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牙期与换牙期多事之秋
出牙期与换牙期多事之秋
出牙期
牙齿萌出的年龄有个体差异,一般在一年左右都属于正常生理范围。正常宝宝出生后6个月左右乳中切牙萌出,以后按乳侧切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第二乳磨牙的顺序萌出。2岁半时,全部乳牙都萌出,此时口腔内应有2。颗乳牙。下颌牙比上颌同名牙萌出时间早,当家长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看医生。
乳牙早萌
有的新生儿生后不久就有牙齿萌出,医学上称为“乳牙早萌”。据统计,在一千个正常的新生儿中,有一个会有“乳牙早萌”。早萌的乳牙多为下门牙,这种牙可能是正常的乳牙,由于牙胚离开龈黏膜过近而早长出,也可能是正常牙数以外的牙齿。这种牙因为发育不全,牙根没有发育好,或根本没有牙根,常是极易松动的,有脱落被吸入气管的危险。
应对方法:
不论过早长出牙齿是否为正常牙齿,只要有松动或自行脱落的可能性,就应及早请医生拔除。以免脱落后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如无松动但影响吸吮动作,妨碍吃奶,或咬伤口腔黏膜而形成溃疡时,也应拔除,若无任何妨碍,可予以保留。如果新生儿嘴里有多颗乳牙过早萌出,则有可能与内分泌或遗传等有关,应请医生检查。
乳牙晚萌
如果小孩超过1周岁以上不长第一颗乳牙时,就应考虑到有无全身疾病的影响。如佝偻病、呆小病、极度营养缺乏等。个别孩子患有先天性无牙畸形。
应对方法:
牙齿晚萌应去医院照×线片查明原因,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
萌牙血肿
有的宝宝萌牙时期,接近萌出牙齿的局部牙龈出现大小不等的肿包,表面蓝紫色,肿胀范围大小不等,但局限在即将萌出牙的切缘或耠面处。肿胀是由于在牙萌出过程中,牙齿穿破牙囊在龈下聚积血液所致,外表似一小血肿,称萌牙血肿。
应对方法:
一般无自觉症状,不需特殊治疗,可以自行吸收。
奶瓶龋
宝宝刚长出不久的小牙齿,为何会变成黑色龋坏呢?专业的名词叫奶瓶龋,是由于喂养不当引起。婴幼儿在吸吮奶液的过程中,奶瓶的奶嘴正好顶在上颌牙,使所有的上门牙都浸泡在奶液里,在不知不觉中遭到腐蚀,牙表面结构不成熟,非常容易受酸的作用而导致脱矿,形成龋齿,这就是奶瓶龋。有的乳牙由于患奶瓶龋甚至刚长出来就烂掉。
应对方法:
牙齿患龋病后不能自愈。由于乳牙的钙化程度低,因此患龋后病情进展迅速,破坏面积广,并且治疗效果差,因此对于奶瓶龋来说预防是最重要的。父母要注意不可让宝宝含着奶嘴睡觉;每次吃过食物后,要让宝宝喝白开水清洁口腔;早晚为宝宝清洁牙齿。
特别提示
1、出牙期吃磨牙食物
出牙期宝宝爱咬妈妈乳头、奶嘴及自己的手指。这是由于牙齿萌出时,刺激牙龈充血、水肿,宝宝总有牙床发痒等不适感所致。为了缓解宝宝的不适,可给婴儿用清洁纱布按摩牙龈,给宝宝吃磨牙饼干,或是用牙咬胶等。
2、及时擦干口水
宝宝出牙时口水量多。由于婴儿口腔深度不够,神经系统发育和吞咽反射差,控制唾液在口腔内流量的功能差,所以常常流口水。这种情况应及时擦干,保持下唇皮肤干燥、清洁。随年龄增大和牙齿萌出,流口水将逐渐消失。
3、呼吸方式影响牙齿
正常的鼻呼吸功能,保证颌面部的正常发育。慢性鼻炎、鼻窦炎、鼻甲肥大、鼻中隔充血,增殖腺肥大及鼻肿瘤等,使鼻腔部分或全部阻塞,影响正常的鼻呼吸,迫使婴儿用嘴呼吸,也可引起颌面部的发育畸形,表现为上颌弓狭窄,前牙拥挤或前突,下颌前突,前牙开颌。如果您发现宝宝无论是平时还是睡觉时,始终都用嘴呼吸,一定带他到医院查一查是否存在上面所提到的一些问题。
换牙期
宝宝长到五六岁大,就开始换牙,医学上称其为“乳牙替换”。乳牙替换分两个过程:一是“乳牙脱落”,即乳牙慢慢松动直到脱落。第二个过程是“恒牙萌出”,那就是随着乳牙一颗颗地脱落,恒牙便跟着一颗颗地萌出,全口乳牙替换的过程大约历时6年,也就是孩子长到12岁左右时整个换牙过程才宣告结束。
乳牙早失
与乳牙滞留相反,乳牙还未到脱落时期却提前脱落称为乳牙早失。其主要原因是龋病,其次为外伤等。乳牙过早脱落,会造成缺隙被邻牙侵占而减小,甚至消失。继而造成继替恒牙萌出位置不够,而新长出的牙就出现拥挤错位,有时恒牙可能完全埋伏而不能萌出。
应对方法:
保持缺隙。有人认为反正乳牙迟早要替换,有龋病治不治都行,掉了也没关系。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乳牙不仅有咀嚼,辅助发音功能,它的存在还能促进颌骨发育,维持继替恒牙萌出的位置,并引导继替恒牙按正确的轨道萌出。乳牙患龋后应及时治疗,尽量保留,不可轻易拔除。当发生乳牙早失后,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拍摄X光片。如见恒牙根形成不足1/3者,应立即使用间隙保持器来保持缺隙。
乳牙滞留
每颗乳牙的萌出和脱落是有一定时期的,乳牙接近脱落期时,牙根会逐渐吸收变短,乳牙也就逐渐松动直至脱落。如果逾期不脱落者称为乳牙滞留。其主要原因为牙根吸收不完全或完全不吸收,有时则是牙根与牙槽骨之间发生了粘连。而滞留乳牙的继替恒牙,可能由于萌出被阳错位萌出。
应对方法:
及时拔除。家长需要关注曾做过治疗的乳牙,特别是杀过神经的乳牙。这些牙齿往往由于牙根尖感染,造成根尖吸收较慢或过快吸收。如果对侧同名牙已经萌出,或在未脱落乳牙的颊侧或舌侧发现已部分萌出的恒牙,形成所谓“双排牙”,应及时将滞留乳牙拔除,以免继替恒牙错位萌出。
恒牙迟萌
多由于乳牙早失,儿童习惯用牙龈咀嚼,使牙龈角化增强变得坚韧肥厚,恒牙萌出困难。还有的原因为阻生的多生牙或乳牙残根等使恒牙的萌出道受阻,恒牙胚受外伤而畸形,导致其萌出道异常。全身性因素如内分泌紊乱中的甲状腺机能减退、垂体机能不足或软骨病等也都可以导致恒牙迟萌。
应对方法:
拔除阻生牙或手术引导。在迟萌牙的牙根尚未发育完成前,应及早拔除阻生的多生牙或残根,矫治牙列拥挤为迟萌牙开拓间隙等。如果萌出时间延迟过久,牙根已经发育完成,或牙齿位置异常怀疑阻生者,可以做手术去除未萌牙上覆盖的骨组织,暴露牙冠,然后用牵引装置引导迟萌牙萌出。
特别提示
1、换牙期的儿童应吃耐嚼食物咀嚼肌肉如不充分使用,对颌、面的功能性刺激不够,就会使颌、面的发育不足。因此,换牙期的儿童吃的食物,除高蛋白、高维生素外,还应强调富有纤维性、粗糙和耐嚼的食品为宜(如全麦饼干、芹菜、玉米饼等)。食用一定硬度的食品,可以使儿童的牙弓、颌骨、面骨得到正常发育,颌骨宽大而牙弓整齐,患龋率和患牙周病率均较低。
2、6岁做窝沟封闭窝沟封闭是清洁宝宝牙齿后,在牙齿表面涂一层保护层,就像给牙齿穿了一件衣服,避免牙齿被食物残渣侵蚀。宝宝没有痛苦。小孩子是最应该做窝沟封闭的,因为孩子年龄小,刷牙不如成人仔细;其次,孩子一般喜欢吃甜食、软食、黏食,这些食物易粘在牙齿上;第三,幼儿刚萌出的牙齿还不够结实坚硬,因此,牙齿更容易龋坏。牙齿龋坏后是不能自行修复的。
6~8岁是孩子最适合做窝沟封闭的年龄。因为此时孩子的恒牙萌出不久,也懂得配合医生,刚萌出的牙与咬合面不完全吻合,窝沟封闭后也不会带来不适感。
3、换牙期仔细刷牙新萌出的恒牙牙根往往还未发育完全,此时应注意饮食勿过硬,同时应尽量避免外伤磕碰。恒牙萌出过程中,牙龈因包裹恒牙而容易发炎,应特别注意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想要宝宝牙齿好,除了少吃甜食、注意清洁外,还可以通过吃一些食物来保护牙齿。
消除牙内细菌——橘子、猕猴桃、草莓、哈密瓜、木瓜
含有丰富的维c,可以消灭细菌,促进牙龈所需胶原蛋白的生成,使牙龈更健康。
清洁牙齿。去除残留物——生胡萝卜、芹菜、花椰菜、豌豆
口感清脆的蔬菜可作为咀嚼食物,清洁牙齿和牙龈,同时将牙缝里的残余食物轻松除掉。咀嚼速度要慢,让每颗牙齿都参与进来。
强健牙釉质——芝麻、瓜子、南瓜子和坚果
坚果和植物种子中含有天然脂肪,起到保护牙齿和抵抗细菌的作用,强健牙釉质。此外,坚果和种子中大多含有钙质,也可预防蛀牙。
简单方法 告别口臭很轻松 牙周病才是“老掉牙”祸首 10种食物可以让牙齿白起来 测测你离口臭有多么接近 补牙 你可以选这个 提醒!你的口腔溃疡还好吗 7种方法 治愈口腔溃疡 见招拆招应对5种口腔溃疡 牙周病才是“老掉牙”祸首 10种食物可以让牙齿白起来
牙齿缝隙过大的原因是什么
1、龋齿(虫牙):牙齿的邻面有龋坏,造成牙齿之间的间隙增宽。
2、智齿:倾斜生长方向的智齿与前面磨牙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导致牙齿间隙大。
3、乳牙牙缝过大:儿童乳牙期、换牙期新长出门牙缝过宽是一种正常现象,将来的恒牙比乳牙个体大、数目多,恒牙更替完毕即可封闭空间,相反,乳牙的牙缝太过密合,将来宽大的恒牙长出来时空间不够,会造成牙列不整齐。
4、牙周炎:牙周炎患者的牙槽骨吸收,导致牙齿松动而引起间隙过大,多数成年人都患有牙周病,牙周病进展缓慢,多为牙龈炎发展而来,偶有刷牙出血外并无多少自觉症状,一般不容易引人注意,牙龈炎发展到一定程度即为牙周炎牙周反复脓肿,牙齿松动,牙缝越来越大,越来越稀疏,严重者牙齿脱落。
如何治疗牙齿松动
1、换牙期间
对于换牙期间的乳牙松动外,在换牙期间由于乳牙牙根的生理性吸收而引起的乳牙松动是自然现象,需注意口腔卫生,不必拔牙,让乳牙自然脱落即可。
2、根管治疗
针对牙根尖周炎引起的牙齿松动,可到医院做好患牙的治疗,根尖周炎症消除后,患牙就会随着炎症的恢复逐渐稳定。
换牙时多关注孩子是否有龋齿
相信大家都知道,儿童到了一定的年龄都会换牙,而牙齿的健康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饮食问题,所以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与口腔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还需要家长们在换牙时多关注孩子是否有龋齿的问题,今天专家就带大家来了解龋齿的常识。
龋齿的常识:孩子换牙时出现新旧牙并存的情况,应把乳牙拔掉。乳牙拔掉后,龋齿的常识:恒牙会因舌头推挤的力量,而慢慢地移动到原来乳牙的位置,此时如果有足够的空间,则恒牙就能长得正。若对新旧齿并列的情况置之不理,有可能会造成牙齿排列不整,或者造成牙颌畸形等,也容易因牙齿不洁而导致蛀牙。所以,龋齿的治疗家长对小孩换牙期的新旧牙重叠现象,家长要特别留意,正确处理龋齿的治疗。同时,孩子一般在六岁左右开始换牙,患牙时家长要格外注意儿童牙齿的清洁卫生。
专家提醒:孩子在换牙前如果发现虫牙,要及时填补,否则会影响到新换的恒牙。孩子替牙期如出现恒牙从乳牙的下方或内侧萌出,牙齿新旧并存等,一定要还孩子及时到口腔科拔出乳牙,以免后期易发恒牙畸形。
小孩换牙几次呢
人在一生中只能是换一次牙的,大概在6-8岁左右开始的。
换牙时间
通常情况下,6~7岁时下颌的乳中切牙(中门牙)开始摇动、脱落,不久,在此处长出恒中切牙;同时,在第二乳磨牙的后方长出第一磨牙。此后,其他牙也陆续替换。恒牙的单尖牙和双尖牙,也是在同一位置的乳牙脱落后,才能长出来。直到12~13岁,乳牙全部脱落,恒牙替换完毕。再以后,单出恒牙:12~14岁在第一磨牙后面长第二磨牙,18岁以后长第三磨牙。有些人没有第三磨牙也属正常现象。
心理护理
换牙期孩子的自尊心已经建立起来,对于门牙好不好看,嘴上不说,心里很在乎。若以此捉弄,孩子会产生自卑心理,甚至拼命舔牙齿希望快长出来,结果却适得其反。可以告诉孩子,白天鹅都是由丑小鸭变过来的,门牙脱落、长得不好看就是一个蜕变的过程,证明“你快长大了”,而且每个小朋友长大都要经过这个过程。
营养和饮食
随年龄增长,应让孩子多吃些海蜇、花生、甘蔗、五香豆等耐嚼食物,保持对乳牙良好的刺激作用,促使乳牙按时脱落。当孩子到了10岁左右,前门牙和后磨牙都已萌出,父母可以给他们增加些芹菜梗、玉米、苹果等食物,使换牙顺利完成,让孩子拥有一口健康整齐的恒牙。孩子换牙前需硌硌乳牙,儿童换牙期多吃耐嚼食物。
一个人的一生只换一次牙,所以当孩子在换牙时期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多注意,如果孩子在换牙期间出现了一些问题,及时带孩子看牙医是非常必要的,关注孩子的牙齿,就是关注孩子的健康,在孩子换牙期间,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也很必要,不要随意用舌头舔新长出来的牙。
为什么晚上睡觉会磨牙 换牙期
晚上睡觉磨牙的原因的话小孩子可能是因为已经到了换牙期,一般在换牙期间的小孩会很容易出现磨牙的情况,像一些正处于八岁到十二岁的小孩是很容易出现磨牙的情况的,因为这个时候的小孩的牙齿正在生长,会有牙龈发痒的症状就会不自主的磨牙,但是这种现象很正常,一般在换牙期之后就会逐渐恢复。
小孩换牙乳牙不掉怎么办 如何预防孩子乳牙滞留
1、应该注意口腔卫生,预防龋齿,如果孩子乳牙龋坏应及时治疗,千万不可抱着“乳牙反正会换,不用治疗”的念头。
2、加强孩子的咀嚼锻炼,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给他吃一些耐嚼的食品,在换牙期多吃粗粮、坚果等食品,帮助牙顺利完成;
3、如果发现孩子在换牙期有乳牙滞留现象,应就是就医,该干预时要及时干预,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宝宝乳牙老不掉怎么办
乳牙滞留有哪些危害
乳牙滞留是指继承恒牙已经萌出,但乳牙未能按时脱落的状况。乳牙滞留占据了恒牙萌出的正常位置,恒牙可能会异位萌出,影响牙列正常咬合关系的发育。尤其滞留的乳牙或残根可以导致菌斑滞留,食物嵌塞,会影响口腔卫生,使邻牙增加患龋齿机会。由于慢性根尖周炎造成滞留的乳牙残根,可以刺伤周围黏膜软组织,严重者可以造成褥疮性溃疡。
乳牙滞留应及时治疗
家长遇到孩子乳牙到期不掉,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治疗,对恒牙已萌出而乳牙仍未脱落的滞留牙要不要拔除,应交由医生判断。
一般来说,乳牙自然脱落比较好,对超过换牙年龄而乳牙未脱落,恒牙又未萌出者,则不要轻易拔掉,因为乳牙需要占据空间等待恒牙萌出,但如果影响恒牙的正常位置,则尽早拔除,以免影响恒牙在正常位置上萌出。
孩子换牙期多吃粗粮和坚果
孩子出现乳牙滞留,一方面是乳牙龋坏没有及时治疗,以致乳牙到脱落时间却仍残留,阻碍恒牙正常萌出;另一方面是孩子饮食过于精细,牙齿没有的到充分的咀嚼锻炼,而咀嚼食物能促进乳牙牙根的生长发育以及自然吸收、脱落。
因此,预防孩子乳牙滞留,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应该注意口腔卫生,预防龋齿,如果孩子乳牙龋坏应及时治疗,千万不可抱着“乳牙反正会换,不用治疗”的念头;
其次,加强孩子的咀嚼锻炼,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给他吃一些耐嚼的食品,在换牙期多吃粗粮、坚果等食品,帮助牙顺利完成;
第三,如果发现孩子在换牙期有乳牙滞留现象,应就是就医,该干预时要及时干预,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乳牙期换牙期 这些事不可不知
乳牙期:清洁为主、及时治疗牙病
乳牙期的孩子也要注意乳牙清洁和保护。“牙齿长出来后就该开始维护。”广州医科大学口腔医院东风西院区主任罗刚教授告诉新快报记者,很多家长以为孩子的食物很简单,不需要特别清洁。其实,乳牙牙质更加疏松,更易龋坏,从牙齿萌出起,处处都是蛀牙的风险。婴幼儿时,不要让孩子含着奶瓶入睡、睡前清洁牙齿,可用纱布蘸盐水轻轻擦拭牙齿。
除了清洁外,从孩子6个月大长出第一颗乳牙开始,家长就要注意给孩子清洁牙齿,并半年一次带孩子到医院口腔科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这样能够及早发现孩子有没有“烂牙”,乳牙出现症状就要及时治疗。“不要以为乳牙反正要换,烂不烂无所谓。”罗刚称,乳牙过早龋烂,影响营养摄入、身体发育,由于没有咀嚼的刺激,颌骨发育也不足,导致日后牙齿拥挤和牙位不正;乳牙龋坏出现根尖周炎时,牙根周围的炎症也可能会影响牙根部下面恒牙胚的发育和生成,影响恒牙萌出。如果能在早期发现以上问题,治疗会更简单易行,有时用补牙材料一次性补上就可以了。
另外,小儿最好从3-4岁开始,每半年进行一次涂氟,直到6岁为止。所谓涂氟,就是用使牙齿表面和缝隙附着氟化泡沫,释放氟化物,氟化物可抑制口腔中的细菌生长,同时阻止它们对牙齿、齿缝中的残余食物进行发酵,以达到预防龋齿的目的。
换牙期:进行窝沟封闭、半年看一次牙医
6岁后,进入换牙期,要注意保护新长出来的恒牙,不要造成烂牙,应做小儿窝沟封闭,可将龋齿率下降70%左右。
六龄齿应做窝沟封闭。所谓窝沟封闭,就是将窝沟封闭材料涂布于牙冠咬合面、窝沟点隙,形成一层保护性的屏障,能阻止致龋菌侵蚀牙体,预防窝沟龋,它是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儿童推荐的一种简单有效的保护牙齿的方法。“现在广州市为小学生进行六龄齿的免费窝沟封闭,而有条件的家庭,不妨把全口16颗大牙都做窝沟封闭。”
牙齿疼痛松动怎么办好呢
1换牙期间:对于换牙期间的乳牙松动外伤,在换牙期间由于乳牙牙根的生理性吸收而引起的乳牙松动是自然现象,需注意口腔卫生,不必拔牙,让乳牙自然脱落即可。
2根管治疗:针对牙尖周炎引起的牙齿松动,可到医院做好患牙的治疗,根尖周炎症消除后,患牙就会随着炎症的恢复逐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