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发烧怎么推拿 一般感冒(37.5℃~39℃)治法
小儿感冒发烧怎么推拿 一般感冒(37.5℃~39℃)治法
1、平肝10分钟,从小儿食指指根推到指尖。平肝能够发散外邪。感冒,中医认为是风寒或风热邪气侵袭体表皮肤,通过推拿这个穴位,能够将入侵身体的风寒、风热邪气发散出体外以治愈疾病。
2、 清肺10分钟,从小儿无名指指根推到指尖。中医认为肺合皮毛,外邪侵袭皮肤,肺部就 会受到影响进而积热,用清肺的方法就能清除肺热,防止感冒咳嗽,并 且能促进皮肤排除邪气。
3、 推天河水15分钟。从小儿腕横纹均匀推到肘横纹。推天河水能退热,普通感冒发热症状用推天河水的方式就能够解决了。
4、掐五指节2~3遍。掐五指节可以用于伤风感冒,调和气血。
妈妈只要找准穴位坚持做完相应时间,就一定会起到效果,很多高烧儿童的体温在短短几十分钟内就能降下来。
小儿推拿治疗感冒 一般感冒
主要症状表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闭塞流涕、咳嗽喷嚏,以及可能伴有呕吐的小儿感冒症状。
在这里发热轻是指体味不超过39度的小儿一般感冒。具体推拿治疗方法为:平肝10分钟,清肺10分钟,推天河水15分钟,掐五指节2-3遍。
小儿感冒发热重,体温超过39度者,可平肝清肺各10分钟,然后推六腑15分钟,再提捏大椎穴5-10,最后掐五指节2-3遍。
小儿感冒闭塞较重可在上述基础之上加揉阳池穴10分钟;如够小儿呕吐症状严重,可在上述基础上加清胃10分钟;如过咳嗽表现明显可加运内八卦10分钟。
小儿风寒感冒推拿手法 小儿风寒感冒推拿方法
揉风池:用拇指,食指用力Tina风池,有节奏的一松一放20次,然后食指按在风池上,以顺时针方向揉按3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揉风府:将拇指指腹放于风府上,先以顺时针方向揉按30圈,再以逆时针方向揉按30圈。
双凤展翅:用双手食指,中指夹住患儿两耳,并向上提3-5次之后,再以一手或两手拇指指端掐按印堂,太阳,听会,水沟,承浆,颊车穴,每穴3-5次。
揉小天心:中指端放于患儿大小鱼际交接处,顺时针揉按100次,再逆时针揉按100次。
拿列缺:将拇指置于列缺上,用指腹按揉或弹拨50-1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黄蜂入洞:食指,中指分开,用两指夹住鼻翼根部并固定,然后上下揉按穴位。
拿肩井:将食指与中指相对,拿捏肩井100-200次,力度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
小儿感冒发烧推拿图解 小儿感冒发烧对症加减
1.掐人中:按摩者一手拇指指甲掐患儿人中(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界处)3-5次。
2.掐十宣:按摩者一手拇指指甲逐一掐患儿十宣(双手十指顶端)3-5次或至醒为止。
3.掐端正:按摩者一手拇指指甲掐患儿端正穴(中指指甲根两侧赤白肉际处)3-5次。
1.揉中脘:按摩者以右手中指指腹按顺时针方向揉患儿中脘穴(肚脐直上4寸),50-100次。
2.分推腹阴阳:按摩者以两手四指自患儿中脘向两旁斜下方即肋弓边缘分推50-100次。
3.推涌泉:按摩者用拇指指腹向足趾推向患儿涌泉穴(足掌心前1/3与后2/3交界处)。
小儿感冒推拿治疗方法 感冒夹惊
主要症状表现:小儿感冒夹惊的主要表现为在一般感冒的基础上兼见有烦躁惊厥、高热。甚至角弓反张、舌苔偏干。
推拿方法:可平肝30分钟,清肺15分钟,推天河水30分钟。高热可加推六腑15分钟;如见有角弓反张,目上翻、惊厥等症状表现可加下捣小天心1-2分钟;如果小儿眼睛斜视,则向反方向捣小天心1-2分钟。
小儿感冒发热推拿按摩 小儿感冒发烧常用推拿方法
用手掌蘸少许生姜汁沿脊柱两侧膀胱经抹,用大鱼际推搓小儿背腰部,以搓到红热为度。
分别按揉小儿背部风门,肺俞穴各1-2分钟,力度轻缓平稳,以柔和为主。
风门: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如果小儿是风寒感冒或风热感冒,应双手捏拿小儿肩井部位肌肉10-20次,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
肩井: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如果患儿痰多咳嗽,应按揉天突穴1-2分钟,按揉膻中穴80-100次,力度轻缓平稳,以柔和为主。
天突: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膻中: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如果患儿高热,可直推脊柱10-20次,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
孩子感冒发烧不要着急挂水
孩子发烧家长怕烧坏脑子
据阮为勇介绍,小儿由于免疫功能较弱,容易发生感冒进而出现发烧症状。因为婴幼儿的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所以发烧是小儿感冒最常见的体表症状。“很多家长担心发烧会烧坏脑子,这是一种主观想象,对儿童发烧的过分担心其实是一种‘恐热症’。”阮为勇表示,感冒发烧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它能调动机体的免疫功能而杀灭病菌。当然,孩子发烧超过39℃或者曾有过高热惊厥、低热引发癫痫史的孩子,要及时退烧。但不要孩子一发烧到39℃、40℃家长就慌了手脚,一般只在超高热(肛温大于41.5℃或口温大于41℃)时或者本身患有脑炎脑膜炎时才可能损及神经系统。
不主张多用打针退烧
对于小儿感冒发烧,如果在38.5℃以下,属于低烧,可以采用退热贴、凉袋、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也可以选用一些中药退烧药,如瓜霜退热灵、羚羊角口服液等。如果超过39℃,则可选择西药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近年来已不主张多用臀肌打针退烧。退烧药往往只能使孩子短期内退烧,药效周期一过,又会出现反复,这是正常现象,因为化学退烧药只是针对发烧症状,并不能消除引起小儿发烧的感染因素。
阮为勇表示,这个季节小儿感冒大多由病毒引起,病毒感冒其实没有特效药,而且,患感冒其实是自身免疫能力的锻炼过程,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要靠自身免疫系统防御的调节,一般感冒的病程需要3-7天,所以家长在感冒发烧用药上不必过于着急,一般建议家长在家对症治疗观察两三天,如果还不退烧或发烧较顽固,再上医院进行系统的检查诊治。
挂水不应该成治疗首选
孩子一感冒发烧家长就用上抗生素,阮为勇指出,这是很不可取的。普通感冒千万不要滥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对病毒感冒不但无效,用多了反而会干扰机体免疫或者带来一定的副作用。
有部分患儿存在细菌感染,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口服或静脉抗生素治疗。阮为勇表示,现在有不少患儿家长对滥用注射剂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习惯将静脉给药作为首选,患儿家长往往主动要求“吊针”,甚至错误地把葡萄糖当作“补药”,其实,十瓶点滴液,不如一碗热稀饭加生姜、冰糖的营养。而且,专家提醒,不管何种疾病,治疗时肯定是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挂水。
小儿推拿可以天天做吗
推拿对小儿常见的一些疾病,如便秘,厌食,感冒发烧,腹胀腹泻,惊风夜啼等,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一般来说,小儿推拿可以天天做。但由于小儿皮肤,骨骼都比较娇嫩,所以在推拿的时候要注意把握推拿力度和推拿时间。
但是,小儿推拿并非时间越长效果就越好,一般来说一天早晚各推拿一次,一次10-15分钟最好。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一旦确定好推拿的时间,最好以后都固定在这个时间点进行推拿,不要经常改变。在孩子饥饿或吃饱的时候,不宜做推拿。
小儿预防感冒的推拿 小儿感冒推拿手法
1.推拿者用拇指或中指螺纹面,揉动小儿手腕背侧,腕横纹中央之凹陷中的一窝风穴,左右揉之。揉200-500次。
2.推拿者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无名指掌面呈线状的穴位(肺经),由指尖推向指根,5-10分钟。
3.推拿者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食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的线状穴位(肝经),由指尖推向指根100-300次。
4.头痛鼻塞重者,推拿者用拇指掐或中指端揉位于小儿手背一窝风后的穴位(膊阳池),掐5次,揉50-100次。
1.推拿者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食指掌面到指尖的肝经穴,指指尖推向指根100-300次。
2.推拿者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无名指掌面呈线状的穴位(肺经),由指尖推向指根5-10分钟。
3.推拿者食指,中指两指并拢,直推位于小儿小指侧肘横纹至腕横纹成一直线的穴位(六腑),自肘推向腕,约5分钟。
4.咳嗽重者,以小儿手掌心为中心,推拿者用拇指推位于掌心周围的圆圈状面形穴位(八卦),像画圆似的摩擦推动,100-300次。
5.头痛重者,推拿者用拇指掐或中指端揉位于小儿手背一窝风后的膊阳池穴,掐5次,揉50-100次。
小儿感冒发烧穴位推拿
1.推清天河水:握住宝宝的手,掌心向上,露出手臂,用妈妈右手食指、中指,自宝宝前臂内侧腕部向肘部超快速的推,我当时手指蘸了凉水推的,速度要非常快,一分钟要200-300下呢!
2.推清肺经(其实就是无名指):从指尖往指根推,匀速吧,200-300下,这个我蘸的是爽身粉,滑溜一点。
(手上就这两个,然后是后背)
3.推脊柱:我拿个小毛巾包住食指和中指,蘸温水(或者直接蘸爽身粉)沿着宝宝的脊柱,自上而下反复推,200下。
还可以加捏脊,就是脊柱两边捏,我婆婆教我的, 她说捏脊满疼的,心软的妈妈就放弃吧,我当时就没让婆婆上手,原来不打算写了,但是看到好多妈妈收藏了,我想就干脆把自己知道的都写全了吧。大家可以看下面左侧的穴位图,捏脊就是用大人的大拇指和食指捏图上的几个穴位,怎么捏?就捏那块的肉肉!下手重的话孩子准哇哇大哭,我婆婆给人家宝宝捏过,那孩子都哭晕过去了(幸好我没看见,看见的话我可要心疼死了)不过那孩子高烧还真就很快好了,医院都没去,胆子也真大。
(背上完了,然后是脚上)
4.按压足三里:匀速按1-2分钟。
5.按压涌泉穴:脚心偏上,匀速按1-2分钟。
小儿感冒发烧推拿什么穴位 小儿推拿常用介质
小儿皮肤娇嫩,按摩时切勿抓破或磨破小儿皮肤。所以,在给小儿推拿时,一般需要用按摩油或爽身粉做润滑介质,另外也可以用茶油(效果很好)、精油、香油、橄榄油、葱姜水/姜汁和白酒(风寒时用)等做介质,特别没条件时,还可以用淡淡的肥皂水、清水等做介质,在推天河水时还可以用清水做介质。
小儿感冒发烧推拿图解 小儿感冒发烧诊断
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为36.9°C-37.5°C,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C 以上时,可认为是发烧。其中,低烧是指体温被动于38°C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C以上,伴随面红唇赤,或五心热,或小便少,或烦躁不安。