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妈妈剖宫产后自我护理要点
产后妈妈剖宫产后自我护理要点
现在很都女性在分娩的时候都会选择剖宫产,而对于这些女性来说了解产后妈妈剖宫产后自我护理要点是很必要的。本文我们就给大家介绍相关内容。
剖宫产是在产妇小腹部做一条长8~10厘米的切口,打开腹腔,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然后层层缝合。产科医生一般经慎重考虑后才会施行此项手术。剖宫产常见的并发症有发热、子宫出血、尿潴留、肠粘连,远期后遗症有慢性输卵管炎、宫外孕、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预防并发症一方面靠医生,另一方面需要病人的配合。所以术后自我保健与护理,对于顺利康复是很重要的。
采取正确体位。进行剖宫产后的产妇应采取正确体位,去枕平卧6小时,后采取侧卧或半卧位,使身体和床呈20~30度角。
坚持补液,防止血液浓缩,血栓形成。所输液体有葡萄糖、抗生素等,可防止感染、发热,促进作品愈合。
合理安排产妇产后的饮食。术后6小时可进食炖蛋、蛋花汤、藕粉等流质食物。术后第二天可吃粥、鲫鱼汤等半流质食物。应注意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利于切口愈合。还可选食一些有辅助治疗功效的药膳,以改善症状,促进机体恢复,增加乳汁的作用。
产妇应及早下床活动。麻醉消失后,可做些上下肢收放动作,术后24小时应该练习、翻身、坐起,并慢慢下床活动。这样可促进血液流动,防止血栓形成,伸进肠蠕动,可防肠粘连。
要注意阴道出血。如超过月经量,要通知医生,及时采取止血措施。当心晚期产后出血,剖宫产妇出院回家后如恶露明显增多,如月经样,应及时就医。最好直接去原分娩医院诊治,因其对产妇情况较了解,处理方便。
剖宫产后100天,若无阴道流血,可恢复性生活,但就及时采取避孕措施。因为一旦受孕做人工流产时,特别危险,容易造成子宫穿孔。
防止腹部伤口裂开。咳嗽、恶心、呕吐时应压住伤口两侧,防止缝线断裂。
及时排尿。手术留置的导尿管在手术后第二天补液结束后即可拔除,拔除后3~4小时应及时排尿。
注意体温。停用抗生素后可能会出现低热,这常是生殖道炎症的早期表现。如超过37.4°C,则不宜出院。无低热出院者,回家1周内,最好每天下午测体温一次,以便及早发现低热,及时处理。
新妈妈产后如何快速恢复
1.产后伤口的护理
剖宫产的手术伤口该怎样护理?
A:剖宫产后的腹部伤口:拆线后只要伤口没有红肿、发热、胀痛等症状不需要特别处理。
产后会阴侧切的伤口需要什么特殊的护理吗?
A:会阴侧切伤口的护理要注意经常更换会阴垫,产妇在睡觉时应侧向伤口对侧,以免恶露污染伤口,并按医生嘱咐在每次大小便后使用外阴消毒剂消毒。
2.产后乳房的护理
新妈妈产后如何开奶呢?
A:哺乳的妈妈应该尽早开奶,一方面可以预防乳腺炎,另一方面初乳对于增强宝宝的免疫力也很有好处。
泌乳量与产式相关吗?
A:剖宫产的产妇的乳汁分泌量在产后72小时内一般比顺产的产妇要少。
剖宫产的妈妈会不会奶水少?奶水少的原因是什么呢?
A:剖宫产的产妇的乳汁分泌量在产后72小时内一般比顺产的产妇要少,可能原因是因为1、剖宫产的产妇做不到产后30分钟内让孩子吸允乳头产生泌乳反射;2、剖宫产术后未能及时补充营养;3、剖宫产术后补液、插尿管等治疗影响产妇情绪和哺乳的信心;4、由于剖宫产后前3天宝宝吸妈妈的乳头没有顺产宝宝吸妈妈的奶头频繁,从而影响泌乳素的分泌。
3.产后腹部的护理
刚生产完,用收腹带有用吗?
A:收腹带的主要作用的提拉产后松弛的腹壁,可以起到恢复形体的作用。
4.产后盆底康复的作用
盆底康复的内容有哪些?
A:盆底康复通过对盆底肌肉的锻炼和电刺激疗法修复盆底的神经及肌肉的损伤。
盆底康复效果如何?
A:产后产妇的盆腔肌肉会出现松弛,盆底康复通过对盆底肌肉的锻炼和电刺激疗法修复盆底的神经及肌肉的损伤,使阴道更好的回复到紧缩状态,可以起到预防产后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的作用。
可以做盆底康复的时间?
A:产后42天可以开始进行盆底康复治疗。
盆底的康复的疗程是多久?
A:疗程一般为10-15天。
准妈妈剖宫产后恢复的方法
剖宫产产后恢复方法
产后6小时内:术后回到病房的产妇需要头偏向一侧、去枕平卧。同时将腹部放置沙袋,在术后6小时内应当禁食。
产后第一天穴6小时以后雪:产妇产后平卧6小时以后就可以枕枕头了,这时最好采用侧卧位,可以将被子或毯子垫在背后,使身体和床形成20-30度角;麻药劲儿过了以后,大多数产妇会感觉腹部伤口疼痛,这时让医生开些处方药,或者可以使用镇痛泵缓解痛苦。剖宫产6小时后可以饮用一些排气类的汤,如萝卜汤等,同时要尽早活动。
产后第一周:要大量饮水,及时排便,饮食可由流质改为半流质,食物宜富有营养且容易消化。可以选择蛋汤、烂粥、面条等,然后依产妇体质,饮食再逐渐恢复到正常。这个阶段千万不要急于喝一些油腻的下奶汤,例如鸡汤、肉汤等。
分娩后两个月内:不要提举任何比自己的宝宝更重的东西,可以尝试走楼梯,一天之中上、下一层楼足够了。
提示:在产后的头两三个星期不要自己开车,可以做一些运动骨盆的体操。
专家观点
产后保养错误观念危害多
“恶风”
如室内卫生环境差、空气混浊,易使产妇、婴儿患呼吸道感染,夏日里门窗紧闭、裹头扎腿,还会引起产妇中暑。
“越晚下床越好”
产后较长时间不起床活动,容易使本来就处于高凝状态下的产妇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同时,产后盆腔底部的肌肉组织缺乏锻炼,容易引起子宫脱垂、直肠或膀胱膨出。
“不能洗头洗澡”
产妇分娩时要出大汗,产后也常出汗,加上恶露不断排出和乳汁分泌,身体比一般人更容易脏,更易让病原体侵入。
“应忌口”
产后需要充足而丰富的营养素,因此,主副食都应多样化,仅吃一两样食品不能满足产妇身体的需要,也不利于乳汁的分泌。
“菜越淡越好”
由于产后出汗多,乳腺分泌旺盛,产妇体内容易缺水和钠盐。因此,产后不应少吃盐,但也不宜吃盐过多。
“不能刷牙”
产妇要比一般人应注意口腔卫生。因产妇进餐次数多,食物残渣存留在牙齿表面和牙缝里的机会增多,而口腔感染还是产褥感染的来源之一。因此,产后应该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每次进餐后都要漱口。
“汤比肉有营养”
产褥后应该常喝些鸡汤、排骨汤、鱼汤和猪蹄汤,以利于泌乳,但同时也要吃肉。
“吃鸡蛋越多越好”
鸡蛋营养丰富也容易消化,适合产妇食用,但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有许多产妇一天吃一二十个,不但吸收不了,还会影响其他种类食物的摄取。
“产后24小时后开奶”
婴儿吸吮乳头可以促进乳腺分泌乳汁,又利于子宫收缩,使子宫早日复归,新生儿还能及早得到营养丰富的初乳。
“满月即可恢复性生活”
分娩时对子宫内膜和阴道壁所造成的损失,在4周内是不能完全愈合的。专家们认为,产后6-8周恢复性生活才是安全的。
炎夏坐月子 慎防风湿潜伏
新妈妈由于刚生产完,毛孔都处于打开状态,所以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新妈妈在卧床期间一定要避免受寒,不能吹冷风或是喝冷水。饮食方面,新妈妈要注意,不能吃生冷或刺激性的食物。平时,新妈妈也要特别注意避免身体劳累和精神刺激。不仅仅是顺产的的新妈妈,剖宫产的新妈妈也有患产后风湿的可能性,所以全体新妈妈们请不要掉以轻心喔。
夏天新妈妈要注意保暖
1. 新妈妈不可以因为是夏天的关系,就忽略保暖问题。新妈妈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生完宝宝后都流汗比较多。这个时候,新妈妈切忌被风直吹。最好的办法就是自然降温。如果是在晚上,新妈妈还要注意保暖,防止夜里气温降低以后让新妈妈受凉。
2. 夏天,家里肯定会开空调。产后,新妈妈们一定要小心冷气。新妈妈在产褥期要幸免受寒,不能吹冷风或是喝凉水,饮食方面也不能吃凉或刺激性的食品。平时要格外注意幸免身体劳累或精神刺激。这是产后风湿的治疗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即使是夏天,新妈妈也最好穿长衫长裤。
剖宫产后出现肠胀气该怎么办
正打算采用剖腹产分娩方式的准妈妈一定要知晓,由于刺激及受麻醉药的影响,术后绝大多数产妇会发生胃肠胀气,本文就是告诉准妈妈,剖宫产后如何应对肠胀气。
由于剖腹产手术刺激及受麻醉药的影响,在术后18—24小时内,绝大多数产妇发生胃肠胀气,因而发生腹胀,如果不及时处理,可影响伤口愈合,甚至可造成肠粘连等严重并发症。
一.在身体许可的情况下,剖腹产后尽早下床走动一下,但是要防止伤口开裂。
二.用白萝卜煮水喝,通气。
三.术后,应该多翻身,这样就可以减轻因手术对肠道刺激引起的肠胀气。
剖宫产妈妈产后7天的护理
1、剖宫产妈妈应该采取左侧卧位休息,使身体和床成20度~30度,这个姿势可以减轻对伤口的伤害比较小。
2、术后6小时内因麻醉药药效尚未消失,全身反应低下,为避免引起呛咳、呕吐等,应暂时禁食。若剖腹产妈妈确实口渴,可间隔一定时间喂少量的温水。术后6小时,可进食流食,如蛋汤、米汤、藕粉等,不喝牛奶、红糖水、豆浆等胀气饮品。
3、进食之前可用少量温水润喉,每次大约50毫升。若有腹胀或呕吐的现象,应多下床活动,第一餐若无任何肠胃不适,则可在下一餐恢复正常的食量,哺喂母乳的妈妈可食用鱼汤,多喝水。另外,术后麻醉药的作用渐渐消退,几小时后便开始感觉疼痛。所以,要对术后疼痛做好一定的精神准备。
剖宫产妈妈要对母乳喂养有信心
剖腹产的新妈妈比顺产新妈妈增加了腹部的伤口,哺乳受到一定影响。
自信,放松心情
产后伤口的疼痛,会使剖宫产新妈妈对哺乳产生畏惧情绪;另外,剖宫产的新妈妈乳汁分泌时间比顺产新妈妈稍晚一些,会让新妈妈对乳汁的务泌情况产生忧虑,从而产生较大的压力。新妈妈要尽力克服这些困难,调整心态,做好哺喂宝宝的心理准备。
尽早给宝宝哺乳
剖宫产的新妈妈较顺产新妈妈泌乳时间有一定程度的延迟,而宝宝的吸吮可以促进新妈妈泌乳素的分泌和新妈妈射乳反射的形成。所以,如果新妈妈没什么异常的不适,应在医生确定宝宝可以吸乳的时候,就让他吸吮了。
哺喂宝宝时避免拉扯到伤口
正确的哺乳姿势是使妈妈伤口不受到拉扯的最好保护,为此妈妈要调整自己的姿势。使自己处于舒适的状态。
提示
剖宫产的初乳会比较少,即便如此,也要让宝宝多吸吮。
产后妈妈怎样护理剖腹产疤痕
产后妈妈怎样护理剖腹产疤痕?剖腹产疤痕一直是困扰准妈妈的一个问题,疤痕与周遭皮肤颜色和组织结构均不同,显得突出而怪异,严重影响了形象。同时,在产后还会带来许多的麻烦。产后妈妈应该如何处理好这个疤痕呢。或者怎样护理好自己呢?那么继续看下面的内容吧。
疤痕并不只是愈合后的那么简单,在产后3-6个月内,都会有疤痕组织的增生,这也是为什么此处的皮肤会显得怪异的原因,在增生的中途疤痕还会出现痛痒感,尤以刺痒最为明显,特别是在大量出汗或天气变化时常常感到刺痒,甚至到了非抓破疤痕表皮见血才肯罢休的程度。
尤其是在夏天,同时在做着月子,还在出着“褥汗”疤痕收到此影响会产生了疼痛和奇痒。当天气变化时,由于冷热温差和干湿的变化比平时强烈得多,疤痕内的神经末梢能敏感地测出这种变化,并以痒和疼为信号告诉人们。这些事情的确是挺麻烦的,不过年轻的妈妈不要害怕,疤痕的刺痒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消失。
产后妈妈剖腹产疤痕的护理要诀有:
手术后刀口或多或少的会结痂,这个东西最好让他自行脱落,不要过早的揭开,过早硬行揭痂会把尚停留在修复阶段的。表皮细胞带走,甚至撕脱真皮组织,并刺激伤口出现刺痒。
改善饮食,多吃吃一些氨基酸的食物。鸡蛋、瘦肉、水果,肉皮等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品,这些食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表皮代谢功能。切忌吃辣椒、葱、蒜等刺激性食物。
平时要注意卫生和感染,不要通过晒太阳的紫外线的方法去杀菌,这样有可能造成色素沉淀,变得难看。不要用手去抓,若是真是非常痒,可以通过热水烫洗的方法止痒,以免形成感染,必要的时候可以付之一一些软膏,药品等物。也许会有好效果。
教你剖宫产妈妈产后护理
剖宫手术是在麻醉情况下切开产妇的腹壁及子宫壁,从子宫中取出胎儿及附属物,然后将子宫壁及腹壁各层组织缝合的一种手术,是解除孕妈妈及胎儿危急状态的有效方法。
产后护理
1、少用止痛药物
剖宫术后,麻醉药作用逐渐消退。一般在术后数小时,新妈妈的伤口开始出现疼痛。为了让新妈妈能很好的休息,医生在手术当天或当天夜里会用一些止痛药物。在此之后最好不要再用止痛药物,因为它会影响新妈妈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影响肠功能的恢复。所以,要做好思想准备,忍耐一些疼痛。
2、术后多翻身
由于剖宫产手术对肠道的刺激,加上受麻醉药的影响,新妈妈在产后会有不同程度的肠胀气,会感到腹胀。如果多做翻身动作,会使麻痹的肠肌动功能恢复更快,肠道内的气体会尽早排出,接触腹胀。
3、宜取半卧位
剖宫产后,新妈妈不能像正常分娩的新妈妈一样产后24小时就起床活动,因此,恶露相对不易排出。如果采取半卧位。同时配合多翻身,可以促使恶露排出,促进子宫复旧。
4、产后尽力排尿
手术后,医生会在新妈妈身上放置导尿管,一般在术后24~48小时,膀胱肌肉恢复收缩、排尿功能后拔掉导尿管。拔管后要尽量努力排解小便。长时间保留导尿管容易引起尿路感染。
另外,只要体力允许,在导尿管拔除后,要尽早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这样不仅可以促进肠蠕动和子宫复旧,还可以避免术后历粘连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