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可以治愈厌食症吗
推拿可以治愈厌食症吗
推拿按摩可以消食导滞,益气健脾,从而提高人们的食欲。但在进行推拿按摩时,一定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还需要专业的操作手法。下面,我们就具体的来了解按摩疗法吧。
按摩能消食导滞、燥湿运脾、益气健脾,从而增进食欲,强壮身体,一般宜在清晨或饭前进行,每天1次,7天为1疗程,3天后可再进行第2个疗程,患急性传染病期间可暂停。
【按摩疗法】
1.乳食积滞
(1)取坐位,用拇指桡侧端清脾经、清大肠各100次,推四横纹100次;再用拇指指腹面退六腑100次;最后用拇指指腹端揉板门2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运水入土50次。
(2)取仰卧位,用掌摩法摩腹3分钟;再用拇指指腹端揉天枢穴2分钟。
(3)取俯卧位,用双手拇指、示(食)指自下而上捏脊5遍,再用禅推法推两侧脾俞、胃俞穴各1分钟。
2.痰湿困脾
(1)取坐位,用拇指桡侧端补脾经、补肾经各100次,推四横纹1O0次;再用示(食)指、中指指腹面清天河水100次,用两拇指指腹端分推大横纹50次;最后用中指指腹端按外劳宫50次,揉一窝风50次。
(2)取仰卧位,用拇、示(食)指捏神阙穴1分钟,以脐周皮肤微红为度;再用拇指指端持续按压足三里、丰隆穴各2分钟。
(3)取俯卧位,用双手拇、示(食)指自下而上捏脊5遍。
小儿推拿治厌食偏食
1、推脾经
父母一手将宝宝手握住,并将其拇指末节屈曲固定,另一手以拇指罗纹面或桡侧面着力,在屈曲的拇指上,由指尖向指根做向心性直推300~500次(也可旋推宝宝拇指末节罗纹面)。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引起的食欲不振、肌肉消廋、精神萎靡、消化不良等。
2、清大肠
父母以拇指罗纹面或桡侧面着力,从虎口推向食指端,300~500次。有清热通便之效,可治疗便秘。
3、运内八卦
父母以拇指或中指罗纹面着力,以宝宝掌心为圆心,沿从圆心到中指根的2/3为半径划的圆做顺时针运法,100~300次。有消腹胀,治疗食欲不振的效果。
4、揉板门
父母以拇指端或中指端着力,揉宝宝手掌大鱼际平面300~500次。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滞的功效,用于消化不良、食积导致的食欲不振、腹胀、大便不调等症状。
5、按揉足三里
父母以双手拇指端着力,按揉宝宝两侧的足三里穴100~300次。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6、摩腹
父母以手掌面或四手指罗纹面着力,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摩宝宝腹部5分钟。主要治疗腹泻、腹痛、厌食、呕吐、腹胀、疳积、便秘等。
推拿可以治愈厌食症吗
按摩能消食导滞、燥湿运脾、益气健脾,从而增进食欲,强壮身体,一般宜在清晨或饭前进行,每天1次,7天为1疗程,3天后可再进行第2个疗程,患急性传染病期间可暂停。
【按摩疗法】
1.乳食积滞
(1)取坐位,用拇指桡侧端清脾经、清大肠各100次,推四横纹100次;再用拇指指腹面退六腑100次;最后用拇指指腹端揉板门2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运水入土50次。
(2)取仰卧位,用掌摩法摩腹3分钟;再用拇指指腹端揉天枢穴2分钟。
(3)取俯卧位,用双手拇指、示(食)指自下而上捏脊5遍,再用禅推法推两侧脾俞、胃俞穴各1分钟。
2.痰湿困脾
(1)取坐位,用拇指桡侧端补脾经、补肾经各100次,推四横纹1O0次;再用示(食)指、中指指腹面清天河水100次,用两拇指指腹端分推大横纹50次;最后用中指指腹端按外劳宫50次,揉一窝风50次。
(2)取仰卧位,用拇、示(食)指捏神阙穴1分钟,以脐周皮肤微红为度;再用拇指指端持续按压足三里、丰隆穴各2分钟。
(3)取俯卧位,用双手拇、示(食)指自下而上捏脊5遍。
温馨提示:由于厌食症的发生,当时了很多疾病的到来,厌食症导致人的身体虚弱,如果想要让自己有个健康的身体,就要好好的保护自己的身体,以上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您对身体有个调整,让自己的身体得到很好的关注。
小儿厌食推拿管用吗
小儿厌食推拿有一定的好处。
厌食症多因喂养不当,或恣意投好,长期偏食,脾胃受伤所致,厌食症是许多脾胃疾病的常见症状,推拿对该病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具体有以下优势:
1.顺应脾胃自我调节之势,使脾胃得到休息,未增加脾胃负担。
2.明显的局部治疗优势。
3.直观的消积导滞。
4.客观的升清降浊。
小儿厌食推拿治则:健脾和胃,益气养阴。
推拿处方:补脾土,补胃经,揉脾俞,揉胃俞,捏脊,平运内八卦,推四横纹,平肝木;偏于脾气虚者,重补脾土,揉脾俞,加推三关,揉外劳,揉关元;偏于胃阴虚者,重清胃经,揉胃俞,加揉板门,揉足三里,揉内劳,清天河水;倘若气阴两虚者,则可交互使用。
方解:脾土,胃经,脾俞,胃俞,捏脊等有健脾胃,促进纳运的作用,其中脾俞,胃俞对调节脾胃功能有较好的效果。平运内八卦,推四横纹,平肝木等以调畅气机,平衡阴阳,以助纳运。另可加摩腹,揉脐等手法直接作用于脾胃,可增强疗效。偏于脾气虚者应加强补气力量,如补脾土,揉脾俞等,加推三关,揉外劳,关元等温热类穴位以温阳益气;偏于胃阴虚者,清胃经,揉胃俞宜重宜久,阴虚多热,故揉内劳,清天河水等以滋阴退热;若气阴两虚,则需气阴双补,可二者同用。
推拿治疗小儿厌食
由于小儿推拿操作简便,容易掌握,家长可通过学习,在家里为孩子做保健治疗。
1.补脾经
位置:脾经在拇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患儿取坐位,家长用右手拇指螺纹面在患儿左手拇指螺纹面上作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用力要均匀,频率约每分钟200次。
次数:100—200次。
2.摩腹
位置:腹部。
操作:患儿取仰卧位,家长在患儿右侧,用右手掌对整个腹部作顺时针方向按摩,频率约每分钟120次。操作时需在腹部放少许滑石粉或爽身粉。
时间:2—3分钟。
3.捏脊
位置:整个脊椎骨。
操作:患儿取俯卧位,家长在患儿左侧,用两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患儿脊椎骨上皮肤,从尾骨处开始捏拿,直到平肩处。初学者手法宜轻,捏脊前后可用手掌在腰背部作按摩,让背肌放松。
次数:5遍。
以上三种手法能调脾胃、理脏腑、补气血,多用于厌食、疳积(营养不良)、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能增强小儿体质。
小儿厌食推拿手法图解 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推拿
主要症状:精神较差,面色萎黄,厌食拒食,若稍进食,大便中夹有未消化残渣,或大便不成形,容易出汗,舌苔薄白,脉无力。
治疗原则:健脾益气。
推拿手法:
补脾经:用拇指推拇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根方向推。
补大肠:用拇指推食指桡侧缘100-300次,从指尖直推向虎口。
补肾经:用拇指推小指指面末节螺纹面100-300次,向指尖方向推。
揉上马:用拇指揉手背无名指及小指掌关节后陷中100-500次。
揉中脘:用拇指或中指揉脐上4寸的中脘穴100-300次。
摩腹:用手掌或四指指端摩腹部100-300次。
捏脊:先在背部,轻轻按揉,使肌肉放松,轻轻按揉,使肌肉放松,然后自尾椎骨端捏至大椎处,一般捏3-5遍。
按揉脾俞,胃俞:用拇指按揉第11,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脾俞,胃俞各50-100次。
按揉肾俞:用拇指按揉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肾俞穴50-100次。
改善厌食症的8个小妙招
小儿厌食要进行哪方面的检查
胃肠道出血时胃管内抽出咖啡样物质及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血红蛋白水平降低。
血清电解质、血糖、血气、血浆渗透压反映机体内环境是否平衡。
腹胀者肝肾功能、血清心肌酶谱等监测观察全身各脏器功能损伤程度。
纤维胃镜检查是早期确诊应激性溃疡的主要方法,选择性血管造影可见造影剂外溢成一团积聚在血管旁而久不消散,X线平片见腹腔内有游离气体时提示溃疡穿孔,超声图像可有胃壁增厚、黏膜皱襞肥大等。
改善宝宝厌食症的8个小妙招
1、合理喂养
大力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做到合理喂养。4个月内的婴儿最好采用纯母乳喂养。按顺序合理添加辅食,不要操之过急。
2、培养好的饮食习惯
吃饭应以“吃饱而不过饱”为原则,定时进食,每天三餐饭,中间加两次点心和水果较为适宜;少吃油炸等燥热食物、肥厚食物和生冷食物,以免增加胃肠负担,影响食欲;要保持轻松愉快的进食情绪。
3、加强体育锻炼
适当增加孩子的活动量,可使胃肠蠕动加快,消化液分泌旺盛,食欲增加,增强胃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
4、补充微量元素
如缺锌引起的厌食,可给予口服锌制剂。此外,还可膳食补给,多吃动物性食品。
5、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对躯体疾病或胃肠道疾病及时进行治疗,去除病因。而且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不得私自乱服药物。
6、停用引起胃肠反应的药物
停用引起胃肠反应的抗生素及其他药物。
7、药物
助消化剂、胃动力药,对于严重顽固性厌食症可考虑激素疗法。
8、中医治疗
中医对小儿厌食症的治疗方法很多,如中药辨证治疗、专方专药治疗、针灸推拿治疗、外治贴敷治疗等,均可收到较好效果。
中医治疗小儿偏食厌食症偏方大全
山药扁豆治小儿厌食症
【功能主治】主治小儿厌食症。
【偏方组成】怀山药、扁豆、茯苓、炒谷芽、炒麦芽各12克,枳壳、鸡内金、炙甘草各6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分2~3次口服,每日1剂。5天为1个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小儿厌食症患者95例,治愈90例,好转5例。有效率100%。
藿香半夏治小儿厌食症
【功能主治】消食和胃,化浊运脾。主治小儿食滞厌食。证见厌食,腹胀,呃气时作,暖腐吞酸,手心发热,或夜寐躁扰,大便中夹不消化食物,舌苔白或黄根腻,脉滑,指纹紫等。证属食滞胃脘,脾气困阻者。
【偏方组成】藿香、半夏、厚朴、山楂、神曲、鸡内金、砂仁各6克,茯苓10克,甘草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遍,分4~6次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24例小儿厌食症,其中23例治愈,1例好转。
皂荚治小儿厌食症
【功能主治】主治小儿厌食症。
【偏方组成】皂荚100克。
【用法用量】取干燥皮厚、质硬光滑、深褐色的无虫蛀之皂荚,刷尽泥灰,切断,放入铁锅内,先武火,后文火煅存性,剥开荚口,以内无生心为度,研细为末瓶装备用。用时,每次1克,以红糖适量拌匀吞服。每日2次。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小儿厌食症患者120例,其中治愈118例,好转2例。
党参山药治小儿厌食症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行气止痛。主治厌食症。
【偏方组成】党参、山药各6克,菖蒲、郁金各4克,杏仁、木香、枳壳、槟榔、鸡内金各3克,莪术、牵牛子、大黄炭各2克,花椒、肉桂各1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分3次服。1个月为1疗程。
【加减】舌边尖红者,去木香,加炒银花5克;舌苔厚腻者,去木香加藿香3克;尿黄或浑浊者,加滑石(包煎)4克;烦躁多动者,加蝉蜕、白芍各4克;汁多者,加浮小麦10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250例,痊愈198例,好转46例,无效6例,有效率97.6%。
小儿厌食推拿处方 小儿厌食推拿管用吗
小儿厌食推拿有一定的好处。
厌食症多因喂养不当,或恣意投好,长期偏食,脾胃受伤所致,厌食症是许多脾胃疾病的常见症状,推拿对该病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具体有以下优势:
1.顺应脾胃自我调节之势,使脾胃得到休息,未增加脾胃负担。
2.明显的局部治疗优势。
3.直观的消积导滞。
4.客观的升清降浊。
推拿治厌食的手法
1、推脾土
脾土穴位于拇指桡侧面。操作时,沿拇指桡侧缘从指尖推向指根,连续100~300次。有健脾胃、进饮食、除湿热之功效。
2、清胃经
胃经穴位于大鱼际外侧,赤白肉际之间。操作时,沿赤白肉际,自腕横纹推向掌指横纹,100~500次。具有调胃、和胃、化积清热之功效,能治疗食少,腹胀,泄泻、呕吐胃痛等。
3、揉脾腧
脾腧位于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旁开1.5寸。操作时,用拇指或中指点揉此穴10~50次。可调理脾气,治疗食积、痰饮等证。
4、揉胃腧
胃腧位于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旁开1.5寸。操作时,用拇指或中指点揉此穴10~50次。可和胃降逆,治疗呃逆、呕吐、胃痛等。
5、运内八卦
以内劳宫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为半径,所形成的圆圈。运300~500次,能宽胸和胃,调理升降,对治疗咳嗽、厌食、腹胀有良效。
宝宝厌食推拿多久见效 胃阴不足型厌食症推拿
主要症状:口干多饮而不喜进食,皮肤干燥,缺乏润泽,大便干结,舌苔多见光剥,亦有光红少津者,质偏红,脉细。
治疗原则:养胃育阴。
推拿方法:
补脾经,补胃经:用拇指推拇指指面100-500次。从指尖推向指根。
揉板门:用拇指揉手掌大鱼际平面100-300次。
运内八卦:用拇指沿顺时针方向运手掌内八卦100-300次。
揉中脘:用拇指或中指揉脐上4寸的中脘穴100-300次。
揉关元:用拇指揉脐下3寸的关元穴100-300次。
按揉脾俞,胃俞:用拇指按揉第11,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脾俞,胃俞穴各50-100次。
按揉肾俞:用拇指按揉第2腰椎棘突旁开1.5的肾俞穴50-100次。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 推拿治疗
推拿治疗主要是要达到调节脾胃的作用。由于推拿手法有多派,这里我们只叫比较流行的一种——三字经派推拿治疗。方法如下:
1.补脾经,指腹揉。推拿者旋推患者大拇指指腹,重复100到300次,用柔和的力。
2.退三关,腕肘纹。推拿者用自己的拇指或食、中两指罗纹面着力,沿患儿前臂桡侧,自患儿的腕横纹推向肘横纹300次。
3.四横纹,轻掐揉。四横纹为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面第一指间关节横纹。操作时,掐揉四横纹从食指纹至小指纹,每揉3~5次掐一次。
4.大鱼际,腹顺揉。揉板门(手掌的大鱼际部)100次,之后顺时针揉腹5分钟
小儿厌食推拿手法图解 脾失健运型厌食症推拿
主要症状:面色少华,不思纳食,或食物无味,拒进饮食,形体偏瘦,而精神状态无特殊异常,大小便均基本正常,舌苔白或薄腻,质偏淡,脉尚有力。
治则:和脾助运。
推拿手法:
补脾经:用拇指推拇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
揉板门:用拇指在大鱼际平面上揉100-300次。
运内八卦:用拇指顺时针方向运手掌内八卦100-300次。
掐推四横纹:用拇指掐退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1指间关节横纹处,各掐5次,左右推100-300次。
按揉脾俞,胃俞:用拇指按揉第11,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脾俞,胃俞穴各50-1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