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性红斑的检查
多形性红斑的检查
上皮细胞角化不全,细胞内或细胞外水肿,上皮层可见炎细胞,主要为单核细胞和多形核细胞;上皮内或上皮下水疱形成;上皮的表层组织可有严重液化变性;由于水疱下基底细胞变性,上皮内水疱又可变成上皮下水疱;基底膜变薄或消失;固有层有炎细胞浸润,为嗜酸细胞和多形核细胞;尤其是小血管扩张、充血明显,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有红细胞渗出。
这就是目前我们对于多形红斑的检查方法了,相关的医疗机构能够帮我们确定自己是否患疾。一旦发现自己是患上了该疾病,那就要马上寻求医治了,从而能够早日脱离疾病的困扰,恢复健康的体质;而没有患有多形红斑的话,在平时也要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避免日后患病,希望大家都能身体健康,平安幸福。
冻疮的鉴别诊断
冻疮应与多形红斑进行进行鉴别,后者好发于春秋季节,皮损呈多形性,有典型虹膜样损害,常伴有粘膜损害,好发于手足部。
1、多形红斑:亦好发于手背、指缘等处,但损害为多形性,常见有典型的虹彩状红斑,又称为靶样损害,中间紫红、边缘淡红,无淤血现象,经过急性,多见于春秋两季。
2、结节性红斑:好发于小腿伸侧,炎症明显,疼痛剧烈,不形成水疱及溃疡,与寒冷季节无关。
3、肢端青紫症:多见于成年妇女,两小腿青紫,皮肤冷觉,微肿,远端着色重,不破溃,自觉症状缺如,终年症状不消,与季节无关。
中医内服外用辩证治疗多形性红斑
多形性红斑是一种以红斑为主,兼有丘疹、水疱等多形性损害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皮疹具有多形性,常伴粘膜损害。在中医文献中称为“猫眼疮”,因为它的典型皮损表现就象猫的眼睛一样。好发于手、足背,颜面及四肢伸侧,常呈对称性。
中医认为发病原因多由于素体禀赋不耐,加之寒湿或风湿热蕴阻肌肤,外受感染、药物、食物过敏等因素,以致火毒炽盛,蕴阻肌肤而发。根据其特征可分为风寒证、湿热证、火毒证三种类型。风寒证治宜和营祛寒。湿热证治宜清热利湿。火毒证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利湿。
内服方:
1、桂枝汤加味。方用桂枝、赤芍、当归、红花、白鲜皮、生姜皮、防济、威灵仙、桑枝、生甘草。主治风寒证型多形性红斑。
2、龙胆泻肝汤加减。方用银花、连翘、生山栀、黄芩、生地、竹叶、生石膏、车前草、木通、丹皮、蒲公英。主治湿热证型多形性红斑。
3、普济消毒饮加减。方用生地、赤芍、丹皮、黄连、黄芩、银花、连翘、板蓝根、山豆根、土茯苓、紫草、生甘草。主治火毒证型多形性红斑。
4、加味疏风凉血饮:生地12克,丹皮9克,紫草12克,黄芩12克,防风10克,秦艽9克,白藓皮15克,白术9克,茯苓12克。
5、猫眼疮验方:荆芥、防风各10克,蝉蜕6克,石膏30克,知母10克,黄芩,通草各10克,牛蒡子15克,连翘12克,生地15克,元参20克,板蓝根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治方:
1、三黄洗剂外搽。适合皮疹以红斑、丘疹、水疱、糜烂为主者。取大黄、黄柏、黄芩、苦参各等份,共研细末。上药10~15,加入蒸馏水100ml,医用碳酸1ml。临用时摇匀,以棉花蘸药汁搽患处,每日4~5次。
2、水疱、大疱有渗出者,以马齿苋、黄柏、地榆煎汤冷湿敷,每次20分钟,每天3-4次。
3、口腔粘膜损伤溃疡者,可用蒲黄液含漱,并用青吹口散外吹。
4、当归12克,红花克、花椒各20克,肉桂30克,细辛15克,干姜30克,樟脑2克。上述药物用95%酒精侵泡7天,用棉签蘸取该液擦患处,后轻轻按摩,促进药物渗透,每日2次,连用7天。
补充阅读:多形性红斑患者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
1、应尽量避免诱因,如积极控制感染、停用可以致敏药物。
2、寒湿证者需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3、忌食辛辣鱼腥发物,忌烟酒。
4、重症者出现皮肤大疱破溃、糜烂者,应加强护理,皮损处及时就诊换药,注意床上用品的消毒、更换,防止感染。
结节性红斑检查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主要累及皮下脂肪组织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一般认为该病与多种因素有关。结节性红斑常见于小腿伸侧,临床表现为红色或紫红色疼痛性炎性结节,青年女性多见,病程有局限性,易于复发。
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但在初期,伴有高热、扁桃体炎或咽炎时,白细胞计数及嗜中性粒细胞计数可明显增高。类风湿因子亦可为阳性。有人测定患者血清P2微球蛋白增高。
1、血常规及血沉一般无贫血,有时白细胞升高,2/3的患者血沉增快。
2、免疫学检查在伴有结核时,结核菌素试验可阳性。
X线检查:原发病为肺结核时,常可发现肺门淋巴结肿大。文献报道发生在16~30岁的青年女性,有结节性红斑,X线显示有双肺门淋巴结肿大者,称为Buner综合征,并认为这些患者肺门淋巴结肿大,实际上是全身性结节性红斑的一种表现。
多形红斑可有哪些并发症
多形渗出性红斑(erythema multiforme exudativum,EME)是一种皮肤-粘膜病的急性渗出性炎症,又称之为多形红斑(erythema multiforme,EM)。由于本病有渗出这一突出的表现特点,为此应称之为多形渗出性红斑更为确切;从病名上顾名思义概括得完全。
多形红斑为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皮疹表现为多形性,常伴黏膜损害。重者有严重的黏膜和内脏损害。病因复杂,以变态反应为常见。中医称为“雁疮”、“猫眼疮”。
严重者可发生毒血症性衰竭。有时还可全并细菌感染,而死于肺炎或败血症。
妊娠疱疹是指什么
孕妇的四肢及腹部发生红斑、水疱,伴瘙痒,应考虑到本病。组织病理和免疫荧光检查可以确诊。妊娠疱疹是一种罕见的、发生在妊娠期和产褥期的多形性瘙痒性红斑、丘疱疹或疱疹样皮疹,且再次妊娠时又会复发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疱疹可发生于妊娠第9周到产后1周的任何时间内,但最常见于妊娠21周,再次妊娠时发病可比初次妊娠早。皮疹常出现在四肢,尤其是手和足,也可累及躯干前表面、头和颜面,但很少累及口腔黏膜和生殖道黏膜。
皮损呈多形性,瘙痒性丘疹、斑块、靶形损害、环状风团,伴明显瘙痒,以后可出现紧张性水疱和大疱,疱液清晰,有时呈环状或多环状分布。可发生在正常皮肤或红斑上,周围为明显的风团。妊娠疱疹必定会发生风团,但不是特征性皮损,风团也可发生与其他皮肤病。靶形损害不常见,但易与多形红斑相混淆。
如何正确诊断多形性红斑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1、急性突发,病因不明,有时可能与药物过敏反应有关。
2、局部为急性渗出性炎症,口腔粘膜充血(或有水疱)、糜烂、渗液、渗血(自发或激发性),以致唇红部常有紫色血痂,当病情未得到控制时,血痂层层加厚,状如紫茧;口内粘膜的病损可注意到涎液中含血迹现象;皮肤为靶样红斑;若系重型病例,除口腔、皮肤表现外尚合并有眼或阴部等处的损害。
【鉴别】
本病有自限性;好发于青壮年男性;起病急骤,病前多有头痛不适、口干咽痛、倦怠等前驱症状;发作时关节酸痛及体温升高。一般分为轻型和重型两种。
1、多形红斑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属于变态反应。在某些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可引起人体免疫系统对皮肤血管内皮的攻击形为,导致皮肤血管炎症的发生,出现血管内红细胞外渗,组织水肿,从而在皮肤粘膜上出现红斑。多形红斑的病因并不明确,目前怀疑与感染,过敏性药物的刺激有关,因此治疗时主要是去除病因,如防止感染,服用一些抗过敏药物等,如与冻疮相混淆而采用冻疮的治疗方法达不到治疗效果。
2、药疹(多形红斑型)有服药史,停药经适当处理即可消退。与季节无关,也无一定好发部位。
3、红斑狼疮常出现多形红斑皮损,且好发青年女性,易误诊。但系统性红斑狼疮,多为颜面蝶形红斑,有明显关节疼痛及全身症状,白细胞减少,血液发现红斑狼疮细胞,抗核抗体阳性,狼疮带试验和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等。
4、冻疮多见冬季,入春消退,好发四肢末端暴露部位,不见于黏膜。无靶形红斑,自觉瘙痒,退热加重。
多形性红斑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轻度增多,多数病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加,血沉加快,也可出现蛋白尿。
组织病理:有各种各样的组织象变化,主要有三种类型改变:① 表皮型: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出现程度不同的坏死,严重者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表皮分离,其上方表面大片坏死。本型见于靶形损害和重症多形红斑。②真皮型:真皮乳头水肿,表皮下水疱形成,真皮上部血管周围浸润,以单一核细胞为主,杂有嗜酸性粒细胞。本型见于斑疹、丘疹性损害。③真皮表皮混合型:常见,沿真皮表皮边缘及表浅血管的周围有一单核细胞浸润,伴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形成表皮下水疱,部分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坏死,细胞内水肿及海绵形成,真皮上部常有红细胞外渗。根据本病好发部位,皮疹的特征,通常较容易诊断。寒冷型多形红斑应与冻疮鉴别。.后者好发于耳面及手足突出部位,但皮损无虹膜样改变。斯蒂芬斯-约翰逊综合征须同天疱疮鉴别,后一种病往往缓慢起病,最主要特点是出现表皮棘层松解现象,即尼氏征为阳性;患者中年以上占多数。
1、突发性急性炎症,春秋常见,可有复发史。有些患者可有用药史,或进食某些食物等。
2、口腔粘膜广泛出现多种病损,典型表现为虹膜状红斑。
3、病程短,有自限性和复发性。
4、可出现多孔性损害。
单纯疱疹鉴别诊断
应与口炎性口疮(疱疹样口疮)、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相、多形性红斑相鉴别。
一、口炎性口疮(疱疹样口疮)
二、三叉神经带状疱疹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皮肤和粘膜;不越过中线;疼痛剧烈。
三、疱疹性咽峡炎
柯萨奇病毒A4,病损的分布只限于口腔的后部。
四、手足口病相
柯萨奇病毒A16、皮肤粘膜病,前驱症状,口腔粘膜、手掌、足底出现水疱、丘疹和斑疹。
五、多形性红斑
以靶形红斑或虹膜状红斑为典型病损,为急性炎症性皮肤粘膜病。疱很快破溃形成大面积糜烂,糜烂表面有大量渗出物形成厚的假膜。
冻疮易与哪些疾病相混淆
本病应与多形红斑进行进行鉴别,后者好发于春秋季节,皮损呈多形性,有典型虹膜样损害,常伴有粘膜损害,好发于手足部。
1.多形红斑 亦好发于手背、指缘等处,但损害为多形性,常见有典型的虹彩状红斑,又称为靶样损害,中间紫红、边缘淡红,无淤血现象,经过急性,多见于春秋两季。
2.结节性红斑 好发于小腿伸侧,炎症明显,疼痛剧烈,不形成水疱及溃疡,与寒冷季节无关。
3.肢端青紫症 多见于成年妇女,两小腿青紫,皮肤冷觉,微肿,远端着色重,不破溃,自觉症状缺如,终年症状不消,与季节无关。
临床上莱姆病要和哪些疾病相鉴别
本病需与多种其他病因引起的皮肤、心脏、关节及神经系统 病变如风湿热、多形性红斑、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相鉴别。实验室 检查亦需与梅毒等其他螺旋体感染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