抑郁症病患用了抗抑郁药物后,老年期抑郁症病人会病去体愈,恢复病前谈笑风生、谈吐自如的神态。
老年抑郁症的临床诊断标准
(1)60岁以后缓慢起病,可有一定诱发因素;
(2)临床表现:除具有持久的抑郁心境外,还具有精神运动性激越和迟滞的表现,以及繁多的躯体化症状和疑病等妄想症状,并具有生物性症状的特点。
(3)排除脑器质性疾病及躯体疾病所致的抑郁综合征。
痴呆发病因素中,除神经生物学预测因素外,神经精神状况也可能是决定疾病进展的因素,尤其对于以抑郁为首发表现的病人。由于尽早的干预手段可能会越发有效治疗痴呆,因此这些以抑郁为首发症状的病人进行早期鉴别诊断,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药物/非药物治疗)。痴呆病人中近30%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而抑郁能增加患者认知障碍及转化为痴呆的风险,临床上已有实验数据证明这点,因此在痴呆临床症状恶化之前,弄清楚这些改变,可以进一步提高药物/非药物干预手段疗效,从而延迟痴呆进展。
小贴士:市民若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中老年人出现情绪低落,性格改变,记忆力下降时,要警惕早发型痴呆或抑郁可能,应尽早至相关神经内科专科医院就诊。
老年人的抑郁症有哪些表现
老年抑郁症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精神性疾病。老年抑郁症的症状很多,主要表现在经常感觉心烦意乱,苦恼,忧伤,感到生活没有意思,提不起精神,高兴不起来。老年抑郁症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而治疗老年抑郁症前,我们先来看一看老年抑郁症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1、患有老年抑郁症的患者普遍自我评价低,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没有用,是子女的累赘,无价值感,内疚、自责。这就是典型的老年抑郁症的症状。
2、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总是会焦虑不安,心里不踏实,总是担忧,如为子女不按时归家而惶恐不安,唯恐遭遇车祸。终日担心自己和家庭将遭到不幸,将大祸临头。这是比较常见的老年抑郁症的症状。
3、悲观厌世,痛不欲生是老年抑郁症的症状中最常见的。有过老年抑郁症的老人曾经描述这是他们一生中所遇到的最困难的经历,比任何肉体的疼痛都要难以忍受。所以有不少老年患者会产生自杀观念和行为。
不要把老年抑郁症当做痴呆
年轻的儿女为了让家里的生活变得更好,总是会忽视自己家里老人的照顾,平时也感觉只要是老人有钱花就够了,不需要自己陪伴。因此在老人出现了不爱说话等情况的时候,都会认为是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却没有考虑到这可能是老年抑郁症的症状表现,从而进行了错误的治疗。
其实老年人是真正的弱势群体,但是很多人都感觉老年人经过一辈子的风风雨雨,对于什么时候都看的很开,是不会患上抑郁症的。而事实却正好相反,其实老年人的心理是非常脆弱的,老伴的去世等情况都有可能会导致老年抑郁症发生。
老年人面临突然出现的重大精神刺激,在一段时间内出现情绪抑郁,这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出现持久的抑郁症状、并且向严重的程度发展时,就要考虑到是否得了抑郁症。
有些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时,思维和动作都会受到抑制(尤其是思维抑制),会出现与老年痴呆症相类似的一些临床表现。老年抑郁症与老年痴呆症的鉴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是起病与病程不同:相较而言,老年抑郁症起病较快、发展迅速,而老年痴呆的起病、发展都较为缓慢。从症状的持续性上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情绪变化多、不稳定,像年幼的孩子,不像老年抑郁症的抑郁状态会持续较久。
从智能角度上 老年抑郁症患者有时似乎会表现出智能上的障碍,但这种障碍是暂时性、部分性的,每次的智能检查结果都不相同;而老年痴呆患者的智能损害是全面性的,而且呈进行性的恶化。
作为儿女,只有真正的了解了老年抑郁症和痴呆症的区别,详细的观察家里老人的情况,才可以知道到底老人是被什么疾病所困扰。也希望各位儿女可以真正的关注起来家里的老人,让老人可以有一些幸福美满的晚年,可以快乐的度过余生。
莫把老年人的抑郁当痴呆
其实老年人是真正的弱势群体,但是很多人都感觉老年人经过一辈子的风风雨雨,对于什么时候都看的很开,是不会患上抑郁症的。而事实却正好相反,其实老年人的心理是非常脆弱的,老伴的去世等情况都有可能会导致老年抑郁症发生。
老年人面临突然出现的重大精神刺激,在一段时间内出现情绪抑郁,这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出现持久的抑郁症状、并且向严重的程度发展时,就要考虑到是否得了抑郁症。
有些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时,思维和动作都会受到抑制(尤其是思维抑制),会出现与老年痴呆症相类似的一些临床表现。老年抑郁症与老年痴呆症的鉴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是起病与病程不同:相较而言,老年抑郁症起病较快、发展迅速,而老年痴呆的起病、发展都较为缓慢。从症状的持续性上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情绪变化多、不稳定,像年幼的孩子,不像老年抑郁症的抑郁状态会持续较久。
从智能角度上 老年抑郁症患者有时似乎会表现出智能上的障碍,但这种障碍是暂时性、部分性的,每次的智能检查结果都不相同;而老年痴呆患者的智能损害是全面性的,而且呈进行性的恶化。
作为儿女,只有真正的了解了老年抑郁症和痴呆症的区别,详细的观察家里老人的情况,才可以知道到底老人是被什么疾病所困扰。也希望各位儿女可以真正的关注起来家里的老人,让老人可以有一些幸福美满的晚年,可以快乐的度过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