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风湿热应该如何治疗和用药
小儿风湿热应该如何治疗和用药
(一)一般治疗 风湿热活动期必须卧床休息。若明显心脏受损表现,在病情好转后,控制活动量直到症状消失,血沉正常。若有心脏扩大、心包炎、持续性心动过速和明显心电图异常者,在症状消失,血沉正常后仍需卧床休息3~4周。恢复期亦应适当控制活动量3~6个月。病程中宜进食易消化和富有营养的饮食。
(二)抗风湿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水杨酸制剂和糖皮质激素两类。对无心脑炎的患者不必使用糖皮质激素,水杨酸制剂对急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1.水杨酸制剂 是治疗急性风湿热的最常用药物,对风湿热的退热,消除关节炎症和血沉的恢复正常均有较好的效果。虽然本药有明显抑制炎症的作用,但并不去除其病理改变,因而对防止心脏瓣膜病变的形成无明显预防作用。水杨酸制剂以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和水杨酸钠较为常用,尤以阿司匹林效果最好。阿司匹林起始剂量为:儿童每日80~100mg/kg;成人每日4~6g;分4~6次口服。水杨酸钠每日6~8g,分4次服用。使用水杨酸制剂应逐渐增加剂量,直到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或出现全身毒性反应如耳鸣、头痛、或换气过度。症状控制后剂量减半,维持6~12周。水杨酸制剂常有胃部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此时可用氢氧化铝,不宜服用碳酸氢钠,因后者可减低水杨酸制剂在胃肠道的吸收,增加肾脏的排泄,并可促发或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
小儿患了风湿热会发热么
风湿热是由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好发于6~15 岁的学龄儿童,虽然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下降趋势,但仍是儿科较常见的、且对小儿健康有较大危害的疾病之一。
那么风湿热一定伴发热吗?发热是不是风湿热的主要临床表现呢?这里就向大家做个介绍。
其实虽然大多数风湿热的患儿都会出现发热症状,但发热并不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诊断一个小儿是否患有风湿热应主要依据其是否患有心脏炎、关节炎、舞蹈病,有无皮下小结节或环形红斑,其次再观察其有无发热、关节痛,检查有无血沉增速、c 反应蛋白阳性或白细胞增多,心电图有无pr间期延长等。
患有风湿热的小儿,大多数伴见持续性的低热,可持续3~4周左右,少数亦可见短期高热,除发热外,常伴发精神不振、乏力、面色苍白、鼻衄、腹痛等症。
由此可知,发热并不是风湿热主要的、特异性的症状表现,所以临床不能仅根据这一症状贸然做出诊断。而应依靠综合临床表现做出判断,其中前述主要观察指标更具临床诊断意义。
小儿风湿热出现发热时,临床应注意其他症状表现,注意与其他慢性感染性疾病及结核病等相鉴别。此外,临床亦不能误将链球菌感染后综合征诊断为风湿热,本综合征虽亦可见低热、关节痛等,但心脏听诊无明显杂音,经合理用药治疗后,不会复发,预后良好。
小儿风湿热的危害
小儿风湿热是容易反复发作的全身性的疾病,在儿科疾病当中也很常见。它可以侵犯到心脏、关节、皮肤、血管等,对小儿造成的危害大。小儿风湿热的危害有哪些?
小儿风湿热可导致心力衰竭、风湿性心瓣膜病等并发症发生。
1.心力衰竭 急性风湿热引起的心力衰竭往往由急性风湿性心脏炎所致,尤其在年龄较小的患者,病情凶险。
2.风湿性心瓣膜病 75%~80%的风湿热并发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炎的心内膜炎主要累及心脏瓣膜,发炎的瓣膜充血、肿胀及增厚,表面出现小的赘生物,形成瓣口关闭不全,在瓣叶闭合处纤维蛋白沉着可使瓣叶发生粘连;瓣叶的改变加上腱索和乳头肌的粘连和缩短,使心瓣膜变形,产生瓣口的狭窄和关闭不全,形成风湿性心瓣膜病。
小儿风湿热对小儿造成的危害很大,为了降低其发病率,平时应当做好预防。对风湿热的预防, 加强小儿体质锻炼,提高抗病能力,尤其是对于小儿出现扁桃体炎或咽喉炎等要及时的治疗。
应该如何预防小儿风湿热复发
风湿热是儿科常见的疾病,是全身性结缔组织的非脓性炎症,主要侵犯心脏和关节,还可累及脑、皮肤、浆膜、血管等部分,以心脏损害最为常见,风湿热反复发作可使2/3的患儿遗留慢性心脏瓣膜病,该病容易复发,预防方法如下:
尽早治疗链球菌感染
患者应该及时诊断和治疗链球菌感染,常用青霉素可预防链球菌感染,必要时可延长治疗时间。
每年冬季肌肉注射长效青霉素
小儿风湿热复发多发生在首次发作后3年内,所以初发3年内至12岁前预防最为重要。可在每年冬季和猩红热流行期用长效青霉素12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月1次。
扁桃体发炎患者可行扁桃体切除术
扁桃体的大小不影响风湿热的复发,但是扁桃体发炎之后可能使风湿热复发机会增加,可行扁桃体切除手术,此外有慢性鼻炎、鼻窦炎、龋齿等患者,也应该给予及时治疗。
Tips:上呼吸道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猩红热、咽炎是小儿风湿热的诱因,所以预防小儿风湿热复发必须加以重视,以防诱发小儿风湿热,儿童应避免到公共场所活,以防感染。
儿童风湿热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呢
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多较隐蔽而缓慢,病程较长,且大多具有遗传倾向。因此,儿童也成为风湿病的好发人群,最常见的就是风湿热,风湿热,是儿童风湿病的一种,而且具有反复发作的的特点,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
儿童风湿热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呢?
1.多数患儿的咽培养,可发现溶血性链球菌生长或血清中抗链球菌抗体升高,且链球菌感染后,小儿风湿热的发病增多。
2.小儿风湿热患儿的抗链球菌溶血素与其他链球菌抗体滴定度,比无并发症的链球菌感染患者更多,这也证实小儿风湿热发病与链球菌感染有关。
3.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可引发两种免疫反应,包括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反应,这可导致小儿风湿热的发生。
4.小儿风湿热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一般与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密切相关,也可能是链球菌感染的合并症。因多数患儿在发病前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包括扁桃体炎或猩红热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疾病。
5.链球菌的细胞成分,与其菌外产物有高度特异性和抗原性,患儿在链球菌感染后,体内产生大量特异性抗体,该抗体可在结缔组织内退变和溶解。感染链球菌的患儿产生抗体越多,发生小儿风湿热的几率越大,因此小儿风湿热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
小儿风湿热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小儿风湿热是比较常见的病。但是对于家长来说,可能对这种病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很多家长处理不当,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日常中,如果出现小儿风湿热,家长一定要多多关注孩子。给孩子更多的关注是孩子健康的保证,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小儿风湿热的主要表现。
风湿热是儿科常见的危害学龄期儿童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小儿风湿热的具体症状表现有心肌炎发病的时候,最常见的就是心肌炎,因为风湿疾病,会对心脏造成一定的损伤,那么就会导致心脏出现心肌炎和心包炎,出现心肌炎那么同时也会有心包炎的出现这是非常严重的。
小儿风湿热治疗注意事项
预防风湿热初次发作不易办到,只有对确诊为链球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早期青霉素治疗。风湿热患者在发生链球菌感染后易致复发,风湿热第一次发作后头3年内的复发率大约为75%,每次复发加重心脏损害,故防止链球菌感染对预防风湿热复发十分重要。防止链球菌感染流行是预防风湿热的重要环节,措施包括:
(1)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如果发生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则风湿热复发的危险性很大,不管有无明显的症状,均可引起复发,即使积极治疗有症状的感染,预防还可能失败;
(2)已患风湿热者,应积极预防链球菌感染,一般以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进行预防,青霉素过敏者可以磺胺嘧啶或磺胺甲噁唑作为预防用药,但应慎防粒细胞缺乏症;
(3)积极彻底治疗猩红热、急性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和淋巴结炎等急性链球菌感染。治疗链球菌感染应在确定链球菌感染之后立即开始:
方案一,肌注苄星青霉素G,体重25kg者则用120万单位,肌注1次;
方案二:或肌注青霉素40万单位,每日2次,共注10天;
方案三:如对青霉素过敏,可用红霉素30mg/kg/d,每日不超过1g,共用10天;
(4)慢性扁桃体炎常有急性发作者,一般指每年发作2次或2次以上,应在风湿热活动停止后手术摘除扁桃体。手术前1d及术后2—36用青霉素预防感染。
通过上述内容介绍了解了小儿风湿热治疗前的注意事项,预防小儿风湿热的各种措施,希望上述内容介绍能给有孩子的家庭带来帮助。
风湿热的护理措施
一、休息
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直至临床症状消失、血沉正常方可逐渐起床活动,无心脏受累者可限制活动1个月。心脏受累或有心力衰竭者,则应限制活动5-6个月。
二、控制感染
主要治疗链球菌的感染,特别是咽部感染,每日可用青霉素80-169万单位肌肉注射,一般用4-6周。红霉素也有疗效。
三、抗风湿药物的应用
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首选药物是水杨酸类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上面的这些就是小编给网友们介绍的关于小儿风湿热的护理措施,大家一定要牢记,将这些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就能有效的阻止小儿风湿热反复发作,就能彻底的原理小儿风湿热。
相信看到这里,网友们对于小儿风湿热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下面小编就给网友们介绍一些针对预防小儿风湿热的方法,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将这些方法运用进去,做好预防共必不可少。
怎样预防小儿风湿热
那么,怎样预防小儿风湿热?
我们在生活中缺乏一种疾病预防的意识,结果就造成了疾病多发,对于身体也是不利的。小儿风湿热预防的方式有很多,注射疫苗、预防身体出现感染、做好身体的劳逸结合,减少病变的发生。
怎样预防小儿风湿热?1、预防各种感染,临床发现,有些感染是导致风湿病发生的根源,所以防止感染也能有效预防风湿病,多注意居住环境的卫生,得了感冒一定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扁桃体炎、咽炎和淋巴结炎等急性链球菌感染,避免导致风湿热的发生。风湿热的反复发作,会加重心脏瓣膜的损害。
2、劳逸结合,适当的体力劳动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应以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为准,尽量避免各种剧烈的运动和体力劳动,休息可以减轻心脏负担,是防治风湿病的必要措施,患者病情发作时要根据症状和医生的嘱咐,不同程度地限制体力活动,甚至完全卧床,直到心功能改善为止。3、控制感染,主要治疗链球菌的感染,特别是咽部感染,每日可用青霉素80-169万单位肌肉注射,一般用4-6周。红霉素也有疗效。4、抗风湿药物的应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首选药物是水杨酸类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以上的内容就是对于怎样预防小儿风湿热的介绍,希望能够给您带去一定的帮助。小儿的身体抵抗力比较的低,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做好小儿的营养规划,保证小儿营养的供给,还需要进行一定的锻炼,增强小儿的身体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风湿热治疗措施
(一)一般治疗风湿热活动期必须卧床休息。若明显心脏受损表现,在病情好转后,控制活动量直到症状消失,血沉正常。若有心脏扩大、心包炎、持续性心动过速和明显心电图异常者,在症状消失,血沉正常后仍需卧床休息3~4周。恢复期亦应适当控制活动量3~6个月。病程中宜进食易消化和富有营养的饮食。
(二)抗风湿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水杨酸制剂和糖皮质激素两类。对无心脑炎的患者不必使用糖皮质激素,水杨酸制剂对急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1.水杨酸制剂是治疗急性风湿热的最常用药物,对风湿热的退热,消除关节炎症和血沉的恢复正常均有较好的效果。虽然本药有明显抑制炎症的作用,但并不去除其病理改变,因而对防止心脏瓣膜病变的形成无明显预防作用。水杨酸制剂以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和水杨酸钠较为常用,尤以阿司匹林效果最好。阿司匹林起始剂量为:儿童每日~100mg/kg;成人每日~6g;分~6次口服。水杨酸钠每日~8g,分4次服用。使用水杨酸制剂应逐渐增加剂量,直到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或出现全身毒性反应如耳鸣、头痛、或换气过度。症状控制后剂量减半,维持6~12周。水杨酸制剂常有胃部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此时可用氢氧化铝,不宜服用碳酸氢钠,因后者可减低水杨酸制剂在胃肠道的吸收,增加肾脏的排泄,并可促发或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
如患者不能耐受水杨酸制剂,可用:氯灭酸(抗风湿灵)0.2~0.4g,每日3次;或贝诺酯(benorilate)每日~4.5g,分次服用,贝诺酯系阿司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的脂化物,对胃刺激较轻,吸收后在血中缓慢释放出水杨酸。
2.糖皮质激素大型临床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与阿司匹林对风湿热的疗效方面并无明显差别,且有停药后“反跳”现象和较多的副作用,故一般认为,急性风湿热患者出现心脏受累表现时,宜先用水杨酸制剂;如效果不佳(热度不退,心功能无改善),则应及时加用糖皮质激素。激素治疗开始剂量宜大,可用:泼尼松,成人每天60~80mg,儿童每天2mg/kg,分~4次口服。直至炎症控制,血沉恢复正常。以后逐渐减量,以每天5~10mg为维持量;总疗程需2~3个月。病情严重者,可用氢化考的松每天300~500mg;或地塞米松每天.25~0.3mg/kg,静脉滴注。
糖皮质激素停药后应注意低热,关节疼痛及血沉增快等“反跳”现象。在停药前合并使用水杨酸制剂,或滴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12.5~25mg,每天一次,连续三天,可减少“反跳”现象。
(三)抗生素治疗风湿热一旦确诊,即使咽拭子培养阴性应给予一个疗程的青霉素治疗,以清除溶血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持续存在或再感染,均可使风湿热进行性恶化,因此根治链球菌感染是治疗风湿热必不可少的措施。一般应用普鲁卡因青霉素40~80万单位,每天一次,肌肉注射,共10~14天;或苯唑西林钠(苯唑青霉素钠)120万单位,肌肉注射一次。对青霉素过敏者,可予口服红霉素,每天4次,每次g,共10天。
(四)中医药治疗急性风湿热多属热痹,宜用祛风清热化湿治法;慢性风湿热则多属寒痹,宜用祛风散寒化湿治法。糖皮质激素、水杨酸制剂等辅以中医药治疗,可能取得较好疗效。针刺疗法对缓解关节症状也有一定效果。
(五)舞蹈症的治疗抗风湿药物对舞蹈症无效。舞蹈症患者应尽量安置于安静的环境中,避免刺激。病情严重者可使用镇静剂如鲁米那、地西泮(安定)等,亦可用睡眠疗法。舞蹈症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无明显的神经系统后遗症,耐心细致的护理,适当的体力活动和药物治疗大多可取得良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