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现患了牙周病
如何发现患了牙周病
1:牙周组织的损害到达一定程度,支持骨减少,加之咬验创伤加重,导致牙齿松动。牙龈红肿触痛或牙龈退缩,刷牙或进食时出血。牙周袋形成、溢脓。牙齿松动、移位。牙槽骨吸收、高度降低、骨小梁减少或消失。
2:牙齿的支持组织(牙龈、牙槽骨、牙骨质、牙周韧带)的慢性破坏性炎症称牙周病。牙周病的发病因素比较复杂,有局部因京及全身因素,局部致病因素主要是细菌、菌斑、牙石以及食物嵌塞、咬合刨伤、不良修复体等。全身因素包括内分泌失调、遗传、营养不良,某些慢性疾病等。
3:牙周病常开始于牙龈炎,牙龈肿胀、变红、出血,正常外形改变,韶缘糜烂或增生,咀嚼食物或刷牙时容易出血。龈沟加深继而形成龈袋,而牙周袋形成导致牙龈在牙面上的附着丧失,一般无症状,有感染时可发生井波及整个牙周袋壁,可有疼痛、溢脓、口臭等症状。依据x线显示,可见牙槽嵴顶的硬骨板消失,边缘如虫蚀状,继而牙槽峙发生垂直吸收,高度降低。
怀孕前记得先看牙
年轻的女性如果要怀孕生宝宝,医生建议最好在计划怀孕之前先来看牙,把牙齿问题先处理好,否则或一旦怀孕同时患牙周病,一来牙周病病情会加重,二来可能会诱发早产。牙周病是多因素引起的牙周组织慢性炎症病变,对怀孕女性非常不利。怀孕的女性如果是孕早期, 发现了有牙病,使用药物会受到限制,而且不能拔牙,怕诱发流产,因此,最好在计划怀孕前就提前来看牙,把所有牙齿疾病先处理好,该消炎的消炎,该拔掉的 及时处理掉,否则一旦怀孕再发现有牙周病,牙周病病情会加重,还可能诱发早产。根据牙病防治杂志的相关研究,患有牙周病的孕妇早产几率比健康孕 妇会高出很多倍,因此要及时引起注意。
如何预防牙周病
喝酸奶等富含乳酸的食物能显著改善牙周健康,能防止牙龈萎缩和牙齿脱落,但牛奶和奶酪没有这种功效。这是最新日本牙科研究人员发现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
专家表示,牙周病是一种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会引起牙床萎缩和牙齿脱落,除了勤刷牙和用牙线清洁牙齿外,能够有效缓解这一疾病的方法比较有限。以前传统一直认为,食用大量乳制品的人患牙周病的几率较低,但未发现哪种乳制品的作用最突出。日本研究人员通过对 942 名年龄在 40 岁至 79 岁之间的男性和女性进行了调查,主要对他们所患牙周炎的严重程度以及摄入的牛奶、奶酪和乳酸类食品量进行评估。最后发现,弥漫性重度牙周炎患者所摄入的乳酸类食品量比局限性轻度牙周炎患者少。
牙周病的危害有哪些
危害一诱发心脏病和脑中风 患牙周病时,导致牙周局部慢性感染的细菌及其毒性产物可进入血流中。这些细菌和毒性产物会增加和加重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过程,使牙周病成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冠心病、心梗和脑中风发生的危险因子。有资料显示:牙周病患者因冠心病死亡或入院的发生率比无牙周病者高25%,心梗发生的危险比无牙周病者高2~3倍;10%~30%感染性心内膜炎和25%脑中风与牙源性感染有关。
危害二糖尿病人易患牙周病 临床观察表明,糖尿病患者中牙周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高于非糖尿病人群。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患牙周病的危险性比无糖尿病者高2.8~3.4倍。如果对牙周病患者施以彻底有效地牙周治疗,可改善II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使其胰岛素用量减少;血糖控制后,牙周病的情况也会有所好转。
危害三病菌直接进入呼吸道 牙周病患者牙周致病菌可直接进入呼吸道和消化道,使一些全身抵抗力低的人群成为“易感者”,是“易感者”患肺炎、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危险因子。
危害四增加孕妇早产几率 孕妇患上牙周病时,某些牙周细菌和毒素可进入血流,直接或间接地引发分娩动作,甚至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罹患牙周病的孕妇出现早产的机率是健康孕妇的3倍,产生低体重儿(体重小于2500克)的危险度增高7.5倍。口腔专家说,除对机体健康有影响外,牙龈红肿出血溢脓、牙根暴露、牙齿伸长移位、口臭等症状还严重影响患者的个人形象和社会交往,也已成为影响个人社会心理健康的原因。
危害五牙周病对孕妇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吸烟和喝酒 一家口腔医院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牙周病对孕妇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吸烟和喝酒,患病孕妇的早产率是正常孕妇的7.5倍。据口腔专家介绍,大多数妊娠期的妇女患龋齿、牙龈炎、牙结石和牙渍等口腔疾病。许多妊娠期的妇女都知道吸烟、喝酒对胎儿的危害,但却对牙周病、牙本质过敏和智齿冠周炎等口腔疾病对胎儿的影响知之甚少。口腔专家说现在已经证明,孕妇患牙周病可能引起早产,牙周病如同吸烟、喝酒一样影响胎儿的发育,患重症牙周病的孕妇早产和出生低体重儿的危险率为牙周正常孕妇的7.5倍,这已经大于抽烟和喝酒对胎儿的影响了。口腔专家说,在怀孕4—6个月期间,只能进行补牙、洗牙等简单的口腔治疗,在怀孕前三个月进行口腔治疗容易引起流产,而后三个月则可能引起胎儿早产。 口腔专家温馨提醒:治疗牙周病一定要选择专业的口腔医院,正规的口腔专科医院在口腔医生资质,诊疗技术,诊疗设备,消毒措施等方面都更领先、更有保障,将有效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诊疗效果。
牙周炎对我们的健康有哪些影响
一、牙周炎与心血管疾病
牙周炎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吗,牙周炎患者的牙周袋内存在大量细菌,这些细菌随时可能酿成大祸:可因咀嚼、刷牙等造成一过性菌血症,入血的细菌可凝集血小板形成血栓。临床发现,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有10%—30%与牙源性感染有关。
二、牙周炎与妊娠不良
孕期母亲患牙周炎与早产低体重儿关系的研究表明,18%的早产低体重儿是由母亲患牙周炎导致的。患牙周炎的母亲发生早产低体重儿的危险率是对照组的7.5倍。
三、牙周炎与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严重的牙周组织破坏,反过来,牙周病变又会加重糖尿病,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难以控制。当糖尿病伴发牙周炎时,一定要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治疗牙周炎。
四、牙周炎与消化道疾病
研究者发现,在牙菌斑的唾液中可检出幽门螺杆菌,尤其在牙周炎患者的病变部位——牙周袋内的龈下菌斑中,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非常高。由此可见,牙周病变有可能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而后者的增加会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及胃癌发生。
喝点酸奶预防牙周病
喝酸奶等富含乳酸的食物能显著改善牙周健康,能防止牙龈萎缩和牙齿脱落,但牛奶和奶酪没有这种功效。专家们介绍,这是最新日本牙科研究人员发现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
义诊专家介绍,牙周病是一种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会引起牙床萎缩和牙齿脱落,除了勤刷牙和用牙线清洁牙齿外,能够有效缓解这一疾病的方法比较有限。以前传统一直认为,食用大量乳制品的人患牙周病的几率较低,但未发现哪种乳制品的作用最突出。日本研究人员通过对 942 名年龄在 40 岁至 79 岁之间的男性和女性进行了调查,主要对他们所患牙周炎的严重程度以及摄入的牛奶、奶酪和乳酸类食品量进行评估。最后发现,弥漫性重度牙周炎患者所摄入的乳酸类食品量比局限性轻度牙周炎患者少。
专家还介绍,与那些自称从不吃乳酸类食品的人相比,每天摄入酸奶或其他乳酸饮品 55 克或更多的人有严重牙周病症状的较少,所以劝市民,虽然不用着意去喝酸奶,但在生活中应知道这项最新成果。
牙周炎的危害
牙周病应该如何治疗?这是日常生活中许多人想要了解的问题,牙周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牙周病不仅给我们的牙齿美观带来很大的影响,并且给我们的身心一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下面一起来了解牙周炎的危害。
牙周炎与心血管疾病
高胆固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等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大家是否知道牙周炎,尤其是中重度牙周炎,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呢?牙周炎患者的牙周袋内存在大量细菌,这些细菌随时可能酿成大祸:可因咀嚼、刷牙等造成一过性菌血症,入血的细菌可凝集血小板形成血栓。临床发现,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有10%-30%与牙源性感染有关。
牙周炎与妊娠不良
孕期母亲患牙周炎与早产低体重儿关系的研究表明,18%的早产低体重儿是由母亲患牙周炎导致的。患牙周炎的母亲发生早产低体重儿的危险率是对照组的7.5倍。
牙周炎与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严重的牙周组织破坏,反过来,牙周病变又会加重糖尿病,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难以控制。因此,当糖尿病伴发牙周炎时,一定要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治疗牙周炎。
牙周炎与消化道疾病
研究者发现,在牙菌斑的唾液中可检出幽门螺杆菌,尤其在牙周炎患者的病变部位--牙周袋内的龈下菌斑中,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非常高。由此可见,牙周病变有可能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而后者的增加会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及胃癌发生。
上面的内容介绍了牙周炎有哪些危害,牙周炎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疾病,所以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预防牙周炎,请爱护我们的牙齿,拥有有一口好牙,才能吃嘛嘛香,身体倍棒。祝大家身体健康!
牙周炎的危害后果有哪些
牙周病的危害之一:诱发心脏病和脑中风
牙周炎患病时,引起牙周局部慢性感染的细菌及其毒性产物可进入患者血液中。这些细菌和毒性产物会增加和加重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过程,使牙周炎成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冠心病、心梗和脑中风发生的危险因子。有资料显示:牙周炎患者因冠心病死亡或入院的发生率比无牙周炎者高25%,心梗发生的危险比无牙周炎者高2~3倍;10%~30%感染性心内膜炎和25%脑中风与牙源性感染有关。
牙周病的危害之二:加重糖尿病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中牙周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高于非糖尿病人群。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患牙周炎的危险性比无糖尿病者高2.8~3.4倍。如果对牙周炎患者施以彻底有效地牙周治疗,可改善II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使其胰岛素用量减少;血糖控制后,牙周炎的情况也会有所好转。
牙周病的危害之三:病菌直接进入呼吸道
引起牙周炎的致病菌可直接进入患者的呼吸道和消化道,使一些全身抵抗力低的人群成为“易感者”。是“易感者”患肺炎、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危险因子。
牙周病的危害之四:增加孕妇早产几率
很多孕妇在妊娠期间会患龋齿、牙龈炎、牙结石和牙渍等口腔疾病。许多妊娠期的妇女都知道吸烟、喝酒对胎儿的危害,但却对牙周炎、牙本质过敏和智齿冠周炎等口腔疾病对胎儿的影响知之甚少。孕妇患牙周病时,致病的细菌及其毒素可进入血流,直接或间接地引发分娩动作,甚至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罹患牙周病的孕妇出现早产的机率是健康孕妇的3倍,产生低体重儿(体重小于2500克)的危险度增高7.5倍。
牙周病的危害之五:影响患者的社会心理健康
牙周病除了对机体健康有影响外,出现牙龈红肿、出血溢脓、牙根暴露、牙齿伸长移位、口臭等症状还严重影响患者的个人形象和社会交往,也已成为影响个人社会心理健康的原因。
牙周炎的危害
牙周炎与心血管疾病
高胆固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等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大家是否知道牙周炎,尤其是中重度牙周炎,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呢?牙周炎患者的牙周袋内存在大量细菌,这些细菌随时可能酿成大祸:可因咀嚼、刷牙等造成一过性菌血症,入血的细菌可凝集血小板形成血栓。临床发现,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有10%-30%与牙源性感染有关。
牙周炎与妊娠不良
孕期母亲患牙周炎与早产低体重儿关系的研究表明,18%的早产低体重儿是由母亲患牙周炎导致的。患牙周炎的母亲发生早产低体重儿的危险率是对照组的7.5倍。
牙周炎与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严重的牙周组织破坏,反过来,牙周病变又会加重糖尿病,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难以控制。因此,当糖尿病伴发牙周炎时,一定要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治疗牙周炎。
牙周炎与消化道疾病
研究者发现,在牙菌斑的唾液中可检出幽门螺杆菌,尤其在牙周炎患者的病变部位--牙周袋内的龈下菌斑中,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非常高。由此可见,牙周病变有可能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而后者的增加会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及胃癌发生。
牙周炎使肺癌风险翻倍
这项研究持续14.7年,追踪调查7000多人。研究发现,患有严重牙周炎的人,比患有轻度或不患牙周炎的人,患各种癌症的风险平均高24%。具体来说,肺癌风险增加133%,结直肠癌风险增加51%。除了癌症,牙周病还会导致其他疾病。
各国研究发现,牙周炎已是糖尿病的第六大危险因素,牙周炎患者患糖尿病概率是常人的7倍;牙周炎还会引发不良妊娠反应,增加低体重儿出生率;充分咀嚼利于大脑供血,牙周炎导致牙齿脱落后,咀嚼变得困难,记忆力便会受影响;患中度牙周病的人患冠心病、中风的几率也比常人高很多。因此,防治牙周病对全身健康意义重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王左敏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我国成人牙周炎患病率在97%以上,咬东西时发生出血就是牙周炎的表现,但多数人却没当回事。
2017年9月,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与10年前相比,居民口腔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行为情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中年人群口腔牙周情况较差。35~44岁居民中,牙石检出率为96.7%,牙龈出血检出率为87.4%,与10年前相比,竟然上升10.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吴煜表示,多年来,我国主要针对儿童青少年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对中年人群重视程度不足。另外,中年人工作压力大,累了困了,刷牙容易不认真,再加上吸烟,容易导致牙周炎。
牙周炎会引起哪些危害
牙周炎与心血管疾病
高胆固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等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大家是否知道牙周炎,尤其是中重度牙周炎,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呢?牙周炎患者的牙周袋内存在大量细菌,这些细菌随时可能酿成大祸:可因咀嚼、刷牙等造成一过性菌血症,入血的细菌可凝集血小板形成血栓。临床发现,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有10%—30%与牙源性感染有关。
牙周炎与妊娠不良
孕期母亲患牙周炎与早产低体重儿关系的研究表明,18%的早产低体重儿是由母亲患牙周炎导致的。患牙周炎的母亲发生早产低体重儿的危险率是对照组的7.5倍。
牙周炎与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严重的牙周组织破坏,反过来,牙周病变又会加重糖尿病,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难以控制。因此,当糖尿病伴发牙周炎时,一定要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治疗牙周炎。
牙周炎与消化道疾病
研究者发现,在牙菌斑的唾液中可检出幽门螺杆菌,尤其在牙周炎患者的病变部位——牙周袋内的龈下菌斑中,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非常高。由此可见,牙周病变有可能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而后者的增加会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及胃癌发生。
牙周炎的危害
牙周炎与心血管疾病高胆固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等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大家是否知道牙周炎,尤其是中重度牙周炎,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呢?牙周炎患者的牙周袋内存在大量细菌,这些细菌随时可能酿成大祸:可因咀嚼、刷牙等造成一过性菌血症,入血的细菌可凝集血小板形成血栓。临床发现,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有10%-30%与牙源性感染有关。牙周炎与妊娠不良孕期母亲患牙周炎与早产低体重儿关系的研究表明,18%的早产低体重儿是由母亲患牙周炎导致的。患牙周炎的母亲发生早产低体重儿的危险率是对照组的7.5倍。牙周炎与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严重的牙周组织破坏,反过来,牙周病变又会加重糖尿病,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难以控制。因此,当糖尿病伴发牙周炎时,一定要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治疗牙周炎。牙周炎与消化道疾病研究者发现,在牙菌斑的唾液中可检出幽门螺杆菌,尤其在牙周炎患者的病变部位--牙周袋内的龈下菌斑中,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非常高。由此可见,牙周病变有可能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而后者的增加会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及胃癌发生。
牙病常见十个问题
为什么要重视牙周病的防治?
第一,不重视牙周病可能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未经治疗的牙周病患牙可能出现牙齿移位松动甚至牙齿脱落,带来患者咀嚼功能下降以及美观受累,从而导致其生活质量的下降。
第二,牙周支持组织破坏具有不可逆性。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后,即使经过治疗,也不具有完全再生的能力。很多患牙只能以控制疾病的进展,而非恢复未患病前的状态为治疗目标;部分重症患牙病情难以控制,需尽早拔除,为口腔内其它患牙病情控制提供条件,也有利于后续义齿修复。疾病的不可逆性提示我们应重视其早期防治。
第三,牙周病早期症状不易察觉,容易被忽视,因而牙周病的专业预防非常重要。
牙周病早期有什么信号?
当出现牙龈发红,出血,口腔异味,牙龈肿胀等现象,提示牙周组织可能出现病变。当出现牙齿松动,牙齿移位等情况,往往疾病已进展到一定程度。一部分患者并无任何主观症状,而牙周病损可能已经存在。预防牙周病需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以及定期接受专业的牙周检查维护两方面相结合,二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